失眠的CBTI治疗(1)

合集下载

睡眠心理障碍治疗方案

睡眠心理障碍治疗方案

摘要:睡眠心理障碍是指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如失眠、嗜睡、睡眠呼吸暂停等。

这类障碍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针对睡眠心理障碍的特点,提出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辅助技术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

一、引言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睡眠心理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睡眠心理障碍不仅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因此,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治疗方案1. 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CBT):CBT是治疗睡眠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识别和改变患者的负面思维模式,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

具体包括:a. 认知重建:引导患者识别和改变导致睡眠障碍的负面思维。

b. 睡眠卫生教育:教授患者正确的睡眠知识和技巧,提高睡眠质量。

c. 睡眠限制疗法:限制患者卧床时间,逐步提高睡眠效率。

d. 生物反馈训练:通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如心率、呼吸等,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改善睡眠。

(2)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冥想等,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2. 药物治疗(1)抗抑郁药:对于抑郁症等心理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抗抑郁药可帮助患者改善睡眠。

(2)苯二氮䓬类药物:适用于短期治疗失眠,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和耐受性。

(3)褪黑素: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3. 生活方式调整(1)规律作息:保持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形成稳定的生物钟。

(2)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咖啡因和酒精可干扰睡眠,应尽量避免在睡前摄入。

(3)适度运动: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4)晚餐不宜过饱:过饱的晚餐可导致消化不良,影响睡眠。

4. 辅助技术(1)睡眠监测器:监测睡眠质量,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

(2)睡眠呼吸机:适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呼吸障碍。

(3)心理放松软件:提供冥想、呼吸训练等心理放松功能,帮助患者改善睡眠。

治疗成年人失眠首选方案

治疗成年人失眠首选方案

一、引言失眠是成年人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其中重度失眠者占5.8%。

长期的失眠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失眠的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成年人失眠,提出一种首选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针对失眠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提高睡眠质量。

CBT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认知重构: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与睡眠相关的错误认知,如“今晚一定睡不着”、“失眠会让我变笨”等。

② 时间管理:教会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③ 睡眠卫生教育:普及正确的睡眠知识,提高患者的睡眠卫生意识。

(2)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肌肉放松、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法,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2. 药物治疗(1)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这类药物具有较弱的镇静催眠作用,适用于轻、中度失眠患者。

常见的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有:① 扎来普隆(Zolpidem):适用于短期治疗,睡前服用。

② 硝西泮(Ramelteon):具有镇静催眠作用,适用于长期治疗。

(2)苯二氮䓬类药物:这类药物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耐受性。

适用于重度失眠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物理治疗(1)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通过训练患者学会调节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等,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

(2)经颅磁刺激疗法:经颅磁刺激疗法通过电磁波刺激大脑,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睡眠。

4. 生活习惯调整(1)规律作息:每天保持相同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有助于调整生物钟。

(2)避免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饮料:这些物质会干扰睡眠。

(3)晚餐不宜过饱:过饱的晚餐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睡眠。

(4)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失眠治疗心理学

失眠治疗心理学

失眠治疗心理学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保持睡眠的困扰,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失眠的原因复杂多样,除了生理因素外,心理因素也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在治疗失眠时,心理学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失眠治疗中的心理学方法与技巧。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治疗失眠最常用的心理学方法之一。

它强调改变个体的错误认知和不健康的行为模式,以促进健康的睡眠习惯。

具体的治疗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睡眠日志:患者被要求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和醒来后记录睡眠时间、质量、饮食、饮水等因素,以便识别个体的睡眠问题。

2. 延迟入睡:通过让患者在早上醒得更早,减少午睡时间,以增加对睡眠的渴望,从而缩短入睡时间。

3. 睡眠限制:根据患者的睡眠日志,制定一个合理的睡眠时间表。

如果患者花费大部分时间在床上清醒,睡眠时间将被调整为与实际睡眠时间相符。

4. 睡眠保持:培养保持深度睡眠的习惯,避免中途醒来后难以入睡。

5. 睡前放松:通过温水浸泡、听轻柔音乐、深呼吸等方式,减轻精神紧张和焦虑情绪,为睡眠做好准备。

二、噪音疗法噪音疗法是一种利用外部噪音刺激来干扰内部噪音,并改善失眠症状的方法。

内部噪音是指个体在恶性循环中不断追逐思绪和焦虑情绪,无法入睡的状态。

通过引入外部噪音,个体的内部噪音可以被干扰,从而促进入睡。

噪音疗法的具体操作是,在卧室中播放一段具有持续、柔和、单调的噪音,例如海浪声、风声、雨声等,并控制音量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

根据患者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噪音类型和音量。

通过噪音疗法,失眠者的内部噪音可以被外部噪音替代,从而达到促进睡眠的效果。

三、正念减压法正念减压法是一种通过培养专注力和觉知能力,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该方法强调觉知和接受当前的感受,而不是判断和批评。

具体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觉知:通过集中注意力在呼吸上,觉察呼气和吸气过程中的感受。

失眠治疗方案

失眠治疗方案

失眠治疗方案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为了帮助那些饱受失眠困扰的人们,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失眠治疗方案,并详细阐述它们的原理和效果。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对失眠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治疗方案通过改变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观念和行为习惯,从而改善其睡眠质量。

CBT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睡眠厌恶习惯改善:患者应该避免在床上进行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使用手机、看电视等,以建立一个稳定的睡眠环境。

2. 睡前行为管理:患者应该避免饮食含咖啡因的饮料、进行剧烈运动等兴奋性活动,以保持睡眠的正常节奏。

3. 睡眠时间控制:患者应该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不要在床上躺着翻来覆去,以帮助身体建立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

4. 睡眠限制疗法:该疗法通过限制患者在床上的睡眠时间,使其更容易入睡和保持睡眠。

二、药物治疗对于严重失眠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失眠药物:1.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帮助患者入睡。

2. 催眠药:如Z字药。

这类药物能够促进睡眠,并延长睡眠时间,但患者在使用时需格外小心,以避免依赖或成瘾。

然而,药物治疗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只适用于短期使用。

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带来依赖性和副作用。

三、精神疗法精神疗法包括音乐治疗、艺术治疗、冥想等,通过调节患者的情绪和内心状况,改善其睡眠问题。

音乐治疗:音乐有助于放松身心,调节情绪。

患者可以在睡前听轻柔的音乐,让自己进入放松状态。

艺术治疗:艺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发泄情绪,缓解压力。

患者可以通过绘画、写作、雕塑等方式,将内心的烦恼和不安表达出来。

冥想: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和深入呼吸来达到身心放松的方法。

患者可以通过冥想来放松自己,减轻焦虑和压力,从而改善睡眠。

总结:失眠是一种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问题,但是它是可以治疗的。

心悸焦虑失眠治疗方案

心悸焦虑失眠治疗方案

一、引言心悸、焦虑和失眠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们相互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心悸是指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异常强烈,焦虑是指患者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失眠是指患者难以入睡或睡眠质量差。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供一套综合治疗方案,旨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二、治疗方案1. 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CBT):CBT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失眠。

治疗师会与患者共同分析焦虑和失眠的根源,引导患者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调整情绪和行为。

(2)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生物反馈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身体紧张,减轻焦虑和失眠。

(3)心理教育:通过心理教育,提高患者对心悸、焦虑和失眠的认识,帮助患者正确面对问题,减少心理负担。

2. 药物治疗(1)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可缓解焦虑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药物依赖。

(2)抗抑郁药物:对于焦虑和失眠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3)抗组胺药物:如非镇静性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可缓解焦虑和失眠症状,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3. 生活方式调整(1)规律作息:保持每天固定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2)合理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失眠。

(3)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4)放松心情:培养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绘画、瑜伽等,有助于放松心情,减轻焦虑和失眠。

4. 中医治疗(1)中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用具有安神、镇静、养心作用的中药,如酸枣仁、茯苓、远志等。

(2)针灸:针灸可调节人体的气血,缓解焦虑和失眠。

常用穴位有神门、三阴交、内关等。

失眠治疗训练方案及措施

失眠治疗训练方案及措施

一、引言失眠是现代人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7%的人患有失眠。

我国失眠患者也日益增多,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帮助失眠患者改善睡眠质量,本文将介绍一种失眠治疗训练方案及措施。

二、失眠治疗训练方案1. 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失眠患者的认知和行为进行干预。

以下为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措施:(1)认知重建: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错误的睡眠观念,如“我必须睡得很好才能精力充沛”、“睡觉的时间越长越好”等。

(2)睡眠卫生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等。

(3)放松训练:教授患者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4)刺激控制疗法:强化床铺与睡眠的联系,减少床上非睡眠活动,如看电视、吃东西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短期缓解失眠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

以下为药物治疗的具体措施:(1)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安定、氯硝西泮等,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2)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扎来普隆等,具有较短的半衰期,减少依赖性。

(3)褪黑素:具有调节生物钟的作用,适用于因生物钟紊乱导致的失眠。

3.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失眠主要从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等方面入手。

以下为中医治疗的具体措施:(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如安神补心丸、归脾丸等。

(2)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改善睡眠。

(3)推拿按摩: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

三、失眠治疗训练措施1. 心理辅导(1)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患者的困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2)指导患者进行心理调适,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

(3)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增强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支持。

2. 生活干预(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2)合理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想法记本 CBTI

想法记本 CBTI

想法记本 CBTI睡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睡眠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治疗失眠的首选治疗,有以下要点:(一)睡眠刺激控制(1)只有您想睡的时候才躺下睡觉。

(2)您的床只用于睡觉和性生活,也就是说不能在床上阅读、看电视、吃东西或睡在床上担心等其它活动。

(3)如果您在床上20分钟还不能入睡,您应该立即起床,到另一个房间去。

睡不着立即起床是让您的床与您立即入睡建立联系。

(4)如果您再次卧床20分钟后入睡,再重复第三项规则。

在整个晚间都要运用第三项规则。

(5)不管您每天晚上睡多少时间,拨好您的闹钟,每天应准时起床。

这样有助于身体建立持久连续的睡眠节律。

(6)白天不能午睡或打盹。

(二)睡眠限制(1)在过去两周主观平均睡眠总时间的基础上加多15分钟,但每晚睡眠总时间不能少于4小时30分钟。

例如,如果过去两周睡眠总时间是5小时45分,您可以在床上睡6小时。

(2)每天同样时间起床。

如果您早上最后起床时间是6点钟,那么您应该在早上6点钟起床,晚上午夜上床睡觉。

(3)白天不能有午睡或打盹。

(4)每天定时记录上床、起床时间和估计睡觉总时间。

(5)当过去5天睡眠效率达85%后,可以提早15分钟上床睡觉。

(6)以上程序反复重复,直到睡眠时间达8小时或自己理想的睡眠时间。

(三)睡眠卫生(1)睡眠时间多少取决于您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2)每天早上或下午定期运动可以帮助睡觉。

(3)限制喝酒,尤其是在晚饭后。

(4)避免茶和酒,尤其在下午或晚上。

(5)在晚上抽空处理在脑子里的问题或想法,至少在睡前1小时进行。

写下第二天要做的事或困难,不能使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烦人。

(6)睡觉前吃少量食物可以帮助睡眠。

(7)使卧室尽可能安静和暗淡,同时使卧室保持温度适合。

(8)如果不能很快入睡,立即起床,到另一个房间去,做一些放松的活动,避免感到灰心。

(9)如果在半夜醒来,不要看钟,继续转身睡觉。

(10)在每周中和周末都要定期起床。

(11)白天不能有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在晚上的睡意,也会减少自己想要睡的时间。

乌灵胶囊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Ⅰ),药物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

乌灵胶囊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Ⅰ),药物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

乌灵胶囊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Ⅰ),药物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对失眠伴焦虑患者实施乌灵胶囊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Ⅰ),药物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自2020年4月~2022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82例失眠伴焦虑患者。

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1)。

参照组行失眠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实验组加用乌灵胶囊治疗。

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及焦虑水平。

结果:实验组的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实验组焦虑水平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

结论:乌灵胶囊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及药物治疗对失眠伴焦虑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焦虑水平降低。

【关键词】乌灵胶囊;失眠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失眠伴焦虑;睡眠质量;焦虑水平失眠障碍是当前的重要社会公众问题,有相关研究显示[1],超过52%的人口存在失眠经历,并且有约15%的人口符合临床中对于失眠障碍的临床诊疗标准。

同时,失眠还会诱发焦虑、抑郁等多种疾病,损失巨大的经济成本,并降低患者的日间功能。

而失眠伴焦虑患者会存在持续不安、恐惧等情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2]。

药物治疗是临床主流治疗方法,但是抗焦虑药物及催眠药物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及依赖性。

而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是当前的主流治疗方法[3]。

乌灵胶囊是临床治疗神经衰弱及神经抑郁的中成药。

本文特研究对失眠伴焦虑患者实施乌灵胶囊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Ⅰ),药物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20年4月~2022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82例失眠伴焦虑患者。

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1)。

纳入标准:(1)符合失眠伴焦虑的相关诊疗标准;(2)年龄≥18岁;(3)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2)对研究内容过敏;(3)合并沟通障碍。

顽固失眠治疗方法

顽固失眠治疗方法

顽固失眠治疗方法
顽固失眠是指失眠症状持续时间较长,难以通过常规方法缓解的状况。

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顽固失眠治疗方法:
1. 睡眠调节技巧: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包括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睡前放松活动、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品、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等。

2. 认知行为疗法(CBT-I):该疗法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睡眠观念和行为,帮助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

常见的CBT-I技巧包括睡眠限制、躯体放松、认知重组等。

3. 药物治疗:在顽固失眠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开具短期使用的药物来帮助入睡或保持睡眠。

这些药物通常为非处方药或处方药,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 能量治疗:例如音乐疗法、艾灸疗法、按摩疗法等。

这些治疗方法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5. 改善睡眠环境:确保睡眠环境安静、暗净、温度适宜,床垫和枕头合适舒适等。

6.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锻炼、避免过度工作和应激,尽量减少日间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7. 应对压力和焦虑:采用理学疗法、冥想和深呼吸等技术,有助于释放压力和焦虑,从而改善睡眠。

重要的是,顽固失眠的治疗方法因个体而异,因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2024年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抑郁症残留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范文

《2024年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抑郁症残留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范文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抑郁症残留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篇一一、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

其中,残留失眠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问题,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症。

本研究旨在探讨CBT-I对抑郁症残留失眠的临床疗效。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抑郁症残留失眠患者随机分为CBT-I干预组和药物治疗组。

干预时间为8周,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

三、研究结果1. 睡眠质量改善情况CBT-I干预组在8周的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与药物治疗组相比,CBT-I组在睡眠时长、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且在干预结束后,CBT-I组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能够持续较长时间。

2. 抑郁症状改善情况CBT-I干预组在抑郁症状的改善方面也表现出显著优势。

与药物治疗组相比,CBT-I组在干预结束后,抑郁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在生活质量、心理功能等方面也有显著改善。

3. 安全性与耐受性在安全性与耐受性方面,CBT-I干预组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而药物治疗组在服用抗抑郁药物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头痛等不良反应。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CBT-I对抑郁症残留失眠具有显著的疗效。

与药物治疗相比,CBT-I在改善睡眠质量、抑郁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CBT-I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无明显不良反应。

因此,对于抑郁症残留失眠患者,CBT-I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首先,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

其次,本研究未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抑郁症残留失眠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无法了解CBT-I对不同病情患者的疗效差异。

因此,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量,对不同病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CBT-I的临床疗效。

失眠症患者的行为认知疗法应用

失眠症患者的行为认知疗法应用

失眠症患者的行为认知疗法应用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失眠症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

许多人在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还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对于失眠症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外,行为认知疗法(CBTI)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行为认知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改善睡眠的治疗方式。

它主要基于这样一个观点:不良的睡眠习惯和对睡眠的错误认知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

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提高睡眠质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失眠症患者常见的不良睡眠习惯。

很多人在晚上喜欢躺在床上看电视、玩手机或者吃东西,这些行为会让大脑将床与清醒的活动联系起来,而不是与睡眠联系起来。

此外,白天午睡时间过长、晚上睡觉时间不规律、睡前进行剧烈运动或者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也都可能影响睡眠。

针对这些不良习惯,行为认知疗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变策略。

比如,建立一个规律的睡眠时间表,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偏差。

这样可以帮助调整人体的生物钟,使其适应固定的睡眠觉醒周期。

同时,要限制在床上的活动,只将床用于睡觉和性生活。

如果躺在床上 20 分钟后仍然无法入睡,就应该起床离开卧室,做一些放松的活动,等到有睡意时再回到床上。

除了改变睡眠习惯,认知重构也是行为认知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眠症患者往往对睡眠有着过度的担忧和错误的认知,比如认为每晚必须睡足 8 小时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或者担心一晚没睡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这些负面的想法会增加焦虑情绪,进一步加重失眠。

通过认知重构,治疗师会帮助患者识别和挑战这些不合理的信念。

例如,告诉患者每个人的睡眠需求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只需要 6 小时就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而且,偶尔的一晚失眠并不会对身体造成长期的损害。

患者需要学会以更积极、更理性的方式看待睡眠,减轻对失眠的恐惧和焦虑。

失眠CBT治疗手册——患者使用

失眠CBT治疗手册——患者使用

失眠CBTⅠ治疗患者手册第一次:失眠的分类和治疗失眠:每周内至少有三个晚上出现入睡困难、或早醒,伴随白天的苦恼或影响社会功能。

我们必须注意:虽然原发性失眠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诊断,但是失眠在大部分情况下像发烧或腹痛一样,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我们必须找出潜在病因加以治疗,不应只是治疗失眠的症状。

失眠通常依据病程分为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急性失眠急性失眠:持续时间少于3个月,常与明确的诱发因素有关,是继发性失眠。

此时,应该以治疗原发性疾病为主,并且避免形成一些不良的睡眠习惯(如过度赖床),以及不要过度恐惧失眠和夸大它的不良后果。

随着诱发因素的缓解,急性失眠也会自然缓解。

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1)躯体疾病,如:慢性疼痛或关节炎2)精神疾病,如:抑郁症或焦虑症3)其他的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呀不宁腿综合症4)生理时钟周期的节律受到干扰,如:倒时差或轮班工作5)药物,如:类固醇等6)食物,如:酒精、咖啡因,或烟草。

7)不良的睡眠习惯慢性失眠慢性失眠:持续3个月以上不缓解,若持续半年及以上更为典型。

这种区分的临界值是相对随意的,一个重要的临床线索是患者不再将失眠与诱发因素联系在一起,而是把失眠问题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提示了意味着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的转化分界点。

慢性失眠也被称作心理生理性失眠,是由躯体化紧张和习得性阻睡联想导致的失眠障碍。

躯体化紧张不仅仅指患者的主观感受,也包括准备入睡时客观测量到过度的躯体唤醒。

躯体唤醒是以外周神经系统活动为特征的,常见表现有肌肉紧张度增加,心率增加,出汗等。

习得性阻睡联想是一种入睡前唤醒的形式,一般限于出现在卧室。

入睡前唤醒常见的指标有入睡前侵入性认知、思维奔逸、思维反刍。

慢性失眠的患者需要授受医疗干预,既包括药物治疗,也包括改变睡眠行为方式的非药物治疗。

失眠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过去几十年中,很多药物用于治疗失眠,包括抗组织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褪黑素类药物、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等。

失眠诊断及治疗注意事项、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干预要点

失眠诊断及治疗注意事项、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干预要点

失眠诊断及治疗注意事项、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干预要点治疗注意事项1、一旦出现失眠障碍就应该积极治疗。

2、在存在合并症的情况下,临床判断应决定先治疗失眠或合并症还是同时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I)1、无论是否有合并症,CBT-I都应作为任何年龄成人失眠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法。

2、CBT-[可以亲自或以数字方式交付。

3、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是CBTT最有效的成分。

药物干预1、如果CBT-[无效,可以提出药物干预。

2、苯二氮草类和苯二氮草类受体激动剂可用于短期治疗失眠。

3、苯二氮草类和苯二氮草类受体激动剂的长期治疗,每日或最好是间歇性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开始,利弊需要在个人基础上讨论。

4、在失眠的短期治疗中,可以考虑使用低剂量的镇静抗抑郁药,必须仔细考虑禁忌证。

5、长期治疗失眠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开始使用低剂量镇静抗抑郁药,其利弊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讨论。

6、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失眠长达3个月。

7、可以使用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进行失眠障碍的长期治疗,其利弊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讨论。

8、抗组胺药不推荐用于失眠治疗。

9、抗精神病药物不推荐用于治疗失眠。

10、褪黑素对治疗失眠无效。

11、长期使用缓释褪黑素治疗失眠症在某些情况下长达3个月可能有效。

其他治疗1、不推荐草药/植物疗法用于治疗失眠。

2、光疗法和运动疗法可能是CBT-1的辅助疗法。

CBT-ICBT-1包括多组分治疗:心理教育(包括睡眠卫生)、放松疗法、睡眠限制疗法(SRT)、刺激控制疗法(SCT)和认知疗法,这些治疗由经过认证的专业人员以单次或小组形式进行,分4-8次进行。

药物治疗1、苯二氮草类药物(BZ)和苯二氮草类受体激动剂(BZRA)BZ:地西泮、氟硝西泮、氟拉西泮、氯甲西泮、硝西泮、奥沙西泮、替马西泮、三哇安定。

BZRA:扎来普龙、噗口比坦、佐匹克隆、艾索匹克隆。

BZ和BZRA药物最多服用4周时对睡眠有积极影响。

2、低剂量镇静抗抑郁药治疗共病性失眠和单纯性失眠的镇静抗抑郁药:阿戈美拉汀、阿米替林、多虑平、米安色林、米氮平、曲哇酮、三氯丙嗪。

最新治疗失眠的方法

最新治疗失眠的方法

最新治疗失眠的方法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深度睡眠不足或多次夜间醒来的情况,导致白天感到疲劳、精力不佳。

失眠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最新的治疗失眠的方法。

1. 睡眠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这种治疗方法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睡眠行为和不适当的认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

CBT-I是目前被公认为是失眠治疗的金标准,其有效性已经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

2. 白噪音治疗:白噪音是指具有平均频谱密度的随机信号,可以掩盖或减少环境中的其他声音。

一些研究发现,白噪音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入睡速度和深度睡眠时间。

目前,有一些白噪音治疗设备如白噪音机和白噪音APP已经上市,可以帮助失眠患者改善睡眠。

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通过增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来改善失眠问题。

有研究表明,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放松训练和冥想等技巧,可以帮助失眠患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治疗失眠中通常是作为最后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治疗失眠的药物,如镇静催眠药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

但由于这些药物可能会带来依赖性和副作用,还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 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一种利用特定波长和强度的光线来调节人体生物钟的方法。

研究表明,光照疗法可以帮助调整睡眠-觉醒周期,改善睡眠质量。

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光照治疗设备,可以让失眠患者在早晨接受特定波长和强度的光照,以改善睡眠问题。

6. 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循环和生理功能。

一些研究发现,针灸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总睡眠时间。

然而,针灸治疗的具体机制仍然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总之,失眠是一种常见且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但是存在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失眠的最新治疗方法是什么

失眠的最新治疗方法是什么

失眠的最新治疗方法是什么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被描述为困难入睡、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不佳。

失眠对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失眠的治疗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被提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失眠治疗方法。

1. 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失眠的治疗中。

CBT通过调整个体的睡眠观念和习惯,帮助改善失眠症状。

研究表明,CBT在改善入睡困难、提升睡眠质量和维持良好睡眠方面效果显著。

该疗法主要包括睡眠限制、稳定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昼睡等方法。

2. 利用智能手机应用和可穿戴设备随着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一些应用和设备开始被用于辅助失眠的治疗。

这些应用和设备可以追踪和监测个体的睡眠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善措施。

它们通常采用数据分析和反馈的方法,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睡眠习惯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尽管这些应用和设备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已经得到了一些积极的反馈。

3. 心理治疗和放松技巧除了认知行为疗法,一些其他的心理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缓解失眠症状。

例如,放松技巧如渐进性肌肉松弛、呼吸训练等可以帮助个体放松身心,并提供更好的入睡环境。

此外,一些非医药类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艺术治疗、音乐疗法等也被用于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

4.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结合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被广泛用于治疗失眠。

然而,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导致依赖和其他副作用。

因此,一些研究开始探索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结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将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可以提高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5. 光疗法光疗法主要应用于季节性情感障碍(SAD)的治疗,但也被一些研究用于失眠的治疗。

光疗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模拟自然光的效果,通过影响大脑中的睡眠调节机制,调整个体的生物钟和睡眠-觉醒规律。

研究表明,光疗法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入睡速度和睡眠质量。

【温故】《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适应症和主要内容》回顾与答疑整理

【温故】《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适应症和主要内容》回顾与答疑整理

【温故】《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适应症和主要内容》回顾与答疑整理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是一线治疗,这是充分肯定的,它的地位优于药物治疗的。

CBTi可分为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是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针对失眠的认知和行为治疗,即将就诊者不正确的认知引导为正确的认知,将就诊者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引导为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完善整个精神活动。

失眠的心理和行为疗法包括睡眠限制、刺激控制疗法、放松训练、认知策略,以及这些方法的联合应用,我们称之为认知行为治疗,主要的指导治疗观点和原则是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CBTi的核心。

睡眠限制疗法可以增加睡眠驱动力和稳定生理节律刺激控制疗法可以减少觉醒和加强床与睡眠的联系认知疗法可以帮助患者重建关于睡眠的错误观念和态度放松疗法可以降低睡眠中的心理和生理觉醒睡眠卫生教育可以减少影响睡眠驱动力和导致觉醒增加的行为CBTi对于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失眠均有效,可作为慢性失眠的一线治疗方法,它比药物疗效更强,但由于它耗时长,对治疗师以及患者都有较高要求,患者的依从性会比较差。

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CBTi治疗呢?以下几类人群比较适合用CBTi治疗。

一、存在睡眠连续性问题,即睡眠起始和维持障碍。

二、有导致失眠持续的行为因素:1、延长睡眠机会的行为:早上床、晚起床、白天打盹;2、抵消疲乏的方法:增加刺激的使用、避免或减少体力活动;3、仪式和策略:在卧室中从事除睡眠和性之外的活动、在卧室以外的地方睡觉、使用草药、茶叶等。

三、存在条件性觉醒的证据:1、在卧室外想睡或睡着,当要步入卧室时突然惊醒;2、更换卧室或旅行时睡眠改善。

四、睡眠卫生知识不足的证据:1、睡前使用酒精、大麻;2、滥用非处方镇静药物(抗组胺剂);3、作为催眠药使用褪黑素。

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很多,每样方法其实都不是完美的,就算是一线干预方法的CBTi,对于一些患者也是不适合的。

1、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如颅脑外伤、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纤维肌痛、头痛、腰背痛、癫痫发作、胃食管反流、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癌症、良性肥大性前列腺炎、更年期等。

cbti睡眠认知疗法标准流程

cbti睡眠认知疗法标准流程

cbti睡眠认知疗法标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CBTI 睡眠认知疗法是一种针对失眠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以下是 CBTI 睡眠认知疗法的标准流程:1. 睡眠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夜间醒来次数、早醒等。

治疗失眠的最新方法

治疗失眠的最新方法

治疗失眠的最新方法失眠是指无法入睡、难以保持睡眠或者早醒的一种睡眠障碍。

失眠既会影响人们的白天工作和学习,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失眠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寻找最新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最新的治疗失眠的方法。

1. 认知行为疗法(CBT-I):CBT-I是一种通过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和消除精神紧张来治疗失眠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改变对睡眠的认识、培养适当的睡眠习惯,以及利用自我调节技术来调整睡眠觉醒周期。

CBT-I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非药物、有效的治疗失眠的方法。

2. 睡前放松训练:睡前放松训练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深呼吸、温水浸泡、舒展运动等方式来实现。

研究表明,睡前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减轻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3. 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一种通过听音乐来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和焦虑的方法。

研究显示,听柔和、舒缓的音乐可以促进身心放松,提高睡眠质量。

因此,音乐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

4. 草本治疗:草本治疗是一种使用天然草药来促进睡眠的方法。

例如,熊果素和薰衣草等草本成分被认为具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入睡。

然而,对于草本治疗的疗效,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科学研究和验证。

5. 脑电节律调节:脑电节律调节是一种利用特定频率的声音或光线来调节脑电波活动的方法。

研究表明,脑电节律调节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睡眠质量,并减轻失眠的症状。

这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此外,除了以上治疗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也被认为可以帮助治疗失眠,如瑜伽、冥想、按摩等。

这些方法通过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来改善睡眠质量。

总结来说,治疗失眠的最新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睡前放松训练、音乐疗法、草本治疗、脑电节律调节等。

这些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症。

然而,每个人的失眠原因和症状可能不同,因此治疗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

失眠的CBTI治疗(1)

失眠的CBTI治疗(1)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 )及其新进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张斌Everyone needs sleep!如果睡眠没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那么这一定是进化中的最大败笔。

Alan Rechtschaffen3提 纲1.失眠的“生物钟紊乱”2.经典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 )3.CBTI 在失眠治疗中的地位4.CBTI 的依从性4失眠的“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的起源钟是一种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大自然的节奏规律,是物质的普遍内在属性。

生物钟的分子机理8生物钟可以被光照重新设置• 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它的起始点可以被光照重新设置。

•这个重设置过程也是一个由蛋白质介导的生物化学过程。

在果蝇中,这个有重设置功能的蛋白称为 cryptochrome (CRY )。

CRY 蛋白有感光的功能,它和 TIM 的相互作用是光依赖的,并且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是 TIM 的降解。

•而失去 TIM 的 PER 蛋白不稳定,最终也在有光照的白天被降解,其结果就是减少了对 CLK-CYC 二聚体功能的抑制,从而使得 CLK-CYC 介导的基因转录重新开始。

9生物钟的几个基本特征•生物钟是内源的、自主的、不依赖于环境变化的生物节律。

•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周期不是精确的24小时,而是接近于24小时。

•生物钟具有温度补偿的性能,能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稳定。

•光照不是产生节律的原因,但能够调节和重置昼夜节律生物钟的相并使其同步。

10经典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 )失眠的自然病程(三因素模式)Spielman ,1987易感因素维持因素诱发因素睡/醒调控机制的双因素模型昼夜节律系统觉醒睡眠内稳态系统(睡眠压力)觉醒睡眠觉醒百分比调控睡-醒的神经生理机制睡眠vs.觉醒(过度唤醒状态)内稳态系统昼夜节律系统觉醒系统 (过度唤醒状态)✓To change misconceptions &faulty beliefs about sleep &insomnia✓To reduce/prevent excessive monitoring of & worryingabout insomnia Stimulus ControlSleepRestriction Relaxation TrainingCognitive Therapy针对持续性失眠中行为,认知和生理上的因素的一系列治疗策略✓To enhance sleep drive ✓ To increase sleep continuity &consolidated sleep✓To reduce somatic &cognitive arousal states which interfere withsleep ✓To re-associatethe bed/bedroom with sleep✓To re-establish aconsistent sleep-wake schedule失眠认知行为疗法Sleep Hygiene Education✓To teach patients abouthealthy lifestyle practices that improve sleep刺激控制疗法睡眠时间限制治疗放松疗法认知治疗睡眠卫生睡眠日记16为什么必须记睡眠日记?•一种有效的自我监督和跟踪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 )及其新进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张斌Everyone needs sleep!如果睡眠没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那么这一定是进化中的最大败笔。

Alan Rechtschaffen3提 纲1.失眠的“生物钟紊乱”2.经典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 )3.CBTI 在失眠治疗中的地位4.CBTI 的依从性4失眠的“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的起源钟是一种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大自然的节奏规律,是物质的普遍内在属性。

生物钟的分子机理8生物钟可以被光照重新设置• 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它的起始点可以被光照重新设置。

•这个重设置过程也是一个由蛋白质介导的生物化学过程。

在果蝇中,这个有重设置功能的蛋白称为 cryptochrome (CRY )。

CRY 蛋白有感光的功能,它和 TIM 的相互作用是光依赖的,并且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是 TIM 的降解。

•而失去 TIM 的 PER 蛋白不稳定,最终也在有光照的白天被降解,其结果就是减少了对 CLK-CYC 二聚体功能的抑制,从而使得 CLK-CYC 介导的基因转录重新开始。

9生物钟的几个基本特征•生物钟是内源的、自主的、不依赖于环境变化的生物节律。

•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周期不是精确的24小时,而是接近于24小时。

•生物钟具有温度补偿的性能,能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稳定。

•光照不是产生节律的原因,但能够调节和重置昼夜节律生物钟的相并使其同步。

10经典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 )失眠的自然病程(三因素模式)Spielman ,1987易感因素维持因素诱发因素睡/醒调控机制的双因素模型昼夜节律系统觉醒睡眠内稳态系统(睡眠压力)觉醒睡眠觉醒百分比调控睡-醒的神经生理机制睡眠vs.觉醒(过度唤醒状态)内稳态系统昼夜节律系统觉醒系统 (过度唤醒状态)✓To change misconceptions &faulty beliefs about sleep &insomnia✓To reduce/prevent excessive monitoring of & worryingabout insomnia Stimulus ControlSleepRestriction Relaxation TrainingCognitive Therapy针对持续性失眠中行为,认知和生理上的因素的一系列治疗策略✓To enhance sleep drive ✓ To increase sleep continuity &consolidated sleep✓To reduce somatic &cognitive arousal states which interfere withsleep ✓To re-associatethe bed/bedroom with sleep✓To re-establish aconsistent sleep-wake schedule失眠认知行为疗法Sleep Hygiene Education✓To teach patients abouthealthy lifestyle practices that improve sleep刺激控制疗法睡眠时间限制治疗放松疗法认知治疗睡眠卫生睡眠日记16为什么必须记睡眠日记?•一种有效的自我监督和跟踪工具。

•为CBTI 干预措施提供了数据来源。

•本身就有治疗作用。

•提供了以下睡眠参数:在床时间(TIB )、睡眠时间(TST )、入睡后觉醒时间(WASO )、觉醒次数(NOA )、睡眠效率(SE )、入睡潜伏期(SOL )。

褪黑素生成的过程和调控SCN (suprachiasmatic nucleus)melatoninproject the information about illuminationganglion cellsthe pineal glandinterprets the information on the lengths of the day and nightsecretesfeedback(unknown): decrease the activity of SCN光照时间对生理时钟的影响晚上照光: 生理時鐘延後早上照光: 生理時鐘提前大量研究数据显示CBT-I在不同病人群的临床有效性▪原发性失眠▪失眠伴隨其他疾患出现的情況CBT-I & some of its constituent components: Moderate to large effect sizes on a variety of sleep parameters Smith, Huang, & Manber, Clin Psy Review, 2005Morin, et al. Sleep 2006Taylor & Pruiksma, Int Rev Psychiatry 2014Morin, et al. Am J Psychiatry 1994Riemann & Perlis, Sleep Med Review 2009 21CBTI在失眠治疗中的地位2017年ACP指南:成人慢性失眠障碍的管理推荐一:所有成人患者均应接受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作为慢性失眠的初始治疗(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CBT-I 包括多个治疗组分:睡眠相关认知治疗、行为干预(如睡眠限制及刺激控制)及教育(如睡眠卫生)。

CBT-I完全可以在初级保健层面进行。

CBT-I有多种实施形式,如个人或团体治疗,电话或网络形式,或自助书籍。

大部分研究聚焦于个人CBT-I,但数据显示其他形式的CBT-I同样有效。

Qaseem A, Kansagara D, Forciea M A, et al.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in Adults: A 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6, 165(2):125.2017年ACP指南:成人慢性失眠障碍的管理推荐二:若单用CBT-I治疗失败,临床医师应采取共同制定治疗决策的方式,与患者探讨短期药物治疗的受益、危害及成本,以决定是否联用药物治疗。

Qaseem A, Kansagara D, Forciea M A, et al.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in Adults: A 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6, 165(2):125.2017欧洲失眠障碍诊断治疗指南采用CBT-I作为一线治疗方案,CBT-I治疗无效或不能使用的患者,可以进行短期的药物治疗(BZ、BZRA、镇静类抗抑郁药)☐建议CBT-I是成人慢性失眠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强烈推荐,高等质量证据)RIEMANN D, BAGLIONI C, BASSETT I C, et al. European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somnia[J]. Journal ofSleep Research., 2017, DOI: 10.1111/jsr.12594欧洲失眠障碍诊断治疗指南☐对于单独使用CBT-I 治疗无效或不能使用的慢性失眠成年患者,可以提供药物治疗。

RIEMANN D, BAGLIONI C, BASSETT I C, et al. European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somnia[J].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017, DOI: 10.1111/jsr.12594欧洲失眠障碍诊断治疗指南静电敷贴治疗方式 美国推荐指南 欧洲推荐指南推荐等级 证据质量 适应症 推荐等级 证据质量 适应症CBT-I 强 中 睡眠起始、睡眠维持失眠 强 高 失眠 苯二氮䓬类(替马西泮) 弱 中 睡眠起始、睡眠维持失眠 弱 中 短期失眠 非苯二氮䓬类(艾司佐匹克隆、唑吡坦) 弱极低睡眠起始、睡眠维持失眠 弱中短期失眠镇静类抗抑郁药(多塞平) 弱 低 睡眠维持失眠弱 中 短期失眠 镇静类抗抑郁药(曲唑酮) 弱 中 不推荐 弱 中 短期失眠 抗组胺药 弱 低 不推荐 强 低 不推荐 抗精神病药 弱 极低 不推荐 强 极低 不推荐 褪黑素 弱 极低 不推荐 弱 低 不推荐 本草类弱 低 不推荐 弱低不推荐suvorexant弱低睡眠维持失眠中国失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指南Conceptual Model of Treatment ApproachesRelevant to InsomniaBzRA = 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Ada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Buysse et al. Drug Discov Today Dis Models. 2011;8(4):129-137.1. Dibner et al. Annu Rev Physiol 2010;72:517-549.2. Schwartz and Goradia. Drugs in Context. 2013;2013.Sleep-Wake State Switching System(Hypothalamus)Homeostatic Sleep Drive Circadian Timing SystemBrainstem-Hypothalamic Arousal SystemMelatonin, receptor agonistsOrexin antagonistsCBT-ICognitive-Affective Circuits (Cortex, Limbic System)BzRAThalamusAntidepressants? antihistamines30CBTI 的依从性经典CBTI 的缺点●患者需要每周回到医院治疗,费用较为昂贵;也影响了患者的工作,需要频繁请假。

限制很多患者进行CBTI 治疗。

●CBTI 治疗是专门的治疗技术,不同治疗者之间存在差异,甚至不规范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