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数学:虚数真的不虚

趣话数学:虚数真的不虚
趣话数学:虚数真的不虚

趣话数学:虚数真的不虚

从我们接触数学开始,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从自然数开始,我们逐渐学习了整数、分数、负数、有理数、实数。到初中结束也就到此为止了,那有没有除了实数以外的数呢?与“实”字相对应,以后我们会接触到一种叫“虚数”的数,实数与虚数统称为复数。

那什么是虚数?

01

从认识数开始

在认识虚数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什么叫数?

1和a有什么区别?对于数,我们会有各种运算,比如1+2=3、2×3=6,但是对于字母,我们得不到像a+b=c或xy=z这样的结果。

简单说,数是具有运算功能的符号!

如果没有运算,1和a除了长得不一样,其他并没有区别,所以数存在的开始就有了运算,学习数的过程也是学习运算的过程。

02初识有理数

我们从运算的角度来简单叙述一下数的发展史,我们最早认识的是自然数,什么叫自然数呢?其实就是来源于我们实际生产生活,比如说1张桌子有4条腿,这里的“1”和“4”,这次考试,张三第1,李四第2,王二毛第3,这里所出现的“1”、“2”、“3”,可以说自然数无处不在。

对任意两个自然数做加法,我们仍然会得到自然数,但是如果对两个自然数作减法呢?结果可就不一定了,比如:2-3=-1。现在我们都知道这叫作负数,但在很长时间里,负数却一直不被承认。

原因很简单,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具体的事物来描述负数啊!

我们可以用1根手指、1个苹果等等来描述什么叫1,但什么叫-1呢?后来也有人提出可以用“亏损”或者“负债”这样的方式来描述负数,但总归不像自然数那么自然,并不能让所有人都接受。

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来看,为什么一定要有找到一个具体的事物来对应呢?

数学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数学是一门定好规则的符号游戏,只要符合我们预先设置的规则,就是合理的。所以我们不需要指出负数具体是什么,只要能说清其来源,并且适用于我们现有的运算体系且不会产生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就可以承认其存在。

于是由于作减法可能会产生新的数,自然数不再满足我们对计算的要求,我们的数系便扩大到了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

那分数是怎么来的呢?有了上面的思路,这里就很显然了,对两个整数作乘法,结果一定还是个整数,但是对任意两个整数作除法呢?就会出现我们现在所谓的分数,所以整数并不能满足我们所有乘除法的运算,我们需要继续扩大数的范围。

以上的所有组成的大家庭我们称为有理数。有理数会具有这么一个性质:对任意两有理数作四则运算(除数不为0),结果一定还是有理数,这么个性质称为“封闭性”。这对数与计算而言,是个很重要的性质。

03无理数的发现

最后,我们还有乘方和开方,乘方等同于乘法,不用多说,开方呢?

根号1等于1,根号4等于2,根号9等于3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的数,也会有一些新面孔,比如说:根号2。

据说最早发现根号2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一个叫希帕索斯的年轻人,大约公元前400年(差不多在春秋战国时期),他发现,正方形边长为1时,对角线的长(即根号2)不是个有理数。

解释这一点很简单,根号2肯定不是个整数,没有整数的平方会等于2,同样也不会是个分数,因为分数的平方还是分数,那根号2是什么呢?在当时没有人能解释它的存在,犹如晴天霹雳,从根本上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他们所认识的数仅限于有理数)的理论,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根号2是无理数,对有理数作开方运算,结果可能并非有理数,所以如果将运算扩大到六则,则数的范围将继续扩大,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但并非所有的无理数都能通过有理数作开方所得,比如圆周率π,像这样的数我们归类为:超越数。不能表示为整系数方程(形如

)根的数称为超越数。

其实实数会比我们所认识到的复杂很多。

很快我们发现,其实仅仅实数也还是不够的,在实数里我们可以对0和正数作开方运算,负数呢?

04虚数不虚

是什么?

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这不存在的!

正数的平方是正数,负数的平方也是正数,0的平方还是0,所以不可能存在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如果事实如此的话,那结果就不尽完美了,对于开方运算,实数并不具备封闭性。对于高次方程,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数学家怎么会允许这样的遗憾发生,之前没有,并不代表不存在,就像负数一样,也许此刻我们眼中的虚数就像数百年前人眼中的负数一样。

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几何学》中说道:“负数开平方是不可思议”,并且他创造一名字“imaginary number”(虚数),意思为“虚幻之数”。但后来他改变了看法,正确认识了虚数的存在,把“虚幻之数”改为“虚数”,与“实数”相对应。“虚数”因此得名,沿用至今。

140年后,欧拉首次创用符号“i”来表示,即我们所说的虚数单位。

定义:,形如:的数叫做虚数,其中a,b是实数。

虚数与实数构成的集合叫做复数。复数的一般形式为:,a叫做实数部分,bi称为虚数部分,当b=0时为实数,当a=0时称为纯虚数。

虽然有了虚数个概念,但虚数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只是纯粹臆想出来,照这么操作,是不是也可以定义一个w使得1/0=w?

我们先来解释其存在的合理性。

创造新的数的必要条件是,一定要适用于我们现有的运算系统。

考虑对任意两复数作加法,会有:

考虑对任意两复数作乘法,会有:

考虑对任意两复数作除法,会有:

对任意复数作开方,则其结果必然还是复数。

综合以上运算,可以发现,复数完全适用于我们的这套算法体系啊,甚至,还解决了对开方具有封闭性的这个问题。

反观为何不能定义w使得,如1/0=w果存在,则w+1=?,我们只能得到w+1=w,两边同减去w,得到1=0,what?所以这样的w无法存在。

05再识虚数

实数我们都能够理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有一条叫做数轴的直线,每个实数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准确讲,这条轴应该叫实数轴,与此对应,其实也可以有虚数轴。

问:-1×(-1)=?

结果当然都知道,负负得正,所以结果等于1嘛。

再问:为什么负负得正?

提供一种思路,我们知道2×(-1)=-2,可以这么理解,所谓×(-1)就是将数轴上的数绕原点逆时针旋转180°。

2×(-1)便是将2绕原点转180°,其结果就是-2,-1×(-1)=1也是同样的道理,将-1这个点绕原点逆时针转动180°便得到1.

观察式子:1×i×i=-1,对1做两次×i的操作,结果为-1,相当于把1绕原点逆时针转了180°。

观察式子:1×i=i,对1做一次乘i的操作,得到的结果为i,那i在什么地方?

相当于把1绕原点逆时针转了90°!

一次转90°,两次转180°,所以有1×i×i=-1。

所以i所在的位置是一条与实数轴垂直的直线,我们称其为虚数轴。

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不是像得很?

实际上,高斯同学曾表示,既然复数有数部和虚部两个部分,不如用符号(a,b)来表示,(a,b)是一组有序数对,每一个(a,b)对应一个复数。

曾经,我们用(a,b)表示平面中的每一个点。

重点来了,我们可以将平面中的点与复数建立起对应关系,正如同我们将直线上的点与实数建立起的关系一样,一个点对应一个数,每个数必有一个点对应。

纯实数在实轴上,纯虚数在虚轴上,而由实数和虚数共同构成的复数则在整个平面中,这个平面称为复平面。

我们所谓的实数、虚数,并无真正虚实之分、只是由一元数变为二元数而已。

06复平面中的复数

解个方程:

解得三个根:1,,

放到复平面中来看

三个解恰好把一个半径为1的圆三等分。

举其中一个解为例,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把1绕原点逆时针旋转120°的操作,所以操作三次回到单位1,即。

同理另外一解x=可以理解为是把1绕原点旋转240°的操作,三次之后回到1。

再看方程的解:±1,±i,

在复平面中看就是把圆四等分,以其中一解i为例,可以看成是把1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的操作,故满足方程。

原来这就是方程的解呐。

形如也称为分圆方程。是否会解的5个解了?

还是高斯同学表示,来我们再学个定理。

代数基本定理: n次复系数多项式方程在复数域内有且只有n个根(重根按重数计算)。

二次方程在复数域内必有两个复数根;三次方程在复数域内必有三个复数根……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数学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知识点】 1. 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Union )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 A ∪B={x|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2.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 A ∩B={x|∈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 A B A(B) A B B A A ∪B B A ?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 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 记作:C U A 即:C U A={x|x ∈U 且x ∈A} 补集的Venn 图表示 A U C U A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4.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 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 ∩ B ?A ,A ∩B ?B ,A ∩A=A ,A ∩?=?,A ∩B=B ∩A A ?A ∪B ,B ?A ∪B ,A ∪A=A ,A ∪?=A,A ∪B=B ∪A ( C U A )∪A=U ,(C U A )∩A=? 若A ∩B=A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A ∪B=B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x ∈(A ∩B ),则x ∈A 且x ∈B 若x ∈(A ∪B ),则x ∈A ,或x ∈B ¤例题精讲: 【例1】设集合,{|15},{|39},,()U U R A x x B x x A B A B ==-≤≤=<< 求e. 解: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 、B ,如右图所示: {|35}A B x x =<≤ , (){|1,9U C A B x x x =<-≥ 或, 【例2】设{|||6}A x Z x =∈≤,{}{}1,2,3,3,4,5,6B C ==,求: (1)()A B C ; (2)()A A B C e. 解:{}6,5,4,3,2,1,0,1,2,3,4,5,6A =------ . (1)又{}3B C = ,∴()A B C = {}3; (2)又{}1,2,3,4,5,6B C = , A B B A -1 3 5 9 x

高中数学集合概念与运算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考点透视】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 2.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 3.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4.解答集合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集合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x |x ∈P },要紧紧抓住竖线前面的代表元素x 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P ;要重视发挥图示法的作用,通过数形结合直观地解决问题. 5.注意空集?的特殊性,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如A ?B ,则有A =?或A ≠?两种可能,此时应分类讨论. 【例题解析】 题型1. 正确理解和运用集合概念 理解集合的概念,正确应用集合的性质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例1.已知集合M={y|y=x 2 +1,x∈R},N={y|y=x+1,x∈R},则M∩N=( ) A .(0,1),(1,2) B .{(0,1),(1,2)} C .{y|y=1,或y=2} D .{y|y≥1} 思路启迪:集合M 、N 是用描述法表示的,元素是实数y 而不是实数对(x,y),因此M 、N 分别表示函数y=x 2+1(x∈R),y=x +1(x∈R)的值域,求M∩N 即求两函数值域的交集. 解:M={y|y=x 2+1,x ∈R}={y|y ≥1}, N={y|y=x +1,x ∈R}={y|y ∈R}. ∴M∩N={y|y≥1}∩{y|y∈R}={y|y≥1},∴应选D . 点评:①本题求M∩N,经常发生解方程组21,1.y x y x ?=+?=+?0,1,x y =??=?得 1,2.x y =??=?或 从而选B 的错误,这是由于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仅注意了构成集合元素的共同属性,而忽视了集合的元素是什么.事实上M 、N 的元素是数而不是点,因此M 、N 是数集而不是点集.②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要注意区分{x|y=x 2+1}、{y|y=x 2 +1,x∈R}、{(x,y)|y=x 2+1,x∈R},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 例2.若P={y|y=x 2,x∈R},Q={y|y=x 2+1,x∈R},则P∩Q 等于( ) A .P B .Q C . D .不知道

实数系到复数系的发展史

实数系到复数系的发展史 数的概念是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早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在狩猎、采集果实等劳动中,由于计数的需要,就产生了自然数;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数的概念也得到了发展:为了解决测量、分配中遇到的将某些量进行等分的问题,人们引进了分数;为了满足记数需要和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人们引进了负数;为了解决开方开不尽的矛盾,人们引进了无理数;在解方程时,为了使负数开平方有意义,人们就 引进了虚数,使实数域扩大到复数域. 十六世纪中叶,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在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三次方程时,分别得到类似下面的结果:由于负数在实数系内没有平方根,于是他首先产生了将负数开平方的思想,基于自己的设想,卡尔丹研究了类似于的新数,并进行了计算.后来又有一位意大利数学家帮加利探究了这类新数的运算法则.但最初,人们对复数的概念和性质的了解不甚清楚,对于卡尔丹将40表示成的乘积认为只不过是一种纯形式的表示而已,莫名其妙;再者用这类新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又会得到一些矛盾,因而长期以来,人们把复数看作是不能接受的“虚数”.直到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随着微积分的发明与发展,以及这个时期复数有了几何的解释,“虚数”才被揭去缥缈的面纱,渐露端倪.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正式开始使用“实数”、“虚数”这两个名词;同一时期,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瑞士数学家欧拉和法国数学家棣莫弗等研究了虚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除了解方程外,还把它用于微积分等方面进行应用研究,得到很多有价值的结果.1777年,欧拉系统地建立了复数理论,创立了复变函数论的一些基本定理,并开始把它们用到水力学和地图制图学上;欧拉首先用符号“i”作为虚数的单位,并定义1797年,挪威数学家维赛尔在平面内引进数轴,以实轴与虚轴所确定的平面向量表示虚数,不同的向量对应不同的点,他还用几何术语定义了虚数与向量的运算,揭示了虚数及其运算所具有的几何意义.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著名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在证明代数基本定理“任何一元n次方程在复数集内有且仅有n个根”时,就应用并论述了卡尔丹所设想的新数,并首次引进了“复数”这个名词,把复数与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起来,创立了复平面,依赖于平面内的点或有向线段(向量)建立了复数的几何基础.这样历经300年的努力,数系从实数系到复数系的扩张才基本完成,复数才被人们广泛承认和使用. 复数在数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上述的代数基本定理外,还有“实系数的一元n次方程虚根成对出现”定理等,特别是以复数为变量的“复变函数论”,是数学中一个重要分支.十九世纪,复变函数论经过法国数学家柯西、德国数学家黎曼和维尔斯特拉斯的巨大努力,已经形成了非常系统的理论,并且深刻地渗入到代数学、解析数论、微分方程,概率统计、计算数学和拓扑学等数学分支.同时,它在电学、热力学、 弹性理论和天体力学等方面都得到了实际应用. 虚数不虚 在学习开方时,总是要再三强调,被开方数一定要是非负数,被开方数为负数时,开方没有意义,众所周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螺旋式上升的。现在,我们知道对负数进行开方可以用来表示一个虚数。 在很久以前,大多数学家都认为负数没有平方根。到1545年,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在所著《重要的艺术》的第37章中列出并解出把10分成两部分,使其乘积为40的问题,方程是x(10-x)=40,他求得根为,然后说,"不管会受到多大的良心责备",把相乘,得乘积为25-(-15)或即40,卡尔丹在解三次方程时,又一次运用了负数的平方根。卡尔丹肯定了负数的平方根的用处,但当时,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仅止于此。 "实数"、"虚数"这两个词是由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1637年率先提出来的。而用i=表示虚数的单位是18世纪著名数学家欧拉的功绩。后来的人在这两个成果的基础上,把实数和虚数结合起来,记成a+b

高中数学-集合的运算练习

高中数学-集合的运算练习 5分钟训练 1.设全集U={1,2,3,4,5,6,7},P={1,2,3,4,5},Q={3,4,5,6,7},则P∩(Q)等于( ) A.{1,2} B.{3,4,5} C.{1,2,6,7} D.{1,2,3,4,5} 答案:A 2.设集合A={x|-1≤x≤2},B={x|0≤x≤4},则A∩B等于( ) A.[0,2] B.[1,2] C.[0,4] D.[1,4] 答案:A 提示: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集合,观察公共部分. 3.设A、B、I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A?B?I,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A)∪B=I B.(A)∪(B)=I C.A∩(B)=? D.(A)∩(B)= B 答案:B 解析:画出韦恩图,有(A)∪(B)=(A∩B),知B错. 4.设全集为U,用集合A、B、C的交、并、补集符号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B (2)(C)∩(A∩B) 10分钟训练 1.下列说法:①??{0};②x?A,则x∈A的补集;③若C=A∪B,D=A∩B,则C?D;④适合{a}?A?{a,b,c}的集合A的个数为4.其中不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B 解析: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②没有指明全集,若A=N,全集U=Z,则A负整数集,x=3.5, 则x?A且x? A.故②错;③可用韦恩图验证;④分析至少含有一个元素a,最多含有三个元素a、b、c的集合的个数. ①③④都正确,所以选B. 2.已知集合A={x|-2≤x≤7},B={x|m+1<x<2m-1},且B≠?,若A∪B=A,则( ) A.-3≤m≤4 B.-3<m<4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练习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课标I 卷文】已知集合,,则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利用集合的交集中元素的特征,结合题中所给的集合中的元素,求得集合中 的元素,最后求得结果. 详解:根据集合交集中元素的特征,可以求得 ,故选A. 2.【天津文】设集合{1,2,6},{2,4},{1,2,3,4}A B C ===,则()A B C =U I (A ){2}(B ){1,2,4}(C ){1,2,4,6}(D ){1,2,3,4,6}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1,2,4,6,1,2,4A B A B C =∴=U U I .本题选择B 选项. 3.【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期末】已知集合{|1}P x x =<, {} 0Q x x =,则( ) A. P Q ? B. Q P ? C. P ? R C Q D. R C P Q ? 【答案】D 【解析】R C P =[1,)+∞∴ R C P Q ?,选D. 4.【浙江省嵊州市高三上期末】已知集合2 {|1}A x x =≤, {}21B =-,,则A B ?=( ) A. {}1 B. {}21-, C. {|11}x x -≤≤ D. {|211}x x x =--≤≤, 或 【答案】A 【解析】Q {} 2|1A x x =≤ {}=|11x x -≤≤, {}21B =-,, {}1A B ∴?=,故选A. 5.【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期末】设集合{|22}A x x =+≤, [] 0,4B =,则()R C A B ?=( ) A. R B. {}0 C. {|,0}x x R x ∈≠ D. ?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知识点】 1. 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Union )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 A ∪B={x|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2.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 A ∩B={x|∈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 A B A(B) A B B A B A A ∪ B B A ?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 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 记作:C U A 即:C U A={x|x ∈U 且x ∈A} 补集的Venn 图表示 A U C U A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4.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 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 ∩ B ?A ,A ∩B ?B ,A ∩A=A ,A ∩?=?,A ∩B=B ∩A A ?A ∪B ,B ?A ∪B ,A ∪A=A ,A ∪?=A,A ∪B=B ∪A ( C U A )∪A=U ,(C U A )∩A=? 若A ∩B=A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A ∪B=B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x ∈(A ∩B ),则x ∈A 且x ∈B 若x ∈(A ∪B ),则x ∈A ,或x ∈B ¤例题精讲: 【例1】设集合,{|15},{|39},,()U U R A x x B x x A B A B ==-≤≤=<<求e. 解: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 、B ,如右图所示: {|35}A B x x =<≤, (){|1, 9U C A B x x x =<-≥或, 【例2】设{|||6}A x Z x =∈≤,{}{}1,2,3,3,4,5,6B C ==,求: (1)()A B C ; (2)()A A B C e. 解:{}6,5,4,3,2,1,0,1,2,3,4,5,6A =------. (1)又{}3B C =,∴()A B C ={}3; (2)又{}1,2,3,4,5,6B C =, 得{}()6,5,4,3,2,1,0A C B C =------. ∴ ()A A C B C {}6,5,4,3,2,1,0=------. A B B A -1 3 5 9 x

高一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练习题 1.设集合A={x|2≤x<4},B={x|3x-7≥8-2x},则A∪B等于() A.{x|x≥3}B.{x|x≥2} C.{x|2≤x<3} D.{x|x≥4} 【解析】B={x|x≥3}.画数轴(如下图所示)可知选B. 【答案】B 2.已知集合A={1,3,5,7,9},B={0,3,6,9,12},则A∩B=() ` A.{3,5} B.{3,6} C.{3,7} D.{3,9} 【解析】A={1,3,5,7,9},B={0,3,6,9,12},A和B中有相同的元素3,9,∴A∩B={3,9}.故选D. 【答案】D 3.50名学生参加甲、乙两项体育活动,每人至少参加了一项,参加甲项的学生有30名,参加乙项的学生有25名,则仅参加了一项活动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解析】 设两项都参加的有x人,则只参加甲项的有(30-x)人,只参加乙项的有(25-x)人.(30-x)+x+(25-x)=50,∴x=5. \ ∴只参加甲项的有25人,只参加乙项的有20人, ∴仅参加一项的有45人. 【答案】45 4.已知集合A={-4,2a-1,a2},B={a-5,1-a,9},若A∩B={9},求a的值. 【解析】∵A∩B={9}, ∴9∈A,∴2a-1=9或a2=9,∴a=5或a=±3. 当a=5时,A={-4,9,25},B={0,-4,9}. 此时A∩B={-4,9}≠{9}.故a=5舍去. $ 当a=3时,B={-2,-2,9},不符合要求,舍去.

经检验可知a =-3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集合A ={0,2,a},B ={1,a 2}.若A ∪B ={0,1,2,4,16},则a 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4 【解析】 ∵A ∪B ={0,1,2,a ,a 2},又A ∪B ={0,1,2,4,16}, " ∴{a ,a 2}={4,16},∴a =4,故选D. 【答案】 D 2.设S ={x|2x +1>0},T ={x|3x -5<0},则S∩T =( ) A .? B .{x|x<-12} C .{x|x>53} D .{x|-120}={x|x>-12},T ={x|3x -5<0}={x|x<53},则S∩T ={x|-12 0},B ={x|-1≤x≤2},则A ∪B =( ) \ A .{x|x≥-1} B .{x|x≤2} C .{x|0

2017-2018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3.1.1 实数系 3.1.2 复数的概念学

3.1.1 实数系 3.1.2 复数的概念 明目标、知重点 1.了解引入虚数单位i 的必要性,了解数集的扩充过程.2.理解在数系的扩充中由实数集扩展到复数集出现的一些基本概念.3.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表示方法,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1.复数的有关概念 (1)复数 ①定义:设a ,b 都是实数,形如a +b i 的数叫做复数,i 叫做虚数单位.a 叫做复数的实部,b 叫做复数的虚部. ②表示方法:复数通常用字母z 表示,即z =a +b i(a ,b ∈R ). (2)复数集 ①定义:全体复数所构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 ②表示:通常用大写字母C 表示. 2.复数的分类及包含关系 (1)复数(a +b i ,a ,b ∈R ) ? ?? 实数b =虚数b ????? 纯虚数a =非纯虚数a (2)集合表示: 3.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设a ,b ,c ,d 都是实数,那么a +b i =c +d i ?a =c 且b =d . [情境导学] 为解决方程x 2 =2,数系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数的概念扩充到实数集后,人们发现在实数

范围内很多问题还不能解决,如从解方程的角度看,x 2=-1这个方程在实数范围内就无解,那么怎样解决方程x 2=-1在实数系中无根的问题呢?我们能否将实数集进行扩充,使得在新的数集中,该问题能得到圆满解决呢?本节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探究点一 复数的概念 思考1 为解决方程x 2=2,数系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那么怎样解决方程x 2+1=0在实数系中无根的问题呢? 答 设想引入新数i ,使i 是方程x 2+1=0的根,即i·i=-1,方程x 2+1=0有解,同时得到一些新数. 思考2 如何理解虚数单位i? 答 (1)i 2=-1. (2)i 与实数之间可以运算,亦适合加、减、乘的运算律. (3)由于i 2<0与实数集中a 2≥0(a ∈R )矛盾,所以实数集中很多结论在复数集中,不再成立. (4)若i 2=-1,那么i 4n =1,i 4n +1=i ,i 4n +2=-1,i 4n +3=-i. 思考3 什么叫复数?怎样表示一个复数?什么叫虚数?什么叫纯虚数? 答 形如a +b i(a ,b ∈R )的数叫做复数,复数通常用字母z 表示,即z =a +b i ,这一表示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其中a 、b 分别叫做复数z 的实部与虚部. 对于复数z =a +b i(a ,b ∈R ),当b ≠0时叫做虚数;当a =0且b ≠0时,叫做纯虚数. 例1 请说出下列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并判断它们是实数、虚数还是纯虚数. ①2+3i ;②-3+12 i ;③2+i ;④π;⑤-3i ;⑥0. 解 ①的实部为2,虚部为3,是虚数;②的实部为-3,虚部为12 ,是虚数;③的实部为2,虚部为1,是虚数;④的实部为π,虚部为0,是实数;⑤的实部为0,虚部为-3,是纯虚数;⑥的实部为0,虚部为0,是实数. 反思与感悟 复数a +b i 中,实数a 和b 分别叫做复数的实部和虚部.特别注意,b 为复数的虚部而不是虚部的系数,b 连同它的符号叫做复数的虚部. 跟踪训练1 符合下列条件的复数一定存在吗?若存在,请举出例子;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实部为-2的虚数; (2)虚部为-2的虚数; (3)虚部为-2的纯虚数; (4)实部为-2的纯虚数. 解 (1)存在且有无数个,如-2+i 等;(2)存在且不唯一,如1-2i 等;(3)存在且唯一,即-2i ;(4)不存在,因为纯虚数的实部为0.

高一数学集合与集合的运算测试题(带答案)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a b c 当中的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则该三角形是 ( ) A .正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不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2.集合{1,2,3}的真子集共有 (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3.设A 、B 是全集U 的两个子集,且A ?B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 A .C U A ?C U B B . C U A ?C U B=U C .A ?C U B=φ D .C U A ?B=φ 4.如果集合A={x|ax 2+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那么a 的值是 ( ) A .0 B .0 或1 C .1 D .不能确定 5.设集合{} 32|≤=x x M ,a =()0,1b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a ≠ ?M B .M a ? C .{}M a ∈ D .{}a ≠ ?M 6.已知A={1,2,a 2-3a-1},B={1,3},A =?B {3,1}则a 等于 ( ) A .-4或1 B .-1或4 C .-1 D .4 7. 设S 、T 是两个非空集合,且S ?T ,T ?S ,令X=S ,T ?那么S ?X= ( ) A .X B . T C . φ D .S 8.给定集合A B 、,定义 {|,,}A B x x m n m A n B ==-∈∈※.若 {4,5,6},{1,2,3}A B ==, 则集合 A B ※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 A .15 B .14 C .27 D .-14 9.设集合M={x|x ∈Z 且-10≤x ≤-3},N={x|x ∈Z 且|x|≤5 },则M ∪N 中元素的个

【2020高考资料夹】高中数学完整讲义:集合.板块三.集合的运算.学生版

1 题型一 集合的基本运算 【例1】若{}|1,I x x x =-∈Z ≥,则I N e= . 【例2】已知全集{(,)|R ,R}I x y x y =∈∈,{(1,1)}P =,表示I P e. 典例分析 板块三.集合的运算

2 【例3】若集合{1,1}A =-,{|1}B x mx ==,且A B A =U ,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1或1- D .1或1-或0 【例4】若{}{}{},,|,A a b B x x A M A ==?=,求B M e. 【例5】已知2{|43,}A y y x x x ==-+∈R ,2{|22,}B y y x x x ==--+∈R ,则A B I 等于 ( ) A .? B .{1,3}- C .R D .[1,3]-

3 【例6】若{}{}21,4,,1,A x B x ==且A B B =I ,则x = . 【例7】若集合{}{} 22(,)0,(,)0,,M x y x y N x y x y x y =+==+=∈∈R R ,则有( ) A .M N M =U B .M N N =U C .M N M =I D .M N =?I 【例8】已知集合{}{}22,1,3,3,21,1A a a B a a a =+-=--+,若{}3A B =-I ,求实数a 的 值.

4 【例9】设集合{|(3)()0,R}A x x x a a =--=∈,{|(4)(1)0}B x x x =--=,求,A B A B U I . 【例10】设集合22{|0},{|0}A x x x B x x x =-==+=,则集合A B =I ( ) A .0 B .{}0 C .? D .{}1,0,1- 【例11】已知全集是R ,{|37},{|210}A x x B x x =<=<<≤,求R ()A B U e,R ()A B I e

[高中数学]1-2集合的运算

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

集合的运算 一、选择: 1、设集合M =1|),{(22=+y x y x ,∈x R,∈y R },N ={0|),(2=-y x y x ,∈x R,∈y R },则集合N M 中元素的个数为 ( ) (A )1 (B )2 (C )3 (D )4 2、设P 和Q 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Q P -={}Q x P x x ?∈且,|,如果{}1log 2<=x x P ,{} 12<-=x x Q 那么Q P -等于( ) A .{x|0

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教学目的: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教学重点:集合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集合A,B,C与D的关系:A={菱形},B={矩形},C={平行四边形},D={四边形} 思考(P9思考题),引入并集概念。 二、新课教学 1.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通常记作U。 补集:对于全集U的一个子集A,由全集U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 记作:C U A 即:C U A={x|x∈U且x∈A} 补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例题(P12例8、例9) 2.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 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B?A,A∩B?B,A∩A=A,A∩?=?,A∩B=B∩A A?A∪B,B?A∪B,A∪A=A,A∪?=A,A∪B=B∪A (C U A)∪A=U,(C U A)∩A=? 若A∩B=A,则A?B,反之也成立 若A∪B=B,则A?B,反之也成立

若x∈(A∩B),则x∈A且x∈B 若x∈(A∪B),则x∈A,或x∈B 4.举例 例1.设全集为R,A={x︱x<5},B={x︱x>3}求A∩B,A∪B,C R A,C R B,(C R A)∩(C R B) 例2. 设U={x︱x是小于9的整数},A={1,2,3},B={3,4,5,6},求C U A,C U B 5.课堂练习 设全集为U={2,4,a2-a+1},A={a+1,2},C U A={7},求实数a的值. 三、归纳小结(略) 四、作业布置 P12练习1-4

高一数学 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

数学·必修1(人教A 版)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基础达标 1.若集合M ={x |-2≤x ≤2},N ={x |x 2-3x =0},则M ∩N =( ) A .{3} B .{0} C .{0,2} D .{0,3} 答案:B 2.设集合A ={1,2},B ={1,2,3} ,C ={2,3,4},则(A ∩B )∪C =( ) A .{1,2,3} B .{1,2,4} C .{2,3,4} D .{1,2,3,4} 答案:D 3.满足{1,3}∪A ={1,3,5}的所有集合A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解析:由于{1,3}∪A ={1,3,5},所以A ?{1,3,5}且A 中至少有一 个元素为5,从而A 中其余的元素可以是集合{1,3}的子集的元素,而 {1,3}有4个子集,因此满足条件的A 的个数是4,它们分别是{5}, {1,5},{3,5},{1,3,5}. 答案:D 4.设全集U ={}1,2,3,4,5,集合M ={}1,4,N = {}1,3,5,则N ∩()?U M =( ) A .{1,3} B .{1,5} C .{3,5} D .{4,5} 解析:?U M ={}2,3,5,N ={}1,3,5,则N ∩()?U M = {}1,3,5∩{}2,3,5={}3,5. 答案:C 5.设集合M ={1,2,4,8},N ={x |x 是2的倍数},则M ∩N =( ) A .{2,4} B .{1,2,4} C .{2,4,8} D .{1,2,8} 解析:因为N ={x |x 是2的倍数}={…,0,2,4,6,8,…},故M ∩N ={}2,4,8,选C. 答案:C 6.设集合M ={x |0<x <1},N ={x |-2<x <2},则( ) A .M ∩N =? B .M ∩N =M C .M ∪N =M D .M ∪N =R 解析:画数轴表示集合: ∴M ∩N =M . 答案:B ?巩固提高 7.设集合A ={1,2},则满足A ∪B ={1,2,3}的集合B 的个数是(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8个 解析:A ={1,2},A ∪B ={1,2,3},则集合B 中必有元素3,即此题可 转化为求集合A ={1,2}的子集个数问题,所以满足题目条件的集合B

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

2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基础训练 1.设是全集,若,则,, . 2.若集合,,则.3.已知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4.如图,为全集,和是的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5.(2011上海卷)若全集,集合,则 . 6.设集合,.若,则实数. 7.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8.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最大值是. 二、例题精讲 例1.设全集,,.求:

(1);(2). 例2.已知集合,,且,求. 例3.已知集合,, 满足且,求实数的值. 例4.已知集合,.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2). 三、巩固练习 1.已知全集,且,,则 . 2.已知集合,,则 . 3.已知集合,,假设等可能地从中取出,那么的概率是. 4.已知,集合,,若只有一个元素,则满足的关系为. 四、要点回顾 1.理解集合运算的含义,会求补集、交集与并集,体会它们都是由给定的两个集合经运算得到的集合.

2.注意集合的包含关系与集合的运算的联系,如,等. 3.处理与集合相关的问题时,首先要理解集合语言的含义,其次要善于将题中集合具体化或图形化. 集合的基本运算作业 1.已知集合,集合,若集合满足:且,则. 2.已知集合,集合,则. 3.若全集,,,则 . 4.已知,集合,.若,则的最大值为;若,则的最小值为. 5.如图,已知集合,,,用列举法写出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6.设全集,,,,则,. 7.已知集合,,且,试求实数的值及集合. 8.已知集合,同时满足:,,求的值. 9.若集合满足,则称是集合的一个分拆.当且仅当时,与为同一个分拆.试分别求出 及时的分拆总数. 10.已知集合,.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2).

虚数

虚数 虚数就是其平方是负数的数。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立,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后来发现虚数可对应平面上的纵轴,与对应平面上横轴的实数同样真实。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虚数 ? ?英文名 ?imaginary number ? ?定义 ?虚数都是复数。定义为i2=-1 ? ?形式 ?bi,a+bi,r∠θ ? 目录 1简介 2历史 2.1起源 2.2符号来历 2.3相关描述 3释义 3.1概念 3.2通俗解释 3.3基本运算 4计算 4.1四则运算 4.2三角函数 4.3共轭复数 4.4乘方 4.5特殊示例

简介折叠 虚数可以指以下含义: (1)[unreliable figure]:虚假不实的数字。 (2)[imaginary part]:复数中a+bi,b叫虚部,a叫实部。 (3)[imaginary number]:汉语中不表明具体数量的词。 如果有数平方是负数的话,那个数就是虚数了;所有的虚数都是复数。“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制,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后来发现虚数可对应平面上的纵轴,与对应平面上横轴的实数同样真实。虚数轴和实数轴构成的平面称复数平面,复平面上每一点对应着一个复数。 历史折叠 起源折叠 要追溯虚数出现的轨迹,就要联系与它相对实数的出现过程。我们知道,实数是与虚数相对应的,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也就是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数。 有理数出现的非常早,它是伴随人们的生产实践而产生的。 无理数的发现,应该归功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无理数的出现,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发生矛盾。根据这一理论,任何两个线段的比,不过是它们所含原子数目的经。而勾股定理却说明了存在着不可通约的线段。不可通约线段的存在,使古希腊的数学家感到左右为难,因为他们的学说中只有整数和分数的概念,他们不能完全表示正方形对角线与边长的比,也就是说,在他们那里,正方形对角线与边长的比不能用任何“数”来表示。西亚他们已经发同了无理数这个问题,但是却又让它从自己的身边悄悄溜走了,甚至到了希腊最伟大的代数学家丢番图那里,方程的无理数解仍然被称为是“不可能的”。 “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创制,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后来发现虚数可对应平面上的纵轴,与对应平面上横轴的实数同样真实。 人们发现即使使用全部的有理数和无理数,也不能长度解决代数方程的求解问题。像x^2+1=0这样最简单的二次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没有解。12世纪的印度大数学家婆什伽罗都认为这个方程是没有解的。他认为正数的平方是正数,负数的平方也是正数,因此,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两重的;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负数没有平方根,因此负数不是平方数。这等于不承认方程的负数平方根的存在。 到了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在其著作《大术》(《数学大典》)中,把记为1545R15-15m这是最早的虚数记号。但他认为这仅仅是个形式表示而已。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其《几何学》中第一次给出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中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的解题归纳

§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一、知识导学 1.集合: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 2.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 3.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若A a ?则B a ∈),则称 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如果A ?B ,并且A ≠B ,这时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或B A. 4.集合的相等:如果集合A 、B 同时满足A ?B 、B ?A ,则A=B. 5.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 为 A C s . 6.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做一个全集,全集通常 记作U. 7.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 记作A ?B. 8.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者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 集,记作A ?B. 9.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Φ. 10.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 11.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无限集. 12.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Venn 图). 13.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 二、疑难知识导析 1.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和“=”两种情况,同样“?”包括“”和“=”两种情况.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要注意两类不同符号的区别. 2.在判断给定对象能否构成集合时,特别要注意它的“确定性”,在表示一个集合时,要特别注意它的“互异性”、“无序性”. 3.在集合运算中必须注意组成集合的元素应具备的性质. 4.对由条件给出的集合要明白它所表示的意义,即元素指什么,是什么范围.用集合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要注意分辨是交集还是并集,结合数轴或文氏图的直观性帮助思维判断.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但因为不好用文氏图形表示,容易被忽视,如在关系式 中,B =Φ易漏掉的情况. 5.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用坐标形式表示的,要注意满足条件的点构成的图形是什么,用数形结合法解之. 6.若集合中含有参数,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讨论时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7.在集合运算过程中要借助数轴、直角坐标平面、Venn 图等将有关集合直观地表示出来.

趣话数学:虚数真的不虚

趣话数学:虚数真的不虚 从我们接触数学开始,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从自然数开始,我们逐渐学习了整数、分数、负数、有理数、实数。到初中结束也就到此为止了,那有没有除了实数以外的数呢?与“实”字相对应,以后我们会接触到一种叫“虚数”的数,实数与虚数统称为复数。 那什么是虚数? 01 从认识数开始 在认识虚数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什么叫数? 1和a有什么区别?对于数,我们会有各种运算,比如1+2=3、2×3=6,但是对于字母,我们得不到像a+b=c或xy=z这样的结果。 简单说,数是具有运算功能的符号! 如果没有运算,1和a除了长得不一样,其他并没有区别,所以数存在的开始就有了运算,学习数的过程也是学习运算的过程。 02初识有理数 我们从运算的角度来简单叙述一下数的发展史,我们最早认识的是自然数,什么叫自然数呢?其实就是来源于我们实际生产生活,比如说1张桌子有4条腿,这里的“1”和“4”,这次考试,张三第1,李四第2,王二毛第3,这里所出现的“1”、“2”、“3”,可以说自然数无处不在。

对任意两个自然数做加法,我们仍然会得到自然数,但是如果对两个自然数作减法呢?结果可就不一定了,比如:2-3=-1。现在我们都知道这叫作负数,但在很长时间里,负数却一直不被承认。 原因很简单,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具体的事物来描述负数啊! 我们可以用1根手指、1个苹果等等来描述什么叫1,但什么叫-1呢?后来也有人提出可以用“亏损”或者“负债”这样的方式来描述负数,但总归不像自然数那么自然,并不能让所有人都接受。 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来看,为什么一定要有找到一个具体的事物来对应呢? 数学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数学是一门定好规则的符号游戏,只要符合我们预先设置的规则,就是合理的。所以我们不需要指出负数具体是什么,只要能说清其来源,并且适用于我们现有的运算体系且不会产生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就可以承认其存在。 于是由于作减法可能会产生新的数,自然数不再满足我们对计算的要求,我们的数系便扩大到了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 那分数是怎么来的呢?有了上面的思路,这里就很显然了,对两个整数作乘法,结果一定还是个整数,但是对任意两个整数作除法呢?就会出现我们现在所谓的分数,所以整数并不能满足我们所有乘除法的运算,我们需要继续扩大数的范围。 以上的所有组成的大家庭我们称为有理数。有理数会具有这么一个性质:对任意两有理数作四则运算(除数不为0),结果一定还是有理数,这么个性质称为“封闭性”。这对数与计算而言,是个很重要的性质。 03无理数的发现 最后,我们还有乘方和开方,乘方等同于乘法,不用多说,开方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