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基础设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6.发展与思路
农业型
旅Leabharlann Baidu型 工业型
?
2014-10-7
然而在这样的整治规划过程中,经济效益成为 了主要考虑因素。而村庄的核心——人则更多的 去服务于经济,村庄本身则服务于城市的扩张与 发展。
2014-10-7
创新分类
整治过程中,通过村庄 现状分析和村庄上位规 划研究,村庄所体现的 直观的主要特征,并且 这些特征在村庄整治过 程中占有一定的重 要性的。
施这条主脉络的同时,文化脉络也相
应的渗透其中,形成两者交融的格局, 这样才会表现出村庄的个性。
2014-10-7
总结
以生态修复技术为核心的绿色基础设施是利用农村的原有自然环境,发 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恢复生态平衡,保证环境、 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同时,绿色基础设施为农村规划建设的 多样性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一味套用城市规划手法,大拆大建,迁村并庄的 今天,符合我国传统农村以分散为主,适度集中的居住模式。农村整治规划 建设考虑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以及农村当地的传统和习俗,自然和社会
2014-10-7
中心控制区应当是一个具有足够
大面积的完整单元并且有相对平
滑的边界,所以针对当下乡村绿
色空间不断缩小且结构紊乱的现
状问题,将现有乡村空间中孤立
的绿色生态斑块优化整合成面积
相对较大的中心控制点,并与分
散其中但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小型
斑块相连接,使这些中心控制点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性绿色网络
加强斑块内部联系,形成网络控制中心
中心控制区的优化整合
大面积的生产性景观和基于自然资源的产业用地,例如农田、林地、鱼塘是水 网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系统中的中心控制点需要 承担一系列的作用,包括为本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证生态过程不受干扰、 为穿过系统迁移的野生动物和人类提供起源地和目的地等等。
2014-10-7
打通破坏廊道,建立辅助站点
网络中心通常指 大片的自然区域,是 较少受外界干扰的自 然生境,是动物稳定 的繁衍和栖息地,其 形态和尺度也随着不 同层级有所变化。廊 道是线性的生态通道, 它将网络中心和站点 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 系统,是动物迁移、 生态物质和信息流动 的通道。站点也称作 小型场地,是在网络 中心或廊道无法连通 的情况下,供动物迁 移或人类休憩的生态 节点,它是独立于大 型自然区域的小生境 和游憩场所。
主要整治模式:①历史文脉梳理:
该村是古代文人抒发情感的聚居点, 也是费孝通26次造访的地方,费老写 下的以开弦弓村为样板的《江村经济》 使这个小村闻名海内外。②提炼文化 要素:总结出村里的几条特色弄堂, 作为文化气息的传播地,在弄堂内的 建筑立面上绘上带有历史文化象征的 图画和符号。③提炼历史人文足迹: 提炼费孝通的足迹在建设绿色基础设
因此,需要修复打通破坏的生态廊道,在开弦弓 村中,一条宽阔的水流贯穿整个村落,数个细小的支 流渗透在村庄之中,如今这条水流污染情况严重,堵 塞填埋问题也不少。而作为贯穿整个村落的廊道,它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需要进行梳理整治,至于局部无 法梳理,淤塞的区域,可设立若干站点,维持廊道的 延续性。
2014-10-7
5.1民居特色与生态平衡的丧失
集中式的居住模式要求拆除原有村舍,集中统一居住,房屋品位较低, 风格千篇一律,并且破坏了大量的原有自然环境,使农村地区丧失了丰富的特
色风光和生态平衡。
5.2 乡村建设产生的生态问题 • 受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经济基础和发展定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生态带 范围内的乡村发展缺乏针对性的建设方法和管理措施,致使一些村庄发展呈现无 序扩张趋势,对生态带的生态格局保护及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了重大威胁 ,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村庄等级规模差距小,村庄发展相互独立,导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生态资源,尤其是现行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标准并 不强调对中心村发展的政策倾斜,中心村建设因此较滞后,无法引导区域一体发 展,生态带内部绿色基础设施难以形成整体。 (2)农居建设松散、集中度低,占地面积大,占有生态系统空间比例较大,由 于管理能力和监督力度有限,农民建房的自发性和分散性与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矛 盾不断加剧,农居点基本沿河,沿路成线状空间分布,对原有生态廊道破坏严重 。
空间,良好的生境网络有利于保
证区域内的生物种群持久性,充 能。
2014-10-7
分发挥中心控制点的生态服务功
绿色基础设施脉络结合文化脉络
村庄“显性”特征的挖掘 有助于村庄的绿色基础设 施的建立,而村庄的整治 规划需要从“显性”和 “隐性”特征分别着手, 通过组合隐性特征,并进 行叠加合并。
2014-10-7
•
•
5存在问题
主要体现在4方面:(1)开弦弓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大 量的生态资源,生态带内部绿色基础设施难以形成整体。(2)农居建设松散,占地面 积大,占有生态系统空间比例较大,农民建房的自发性和分散性与生态系统整体性 的矛盾不断加剧。(3)落后产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污染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 排放,导致生态系统难以自动调节,引发紊乱现象。(4)对公共卫生环境重视程度不 足,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河道水质污染严重,综合环境 丞待改善。
3267人。
3 村庄现状
3.1 村庄布局现状 从空间布局方面来看:居民点呈现出数量 多、规模小、地块小、密度大等特点。村庄空 间分布主要分为村庄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 地、鱼塘。开弦弓村(南村)主要是村庄用地, 密集度非常高。因城市干道的夹持而形成聚形
空间,周边土地是村民主要的劳作场所,村头
宅旁也有零星农地,其间种植的粮食、蔬菜满 足了村民日常生活所需。村内布置着主街、小 巷,纵横相联。民宅错落地布置在街巷之间, 虽高低不一,却井然有序。房前屋后,植栽着 四季花果。村中主路贯穿村庄,连通着村头的 两端,民宅则缘道路分布,其间形成联络各家 的小巷。
2014-10-7
在传统的村庄规划整理中,“城乡统筹”的概念 已深入到城乡规划体系每一个层次的规划设计工作中。 然而,现有的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标准多不适用于 农村地区,规划设计人员往往以城市居住区的规划思 路开展新农村规划设计工作,照搬城镇居住小区集中 式的建设模式,实行迁庄并村,建设统一规划的村民 居住点。这些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土地得到集 约化使用,优化了土地资源的配置。但在此过程之中, 使用城市居住小区这种集中的居住方式替代农村的传 统居住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不但“脏、 乱、差”的现象十分突出,并侵占、浪费了大量耕地 和植被资源,亦没有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原本的生态廊道被阻隔,破坏,产生于自然之中的村 庄沦为城市的产物。
目录
• • • • • • 1 理论依据 2 村庄概述 3 村庄现状 4 村庄生态系统特征 5 存在问题 6 发展及思考
1 理论依据
绿色基础设施是2006年由Benedict M , McMahon E在Green 其定义为:具有内部连接性的自然区域及开放空间的网络,以及可能附带的 工程设施,这一网络具有自然生态体系功能和价值,为人类和野生动物提供
显性:在村庄
观察到,但伴随着 村庄的产生消亡而产生 消亡的或者,在某一时 期联系整个村庄的事物。 比如民俗文化,村庄 独特的交流语言。
隐性:肉眼无法
2014-10-7
重觅破碎斑块,组合定义
在对村庄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提炼相关,寻找破坏并散落在村庄各个角落的 “显性”特征,并归纳其他不好单独分类的“显性”特征,系统性地建立村庄 综合特征模型,将每个特征的整治规划模式规范化。按照国外关于绿色基础设 施的空间构模式,即网络中心、廊道和站点,重新整理归纳村庄的显性的特征, 重新定义,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范围的斑块,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
其中,沪苏浙高速公路出口和苏震桃一级公路就
在该村南部。作为自然村落的开弦弓村,傍依在 一条东西向、弓弯的小清河西侧,如从高空俯瞰,
南村象张弓,此村象支箭,故成村名。
2.2村庄基本信息
现开弦弓行政村的总面积有4.5平方 公里,其中耕地3784亩(包括基本农田 2964亩,其中水稻田117亩,桑地365 亩,稻田、桑地改鱼池2483亩,外荡水 面1400亩)。下辖25个村民小组,总户 数781户,户籍人口2868人,常住人口
4 村庄生态系统 特征
• (1)多样性:生态系统内部大小不一的居民住宅和农田混杂分布,居民点、 商业街、农田、果园、自然风光等交织共存,各类生态斑块的大小、形状和 配置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2)多价性:生态系统为城市提供了丰富农产品,同时又为城市居民提供接 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具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 价值于一体。 (3)脆弱性:开弦弓村地处城市边缘区域,是城市环境向乡村环境转化的过 渡地带,特别容易受到城市化影响,尤其是乡村建设用地的无序发展,导致 生态安全格局难以稳定,原有的生态系统被分割的支离破碎。
Infrastructure : linking communities and landscapes一文中所提出的概念,
自然场所,如作为栖息地,净水源,迁徙通道,它们总体构成保证环境、社
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 。
2 村庄概述
2.1村庄区位
开弦弓村,俗称“江村”,坐落在太湖的东 南岸,现属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境内,是中外学者 了解和研究中国农村的窗口。2001年行政区域调 整由原开弦弓村和西草田村合并而成。现全村总 面积4.5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81 户,常住人口2884人。交通便利,庙震公路贯穿
条件,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优化了
村民的生活环境。 而在此,我们以新型分类手法来考虑农村整治规划的前景,以及后面种
种对于农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考虑,可能只是一些较为笼统的想法。希望
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多,更深入的研究相关课题。
201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