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沿江1

合集下载

长江的地域特征

长江的地域特征

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域特征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1.读长江地带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②如何概括长江沿江地带最重要的地理位置特点;北纬30度③简单评价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长江两岸沿江地带中低纬度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界线(宜昌、湖口)(1)长江沿江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大,有利于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

(2)气候适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3)河湖众多,河网密布,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

长江横贯东西,水运便利,被称为“黄金水道”。

(4)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大,煤、铁、铜等矿产丰富,有利于工业发展。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名称特点有利条件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河、湖自然资源长江沿江地带西起四川攀枝花,东至上海,东西绵延3000多KM,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二岸100—200KM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对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①.长江沿江地带纽带的意义;②.经济通道;③.交通通道。

1. 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1)“H”形的经济格局(2)意义:①联系了长江上游与下游的省内经济区域②沟通了东西两大经济区③四条经济通道——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④交通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以长江干流为横轴,东连沿海经济地带,西接广大内陆地区所构成的“H”形经济格局;不仅联系了长江上游与下游的省内经济区域,更重要的是沟通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两大经济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第一,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第二,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第三,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7.2长江沿江地带 第1课时 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下)

7.2长江沿江地带 第1课时 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下)

第二节长江沿岸地带(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地图使学生认识本区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分布与河流、地形、陆上交通、自然资源等的相互关系,分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分布密度的差异;认识本区不同地区的差异。

2.通过对长江沿岸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它们之间进行协作,相互促进的方法和途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2.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事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从图中指出沿江地带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点。

2.正确认识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中下游地区的差异和协作方法、途径。

教学难点从图中指出沿江地带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挂图;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资料:长江上的主要城市介绍(学生课下准备);课件:介绍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经济的发展;课件:长江沿江工业基地介绍等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江的纽带和发射作用的知识,认识到河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在长江河流沿江地区,许多城市的形成也要归功于河流,例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就与长江的关系密切。

今天,我们就要讨论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问题。

教师:我们都知道在长江的沿江地带,从上游到下游的大城市依次有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那么,这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如何依托长江的?其他沿江地带的城市分布情况与这四个城市的关系又怎样呢?让我们首先来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

教师:下面请大家根据“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图,按小组分别研究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四个城市在长江中的分布情况,讨论这些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周围地区的其他哪些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教师:好,下面请大家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每组同学可以指派代表到讲台来介绍本组的讨论结果,也可以几个人上来,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

长江沿江地区

长江沿江地区

人口最多、面积最大 的直辖市
简称渝, 别名山城、雾都
重庆
龟山电视塔
江城——
武汉
黄鹤楼
六朝古都——
南京
长江大桥
秦 淮 河 与 夫 子 庙
简称宁、别名金陵
紫金山天文台
中山陵
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第一大港 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我国重要的金融和科技教育中心 简称沪,别名申
上 海
外滩夜景
浦东新区
沿江地带的龙头——上海市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宽 阔,水流稳定,有利于 发展内河航运,可以现 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
2017/12/23
P34 学习行动 1
耕地类型: 水田 农作物: 水稻、棉花、油菜等 农业生产有利条件:
地处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为主,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开发历史早;是我国重要农业区。
第二节
以河流为纽带的经济区域 ——长江沿江地带
长江第一湾
三江为: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地理概况
宜昌
湖口
2017/12/23
大 渡 河 重庆 宜宾
武汉
洞庭湖
潘阳湖
攀枝花
2017/12/23
2017/12/23
长江干流剖面图
(米)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 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 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 技术、信息向中西部 传递、转移的通道
玉 树 各拉丹东
成 昆 线
宜宾
西安
京京 广九 线线
宜昌 九湖 武汉 江 口 南京 上海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课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课件
等自然资源。
水资源是长江沿江地带最重要的 自然资源之一,为农业、工业、 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水源。
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在长江上 游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03 长江沿江地带的社会经济
农业发展
01
02
03
农业资源丰富
长江沿岸地区拥有肥沃的 土壤、充足的水源和适宜 的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 生长。
提升公众意识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广环保技术,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
区域合作与政策协调
加强沿江各省市之间的合作与政策协调,共 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该地带的城市群 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交 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
善。
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如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区
域合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02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多样,包括山地、 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其中,长江上 游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中下游地 区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生态保护
创新驱动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长江沿江地带将注重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长江沿江地带将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
05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 保护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污染
01
沿江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污染等导致水体质量下降,
该地带是中国的农业主产区之一,拥有广阔的平原和河谷地区,适宜发展现代农业 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34.长江沿江地带——主要地形

34.长江沿江地带——主要地形
34.长江沿江地带——主要地形区及长江上中下游 的地形差异 • 1)长江沿江地带自上游到下游的主要地形有:青 青 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 2)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地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 二级阶梯, 势高,地形主要有高原、盆地。主要地形区有青 势高,地形主要有高原、盆地。主要地形区有青 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 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 • 中下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势低平,以 中下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势低平, 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 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有长江中下游平 江南丘陵等。 原、江南丘陵等。
35.长江沿江地带——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主 35. 要工业部门
• 主要工业基地的及其主要工业部门连线:
• (1)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 (2)钢铁、轻纺的重要基地 • (3)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 • (4)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 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 d.沪宁杭工业带 沪宁杭工业带 c.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带 攀枝花、 攀枝花 a. 宜昌为中心的工业带
• 3,人文优势----------全国著名的侨乡,劳动力资源丰富
水土流失的原因
• 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地表光秃裸露, • ②黄土结构疏松,空隙大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黄土结构疏松,空隙大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③降水集中在7—8两月,而且多暴雨 降水集中在7 8两月, • ④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得地表疏松。 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得地表疏松。

地理第七章第2课长江沿江地带课件中图版七年级下

地理第七章第2课长江沿江地带课件中图版七年级下

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
1 四季分明
2 降水充沛
长江流域主要分为四 个季节,春季温暖, 夏季炎热,秋季凉爽, 冬季寒冷。
长江流域年降水量相 对较高,气候湿润。
3 季风影响
长江流域的气候受到 季风的影响,夏季多 雨,冬季较干燥。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丰富多样的植被
长江流域拥有多种植被, 包括森林、草原和湿地等。
地理第七章第2课长江沿 江地带课件中图版七年级 下
长江沿江地带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区域之一,在这里,你会发现引人注目的 风景、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独特的气候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长江的地理位置
长江位于中国中部,流经中国境内多个省份,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流经的省份
四川
长江的上游,被称为长江源地。
长江沿江地带是中国最重要的水上 交通干线,也有铁路和公路与内陆 联系。
独特的动物种群
长江流域是许多珍稀动物 的家园,如江豚、白鳍豚 等。
生态保护
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 环境,中国政府制定了一 系列措施,如设立自然保 护区。
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
1
农业
长江沿江地带适合农业发展,特别
工业
2是水稻种植。源自长江沿江地带有许多工业城市,如
重庆和武汉,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
地。
3
交通
贵州
长江从四川流入贵州。
湖南
长江穿过湖南,著名的洞庭湖就位于此地。
江西
长江继续向东流经江西,形成了壮丽的三 峡。
长江流域的地形地貌特点
壮丽的三峡
长江在江西省形成了壮丽的 三峡,是中国最重要的景点 之一。
广阔的平原
长江流经的地方还有广阔的 平原,适宜农业发展。

长江沿江地区知识点总结

长江沿江地区知识点总结

长江沿江地区知识点总结1. 地理位置长江沿江地区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横跨了多个省市,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上海等地,总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

长江流经的地区地势多为丘陵和平原,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业和工业发展。

2. 自然资源长江沿江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

长江水系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为当地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此外,长江沿江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铜、铝等矿产资源,以及肥沃的农田土壤,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3. 经济发展长江沿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带,拥有发达的工业和农业。

长江沿岸的城市如上海、武汉、南昌等都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业中心,有着发达的航运、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轻工业等产业。

长江沿岸的农业也十分发达,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农作物,畜牧业也十分兴旺。

4. 文化古迹长江沿江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

如南京的明故宫、武汉的黄鹤楼、荆州的关公祠、巫山的三峡人文景观等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5. 旅游资源长江沿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如三峡、夔门、巴东、白帝城、恩施等风景名胜区。

此外,长江沿岸的城市也有着现代化的购物中心、酒吧街、主题公园等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多种选择。

6. 生态环境长江沿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备受重视,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快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禁毒劝返、农村生态环境组织建设层级,自然保护地建设力度加大,有效维护了长江沿江地区生态平衡。

总而言之,长江沿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带和文化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长江沿江地区的这些知识点,增加对这一地区的认识和了解。

长江沿课件

长江沿课件

还长江地区本来的面目
思考
面对长江流域种种严重的生态环境 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和建议?
返 回
1、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长江上游的 水土流失?将你的意见填在空白的卡片上。 绿化荒山 修筑梯田,陡坡 退耕还林、还草。
建上、中游防护 林工程
加强监督管理, 禁止滥砍滥伐。
2、下面列举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频发的一 些重要原因,请你尝试提出相应的防洪对策。 水土流失是导致中、 下游地带洪涝灾害加 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想一想,造成水 污染的原因是什 么?
返 回
怪异的雕塑
思考
你知道酸雨是怎么形成的吗?它会带来哪 些危害?
酸雨形成
化学转换
NO2 NO ˉ H+ SO2 HSOˉ
雨除作用及 雨冲作用
H2SO4
HNO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酸雨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二 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肺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 使人致死。如1952年12月5~8日世界公害史上著名的“伦敦烟 雾事件”。 (2)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长和 繁殖,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使水生生态 系统紊乱,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如挪威和瑞典南部五 分之一的湖没有鱼,加拿大有1.4万个湖成为死湖。 (3)破坏土壤、植被、森林。酸雨降落在地面以后首先污染 土壤,使土壤pH下降变成强酸土。强酸土会抑制硝化细菌和固 氮菌的活动,使有机物分解变慢,营养物质循环降低,土壤肥 力降低,有毒物质更毒害作物根系,杀死根毛,导致发育不良 或死亡,生态系统生物产量明显下降。1982年我国重庆郊区有 几万亩水稻、豆类植物受酸雨危害,产量损失在6.5%以上。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2)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3)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运用数据和图表,探究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3)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状况,分析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兴趣和热爱;(2)增强学生保护长江、珍惜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2)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3)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作用。

2. 教学难点:(1)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的分析;(2)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其作用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概况;(2)制作PPT和教学素材;(3)准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2)收集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资料;(3)准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2)提问:你们对长江沿江地带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2)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资料;(3)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2)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作用;(3)引导学生关注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问题。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其作用。

长江沿江地带的知识点

长江沿江地带的知识点

长江沿江地带的知识点1、长江沿江地带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有: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

2、武汉、重庆、攀枝花在位臵分布上的共同特征:都位于长江干流和支流的交汇处。

3、长江上游和中下游地区的地形差异:上游江面狭窄,峭壁高耸,水流湍急;中下游地区地势地平,水网密布。

4、长江上游水流湍急,落差大,可以进行水能资源的开发;长江中下游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可以进行养殖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宽阔,水流缓慢,可以进行内河航运;长江沿江地带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可以进行旅游业开发。

5、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

6、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的优势: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

7、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①西部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②东部产业可以沿江向中西部推进;③长江连接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④长江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技术、资金、信息向西部地区传递转移的通道。

8、长江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通过铁路干线和南北支流向南北辐射,北可以到华北平原,南到珠江三角洲。

9、长江沿江地带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城市用地的扩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导致的耕地荒,退耕还林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占用耕地。

10、长江沿江地带发展农业的优势: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历史悠久。

11、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煤,天然气,铁,铜,磷,水资源。

上游能源丰富,中下游能源缺乏。

12、沿江地带的工业:四大工业基地①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区;②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地区;③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地区;④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区。

13、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八年级地理教案)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

(八年级地理教案)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

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八年级地理教案【教学重点】1、在地图上指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位置、范围;2、认识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教学难点】1、对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2、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本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越性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长江流域教学挂图;资料片:话说长江;长江沿江地区不同的景观图片、自然资源分布图,相关教学课件等等。

课前准备:1.分组:将班级按4—6人分组,准备课堂讨论、分析资料、课堂活动等工作。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资料片《话说长江》,长江流域地区的教学挂图,包括地形图、景观图、资源分布图和气候图等等。

3.教学演示平台,电脑、软件等。

【教学设计】1.由教师和学生针对课文中的知识提出需要讨论的相关的问题,由学生利用有关资料,通过阅读、分析、归纳等方法,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和意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

2.教师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参考、借鉴;3.就课文中提到的一些活动,进行分析、讨论,还可以就老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等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把握本节内容的课程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提示和建议导入:请学生欣赏一段录像片,大家体会一下片中介绍的地方有什么特色?(教师播放资料片:话说长江)教师:下面请同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自己对有关长江的感受。

教师:从本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长江沿江地区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新课:教师:(将长江流域教学挂图布置好),我们学习某个地区或地带,首先要知道这个地区在什么地方?具体包括那些范围?下面,请大家看这幅挂图,结合课文上“长江沿江地带”图,在图上指出本区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下面,请几个同学来给我们演示一下。

学生:几个学生上来在挂图上具体介绍本区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教师:通过刚才几个同学的介绍,我们可以明确:本区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长达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约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课件: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课件: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以武汉为 中心的城 市群
以南京为 中心城市 群
以上海为 中心的长 江三角洲 城市群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电力、冶金 工业基地
综合性 工业基地
钢铁、煤炭 工业基地
以长江为联系纽带 促使上中下游地区 优势互补,互助合 作,互利互惠……
五、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从图中你能够获得哪些信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新课导入
武汉黄鹤楼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沾益县德泽中学
赵玉快
学习目标导航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沿江地带的城市 沿江地带的工业 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上海
攀枝花
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东西3000多千米,南北 100~200千米范围的“带状”区域。大部分位于 北纬25°~ 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 河航运发达。
中下游:洪涝灾害严重
修建水库,加固堤坝
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酸雨污染状况
华中酸雨区
西南酸雨区
华东沿海酸 雨区
1.那一地区的酸雨污染强度最高? 华中酸雨区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水利工程 保持水土 上游:水土流失
黄 海
中下游洪涝灾害 上海
宜昌 湖口
东 海
环境污染严重(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西 部

联系东西纽带
长江沿江地带

沿西安
京京 广九 线线
九湖 武汉 江 口 南京 上海
玉 树 各拉丹东
襄渝线
重庆
宜宾 宜昌
虎跳峡
赣 江
攀枝花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18-2长江沿江地带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18-2长江沿江地带

活动3-1 作为我国最大 的城市,上海 不仅对长江三 角洲地区,而 且对整个长江 流域乃至全国 都有辐射带动 作用。阅读下 图,归纳上海 具有哪些方面 的条件。
活动3-2
分析下图,体会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的带动作用。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 阐明原因、好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基地沿江分 布,构成了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1-1
活动1-2
• 请你根据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的分布图,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 (2)比较长江上下游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区别。
二、沿江地带的作用
• 以____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 构成了___格局 • 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了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 • 纽带是___的_______ • 西部给东部_______,东部给西部___、___、___、___ • 我国重要的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目前已 发展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通过______________,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以_________, 使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4-1
请你根据方框 内对沿江地带 不同地区优势 与不足的描述, 与同学讨论, 沿江地带中上 游地区与下游 地区应当怎样 进行协作?将 你们提出的协 作途径填写在 标注栏内。
五、生态环境
• • • •
上游:问题、原因 下游:问题、危害 水污染:原因、改善 酸雨:定义、危害、区域(排名及原因)

长江沿岸知识点

长江沿岸知识点

长江沿岸知识点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它从青藏高原开始,穿越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沿岸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拥有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资源。

本文将介绍长江沿岸的几个知识点。

1.长江发源地:长江的发源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约为5,200米。

这里是中国的“屋脊”,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发源地之一。

长江发源地的水源来自于冰川融水和降雨。

这里的气候严寒,地势险峻,是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旅游者探险和观赏美景的好去处。

2.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指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至重庆市奉节县之间的一段峡谷地带。

这里有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三峡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

三峡大坝的建设不仅调节了长江水位,还提供了大量的电力供应,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长江经济带:长江沿岸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带之一。

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中国的工业基地和农产品供应中心。

长江经济带涵盖了从上海到重庆的广大地区,在这个区域内有很多重要的城市,如南京、武汉和重庆等。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长江文化:长江沿岸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城市和名胜古迹,如南京的明城墙、武汉的黄鹤楼和重庆的洪崖洞等。

长江上的船舶交通也为这些地方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长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生活的见证。

5.长江生态环境: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长江是中国最长、最大的淡水河流,支持着众多动植物的生存。

长江流域的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是一项重大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结:长江沿岸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宝库。

8.2.1长江沿江地带

8.2.1长江沿江地带

长江沿江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四季分明。和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较湿润, 主要得益于夏季风的影响。
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条件:
地理位置 长江沿江地带_________优越,地形较为 平坦 亚热带季风气候 ______,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 多 自然资源种类数量____。
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 业基础雄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江 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生产部门,通过众 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 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成长江部 分支流,和经过重庆、武汉、 九江、南京、上海等城市的 铁路干线? (P78活动1)
嘉 陵 江
观察下列图片,看看它 是我国的哪条河流?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林潭学校地理组刘金林制作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阅读课本P74和图8.17,回答
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
范围
上海
攀枝花
1.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 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 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 长江黄金水道纵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可以进行江海联运。
项 目
主要地形区 气候类型 河流湖泊 自然资源


有利条件
平原广阔 土壤肥沃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汉江 湘江 洞庭湖等 煤 铁 铜 磷 水力资源 核电站
夏季炎热 冬季温和 降水丰沛
丰富的水能 发达的内河运输 种类多 储量大

长江沿江地带位于25°N~35°N之间, 同它纬度位置相同的西亚、北非等地气 候干旱,试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长江沿 江地带气候与其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先独立完成,有疑问时再同桌交流, 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时间:7分钟
探究1: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

1

A
2
B
优越的地理位置
• 长江干流纵贯东西,内河航 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 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 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 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探究2: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特点。
跨省区域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1
学习目标:
1、运用P75图8.17说出长江沿江地带范围 和位置,并对其地理位置优越性作出简单 评价;
2、通过读气温、降水图,说出沿江地带气 候特点;
3、通过读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说出 本区内区域地理差异;
自主学习:
目标:阅读课本74-79页的文字资料,完成资 料上的填空题。 内容:课本74--79页
航运业
•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宽阔、径流量大 而变幅小,来水过程较为稳定,有利 于发展
旅游业
• 本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例如 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六朝古都南京,秀 丽的黄山、庐山、神奇的三峡,还有我国 古代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此外,楚文化遗址、三国遗迹、名人故里、 宝刹禅林、葛洲坝水利枢纽,以及丰富多 彩的风土人情,均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是:夏季__炎__热___冬季___温_和___,四季分明; 降水__丰__沛___
提升题
1、下列地形区属于长江流域的是(B)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主要原因是D( )
A.长江具有丰富的黄金资源
B.长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C.长江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合作探究:
探究内容:课本76页第二题 探究方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 作完成,2分钟后,指名回答。 探究时间:2分钟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
阅读课本P77和图8.21,回答
➢长江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比较长江上下游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种类和数量 上区别
上游:种类多,数量大,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 丰富
四川盆地
探究3: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类型
<二>气候特点及干湿地区Leabharlann 上海武汉重庆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 沛
观察下图,分析长江上游和中 下游的地形差异?
长江上游
水电业
•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滩多流急,落差较大,我们可以在长 江上游发展
长江中下游
养殖业
•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广阔、湖泊众多、 因此,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
下游:火电、核电集中,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能源缺乏
课堂达标
基础题
• 1、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东起__上__海____,
西至四川__攀__枝__花___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
状”区域.
• 2、本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1)地形以__平__原___、_低__山__丘__陵__为主,地势
较为低平.
(2)气候类型是__亚__热__带__季__风__气__候__,其特点
D.长江具有优越的天然航道
3、长江沿江地带属(C)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拔高题
• 课本75页第一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