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课例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课例分析

桦甸第一中学唐柏慧

【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叙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容,确认力并非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原因。

2.进一步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和提高实验设计与操作、现象描述、总结归纳等能力。

2.学习“归纳推理”这一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得出过程的体验,感受科学成果往往是多人智慧的结晶。

2.培养实事的科学态度。

【教材重、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

【教学原理】

启发教学原理,循序渐进原理,知智统一原理。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准备】

1.斜面、斜面小车、直尺、木板、毛巾、棉布、玻璃板、长方形木块、棋子。(每组一套)2.教学课件。

【案例描述】

一、引入新课: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学生实验(1):将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木块不动。用手轻推木块,木块移动,松手后木块马上静止不动。

设问:⑴木块为什么会运动⑵为什么会停下来?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猜想:⑴因为手的推力使木块移动了。⑵因为不用力了,所以木块不动了。

⑶推力是维持木块运动的原因。

(设计意图:运用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深化力的概念。)

学生实验(2):将木块放在玻璃板上,用手推动木块后放手,木块仍能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

师:从实验⑵可以看出木块不受推力作用时,仍运动了一段距离,可见同学们的猜想⑶是否正确?(让每组同学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设问:推力和木块的运动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猜想:⑴推力使物体由静止变运动。⑵物体运动可能不需要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知道没有外力作用,物体也可能运动,那么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作怎样的运动呢?从而引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一阶段:采用“矛盾冲突法”,借助于信息技术媒体优势尽力展示生活体验、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思想实验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有较高的热情支发现问题,为运用矛盾冲突法纠正错误认识,建立的正确认识作好铺垫。

第二阶段:实验探究。以动画展示斜面小车实验过程,给学生以启示,引导学生发现实验的技术关键,让学生自主、合作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探究,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的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交流、推论并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容。

设问:1、静止在老师手中的书,如果不受力了,会怎么样?2、图中正在做曲线运动的过山车,如果突然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它会怎么样呢?猜想:⑴静止。⑵运动速度越来越慢。

⑶……⑷……

师:无论哪种猜想正确,必须找到充足的根据,说服对方。我们最好从哪里找根据?

生(齐答):实验!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一定有这种体验:在平地上骑自行车的时候,即使不踩踏板,车也会前进一段距离,但因为没有继续用力,它最终还是要停下来。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多,比如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你们见过这类现象吗?谁来说一说?生:随风摆动的风铃最终会停下来,在地上滚动的小球最终会停下来……

师:同学们面前有很多物体,请大家随便玩,仔细观察你看到的现象,看看谁提的问题多。(让学生动手玩面前的教具,提出问题)生:小车为何会停下来?是谁阻碍了小车的运动?怎样才能让小车不停下来?等等。

(设计意图:学生提出问题是顺利探究的开始,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不要否定。将问题分为三类:第一类直接让学生说出答案,第二类让学生上网或查资料解决,第三类作为本节课探究的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2、学生猜想回答

师:请同学们猜想问题的答案,并说出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猜想时说理由,是为了防止学生猜想的随意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生:运动要靠力来维持,比如说推桌子,用力推,桌子前进,不用力推,桌子就停止了运动,所以说运动要靠力来维护等等。(让每组同学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师:我认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比如说一个小球在地上滚一会就停止了运动,而用同样大的力让这个小球在冰面上滚,过好长时间小球才能停下来。如果有一个平面的摩擦力为零,小球就会永远运动下去,所以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护。同学们,谁愿意支持我的猜想?

(设计意图:由于生活中的错觉,学生的猜想一般是“运动要靠力来维持”。此时,教师作为一名“好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一是为了调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为引出“牛顿第一定律”做铺垫。)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设问:利用给你的实验器材怎样才能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你需要控制哪些实验条件?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实验的目的、器材、步骤,写出实验方案。

学生思考、讨论:⑴实验的目的、器材、步骤,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评选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

学生在汇报方案时,有很多地方不一样,对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有的组的方案不太合理,如先让小车在毛巾面上滑过,再在桌面上滑过,最后在棉布上滑过,对于这些不太合理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对比,取长补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产生争论,这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辩论的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意图:对于这一环节,教师要特别重视,因为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分析、想象、设

计、创造,这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要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

生:选用的器材是木板、木块、小车、刻度尺、毛巾、棉布、桌面,步骤是先让小车从斜面上自由滑下,用刻度尺量出小车在桌面上通过的距离;再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用刻度尺量出小车在棉布上通过的距离;最后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用刻度尺量出小车在毛巾面上通过的距离。

⑵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并相互评价,推荐最合理的表格供全班使用。

师:下面请三个组的代表到黑板上画出你们的设计表格。师生共同讨论选出最合理的,如表1。

表1

表的原则,即需要分析哪些数据,则画出哪些数据的栏目。学生所设计的表格,并非完全相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让学生自己评判,最后达到自我完善。)

播放斜面小车实验的课件,提供研究例。

讨论:此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小车每次都从同一高度滑下来?三次实验中水平面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远近说明了什么。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看看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巡视并作实验指导:本实验分析与论证过程,着重在于比较数据,找出现象中变化的趋势,再从中发现规律。视情况引导学生讨论。

(说明:教师要完全放手让学生操作,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不做统一指导,只在巡视时给个别小组以提示。在记录数据时要求学生必须实事,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了方便分析数据,让每组学生将得到的数据写到黑板上。)

5、学生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实验记录,播放斜面小车实验,启发学生间交流与探讨,引导学生正确地口头表述。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实验现象和表上记录,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小组交流,提交结论,评选出完整合理的结论: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大,运动时间越长,速度减少得越慢。(出示投影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猜想:(1)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 (2) 如果静止的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

师:

我们发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那么请小组合作完成上面的猜想并填表2。

表2(投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