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中朝文学关系研究概评_王向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2-11-02
作者简介:王向远(1962-),男,山东临沂人,北京师范大学中
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年12月第35卷第4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bian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Dec.2002
V ol.35 No.4
近年来我国中朝文学关系研究概评
王 向 远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5)
[摘要]朝鲜)韩国与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与文学交流的历史,中国文学持续不断地输入朝鲜并影响到朝鲜文学,对朝鲜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大作用,也为今天的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课题。近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年间,我国的中朝文学比较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韦旭升、金柄珉、金宽雄等人,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文学;朝鲜文学;文学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I31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11(2002)04-0108-05
Overview of Recent Years .Studi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orean
Litera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WANG Xiang -yuan
(Chinese D ep ar tment,Beij ing N or mal U niver sity ,Beij ing 100875,China )
Abstract:The cultural and literary exchanges betw een Korea and China date back to two thousand years ago.Both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Korea literature owe much to constant import of Chinese literature,w hich
prov ides another important subjec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Recent years,especially the past decade since 1990s,there w ere quite a number of achievements made in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ino -Korean literature.Wei Xusheng,Jin Bingmin,Jin Kuanxiong,etc,have mad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in this area.Key words:Chinese literature;Korean literature;studies on literary relations 1 韦旭升教授的研究
在中朝文学比较研究中成果最显著的,首推北京大学的韦旭升(1928年~)教授。韦旭升教授在朝鲜)韩国学研究及中朝文学比较研究方面的成果,都收在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六卷精装本的5韦旭升文集6中。该文集共250万字,收入了作者八九十年代的专著、论文、古籍整理等方面的成果。5韦旭升文集6作为我国出版的第一种个人著述的朝鲜)韩国学及中韩文学比较研究的文集,在近20年来的学术史上是引人注目的。
5韦旭升文集6中的5中国文学在朝鲜6,1990年由广州的花城出版社出版初版本。这是我国第一
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全面地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在朝鲜传播与产生影响的学术专著。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反响,先后被译成韩文、日文,分别在韩国(1994年)和日本(1999年)出版。该书不是按历史时间的线索平铺直叙地描述中朝文学关系,而是以中国文学在朝鲜传播与产生影响的若干基本问题来谋篇布局。全书共分四章,论述了四个基本问题。在第一章5中国文学得以传播并作用于朝鲜文学的基础6中,作者从地理条件、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三方面入手,论述了中国文学传播和影响于朝鲜文学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第二章5朝鲜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吸收和利用6是全书的核心部分,作者分为十个问题来谈。一、重点谈到了唐代张文成的小说5游仙窟6、5昭明文选6、苏东坡的作品、黄庭坚的作品、5太平广记6、5剪灯新话6等作品的输入和传
#
108#
播情况。二、众多文学作者从比较文体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汉诗的各种体式、词、散曲、传记文学、传奇小说、章回体小说等文体对朝鲜汉语文学和朝鲜国语文学的影响。三、论述了朝鲜作家将输入的中国作品加以改动、变形,使之以朝鲜国语文学的面貌和形式出现。这种情况表现在时调的创作方面,也表现在朝鲜国语小说的创作方面。四、以比较文学的主题学研究的方法,对朝鲜文学与中国文学中的基本主题与题材做了比较。他把有关的基本主题题材概括为忠君、有神论、战争、爱情、田园生活、送别与怀人、边塞、民本主义、抗击异民族、人生如梦这十项,并论述了朝鲜文学中的这些主题与题材所受中国文学的影响。五、韦旭升指出了中朝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客串0情况,即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入了朝鲜文学作品,和作品中其它虚构的人物一起/演出0,起/客串0的作用。六、韦旭升分析了朝鲜文学对中国文学中的艺术手法的引进和运用。七、研究了中国的思想、风气与流派对朝鲜文学的浸透。八、从文学语言学的层面上论述了朝鲜文学对中国文学中的词语、词藻典故的吸收和利用。九、谈到了朝鲜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以及以中国为背景的传奇与小说。十、论述了中国文学批评对朝鲜文学批评的影响。
在第三章5中国文学作用于朝鲜文学的途径和结果6中,韦旭升运用比较文学传播研究的方法,描述了中国文学是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到朝鲜和关于中国文学作用于朝鲜国语文学的/路线0,韦旭升概括为一个公式/中国文学)y朝鲜汉文文学)y朝鲜国语文学0。关于中国文学作用于朝鲜文学的总体结果,韦旭升概括为/四大一深0,即/大量的汉文文学作品、大量的以中国为背景或描写对象的作品、大量的针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评论、大面积的投影,深层次的影响0。
在第四章5中国文学在朝鲜的余波和功过6中,韦旭升总结了中国文学对朝鲜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在中国文学影响朝鲜文学的/功0的方面,韦旭升概括为:/提供文学的工具、手段(对汉文学),提供借鉴(对朝鲜国语文学),缩短了朝鲜文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0。关于/过0的方面,韦旭升写道:
它也曾使得一些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对中国文学的依赖性,阻挠过朝鲜国语文学的及时产
生和迅速成长,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国语文学
的生机。
由于有了汉文作为书写工具,加上可以不费力地从大量成熟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吸取
体裁、技巧、经验,再加上统治者在政治、教育上
的提倡,朝鲜文人长期已习惯于以汉文文学为
正宗的古老传统,对于还处于幼稚和粗浅状态
的国语文学采取了轻视态度,不愿花大力气来
推进国语文学的建设。
作者以文学的民族风格与民族文学的独创为根本的文学价值观,站在纯学术的立场上,对中国文学输入并影响朝鲜的/功过0做了科学、客观的分析与总结,既看到了中国文学的正面影响,也看到了它的负面作用。对于一个中国学者特别是比较文学研究者,这种开阔宽广的文化胸襟是可贵的。
韦旭升教授在中朝文学比较研究中的另一部力作是5抗倭演义(壬辰录)研究6,初版本1989年由山西太原的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5抗倭演义(壬辰录)6是以16世纪最后几年中国明朝和朝鲜官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真实历史为题材的历史小说,也是朝鲜古典文学名著。因那场战争开始于1592年,即壬辰年,故称为5壬辰录6,又名5抗倭演义6。韦旭升的5抗倭演义(壬辰录)研究6共分十章,运用文学与历史学、文学与战争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从中、日、朝三国的关系史研究为出发点,对5抗倭演义(壬辰录)6的历史背景、壬辰战争的特征与性质、5壬辰录6创作完成之前朝鲜文学中以壬辰卫国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做了背景性的梳理。对5抗倭演义(壬辰录)6中抗击倭寇的英雄人物形象和侵略者、卖国贼的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5抗倭演义(壬辰录)6所反映的中朝友谊的主题、所描写的史实、所体现出的艺术性以及它的各种汉文版本、它的意义和影响等,都做了深入的论述和研究。这种以一个文本为中心的多角度、多层面、跨越多国、跨越学科的研究,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是有着相当大的学术价值和方法论意义的。而且,这种研究的意义甚至超出了学术价值本身。一般读者对400年前那场持续六七年的中朝联合的抗日战争,了解得不多。5抗倭演义(壬辰录)研究6可以提醒人们:日本军国主义以朝鲜为跳板入侵中国大陆,是400年前的丰臣秀吉时代就已暴露出来的狂妄野心。联系当今日本军国主义蠢蠢欲动的现实,我们不能丧失应有的警惕。
2金柄珉、金宽雄教授等人的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中朝)))中韩文学比较研究事业取得了更多的成果。1990年,我
#
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