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学基础气血津液课件
作用:濡养
二者在运行 代谢过程中 可相互补充 相互转化、 津液并称 病
理上相互影 响
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生成
脾胃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游 溢精气
小肠主液:泌别清浊,吸收水 谷精微
上输于脾 生成津液
大肠主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 水液
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输布
宣发 身体外周体表和上部
肺主宣降、通调水道
上
肃降 身体下部和内部脏腑
心肺: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肺,与肺吸入 的清气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化赤 而为血。
肝:助脾运化、储存调节血量、助肾化血。
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生为血;肾精化 生元气,促进脾胃运化,有助于血液化生。
血的功能
濡养作用
➢ 意义:血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 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 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精的生成
➢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
➢ 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使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 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 精的贮藏
➢
➢
先天之精
➢
➢ 后天之精
经脾气的转运输 送至各脏腑组织
贮藏于肾
剩 余 局 部
脏腑之精
繁衍生命 促进生长发育 生髓充脑、养骨、化血 濡养 防御卫外
精的功能:濡养
津液的功能
滋润濡养 布散于体表——滋润皮毛肌肉 渗于体内——濡养脏腑 输注于孔窍——滋润官窍
渗注骨、脊、脑——充养骨髓、脊髓、脑髓 流入关节——滋润骨节屈伸
充养血脉 津液为血液的重要组成局部,注于脉中,化生为血液, 滋润濡养全身。津液可调节血液浓度,津血互化
运载作用 尿、汗、气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ppt课件
生成
来源于先天——— 肾中之精气
元气
(1)生成:
充养
充养与后天——— 脾胃水谷之气
通过
通行
(2)分布:藏于肾(命门)
三焦
全身
3、主要功能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 温煦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
最新版整理ppt
18
(二)宗气
1、含义: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由自然之清气和水谷之精
华而化的气。
2、生成与分布
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1)生成:
主疏泄——气行血行 肝 主藏血——调节血量
最新版整理ppt
25
四、血的生理功能
一、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二、神智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血的濡养功能
面色
肌肉
皮肤
毛发
神志活动
(血者,神气也)
1.面色红润
2.肌肉丰满壮实
3.肌肤毛发光滑 4.神智活动正常
最新版整理ppt
26
血的功能 失调
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 体或肢端麻木,运动不灵活。或
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脉液等,控制其分泌、
排泄,防止体液的丢失。
固摄精液,使之疏泄适度。
固摄脏腑、经络之气,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位置的恒定和功能的正最新常版整)理ppt
14
四、气的生理功能
(五)气化作用
1、含义:自然界六气的变化。
人体内气的运动变化,即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
的各种的变化。
2、作用:
(二)津液的输布 由脾、肺、肾、心、肝、三焦等综合作用而完成。
津液输布
脾运化津液——脾气散精 肺主行水——通调水道 肾主水液——蒸腾气化 肝主疏泄——气行水行 三焦决渎——水液通道 心主血脉——津化血液、行于脉中
气血津液辨证-PPT
(三)气闭证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辨证要点
指邪气阻闭气机或脏器、管窍,以突发 昏厥或绞痛为主要表现的实性急重证候。
主要原因有:强烈精神刺激,使气机闭塞; 砂石、虫、痰等阻塞脉络、管腔,导致气 机闭塞;溺水、电击等意外事故。
气闭证临床表现
突发势急、症重之昏厥,呼吸气粗,声高 ---心、肺气闭
要求写出:1.证名诊断 2.辨证分析。
病案讨论
证名:脾虚气陷证(中气下陷证) 辨证分析:本证因孕产过多,失于调护而导 致脾虚气陷所致。脾气虚弱,升举无力,中 气下陷,故见子宫下垂。清阳不升,头目失 养故头晕目眩;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故食 少便溏,化源亏乏,功能活动减退,故气短 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 气虚弱之征。
(一)概念 (二)临床表现 (三)辨证要点
指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机,血行不畅, 以患处冷痛拘急、畏寒、唇舌青紫,妇女 月经后期、经色紫暗夹块等为主要表现的 实寒证候。即血分的寒证。
因寒邪侵犯血脉,或阴寒内盛,凝滞 脉络而成。
血寒证临床表现
畏 寒 ---寒邪伤阳 手足或少腹等处冷痛拘急、得温痛减,肤色紫暗 发凉
(二)气逆证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辨证要点
指气机失调,气上冲逆,以咳嗽喘促、呃 逆、呕吐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气逆证临床表现
咳嗽频作,呼吸喘促 ---肺气上逆 呃逆、嗳气不止,或呕吐、呕血
---胃气上逆 头痛、眩晕,甚至昏厥、咯血
----肝气升发太过
气逆证的辨证依据
以咳喘或呕吐呃逆、呕血、头痛、 眩晕等为突出表现。
气虚证的辨证依据
病体虚弱,以神疲、乏力、气短、脉虚 为主要表现。
(二)气陷证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辨证要点
《气血津液》课件
失调的原因
• 营养不良 • 压力过大 • 生活方式不健康 • 疾病影响
失调的症状
疲劳感
总是疲惫不堪,情绪低落, 常感疲乏。
失眠
苦恼于失眠、入睡困难、 浅睡等问题。
食欲下降
很少享受食物,难以吸收 养分。
抵抗力下降
既容易感冒,又容易重感冒。
体力不支
即使是平常轻易的活动也感到累,缺乏耐力。
2
调节影响内分泌的荷尔蒙和维生素分
泌,维持身体的机能和健康。
3
提供能量来源
4
通过呼吸、饮食、代谢,生成能量, 维持身体的各种机能和生命活动。
保持正常生理机能
保持人体内体液和代谢平衡,维持身 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促进新陈代谢
帮助身体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减少 浪费,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如何调节平衡?
餐食调理
营养均衡,多样化饮食, 遵循食疗调理原则,调节饮 食结构, 改善体质。
药膳疗法
中医药膳调理,滋阴补阳, 活血化瘀, 调节内脏机能,提高免疫力, 达到身体平衡和健康的目的。
中药调理
疫机能,
达到身体平衡和健康的目的。
气功调理
通过气功的调理,改善气,调节身体健康的平衡, 调节心理状态,提高免疫力,平衡身体机能。
《气血津液》PPT课件
本课件介绍了气血津液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及如何调节气血津液的平衡。通 过餐食、药膳、中药和气功调理,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气血津液是什么?
气
人体内的动力、能量
津液
人体组织和细胞间的液体
血
经络中的液体
精气
人体内真气的最高形态
气的种类
1
元气
生命基本能量,先天之气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学说护理课件
气血津液学说在养生保健中
05
的应用
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界四季变化规律 ,适应寒暑交替,合理安 排日常生活。
综合调理
根据个体差异,综合运用 饮食、运动、药物等多种 方法进行调理。
形神共养
注重身体锻炼和心理调适 ,保持身心健康。
调节气血津液的养生保健方法
饮食调理
合理搭配食物,补充营养,调节气机。
保持心情舒畅,合理安排 工作和生活,预防早衰。
老年期
注重滋补肝肾,调理气血 ,延缓衰老。
个体差异
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 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 的养生保健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病情选用具调理气血津液功效 的中药,如益气养血、滋阴润燥等。
推拿按摩
通过手法按摩调节气血流通,促进身 体康复。
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01
感冒
感冒时宜多休息,遵医嘱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 作息和饮食习惯,以便尽快康复。
02
咳嗽
咳嗽时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遵医嘱治疗,同时 避免刺激性气味的刺激,以免加重咳嗽。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各个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必须从整体上考虑疾病的治疗和
预防。
预防为主
中医学注重预防保健,强调“治未病 ”,通过调整饮食、运动、针灸等多 种方式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的发生。
个体化治疗
中医学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 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门科学,其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学说。
02 03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两 种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力量,而五行则代表着人体的五种基本物质和 功能。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课件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四、
(一)概念★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包括以下几方面)
1.各脏腑组织内的液体——肺津、肾水 2.各脏腑器官所分泌液体——胃液、肠
液、泪涎等 3.水液代谢的各类产物——汗、尿等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津液的区别
津
性状 清轻稀薄
液
浊重稠粘
流动性较大
流动性较小
分布 渗透浸润在皮肤 流行灌注到关节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总之,津液的输布、代谢,是多个 脏腑功能活动共同完成的,尤以肺、脾、 肾为要,脏腑功能失调,或三焦水道不 通,则致: 津液生成不足或丧失更多——伤津脱液
输 布 障 碍 — 水 液 停 滞 —— 痰 饮 、 水 肿 等 。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四)津液的功能
1.有滋润和濡养功能 津—能滋润肌肉皮毛、保护眼、鼻、 口等孔窍。 液—濡养脑髓、骨髓、脊髓
以上气的五个功能,虽各有不同, 但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又不可缺一, 必须密切配合,相互为用。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五)气的运动与运动形式
1、气的运动 气之所以能够发挥各种生理功能,
是由于气具有活力很强和不断运动的 特性所决定的。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也称 “气的运行”。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二)血液的生成
1、脾胃生血:血的基本物质——水谷精微 2、营气生血:营气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 3、精血互化:精==血 (肝肾同源)
总之,血是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而完成的。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三)血液的循行★ 血液的循行: 1.心主血脉—血液循行(环)的枢纽
和动力。 2.肺朝百脉—吐故纳新、气为血帅。 3. 肝藏血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4. 脾主统血—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
四、
(一)概念★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包括以下几方面)
1.各脏腑组织内的液体——肺津、肾水 2.各脏腑器官所分泌液体——胃液、肠
液、泪涎等 3.水液代谢的各类产物——汗、尿等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津液的区别
津
性状 清轻稀薄
液
浊重稠粘
流动性较大
流动性较小
分布 渗透浸润在皮肤 流行灌注到关节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总之,津液的输布、代谢,是多个 脏腑功能活动共同完成的,尤以肺、脾、 肾为要,脏腑功能失调,或三焦水道不 通,则致: 津液生成不足或丧失更多——伤津脱液
输 布 障 碍 — 水 液 停 滞 —— 痰 饮 、 水 肿 等 。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四)津液的功能
1.有滋润和濡养功能 津—能滋润肌肉皮毛、保护眼、鼻、 口等孔窍。 液—濡养脑髓、骨髓、脊髓
以上气的五个功能,虽各有不同, 但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又不可缺一, 必须密切配合,相互为用。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五)气的运动与运动形式
1、气的运动 气之所以能够发挥各种生理功能,
是由于气具有活力很强和不断运动的 特性所决定的。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也称 “气的运行”。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二)血液的生成
1、脾胃生血:血的基本物质——水谷精微 2、营气生血:营气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 3、精血互化:精==血 (肝肾同源)
总之,血是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而完成的。
中国传统康复藏象气血津液
(三)血液的循行★ 血液的循行: 1.心主血脉—血液循行(环)的枢纽
和动力。 2.肺朝百脉—吐故纳新、气为血帅。 3. 肝藏血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4. 脾主统血—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
精神气血津液ppt课件
第四章 精神气血津液
Qi, Blood and Body Fluids
1
主要内容
• 了解精、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主要生理功能; • 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主要生理功能
及其分类; • 熟悉血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主要生理功能; • 熟悉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主要生理功能; • 了解精、神、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
血
津液
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
津血同源
46
复习内容
1、何谓气?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各起何作 用?
2、气一般分哪几类?各自的生成分布和功能? 3、血液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4、血液的运行与哪些脏腑有关? 5、津液是怎样生成输布的? 6、气与血的关系是怎样的?
47
31
心气推动,血行全身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血行通畅
肝主藏血,防止出血 脾主统血,脾气健旺,
病理:血瘀、出血(离经之血)
推 动 力
固 摄 力
32
血的循行
脉管
心肺肝脾
主宣疏摄
藏
气 推动
血
脉管
固摄 气
33
& 第四节 津液
_ 津液的概念 _ 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_ 津液的功能
9
第二节 神
二、神的生成 • 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生于先天之精,靠后
天之精的滋养。 • 气血为化神之源,是产生神和维持神活动
的物质基础。
10
三、神的内容及其生理作用
• (一)神:主宰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 • (二)魂:
1.反映不自主的思维活动,调节心理平衡。 2.神思的集中和神志的清醒状态有关。
• (三)魄:主人体本能的动作和感觉。 • (四)意、志、思、虑、智:意识、思维
Qi, Blood and Body Fluids
1
主要内容
• 了解精、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主要生理功能; • 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主要生理功能
及其分类; • 熟悉血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主要生理功能; • 熟悉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主要生理功能; • 了解精、神、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
血
津液
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
津血同源
46
复习内容
1、何谓气?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各起何作 用?
2、气一般分哪几类?各自的生成分布和功能? 3、血液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4、血液的运行与哪些脏腑有关? 5、津液是怎样生成输布的? 6、气与血的关系是怎样的?
47
31
心气推动,血行全身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血行通畅
肝主藏血,防止出血 脾主统血,脾气健旺,
病理:血瘀、出血(离经之血)
推 动 力
固 摄 力
32
血的循行
脉管
心肺肝脾
主宣疏摄
藏
气 推动
血
脉管
固摄 气
33
& 第四节 津液
_ 津液的概念 _ 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_ 津液的功能
9
第二节 神
二、神的生成 • 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生于先天之精,靠后
天之精的滋养。 • 气血为化神之源,是产生神和维持神活动
的物质基础。
10
三、神的内容及其生理作用
• (一)神:主宰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 • (二)魂:
1.反映不自主的思维活动,调节心理平衡。 2.神思的集中和神志的清醒状态有关。
• (三)魄:主人体本能的动作和感觉。 • (四)意、志、思、虑、智:意识、思维
中医学基础教学课件:第四章气血津液
气脱:气机出多而入少,即气不内守而外逸
• (二)气化 • 1、气化的概念: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 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
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 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
• 2、气化的形式: • (1)精气血津液的生成 • (2)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转化,包括精血
地之气相合的结果 • (2)人体以精气为物质基础。人的形体的构成,
是以气为基本物质基础的。
• (二)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
养,以充养五脏,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 动。《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天食人以 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物质,是构 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三、血与津液——津血同源
来源相同——均源于水谷精微
(一)同 性质相似——液体,主静,属阴
功能相近——滋润濡养作用
(二)异
血行脉中 津液可行脉中,可行脉外
(三)关系:津血互化,津血同源。
• 四、血与精——精血同源 • 精能化血,血能生精,精血互生--精血同源。 • 肝藏血,血化精;肾藏精,精化血--肝肾同源。
第四章
气血津液
概述
气血津液是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又是 维持人体脏腑组织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人体和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第一节 气
• 基本内容 • 一、气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二、气的生成 • 三、气的主要生理功能 • 四、气的运动与气化 • 五、气的分类
• 一、气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一)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 (1)人禀天地之气生。人是自然的产物,是天
呼吸道
中医药学概论气血津液全解课件
心主血脉:血行直接动力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肝主疏泄:气行血行
② 气的固摄作用 脾主统血:血行脉道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第30页,共49页。
脉管
气 推动
脉管
血液的循行 血
固摄 气
第31页,共49页。
三、血液的循行
“血为气
血瘀
第32页,共49页。
四、血的生理功能
1 营养滋润
➢ 滋润濡养
➢ 化生血液
➢ 排泄废物 ➢ 调节阴阳,运载全身之气
第42页,共49页。
津液的病理---津液失常
1. 津液亏损不足
2.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湿浊困阻 痰饮凝聚
水液贮留
第43页,共49页。
气血津液的关系
核心内容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44页,共49页。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能行津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
津血同源
第48页,共49页。
作业题
• 1.从中医学角度简述津液代谢全过程。 • 2.谈谈你对中医整体观念的认识和理解。
第49页,共49页。
第21页,共49页。
(三)营气 nutrient-qi
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与血同行脉中
营血
营气、血
相对于卫气
阴
营阴
第22页,共49页。
(三)营气 nutrient-qi
(1)生成
脾 水谷精气—最有营养的精华化生
(2)分布: 出中焦,经肺的宣发行于脉内,
随血液运行,循行于全身上下内外各部
(3)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
3. 血液化生过程
(1) 主导途径: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而为血
气血津液学说ppt课件
+
4
二、精的生成 精的生成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
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 先天之精 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生命物质 来源 后天之精 脾胃所化生并灌溉五脏六腑 的水谷之精。
藏 于 肾
5
三、精的功能 1、繁衍生殖 生殖之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具有繁衍后代的作用。 2、促进生长发育 人生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过程,都是以精为其主要 物质基础的。 3、生髓充脑、养骨、化血 肾藏精,精生髓,髓充于骨,精髓为化血之源。 4、濡润脏腑 精是人体脏腑组织赖以滋润濡养的精华。 5、防御卫外
15
转化:
精 精 气; 血;
(六)营养作用
气对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有营养作用。
脾胃运化水谷 水谷精微 化生营气、血液 营养周身
16
四、气的运动
•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 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
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 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 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
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 在某种情况下,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 本原。
• 医学含义:
• 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
形成的一种精微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 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3
广义: 泛指一切有形的精微物质。 后天获得的对人体 与生俱来的生命物质 有用的精粹物质 包括气、血、津液以及水谷之精等。 狭义: 指肾中所藏的具有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即 肾精,又称为生殖之精。
21
(二)宗气
临床上以“虚里”(左乳 宗气又名“大气”、“动气”,“后天之气” 下,心尖搏动部位)的搏 动情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 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 的盛衰。
气血津液学说ppt课件
6
二、气的生成
动物体内气的生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禀 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即先天之气。它藏之于 肾,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为动物体生长发育 和生殖的根本,是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 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 气,即后天之气。自然界的清气,由肺吸入,在 肺内不断地同体内之气进行交换,实现吐故纳新, 参与动物体气的生成;水谷精微之气,由脾胃所 运化,输布于全身,滋养脏腑,化生气血,是维 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
17
(一) 元气根源于 ,包括元阴、元阳(即肾 阴、肾阳)之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它由先天 之精所化生,藏之于肾,又赖后天精气的滋养,才能不断 地发挥其作用。如《灵枢· 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 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元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 原始物质及其生化的原动力。它赖三焦通达周身,使脏腑 组织器官得到激发与推动,以发挥其功能,维持机体的正 常生长发育。五脏六腑之气的产生,都要根源于元气的资 助。因而元气充,则脏腑盛,身体健康少病。反之,若先 天禀赋不足或久病损伤元气,则脏腑气衰,抗邪无力,动 物就体弱多病,治疗时宜培补元气,以固根本。
元气
肾
18
(二) 宗气由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 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它形成 于肺,聚于胸中,有助肺以行呼吸和贯穿心脉 以行营血的作用。如《灵枢· 邪客篇》说:“故宗 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 焉。”呼吸及声音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 活动能力等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宗气充盛,则 机体有关生理活动正常;若宗气不足,则呼吸少 气,心气虚弱,甚至引起血脉凝滞等病变。故 《灵枢· 刺节真邪论》说:“宗气不下,脉中之血, 凝而留止。”
1
二、气的生成
动物体内气的生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禀 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即先天之气。它藏之于 肾,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为动物体生长发育 和生殖的根本,是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 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 气,即后天之气。自然界的清气,由肺吸入,在 肺内不断地同体内之气进行交换,实现吐故纳新, 参与动物体气的生成;水谷精微之气,由脾胃所 运化,输布于全身,滋养脏腑,化生气血,是维 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
17
(一) 元气根源于 ,包括元阴、元阳(即肾 阴、肾阳)之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它由先天 之精所化生,藏之于肾,又赖后天精气的滋养,才能不断 地发挥其作用。如《灵枢· 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 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元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 原始物质及其生化的原动力。它赖三焦通达周身,使脏腑 组织器官得到激发与推动,以发挥其功能,维持机体的正 常生长发育。五脏六腑之气的产生,都要根源于元气的资 助。因而元气充,则脏腑盛,身体健康少病。反之,若先 天禀赋不足或久病损伤元气,则脏腑气衰,抗邪无力,动 物就体弱多病,治疗时宜培补元气,以固根本。
元气
肾
18
(二) 宗气由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 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它形成 于肺,聚于胸中,有助肺以行呼吸和贯穿心脉 以行营血的作用。如《灵枢· 邪客篇》说:“故宗 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 焉。”呼吸及声音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 活动能力等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宗气充盛,则 机体有关生理活动正常;若宗气不足,则呼吸少 气,心气虚弱,甚至引起血脉凝滞等病变。故 《灵枢· 刺节真邪论》说:“宗气不下,脉中之血, 凝而留止。”
1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课件
津液可以滋润气体,使气体保持湿润,维持身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
要点二
津液的滋润作用对于气的正常运 行至关重要
津液的滋润作用对于气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没有津液的 滋润,气体就会变得干燥,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04
气血津液相互关系
Chapter
气血与津液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与血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密不 可分。气能生津、行津,而津液又是构 成血液的基本成分,血液的生理功能也 离不开气的推动和调控。
气血津液异常病变及其意义
气血津液异常病变的表现
当气血津液出现异常病变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 体征。例如,气滞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疼痛和 肿胀等症状;血瘀则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引起 疼痛和麻木等症状;津液不足则会导致口渴、尿少等 症状。
气血津液异常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气血津液异常病变的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可 以诊断出不同的疾病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气滞血瘀的患者需要采用行气活血的方法进行 治疗;津液不足的患者需要采用滋阴润燥的方法进行 治疗。
气通过自身的运动和调节来控制津液的固摄,维持 津液在体内的正常含量和分布。
津能化气
津液具有化生为气的作用
津液可以化生为气,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和物质。
气的生成与津液的化生密 切相关
津液通过化生为气,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和物质,而气的生成也与津液的化生密切相
关。
津能润气
要点一
津液具有滋润气体的作用
气能行血
气的含义
气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存在于人体内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
气能行血的含义
气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
气能摄血
要点二
津液的滋润作用对于气的正常运 行至关重要
津液的滋润作用对于气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没有津液的 滋润,气体就会变得干燥,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04
气血津液相互关系
Chapter
气血与津液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与血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密不 可分。气能生津、行津,而津液又是构 成血液的基本成分,血液的生理功能也 离不开气的推动和调控。
气血津液异常病变及其意义
气血津液异常病变的表现
当气血津液出现异常病变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 体征。例如,气滞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疼痛和 肿胀等症状;血瘀则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引起 疼痛和麻木等症状;津液不足则会导致口渴、尿少等 症状。
气血津液异常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气血津液异常病变的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可 以诊断出不同的疾病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气滞血瘀的患者需要采用行气活血的方法进行 治疗;津液不足的患者需要采用滋阴润燥的方法进行 治疗。
气通过自身的运动和调节来控制津液的固摄,维持 津液在体内的正常含量和分布。
津能化气
津液具有化生为气的作用
津液可以化生为气,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和物质。
气的生成与津液的化生密 切相关
津液通过化生为气,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和物质,而气的生成也与津液的化生密切相
关。
津能润气
要点一
津液具有滋润气体的作用
气能行血
气的含义
气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存在于人体内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
气能行血的含义
气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
气能摄血
气血津液课件
28
推动与固摄作用相反相成。共 同维持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 与排泄,气的营养,防御作用既是 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的结果,又 能抵御外邪侵犯,确保气的生理功 能正常发挥。 如《类经·摄生类》 :“人之有 生,全赖此气”, “气者,人之根 本也”。
29
二.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营”与“荣”古今通用, 《说文通训声》 :“荣,假 借为营” 。
(2)生成: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中的柔和精粹部 分。
如《素问·痹论》 :“营者,水谷之精气 也” 。 (3)分布: 分布于脉中,循脉运行于全身,内入脏
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素间·痹论》 说: “循脉上下, 贯五脏、络六腑也”。
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
气通过不息的运动发挥各种功能活动,维持 人的生命。气的运动一旦停止,意味着生命 活动也将终止。
(二)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
升:气自下而上。 降:气自上而下。
出:气由内向外。
入:气由外向内。
17
具体表现: (1) 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升其清阳,降其浊阴 肺的吸清呼浊
10
(4)功能: a 、化生血液。 《灵枢·邪客》: “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b 、营养全身。 《素问·痹论》:“营者,水 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 c 、营运血液。 营气乃血中之气,有运血之 功。 《灵枢·营卫生会篇》:“营在脉中…… 营周不休”。
11
4 、卫气(卫阳) (1)含义 :行于脉外,具有护卫作用之气。
23
(三) 防御作用 1. 含义 :气有卫护肌表,抗御外邪侵入的作用。防 御,防卫抵御之义。
2 . 作用表现: (1) 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推动与固摄作用相反相成。共 同维持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 与排泄,气的营养,防御作用既是 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的结果,又 能抵御外邪侵犯,确保气的生理功 能正常发挥。 如《类经·摄生类》 :“人之有 生,全赖此气”, “气者,人之根 本也”。
29
二.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营”与“荣”古今通用, 《说文通训声》 :“荣,假 借为营” 。
(2)生成: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中的柔和精粹部 分。
如《素问·痹论》 :“营者,水谷之精气 也” 。 (3)分布: 分布于脉中,循脉运行于全身,内入脏
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素间·痹论》 说: “循脉上下, 贯五脏、络六腑也”。
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
气通过不息的运动发挥各种功能活动,维持 人的生命。气的运动一旦停止,意味着生命 活动也将终止。
(二)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
升:气自下而上。 降:气自上而下。
出:气由内向外。
入:气由外向内。
17
具体表现: (1) 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升其清阳,降其浊阴 肺的吸清呼浊
10
(4)功能: a 、化生血液。 《灵枢·邪客》: “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b 、营养全身。 《素问·痹论》:“营者,水 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 c 、营运血液。 营气乃血中之气,有运血之 功。 《灵枢·营卫生会篇》:“营在脉中…… 营周不休”。
11
4 、卫气(卫阳) (1)含义 :行于脉外,具有护卫作用之气。
23
(三) 防御作用 1. 含义 :气有卫护肌表,抗御外邪侵入的作用。防 御,防卫抵御之义。
2 . 作用表现: (1) 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气血津液课件
6
气、血、津液基本概念
气、血、津液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都离不开脾胃 运化的水谷精气,因而气和血,气和津 液,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 制约、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 为因果。
7
一、什么是气?
(一)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气又是人体脏 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气旺 津足;气虚 津不足 (2)气能行津:津液的输布、变化和排泄,有 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
气行 水行;气停 水聚
29
(3)气能摄津 气的固摄津液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维 持津液代谢平衡。 气虚 多汗、多尿、遗尿。
(4)津能载气
气必须附着于有形的津液才能存于体内。
津脱
气虚:少气懒言
肢倦乏力
30
4、血与津液的关系
13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
1. 元气:原气、真气。
生成:先天之精为基础,后天之精作完善。 分布:发于肾,通过三焦循行全身。 功能:①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推动、温 煦、激发人体生理活 动)。
②代表人体的正气 。
14
2. 宗 气
生成:肺吸入自然界清气 脾化生水谷精微之气
结合而成
分布: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 功能:①走息道以司呼吸;
2.温煦作用:气通过气化
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 驱除寒冷。
病理—畏寒肢冷、脏腑功
能减退、血液津液 运行迟 缓。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全 身肌表、防御外邪的作用。
病理: 人体抗病能力下降, 易罹患疾病。
4.固摄作用:气对血、津液等 液态物质具有防止流失的作用、 对脏器位置的固护作用。
病理:出血、自汗、尿失禁、流 涎、泛吐清水、 泄泻、滑精、 早泄、崩漏、带 下以及胃、 肾、子宫下垂、脱肛。 10
中医基础——气血津液PPT课件
(三)津液的主要功能
布散于肌表——滋养肌肤皮毛。 流注孔窍——滋养和保护孔窍。 滋养濡润 灌注脏腑——滋养内脏。 渗入骨髓——充养骨髓、脑髓、脊髓。 功 流注关节——润滑关节,以利屈伸。 能 充养血液: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具有调节血液浓度和滑利血脉的作用。 调节阴阳:津液代谢随机体内在的生理状态和外界环境而变化,能调节机体阴阳动态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通过尿汗等途径,排除代谢废物,保证脏腑生理功能正常。 运载全身之气:气无形,以津液为载体,依附津液而运行全身。
推 推 动 动 与 作 调 用 控 作 用
调 控 作 用
2.温煦与凉润作用
含义:指人体阳气有通过气化产生热量,温暖机体、消除寒冷的作用 温 煦 作 温 用 煦 与 凉 润 作 用 凉 润 作 用 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生理意义 保证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二 生 者 命 虚寒性病变: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等症 病理表现 活 “气不足便是寒” 对 温煦不及 脏腑的生理活动减弱 立 动 精血津液代谢减弱、运行迟缓等 统 正 含义:指人体阴气具有寒凉、柔润、制热的作用 一 常 维 进 减少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持 行 生理意义 维持脏腑功能活动正常 使精、血、津液有序地代谢 脏腑功能虚性亢奋 病理表现:凉润不及 精血津液代谢加快 发生虚热性病变 低热、五心烦热、盗汗、脉细数等 利于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输布和排泄 温煦太过:多因气行郁闭,壅实化火→发热——“气有余便是火”
(二)气的生成
先天之精气 肾 藏 精
自然界之清气 肺 主 呼 吸
水谷之精气 脾 胃 运 化
人体之气
营气
肾为生气之根 先天 之精 卫气
元气
后天 之精
谷 气
自然界 清气
一身 之气 宗气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PPT
(示病例)
(2)气逆 概念:指气机升多降少,脏腑之气逆上得病理状
态。
形成:
情志内伤
气 机
上升太过─肝气升逆
外邪侵犯
升
痰浊壅滞
降
肺气上逆
失 不降反升 胃气上逆
饮食冷热不适 常
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咳逆、气喘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肝气逆上─头痛而胀、面红目赤、易怒、或 咯血、吐血、甚则昏厥。
3、气不摄血 概念: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行功能减退,血不循 经,逸出脉外,导致各种失血得病理状态。
形成: 脾气虚损─统血失职 统藏失司─血逸脉外─各种出血证 肝气不足─收摄无力
临床表现: 失血症状+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脉无力,舌淡胖 等气虚症状。
4、气随血脱 概念:指在大量出血得同时, 气随血液得突然流失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就是构成人体得基本物质,也就是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得基本物质。气、血、津液,就是人体脏腑、 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得产物,也就是这些组织器官进 行生理活动得物质基础。
气,就是不断运动着得具有很强活力得精微物质;血,基本 上就是指血液;津液,就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得总称。从气 、血、津液得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 作用,属于阳;血与津液,都有就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 润等作用,属于阴。
形成:
热盛、烧伤、久病 耗伤 脏腑、形体 干燥枯涩病证 汗、吐、下太过 津液 官窍失养
临床表现: 伤津─口干欲饮,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而黄, 鼻、咽、舌干,干咳,皮肤干裂,干痒, 落屑,无弹性,螺瘪。 脱液─形瘦骨立、大肉尽脱,皮肤干燥,毛发枯 槁,舌光红干枯,甚则手足蠕动、筋挛肉 瞤等。
伤津与脱液得区别:
(4)气闭 概念:指气郁太过,壅阻心胸,闭塞清窍,以致突
(2)气逆 概念:指气机升多降少,脏腑之气逆上得病理状
态。
形成:
情志内伤
气 机
上升太过─肝气升逆
外邪侵犯
升
痰浊壅滞
降
肺气上逆
失 不降反升 胃气上逆
饮食冷热不适 常
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咳逆、气喘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肝气逆上─头痛而胀、面红目赤、易怒、或 咯血、吐血、甚则昏厥。
3、气不摄血 概念: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行功能减退,血不循 经,逸出脉外,导致各种失血得病理状态。
形成: 脾气虚损─统血失职 统藏失司─血逸脉外─各种出血证 肝气不足─收摄无力
临床表现: 失血症状+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脉无力,舌淡胖 等气虚症状。
4、气随血脱 概念:指在大量出血得同时, 气随血液得突然流失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就是构成人体得基本物质,也就是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得基本物质。气、血、津液,就是人体脏腑、 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得产物,也就是这些组织器官进 行生理活动得物质基础。
气,就是不断运动着得具有很强活力得精微物质;血,基本 上就是指血液;津液,就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得总称。从气 、血、津液得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 作用,属于阳;血与津液,都有就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 润等作用,属于阴。
形成:
热盛、烧伤、久病 耗伤 脏腑、形体 干燥枯涩病证 汗、吐、下太过 津液 官窍失养
临床表现: 伤津─口干欲饮,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而黄, 鼻、咽、舌干,干咳,皮肤干裂,干痒, 落屑,无弹性,螺瘪。 脱液─形瘦骨立、大肉尽脱,皮肤干燥,毛发枯 槁,舌光红干枯,甚则手足蠕动、筋挛肉 瞤等。
伤津与脱液得区别:
(4)气闭 概念:指气郁太过,壅阻心胸,闭塞清窍,以致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御外邪 温养全身 调控腠理
营气与卫气的联系 营卫二气都源于水谷之精的化生,来源 相同。营气与卫气之间又可相互化生,相互 资助。营气在脉中,若游出脉外则为卫气; 卫气行脉外,若进入脉中则为营气。营气与 卫气分之为二,合二为一。 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 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的 正常生理活动。若营卫二者失和,则可能出 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 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诸 如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精微物质 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以及废物的排泄等等都属气化。 在中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 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 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 一。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一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人身之气 人身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或 “气”,是在全身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人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具有 防御、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 人身之气从生成来源而言之,以先天之精化 生者为元气,由水谷之精化生者为谷气。 人身之气从其分布部位而言之,其行于脉中 为营气,行于脉外为卫气;谷气与自然界清 气相聚于胸中者为宗气;分布于脏腑、经络 者称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气血津液
气
中医学的气学说,是研究人 体之气的概念、生成、分布、 功能及其与脏腑、精、血、津 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与古 代哲学的气学说有着明显的区 别。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
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 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 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 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 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概念,可能源于古人对人 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也受到古代哲学 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
营气与卫气的运行
宗气
宗气的生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 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 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 又称动气。直接关系到人体之气的盛衰。 《医旨绪余》:“宗气者,言气之宗主 也”。
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 (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 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 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读医随笔》:“宗气者,动气 也,凡呼吸言语,声音以及肢体运 动、筋骨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
肾为生气之根 先天 之精 后天 之精
元气
谷 气
自然界 清气
一身 之气
宗气
肺为生气之主
脾为生 气之源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3.气运动的意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 命活动的终止。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在上者降,在下者升,阴阳二气交感。
心 肺
脾
胃
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
肝
肾
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 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气机失调”。 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 气滞:气在局部阻滞不通。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 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
元气
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由先天之精(元精,真精)化生,是人体 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与肾气的概念类同。 生成与分布:元气由肾藏的先天之精 化生,受后天之气的充养,通过三焦而流 行于全身。 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 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 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推动与宁静作用(阳气的兴奋、促进与阴气 抑制、调控作用:生长发育;脏腑的功能; 精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 温煦与凉润作用(阳气与阴气:维持体温恒 定;维持脏腑功能稳定;维持精血津液的贮 藏运行输布) 防御作用(防邪侵入,祛邪外出。阳气抵御 和祛除阴邪,阴邪抵御和祛除阳邪。) 固摄作用(精血津液及汗尿唾) 中介作用(信息的载体)
2.气化的形式 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 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如: 饮食水谷化为水谷精微; 精化为气; 精与血同源互化; 津液与血同源互化; 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 津液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 气的生成与代谢,包括化为能量、热量 以及生血、化精、化神等。
(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 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是气化 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 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 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 现出来的。 气的运动及其所维持的气化过程永恒存在 于生命过程的始终。
宗气的分布与功能示意图
呼吸道
助肺司呼吸
宗气
心脉
助心行血气
丹田
资助先天元气
营气与卫气
营 气 卫 气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 有保卫作用的气。 概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营养作用的气。 营气属阴,又称营阴。 卫气属阳,又称卫阳。
生成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行于脉外 分布 行于脉中
化生血液 功能 营养全身
中医学中精与气概念的区别
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 经脉》说: “人始生,先成精。” 气是由精化生的极细微物质,《素问· 阴阳 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 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 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 ①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 ②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谷气), ③自然界的清气。 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宗气); 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 《内经》称为“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