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维度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空前的教育改革。贯彻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给课堂教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改变,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的改变,焕发了学生极大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香新小学与建成小学资源整合以后,我们在校本教研方式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让校本研修基于教师的需求、直面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努力探索团队研修的策略和模式,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多维度地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

一、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校长身先垂范,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理论,使学习成为学校领导的个人

生活的必须,为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2、全员参与——抓教师观念的转变。

在工作中,我们认真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加强教师学习,做到三个坚持,即: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二是坚持业务学习(班主任专项培训和校本培训);三是坚持党员学习。学习中,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开展讲师德、练师能活动。观摩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于永正、钱守旺等全国著名教师的研讨课,聆听了魏书生、周玉仁、姚尚志、华应龙等全国著名专家的精彩讲座。联系自己的工作进行了反思,使教师的心灵受到精华;优秀班主任代表进行经验交流,身边实实在在的点滴小事,使教师学习到了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多方面的经验,师德素养进一步提高。在学习中坚持做到“四结合”即学习、教研、实践、总结四结合。在全员参与的学习中做到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题讲座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学校定期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心得。通过面对面地探讨,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交流中,使教师吸取别人的长处,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获得取长补短的效果。

不断的学习交流,不断的思想碰撞,观念的转变,为教学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课堂实践,深化教学改革

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与根本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修养。我们深知,培养一流素质的学生必须要有一流素质的教师群体来支撑,教师群体素质的高低对学校的发展,对学校特色与品牌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目标非常明确,即通过校本培训与教育科研,实施“绿色教育”,培养名、特、优教师群体。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良好的基本功,敬业的事业观,理性的教育观和现代的师生观。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

“实”即抓好教学常规工作,落实双基。做到备课求扎实,上课求充实,训练求落实,反思求务实。

“研”即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推科研。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和发展的生命线,一所学校要想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知名度,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立足课堂实践,深化教研改革。

1、深层对话教材,探索有效备课途径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决定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备课水平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研读教材既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也是提高备课效益的高效途径。

抓好个人备课,提高教师备课认识水平。如我校数学教研组每学期初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整体研读,抓住内在联系,把握好每部分知识发展的线索,从而依据教材内容的结构,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认真的通读教材,从整体上分析全册内容、认真分析每单元的教材,使自己对教材内容的来龙去脉和知

识的纵横联系了然于胸。抓好个人备课,提升备课设计水平。教师一备时,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是什么?为达到目标必须知道的前提性知识是什么?如何操作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只有先回答了这些问题,活动设计才会更有针对性。

抓好集体备课,突破备课实效瓶颈。学校领导经过思考,找出了教师内涵发展之路,确立了通过校本研修,加强集体备课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思路;恰逢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展“定点助教”工程,经过我校与进修学校积极地协调,成为教师进修学校首家“定点助教”单位;学校制定了集体备课管理制度,规定每月前三周的周一的三四节、周三下午为学年集体备课日,第四周为教研组集体备课展示日;进修学校对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扶持、指导、引领,各学科教研员每月到我校开展一次助教活动,参加集体备课、跟踪问效听课、评价等工作,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水平,凸显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反思和提炼,创建了“同题备课,错时上课”集体备课观议课模式:即“个体初备、集体备课、组内第一次试讲、观摩研讨、集体再备课、组内第二次试讲、形成案例,校内推广”。这样,既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又体现了每位教师的教学个性,加强了课堂教学研究。目前,这种教研形式已赢得教师的广泛认同和主动参与,成为承载教师成长的基本平台,并逐渐形成体现本校特色的教研文化。

2、强化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思考

为充分体现教师校本研修的成果,检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校面对全体教师,开展了三个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如骨干教师观摩课、校内名师展示课、全校教师常态课。第一骨干教师观摩课,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师的中坚

力量,她们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学校创设机会,组织骨干教师上观摩课,从教学实践上进行专业引领。第二校内名师展示课,在校内广泛开展名师结对活动,师徒共备一节课,再由徒弟展示,然后评议,助推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打造名师梯队;第三全校教师常态课,抓好常态课,就能切实有力地抓好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加强常态课监管力度,学校制订了常态课评价标准,将常态课分为“有准备的课”和“无准备的课”两种情况。通过听常态课,深入了解教师的常态课质量,并及时反馈,加强落实,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帮助教师逐步树立起“常态课”也要上成“公开课”的意识。

每年度举办一次“探索杯”教学大赛,为教师搭设了一个课堂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平台。引导教师重新审视自身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重新认定自己的角色,重新看待我们的学生,重新设计教育教学过程,重新制定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师和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改变重继承轻创新、重知识轻能力、重个性轻合作的传统教育模式,以课改促教改,使教师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由过去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帮助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的学习被动者,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倡导“以学为本,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互主式课堂教学模式,为全面实施课改探索新经验。本学期,我们以香坊区“卓越杯”教学比赛为契机,对校内“探索杯”教学比赛的比赛形式做了调整,以学年、学科为单位,同伴组成学习共同体,紧紧围绕“落实新课标精神,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这一核心主题展开。通过单元教学分析、新课标知识问答、课堂教学展示、课后反思评课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而精彩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展示。结合教学实践,展开了网上研讨发帖,同伴间对具体的教学设计和片断进行深入反思,不断完善并再设计,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