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公平现状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实施教育公平中的问题与对策
南岸区鸡冠石学校余锋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贯穿小学与初中教育的一体化学校,体现了教育一体化和教育规模集聚理论。在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过程中,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和相关政策不配套,实施公平教育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教育资源投入不足、配置不合理导致教育基础不公平
1.学校生均用地的问题
总体看,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生均用地普遍不足。以我校为例,总面积仅7419平方米。生均占地仅12平方米。其中生活面积仅六百多平方米,生均一平方米左右,学生活动面积约1500平方米,生均2.5平方米。建筑面积共三千九百平方米,生均不足7平方米。这样的用地配置,实在是远远低于“办学评估标准”。
2. 办学经费的问题
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本身的“造血机能”先天缺乏,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投入极少,连日常的办公经费都远不能与城区学校相比,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连粉笔几乎都要分配使用,教师办公室仅有的台式电脑,还是几年前“退役”的学生用机。
3. 资源配置的问题
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在硬件资源方面普遍不足,如我校九个年级,无一间多媒体教室,更没有专门的音乐、美术教室,教室相互干扰大;课桌凳更换周期长,学校数次购进塑料凳子替换破损的座椅,与城区的学校没法一比。
4.寄宿设施不配套
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住宿生一天到晚被限制在小小的校园,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一律上课。校园教育教学设施的不配套、不规范也不利于住宿生的发育成长,包括教室的灯光昏暗、食堂的伙食问题、洗澡水温不够、厕所距宿合偏远、床铺过于简陋等。
5.校点布局环境问题
直辖市的城市化进程中,校点布局没有随之相应规划。我们鸡冠石地区,原有的住户都随城镇建设迁移了,而迁入的是污水处理厂,距学校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环境污染大,空气质量差。周围的制药厂等单位,更是怪味刺鼻。教室里的学生每天都在不同气味的熏陶下捂着鼻子坚持学习。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单办学校的办学政策不公平
1. 生源问题
“划片就近入学”本是义务教育的初衷,但为了打造名牌学校,学校招生范围也分为不同等级。我校的招生范围虽然涵盖鸡冠石地区,但由于鸡冠石地区本身生源就少,和平小学和中窑小学相加也不过百人,加上近年来原有住户的迁移,尤其是大量学生“择校”,能留在鸡冠石学校的,要么是家里经济困难的,要么是择校未果的。
2. 师资问题
城区的重点学校、窗口学校,由于待遇好,收入高,可以吸引极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在“就业难”的今天,出现研究生竞争小学教师职位的现象一点都不稀奇。由于有“研究生”的招牌来装饰自己的门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来校,继续扩大教育的不公。另一方面,我们学校进人难的原因,一是进人指标的配置不公,二是缺乏竞争必备的“优厚待遇”的条件。即使能进,也是其他学校选剩下的;就是进来了,也会因为一贯制学校内部不同的待遇、职称等问题而不安心久留。
3.学校办学的引领、考核问题
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规模小,学生数少,无规模效应,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不一定认可。我们的生源差,尽管学校干部、教师付出的比城区优质生源的学校要多得多,上级主管部门在考核机制上没有政策倾斜,一个尺度衡量教学业绩;而评价办学的引领不公,社会只承认升学人头个数,学校声誉不高,导致教职员工积极性下滑。
4.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干部、教师培养很难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青睐,给新青年干部、教师搭建的平台少;上级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比如,骨干教师的培养、学科中心组成员的配备、学会会员的吸收、考察学习的机会等等,考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代表性不充分。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内部的不公问题
1.学校管理问题
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其他单一的小学或中学相比,人多、物多、事多,加上中小学的教育规律不同、教师的层次不同,因此,学校的管理难度加大。
2.学生管理问题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面对的是6到15岁的学生,年龄跨度大,无论是学生的生理还是心理,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管理的任务也比单一的小学或者初中要重得多。
3.教师考核问题
尽管小学与初中都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着不少共同点。但事实上中小学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相对而言,小学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要比初中放得开些;初中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较大,学科成绩在考核中的分量相对重些。一贯制后,这种差异依然存在。这样,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很难用统一的尺子来衡量老师的教学工作成绩。
4.交叉任课教师的职称评聘问题
原来的中小学,各自的编制情况不相同。实行九年一贯制后,还是中小学分开核编。一贯制虽然为中小学老师的通盘使用创造了条件,但事实上真正实施起来还有不少难度。如教师资格的认定、职称的评定等问题,处理不好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
(四)对策与建议
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问题不是一种国家保障民生的必然规律。重庆市政府、教委和南岸区府、区教委都已经相继出台了一些保障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但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真正做到教育公平,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们还要正视当前的许多问题。为此,我们建议:
1.重庆在城镇化进程中,首先应该把校点布局纳入规划,该置换的置换,该重建的重建,校点布局规划要做在开发的前面。
2.制定九年一贯制学校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对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标准化建设,加大投入,缩小学校间的硬件差距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在此背景下,要运用国家权力,充分保证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是基础教育合格学校,应无优差之分,逐步解决到择校现象。
3.如对寄宿投入还要加大力度,完善寄宿条件,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4.教育业务部门应研究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规律和特点,完善相应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评价体系。对投入有差异的学校不能同一标准量化考核。
5.区别对待单一学校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尤其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师编制问题应该同一,以减少学校教学人员使用时的矛盾,体现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优势和特点。
6.认真落实“划片就近入学”政策,义务教育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不能让国家的义务教育成为市场经济的战场,这是解决城市学校大班额,农村学校生源不足问题的根本办法。
总之,无论是在现实还是终极意义上,公平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保证。教育公平不应该是金钱、物质、权力和地位的直接再分配,而应是运用国家完善的政策法规,确保教育的充分投入,有效杜绝教育中出现的不公平,使每个适龄学生都能公平地享有教育权利,为地区人民提供负责任的、公平的、满意度高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