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认识面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学习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学习准备:比赛用图、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等)、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涂色比赛,制造冲突
(1)请你用一支粉笔将黑板上的五角星涂满颜色。比一比哪些同学最快涂完!
(2)师生共同找两幅作品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说说发现了什么?
(一个五星的面大,一个面小。面小的涂的时间短,面大的涂的
时间长一些)
2、探讨比赛是否公平,知道“面”的概念。
摸一摸,说一说:“什么是面”?
师生共同总结:五角星是个封闭的图形,它所有边里面的部分就是它的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观察实物表面,建立面积概念
(1)初步认识面积
师生摸一摸:手掌面、练习本封面、课桌面。
学生找一找: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小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而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揭示课题:《认识面积》
(2)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a.找一找数学书一共有几个面?这些面比较起来谁大谁小?
(封面和底面一样大,封面比侧面大……)
b.观察:数学书竖放、横放、斜放时,封面的面积大小变了吗?
生自由发言,师小结:同一物体无论怎样摆放,面积的大小不变。
c.观察苹果,摸一摸它的表面,总结:直面物体有面积,曲面的物体也有面积。
2.观察平面图形,建立面积概念。
(1)认一认:课件出示平面图形,思考这些图形有面积吗?(重点区分封闭图形、非封闭图形)
小结:不仅物体有面积,封闭图形也有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2)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
(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蓝色和橙色),考考大家的眼力,你能看出哪种颜色的长方形面积大吗?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都无法比较,想一想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如果想不到,我们可以听听小精灵的建议.
(2)学生合作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提供小正方形、硬币、三角形若干,尺子、笔,剪刀。
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学具,学生6人一组。
操作要求: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形状来测量比较这两种图形面积的大小
①小组内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一起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
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
①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②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加以体会:一是正方形能铺满(密铺)所测图形;二是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64页第2题:比较四川省、北京市、河南省的面积大小。
2.62页“做一做”:写出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3.判断:从下面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周长有什么变化?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总结: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这是下节课学习“面积的单位”时,我们要运用的知识。
3.预习:为什么要有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认识面积》学情分析
《认识面积》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
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学生空间形式认知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三年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物体的各种面,并且对面的大小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他们在头脑中还没有建立“面积”这一概念。因此,如何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来构建“面积”这一几何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效果分析:
这节课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去亲身感受、亲自动手、亲自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让学生比一比数学书表面和课桌表面、课桌表面和黑板表面、两个图形的面的大小,然后通过对比较过程的小结来理解面积的含义。
第二,及时地去发现并认可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灵活处理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课堂生成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这一活动有多种比较策略,因此课前我准备的比较工具多样,学生的操作时比较的积极,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应留给学生互相解惑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语言应在简练些。
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了什么是周长,掌握周长计算方法。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摸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及平面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进率,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直观的黑板、数学书表面到抽象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封闭图形,通过摸一摸物体的表面、说一说等活动,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然后通过比较面积大小,拓展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丰富面积概念的表象,深入理解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教材还安排学生认识常见的面积单位,但我认为把面积和面积单位合在一起则使本课内容过于繁琐,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我将面积单位纳入下一课时。
评测练习
下面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出的三个省(直辖市)的轮廓图,比较这三个省(直辖市)的面积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