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
90年代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入我国,并对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的发展是否完善,是否完全适合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却值得深思。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可译作结构主义。现代建构主义的最早
提出者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皮亚杰认为,学习是
一种“自我建构”,个体思维的发生过程就是儿童在持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从而使图
式(Scheme)持续地协调、建构(即平衡)的过程。图式是该理论体系的
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皮亚杰
的发生理解论原理是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20世纪
90年代以后,在对认知心理学批判和反思的过程中,建构主义得以迅
速发展。其核心是研究学习者知识建构的机制问题,它不但注重知识
表征和意义过程,同时还注意到构建学习环境以协助学习者建构知识
的意义。所以说,现代建构主义既是认知心理学的进一步完善,也是
早期皮亚杰等人的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
建构主义思想来源驳杂,流派纷呈。综观建构主义各家学派的观点,
我们可将其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1.知识观:反对客观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有于具体
个体之外,知识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所以说,外部信息在与学生的经验背景和原有知识联系以前,本身没
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
作用而建构成的。
2.课程观:强调教学要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课程内
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在课程设计上要表现给学生整体性的任务,让
学生尝试完整的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
任务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所谓课本知识,虽然包含着真理,但并非终极答案。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理解新知识,而且要对新知识实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3.教学观: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隋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教学设计中必须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实行意义建构的情境。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主要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会话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是师生、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意义建构是教学活动的终结,也是教学活动的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4.师生观:既然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习者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么教师就不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的作用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伙伴与合作者。
二、建构主义教学策略
1.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III)的相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理应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人。”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人情境—将学生引人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4)协作学习—实行小组协商、讨论。
(5)效果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
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水平;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
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知
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
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
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理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相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
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4)协作学习。
(5)效果评价—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实行独立于教学过
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3·随机进入教学(RandomAccessInstruction)
因为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
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
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能够得出不同的理解。所以,学习者能够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人同样教学内容的
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理解与理解,这就
是所谓“随机进人教学”。随机进人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表现基本情境—向学生表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人学习—取决于学生
“随机进人”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表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
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
维水平。其方法是:①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动学生认
知水平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②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
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
模型:“你的意思是指?”“你怎么知道这是准确的?”
“这是为什么?”等等);③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提出这样一
些问题:“还有没有其它的含义”“请对A与B之间做出比较”等等)。
(4)小组协作学习—围绕来自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理解展开小组
讨论。
(5)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
学中相同。
三、建构主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心理学的重大发展,它所倡导的合理的观点对我
国体育课程改革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它所倡导的主观意义
建构迎合了我国强调创新精神培养的改革理念;它提出的教学策略,是
对我国传统体育教学策略的拓展和突破,等等。但应用建构主义指导
体育教学实践时,还需立足于理智、辩证的原则,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理性对待“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