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考试知识点整理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cb29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0.png)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隔离措施答案:D2. 麻疹病毒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原体?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寄生虫答案:C3. 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A. 药物治疗B. 疫苗接种C. 隔离患者D. 改善环境答案:B二、填空题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______传播、食物传播等。
答案:接触2.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______。
答案:保护易感人群3. 甲型H1N1流感属于______传染病。
答案:呼吸道三、简答题1. 简述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答案: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接触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2. 描述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答案: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包括:- 控制传染源: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动物传染源进行捕杀或隔离。
-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人卫生,如勤洗手、戴口罩;对环境进行消毒;改善环境卫生,如加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
- 保护易感人群:通过接种疫苗、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等方式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四、论述题1. 论述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下,各国应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以控制疫情的传播。
答案: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下,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以控制疫情的传播,具体措施包括:- 共享疫情信息:各国应实时共享疫情数据、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以便科学家能够更好地研究病毒特性和传播途径。
- 合作研发疫苗: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研发疫苗,加快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进程。
- 协调医疗资源:各国应协调医疗资源,如防护设备、医疗设备等,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 制定统一的防控策略:各国应协调一致,制定统一的防控策略,包括旅行限制、隔离措施等,以减少病毒的跨国传播。
传染病的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b6576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6.png)
传染病的试题及答案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3. 描述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
4. 什么是潜伏期,它在传染病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5. 请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传染病预防措施。
6. 什么是疫苗,它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是什么?7. 描述隔离和检疫在控制传染病传播中的重要性。
8. 什么是群体免疫,它如何帮助防止传染病的流行?9. 请解释“病原携带者”和“超级传播者”的概念。
10. 列举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传播方式。
答案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食物和水传播、虫媒传播、垂直传播等。
3.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 潜伏期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它在传染病传播中的作用是:为病原体提供了在宿主体内繁殖和传播的机会。
5. 常见的传染病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免疫接种、避免接触传染源。
6. 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剂,通过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从而预防疾病。
7. 隔离和检疫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通过限制病原体携带者的行动,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机会。
8. 群体免疫是指当足够比例的人群对某种传染病具有免疫力时,即使个体未接种疫苗或未感染过,也能降低该疾病的传播。
9. “病原携带者”是指携带病原体但未表现出症状的个体;“超级传播者”是指在传染病传播过程中,能够感染大量其他个体的个体。
10. 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感、霍乱、疟疾等。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霍乱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疟疾通过虫媒传播。
附加题1. 描述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内容。
2. 请解释“病原体”和“宿主”的概念。
3. 描述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4. 什么是抗生素,它在治疗传染病中的作用是什么?5. 请列举至少三种可以用于控制传染病传播的公共卫生措施。
附加答案1.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包括:确定病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链的追踪、风险因素分析等。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fd117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9.png)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 病原体、传染源、易感人群D. 传染源、易感人群、预防措施答案:C解析: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病原体、传染源和易感人群。
病原体是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传染源是携带病原体并能将其传播给其他人的个体或物体,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2. 下列哪项不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A. 接种疫苗B. 隔离病人C. 改善卫生条件D. 增加户外活动答案:D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隔离病人、改善卫生条件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易感人群的感染风险。
而增加户外活动虽然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并不是直接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二、判断题1.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答案:错误解析:并非所有传染病都通过空气传播,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食物和水传播、虫媒传播等。
2. 隔离病人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答案:正确解析:隔离病人可以有效地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防止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免疫接种,并说明其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
答案:免疫接种是指通过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从而获得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
在预防传染病中,免疫接种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降低易感人群的感染风险,是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2. 请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
答案:常见的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包括:-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 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释放的飞沫核含有结核杆菌。
- 霍乱: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受污染的水源和食物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四、案例分析题某学校近期出现了多起水痘病例,学校卫生部门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请分析可能的传播途径,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传染病总复习
![传染病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ad7ff2eccbff121dd36837e.png)
传染病总复习一、名词解释:1.传染病2.再燃3.胆—酶分离4.黑尿热5、预防性消毒6、隔离7、复发8、隐性感染二、判断题:1、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
()2、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3、皮疹的分布特点对某些传染病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4、每一个传染病可由多个病原体引起。
()5、动物间的传染病,均可传给人类,引起严重传染病。
()6、空气、食物、土壤、用具均可成为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
()7、水痘的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
()8、母婴传播指病原体由胎盘方式给胎儿或婴儿。
()9、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10、传染病的护理诊断中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病原体排出有关”。
()三、单选题1、传染病在发病前出现一般轻微症状的阶段称为:A.潜伏期 B.前驱期 C.症状明显期 D.恢复期 E.以上都不是2、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是指:A.在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而从国外或外地传入的传染病B.发病率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水平C.传染病病例发病地点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区域之内D.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E.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3. 病程超过多少个月为慢性菌痢A. 1个月B. 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12个月4.国务院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时限是A.甲类传染病在城市2h内,农村6h内 B.甲类传染病在城市、农村均应在12h以内C.甲类传染病在城市12h内,农村16h内 D.乙类传染病在城市16h内,农村24h内E.乙类传染病在城市8h内,农村16h内5.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方法是A.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B.增加营养 C.预防用药 D.注射疫苗 E.增强体质6. 患儿男,10岁。
突起寒战、高热伴剧烈头痛、频繁呕吐1天。
体温39.5℃,血压100/60mmHg,神志清楚,脑膜刺激征阳性,颈部及胸部皮肤见数枚瘀点及瘀斑,瘀点涂片检查见革兰阴性双球菌。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ce26e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d.png)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土壤传播答案:D解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和接触传播。
土壤传播不是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2.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血液传播疾病?A. 流感B. 乙肝C. 麻疹D. 风疹答案:B解析:乙肝是一种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的疾病,属于血液传播疾病。
流感、麻疹和风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隔离患者B. 接种疫苗C. 增加户外活动D. 避免接触传染源答案:C解析:增加户外活动并不能直接预防传染病,而隔离患者、接种疫苗和避免接触传染源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二、多选题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以下哪些?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环境因素答案:A、B、C解析: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环境因素虽然对传染病的流行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基本环节之一。
2. 以下哪些措施属于传染病的控制措施?A. 隔离患者B. 消毒环境C. 健康教育D. 药物治疗答案:A、B、C、D解析: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患者、消毒环境、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等,这些措施都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三、判断题1.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对/错)答案:错解析:虽然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但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有相应的疫苗。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
(对/错)答案:对解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病的感染风险。
四、简答题1. 请简述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答案: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的排出病原体、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到达新的易感者、易感者被感染后成为新的传染源,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传染病的流行。
2. 请简述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答案: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性疾病重点知识点总结
![传染性疾病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fccf1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e.png)
传染性疾病重点知识点总结一、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传染病四大类。
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包括结核病、痢疾等;病毒性传染病包括流感、艾滋病等;真菌性传染病包括念珠菌病、白喉等;寄生虫传染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等。
二、传染病的症状不同的传染病具有不同的症状,但一般包括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呕吐、腹痛等。
病毒性传染病常常伴有皮疹、咽部充血、咽痛等。
细菌性传染病常常伴有化脓性分泌物、脓肿等。
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水传播和粪口传播等。
空气传播主要是指病原体通过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传播,主要包括肺结核、麻疹等。
飞沫传播是指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把病原体传播到他人,主要包括流感、麻疹等。
接触传播是指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病病原体,主要包括沙门氏菌病、腮腺炎等。
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水传播,主要包括霍乱、痢疾等。
粪口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食物、水、手指等受污染物传播,主要包括痢疾、传染性肝炎等。
四、传染病的预防预防是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接种疫苗,及时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避免接触病原体。
五、传染病的控制传染病的控制主要包括隔离患者,消毒环境,做好个人防护,加强监测和报告,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对于已经发生的传染病,要尽快隔离患者,对患者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做好个人防护,加强监测和报告,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对于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了解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传染病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传染病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fe225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c.png)
传染病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传染性B. 流行性C. 季节性D. 遗传性答案:D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遗传传播答案:D3. 下列哪一项不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A. 隔离患者B. 接种疫苗C. 改善卫生条件D. 增加污染源答案:D4.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B. 从发病到痊愈的时间C. 从感染到传染的时间D. 从发病到传染的时间答案:A5. 传染病的传播链包括以下哪些环节?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传染源、传播途径、免疫人群C. 传染源、传播途径、康复人群D. 传染源、传播途径、死亡人群答案:A二、多选题6.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哪些?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血液传播答案:ABCD7.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隔离患者B. 接种疫苗C. 改善卫生条件D. 增加污染源答案:ABC8.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隔离患者B. 治疗患者C. 消毒环境D. 教育公众答案:ABCD9. 传染病的流行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社会因素B. 自然因素C. 生物因素D. 心理因素答案:ABC10. 传染病的诊断依据包括以下哪些?A. 临床症状B. 流行病学史C. 实验室检查D. 影像学检查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对)12.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错)13. 传染病的潜伏期越长,传染性越强。
(错)14.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15. 传染病的隔离措施只针对患者,不包括接触者。
(错)四、简答题16. 简述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病考试重点总结精华版 非常给力
![传染病考试重点总结精华版 非常给力](https://img.taocdn.com/s3/m/a3dbf626dd36a32d7375816e.png)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虫媒、血液体液传播)、人群易感性。
,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乘机繁殖,引起发病。
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虫不被破坏,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获得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
:乙类:SARS、AIDS、HBV、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氏杆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猪链球菌病、H1N1、手足口病。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棘球蚴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要求发现后24h内上报(监测管理)。
5 种肝炎病毒所致的一组以肝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也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病原学:1、HAV —单股RNA。
2、HBV —双股DNA,亚型:adr adw ayr ayw,抵抗力强。
3HCV—黄病毒科,有包膜,单股正链 RNA。
4HDV---单股环状RNA。
5HEV---单股RNA。
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甲肝、戊肝;患者、病原携带者--乙、丙、丁肝。
临床表现:1潜伏期:甲肝---15~45天;乙肝---28~160天;丙肝---30~180天;丁肝---4~20周;戊肝---16~75天。
分型㈠急性肝炎:1、急性无黄疸型:⑴流行病学资料(密切接触、注射等)⑵症状:乏力;消化道症状⑶体征:肝脾肿痛⑷化验 ALT升高;⑸病原学阳性。
2、急性黄疸型:符合急性肝炎,SB>17.1μ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排除其它疾病。
典型病程:1. 潜伏期:15~50天,平均30天,常无自觉症状,传染性最强。
传染病学习题库(含答案)
![传染病学习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91115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09.png)
传染病学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流脑休克型的治疗中,下列哪项是不妥当的A、积极扩容治疗B、纠正酸中毒C、及时治疗DICD、大剂量青毒素、氯霉素控制感染E、积极用脱水剂预防脑疝正确答案:E2.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A、气温、雨量B、生活习惯、文化传统C、社会因素、自然因素D、社会制度、经济状况E、地理位置、气候变化正确答案:C3.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A、潜伏性感染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带菌者E、病原体被消灭正确答案:B4.中毒性痢疾用山莨菪碱治疗的作用是:A、抑制抽搐B、解除微循环痉挛C、兴奋呼吸中枢D、抑制频繁腹E、解除肠痉挛正确答案:B5.关于日本血吸虫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分布于长江沿岸及以南地区B、钉螺为中间宿主C、成虫及分泌物致病,虫卵不致病D、雌雄异体,合抱寄生E、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正确答案:C6.重型霍乱患者的补液量A、3000-4000 mlB、4000-5000 mlC、5000-6000 mlD、8000-12000 mlE、6000-8000 ml正确答案:D7.脊髓灰质炎传播途径为:A、经接触传播B、经粪-口途径C、经蚊虫叮咬传播D、既可经粪-口途径又可经空气-飞沫E、经空气-飞沫正确答案:B8.抗原抗体复合物属于下列哪一型超敏反应?A、Ⅰ型B、Ⅲ型C、Ⅱ型D、Ⅴ型E、Ⅳ型正确答案:B9.病原体侵入人体,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属于:A、重复感染B、潜伏性感染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机会性感染正确答案:D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A、,骨髓涂片B、,血涂片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骨髓培养E、,血培养正确答案:B11.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蜘蛛痣和男性乳房发育的主要机制是:A、肝脏对血管活性物质和雌激素的灭活功能降低B、门静脉高压C、肝脏对从肠道吸收的有毒物质解毒功能降低D、肝脏合成激素能力降低E、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紊乱正确答案:A12.肝昏迷病人灌肠或导泻时应禁用A、生理盐水加食醋B、肥皂水C、生理盐水D、乳果糖加水E、25%硫酸镁正确答案:B13.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不包括:A、淤胆型肝炎B、急性肝炎C、药物性肝损害D、慢性肝炎E、重型肝炎正确答案:C14.掌握传染并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A、判断病情的轻重B、预测疫情C、确定检疫期D、预测疾病的预后E、协助诊断正确答案:C15.流行地区甲型肝炎最常发生在:A、老年人B、学龄前儿童C、吸烟者D、成年人E、妇女正确答案:B16.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表现为:A、Stimson线B、发热C、结膜炎D、Koplik斑E、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正确答案:D17.在流行地区,发现有下列表现者可诊断为出血热:A、有发热、腰痛,小便发黄B、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和肾脏损害C、腰痛、尿蛋白阳性,伴有下肢浮肿,贫血D、发热、头痛、腰痛和尿蛋白阴性E、病毒感染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正确答案:B18.男,35岁,外院诊断“血吸虫病”患者,曾用锑剂治疗1次,1年前用吡喹酮治疗1次。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8d5857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1.png)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1. 传染病的定义及特点传染病指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体内繁殖引起感染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可预防性、可控制性以及可治疗性等特点。
2. 病原体的分类和特征病原体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和原生动物等五类,每类病原体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且在传播途径、病理过程和防控方法方面也有所差异。
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和生物媒介传播等多种方式。
了解传播途径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在不同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存在差异,如易感人群比例、感染病例发生率、传播速度等。
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预测疫情发展趋势。
5. 传染病的免疫与预防通过免疫接种和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很多传染病,如霍乱、百日咳、流感等。
免疫和预防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
6. 传染病的病例诊断及实验室检测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准确判断某人是否感染了某种传染病。
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
7. 传染病的治疗与控制传染病的治疗和控制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等药物治疗;对疫情进行监测和报告;采取隔离、检疫、消毒等防控措施。
8. 传染病的疫苗研发与生产传染病的疫苗研发与生产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疫苗的研发过程包括病原体分离、培养、灭活或变弱、制备和质控等环节。
9. 传染病的常见疾病与防控措施常见的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艾滋病、疟疾、登革热、手足口病等。
对于每种疾病,了解其病因、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0. 传染病与公共卫生传染病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疫情的爆发可能给社会、经济和健康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等都是促进公共卫生的重要任务。
传染病学考点总结
![传染病学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476c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4.png)
传染病学考点总结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预防和控制的学科。
以下是传染病学考点的总结。
1.疾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和水传播、虫媒传播等。
了解这些途径对于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2.疾病的传播源和宿主传染病的传播源是指能够释放病原体的人、动物或物体,而宿主是指能够被病原体感染的个体。
了解传播源和宿主有助于确定感染的途径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3.疫苗和免疫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了解不同疾病的疫苗接种计划、疫苗的免疫原理以及免疫力的维持和衰退过程对于预防控制传染病至关重要。
4.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疾病传播和发生规律的重要方法。
了解不同类型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如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以及调查中应该注意的方法和技巧。
5.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的诊断是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疗的前提。
了解不同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对于正确诊断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6.预防和控制措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措施、社会控制措施和疫苗接种等。
了解不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策略、措施和效果对于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7.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通常包括早期预警和监测、隔离和治疗病例、加强卫生教育和宣传以及改善环境卫生等。
了解不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对于有效应对传染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8.国际传染病合作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威胁日益增加,国际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了解国际传染病合作的机制、组织和措施对于有效防控国际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传染病学考点的总结。
了解这些考点对于研究传染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以及应对传染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传染病考核试题
![医院传染病考核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f5ce77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7.png)
医院传染病考核试题1.登革病毒属于哪个科A.黄病毒科B疱疹病毒科C冠状病毒科2.百日咳的传播途径有()。
A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B 不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C 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
D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3. 《百日咳防控方案(2024年版)》防控工作坚持的原则是()。
A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治疗、快速处置”的原则B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防控、快速处置”的原则C坚持“早发现、早防控、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D坚持“治疗为主、防治结合、精准防控、快速处置”的原则4.《以下哪个不是登革热的临床表现?A.发热B咳嗽C皮疹D咳痰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百日咳归属哪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丙类。
D 丁类。
6.非流行期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传染源是A.患儿B.带菌者C.慢性感染者D.隐性感染者7.当地疾控部门组织开展疫情形势动态评估,连续几天无新发病例,可判定聚集性疫情结束。
()A连续7天无新发病例。
B连续14天无新发病例。
C连续21天无新发病例。
D连续30天无新发病例。
8.百日咳的潜伏期通常为几天.( )A. 1-3天B. 5-21天C. 14-28天D. 30天以上9.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什么?A.蚊子B蜱虫C螨虫C猪10、麻疹病原体是麻疹病毒,它属于A.DNA病毒B RNA病毒C蛋白质病毒D温和病毒1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接触传播D、蚊虫传播12、甲类传染病有:()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血吸虫病13、传染病流行是指:()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14、病原携带者是指:()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1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3e5b1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3.png)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传染病是由()引起的一类疾病。
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D. 病原体答案:D2. 甲类传染病包括()。
A. 霍乱、鼠疫B. 艾滋病、结核病C. 乙肝、丙肝D. 流感、登革热答案:A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心理传播答案:D4. 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包括()。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 传染源、传播途径、免疫人群D. 病原体、传播途径、免疫人群答案:A5.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不包括()。
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病原体数量答案:D二、多选题6.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
A. 呼吸道传播B. 消化道传播C. 血液传播D. 性传播E. 接触传播答案:ABCDE7.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A. 疫苗接种B. 隔离患者C. 环境消毒D. 健康教育E. 个人卫生答案:ABCDE8.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包括()。
A. 隔离患者B. 接触者追踪C. 疫点消毒D. 疫区封锁E. 疫情监测答案:ABCDE三、判断题9.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答案:错误10.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答案:正确四、填空题1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__。
答案:易感人群12. 甲类传染病共有_______种。
答案:213. 传染病的预防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_______。
答案:保护易感人群14. 传染病的隔离方式包括_______隔离和保护性隔离。
答案:严密15. 传染病的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要求在_______小时内报告。
答案:2五、简答题16. 简述传染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答案:传染病的一般治疗原则包括隔离患者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病原体传播,保护易感人群以减少感染风险,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和并发症,以及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针对病原体的治疗。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d8c9e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0.png)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 病原体、传播途径、免疫人群答案:A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病原体数量答案:D3.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甲类传染病:A. 霍乱B. 鼠疫C. 艾滋病D.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答案:C4.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B.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开始排毒的时间C.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产生免疫应答的时间D.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疾病痊愈的时间答案:A5.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血液传播D. 情绪传播答案:D6. 以下哪种疫苗是减毒活疫苗:A. 乙肝疫苗B. 麻疹疫苗C. 流感疫苗D. 脊髓灰质炎疫苗答案:D7.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A. 流感B. 艾滋病C. 结核病D. 霍乱答案:B8.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痢疾答案:B9.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食物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答案:C10.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接触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麻疹答案:D11.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水源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麻疹12.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虫媒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C13.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垂直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A14.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性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A15.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D16.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麻疹答案:C17.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A18.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母婴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答案:A19.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B20.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麻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病原体数量答案:ABC2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血液传播D. 情绪传播答案:ABC23.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B.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开始排毒的时间C.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产生免疫应答的时间D.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疾病痊愈的时间答案:AB24. 以下哪些疫苗是减毒活疫苗:A. 乙肝疫苗B. 麻疹疫苗C. 流感疫苗D. 脊髓灰质炎疫苗答案:BD25. 以下哪些疾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A. 流感B. 艾滋病C. 结核病D. 痢疾答案:B26. 以下哪些疾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 流感B. 艾滋病C. 结核病D. 霍乱答案:AC27. 以下哪些疾病是通过食物传播的:A. 流感B. 艾滋病C. 结核病D. 霍乱答案:D28. 以下哪些疾病是通过接触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麻疹答案:AD29. 以下哪些疾病是通过水源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麻疹答案:C30. 以下哪些疾病是通过虫媒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3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fd5e5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8.png)
传染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传染性B. 流行性C. 季节性D. 遗传性答案:D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水传播D. 遗传传播答案:D3. 下列哪一项不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A. 隔离病人B. 疫苗接种C. 改善卫生条件D. 增加污染源答案:D4.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B. 从发病到康复的时间C. 从感染到传染的时间D. 从发病到传染的时间答案:A5. 传染病的传染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病人B. 病原携带者C. 受感染的动物D. 健康人答案:D二、多选题6.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哪些?A. 直接接触B. 间接接触C. 空气传播D. 食物和水传播答案:A、B、C、D7.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隔离病人B. 疫苗接种C. 改善卫生条件D. 增加污染源答案:A、B、C8.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包括以下哪些?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环境因素答案:A、B、C9. 传染病的控制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污染源答案:A、B、C10. 传染病的潜伏期的长短受哪些因素影响?A. 病原体的种类B. 感染的剂量C. 个体的免疫状态D. 环境因素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所有传染病都具有流行性。
(对/错)答案:错1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只有空气传播和食物传播两种。
(对/错)答案:错13. 传染病的潜伏期越长,传染性越强。
(对/错)答案:错14. 隔离病人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
(对/错)答案:对15.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增加污染源。
(对/错)答案:对四、填空题16.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7.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93e818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b.png)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一、传染病的定义与分类1、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传播途径:常见的有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2、传染病的分类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1、传染源患者:急性患者在其发病期内可排出大量病原体。
隐性感染者:某些传染病中,隐性感染者数量较多,是重要的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包括慢性病原携带者和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某些动物源性传染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如流感、麻疹等。
消化道传播:如霍乱、甲肝等。
接触传播: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如疟疾、乙脑等。
血液、体液传播:如乙肝、艾滋病等。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取决于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和机体的免疫状态。
新生儿因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易感。
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性增加。
三、传染病的预防1、管理传染源对患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登记、管理和随访。
对接触者进行检疫和医学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消毒和灭菌。
做好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管理。
3、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接种疫苗。
被动免疫:注射免疫球蛋白等。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ea0e9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9.png)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A. 传染性B. 流行性C. 季节性D. 遗传性答案:D解析: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等特点,但不具有遗传性。
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血液传播D. 情绪传播答案:D解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食物传播、血液传播等,情绪传播不是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疾病发生答案:D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增加疾病发生不是预防措施。
4. 下列哪项不是甲类传染病?A. 霍乱B. 鼠疫C. 艾滋病D.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答案:C解析:甲类传染病包括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
5.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B. 从发病到痊愈的时间C. 从感染到传染的时间D. 从发病到传染的时间答案:A解析:潜伏期是指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是传染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多选题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A. 空气传播B. 水传播C. 食物传播D. 接触传播答案:ABCD解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和接触传播。
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疾病发生答案:ABC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增加疾病发生不是预防措施。
3.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包括: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环境因素答案:ABC解析: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环境因素不是流行环节。
三、判断题1.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对)2. 传染病的潜伏期越长,传染性越强。
(错)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库(共100题)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库(共1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b6e8cf33687e21ae45a984.png)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库(共100题)一、单选题(70题)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 D )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接触传播D、蚊虫传播2、甲类传染病有:( A )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血吸虫病3、传染病流行是指:( C)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4、病原携带者是指:( C )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5、结核病是:( B )A、遗传性疾病B、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C、通过食物传播的传染病D、非传染性疾病6、肺结核病主要是通过下列哪条途径传播:( B ))A、蚊虫叮咬B、空气C、食物D、饮水7、肺结核病人会出现哪些常见症状:( D ))A、呕吐B、头痛C、拉肚子D、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咳血8、怀疑得了肺结核病最好去哪里看病:( D )A、在家治疗B、私人诊所C、综合性医院D、结核病防治的专业机构9、造成人群易感因素降低的是(C )A、新生人口增加B易感者的集中C人工免疫D新兵入伍10、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下面哪项不是?( D )A、病人B、隐性感染者C、健康携带者D、牲畜11、手足口病哪个年龄组发病率高?( A )A、≤3岁B、3-5岁C、5-7岁D、7-12岁12、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中的哪类传染病? ( C )A、不属于法定传染病B、甲类C、乙类D、丙类13、关于流行性腮腺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A.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很强B.腮腺炎病毒仅存于人体中C.婴儿没有先天性被动免疫D.男性睾丸炎时可加用抗菌素1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D)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社会因素15、狂犬病暴露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序可分为三级,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 )A、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二级。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572332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0.png)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传染病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2.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二、填空题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2.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有特异性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有免疫性。
3.急性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
三、选择题1 传染病法规定,属甲类传染病的是()DA肝炎 B.爱滋病 C.疟疾 D.鼠疫 E.伤寒2.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EA.地理因素、气候因素B.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C .气温、雨量D.生活习惯、文化传统E.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3. 在传染过程的下列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CA.隐性感染B. 潜在性感染C. 显性感染D. 病原携带状态E. 病原体被消除或排出体外4.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AA. IgMB.IgGC. IgAD. IgEE. IgD5.确定一个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BA.最短潜伏期B. 最长潜伏期C. 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E.前驱期6.构成伟染过程必需具备的三个因素是;()A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病原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C、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D、病原体、人体和病原体所处的环境E、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作用7.下列疾病在传染过程中,表现为“显性感染多”的是:()BA、乙型脑炎B、麻疹C、流得性脑脊髓膜炎D、白喉E、脊髓灰质炎8.传染病的防治原则()A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切断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C、管理食物、水源、粪便、消灭蚊蝇D、管理水,管理饮食,卫生管理,灭蝇E、环境卫生管理,水源食物管理、灭蝇9.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AA.具有传染性B.具有流行性C.具有地区性D.具有周期性E.具有季节性10.病源携带者指:()C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 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E.以上都不是四、简答题1、试述传染病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全科医学(医学高级):传染病题库知识点
![全科医学(医学高级):传染病题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532c5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7.png)
全科医学(医学高级):传染病题库知识点1、单选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
A.血液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B.血小板于发病早期即可减少C.尿蛋白阳性D.特(江南博哥)异性IgM阳性有助确诊E.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效价递增3倍以上有确诊价值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特异性IgM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效价递增4倍以上,均有确诊价值。
2、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
A.患者B.病原携带者C.隐性感染者D.易感者E.受感染的动物正确答案:D3、单选下列哪项艾滋病患者的体液不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A.血液B.精液C.乳汁D.阴道分泌物E.唾液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唾液不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4、单选霍乱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脑水肿B.急性肺水肿C.周围循环衰竭D.急性肾功能衰竭E.继发肺部严重感染正确答案:C5、单选某医生要比较本社区五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宜绘制()。
A.直方图B.百分构成图C.条图D.线图E.统计地图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解题思路:条图是用于相互独立的指标大小的比较的图形,发病率即是此类指标之一,直方图用于说明数据的频数分布;百分构成图用于构成比指标;线图用于连续性资料;统计地图用于说明某指标在不同地域的差别。
6、单选菌痢流行间歇期间的重要传染源是()。
A.急性期患者B.轻症患者C.重症患者D.急性恢复期患者E.慢性患者和带菌者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菌痢患者和带菌者是菌痢的主要传染源,而流行间歇期间,慢性患者和带菌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7、单选男,32岁,发热,腹痛,腹泻3天,乏力,头晕1天,体检:T38℃,P140/分,BP6/4kPa.(50/30mmHg),神志清,面部潮红,腋下有多数个出血点。
双肺正常,肝脾未触及。
化验Hbl60g/L,WBC38×10^9/L,杆状3%,中性82%,淋巴5%,异型淋巴细胞12%,PLT50×10^9/L,尿蛋白(+++),镜检查RBC2~5/HP,最可能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
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五种热型:稽留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 不不规则热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皮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
疹子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水水痘⻛风疹第 1 天,猩红麻疹第(2、3 日日), 斑疹伤寒第 5 日日,伤寒再接第 6 天。
1一一般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血液、大大便便、小小便便常规及生生化等。
2特异性检查包括:病原体的直接检出(肉肉眼或 显微镜检查);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人人工工培养、组织细胞培 养、动物接种等);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多聚酶链 反应、分子子杂交等);病原体蛋白白或抗原的检测(各种免 疫学技术);病原特异性抗体检测(各种免疫学技术)。
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血疹、疱疹、荨麻疹
(3)毒血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充血血、增生生,肝脾淋淋巴结肿大大
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型、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暴发型
传染病的诊断:
依靠流行行行病学资料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方方面面。流行行行病学资料料包括:接触史、发病 年年龄、职业、 季节、地区、集体发病情况、预防接种史、过去病史等。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起病方方 式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一一般检查、特异性检查、其他检查.
(一)病原体被清除 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二)隐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 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三)显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反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 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四)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 何的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五)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 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即可引起显 性感染.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 (一)侵袭力 (二)毒力 (三)数量 (四)变异性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 (一)入侵部位 (二)机体内定位 (三)排出途径
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一)直接损伤 (二)毒素作用 (三)免疫机制
传染病的流行基本条件: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个人行为因素
(2) 前驱期:从起病至至临床症来自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表现。
(4)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力力增⻓长至至一一定程度,体内的病理理生生理理过程基本终止止,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消 失。 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理改变或生生化改变。
(4)暴暴发流行行行:传染病病例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高度集中于一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 物 (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入人人体起,至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 移、 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 血血 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而使临床表现 再 度出现的情形。
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 中 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流行行行病的特征:
1.病原体
2.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流行行行病学特征:流行行行性;季节性;地方方性;外来性
(1)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几年年来发病的一一般水水平。
(2)流行行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高于近年年来的一一般水水平时称为流行行行。
(3)大大流行行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行行范围甚广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大流行行行。
3其他检查包括:内镜检查(如结肠镜、支支气气管镜等);影像学检查(如 B 超、CT、MRI 等)、活体组织检查 等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几类几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 3 类 38 种(甲类 2 种、乙乙类 25 种、丙类 11 种)。 甲类 (1.鼠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 2h 内,农村不不超过 6h 上报。 乙乙类 (3.传染性非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人感染高高致病性禽流感、8. 麻疹、9.流行行行性出血血热、10.狂犬犬病、11.流行行行性乙乙型脑炎、12.登革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米 巴性痢 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行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日咳、19.白白喉、20.新生生儿儿 破伤⻛风、21. 猩红热、22.布鲁氏氏菌病、23.淋淋病、24.梅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血吸虫虫病、27.疟 疾 ) 为严格管理理 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 6h 内,农村不不超过 12h 上报,其中,对乙乙类传染病中 传染性非非典型肺炎、炭疽 中的肺炭疽和人人感染高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 施。 丙类(28.流行行行性感冒、29.流行行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行行性和 地方方性斑疹伤寒、34.黑黑热病、35.包虫虫病、36.丝虫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米巴性痢疾、伤寒和 副伤 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手手足足口口病 )为监测管理理传染病。
总论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生物和寄生生虫虫感染人人体后产生生的有传染性、在一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行行的疾 病。
传染病学是一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人体中发生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律的学科。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感染过程可以出现五种不不同的结局,即感染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