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型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适型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舒适型护理对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外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骨折所导致具体情况给予相应舒适护理。采用Harris 功能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分析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91.11%,对照组为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905,P<0.05)。观察组6例(13.33%)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例(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975,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舒适型护理,更能促进关节恢复,减少并发症。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临床骨科多发病,约占全部骨折发病患者中占3.58%[1];伴随我国老龄化日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日渐增多。受到老年身体功能低下以及骨质脆性增高等情况的影响,骨折愈合难度较大,易产生股骨头坏死等;因此,如何提高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骨折愈合,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促进关节恢复以及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当前临床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难题[2]。近年发现,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术后选取适当的护理模式和措施对疾病的恢复和预后起到重要作用[3]。舒适护理从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及精神方面出发,使患者在疾病疗程中处于最舒适状态[4]。研究发现,舒适护理用于临床骨科治疗取得较大进展,能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5]。本研究在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措施,观察其对患者骨折愈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舒适护理理论在临床应用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骨外科收治的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为股骨颈骨折且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5例,对照组采取骨科手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措施。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2~85岁,平均(74.2±8.5)岁;左侧26例,右侧19例;Garden Ⅲ型27例,Ⅳ型1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1~82岁,平均(73.1±8.1)岁;左侧23例,右侧22例;Garden Ⅲ型25例,Ⅳ型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参照《实用骨科学》符合老年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者[6];(2)Garden分型Ⅲ~Ⅳ型者;(3)年龄≥60岁;(4)一侧股骨颈骨折;(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2)手术禁忌证者;(3)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1)监测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生异常及时采取相关措施;(2)采取低流量吸氧;(3)保持床铺卫生,时常给患者翻身;(4)定时检查手术创面是否存在渗液、渗血[7]。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骨折所导致具体情况给予相应舒适护理,具有包括以下内容。

1.3.

2.1 心理舒适老年患者经历手术应激后,焦虑、恐惧心理强;护士应及时通报手术情况,并随时保持良好的态度、娴熟的技术,使其感到处于严密可靠的监护,消除患者的负向心理;允许家人陪护,鼓励成功病友的分享,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提高心理应对能力;护士耐心倾听,妥善解决,适当触摸,使得患者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

1.3.

2.2 环境舒适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和舒适,窗帘、地面、床单位均为浅绿色;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每天通风两次;保持温度在25~28 ℃,湿度在45%~65%;病房内每日行紫外线消毒;避免强光、噪音、气味等外界不良刺激;设置床挡及遮挡屏风,使换药、更衣等患者隐私得以尊重;护士行夜间操作时应轻柔,必要时开地灯和床头灯,注意不影响他人;尽可能安排护理操作集中完成,以减少对患者打扰的次数。

1.3.

2.3 卧位舒适术后去枕平卧,防呕吐;6 h后取中立位,患肢保持外展30°,下垫软枕抬高5~10 cm,维持膝、髋关节屈曲15°,以缓解肌肉张力,减轻关节压力,防止下肢水肿。

1.3.

2.4 控制疼痛行自控镇痛泵,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规范;护士加强巡视,注意检查镇痛泵的连接有无脱落,是否有堵塞及排空等;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清洁干燥。

1.3.

2.5 生活舒适指导患者及家属肠道排气前,给予棉签蘸水湿润嘴唇;排气后进流质-半流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粗纤维饮食,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指导床上行二便,多喝水,预防泌尿系感染。

1.3.

2.6 功能锻炼术后教会患者行肌力收缩训练-关节活动训练-负重及行走训练,循序渐进,逐步至最大耐受度。训练时间为2组/d,10次/组。

1.3.

2.7 社会舒适尊重患者个人权益;鼓励亲友陪护、适当探视,使患者得到精神慰藉;尊重患者信仰,支持教友探访[8-9]。

1.4 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功能表评分[8],包括功能、畸形、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度4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功能恢复越好;由同一主治医师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和6个月分别给予进行评价。(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后6个月内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情

况,指标包括髋关节疼痛、感染、异位骨化、假移植体松动以及深静脉血栓,由同一护理医师完成。

1.5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髋关节Harris评分表[10],评价指标包括功能、疼痛、畸形以及关节活动度

4个方面,总分为100分;优等:得分≥9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数据以(x±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术后1、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术后同时点比较,P<0.01

2.2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91.11%,对照组为7

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90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优

(例)良

(例)可

(例)差

(例)优良率(%)

观察组(n=45)35 6 3 1 91.11对照组(n=45)26 7 7 5

73.33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观察组6例(1

3.33%)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