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基础知识(复旦肿瘤医院)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课件
•14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15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16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17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18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19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20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34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学肿瘤医
•35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36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37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38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39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21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22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23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24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25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26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53
院放疗科
•27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28
院放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
•29
院放疗科
放射治疗基础知识
放射治疗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运用X射线或者是其它电离辐射的有选择性的放射和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通过破坏细胞和组织而实现的治疗的目的。
放射治疗对于幼稚的和生长旺盛的癌细胞有着明显的破坏作用,但在杀死肿瘤细胞的时候也会对周遭正常的组织和细胞造成损害。
目前,医疗上常用的较为完善和使用的放射治疗技术包括了常规照射技术、X刀技术、三维适形照射技术、三维调强照射技术。
二、放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尽管放疗是针对肿瘤患者的,但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并不需要过度的忌口,应当更多的服用高蛋白、高营养的事物,用来抵御放疗的危害。
患者需要保持照射部位的皮肤清洁,避免由于日晒、外力损伤等造成的皮肤表层破坏,照射野标记线必须保持清楚,禁止用各种洗涤用品进行擦洗,倘若不小心将其弄的模糊,需要及时找医生使用专用墨水进行重新标记,切忌自作主张,以免影响后续的放疗进程和效果。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放疗的反应也不相同,一般来说,患者都可以顺利的完成整个放疗,对于一些体制较差的患者而言,即使不能接受化疗或者是手术,也可以完成放疗过程。
少数患者会出现略微乏力、食欲欠佳、恶心呕吐等,这也属正常现象。
三、对放射治疗敏感的肿瘤有哪些对放射线敏感的肿瘤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鼻咽癌、卵巢癌中的无性细胞癌、睾丸精原细胞癌、肾胚胎瘤、恶性淋巴瘤等。
而成骨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却对放射性低度敏感。
通常情况下,对于放射治疗低度敏感的肿瘤放疗效果较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疗治愈的成功率和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对于有些肿瘤而言,虽然其放射敏感性较高,局部的治疗效果较高,肿瘤消失的较快,但由于其恶性程度更高,向身体其他部分的转移机会也就会更多,因而很难进行根治。
四、什么时候不能进行放射治疗当患者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的时候是不能进行放射治疗.癌症晚期的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恶液质,如消瘦、脱水、营养状况极其差的患者;食管癌患者已经出现穿孔,且腔内合并大量的积液;肺癌患者全并大量胸水;肝癌患者全并大量腹水者;一些对于放射线敏感度低的肿瘤患者;已经经历了局部的放疗但又已经复发、周遭的正常组织已经不再耐受第二次放疗的患者;有着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例如急性感染等;有心脏病但肿瘤位于心脏附近,如肺癌等;肺功能严重代偿不全的肺癌病人等。
肿瘤放疗基本步骤
2
1
靶区的定义:
一般临床诊断方法及影像学方法能够诊断出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病变范围,包括淋巴结和其他部位的转移病变。
肿瘤区(gross target volume,GTV):
3
五、定位与计划
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
指按一定的时间剂量模式给予一定剂量的肿瘤的临床灶(肿瘤区)、亚临床灶及肿瘤可能侵及的范围。
全身情况:年老体弱或有严重心、肺、脑血管等疾病无法耐受麻醉及手术时,放疗较为安全。
01
年龄问题:儿童及青少年一般首选手术,因放疗可影响儿童发育,晚期放疗副反应也较重。
02
二、放疗的选择和治疗目标
病种:腺样囊性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恶性肿瘤,接受单一治疗手段时,复发率高,疗效差,宜采用手术、放疗或化疗综合治疗;恶性淋巴瘤宜放化疗结合。
壹
贰
五、定位与计划
五、定位与计划
内靶区(internal target volume,ITV):在患者坐标系中,由于呼吸或器官运动引起的CTV外边界运动的范围。
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 包括临床靶区(CTV)本身、照射中患者器官运动(ITV)和由于日常摆位、治疗中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扩大照射的组织范围。头颈部多以CTV为参照,胸腹部多以ITV为参照。
二、放疗的选择和治疗目标
放疗前患者评估
患者肿瘤情况及放疗局部状况评估:包括病史和临床检查,病理诊断、X线、B超、CT、MRI、PET、ECT等,明确肿瘤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根据临床和病理分期、肿瘤有无坏死、液化、转移,可初步估计放疗疗效。
三、放疗前患者评估与准备
患者全身状况评估:放疗前基本检查包括测体温、血压、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胸片、腹部B超、心电图等。对老年者了解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疾病。
肿瘤科放疗学习PPT课件
放疗的晚期副作用
放射性肺炎
由于肺部受到照射,可 能出现放射性肺炎,表 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
症状。
放射性心脏疾病
放疗可能会影响心脏功 能,导致心肌缺血、心
律失常等。
放射性食管炎
食管受到照射后,可能 出现食管狭窄、吞咽困
难等症状。
放射性脑病
脑部受到照射后,可能 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
障碍等症状。
放疗副作用的处理与预防
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和治疗效果,对放疗 剂量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方案调整
心理支持
若放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 佳,需及时调整放疗方案,包括照射野大 小、剂量、角度等。
在整个放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 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04
肿瘤科放疗的副作用及处 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调强放疗
总结词
调强放疗是一种先进的放疗技术,通过调整放射线的强度,实现对肿瘤的逐层精确照射。
详细描述
调强放疗可以根据肿瘤的形状和大小,调整放射线的强度和方向,以最大程度地杀灭肿 瘤细胞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肿瘤,尤其是形状不规则或伴
有转移的肿瘤。
放疗联合化疗
总结词
放疗联合化疗是一种综合治疗手段, 通过放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提高肿 瘤的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常规放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照射范围较大,适用于体积较 大的肿瘤。由于其照射范围广,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也较 大,因此副作用相对较多。
立体定向放疗
总结词
立体定向放疗是一种精确度更高的放疗技术,通过多角度、多源的放射线聚焦于 肿瘤,以实现对肿瘤的精确打击。
放疗基础知识
计划确认 计划执行
模拟
60Co
定位机 直线加速器
放射治疗的发展
• 常规
精确放疗适形、调强放疗
(普放) (三维立体放射治疗)
几个概念
• 常规放疗(普放):1次/天,周1-5,1.8-2Gy ,总剂量60-7 0Gy
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刀”
三维立体放疗
“刀”以适形、调强放疗为基础,采用 单次大剂量照射
②营养和饮食护理
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 不同程度的损伤,加强营养对促进组织的修复、 提 高治疗效果、减轻毒副反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食品的调配上,注意色、香、味,少量多餐,为 病人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的进食环境;加强对病人及 家属营养知识宣教或者提倡“超食疗法”,即在放 疗间歇期间,给予浓缩优质 蛋白质及其它必需的营 养素,以迅速补足病人 的营养消耗。放疗期间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 3000ml以增加尿量,使因放疗所致肿瘤细胞大 量 破裂、死亡而释放出的毒素排出体外;减轻 全身放 疗反应。
5年生存率(%)
单纯手术
加放疗
睾丸癌
6.6
90.5
上颌窦癌
22
53
NSCLC(肺门、纵隔残留)
0
19.5
SCLC
<10
50-80(放化)
胶质瘤Ⅲ级
0
26
几种主要治疗肿瘤手段的比较
放疗
全身反应
小
治疗对患者要求 不高
组织器官功能 保留
治疗疗程/次数 一疗程
治疗形式
局部
化疗
大 较高 保留 多疗程
全身
手术
放疗科主要设备
放射源种类
• 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 线 用于体内外照射 • 加速器包括深部X机产生的X线、
肿瘤放射治疗知识点及试题
名词解释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2.2)指借助CT、MRI或血管数字减影仪(DSA)等精确定位技术和标志靶区的头颅固定器,使用大量沿球面分布的放射源,对照射靶区实行聚焦照射的治疗方法。
2.立体适形放射治疗(1.2.2)是通过对射线束强度进行调制,在照射野内给出强度变化的射线进行治疗,加上使用多野照射,得到适合靶区立体形状的剂量分布的放射治疗。
3.潜在致死性放射损伤(1.2.4)当细胞受到非致死放射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非致死性放射损伤,结局可导致细胞死亡,在某些环境下(如抑制细胞分裂的环境)细胞的损伤也可修复。
4.亚致死性放射损伤(1.2.4)较低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损伤,一般在放射后立即开始被修复。
5.加速再增殖(1.2.4)在放疗疗程中,细胞增殖的速率不一,在某一时间里会出血细胞的加速增殖现行,此现象被为称为加速再增殖。
6.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是指每天照射1次,每次1.8-2.0Gy,每周照射5d,总剂量60-70Gy,照射总时间6~7周的放疗方法。
7.非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指对常规放射分割方式中时间-剂量-分割因子的任何因素进行修正。
一般特指每日照射1次以上的分割方式,如超分割治疗及加速超分割治疗。
8.放射增敏剂(1.2.1)能够提高放射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以增加对肿瘤的杀灭效应,提高局控率的药物。
包括嘧啶类衍生物、化疗药物和缺氧细胞增敏剂。
9.放射保护剂(1.2.1)能够有效的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减少放射损伤,同时不减少放射对肿瘤的杀灭效应化学修饰剂。
10.热疗(1.2.1)是一种通过对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加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11.亚临床病灶临床及显微镜均难于发现的,弥散于正常组织间或极小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根治术或化疗完全缓解后状态。
12.微小癌巢为显微镜下可发现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手术边缘病理未净。
13.临床病灶临床或影像学可识辨的病灶,细胞数量级≥109,如剖腹探查术或部分切除术后。
膀胱癌放疗
治疗
33
治疗
根据肿瘤分期(TNM)、分级、肿瘤大小、 数目、复发性等决定治疗方法的选择。
分期Tis: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卡介苗膀胱灌注;
分期TA、单发、分级G1或G2:TURBT,加 或不加术后24小时内单次膀胱腔内化疗
34
治疗
分期TA、多发、分级G3或复发性: TURBT+膀胱腔内化疗或免疫治疗;
• 挽救性的膀胱切除术:25 ~ 50% • 急性放射性膀胱炎和直肠炎:
膀胱挛缩(grade 4):0~2% 膀胱容积减少(grade 3):9%
52
NCCN 2011 Bladder Cancer Guideline
53
NCCN 2011 Bladder Cancer Guideline
54
NCCN 2011 Bladder Cancer Guideline
2 吸烟:在吸烟患者尿中检测出色氨酸的 代谢物增加50%。
3 体内色氨酸代谢异常: 4 长期膀胱黏膜遭受慢性刺激:感染、结
石。
13
病因
5 某些药物的长期服用:如 非那西叮类。 6 寄生虫病:如埃及血吸虫。 7 与种族和环境因素有关
目前较普遍认为:病毒或某些化学致 癌物质作用于人体的原癌基因,使其激 活成为癌基因。
膀胱癌 放射治疗
复旦大学 附属肿瘤医院
梅欣1Βιβλιοθήκη 泌尿及男性生 殖系统解剖• 肾脏 • 膀胱 • 前列腺 • 睾丸
• 肾上腺 • 输尿管 • 阴茎
2
肾脏解剖
• 肾脏位于腹膜后间 隙脊柱两侧旁,
• 左肾上极位于第 11 胸椎下缘,下极位 于第2腰椎下缘
• 右肾上极平第 12胸 椎,下极平第3腰椎 水平
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知识
质子、中子、负π介子等因其产生所需加速
器价格昂贵,无法普及。
常用放射线及其适应症
➢ γ射线,常由钴-60、铯-137、铱-192等产生。外照射常 用钴-60。皮肤表面的剂量低,适用于治疗中等深度的 肿瘤如头颈部的肿瘤等。铯-137、铱-192则常用于近距 离治疗。
方法
➢ 术中放射治疗:是手术中切除火暴露肿瘤,在 直视下用电子线精确的给予一次较大的安全剂 量照射肿瘤残灶、瘤床和淋巴引流区,同时最 大限度的保护瘤灶周围的正常组织,从而改善 治疗比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常用于胃癌、 胰腺癌、直肠癌和脑瘤的治疗。
➢ 近距离放射治疗:放射性核素源按一定的治疗 布源规则置于肿瘤表面或肿瘤内的放射治疗。 (1)表面贴敷照射(2)腔内照射治疗(3) 组织间照射。适用于宫颈癌、乳腺癌、食管癌、 肝癌、舌癌、软组织肉瘤等多种肿瘤治疗。
热疗治疗机理
➢ 热疗可以增加化疗疗效: ➢ 加热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化疗药物的渗透吸收:加热改变了
肿瘤周边血循环,血流量增加有利于药物进入肿瘤内,加温加快了化疗反 应速度,还是对化疗药物耐药的肿瘤细胞重新敏感,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 亡。 ➢ 热疗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 热疗可以提高各种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或破坏 作用,提高了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并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因而饿 死肿瘤。
➢ 电子线由于其表面剂量较高,且经一定深度后剂量下 降很快,可以保护其后的正常组织,较多用于治疗表 浅的肿瘤如颈淋巴结转移、皮肤癌、乳腺癌或偏心的 肿瘤如胰腺肿瘤、颊黏膜癌等。
➢ 各类加速器产生的x线根据其能量的高低而适用于不同 的肿瘤,即可用于中等深度的肿瘤如头颈部肿瘤,亦 可用于较深部位的肿瘤如肺癌、食管癌及腹部肿瘤等, 依病灶的深度由医生选择。
肿瘤医院放疗二病区实习生理论考核试题(7月)
肿瘤医院放疗二病区实习生理论考核试题(7月)1.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A.引流胸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正确答案)B.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正确答案)C.促进肺的膨出(正确答案)D.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等(正确答案)2.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引流积液的置管位置 [单选题] *A.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正确答案)B.锁骨中线第二肋间C.锁骨中线第三肋间D..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5-7肋间3. 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指征 *A.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毫升(正确答案)B.24小时脓液小于10毫升(正确答案)C.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正确答案)D.无气体溢出、无呼吸困难(正确答案)4. 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内长管中的水柱正常波动范围是 [单选题] *A.1~4cmB.4~6cm(正确答案)C.6~10cmD.8~10cm5. 更换水封瓶前应先用 [单选题] *A.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正确答案)B.两把止血钳夹住引流管末端C.一把止血钳夹住胸腔引流管D.一把止血钳夹住引流管末端6. 国际上采用的放疗剂量单位,以下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升B 微米C 厘克D 戈瑞(正确答案)7. 放疗前的饮食护理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放疗前应嘱病人戒烟B 放疗前应嘱病人戒酒C 放疗前应嘱忌吃刺激性食物D 放疗前应嘱多吃酸辣(正确答案)8. 放疗前的皮肤的准备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照射野感染应先控制B 照射野除去含金属的药物C 照射野皮肤应用力摩擦,去死皮(正确答案)D 照射区域皮肤反应,须待反应消退后方能开始放疗9. 放疗病人每周检查血常规一次,白细胞(WBC)低于()应暂停放疗。
[单选题] *A 6×10^9/LB 5×10^9/LC 4×10^9/L(正确答案)D 3×10^9/L10. 准确观察病人的血压,测量时应尽量做到四定:() [单选题] *A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正确答案)B 定时间、定部位、定血压计、定人员C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记录格式D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听诊器11. 美国肿瘤放射协作组 (RTOG) 将急性放射性损伤分为几级 [单选题] *A 1B 2C 3D 5(正确答案)12. 臀大肌定位的方法中的联线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内1/3为注射部位B 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1/3为注射部位(正确答案)C 取髂前上棘与臀裂顶点的内1/3为注射部位D 取髂前上棘与臀裂顶点的外1/3为注射部位13.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为 [单选题] *A.3.9-6.1mmol/L(正确答案)B.3.8-6.0mmol/LC.4.0-6.2mmol/LD.3.5-5.8mmol/L14. 为减轻胸膜炎所引起的胸痛应采取何种卧位? [单选题] *A.平卧位B.俯卧位C.健侧卧位D.患侧卧位(正确答案)15. 下列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单选题] *A 食管内异物感B 食物停滞感C 进行性吞咽困难(正确答案)D.进食时胸骨后烧灼感16. 食管癌多发生在 [单选题] *A 食管上段B 食管下段C 食管中段(正确答案)D 食管软骨17. 食管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单选题] *A 淋巴转移(正确答案)B 消化道播散C 血行转移D直接扩散18. 食管癌术后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是 [单选题] *A 伤口出血B 神经损伤C 感染D 吻合口瘘(正确答案)19. 酒精擦浴全程不超过多长时间 [单选题] *A 20分钟(正确答案)B 30分钟C 40分钟D 25分钟20. 下列那种疾病应执行接触隔离 [单选题] *A 百日咳B 破伤风(正确答案)C 爆发性肝炎D 流行性乙脑21. 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 [单选题] *A 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B 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正确答案)C 补充营养,维持能量D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22. 败血症表现为那种热型 [单选题] *A 稽留热B 回归热C 波状热D 弛张热(正确答案)23. 昼夜尿量至少超过多少为多尿 [单选题] *A 2000mlB 2300mlC 2500ml(正确答案)D 3000ml24. 化疗最常见的主要限制毒性反应为() [单选题] *A骨髓抑制(正确答案)B 疼痛C恶心D恶吐E 脱发25. 恶性肿瘤病人心理变化哪一期会表现为哭泣。
肿瘤放射治疗的科普知识
肿瘤放射治疗的科普知识放射治疗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肿瘤的方法,治疗效果较好,对于缓解和抑制肿瘤的发展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1、乳腺癌乳腺癌保乳术后进行放射治疗,原则上所有保乳手术后的患者均应该需要放射治疗,可选择常规放射治疗或者是室性调强放射治疗,对于七十岁以上tnm分期为早期或者是一期、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单纯的内分泌治疗。
另外我们在放射治疗的时候照射的靶区包括淋巴结清扫或者是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或者是腋窝淋巴结转移一到两个,但是腋窝的淋巴结清扫彻底的一些患者。
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大于等于四个,照射靶区就应该包括患侧的乳腺,锁骨上下淋巴结引流区。
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一到三个,但是还有其它高危因素,比如年龄小于四十岁,激素受体阴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完整或者是转移比例大于20%的患者,照射靶区就应该包括患侧的乳腺和锁骨上下淋巴结引流区。
对于腋窝未做解剖或者是前哨淋巴结阳性,但是未做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的乳腺,腋窝和锁骨上下区域,另外患者根据乳腺乳腺改良根治术后的放射治疗主要包括对术后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2、胃癌胃腺癌放射敏感性低,单独放疗或与化疗综合治疗后肿瘤缩小达50%以上的只占60%,肿瘤完全消失者仅10%。
胃壁和胃黏膜对放射线比较敏感,可产生黏膜溃疡,偶尔可引起穿孔。
胃周围器官,如肝、小肠、肾和脊髓等对放射线耐受量也有一定的限度。
因此,胃癌不能单纯用放疗来根治。
放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是辅助性或姑息性。
胃癌放疗的主要形式有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等4种。
(1)术前放疗:中、晚期胃癌,位于胃窦幽门部和胃体部的溃疡性或硬癌,最大径《6CM的,一般状态良好,可行手术探查者应行术前放疗。
(2)术中放疗:适用于II晚期、III期及能手术切除的局限性IV期(胰或横结肠受累)病人。
(3)术后放疗:肿瘤已基本切除,有残余的亚临床病灶存在或有显微病灶者可作术后放疗。
肿瘤放射治疗经典知识解答
放疗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1》放射治疗与手术:1、术前放射治疗:术前放射治疗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缩小手术切除范围,保存正常功能,减少术中种植和播散。
如头颈部癌、盆腔部癌。
2、术中放射治疗:手术不能切除或切除不彻底者,手术中一次给予大剂量的照射,应用适宜能量的电子束,最大限度减少正常组织剂量,也能收到比较好的疗效。
常用于胰腺癌、胃癌的治疗。
3、术后放射治疗:对手术切除不彻底,淋巴结有转移,淋巴引流区需预防治疗的病人,采用术后放射治疗均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如手术后肺门或总格淋巴结有残存的肺癌。
4、放射治疗在保持形体完整和功能维持方面的重要作用。
《2》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多为全身用药,优势在于控制全身多发转移灶及亚临床病灶,治疗后常常是原位复发,而放射治疗的优势在于局部病变、病变周围亚临床病变的控制,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是控制局部肿瘤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两者优势互补可以缺的更好疗效。
如肺小细胞癌。
《3》放射治疗、术后、化学治疗三结合的综合治疗放射治疗加化疗不仅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而且对器官及功能的保存具有重要功能。
如肾母细胞瘤。
放疗治疗恶性肿瘤优缺点比较:《1》放疗优点:1、作用直接、迅速,对某些敏感度较高的早期癌种效果较好;2、术前、术中、术后均可应用。
术前可缩小癌肿提高手术切除率;术中可减少肿瘤播散的几率;术后可抑制残余病灶;3、可治疗某些部位隐匿手术困难的的癌种,如鼻咽癌、口咽癌、喉癌等。
《2》放疗缺点:1、只对低分化癌效果较好,分化程度高的癌组织对放疗不敏感;2 、“敌我不分”,对人体正常细胞也会造成伤害,损伤人体免疫系统;3、放疗副作用严重,如白血球及血小板减少、皮肤干燥、脱发、疲劳、食欲不振等,且会因照射部位不同而出现其它不同副作用,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
放射源:《1》放射源的种类:1、可释放出α、β和γ射线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60Co、192Ir、226Ra等放射源为放射治疗常用的放射源;2、常压X线治疗机和各类医用加速器;3、能产生重粒子束的加速器,重粒子束主要指快中子、质子、负介子及氮、碳、氧等离子。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维修组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维修组介绍一、医院搬迁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上海军管会接管了成立于1931年的中比镭锭治疗院。
当时的放射治疗设备仅有一台Philips接触治疗机,两台Keleket深部X线治疗机,一台100mA诊断机。
1951年7月更名为上海镭锭治疗院,归属上海市卫生局领导。
市卫生局在我院派驻了由外籍(白俄)人士洛克及夏亚伦负责的卫生局医疗设备修理部,负责修理放射设备。
1951年陈旭初从私立诊所调入上海镭锭治疗院放射科,1953年协同夏亚伦学习X线机修理技术。
1954年上海镭锭治疗院划归上海第一医学院,定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肿瘤医院,同年购置两台匈牙利高压暴露式深部X线治疗机,1955年购置一台匈牙利500mA诊断机,不久卫生局医疗设备修理部撤离肿瘤医院,此后就由陈旭初负责放射设备维修。
1958年购置了一台Philips X机旋转治疗机和苏联钴60治疗机。
1960年底肿瘤医院从宛平路11号搬迁至东庙桥路270号(今东安路)。
历时约半年时间完成了放射科设备的搬迁、安装和调试工作。
动员了全科职工用最简单的交通工具,脚踏“黄鱼车”,人拉手推“老虎塌车”(装有二只汽车轮胎的手拉平板车)把设备运至医院,集中在走廊、大厅,晚上还派人值班看守设备。
其中最使人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是,用“老虎塌车”把一台带源的钴60机运至新址,途经谨记桥(今宛平路肇嘉浜路)时竟意外发生爆胎,只能临时紧急求助设法换胎,继续推行直至安全运抵医院。
二、筹建放射科维修组1961年,正值国家困难时期,肿瘤医院从北京中科院调入钱国参到放射科,开始筹建放射科维修组,由陈旭初负责维修组的日常工作。
设立简陋的办公室、工场、材料小仓库,自己动手制作小工具箱,用纸盒分门别类存放常用小零件。
建立较为规范的财产、零配件、维修工具、购置、耗材登记工作,记录工作日记,每台机器都有单一的维修保养本,从报修、故障现象、排除过程、调换或修配零配件,必要时提出物理指标的测定,常规保养记录等都一一记录在案。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共57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谢谢!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 学肿瘤医院放疗科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放疗基础知识(复旦肿瘤医院)
• 细胞周期再分布(redistribution) • 再增殖(repopulation)
• 放射敏感性(rediosensitivity)
放射损伤的修复
• 亚致死性损伤的修复
• 潜在致死性损伤的修复
细胞周期的再分布
• 细胞周期有不同的放射敏感性
• 敏感细胞杀灭,不敏感细胞进入敏感期
再充氧
• 乏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 间接作用:
辐射作用于细胞中的其他原子或分子(通常是水) ,产生自由基,由自由基作用使靶产生损伤。
射线作用的分类
每 1 Gy 产生: 碱基损伤 单链断裂 双链断裂
射线直接 破坏DNA 射线产生的 自由基破坏DNA
> H+1000 OH - 1000 - 40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照射对克隆源细胞体外存活的影响
辐射作用的时相
• 物理过程--能量吸收
• 化学过程--自由基形成 • 生化过程—DNA受损 秒至数小时) • 生物过程(数小时至十数年) -- 细胞死亡(肿瘤控制,晚 期损伤),第二原发肿瘤
电离和激发(10-16至10-12秒)
损伤出现(10-12至10-2秒) 损伤修复/无法修复/错误修复(1
分子生物学
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反应,包括肿瘤退 缩的速度和程度。 包括肿瘤和正常组织对放射作用的相对 反应 放射敏感性与肿瘤的增殖能力成正比, 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成反比
放射敏感性的分类
• 高度敏感:精原细胞瘤、白血病、恶性 淋巴瘤 • 中度敏感: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非小细胞肺癌 • 低度敏感:大部分脑瘤、软组织肿瘤、 骨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
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
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姑息性放疗的常见指征
• 颅内转移(脑水肿)
• 食管阻塞
• 尿道/阴道出血 • 骨转移(预防病理性骨折、截瘫、止痛)
姑息性放射治疗
(Palliative RT)
• 对象: 无法治愈的晚期癌症患者 • 目的: 缓解症状, 如止痛、止血、清洁 溃疡,改善生活质量 • 要点: 不因治疗而增加痛苦 不是简单的推迟死亡, 而是延长有 意义的生命
To Cure — Sometimes To Relieve — Always To Encourage — Forever
加速器治疗恶性肿瘤
模拟定位机应用 • 1980s MRI应用肿瘤诊断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应用 • 1990s 适形放射治疗及调强放射治疗(IMRT)
CT模拟机
一.放射生物学基础
放射物理 放射生物 临床放疗
肿瘤放射治疗学
放射治疗
物 理 手 段 生 物 效 应
粒子射线
电子线(线) 粒子 中子 负π介子 质子
• 韧致辐射
电离射线的剂量吸收
• 射线与(穿射)物质相互作用,其 能量被物质吸收
• 单位:Gy(格雷,Gray) • 1 Gy =100cGy =100rad=1J/Kg
1 Gy = 1 J/Kg
60J 60 Gy 1Kg水 人 水温↑ 0.012 0C ?
1 Gy = 1 J/Kg
60J 60 Gy 1Kg水 人 水温↑ 0.012 0C 死亡
• 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可把正常组织和肿瘤分 成二大类,在临床上直接表现为放射反应出现 时间的早晚。
• 增殖快的为早期反应组织或肿瘤,如皮肤和小 肠上皮细胞等,增殖慢的为晚期反应组织或肿 瘤如CNS,肺等组织。
晚反应组织
早反应组织
人肿瘤及正常组织的 / 比值
晚反应组织平均值 2.9 早反应组织平均值10.6 肿瘤通常 >10
• 靶受到放射损伤后将直接或间接引起细胞死亡
• “单击单靶杀灭”:假设单次打击细胞内的单个关
键靶点即可引起细胞的死亡(又称为α型细胞死亡
)
• “单击多靶杀灭” :假设细胞内有n个靶, 只有把 n个靶全部打中, 细胞才会死亡(又称β型细胞死亡
细胞存活曲线及数学模型
稀疏电离
密集电离
早、晚反应组织生物学特点
• 细胞周期再分布(redistribution) • 再增殖(repopulation)
• 放射敏感性(rediosensitivity)
放射损伤的修复
• 亚致死性损伤的修复
• 潜在致死性损伤的修复
细胞周期的再分布
• 细胞周期有不同的放射敏感性
• 敏感细胞杀灭,不敏感细胞进入敏感期
再充氧
• 乏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生物效应
细胞周期
• • • • • G0--G1--S --G2--M --静止期 DNA合成前期 DNA合成期 DNA合成后期 有丝分裂期
• G0、S期相对不敏感 • G1期相对敏感 • G2、M 期敏感
放射生物学中的五个R
• 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 • 再充氧(reoxygenation)
• 间接作用:
辐射作用于细胞中的其他原子或分子(通常是水) ,产生自由基,由自由基作用使靶产生损伤。
射线作用的分类
每 1 Gy 产生: 碱基损伤 单链断裂 双链断裂
射线直接 破坏DNA 射线产生的 自由基破坏DNA
> H+1000 OH - 1000 - 40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照射对克隆源细胞体外存活的影响
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
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
• 不存在明确的相关性
• 放射敏感高的肿瘤往 往分化程度低,恶性 程度较高,容易发生 远处转移,未必具有 可治愈性
喉鳞癌血管内侵犯
1.3 细胞存活曲线及早、晚 反应组织
细胞杀灭的“靶学说”
• 细胞的DNA双链中的某一特定区域存在关键位点即
存在所谓的靶
利用由钋产生的α 粒子进行的微束实验显示:细胞 核是辐射敏感部位
0
Polonium
10µm
α particles
Scale of cell and needle
射线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 直接作用:
任何形式的辐射,如X或γ射线等被生物体吸收,直 接作用于细胞的关键靶区,使靶自身被激发或电离,从 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改变。
常用的方式
• 内照射,或称近距离放射:指放射源密闭 后直接放在人体表面、自然腔道内或组织 内
前列腺癌的外照射与内照射
四野外照射
3
后
I125粒子植入内照射
2
4
前列腺轮廓
1
前
I125粒子
2.1 放疗分类
放射治疗分类
根治性放疗--患者可生存较长时间,且无严 重的后遗症 姑息性放疗--以解除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
肿瘤放射治疗学
-基础知识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
2008年
恶性肿瘤的全球统计
新发病例 (百万)
男性 女性 总计 6.6 6.0 12.7
新发死亡 (百万)
4.2 3.4 7.6
Jemal A,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1; 61:69–90
2005年上海市恶性肿瘤统计
标化发病率188/106,新发病例4.6万(男性54%), 每千人中3人以上罹患癌症
Bentzen SM, et al., Radiother Oncol 2005; 75: 355 –365 Delaney G, et al.. Cancer 2005; 104: 1129–1137
放射治疗
(Radiation Therapy, RT) • 利用电离射线(Ionizing Beam)治疗疾 病,特别是各类恶性肿瘤的临床学科,故亦 可称放射肿瘤学-Radiation Oncology • 放射物理 放射生物 临床放疗
线性能量传递(LET)
单位轨迹上能量传递的水平 低LET射线: X射线 (<10kev/μm) 射线 电子线
光子射线
X 射线 射线
高LET射线: 中子 (≥10kev/μm) 粒子 负π介子
电离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 射线 • 光电效应 • 康普顿效应
电子线
• 电离 • 激发
• 对电子效应
三万人因癌症死亡(男性60%)居心脑血管疾病 后第二位死因,每千人中2人以上因癌症而死亡
累计约18万存活着的癌症患者,每百人中就有超过 1人是癌症患者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8): 421
肿瘤治疗总体概况
5% 18% 未控 手术 放疗 化疗 55% 22%
52%-70%的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较富氧细胞低2.5-3倍 • 分次放射治疗后,富氧 细胞杀灭,乏氧细胞再 充氧,放射敏感性增加
血 管 富氧 乏氧 坏死 氧浓度
再增殖
• 正常组织修复损伤、增殖
• 肿瘤组织加速再增殖
--克服:加速超分割, 加用化疗等等
增殖的 肿瘤 细胞
• 放疗的原理:肿瘤和正常 组织在增殖和修复能力上 的差异
放射敏感性的概念
大部分肿瘤的 / 比值与早反应组织 接近或略大于早反应正常组织
分割量与细胞生存
A 单次剂量 细 胞 存 活 率 低/值:晚反应组织 增殖缓慢的恶性肿瘤 B
高/值:早反应组织 大部分恶性肿瘤
二.放疗临床总论
2.1 放疗的方式
放射治疗方式
• 外照射,或称远距离放射: 放射源位于体
外一定距离, 集中照射某一处组织, 是最
辐射作用的时相
• 物理过程--能量吸收
• 化学过程--自由基形成 • 生化过程—DNA受损 秒至数小时) • 生物过程(数小时至十数年) -- 细胞死亡(肿瘤控制,晚 期损伤),第二原发肿瘤
电离和激发(10-16至10-12秒)
损伤出现(10-12至10-2秒) 损伤修复/无法修复/错误修复(1
分子生物学
细胞水平生物学
整体水平生物学
1
S C6 9 U2
Surviving fraction
0. 1
S QD9 A5 4 9 A1 8 4 7
0. 01
S CC6 1 M CF 7
0. 001
0
2
4
6
8
10
12
Dose (Gy)
1.1 分子水平的放射
生物效应
射线作用的靶
DNA
射线引致 DNA损伤
DNA是主要的靶点
量为目的,如清洁溃疡、解除疼痛或压迫
放射治疗为首选根治疗法
1. 颜面部皮肤癌 2. 鼻咽癌 3. 扁桃体癌、口咽癌
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
1. 2. 3. 4. 5. 6. 7. 8. 口腔癌(除齿龈癌以外) 喉癌 精原细胞瘤 乳癌 Hodgkin氏淋巴瘤与非Hodgkin淋巴瘤 宫颈癌 食管癌 肺癌
放射生物学
• 探讨放射线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即放射线对肿瘤组织和
正常组织的效应,以及这两类组织被照射后所起的反应
• 主要在三个层面推动放射肿瘤学的发展:
1)判明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如对乏氧和DNA损伤修复机制
的阐述 2)发展新的治疗策略,如乏氧增敏剂、非常规放疗 3)放疗的模式研究,即疗效或损伤预测模式和各类不同照射 方式之间合理切换模式的研究
肿瘤放射治疗学
1895年 Roentgen
阴极射线管
发现X线
12/22/1895
• 1896年 第一例放射治疗 • 1920s X线治疗喉癌 镭治疗宫颈癌 • 1930s Courtard 建立了分次放射治疗的方法
• 1950s 钴-60治疗恶性肿瘤
• 1970s CT应用肿瘤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