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存在困惑、问题与整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改中存在困惑、问题与整改措施
课程改革中在教学改革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素质教育的精神在教学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但是我们也应该请醒地看到,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若不能有效地得到解决,将严重地阻碍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发展。

把"对话"变成"问答"。

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一方面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师生之问、学生之问、学生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的对话)庸俗化为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使之"就范",才肯罢休。

为夸奖而夸奖。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怎样表达、表现,一味给予表扬。

我们认为,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

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绝对无益;同样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

对教师而言,教学固然要讲求艺术,但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素质是"教育"出来的,而不是"鼓励"出来的。

尤其是教师不假思
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课改中存在困惑、问题与整改措施
把"自主"变成"自流"。

强调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典型的"放羊式",有人称之为傻读;有的教师甚至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自己挑(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典型的"自流式",这样做,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

有活动没体验。

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

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

但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过程。

有活动没体验,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

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

只有要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
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

讨论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

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

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

而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时候在做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在小组汇报时成绩差些的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

总之,当前大多数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和随意状况,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课改中存在困惑、问题与整改措施
探究的"泛化"与"神化"。

关于探究的泛化,请看下面的案例:师:小朋友,怎样记"菜"字?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们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

这样的"启发"有必要吗?这是探究性学习吗?这种"发现"、"探究"有价值吗?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种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

无需探究、考究的偏要去探究、考究,这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相反探究的神化则是把探究拔高,用科学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来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从而一方面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屑一顾,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不尊重、不信任、不引导,课堂上即使出现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也是草草了事,急于收场;另一方面
过分关注和挑剔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科学基本素养"的提高上,从而导致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丧失。

课改中存在困惑、问题与整改措施
把"自主"变成"自流"。

强调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典型的"放羊式",有人称之为傻读;有的教师甚至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自己挑(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典型的"自流式",这样做,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

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

只有要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

讨论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

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

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

而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时候在做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
到重视,在小组汇报时成绩差些的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

总之,当前大多数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和随意状况,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