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消化工艺简介

合集下载

第六章厌氧生物处理

第六章厌氧生物处理
(1)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 为10~15g/L,耐冲击能力强; 耐冲击能力强
(2)消化池的容积负荷较普通消化池高,中温消化时, 容积负荷较普通消化池高
一般为2~5kgCOD/(m3· d), 水力停留时间 (3)水力停留时间比普通消化池大大缩短,如常温下, 大大缩短 普通消化池为15~30天,而接触法小于10天; (4)不仅可以处理溶解性有机污水,也可以用于处理 可以处理溶解性
物的分解作用,池底
部容积主要用于贮存 和浓缩污泥。 特点:消化速率低, 消化时间长,适用于
小型装臵。
单级浮动盖式消化池: 不设搅拌装臵,有分 层,顶部为浮渣层,
中间是清液和起厌氧
分解的活性层,底部 为熟污泥。 功能:挥发性有机物 的消化、熟污泥的浓
缩和贮存。
特点:能提供1/3的 贮存体积。
(2)二级消化工艺
UASB 反应器 EGSB反应器 厌氧塘
完全混合型 厌氧滤池 流化床-复合床
工业上应用的UASB装置
厌氧生物处理的运行管理(UASB)
UASB反应器良好运行的三个重要前提是:
1)反应器内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 2)由产气和进水的均匀分布所形成的良好的自然搅拌作 用; 3)设计合理的三相分离器,这使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能 保留在反应器内。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特点是:(1)反应器内污 泥浓度高,一般平均污泥浓度为30~40g/L,高的可达60~ 80g/L ;(2)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中温消化, COD容积负荷一般为10~20kgCOD/(m3· d);(3)反应器内设 三相分离器,被沉淀区分离的污泥能自动回流到反应区,一
颗粒污泥来源:①原有的UASB反应器;②购买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与设计要点概要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与设计要点概要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与设计要点概要污水处理厂是处理城市污水的重要设施,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是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污泥处理的关键是通过适当的处理工艺将其稳定化,减少体积,降低有机物含量,最终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

厌氧消化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污泥的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选择与设计要点。

一、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污泥厌氧消化是将污泥暴露于缺氧条件下,通过厌氧消化菌群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具体的工艺选择可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污泥特性:包括含水率、固体含量、有机物含量等。

不同特性的污泥适合不同的厌氧消化工艺。

对于具有较高含水率的污泥,可选择高固体含量的高干物含量厌氧消化工艺;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泥,则可选择高有机负荷的高负荷厌氧消化工艺。

2.处理效果要求:厌氧消化工艺的选择也要考虑处理效果的要求。

例如,如果目标是达到更高的甲烷产量,可以选择温度控制的高温厌氧消化工艺。

3.资源利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是可再生能源,可用于发电、热能供应等方面。

因此,工艺选择时也要考虑是否有资源利用的需求。

二、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要点在进行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厌氧消化温度:厌氧消化适宜的温度是其正常运作的关键。

通常,选择35-55摄氏度的中温厌氧消化工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处理效果。

对于高温厌氧消化,温度一般需要控制在50-65摄氏度。

2.反应器类型选择:常见的厌氧消化反应器类型包括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上升流式厌氧消化反应器(UASB)等。

CSTR适用于处理污泥浓度较低、泥量较多的情况;UASB适用于处理污泥浓度较高、泥量较少的情况。

3.进气与搅拌:在厌氧消化过程中,需要保证反应器内的气体和污泥充分混合。

可以通过进气系统和搅拌系统来实现。

进气可采用自然通气或机械通气,搅拌可采用机械搅拌或气泡搅拌等方式。

4.pH控制:厌氧消化过程中,pH值的控制对于菌群的生长和产气有重要影响。

污泥处理技术二:厌氧消化

污泥处理技术二:厌氧消化

污泥处理技术二:厌氧消化1. 原理与作用厌氧消化是利用兼性菌和厌氧菌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分解污泥中有机物质,实现污泥稳定化非常有效的一种污泥处理工艺。

污泥厌氧消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污泥稳定化。

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使污泥稳定化,不会腐臭,避免在运输及最终处置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污泥减量化。

通过厌氧过程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减少污泥量,同时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减少污泥脱水的药剂消耗,降低污泥含水率;(3)消化过程中产生沼气。

它可以回收生物质能源,降低污水处理厂能耗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厌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可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中污泥稳定化相关指标的要求。

2. 应用原则污泥厌氧消化可以实现污泥处理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该工艺可以用于污水厂污泥的就地或集中处理。

它通常处理规模越大,厌氧消化工艺综合效益越明显。

3. 厌氧消化工艺3.1. 厌氧消化的分类1)中温厌氧消化中温厌氧消化温度维持在35℃±2℃,固体停留时间应大于20d,有机物容积负荷一般为2.0~4.0kg/m3⋅d,有机物分解率可达到35%~45%,产气率一般为0.75~1.10Nm3/kgVSS(去除)。

2)高温厌氧消化高温厌氧消化温度控制在55℃±2℃,适合嗜热产甲烷菌生长。

高温厌氧消化有机物分解速度快,可以有效杀灭各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

一般情况下,有机物分解率可达到35%~45%,停留时间可缩短至10~15d。

缺点是能量消耗较大,运行费用较高,系统操作要求高。

3.2. 传统厌氧消化工艺流程与系统组成传统厌氧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工艺流程,如图4-1所示。

当污水处理厂内没有足够场地建设污泥厌氧消化系统时,可将脱水污泥集中到其他建设地点,经适当浆液化处理后再进行污泥厌氧消化,其系统的组成及工艺流程图,如图4-2所示。

图1传统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流程图图2脱水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流程图传统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主要包括:污泥进出料系统、污泥加热系统、消化池搅拌系统及沼气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污泥厌氧消化简介

污泥厌氧消化简介

简介:污泥厌氧消化是指污泥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和厌氧细菌将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使污泥得到稳定的过程,是污泥减量化、稳定化的常用手段之一。

机理:污泥厌氧消化是一个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完成整个消化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目前公认的),即水解、酸化阶段,乙酸化阶段,甲烷化阶段。

各阶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特色微生物群体。

水解酸化阶段:一般水解过程发生在污泥厌氧消化初始阶段,污泥中的非水溶性高分子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在微生物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溶解性的物质。

水解后的物质在兼性菌和厌氧菌的作用下,转化成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还有乙醇、二氧化碳。

乙酸化阶段:在该阶段主要是乙酸菌将水解酸化产物,有机物、乙醇等转变为乙酸。

该过程中乙酸菌和甲烷菌是共生的。

甲烷化阶段:甲烷化阶段发生在污泥厌氧消化后期,在这一过程中,甲烷菌将乙酸(CH3COOH)和H2、CO2分别转化为甲烷,如下:2CH3COOH→2CH4↑+ 2CO2↑4H2+CO2→CH4+ 2H2O在整个厌氧消化过程中,由乙酸产生的甲烷约占总量的2/3,由CO2和H2转化的甲烷约占总量的1/3。

影响因素:温度: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温度对有机物负荷和产气量有明显影响。

根据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可将污泥厌氧消化分为中温(一般30~36℃)厌氧消化和高温(一般50~55℃)厌氧消化。

研究表明,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温度发生±3℃变化时,就会抑制污泥消化速度;温度发生±5℃变化时,就会突然停止产气,使有机酸发生大量积累而破坏厌氧消化。

酸碱度:研究表明,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中,各种细菌在适应的酸碱度范围内,只允许在中性附件波动。

微生物对pH的变化非常敏感。

水解与发酵菌及产氢、产乙酸菌适应的pH范围为5.0~6.5,甲烷菌适应的pH范围为6.6~7.5。

如果水解酸化和乙酸化过程的反应速度超过甲烷化过程速度,pH就会降低,从而影响产甲烷菌的生活环境,进而影响污泥厌氧消化效果,然而,由于消化液的缓冲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污泥预处理—厌氧消化工艺性能及预处理过程中有机物变化共3篇

污泥预处理—厌氧消化工艺性能及预处理过程中有机物变化共3篇

污泥预处理—厌氧消化工艺性能及预处理过程中有机物变化共3篇污泥预处理—厌氧消化工艺性能及预处理过程中有机物变化1污泥预处理—厌氧消化工艺性能及预处理过程中有机物变化污水处理厂中产生的污泥是一种富含有机物的固体废弃物,它需要得到合理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厌氧消化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污泥的方式,它通过厌氧消化反应,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易于处理的物质。

然而,污泥在进行厌氧消化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充分释放有机物,并提高其可消化性。

本文将探讨污泥预处理—厌氧消化工艺的性能以及预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

一、污泥预处理污泥预处理是指在进行厌氧消化反应之前,对污泥进行一定的处理,以减少其固体颗粒大小、增加有机物的可反应性,使污泥中的有机物更易被微生物降解。

常见的污泥预处理方法包括热处理、超声波处理、机械剪切等。

其中,热处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加热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发生破坏、挥发与裂解等变化,以提高污泥的可消化性。

在实际应用中,污泥预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污泥特性、工艺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二、厌氧消化工艺厌氧消化工艺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代谢有机物的过程,将污泥中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水。

该工艺相较于好氧处理更具有优势,它可以将有机物的降解效率提高到60%-90%以上,并能产生的沼气用于加热污水等用途。

该工艺的关键是在控制好水力停留时间的条件下,使污泥中的有机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和反应,以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和沼气的产量。

三、预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在进行污泥预处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物理(振动、切割、加热等)、化学(氧化、脱水等)等方式来改变污泥中的有机物,并提高其可消化性。

其中,热处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在热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上升,污泥中的水分开始蒸发,污泥中的有机物逐步分解,而在达到一定温度时,污泥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开始断裂,变为小分子化合物。

污泥消化过程

污泥消化过程
微生物活性对污泥消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微生物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消化过程的速度和效率。其次 ,微生物活性的改变还会影响产气量和气体成分。最后,微生物活性的改变还会影响污泥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影响消化 效果。
04
污泥消化效率与优化
消化效率的评估指标
甲烷产量
甲烷产量是评估污泥消化效率的 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污泥中有机 物的转化效率。
好氧消化
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 用,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后处理
污泥的分离和脱水
将消化后的污泥进行分离和脱水,得到液态和固态的产物。
污泥的稳定化
通过添加药剂或加热等方法,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 和转化,提高污泥的稳定性。
污泥的最终处置
土地利用
将经过处理的污泥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 用于农业和园林。
提高能源回收效率
优化厌氧消化工艺
01
通过改进厌氧消化工艺,提高甲烷产率,从而提高能源回收效
率。
强化产甲烷菌活性
02
研究产甲烷菌的活性机制,通过调控环境因素提高其活性,从
而提高甲烷产量。
开发高效能量回收系统
03
研究开发高效能量回收系统,将污泥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或热
能,提高能源回收效率。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浮物;调整消化工艺,提高污泥的分散性和均匀性,减少沉淀的形成。
气味和气体排放问题
总结词
污泥消化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气体 ,这些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对环境和人类 健康有害。
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气味和气体排放问题,可以采取以 下措施:安装气体收集和处理系统,对硫化 氢、甲烷等气体进行收集、处理和排放;加 强通风,提高气体流通速度,减少气味对环 境的影响;对消化液进行后处理,去除剩余 的有机物和气体,减少其排放。

污泥好氧消化概述

污泥好氧消化概述

污泥好氧消化概述污泥好氧消化处理实际上是活性污泥法的改进技术,其作用原理是污泥中微生物有机体的内源代谢过程。

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概念是1956年在美国曼哈顿大学召开的废水生物处理学术讨论会上提出并确定下来的。

将内源代谢原理应用到废水污泥处理中的研究工作,主要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

好氧消化的目的是通过对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氧化产生稳定的产物,减少质量和体积,减少病原菌,改善污泥特性,以利于进一步处理。

一、基本原理污泥好氧消化的基本原理是使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以其自身生物体作为代谢底物获得能量和进行再合成。

消化过程中,细胞组织将会被氧化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氨氮、硝态氮等小分子产物,从而成为液相和气相物质。

同时,由于好氧氧化分解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会有热量产生并释放。

实际上,尽管消化反应在理论上已经终止,氧化的细胞组织也仅有75%~80%,剩下的20%~25%的细胞组织由惰性物质和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组成。

消化反应完成后,剩余产物的能量水平将极低,因此生物学上很稳定,适于各种最终处置途径。

由于代谢过程存在能量和物质的散失,使得细胞物质被分解的量远大于合成的量,通过强化这一过程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

该过程的反应式可近似表达为:由于污泥好氧消化时间可长达15~20d,利于世代时间较长的硝化菌生长,故还存在硝化作用:上述反应都是在微生物酶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其反应速率以及有机体降解规律可以通过参与反应的微生物活性予以反映。

二、处理工艺(一)传统污泥好氧消化工艺传统污泥好氧消化工艺(Conventional Aerobic Digestion,CAD)主要通过曝气使微生物在进入内源呼吸期后进行自身氧化,消耗污泥实现污泥减量。

CAD的工艺设计、运行简单,易于操作,基建费用低。

传统好氧消化池的构造及设备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相似,但污泥停留时间很长。

其常用的工艺流程分为连续进泥和间歇进泥两种,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好氧消化工艺流程一般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消化池采用连续进泥的方式,其运行与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相似。

污泥处理的工艺

污泥处理的工艺

污泥处理的工艺污泥处理是指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合理、高效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

污泥处理的工艺主要包括污泥脱水、污泥消化和污泥灭菌等环节。

以下是对污泥处理的具体工艺的详细介绍。

一、污泥脱水工艺污泥脱水是将含水率高的污泥脱去部分水分,降低其含水率,以减少体积、便于后续处理。

常用的污泥脱水工艺包括压滤、离心脱水和带式脱水等。

1. 压滤:压滤是将污泥放置在滤布上,通过施加压力使水分透过滤布排出,从而实现脱水的过程。

压滤设备可以采用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

2. 离心脱水:离心脱水利用离心力将污泥内的水分分离出来。

通过快速旋转的离心机,使得污泥中的固体颗粒沉淀在离心机壁上,水分则排出离心机,从而实现脱水过程。

3. 带式脱水:带式脱水是将污泥均匀地分布在滤带上,通过滤带的多层过滤实现污泥脱水。

带式脱水可以高效地脱水大量污泥,适用于处理产生大量污泥的场所。

二、污泥消化工艺污泥消化是指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降低其有机物含量,并通过微生物分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沉淀物。

常用的污泥消化工艺包括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等。

1.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将污泥暂时密封于消化罐中,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微生物分解。

其中的厌氧性细菌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沉淀物。

厌氧消化可利用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或供热。

2. 好氧消化:好氧消化是将污泥置于通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好氧消化相较于厌氧消化,消化速度较快,产生的沉淀物也较少。

三、污泥灭菌工艺污泥灭菌是指对消化后的污泥进行杀菌处理,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再生。

常用的污泥灭菌工艺主要有物理灭菌、化学灭菌和热灭菌等。

1. 物理灭菌:物理灭菌是利用高温或辐射等物理手段对污泥进行杀菌。

常见的物理灭菌方法包括高温热处理、紫外线辐照和微波加热等。

2. 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杀菌。

常用的化学灭菌剂有次氯酸钠、溴系消毒剂和臭氧等。

污泥消化的概念

污泥消化的概念

污泥消化的概念污泥消化是一种处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的方法,通过生物水解、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等过程,将污泥中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的有机物和沼气,并使其体积减小,从而达到有效处理和资源利用的目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污泥消化的概念、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一、概念:污泥消化是指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和物理化学过程,将有机物降解为稳定的有机物和沼气,并使污泥体积减小的方法。

这是一种效率高、资源利用程度高且对环境友好的处理方式。

二、工艺流程:污泥消化一般由生物水解和好氧消化两个阶段组成,有些工艺还包括厌氧消化阶段。

(一)生物水解阶段:生物水解是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和悬浮物的过程。

该阶段主要利用厌氧菌通过分解有机物,产生酸、醇和胺等溶解性有机物,同时还有胞外酶和胞内酶的参与。

这些溶解性有机物可被后期的好氧消化阶段进一步降解。

(二)好氧消化阶段:好氧消化是将生物水解阶段中形成的溶解性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有机物和沼气。

该阶段主要利用好氧菌通过吸附、降解和吸附结晶等方式,将有机物转化为CO2、H2O和固体物质。

此外,好氧消化还可产生一部分沼气,可作为能源利用。

(三)厌氧消化阶段(部分工艺):有些工艺还包括厌氧消化阶段,该阶段是在生物水解阶段之后,通过厌氧菌进一步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该阶段可以增加沼气的产量,同时也可以降低有机物的浓度。

三、应用:污泥消化是目前污水处理厂中常用的污泥处理方式,具有以下应用价值:(一)减少污泥体积:经过污泥消化处理后,污泥的体积大大减小。

这不仅方便了污泥的后处理,还降低了处理成本。

同时,减少污泥的体积还有利于减少污泥占用的土地资源。

(二)资源化利用:污泥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作燃料或发电,实现能源的利用和节约。

此外,经过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可以用作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三)环境友好:通过污泥消化处理,将有机物降解为稳定的有机物,减少了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污泥消化原理简介

污泥消化原理简介

污泥消化原理简介污泥消化原理简介通常指废水处理中所产生污泥的厌氧生物处理。

即污泥中的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被细菌降解为以甲烷为主的污泥气和稳定的污泥,下面为大家带来污泥消化原理简介,快来看看吧。

剩余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病原菌,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中,有机物将会受到微生物的作用而发臭,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且病原体将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污泥在脱水前通常要进行稳定处理,稳定污泥的常用方法是消化法,消化有好氧消化和厌氧消化。

1.污泥好氧消化⑴污泥好氧消化实际是活性污泥法的继续,在消化过程中,有机污泥经氧化可以转化成二氧化碳、氨以及氢等气体产物。

⑵好氧消化分类好氧消化过程分为普通好氧消化和自热高温好氧消化两类。

⑶好氧消化池构造上一般包括好氧消化室、泥液分离室、消化污泥排除管和曝气系统。

好氧消化法的操作较灵活,可以间歇运行操作,也可连续运行。

⑷好氧消化的优缺点优点:污泥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程度高;清液BOD浓度低,消化污泥量少,无臭、稳定、易脱水,处置方便;消化污泥的肥分高,易被植物吸收;好氧消化池运行管理方便简单,构筑物基建费用低等。

因此,特别适合于中小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

缺点:运行能耗多,运行费用高;不能回收沼气;因好氧消化不加热,所以污泥有机物分解程度随温度波动大;消化后的污泥进行重力浓缩时,上清液SS浓度高等。

2.污泥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指污泥在无氧的条件下,由兼性菌及专性厌氧细菌将污泥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使污泥得到稳定。

⑴原理污泥厌氧消化的过程极其复杂,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水解与发酵细菌作用下,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水解与发酵转化成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二氧化碳及氢等。

第二阶段是在产氢产酸菌的作用下,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转化成氢、二氧化碳和乙酸,参与的微生物是产氢产乙酸菌以及同型乙酸菌。

第三阶段是通过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的作用,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对乙酸脱羧产生甲烷,参与的微生物是甲烷菌,属于绝对的厌氧菌,主要代谢产物是甲烷。

污泥消化

污泥消化

(4)中温/高温两相厌氧消化
污泥消化生物处理
张姣姣 王瑶
污泥

污泥是污水经过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方法处理后的副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 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悬浮物浓度 一般为1%-10%,并呈介于液体和固体两种形态之间的胶体 状态。随着各国污水产生和处理量的快速增长,污泥的产 生量也随之大幅增加,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引起全球的 共同关注,污泥的处理处置也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之 一。 目前世界污泥处理处置的主流技术有厌氧消化、好氧堆肥、 干化焚烧、土地利用等,在这些技术中,厌氧消化以其显 著的污泥稳定化、能源化效果得到了国内外的青睐。
(3)两级厌氧消化

在一级厌氧消化的基础上引入第二个消化罐,目的是对厌 氧消化过的污泥进行重力浓缩。虽然第二个消化罐中污泥 的有机质消化减量和产气量很少,但它使总的出泥体积减 少很多,且有效控制污泥消化过程的短流现象,进一步提 高杀菌效果,为污泥的储存和操作弹性的加大创造条件。ຫໍສະໝຸດ (3)两级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

污泥厌氧消化:指污泥中的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 氧菌和兼性菌的生化反应,最终分解为以甲烷和二氧化碳 为主的污泥气和稳定的污泥(称消化污泥)使之达到减量 化和稳定化的污泥处理工艺。厌氧消化是目前国际上最为 常用的污泥生物处理方法,同时也是大型污水处理厂最为 经济的污泥处理方法。 技术原理:目前国际公认的对厌氧消化原理和反应过程阐 述较为全面的是三阶段论,即厌氧消化分为水解及酸化阶 段、乙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

厌氧消化工艺

实际过程中常用的厌氧消化工艺主要有以下四种: (1)常规中温厌氧消化


(2)高负荷厌氧消化

污泥厌氧消化概述

污泥厌氧消化概述

污泥厌氧消化概述一、基本原理污泥厌氧消化是指在无氧条件下依靠厌氧微生物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并稳定的一种生物处理方法,通过水解、产酸、产甲烷三个阶段达到有机物分解的目的,同时大部分致病菌和蛔虫卵被杀灭或作为有机物被分解。

一般厌氧消化分为中温和高温两种:中温厌氧消化,温度维持在35℃±2℃,固体停留时间应大于20d,有机容积负荷一般为 2.0~4.0kg/(m3·d),有机物分解率可达到35%~45%,产气率一般为0.75~1.10Nm3/kg VSS;高温厌氧消化,温度控制在55℃±2℃,适合嗜热产甲烷菌生长。

高温厌氧消化有机物分解速度快,可以有效杀灭各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

二、消化过程污泥厌氧消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是当前较为公认的理论模式。

第一阶段,在水解与发酵细菌作用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高分子物质水解与发酵成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及二氧化碳、氢气等。

第二阶段,在产氢产乙酸细菌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物转化成氢气、二氧化碳和乙酸。

第三阶段,通过氢气营养性和乙酸营养性的甲烷菌的作用,将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将乙酸脱酸产生甲烷。

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由乙酸形成的甲烷约占总量的 2/3,由二氧化碳还原形成的甲烷约占总量的 1/3。

三、影响因素(一)温度温度是影响厌氧消化的主要因素,温度适宜时,细菌发育正常,有机物分解完全,产气量高。

实际上,甲烷菌并没有特定的温度限制,然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被驯化以后,温度变化速率即使为每天1℃都可能严重影响甲烷消化作用,尤其是高温消化,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

因此,在厌氧消化操作运行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大多数厌氧消化系统设计为中温消化系统,因为在此温度范围,有机物的产气速率比较快、产气量较大,而生成的浮渣较少,并且也比较容易实现污泥和浮渣的分离。

但也有少数系统设计在高温范围内操作,高温消化的优点包括: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增加病原微生物的杀灭率,增加浮渣的消化等。

污泥厌氧消化简介

污泥厌氧消化简介

污泥厌氧消化应用
03
污泥减量
污泥减量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 用下转化为沼气,同时产生大量沉淀物,实 现污泥的减量。
减量效果
通过污泥厌氧消化,污泥的体积可减少约30%-50% ,减轻了后续处理和处置的负担。
减量机制
厌氧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同时生成固形 物沉淀,使得污泥的体积和质量降低。
污泥厌氧消化简介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污泥厌氧消化概述 •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 • 污泥厌氧消化应用 • 污泥厌氧消化问题与解决方案 • 污泥厌氧消化未来发展
污泥厌氧消化概述
01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污泥厌氧消化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 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泥中的 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稳定的剩余物。
能源回收
能源回收
通过收集和利用污泥厌氧消化 产生的沼气,可以将其转化为 热能或电能,实现能源的回收
利用。
回收效率
沼气的热值较高,可达到 5500kJ/m3,通过合理利用 ,沼气的能源回收率可达到
60%-70%。
经济效益
能源回收利用能够降低能源消 耗,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同时为污水处理厂带来经济效
厌氧消化过程
预处理
为确保污泥的稳定性和消化效率,需要对污泥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如调质、加热等。
消化过程
厌氧消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微生物参与,并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
产物利用
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回收利用,剩余物可作为肥料或土壤 改良剂。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
02
厌氧消化技术分类
完全混合式厌氧消

污泥厌氧消化的工艺技术

污泥厌氧消化的工艺技术

污泥厌氧消化的工艺技术污泥厌氧消化是一种有效处理废水处理厂污泥的工艺技术。

它通过利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体,提高废水处理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还能降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量,减少环境污染。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污泥进料、厌氧消化、沼气收集与利用以及消化液回流等。

首先,将进入废水处理厂的污泥收集起来,然后通过输送设备将污泥送入厌氧消化池。

在厌氧消化池中,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沼气和消化液。

沼气主要由甲烷、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氢气等成分组成,可以用作燃料发电、热能利用或煤气替代。

消化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营养物质,可以回流到废水处理过程中,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它能够有效减少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产生的废弃物。

通过消化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可以降低废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减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进而降低环境污染。

其次,污泥厌氧消化过程还可以产生大量的沼气,这些沼气可以用作生物质能源,用于发电、取暖或者供应工业用气等。

沼气的利用可以提高废水处理厂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而且,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还可以回收消化液,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回流到废水处理过程中,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当然,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需要进行收集和利用,这需要建设相应的沼气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

其次,厌氧消化过程还需要定期对污泥进行搅拌和加热等操作,以提高消化效果。

此外,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也需要一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对于一些废水处理厂来说可能存在经济上的压力。

总的来说,污泥厌氧消化是一种有效处理废水处理厂污泥的工艺技术。

它通过利用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处理量,减少环境污染。

这种工艺技术在废水处理行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的技术水平和环保效果。

固废厌氧消化的工艺

固废厌氧消化的工艺

固废厌氧消化的工艺
固废厌氧消化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可回收资源的处理工艺。

其基本步骤包括:
1.污泥预处理:将固体废弃物切碎、过筛或压缩,以便提高污泥的表观密度和缩短固废的分解时间。

2.厌氧消化:将预处理好的污泥投入反应器中,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微生物发酵,使有机物逐渐分解为沼气、水和残渣。

3.沼气回收:收集沼气并回收利用。

4.残渣处理:将消化后的残渣进行二次处理,如晒干、热处理或焚烧,以减少残渣体积并消杀病菌。

固废厌氧消化的优点是能够减少有机废物的体积和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生产可回收利用的沼气和肥料。

缺点是工艺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并且对反应条件要求严格,否则会导致发酵失败。

污水处理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全解

污水处理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全解

污水处理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全解(1)采用两级消化时,一级消化池和一级消化池的停留时间之比可采用1:1、2:1或3:2,其中以采用2:1的最多:一级消化池的液位高度必须能满足污泥自流到一级消化池的需要,地下水位较高时、必须考虑池体的抗浮,对消化池进行清理时最好选择地下水位较低的时候进行。

(2)污泥厌氧消化池一般使用水密性、气密性和抗腐蚀性良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通常为6~35m,总高与直径之比为0.8~1.0,内径与圆柱高之比为2:1。

池底坡度为8%,池顶距泥面的高度大于1.5m,顶部集气罩直径一般为2m、高度为1~2m、大型消化池集气罩的直径和高度最好分别大于4m和2m。

(3)污泥厌氧消化池一般设置进泥管、出泥管、上清液排出管、溢流管、循环搅拌管、沼气出管、排空管、取样管、人孔、测压管、测温管等,一般进泥管布置在池中泥位以上、其位置、数量和形式应有利于搅拌均匀、破碎浮渣,污泥管道的最小管径为150mm,管材应耐腐蚀或作防腐处理,同时配备管道清洗设备。

(4)上清液排出管可在不同的高度设置3~4个、最小直径为75mm,并有与大气隔断的措施;溢流管要比进泥管大一级,且直径不小于200mm,溢流高度要能保证池内处于正压状态;排空管可以和出泥管共用同一管道;取样管最小直径为100mm,至少在池中和池边各设一根,并伸入泥位以下0.5m;人孔要设两个,且位置合理。

(5)池四周壁和顶盖必须采取保温措施。

污泥厌氧消化池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温度、pH值、碱度和有毒物质等是影响消化过得的主要因素、其影响机理和厌氧废水处理相同。

(2)污泥龄与投配率。

为了获得稳定的处理效果,必须保持较长的泥龄。

有机物降解程度是污泥龄的函数,而不是进泥中有机物的函数。

(3)污泥搅拌。

通过搅拌可以使投加新鲜污泥与池内原有成熟污泥迅速充分地混合均匀,从而达到温度、底物浓度、细菌浓度分布完全一致,加快消化过程,提高产气量。

同时可防止污泥分层或泥渣层。

史上最详细的污泥消化问题大总结8篇

史上最详细的污泥消化问题大总结8篇

史上最详细的污泥消化问题大总结8篇第1篇示例:污泥是指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微生物、细菌等成分的淤泥状物质。

污泥一旦堆积过多,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健康安全隐患。

如何有效处理污泥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而污泥消化技术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处理污泥的方法之一,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关于污泥消化的知识。

一、污泥消化的定义污泥消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沼气和稳定有机质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或整治的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产生沼气可再利用,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污泥消化是一种以微生物为主要代谢媒介的生化反应过程。

在污泥消化系统中,微生物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水和二氧化碳等产物。

1. 均相消化:即在消化罐中采用持续搅拌的方法,使污泥均匀分布,提高消化效率。

2. 异相消化:即将污泥和微生物裂解菌分别放在不同的消化罐中,通过外部调节,使两者达到最佳的消化条件,提高产气率和有机物去除率。

3. 序批消化:是指将污泥批量投入消化罐中,进行消化和排气,然后把罐中沉淀的稳定污泥排出,再加入新鲜污泥进行下一个消化批次。

1. 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2. 产生沼气作为清洁能源,可用于烹饪、取暖等。

3. 降低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五、污泥消化的关键技术1. 控制消化温度:常见的消化温度为35-55摄氏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化效率。

2. 保持适宜PH值:污泥消化的最适PH值一般在6.8-7.2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3. 气气混合:通过对消化罐内气体的混合,使气体均匀分布,提高沼气产率。

4. 投料浓度控制:投料的浓度适中,既能保证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又能维持消化反应平衡。

六、污泥消化的应用范围1. 生活污水处理厂:通过污泥消化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实现资源再利用。

污泥消化技术

污泥消化技术

污泥消化技术是指污泥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和专性厌氧菌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使之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使污泥得到稳定。

⑴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主要有一级消化、二级消化和二相消化等工艺。

①温度,按消化温度分成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通常使用中温消化。

温度为33~35℃,有机物负荷2.5~3kgbod5/(m3d),消化时间约为20d。

②投配率,中温消化的投配率以5%~8%为宜,相应消化时间为20~12.5d,有机物的降解率大于40%。

③烘烤与混合,并使消化池内消化菌与有机物充份碰触。

④污泥浓度,污泥固体含量一般采用3%~4%。

消化系统中,应当维持碱度在2000mg/l以上,并使其具备足够多的缓冲器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ph值的上升。

⑥碳氮比,一般要求碳氮比为(10~20):1为宜。

⑧污泥的投配方式,污泥的投配方式存有间歇投配和已连续投配两种。

⑶设计计算内容①池形,消化池的基本池团花圆柱形和蛋形两种。

②池顶,按池顶结构分为固定盖和浮动盖。

③消化池的数目与大小考虑到检修等因素,消化池的数量不应少于两座,消化池的有效容积按照每天加入污泥量及污泥投配率进行计算:其中v'为新鲜污泥量,p为污泥投配率为。

消化池附设的管道有污泥管、排上清液管、溢流管和取样管等,污泥管包括进泥管、出泥管和循环搅拌管。

污泥管的最小直径为150mm。

溢流管的最小管径为200mm。

取样管一般设置在池顶,长度最少应伸进最高泥位以下0.5m,最轻管径为100mm。

常用的搅拌方法有沼气搅拌,泵加水射器搅拌及联合搅拌等,搅拌设备至少应在2~5h内将全池污泥搅拌一次。

泵加水射器搅拌的参数为:水射器顶端浸没在污泥面以下0.2~0.3m,污泥泵压力应大于0.2mpa,生污泥量与排出水射器的污泥量之经是1:3~1:5。

⑥消化池的加热设备及计算污泥消化池的耗热量,主要考量并使新鲜污泥温度提升至建议的耗热量,补足消化池池盖、池壁、池底管道的热损失,以及热源至池子及其他构筑物的热损失。

污泥消化的简要评介

污泥消化的简要评介

在目前诸多污泥处置工艺中,“厌氧消化”或“厌氧消化+好氧堆肥”无疑是比较引人注目的工艺路线。

污泥厌氧消化,可以产生沼气。

产生的沼气首先用于污泥加热和维持消化所需的温度,剩余的沼气可以用来民用或发电。

消化产生的沼渣经过机械脱水后,经进一步的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可以作为营养土。

消化产生的沼液富含氮磷,经稳定化和无害化后,也可作为液体肥料。

所以“污泥厌氧消化+污泥堆肥”是比较理想的工艺路线。

但对平顶山污泥处置项目,单独的“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或“厌氧消化+好氧堆肥”工艺并不宜采用。

一、平顶山污泥泥质不适合采用污泥厌氧消化我国的污泥泥质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区别。

而平顶山污泥中的有机质含量更长期低于50%(公用事业局提供的2份检测报告值为14.8%~43.69%)。

根据调研,国内很多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有机质含量均在50%左右。

而国外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在70%以上。

造成我国污泥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活水平、雨污合流、收集管网不健全等等。

或者工艺原因(比如氧化沟工艺本身就属于长泥龄工艺)。

但有机质偏低的污泥用于厌氧消化的直接后果就是,产气率偏低。

必须指出的是,不同有机质含量的污泥其厌氧消化反应的产气率,并不简单的是等百分比下降的关系。

国外60~70%有机质含量的污泥,其理论产气率约为0.6~0.9m3/kg.VSS(每千克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产生0.6~0.9m3沼气)(例如,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消化系统设计是按照污泥有机质含量60%时,设计产气率为0.66 m3/kg.VSS)。

但对于有机质含量为40%的污泥,其设计产气率就会下降到0.2~0.3 m3/kg.VSS。

国内污泥的含砂量偏大,会对消化设备造成较大的磨损,减少消化池的使用容积。

而且,由于工业企业偷排等,国内污泥还含有很多有害成分,这对消化菌有抑制作用,造成实际产气率远达不到设计产气率。

国内污水的硫化物浓度偏高,造成沼气中的硫化氢含量大于设计值(比如,天津北仓项目沼气硫化氢浓度长期在6000ppm以上,最高值达近万ppm),造成脱硫设备或者无法使用,或者不堪承受高昂的运行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消化概述
污泥消化装置
一、概念
污泥消化通常指废水处理中所产生污泥的厌氧生物处理。

最早问世的污泥消化设施为兼有沉淀作用的化粪池;其后发展成为多种形式的双层沉淀池,下层为污泥消化室,上层为沉淀室;最后出现专为污泥消化而设的污泥消化池,为目前广泛采用。

二、原理概述:
通常指废水处理中所产生污泥的厌氧生物处理。

即污泥中的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被细菌降解为以甲烷为主的污泥气和稳定的污泥
(称消化污泥)。

但也有采用需氧生物处理以降解和稳定污泥中的有机物的,称需氧消化,常用于处理剩余活性污泥,曝气时间随温度而异,20°C时约需10天,10°C时约需15天,需氧消化的余泥不易浓缩。

最早问世的污泥消化设施为兼有沉淀作用的化粪池;其后发展成为多种形式的双层沉淀池,下层为污泥消化室,上层为沉淀室;最后出现专为污泥消化而设的污泥消化池,为目前广泛采用。

双层沉淀池由于效率低,造价高,目前已很少采用。

化粪池是一种简单的沉淀池,仍普遍地用于分散的独立住宅。

三、处理机理
①厌氧消化过程
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污泥中的有机物先是被腐生细菌代谢,转化为有机酸,然后厌氧的甲烷细菌降解有机酸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过程进展的快慢决定于这两类细菌的协调情况。

甲烷细菌的生长条件极为严格。

腐生细菌产生的有机酸必须及时降解,如有积累,一旦pH 值低于6.5左右,甲烷细菌的生长即受限制,平衡破坏,消化时间大大延长。

一般用搅拌污泥(使泥质均匀)和控制有机酸及碱度的方法来维持过程的正常进行。

有机酸(以醋酸计)控制在1000毫克/升以下,2000毫克/升左右时过程即受影响。

碱度(以碳酸钙计)控制在2000毫克/升以上。

有机酸有上升趋势时应立即停止加料(生污泥)。

碱度不足时可加石灰。

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生长因素。

过程可在33~35°C进行(称中温消化),也可在50~56°C进行(称高温消化)。


常采用中温消化。

消化时间随搅拌情况而异;充分搅拌时(称高负荷率污泥消化)常少于15天;不搅拌时(称传统污泥消化)常在30~60天之间。

高温消化常充分搅拌,消化时间约6~10天,产气率较高,寄生虫卵可杀灭90%以上,但耗热和耗能量大。

②污泥消化池结构
主要有:消化池、排污泥系统、搅拌系统、加热系统、集气系统正规的消化池大多采用圆柱形密闭池,锥底、拱顶。

少数也有采用多边形的池子。

圆形消化池直径一般在6~35米,直墙高度约为直径之半,池顶可为固定盖或浮盖。

池身大多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小型池也可用钢结构。

浮盖一般为钢制,可随池内液位高低而升降,以免池内空间出现真空。

消化池需有加热及搅拌设施。

加热方法主要有蒸汽直接加热,池内盘管加热和池外热交换器加热等。

蒸汽加热目前使用较普遍,操作方便,但增加了污泥的含水量。

池内盘管易在管面结垢影响效果。

池外热交换器效果较好。

污泥搅拌方法主要有机械搅拌、沼气搅拌和污泥循环等方法。

机械搅拌设备检修困难,污泥循环效率不高,而沼气搅拌效果较好,污泥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甲烷菌生长并加速污泥消化过程。

消化池旁应有控制室,室内装测定污泥气的气量和气压、泥量和泥温、pH值、泥面等仪表和设施,并应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机械通风设备、防火、防爆设备等。

此外,一般还设储气罐储放污泥气。

消化池可以串联运行,称二级消化。

这时一级池常加温,搅拌,连续
运行,池盖采用固定式;二级池常不加温,不搅拌,排放污泥水以缩减污泥体积,因污泥气不多,可以不设池盖,设盖时常用浮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