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压缩语段
2020届高考语文考点解析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专题07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易错点1 扩展语句1.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乡村四月(南宋)翁卷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错因分析】从类型上分析,此题属于诗句内容的扩展,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注意审清题干,读清楚题干的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如果任意一点做得不够,就会被扣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注意描写的运用,写出“乡村四月”的景色,注意“视听结合”,注意题干中“修辞”和字数的要求。
【参考答案】四月的江南,山坡上田野里到处都是绿的树、绿的草,原野顿时成了绿色的海洋。
远处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造就了另一个银白的世界。
天空中飘洒着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深情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扩展语句的题目从形式上来说包括三种:词语型扩展、句子型扩展、话题性扩展。
词语型扩展注意联词成句,句子型扩展注意添加相应的修饰成分,话题性扩展注意围绕话题,展开想象。
扩展时注意首先根据所给内容明确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描写抒情,叙述注意要点交代清楚、说明注意特征、功效、用途等明确,议论注意观点明确,抒情注意情感真挚、描写注意意境的创设。
作答扩展语句题一定要把握准确题目的要求,比如一般扩展语句都有修辞方面的要求,组织答案时就一定不能忽视,否则就容易失分。
1.李商隐的一联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
请根据诗意,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这联诗的意境。
要求:100个字左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题干要求扩写“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100个字左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答题时结合诗句内容适当展开想象,抓住诗句中关键意象“秋霜”“残荷”“雨”。
2020年江苏地区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资料

2020年江苏地区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资料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新高考大梳理考点梳理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在考纲中的能力层级要求为D级,属应用范围。
该项内容是2000年《考试说明》中新增加的考点,是根据高考改革“语言突出语言操作的实用性”的原则提出的。
1999年高考中第一次出现了此种题型。
因其或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或能更好地检验考生快速而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和主旨的能力,正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1、扩展语句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原句或词语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修饰成分和增加分句的方法,使句子结构复杂化、文意更丰富、更详尽的一种造句形式。
它着重测试学生的想像联想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扩展语句是为了把话说具体、明白、精确、生动、形象。
2. 压缩语段是考查考生对现有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表达的能力,它要求把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极其简要的文字准确地概括并表达出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要求能更快更多的捕获信息,各种媒体上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应运而生,这些新闻形式,其实也是新闻工作者对语段、文章进行压缩而形成的。
压缩语段类试题解答的常用方法就是反复阅读所提供的材料,筛选出关键的信息,从而准确地提炼出文章所表达的最主要的内容。
知识要点一扩展语句从对高考试题和一些训练材料中本测试点的训练题的分析来看,目前该测试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⑴、添加枝叶式扩展。
就是提供一句简单的话语,要求考生为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的成分,使它变得生动具体,血肉丰满。
这种形式主要通过①在原句中增加定语、状语、补语等附加成分,②在原句后续写句子,使单薄的句子丰富起来。
如:将“她笑了”一句话扩展,使其生动形象。
我们可以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将其扩展:①喜出望外的她含着泪笑了。
②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
花儿因她的笑而变得更加灿烂,月儿因她的笑而变得更加妩媚。
这种扩展类型难度较低,区分度也比较小,因此在高考中采用这种形式的可能性较小。
高考语文复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柱廊,色调,建筑立面,
那曲折的 淡雅的 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
组成了画面。
一幅幽谧的
(2)丰富内容 做法是按照要求在所给语句的前后、或者拆开所给语句,添加
一定的内容,要适当地发挥想象、联想,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修 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进行扩展。
故扣1分。
正确示例
粉丝对自己偶像的膜拜表现在行为上 已经足够雷人了,可他们仍觉得还不够给 力,看来想怡然自得地做粉丝也难。
“犀利哥”凭借他那雷人的造型,赢得 了众多的粉丝,特别是当听到他那妙趣横 生的回答,网友皆言:”真是太给力 了!”。
欣赏:请你为周恩来总理拟写一段颁奖词。要求: 使用反问句,高度概括生平,表述不凡,有强烈的 感染力,内容不超过200字。
例如:扩展“燕子飞翔”,字数不少于30字。
①在风雨到来之前,天气闷热,觅食的燕子,一边欢快地叫着, 一边在低空飞翔着。(记叙)
②天空象罩着厚重的灰幔,树叶无精打彩地垂着头。这时,一只 只燕子一下子似流星掠过地面,一下子又箭一般射上天空,欢快 地叫着,飞翔着。(描写)
③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在暴风雨来临前的闷热时刻,一切生灵 都热得难挨,可燕子却欢快地叫着,飞翔着。(议论)
▼这道题是要求写出“文采句” 典型题目, 也是采用率最高的题目,我们应予以高度 重视。
例2:根据下面的思路,合理展开叙述,组
成80字左右的语段。
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
此题的扩展关键是要对夏天和冬天分 别进行叙述和描写,写出各自的情趣,而 描写和叙述有无意蕴是做好这道题的关键。
参考答案:夏有夏的草绿花红,冬有冬的 琼枝玉叶。夏天百川灌海,漫天碧透,雨 后泛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湖面溜冰,一 样使人逸兴神飞,意趣盎然。
2020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十三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共56张PPT)

独命题,但会和其他考点相结合进行考查,如与“语言表达简
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等考点相结合。同时,本 考点也容易“出彩”“出新”,需要考生给予足够的重视。 3.对接核心素养:本考点主要涉及‘.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 与运用”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将简单的语句扩展成复杂的语句, 可以让考生展示其独特的解题思路,培养考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 探索精神;将复杂的语句压缩成简单的语句,可以让考生具备良好 的语感,熟悉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具体“话题”或“镜头”,利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
或描绘自己记忆、憧憬的某个情景,或通过想象构建一个
场景,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典例3: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
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月亮, 一直照在这千百年来祖辈们遗留下的脚印上以
及日日夜夜奔腾的长江上,我望着静谧的月光,想象着唐诗中堪称绝 唱的篇章,“月涌大江流”,汹涌的波涛、川流不息的江水,都传承着 传统的文化。
方法总结:
解答连缀成句型扩展题的两个要点
1.分析意象特征。题干给出的几个词语已经给考生定下了写作内 容:描写的角度、对象,暗示营造的情境,表达的情感等。比如【典 例1】,“秋雨”点明时令和环境特征等,“庭院”点明地点,“树叶” 点明描写的对象。由此可知,语段描写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秋雨中的
2020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09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二)

专题九: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二)清单二压缩语段常见题型1.新闻类新闻类“压缩语段”题旨在考查考生辨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语言表达技能题,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点,体现了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并且较好地反映了高考命题贴近时代生活的走向。
常见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拟写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是最简洁的新闻,要求高度概括,只要将主要的人、事交代清楚即可(时间性较强的动态新闻则应交代时间)。
一般常用主谓句,但不一定是个单句,短复句亦可。
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拟写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字)记者日前从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获悉,应墨西哥国防部邀请,由北京卫戍区仪仗大队选派36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今日从上海启程赴墨西哥参加墨独立200周年庆典阅兵。
据了解,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军队都将派出相同规模的方队参加阅兵活动。
这是解放军仪仗部队首次走出国门远赴海外参加活动,旨在体现我军对中墨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表明我军参与国际多边友好交流活动的积极姿态,展示我军与各国军队增进了解,推动互信,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
(2)拟写新闻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
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神采传达出来。
因此,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
“拟写新闻标题”比“拟写一句话新闻”要求更高,它不仅要高度概括出语段内容,还要讲求句子形式的优美,有文采。
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有人物、事件即可。
例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
昨日,负责曹操墓发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郑州举办曹操高陵考古发现说明会,就大家关心的曹操谥号问题、出土石碑刻铭真伪等问题一一进行澄清与答复。
有专家认为,墓穴没有发现墓志铭非常遗憾,也缺乏有力证据。
孙新民则表示,该墓葬中没有发现墓志铭是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
东汉时期流行墓前立碑,埋入墓中的石刻是不多见的。
2020届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

2020届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1.扩展以下语句,使语意表达更丰富。
(60个字以上)一首好诗,总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像。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朵浪花,叫你去想像大海的浩渺;只给你一勾弯月,叫你去想像夜空的宁静;只给你一颗露珠,叫你去想像黎明的清新。
它总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像。
2.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50个字左右)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天的气息。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怀着对春姑娘的深深眷恋,我挥挥衣袖,告别了青山绿水,衣袖间还沾着花间露水,嗅一下,还能闻到花的芳香;裙角间还残留着小草的新绿,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示例二:结伴去郊外踏青,春风轻轻地吹动我的衣襟,春花、青草的清香偷偷溜入我的衣袖,春雨柔柔地打湿了我的衣衫,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的气息。
示例三: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的气息,那青草的香味还存留在衣袖间,淡淡地在空气中飘动,那花儿绚烂的色彩还不停地在眼前闪现,那小河奔腾不息的声响还在耳边回荡。
高中语文高考考点复习之扩展语句

2020高中语文高考考点复习之扩展语句及压缩语段2020高中语文高考考点复习之扩展语句及压缩语段1.揣摩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把画线的诗句扩展成一段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扩展文字不超过60字。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春天郊外,牛毛般的细雨飘落河面,鱼儿不禁跃出水面,要亲吻那雨丝;微风吹拂,燕子斜着飞过,燕尾像剪刀剪断了细雨。
2.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50个字左右)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天的气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①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怀着对春姑娘的深深眷恋,我挥挥衣袖,告别了青山绿水,衣袖间还沾着花间露水,嗅一下,还能闻到花的芳香;裙角间还残留着小草的新绿,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②结伴去郊外踏青,春风轻轻地吹动我的衣襟,春花、青草的清香偷偷溜入我的衣袖,春雨柔柔地打湿了我的衣衫,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的气息。
3.扩展下句,要求用三个比喻句描写出“秋叶”的情状,字数50字以内。
山谷中,溪流边,满眼是缤纷的秋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像春花一样五彩斑斓,像蝴蝶一样翩飞起舞,像片片小舟在溪水中漂流。
4.根据上下文内容,扩展画横线的句子。
不超过60字。
城市书展,对外展现城市精神,对内体现市民素质。
逛书展,书香扑面而来,那氤氲的文化氛围具有无穷魅力,感染着整座城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对外是名片,书展的规模、品位显示城市的文化精神;对城市内部而言,市民爱书的程度也体现了市民的文化素养。
2020届高考语文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栏目导航
32
(二)拟写新闻导语 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要将新闻的时 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概述出来。 标准新闻导语一般包括: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 +③发出时间+④主体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或原因 +⑥主体事件的简要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栏目导航
22
第三步:选用手法,组织语言作答。要严格围绕话题,不能另 立话题,可以选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借助举例、对 比、因果推论法等来增强语言表现力。
栏目导航
[即时训练] 4.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栏目导航
33
[即时训练] 2.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新闻导语。 埃及开罗大学研究人员在《BMC生理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 将实验鼠分为3组,分别将它们置于无铅汽油烟雾、含铅汽油烟雾 和清洁空气环境中,结果显示,与处于清洁空气环境中的实验鼠相 比,两组暴露在汽油烟雾下的实验鼠出现了更多攻击行为。对这些 实验鼠大脑的检查显示,实验鼠吸入的汽油分子会导致其大脑中的 神经递质水平出现明显波动,这可能是它们更具攻击性的原因。
栏目导航
34
研究人员说,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汽油分子,他们的研究成果 或许可以帮助解释一些人在开车时为何常变得烦躁的问题,因此他 们建议公共卫生部门更多地关注这方面的研究。
栏目导航
35
解析:首先,阅读所给材料,然后从材料中提取能反映事件中 心事实的各要素的相关信息。其次,把提取出的重要信息组织成一 句话,整理为答案。
答案:《BMC生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吸入汽 油烟雾会影响实验鼠的神经系统,使其变得更具攻击性。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检测: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含解析)

语言表达主观题——压缩语段、扩展语句1.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5分)傍晚雪天地美不胜收答:傍晚,雪仙子在尽情地挥舞着衣袖,向人间播撒着花儿,红梅欢笑漫天雪,顷刻,天地之间,清纯洁净,一片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解析:内容上,不仅要用到所给词语,还应力求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注意字数限制。
2.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展现了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画面。
请展开想象,对该联加以描写,表现出诗句的情景和意境。
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
(5分)答: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姿态是那样娴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
辋川之夏,积雨天气,整个山野物我相惬,画意盎然。
解析:应在充分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从视听、动静、远近等不同角度描写画面;修辞上,可考虑运用拟人、对偶、比喻、排比等。
注意突出诗句的意境。
3.《散文诗》是一本青少年非常喜爱的文学刊物,下面是小张同学为之写的一段赞美之辞的开头,请根据文意,续写一段话。
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
(5分)茫茫人海,知音难觅;茫茫刊海,好刊难寻。
是你,《散文诗》,与我结伴,一路牵手同行;是你,《散文诗》,为散文诗的爱好者默默地奉献;是你,《散文诗》,为文人墨客提供了用武之地。
解析:学生答题时,首先要抓住《散文诗》这个主语,结合它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要注意此题为续写题,组织答案时一定要与上文紧密联系,使文意顺畅;最后要注意题目的具体要求。
4.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100字左右。
(5分)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答: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梅花,俏皮而含羞地开在桥头、小院,傲立在风雪中。
含羞的花朵,不时惹得北风吹拂,将那漫天的花香清影,留给踏雪寻梅的墨客,留给追梦寄怀的智者,也留给失落孤独的旅人。
2020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09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一)

专题九: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一)清单一扩展语句常见题型1.添加成分型有些句子结构简单、内容单薄,“添加成分”便是使句子丰富、生动的好办法,这样的命题一般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可以较自由地创造与发挥。
例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其具体、生动、丰满。
翠鸟飞走了。
2.串词设境型这种类型的扩写是给定几个词语,要求考生用联想的方法,把所给的几个词语串联起来,扩展成意蕴丰富的一段话。
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要求中会有一些限制。
如,要求写成“情景交融”的文字,突出某种情感、运用何种修辞等。
例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40字左右。
要求思想健康,语意连贯。
想象雾倾听①表现“欢快”:②表现“忧愁”:解析题中提供了两种情景,扩展时要根据规定情景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只要与这两种情景相一致,且分别融进提供的三个词即可。
答案(示例)①我们的想象也随着林中的雾气弥漫开来,虽然到处朦胧,我们依然能遥看瀑布,倾听泉声,品嗅百草……②倾听着泉水幽幽的哀鸣,蒙着愁绪不解的雾气,你说,我们忧郁的心中怎能容下想象翅膀的翻腾?3.话题拓展型这种类型的扩写,就是把一句话按照要求扩展成几句话或一段话,使之丰富、充实、形象、鲜明。
它往往给定一个话题或给定一个陈述对象,常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着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会考查对修辞手法准确使用的能力。
例请以“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为话题扩写一段话,要求运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60字左右。
4.设境描述型这种类型的扩写就是根据所提供的具体情境,以某一词语或者句子为重点,利用主题词或者主题句的形式进行扩写。
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例以“秋天·思乡”为背景,以“色彩”为重点,扩展一段话。
解析题目中明确的信息有:(1)“秋天·思乡”决定了语段的抒情氛围;(2)“色彩”明确了描述对象的特征。
2020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压缩语段

第2讲压缩语段“压缩语段”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归纳概括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形式。
压缩语段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
恰当地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是筛选能力,二是概括能力。
“压缩语段”常见的考查形式主要有:(1)新闻压缩(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等);(2)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3)提取关键词;(4)整合提供的信息,给概念下定义。
题型一新闻类压缩新闻类压缩语段题旨在考查辨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表达技能题,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点,体现了多方面的能力,并且较好地反映了高考命题贴近时代生活的走向。
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拟写新闻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提挈全篇,浓缩文意,因此,新闻标题必须简洁、准确、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富有吸引力。
新闻标题的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做出内容提要等。
试题中通常要求拟写主标题,有的要求同时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但单独拟写副标题的题目不大常见。
2.拟写新闻导语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要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概述出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语虽短,新闻的要素要齐全,以便读者可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
试题如要求根据新闻的主体写导语,考生应仔细阅读主体部分,从中提炼出各个要素,然后加以连缀。
3.拟写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
根据新闻要素的要求,“一句话新闻”必须包含的答题要点是: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面面俱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结构上一般常用主谓句,但不一定是单句,短复句亦可。
2020年高考语文:压缩语段

2020年高考语文:压缩语段1.(2020·高考模拟山东、海南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5分)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将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
目前上海已累计建设5G基站近500个;2019年3月30日上午,首个5G手机对话在沪拨通,上海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
到2021年,将实现5G网络在全市的深度覆盖,在工业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应用解决方案,把上海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答:参考答案:①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②目前已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③到2021年将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2.(2019·全国卷Ⅱ)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
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 100万立方米。
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
目前,门头沟区域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答:解析:解答此类题,一是要明确新闻报道的特点,抓住时间、地点、事件等新闻要素;二是要以句为单位,抓住句中关键信息,并概括整合。
本题材料共有四句话。
第一句交代主要事件及其时间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第二句交代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第三句交代为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停用发电站;第四句交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据此提炼出关键信息即可。
参考答案:①2019年3月13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2020版 第1部分 专题6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专题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指根据题目提供的语言情境(或者图画),对指定的语言单位进行扩展。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语言条件和命题者创设的情境进行扩展。
提供的语句语体色彩不同,提出的扩展要求不同,答题方法也不一样。
侧重考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系,创设一种情境,写一段情景交融的话,或阐发一种哲理。
有的要求围绕某个中心,有的要求有明确的重点,还有的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
[方法指导]连词成句型解题“4步骤”第一步:分析词语,激发想象。
要抓住所给词语的特点,根据所给的几个词语,想象可以组合成什么样的画面、情景或故事,并看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第二步:明确思路,初联成句。
构思时看哪些可作为背景,哪个可作为重点描写的对象,初步连词成句。
第三步:添枝加叶,丰富内容。
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连缀所给的词语。
可以增加定语、状语、补语等,从数量、范围、程度、状态、性质等方面对句子主干进行形容、修饰、限制、补充,也可以增加时间、地点、人物等,使事件完整化。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第四步:根据题干,验证答案。
要检查扩展后的语句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即时训练]1.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超过80个字)秋雨庭院树叶人解析:解题时,第一步:分析给出的词语的特点,“秋雨”点明季节,也是画面的一个组成要素,“庭院”是地点,“树叶”在秋天凋零,面对如此秋景,“人”会悲秋伤怀。
这是一个景与人结合、以景写情(感伤之情)的画面。
第二步:根据上述理解,可把这几个词语组成句子:秋雨打落庭院中的树叶,人见此景而伤感。
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使第二步中组成的句子丰富起来,创设一种感伤情境,恰当地表达一个主题。
最后验证答案。
答案:(示例)絮絮叨叨的秋雨把庭院打扮得如同一个柔弱的美人,庭中长满了绿苔,凋落的树叶似乎在给绿苔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窗边的那位女子望着这情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掩面而泣。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题点四 描写类语段压缩 作答描写类语段压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具体分析语段的每一句话,把握描写对象的特点。 (2)对描写性语言进行转换。描写类语段中的很多语句是形象化的表达,而回 答问题的语言是需要高度概括的,这就要求在组织答题语言时对描写性语言进行 转换,即把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平实、质朴的语言。 (3)调整语序。组织描写类语段压缩题的答题语言时,一般按照语段呈现的顺 序进行,同时,还要注意时间、空间顺序。
题点三 记叙类语段压缩 作答记叙类语段压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语段的记叙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事件所体现的意义 等。 (2)把握记叙要素与题干之间的关系。明确具体的记叙要素后,分析这些要素 与题干具体要求之间的关系。 (3)调整语序。筛选出重要信息后,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具体的语序,一般 可以表述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事件的过程和意义。
【典例】
请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条导语。(不超过40个字)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 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 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动 。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 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动, 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 行的系外行星。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这物 体确实是系外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语
说明类语段侧重考查它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事理; 议论类语段侧重考查它的论点和论据;
段
记叙类语段侧重考查它的六要素;
描写类语段侧重考查景物及其特征,描写的角度及
2020年高三语文高考专题训练 扩写与缩句

(1)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 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小提示
审题指导 描写
有时题干不会明 确给出文体要求,我 们要根据已给出的语 句判断,从而选择合 适的文体。
比喻、拟人
不超过60字
第一步
“连词成句”扩展题解题方法 分析所给词语的特点
判断词语是具象还是抽象。 初冬
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太 阳系”行星的照片。
(2)概括要点。 ①记叙类语段的压缩——抓住所叙事件的主干。
记叙类语段包括叙事、写人等叙事性文字。这类语段的主要信息是:叙 述主体,经历及特征,叙述意义及目的(详细情节、背景材料等可省)。这类语 段的压缩,可以通过抓住记叙要素的方法来提取主要信息。只要抓住了记叙的 时间、地点、人物(对象、身份等),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就抓住 了语段的主要内容。在六要素中,对事件的叙述较难把握。因此,我们必须认 真审读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排除干扰因素,筛选出有效信息,抓住语段 的本质,归纳出语段的中心。还有一些语段的信息相当集中,只要抓住了中心 句,也就抓住了语段的中心内容。压缩此类语段,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摘录语句 进行概括。
4 古老的 银杏树 5 动摇西晃 ,树叶 6 纷纷 凋零。
“连词成句”扩展题解题方法 第三步
关注环境,根据环境设置合理的场景。 自然环境 时间、地点、气候、景物等 社会环境 特定的时代背景、民俗民风等
确定中心词,围绕中心词对场景进行细致描写(联想想象+ 运用修辞),营造一种氛围或表达一种情感。
方法便笺
半天都不好意思。
(4)续写补写式扩展“四步走”: 第一步,读懂题目要求,准确辨明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要把握所提供文段或文句的语脉,以此为扩写源头,确定扩写的突破口, 搞清整个语段或句子前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步,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注意推导合理,主旨一致,修辞、句式、意境、 色彩等符合要求。要从试题形式和内容入手进行分析,进行扩展。要注意防止只顾形 式不顾内容,或者只顾内容不顾形式,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等错误。 第四步,检查扩展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等。
高考语文专题真题训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高考语文专题真题训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
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答案】202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
仪式上公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是“天问一号”、任务标识“揽星九天”。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语段。
新闻类压缩语段,它主要考查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比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
根据新闻的特殊性可知,新闻的主要信息集中在导语部分,本则新闻的导语是“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故中心事件是:2020年“中国航天日”于4月24日启动。
紧接着介绍了这次启动仪式的主要内容“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然后分别具体介绍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的意义: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这部分不是关键信息,不必压缩。
答题时要注意字数的要求,不要超过70个字。
2、【2020年高考新课标II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1)给这个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答案 浙商成长基金成立 (2)根据新闻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浙商成长基金”。(不超过50个字) 答案 浙商成长基金是通过投资并购、产业整合、返乡投资来帮助浙江实现经 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产业母基金。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典例1 (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2018 年 4 月 18 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 80.3%,较 2016 年的 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 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 73.0%,较 2016 年上升了 4.8 个百分点。成年国民 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答案 石料非凡;被人崇敬;最大型;端庄肃穆;汕尾新标志;庇佑渔民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解析 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题目的特征概括文段的特征,注意题干的要 求“五个短语”“凤山妈祖石像”。答题时注意对语段进行切分,切分的依据是按 句子划分,然后提取关键词语,此题的关键词语是石料非凡;被人崇敬;最大型; 端庄肃穆;汕尾新标志;庇佑渔民。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2.拟写新闻导语的方法 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 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 标准新闻导语一般包括: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 ④主体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 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说明:如果试题材料不包括前三项相关材料,前三项内容可舍去;④⑤两条可 互换位置;⑥中的“过程”需要用句子完成,如果字数要求极严,可以用主体事件 名称带出过程。
解题方略 1.拟写新闻标题的方法 新闻标题提挈全篇、浓缩文意,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 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 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 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2.拟写新闻导语 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要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 物、事件等概述出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语虽短,新闻的要素要齐全, 以便读者可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试题如要求根据新闻的主体写导语, 考生应仔细阅读主体部分,从中提炼出各个要素,然后加以连缀。 3.拟写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报 道任务的新闻。根据新闻要素的要求,“一句话新闻”必须包含的答题要点是:① 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但在实际操作 中,不一定面面俱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结构上一般常用主谓句,但不一定是 单句,短复句亦可。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训练1.阅读下面的新闻,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本报杭州9月23日讯(记者袁华明)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浙商成长基金于9月23日 在杭州正式成立。该基金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通过投资并购、产业 整合、返乡投资来帮助浙江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浙商成长基金目标管理 资产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首轮封闭规模约80亿元,其余部分将于半年之内募集 到位。 该基金是由沪上知名浙商企业——复星集团牵头发起设立的一只产业母基金。该 基金定位于嫁接复星的海外投资能力与浙商的产业落地能力,目标是成为引导基 金,发展成为浙商返乡投资的资金池,积极参与浙江省七大万亿产业的投资。在首 轮封闭中,浙商成长基金汇聚了政府引导资金,海内外知名浙商商会、浙江省行业 龙头上市公司以及国内顶尖的金融机构。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2.议论性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 对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必须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具体如下: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3.描写类压缩——舍偏取正法 对于描写类语段压缩,首先要弄清描写的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从句 法和语法两个角度对语段进行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句子或词语,舍弃一些修 饰、限制或补充性的句子或词语。对于写景的语段来说,一些时令(间)、地点、方 位等状语和对事物本身描绘性的定语都属于舍弃的东西。 4.记叙类压缩——关注要素法 就表达方式而言,记叙类语段属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记叙的要素主要指时 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份等),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文中的中心 事件是主干,其他是枝叶,抓住了这些要素,就等于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解题指导] 材料为说明类内容,要求逐段概括,每点不超过10个字。要抓住 主要概念“古代木构房屋”,从每一段中将与“古代木构房屋”有关的关键词筛选 出来就是答案。
答案 ①台基高,出檐大。 ②内部可通可隔。 ③构件艺术美观。 ④涂有油 漆以防腐。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3.拟写一句话新闻的方法 要把握语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标准一句话新闻一般包括:①主体事件名称+②(必要的)时间(重要的高精尖科 技实验时效性很强,有时要落实到分秒)、地点+③主体事件目前的状态、结果、 趋势(即人们最关心的新闻点)。 4.一般性新闻材料的压缩方法 对于一般性新闻材料的压缩,答案应包括:①(必要的)时间、地点+②事件发 生的原因、背景或其他条件+③事件发生过程的主要步骤名称+④事件过程的结 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题型二 语段类压缩
语段压缩题一般是要求概括主要内容,这种题型一般要求既要理清文段的结构 和思路,又要概括出各层次大意。从设题材料角度看,主要可分为四类:记叙类、 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记叙性语段侧重考查它的六要素,实际上就是围绕记叙 性文章的六要素命题;描写性语段主要考查景物及其特征,描写的角度及其目的、 感情等;说明性语段侧重考查它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事理;议论性语段侧重考查 它的论点和论据。总之,命题者是根据语段的性质和特点,设定考查点,高考主要 考查对说明类、议论类语段的压缩,记叙类与新闻类相似。
“压缩语段”常见的考查形式主要有:(1)新闻压缩(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 标题、拟写导语等);(2)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3)提取关键词;(4)整合提供的信 息,给概念下定义。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栏
目
导
题型一
航
题型二
新闻类压缩 语段类压缩
题型三 提取关键词
题型四 下定义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
—— 语言的构建和运用
专题八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素匹绫罗,长短剪裁
第2讲 压缩语段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压缩语段”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 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归纳概括为符合命题要求 的语言表达形式。压缩语段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 恰当地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是筛选能力,二是概括能力。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解题方略 根据语段类型巧妙概括
1.说明类语段——层次切分法 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 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具体如下:
给语段划 分层次
⇒
提炼各层 次要点
⇒
比较整 理概括
⇒
查看验证 是否达标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 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 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 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 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 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题型一 新闻类压缩
新闻类压缩语段题旨在考查辨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 它是一种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表达技能题,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点,体现了 多方面的能力,并且较好地反映了高考命题贴近时代生活的走向。主要有以下三种 类型:
1.拟写新闻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提挈全篇,浓缩文意,因此,新闻标题必须简 洁、准确、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富有 吸引力。新闻标题的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 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做出内容提要等。试题中通常要求拟写主标题,有的要 求同时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但单独拟写副标题的题目不大常见。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典例2 (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 特点不超过 1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