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要点整理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复习要点

实验心理学复习要点

实验心理学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

这种现象称为实验者效应。

2.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Φ/Φ=C,其中Φ为原刺激量,△Φ为此时的差别阈限,C为常数,又称为韦柏率。

3.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是一个表达简单的定律,其公式为S=KlgR,其中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是常数。

简单来说,这个定律说明了人的一切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肤觉(含痛、痒、触、温度)、味觉、嗅觉、电击觉等等,都遵从感觉不是与对应物理量的强度成正比,而是与对应物理量的的强度的常用对数成正比的。

这个定律是19世纪德国心里物理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1801~1887)在他的表兄和老师韦伯(Ernst Heinrich Weber,1795~1878)的定律基础上建立的,所以又称为韦伯-费希纳定律,也正是因为这个定律,心理物理学才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建立起来。

4.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须随机地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

5.真实验设计:在随机化原则基础上分配被试,能够充分控制全部内在的无效变异源和外在无关因素的影响,以获得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的设计。

它是相对于准实验设计而言的,真实验设计是在各种设计方法中要求控制条件最严密、操纵自变量最有效和测定记录因变量最准确的一种。

6.自变量的混淆:自变量混淆——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淆。

7.双盲实验:双盲实验是一种更加严格的实验方法,通常使用与人文科学(humansubjects),旨在消除可能出现在实验者和参与者意识当中的主观偏差(subjective bias)和个人偏好(personal preferenes)。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理学知识点实验⼼理学知识点 《实验⼼理学》是我院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先后在05年和08年获上海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是⼼理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之⼀。

以下是⼩编精⼼准备的实验⼼理学知识点,⼤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第⼀章实验⽅法 1. 主试: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发了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理学的资料 2. 被试: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3. ⾃变量:即刺激变量,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为或⼼理的变化 4.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是⾃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为变量 5. 信度:即因变量的可靠性,⼀致性,同⼀被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结果 6. 效度:即因变量的有效性,当⾃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不是其他因素造成 7. ⾼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平的⾃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差别时,⽽实验出现⾼限效应 8. ⾃变量的混淆:研究者选定的⾃变量与⼀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控制变量就是潜在的⾃变量 9. 组间设计:把数⽬相同的被试分配到⾃变量的不同⽔平或不同的⾃变量上,即把被试分组,各组间结果对⽐ 10. 组内设计:使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变量的不同⽔平或不同⾃变量上,即被试不变,先后做不同⼏组测试,然后对⽐前后的结果,上组对下组有影响 11. 匹配被试:对全部被试进⾏预备测验,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似的,或是说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 12. 完全平衡法:把所有可能的顺序都排出来进⾏实验 13. 拉丁⽅⽅法:保证每个⾃变量都同等地出现在实验顺序的每⼀个位置 14. 实验者效应:在实验过程中,若主试对被试的正确反应流露出赞许的神情或是对错误的反应表⽰不快,这些主试的态度,是对实验的负⾯影响,要防⽌实验者效应 15. 因素设计:关于两个或多个变量的⼀种实验设计,将实验中每⼀变量的各个⽔平都结合起来进⾏实验 16. ⾃然观察法:在⾃然情影中对⾏为所作的仔细观察,观察者必须为局外⼈不得⼲预实验 17. 调查法:为确定⼈们对⽢⼀特殊问题的感受,作⽤是澄清事实,招除充⾏的不实传闻 18. 相关⽅法:可能为正可能为负,相关并不必然是原因 19. 个案法:⼜称个案历史技术,对某⼀特殊⼈物的深⼊研究,强调个别差别 20. 档案法:使⽤现有的资料去验证新的假设 第⼆章⼼理物理学⽅法 21. ⼼理物理学:⼀门研究⼼⾝之间或⼼物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物学,中⼼问题是物理量与⼼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2. 感觉阈限:有感觉与⽆感觉的分界线上的刺激强度,即在50%的试验次数中引起感觉的刺激值 23. 差别阈限:在50%的试验次数中引起感觉差别的最⼩刺激增量,也叫最⼩可觉差 24. 韦伯定律:最⼩可觉差依赖原来不同的重量刺激值⽽不是,但总是原先重量或称标准重量的2% 25. 最⼩变化法:刺激由递减和递增两个毓组成,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

心理学实验知识点

心理学实验知识点

心理学实验知识点心理学实验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心理学家可以控制和操作变量,以便观察和测量特定的心理现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实验知识点,包括实验设计、变量控制、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

一、实验设计1. 独立变量和依赖变量:实验中,独立变量是研究者操纵的变量,而依赖变量是研究者观察和测量的变量。

独立变量是实验的原因,而依赖变量是实验的结果。

2. 随机分组设计:为了消除实验结果的偏差,研究者可以使用随机分组设计。

在这种设计中,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以保证每个条件的参与者具有相似的特征。

3. 双盲设计:双盲设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旨在消除实验结果的主观偏见。

在双盲设计中,既有实验者也有参与者不知道实验条件的具体内容,以避免他们的期望影响实验结果。

二、变量控制1. 控制变量: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者需要控制其他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变量。

这些变量被称为控制变量,研究者需要在实验设计中对其进行控制。

2. 随机分配:随机分配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变量的方法。

通过随机分配参与者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研究者可以保证每个条件的参与者具有相似的特征,从而控制其他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因素。

3. 对照组:对照组是实验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照组接受与实验组相同的条件,但不接受独立变量的操纵。

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研究者可以确定独立变量对依赖变量的影响。

三、数据收集1. 测量工具:在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需要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来收集数据。

常见的测量工具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生理指标测量等。

2. 数据记录:研究者需要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数据记录应包括实验条件、参与者的反应和测量结果等。

3. 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者需要使用可靠的测量工具,并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严格控制和操作。

四、数据分析1.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用于对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关键的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一、实验变量在实验中,变量是指可以变化或被操纵的因素。

主要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或改变的变量,其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的变化。

例如,在研究记忆方法对记忆效果的影响时,记忆方法就是自变量。

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变量,是研究者想要观察和测量的结果。

在上述例子中,记忆效果就是因变量。

控制变量则是那些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但研究者不希望其发挥作用的变量。

比如,被试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需要在实验中保持恒定或加以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设计常见的实验设计有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和混合设计。

被试间设计是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处理。

这种设计可以避免实验顺序对结果的影响,但可能会因为个体差异导致误差。

被试内设计是让每个被试都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

优点是能够减少个体差异的影响,但可能存在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

混合设计则结合了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的特点,在一个实验中同时包含两种设计方式。

三、实验误差实验误差是指实验中除了自变量之外,其他因素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

误差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实验设计或测量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的,具有方向性和稳定性。

例如,测量仪器不准确会导致每次测量结果都偏高或偏低。

随机误差则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没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在多次测量中会相互抵消。

为了减少误差,研究者需要精心设计实验,控制无关变量,提高测量工具的精度,并进行重复实验。

四、反应时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

它是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个体的感知、注意和决策等心理过程。

简单反应时是指对单一刺激做出的反应时间,例如看到红灯就按下按钮。

选择反应时则是在多个刺激中选择一个做出反应的时间,比如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灯中,看到绿灯按下按钮。

实验心理学的重点和难点及实验心理学题库整理版

实验心理学的重点和难点及实验心理学题库整理版

实验心理学的重点和难点一、 实验心理学概述(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 冯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2. 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其著作有《心理学物理纲要》;3. 艾宾浩斯开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之先河,采用节省法;(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略二、实验心理学的变量与设计(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1) 观察法:是描述性质的方法,特点:直接性,描述性;缺点:过于直接和简单;其中自然观察法是最受推崇的一种方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其中个案法,是指深入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注意无干扰观察::指研究者为了避免被试由于知晓正在被观察,产生非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而采用的一种无干扰观察技术)2) 相关研究: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实验法: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级的方法;实验法的优点:①实验者带有特定的目的进行实验,这比起耐心等待自然观察要有效、经济和方便得多②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而只改变一些研究感兴趣自变量,因此结论更加严谨③实验条件为实验者的观察和记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测量较为精确④设定明确的实验条件可以使别人来重复并检验实验的结果实验法的缺点:①实验条件控制有过多的人为性②实验干涉程度高③对于复杂的行为无法测量④不适合大规模探索性研究根据实验的条件要求严格程度分类: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情境下,对实验情境进行一定控制来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与真实生活或工作情境比较接近,具有很好的推论性;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精确和严格的控制进行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差异较大,推论性较差;(二)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1) 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自变量的分类:①作业变量(课题变量):即各种可以操纵的具有质或量的变化的刺激,如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或教学组织形式等;②环境变量,即实验的环境,如实验室的照明情况或噪音强度等;③被试变量,又称机体变量,是指在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被试间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特征,如年龄、性别、血型、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健康状况等;④暂时的被试变量,指通过主试的言语、态度以及用某些方法使被试的机能状态、特性等产生一时的变化,将这种一时的变化作为引起被试反应的自变量,如疲劳、焦虑等。

实验心理学重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重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重点总结第一部分:实验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1.实验心理学的定义:实验心理学是一种通过精心设计和控制的实验来研究和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研究方法。

2.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行为主义到认知心理学的转变,从实验室到社会实验的拓展。

第二部分: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1.实验设计:正交设计、因素设计、区组设计等。

2.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学、推论统计学,如频数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

第三部分:感知和知觉1.感知: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嗅觉系统、味觉系统、触觉系统。

2.知觉:知觉加工过程、知觉组织和感知归因。

第四部分:注意和工作记忆1.注意:选择性注意、分配注意、注意缺陷、注意控制。

2.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模型、工作记忆的影响因素、工作记忆和学习的关系。

第五部分:情绪和动机1.情绪:情绪的概念、情绪的产生、情绪的调节。

2.动机:动机的类型、动机的作用、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第六部分:学习和记忆1.学习: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观察学习等。

2.记忆:感知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自传式记忆等。

第七部分:语言和思维1.语言: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语言发展、语言障碍。

2.思维:概念和概括、解决问题的策略、创造性思维、决策和判断。

第八部分:社会心理学1.群体行为:集体行为、群体决策、小组动力。

2.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合作与竞争、社交认知。

第九部分:发展心理学1.婴幼儿期:早期感知和认知、情感和依恋。

2.儿童和青少年期:身心发展、自我认同、道德发展。

3.成年期和老年期:中年发展、老年发展、心理健康。

第十部分:临床心理学1.心理评估: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行为观察。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催眠治疗。

总结:实验心理学是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和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是实验心理学的重要方法。

感知和知觉、注意和工作记忆、情绪和动机、学习和记忆、语言和思维、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是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以下是对实验心理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决定了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和改变的变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控制变量则是需要保持恒定的因素,以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例如,在研究光照强度对阅读速度的影响时,光照强度就是自变量,阅读速度是因变量,而阅读材料的难度、被试的视力水平等就是控制变量。

(二)实验类型1、被试内设计同一组被试接受所有实验处理。

优点是可以减少被试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但可能存在顺序效应。

2、被试间设计不同组被试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

可以避免顺序效应,但可能受被试个体差异的影响。

3、混合设计结合了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的特点。

(三)实验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效度指实验能够准确测量到所研究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程度。

二、心理物理学方法心理物理学主要研究刺激的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的关系。

(一)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绝对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则是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二)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韦伯定律指出,刚刚能觉察出刺激有差别时,刺激的增量和原来刺激值的比是一个常数。

费希纳定律则表明,感觉的大小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三、反应时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

(一)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是对单一刺激做出的反应时间,选择反应时是对多个刺激中的某个特定刺激做出反应的时间。

(二)影响反应时的因素包括刺激的强度、复杂程度、被试的准备状态、练习效应等。

四、感觉与知觉(一)感觉适应感觉器官在持续刺激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二)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例如,我们能从一堆杂乱的线条中看出一个完整的图形,这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归纳一、实验心理学概述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一种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来研究心理现象。

实验心理学包括实施实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和结论推断等步骤,以期揭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计1. 两组设计:在实验心理学研究中,常使用两组设计,即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或条件,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例如,对于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研究,可以将实验组给予药物,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通过比较两组的效果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

2. 随机分配: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对象应该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

随机分配可以避免实验结果受到个体差异的干扰,增加实验的内部有效性。

3. 双盲实验:在双盲实验中,既实验者也实验对象不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情况,以减少实验者和实验对象之间的偏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变量控制1. 自变量:在实验中,自变量是实验者有意改变的变量。

通过改变自变量的取值,实验者能够推测出它对因变量的影响。

例如,在研究记忆力的实验中,自变量可以是学习时间的长短。

2. 因变量:因变量是实验者观察或测量的变量,它受到自变量的影响。

在记忆实验中,因变量可以是记忆的准确性或记忆的持续时间。

3. 控制变量: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还需要对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进行控制。

通过控制变量,实验者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得实验结果更具有信度和效度。

四、数据收集和分析1. 数据收集:实验心理学的数据收集通常通过实验记录、观察、问卷调查或脑电图等方式进行。

数据收集的目的是收集实验对象的行为和反应数据,以用于后续的统计分析。

2. 统计分析:在实验心理学中,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如平均值、标准差)和推断统计(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

统计分析的目的是验证实验假设并推断总体的特征。

五、实验心理学的应用1. 认知心理学实验:认知心理学实验主要研究人类思维、感知和注意等认知过程,以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实验设计要点

心理学实验设计要点

心理学实验设计要点在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设计是获取可靠和有价值数据的关键步骤。

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能够有效地回答研究问题,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心理学实验设计的要点。

一、明确研究问题首先,要明确你想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这看似简单,实则至关重要。

一个清晰、具体且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是实验设计的基础。

比如,你是想探究压力对记忆能力的影响,还是想了解社交环境对个体情绪调节的作用?研究问题的明确有助于确定实验的变量、方法和预期结果。

在确定研究问题时,要考虑其可行性和创新性。

可行性意味着你有条件和资源来实施这个实验,包括被试的获取、实验设备的可用性等。

创新性则要求你的研究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或者为已有的理论和观点提供新的视角和证据。

二、确定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元素,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或改变的因素,它被认为是导致因变量变化的原因。

例如,在研究睡眠时长对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影响时,睡眠时长就是自变量。

因变量是被测量和观察的反应变量,是研究者想要预测和解释的结果。

在上述例子中,注意力集中程度就是因变量。

控制变量则是那些可能影响实验结果,但又不是研究者感兴趣的变量。

例如,被试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在实验中加以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

三、选择合适的被试群体被试的选择对于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具有重要意义。

被试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你所研究的总体特征。

例如,如果你的研究是关于青少年的情绪问题,那么选择的被试应该是青少年,而不是成年人或儿童。

同时,要考虑被试的数量。

样本量过小可能导致结果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而样本量过大则会增加实验的成本和难度。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来计算所需的最小样本量。

此外,还需要注意被试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同质性较高的被试群体可能会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但也可能限制了实验结果的普遍性。

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通过实验方法来观察和测量这些行为和过程。

在实验心理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需要掌握的。

本文将对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

1.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心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良好的实验设计可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验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变量:实验设计中的变量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操纵的变量,而因变量是研究者观察和测量的变量。

1.2 随机分组: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歪曲,实验设计中常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

1.3 对照组:在实验设计中,为了对比和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常设立对照组,用于比较实验组的结果。

1.4 伪装和双盲:为了减少实验结果的主观偏见,实验设计中常使用伪装和双盲的方法,让参与者和实验人员不知道实验的真正目的和条件。

2. 实验伦理实验伦理是实验心理学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保护参与者的权益和尊严,确保实验的安全和合法性。

实验伦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参与者知情同意: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征得参与者的知情同意,并告知实验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风险和利益。

2.2 保密和隐私:实验中涉及到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必须严格保密,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3 实验后处理:实验结束后,必须对参与者进行适当的后处理,包括提供必要的辅导和咨询,以保护其身心健康。

3. 数据分析和解释实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必须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出科学而可靠的结论。

3.1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实验数据进行整合和总结的方法,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频数等指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数据的特征。

3.2 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包括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通过推论统计,可以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一、知识概述知识点名称:《实验心理学》①基本定义:实验心理学呢,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实验设计,来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学科。

它像是一个侦探,通过设定各种情境来探索咱们大脑里面的秘密。

②重要程度:在心理学这个大家庭里,实验心理学可是占据了核心位置。

它不仅帮我们解开了好多关于人类行为的谜团,还是心理学各个分支领域研究的基础。

③前置知识:想要玩转实验心理学,你得先懂点基础心理学理论,比如认知、情感这些概念,还要会一些统计学知识,这样才能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④应用价值:在广告设计、教育、医疗、管理等领域,实验心理学都能发挥大作用。

比如,通过研究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广告公司就能做出更吸引人的广告。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就像是大脑的中枢神经,连接着感知、记忆、情感等各个分支。

②关联知识:它和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认知心理学研究我们怎么思考、学习,这和实验心理学中的记忆、注意力等研究就紧密相关。

③重难点分析:重点和难点在于设计严谨且有效的实验,还要能准确分析实验结果,这要求咱们得有严谨的科学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④考点分析:考试中,可能会让你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还会考察你对实验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三、详细讲解(以理论概念类为例)①概念辨析:实验心理学不仅仅是做实验那么简单,它更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实验来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

②特征分析: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科学性和系统性。

每个实验都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结果要经得起重复验证。

③分类说明:实验心理学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比如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还有按照实验设计来分的因素设计、准实验设计等。

④应用范围:它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需要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领域,比如教育中的教学方法优化、管理中的人本管理策略等。

四、典型例题例题一《标题》:设计一个实验,研究不同颜色的背景对记忆的影响。

解题思路:先确定自变量(颜色背景)、因变量(记忆成绩),再选择合适的被试,设计实验步骤,最后收集数据并分析。

实验心理学重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重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1.相关统计分析的数据要求共同特性:相关系数的变化范围从-1.00至+1.00.相关系数中的数字大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数字越大,相关越高。

高相关:并不一定意味着正在研究的两个变量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共变关系)⏹低相关:全距限制:如果你取到的样本数据之间没有足够大的差异,这时即使变量之间存在着高相关,但凭取到的数据却只能得出变量间的低相关,即由于取样的不合理性,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就不能反映出真正变量间的相关。

⏹两变量是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身高与体重)⏹皮尔逊相关⏹两列变量是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但不为正态分布(视觉通道与听觉通道的反应时)⏹斯皮尔曼相关⏹一变量时正态等距变量,另一正态变量被人为分为两类(考试成绩与某道题对错的关系)⏹二列相关⏹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正态变量被人为分为多类(学习成绩与优、良、中、差四类思想品质)⏹多系列相关⏹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为二分名义变量(学习成绩与性别)⏹点二列相关⏹两变量均为等级变量(优、良、中、差四类学习成绩与优、良、中、差四类思想品质)⏹肯德尔相关2.实验假设类型及陈述方式根据陈述的方式:综合式:或对或错的陈述;分析式:总是正确的陈述;矛盾式:总是错误的陈述根据推理的方式: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根据实验结果的预测:定向实验假设和非定向实验假设3.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视觉,听觉)概念和内涵反应时的概念: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是指从刺激作用发生到引起机体外部反应开始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简单反应时:给予被试以单一的刺激,要求被试作相同的反应,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多种反应方式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并执行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4.减数法,加因素法,开窗实验的逻辑基础及经典实验减数法:实验逻辑: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作业的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实验心理学笔记整理一、绪论(考1道单选,1道多选,2题共3分)1.啥是实验心理学广义(实验的心理学):应用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的代名词)。

狭义(心理实验学):研究怎么举行心理实验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包括实验的基本理论、技能以及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

2.实验心理学的要紧目的用以讲明和解释人在完成某项任务时的心理活动是怎么举行的(即经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心理活动的方式),进而达到“操纵”行为。

3.实验法的优点(与其他研究办法的区不)(容易出多选)1、能够制造实验条件使事件产生。

2、能够重复实验并对其结果举行验证。

3、能够系统变化实验条件来考察事件的变化。

4、能够得出因果关系。

强调对各种变量的严格操纵4.实验法的局限性1、有点复杂心理活动还难以使用实验法2、有点特定心理现象(如违背伦理道德)别能使用实验法。

3、实验条件的人为性等因素导致实验结果缺乏有用性。

5.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发觉咨询题、查阅文献、理论考虑、提出假设、实验设计、举行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统计、依照前人的研究和理论举行讨论、撰写实验报告、发觉新咨询题6.几个重要的人以及其贡献费希纳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1、用量化思想联系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费希纳定律),表明能够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

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办法(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

3、对现代实验心理学具有深远妨碍。

奠定了心理测量学的基础。

后人为弥补传统心理物理法的缺陷而进展出信号检测论。

冯特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1、倡导以心理现象(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非“灵魂”。

2、提出必须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并建立第一具心理实验室。

3、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促进科学心理学在国际内传播。

艾宾浩斯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1、证明实验法能够用来研究高级心理(经历),预示所有心理现象都能够用实验法来研究。

2、从全然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发明无意义音节)。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1.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心理学的核心,它包括选择实验主题、确定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等步骤。

常用的实验设计有前后测试设计、随机组设计和配对设计等。

2.因变量和自变量:因变量是实验中被研究者的行为或心理活动,自变量是实验中研究者对被试进行操作的变量。

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实验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3.控制变量:为了保证研究误差的可控性,实验心理学要求在实验设计中控制除了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以保持实验条件一致性。

4.随机化:随机化是通过随机分配被试到不同实验组中来避免实验结果被个体差异所干扰的方法。

随机化可以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因素上的相似性。

5.遗传学: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双胞胎和家族研究来探索心理特征和遗传的关系。

通过比较相同基因的双胞胎和非同卵双胞胎的心理表现,可以评估遗传和环境对心理特征的影响。

6.样本与总体:样本是研究者从总体中选择的一部分被试,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可以推断总体的特征。

实验心理学中,样本的选择和样本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7.伦理原则:实验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守伦理原则,包括尊重个体权利、保障个体隐私、确保研究过程不会对受试者造成伤害等。

研究者必须获得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以确保研究的道德性。

8.实验结果的解读:实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需要经过统计分析和解释才能得出结论。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实验结果的解读需要根据实验设计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

9.实验心理学的应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医学、教育、军事等领域。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记忆和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10.实验心理学的限制:实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室中的实验结果不一定能够推广到日常生活中。

此外,实验过程中的人类行为可能受到实验者的期望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包含了实验设计、控制变量、随机化、样本与总体、伦理原则等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的科学,通过实验方法来探究心理学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实验心理学是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的分支学科。

它通过对被试者进行控制和观察,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对心理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二、实验心理学的方法1. 独立变量和因变量:在实验中,独立变量是被研究者操纵的变量,而因变量是被研究者观察或测量的变量。

独立变量用于探究其对因变量的影响。

2. 随机分组设计:实验中通常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以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3. 双盲实验:双盲实验是指既对实验者又对被试者进行保密,旨在消除因实验者或被试者的预期效应而引入的偏差。

4. 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实验心理学往往使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结果的显著性。

三、实验心理学的经典实验1. 杨氏假面具实验:杨氏假面具实验是一项经典的实验,通过展示表情假面具并观察被试者对其的反应,研究情绪识别和情绪表达的认知过程。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实验:皮亚杰的实验主要研究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如儿童的物体永久性和空间认知等。

3. 梅尔茨的洗衣房实验:梅尔茨的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者在洗衣房等待期间的行为,研究人们对时间感知和时间利用的态度和行为。

4.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模拟监狱环境,研究囚犯和狱警之间的权力关系,揭示了权威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四、实验心理学的重要概念1. 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学习形式,通过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使个体能够通过某种行为来获得某种结果。

2. 记忆:记忆是指个体对经历过的事件、知识和技能等的保持和再现能力,实验心理学研究了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检索过程。

3. 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训练,改变行为和认知的过程。

实验心理学关注学习的条件和方式,如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等。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索和验证心理学的理论。

它涵盖了多个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实验设计与控制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因此实验设计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实验设计要合理,能够准确地测试假设,并排除其他可能的因素。

控制变量是实验设计的关键,通过固定或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

二、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实验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实验过程中被操作或测量的因素。

根据变量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被研究者操作的变量,用于观察其对因变量的影响;因变量是实验中被测量的变量,用于观察自变量对其产生的影响。

三、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是实验研究中常用的两个组别。

实验组接受特定的实验处理或条件,而对照组则不接受实验处理,用于对比和比较实验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可以判断实验处理的效果。

四、随机分组与配对设计在实验研究中,为了消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常采用随机分组和配对设计。

随机分组是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保证两组之间的个体特征的均衡;配对设计是在实验前,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参与者配对,然后将每对个体分别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保证两组之间的个体特征的匹配。

五、双盲实验与单盲实验为了消除实验者和被试者的期望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常采用双盲实验和单盲实验。

双盲实验是指实验者和被试者均不知道实验条件或处理的情况;单盲实验是指实验者或被试者中的一方不知道实验条件或处理的情况。

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减少主观偏见,使实验结果更加客观和可靠。

六、实验伦理实验心理学研究中,保护参与者的权益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伦理包括知情同意、保密性、隐私保护等方面。

研究者需要向参与者详细说明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他们的知情同意。

同时,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护参与者的个人隐私和数据保密,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来探究各种心理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一、感知与知觉感知与知觉是实验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关注个体如何通过感官对刺激作出反应并获得对外界的认知。

其中知觉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包括下面几点:1. 门槛:门槛是指一个刺激必须达到的强度,才能被个体察觉到。

实验心理学家通过研究门槛来探索人类感知的极限。

2. 视觉暗适应:视觉暗适应是指在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人眼逐渐适应于这种暗的环境,并提高对暗光的敏感度。

实验心理学家可通过暗室实验来研究视觉暗适应过程。

3. 感知偏差:感知偏差是指个体在感知刺激时所出现的系统性错误。

例如,大小错觉是指当两个实际大小相等的物体放在不同背景中时,人们可能会错误地感知其中一个物体更大。

二、学习与记忆学习和记忆是实验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经验和训练而导致行为、认知和技能的变化;而记忆则是指个体对过去经历和信息的存储和提取过程。

1. 经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将一个无条件刺激与一个有条件刺激相联系,使无条件刺激能触发有条件刺激所导致的条件反射。

这一理论由俄国生理学家帕夫洛夫提出,并且在实验心理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间内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在学习和思维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实验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失忆症患者和脑损伤患者来深入了解工作记忆的运作机制。

3. 串联效应:串联效应是指记忆中的一种现象,即在一系列项目中,先前或后续项目的表现会影响到当前项目的学习和记忆。

实验心理学家可以通过串联实验来研究并解释这一效应。

三、注意与注意力注意与注意力是实验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它涉及个体如何选择、集中和维持对某一刺激或任务的关注。

1. 注意分配:注意分配是指个体在处理多个任务或刺激时,如何将有限的注意资源分配给这些任务或刺激。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实验科学。

以下是实验心理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心理学的核心。

实验设计包括研究设计、实验程序、实验条件、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等。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参与者:实验参与者是指被试或受试者。

在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完成一系列认知或行为任务,以评估他们在实验中的反应。

被试可以是学生、员工或社区居民,而受试者可以是临床患者或社会工作者。

3.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指用于收集和解释实验结果的方法。

常见的实验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验、观察和测量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评估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差异和交互作用。

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是实验心理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特征和模式。

这些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心理学的理论和临床实践。

5.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实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

这些研究领域包括知觉、记忆、语言、思维、决策、学习、创造力、社交行为、人格和心理健康等。

6. 实验心理学的应用:实验心理学的应用广泛,包括教育、临床心理学、工业组织、医疗保健和社会政策等。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特征,从而为心理学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提供支持和指导。

拓展:除了以上知识点,实验心理学还涉及到实验伦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需要遵循严格的实验伦理原则,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也是实验心理学中的重要技能,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最后,实验心理学也需要关注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以促进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发展。

实验心理学要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要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要点整理1.实验心理学的定义:实验心理学是应用实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发掘心理规律、验证心理理论和推动心理学进步的学科。

2.实验设计:实验心理学采用实验设计来探究因果关系。

经典实验设计包括前后实验设计、因子设计和重复实验设计等。

3.随机分配:实验心理学要进行随机分配,即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这样可以控制其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和有效。

4.双盲实验:为了排除研究者和参与者的期望效应,实验心理学中通常采用双盲实验设计。

即研究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自己属于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5.因变量和自变量:实验心理学中,因变量是研究者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而自变量是研究者通过操作和控制的变量。

实验心理学通过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来推断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6.控制组:实验心理学中常常设立对照组或控制组,用于和实验组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差异,可以排除其他变量对结果的干扰,准确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7.实验条件的标准化:在实验心理学中,要求实验条件的标准化,即使得所有参与者在实验中面临相同的条件。

这样可以确保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靠性。

8.伦理问题:实验心理学需要遵守伦理原则,确保参与者的权益和隐私不受侵犯。

研究者需要获得参与者的知情同意,并保证实验过程对参与者的身心健康没有负面影响。

9.数据分析:实验心理学中,常常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研究者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判断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和有效性。

10.实验心理学的应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以被应用到多个领域,例如教育、医学、组织行为学等。

通过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实验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特征的学科。

它通过运用实验设计、随机分配、双盲实验等科学方法,探索心理规律、验证心理理论。

实验心理学对于推动心理学进步、改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一门学科,通过实验方法来验证和解释心理现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验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实验的设计、工具和技术等。

一、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心理学的基础,它决定了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1. 双盲实验:研究人员和实验参与者都不知道他们处于哪个实验组,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2. 随机分组设计:将实验参与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保证两组的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3. 因素设计:研究多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是实验心理学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1. 自陈式问卷:参与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回答问题,适用于调查研究和个体差异研究。

2. 实验测量:通过测量行为和生理指标,获取客观的数据,如实验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心率等。

3. 统计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三、实验工具和技术实验心理学借助于各种工具和技术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工具和技术:1. EEG(脑电图):通过放置电极在头皮上记录脑电活动,以研究认知和情绪的神经基础。

2.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过测量血氧水平的变化来揭示不同区域在不同任务下的功能活动。

3. 视觉刺激材料:如图片、视频和文字等,用于实验参与者的视觉刺激和任务。

4. 实验软件:如E-Prime和PsychoPy等,用于设计和实施实验,并收集和分析数据。

四、实验伦理在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时,研究人员需要遵守伦理原则,保护实验参与者的权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伦理原则:1. 许可和知情同意:在进行实验之前,研究人员需要向实验参与者解释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获得他们的同意。

2. 保密性:研究人员需要保护实验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并确保实验数据的匿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冯特提出必须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并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从而创立了实验心理学这门新学科。

第二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自变量的定义: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刺激变量。

自变量的分类(1)作业变量(task v):作业指实验中被试的任务,如果把实验任务的任何特性作为自变量来操纵,则这种自变量就是一种作业变量。

(2)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 v):各种环境特性充当的自变量。

如实验室的照明、噪音等。

(3)被试变量(subject v):可能影响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的被试的特性因素。

如年龄、性别、血型、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健康状况、疲劳、焦虑、恐惧、奖励、惩罚、饥饿等。

两种颜色有何不同?本性变量或属性变项(attribute variable)操作定义: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定义。

例如:疲劳定义为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时间量。

指导语(instruction):在人做为被试的实验中,对反应的控制往往通过指导语实现,它是心理学实验中主试给被试交待任务时所说的话。

额外变量的控制排除法排除法,也称为消除法,是采取一定的手段或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噪音、光线双盲实验:是指使主试、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假设和目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消除主试或被试知道实验目的或意图后所产生的实验者效应或要求特征。

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难以推广。

恒定法恒定法:是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当消除额外变量有困难时,实验者常采用恒定法来控制额外变量。

做法:采用同一地点,同一仪器,同一主试,同一时间段;主试态度要保持恒定;按同一实验程序或步骤进行实验;选择智力、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相同的被试。

局限性:(1)使用恒定法控制额外变量,会使实验的结果难以推广到额外变量的其他水平上去;(2)有时自变量还可能会与要保持恒定的额外变量产生交互作用。

匹配法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被试的属性相等方法。

使用匹配法时,先要测量所有被试身上与实验任务呈高相关的属性,然后根据测得结果将被试分成属性相等的实验组和控制组。

需要匹配多个特性(或因素)时,实验者常会感到顾此失彼,甚至无法进行。

实际上并不常用。

随机化法随机化法:是把被试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中去的技术。

是控制无关变量较好的方法。

逻辑:如果总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到任一处理组,那么可以期望所形成的各处理组的各种条件和机会是相等的。

随机化法不仅应用于被试的选取和分配,而且也应用于刺激呈现和实验顺序的安排。

抵消平衡法抵消平衡法:指通过实验设计的方法来抵消或平衡额外变量所带来误差的方法顺序效应、空间误差、习惯误差、疲劳效应和练习效应等额外变量,可以通过实验设计的方法来抵消或平衡。

常见的抵消平衡法有ABBA法和拉丁方设计法统计控制法统计控制:指事后采用统计技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

常用的统计控制法:协方差分析、偏相关、剔除极端数据、分别加权等。

交互作用指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不一样时,交互作用就发生了。

只有多自变量设计才有可能出现交互作用。

(一)被试间设计1. 特点: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

2. 优点:处理之间不相互影响或污染3. 问题: (1)被试量大; (2)由于接受自变量不同水平处理的被试各不相同,因此很难辨别因变量的变化是由被试差异所致还是由自变量变化所致;。

通过随机化或匹配创设等组。

(二)被试内设计1. 特点:所有被试都接受每一水平自变量的处理。

2. 优点:节省被试人数,不同组被试个体差异得到控制3. 问题被试接受不同自变量水平处理之间总会存在时间间隔,因此实验这需要努力防止在此间隔内偶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由于被试先后接受不同处理,而因为时间顺序误差造成的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可能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如延续效应、差异延续效应被试内设计的平衡技术:(1)ABBA设计。

适用于自变量只有两个水平时可平衡成线性系统变化的误差当误差不是线性系统变化,比如练习效应只在最开始出现,只影响A,而不影响BBA。

如何解决?(1)事先练习,维持因变量在实验过程中的稳定(2)同时使用使用几种平衡设计,如一半被试按ABBA 设计,另一半则按BAAB 设计进行实验。

(2)拉丁方设计适用于自变量由两个以上水平时准实验设计(P89)准实验设计是指未对自变量实施充分控制,但是用真正实验的某些方法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

自变量通常为被试变量,如:年龄、性别、种族、社会阶层、个性特征等只能选择而不能改变的变量,因此对额外变量的控制较弱,只能对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做出判断。

实验情境更接近现实,所得到结论的具有更高的外部效度。

实验效度是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也就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

可分为构思效度、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内部效度指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零结果对内部效度问题的提示(P91)实验中,如果零结果不是真正意义上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毫无关系,那么必然提示了实验的内部效度存在大问题。

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P92)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P93)(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2)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

(3)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第三章如何读和写心理学实验报告(略)第四章反应时速度-准确性权衡(speed-accuracy trade off)指在实验过程中,被试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性的标准来指导其反应(反应时实验的两个基本因变量:速度vs 准确性。

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反应时新法主要有三种形式:减数法、加因素法和开窗实验1.减数法原理又称唐德斯反应时ABC(Donders ABC of reaction time)或唐德斯三成分说,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

由唐德斯首先提出的,故又称唐德斯减数法。

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利用反应时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应用之二----证明短时记忆视觉编码的实验Posner等曾设计过一个实验,运用反应时减数法来证实,短时记忆的信息除听觉编码之外,是否还存在视觉编码的问题。

实验材料:一种是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如AA;另一种是形状不同但读音相同的两个字母如Aa。

呈现方式:一种是同时呈现;另一种是继时呈现,时间间隔为0.5s、1s和2s。

要求被试判定所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间。

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反应都是“相同”结论:应用减法反应时间的方法,证明了某些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可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

2.加因素法的原理(1969,斯腾伯格)【P207了解】前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系列加工。

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这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总和。

实验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是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也就是说,加因素法假设:如果两个因素有交互作用,那么它们是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的;而如果两个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那么它们则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做法:两个因素成对的进行实验测反应时目的:找出独立的因素,对应于不同的加工阶段,破解黑箱中的秘密内隐联想测验(IAT)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P217)第五章心理物理学1 . 什么叫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阈限可以分为几种?它们的定义和操作定义分别是什么?2 . 费希纳提出的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是什么?阈限及其操作定义♦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简称阈限,包括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绝对阈限:指刚刚引起心理感受的物理刺激量。

–差别阈限:指刚刚引起差别感受的物理刺激量。

♦阈限的操作定义–绝对阈限: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值–差别阈限: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差基于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误差法。

最小变化法(minimal-change method)又称极限法(limit method)、序列探索法(method of serial exploration)、最小可觉差法(或最小差异法)(method of least difference)等,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序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转折点,即阈限的位置。

恒定刺激法(或固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us)又叫正误法(true-false method)、次数法(frequency method),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等多种心理值。

恒定刺激法是以相同的次数呈现少数几个恒定的刺激,通过被试对每个刺激觉察到的次数来确定阈限绝对阈限的计算——直线内插法先以刺激作为横坐标,以正确判断的百分数作为纵坐标,根据所得结果描绘出曲线。

然后,找到纵坐标为50%时(即判断有感觉的百分率为50%)曲线相应点的横坐标大小(即为所要测量的两点阈值)平均差误法(或均误法)(method of average error)又称调整法(method of adjustment)、再造法(method of reproduction)、均等法(method of equation),是最古老且基本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之—。

其基本程序是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

1 .什么是心理量表?分为哪几种?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2 . 如何制作不同心理量表顺序量表(ordinal scale)是一种比较粗略的量表,它没有等距的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

建立顺序量表时,要求被试按照给定的标准,将事物排出一定顺序心理物理学中建立顺序量表的主要方法有: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或等级法)(rank-order method)是建立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基本步骤:将许多刺激同时呈现,由多个被试按照一定标准对这些刺激进行排序把所有被试对同一刺激的评定等级加以平均对各个刺激的平均等级赋予数值,即成为一列顺序量表♦对偶比较法(或配对比较法)(method of paired comparison)是把所有需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逐对呈现,让被试针对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判断配对的刺激中哪一个在这种特性上感觉更为明显由于各个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若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则配对的个数是n(n-1)/2,那么10个刺激则可配成45对最后根据它们各自明显优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等距量表(equal interval scale)是一种有相等的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