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进后勤装备信息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推进后勤装备信息化

摘要:后勤装备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保障打羸信息化战争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当前,各国军队纷纷把加速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后勤装备,提升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设法快速提升其后勤装备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这股革命浪潮已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产生了变革性影响。

关键词:后勤装备信息化建设

人类战争史充分证明,军事技术进步决定战争形态变化,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又对武器装备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正是由于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战争已经逐步占据军事舞台的中央,并呈现出及时准确侦察定位、快速灵敏反应机动、中远距离精确打击、五维一体联合作战的信息化战场新景观,对装备发展提出了系统化、一体化的要求。信息化武器装备需要有信息化后勤装备相配套,否则就难以生成、维持和提升整体战斗力。

一、国外信息化后勤装备建设现状

“横向技术一体化”。是指在部队各种战斗支援、保障支援平台上同步“插入”多种新技术,达到有效提升部队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的建设目的。近几年来,外军在武器装备的研发中,以适应信息战的需求为发展重点和建设目标,加速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力度,并开展了指挥控制和战场装备的全面信息化升级改造。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成套的信息化设备加装在后勤保障装备上。如海湾战争后,美、英军队为解决物资在请领、运输、分发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将整装整卸车、运加油车等装备加装由射频卡、全球定位等移动跟踪系统,实现了资产的“在运可视性”。另一种方式是把微电子设备嵌入到后勤保障装备中,使其具有自主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故障自我检测水平。

“作战物资可视化”。物质资源是战争的重要基础。作战物资可视化就是要解决保障资源的“迷雾”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在单件或多件装备物资、托盘和集装箱上,附加条形码或射频卡;在野战仓库、机场、码头等物资中转站,用扫描器、询问机等自动识别装置,快速读取和传输物资装备信息,再依托信息网络传输到各级后勤指挥控制中心。利用物资可视系统,可快速查找、记录和收发后勤物资,大大提高后勤保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依靠全资产可视系统,实现了由“储备式后勤”到“配送式后勤”的转变。与海湾战争相比,海运量减少87%,空运量减少88.6%,战略支援装备动员量减少89%,战役物资储备减少75%。

“保障平台网络化”。其主要内容,就是在机动后勤装备上加装“移动跟踪系统”,使其能够野战“入网”,融入数字化战场,成为整个作战体系中的一个节点。这套系统由卫星通信、定位装置和微电脑组成,通过“滚动地图”和电子邮件,实现后勤装备的“动中通”和精确定位,可极大地提高后勤保障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美军认为,伊拉克战争赖以取胜的武器几乎都是20年以前的东西,只是通过网络使不同武器系统联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使作战效能倍增。数据链使“ 旧武器”在伊拉克战争中发挥了“新威力”,后勤装备从“以平台为中心”转变为“以网络为中心”,是信息化与机械化建设的最本质区别之一。

“装备作业智能化”。让装备有类似人一样的“智能”,这种“奢求”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后勤装备智能化,就是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使装备具备类似人脑的智力和自动感应能力,从而增强装备的可操作性和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成倍提高作业能力。它主要应用在故障自动检测、工作状态自动监控、无人驾驶、生化武器侦检等后勤保障领域。如外军目前正在开发研制的“无人驾驶运输车辆”,可在一台有人驾驶车辆的引导下,组成十几台的无人驾驶运输车队。美军研制的“机器骡”,可自动跟在士兵后面,为士兵携带装备物资,并提供净化水,生化侦检和医疗救护等伴随保障。装备智能化为后勤信息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我军建设信息化后勤装备应关注的问题

面对新军事变革的客观要求,要确保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必须走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之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科学合理地筹划和发展我军的信息化后勤装备建设问题。因此,科学借鉴外军信息化后勤装备的发展经验,对于加速我军的信息化后勤装备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此,以下几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后勤装备的信息化一定要与信息化的战场环境相适应。作为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后勤保障技术支撑,后勤装备只有与信息战中的各要素协调发展,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高要求,才能发挥应有的保障效能。因此,在信息化后勤装备建设中,只有正确处理好信息战与数字化部队、数字化士兵、信息化后勤装备等关系,并通过科学论证和政策、体制规范,着力把成熟的传感、智能系统、仿真和导航定位等与后勤装备有机结合,才能为作战指挥提供及时、可靠的技术信息和保障服务,达到后勤装备与人员之间的“无缝隙”联系。

突出后勤装备建设重点,努力发展高起点、超前性的信息化后勤装备。我军信息化后勤装备的发展由于起步较晚,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场保障需要,我军应充分利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突出重点,提高起点,解决信息化“瓶颈”问题,通过技术引进,实现后勤装备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当前,需要重点发展后勤指挥与管理自动化系统装备,加快发展实现物资保障可视性的系统装备,加快发展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装备,努力为开展后勤信息化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通过技术“插入”对骨干后勤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对现有重点和骨干后勤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是提高后勤装备保障效能的重要途径。如在运输装备加装机动跟踪系统,可实现在运物资的可视性,提高物资保障效能。在救护直升机等装备安装先进的监视和导航定位系统等,可满足对后送、救护伤员的监护。另外,在研制新装备和改造旧装备时,要重视系统平台、硬件、软件、接口、信息交换等的标准化、规范化、通用性等技术基础工作,确保实现整体系统的信息互联和互通。

所以,应充分利用民间信息技术力量,加速信息化后勤装备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材料工业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进一步加快我军后勤装备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证和可靠的社会保证。据此,可以充分利用产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信息技术成果,民用信息网及军队指挥网等搭建全新信息高速公路,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化后勤装备发展的社会化、规模化,大大节省发展信息化后勤装备的军事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