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纸鹦鹉“站起来”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1.1科学是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答:我想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关,和我们的学习有关,还想到很多科学家等;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什么?答: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3、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答: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4、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答: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5、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小人动起。

制作材料: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彩笔、铅笔。

制作过程:1)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将白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

(简单的小人)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支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

实验结论:人眼具有暂时记忆2.1做一名小科学家1、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们发现在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所以关键就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鹦鹉站起来。

制作准备:彩纸、剪刀、曲别针、夹子、铅笔、金属丝等。

制作过程:1)用剪刀将彩纸剪出鹦鹉的样子。

2)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把鹦鹉放在自己的指尖上。

3)鹦鹉在指尖上站起来了。

结论: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答:墙根的青苔是有生命的物体。

站立鹦鹉折法

站立鹦鹉折法

站立鹦鹉折法你想拥有一只超级可爱又独特的站立鹦鹉吗?今天就来和我一起探索站立鹦鹉的折法,这就像是一场充满魔法的手工冒险呢。

咱们先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这纸就像是一块神奇的方砖,即将在我们的手中变身成为一只活灵活现的鹦鹉。

把纸对折,就像给这块“方砖”划分了一个小天地,一半是鹦鹉的左半边身子,另一半是右半边。

接下来开始折鹦鹉的头部。

把纸的一角轻轻往上折,这个角啊,现在就像是鹦鹉那小小的脑袋探出来一样,尖尖的,仿佛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折纸世界,就像一个刚刚睡醒的小精灵。

然后再折一下,给它的脑袋增加点立体感,这时候的脑袋看起来就更像一颗圆润的小豆子,只不过这颗豆子可是充满了智慧的鹦鹉脑袋呢。

再来说说鹦鹉的身体部分。

把纸往下折一部分,这就像是给鹦鹉穿上了一件特制的小衣服,紧紧地裹着它那小小的身体。

这身体呀,现在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堡垒,稳稳当当的,仿佛能抵御一切折纸世界里的小怪兽。

翅膀可是鹦鹉的关键部分。

把两边的纸向中间折,这就像鹦鹉在慢慢地伸展它的翅膀,准备一飞冲天呢。

这翅膀折好后,就像是两把精致的小扇子,轻轻一扇,说不定就能把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充满欢乐的气息。

而鹦鹉的尾巴,把纸的最后一部分往上折,哇,这个尾巴就像一把漂亮的小剪刀,又像是鹦鹉身后的一个独特标志,让它在折纸动物界独一无二。

就像鹦鹉在说:“看,我的尾巴多酷,我就是最靓的仔。

”最难的部分来啦,让鹦鹉站立起来。

这就像是让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站稳一样。

要小心翼翼地调整纸张的角度和折痕,让鹦鹉的重心稳稳地落在它的两条腿上,就像给它装上了两根坚固的小柱子。

当你完成这一切的时候,你就拥有了一只超级可爱的站立鹦鹉。

它站在那里,就像一个忠诚的小卫士,又像是一个等待表演的小明星。

你可以把它放在桌子上,它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陪伴者,随时准备给你讲述它在折纸世界里的奇妙经历。

你看,这小小的一张纸,经过我们的手,就变成了这么有趣的站立鹦鹉,是不是感觉自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呢?快来和你的朋友们分享这个有趣的折纸方法吧,让大家都能体验这种奇妙的手工乐趣。

做一名科学家 第1课时

做一名科学家 第1课时
课题
2、做一位小科学家
课型
新授
课时
2-1
授课
日期
教学Βιβλιοθήκη 目标1、通过探究让纸鹦鹉立于手指或纸环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能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3、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或小制作中。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出示鹦鹉教师说:我也带来了一只鹦鹉,看看我的鹦鹉,它像真的鹦鹉一样站在我手上。
学生肯定感到惊奇,也会在想是怎么回事:纸鹦鹉怎么会站立起来了呢?
2、作出猜想,动手操作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都要想办法吧问题解决掉。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说说你们的想法。学生交流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内容、方式)
旁注
拿出材料试一试。发现不成功后,发给回形针提示:在纸鹦鹉身上加上它试试
曲别针别在哪里,鹦鹉会站起来?
每组发放记录单,讲解怎样填图:纸鹦鹉是用什么部位站在圆环上的?在这张图上把这个位置(支撑点)用圆点做个记号,再把回形针的位置(重物)也用圆点做个记号。
各小组实验、填图
师生共同分析填好的图,提问: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交流
四、练习展评
让拱形纸片站起来。
提问:怎样能让拱形纸片站在指尖上?
学生交流
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再试试。把拱形纸片站立的方法也画在图上。
五、反思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同学们是怎么做的?(提出了一个关于纸鹦鹉的问题,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教学
准备
师:回形针、纸鹦鹉、生:卡纸、剪刀、铅笔、彩笔
预习要求
在卡纸上画一只鹦鹉并涂上颜色

新苏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实验目录

新苏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实验目录
漏斗、乒乓球
粉笔、纸、塑料袋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目录
单元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仅供参考)
演示
分组
白天

黑夜
观察太阳在的位置和高度
太阳高度仪

模拟昼夜交替
手电筒、地球仪、橡皮泥





光线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激光笔(或手电筒)、塑料管、白纸

光线在水中延直线传播
激光笔、方形水槽、水

小孔成像
筒状纸盒、针、透明纸、剪刀、胶水
台灯、白炽灯泡、荧光灯、温度计、计时器

拓展
与应

压报纸实验
直尺、报纸。

做气垫汽车
纸杯、纸盒、铅笔、剪刀。

让瓶子吹泡泡的实验
可乐瓶、吸管、橡皮泥、色素、热水、冷水。

制作以空气为动力的玩具小车
轮子、纸、气球、胶带。

固体
固体的共同性质
桌、直尺、玻璃、红领巾等学生自己身边的物品

固体的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
黄豆、米、面粉、天平、量筒

认识液体
同体积液体比重量
油、水、蜂蜜、量筒、天平

把固体放
到水里
固体的沉浮
蜡烛、小瓶盖、粉笔、布、水槽、树叶、苹果、铁钉

把液体倒
进水里
研究液体的沉浮
油、水、蜂蜜、烧杯

把液体倒

比较纸的吸水性
报纸、作业纸、纸巾等不同质地的纸、胶头滴管、红墨水、手电筒

比较棉布和合成纤维布的结实程度、吸水性、燃烧
放大镜、火柴、杯子、红墨水、棉布和合成纤维布

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为“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纸鹦鹉的制作过程,并探究其能够站立的原因。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纸鹦鹉的制作方法,并了解其能够站立的科学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精神。

教学难点1. 纸鹦鹉的制作方法。

2. 纸鹦鹉站立的科学原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纸鹦鹉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纸鹦鹉,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纸鹦鹉制作:教师讲解并示范纸鹦鹉的制作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

3.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科学原理。

5.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纸鹦鹉,分享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1. 主题:纸鹦鹉站立的秘密2. 制作方法:a. 准备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b. 制作步骤:折叠、剪裁、粘贴3. 站立原理:重心、平衡作业设计1. 制作纸鹦鹉,并尝试让其站立。

2. 观察生活中其他物品的平衡现象,思考其原理。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纸鹦鹉的制作方法和站立原理。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制作纸鹦鹉并让其站立。

4.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进行改进和调整。

5. 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纸鹦鹉的制作方法,并了解其能够站立的科学原理。

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怎么教幼鸟站立行走的方法

怎么教幼鸟站立行走的方法

怎么教幼鸟站立行走的方法
教导幼鸟站立和行走的方法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时间。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提供合适的环境: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确保没有任何危险物品或障碍物能够伤害到幼鸟。

确保覆盖地面的表面是平整的,不会对幼鸟的脚掌造成伤害。

同时,提供幼鸟易于爬行和站立的支撑物,例如底座或小枝。

2. 强调正确姿势:将幼鸟的脚放在支撑物上,甚至轻轻按下来确保它们有正确的姿势。

当幼鸟站立时,确保它们的脚掌完全接触支撑物,而不是仅用爪子。

3. 激励和奖励:使用褒奖和激励的方法鼓励幼鸟站立和行走。

可以使用小食物作为奖励,如果幼鸟能够成功站立和行走一段距离,及时给予奖励和赞扬。

4. 创造动机:让幼鸟看到其他成功站立和行走的鸟类,这可以激励它们尝试并学习。

养鸟的时候,将其他成鸟放置在附近,这会鼓励幼鸟模仿它们。

5. 持续练习:每天将幼鸟放在支撑物上,鼓励它们站立和行走。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鸟会越来越熟悉这种动作,并能够独立站立和行走。

请注意,这些方法是基于一般经验和理解。

不同的鸟种和个体可能有不同的需要和学习速度。

如果你担心幼鸟的健康或行为异常,请咨询兽医或专业鸟类养殖人
士的建议。

家教学反思(精选13篇)

家教学反思(精选13篇)

家教学反思(精选13篇)家篇1《家》是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能把握儿童诗的特点,并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我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两点:一、体验阅读,读中见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家》一课,我结合诗歌短小精悍这一特点,我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结合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树林里小鸟在欢唱;清清的河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

二、句式迁移,突破难点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家》这课中句式是“(什么)是(谁)的家”,我进行了两次迁移。

一是在学习课文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前,其主要目的通过句式的拓展练习使学生对于我们和祖国关系的感悟。

二是在学完整首诗后,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自由讨论,合作完成。

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自我感觉不足之处,学生总是太活跃,我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有些不足,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精炼到位,感情投入不够。

家教学反思篇2《家》教学反思《家》是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能把握儿童诗的特点,并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我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两点:一、体验阅读,读中见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苏教三上科学实验

苏教三上科学实验

演示实验:认识常见的金属
实验器材:铁钉、不锈钢锅、铜币、银币、 铝壶、铜线、铝线等。 实验步骤: 1、让学生说出我们的周围哪些是金属做成 的? 2、出示准备的器材,让学生认识。 实验结论:用金属制作的物品有厨房用具、 高压电线、奖杯、常用工具等 。

演示实验:活动纸人实验
• 实验材料:2本厚书、1块玻璃、1块尼龙布、纸巾、剪子。 • 实验步骤:1、从纸巾上剪出几个很小的纸人,纸人的高 度要比书的厚度矮一点。2、把两本书平放在桌上,两书 相距大约14cm。3、把小纸人散放在两书间的空隙里,在 两书上面盖一块玻璃板。4、用一块尼龙布用力摩擦玻璃 板,小人就开始跳舞了。 • 实验结论:当用尼龙布摩擦玻璃时,玻璃上的电子由于摩 擦的缘故就跑到了尼龙布上,尼龙布就带有了负 电荷, 由于玻璃失去了一些电子,它的正负电荷就不再平衡,多 余的正电荷就使玻璃带上正电。纸巾做的小人中的原子是 正负电荷平衡的,因此小人是中性的。这就 使得这些小 人被吸向带有电荷的玻璃,当它们接触到玻璃后,便失去 了一些电子,小人就带上了正电荷,马上就被玻璃排斥开, 小人离开玻璃后,又从空气中获得了 电子,它们就又被 吸向了玻璃。只要玻璃一直带电,小人就会不停地跳 舞。
实验8:水的溶解性 实验步骤: 1、在烧杯内放上足够的水,放入1-2粒高锰酸 钾,仔细观察高锰酸钾的变化。 2、用玻璃棒搅拌,边搅拌边观察。搅拌的方法: 用玻璃棒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同一个方向搅 拌;搅拌过程中,玻璃棒不要碰着烧杯底和烧杯 壁,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液体溅出或者损坏烧杯。 3、分别在另外的烧杯内放入食盐、面粉,观察现 象。 实验结论:像高锰酸钾、食盐这样,在水中不见 了的现象叫溶解,水能溶解许多物质。而面粉在 水中几乎不溶解。
实验6、水的表面张力

科学三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1:让纸鹦鹉站起来

科学三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1:让纸鹦鹉站起来
教师批改
教师签字:
实验步骤
1.在硬纸板上描出并剪下鹦鹉图形。
2.把纸鹦鹉卡在手指上。
3.将剩余的纸剪一个纸环
4.一个同学提着纸环两端,其它同学调整回形针夹在纸鹦鹉上,让纸鹦鹉站在纸环上。记录在课本62页
我们发现
纸鹦鹉能站在手指上;纸鹦鹉能站在纸环上。
实验结论
要使物体保持平衡,所加的重物应在物体支撑点的下方,物体才会平衡。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编号:3-1
( )年级( )班 第( )实验组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
让纸鹦鹉站起来
实验目的
让学生知道,如果要使物体保持平衡,所加的重物应在物体支撑点的下方。在实验中体会科学的魅力、发现奇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实验器材
曲别针、卡纸、剪刀、鹦鹉图形。

2019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9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9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科学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只能获得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始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思考。

凭已有经验,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

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过关测试题答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过关测试题答案全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那样的。

2、爱德华·琴纳研究出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3、电影是根据(英国)(罗杰特)的解释原理制作的。

4、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5、有生命的物体主要有(动物)、(植物)。

6、常见的动物有(狗、牛、羊),常见的植物有(杨树、柳树、松树)。

7、蜗牛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小鱼生活在(水)里。

8、注意(安全),在有水的地方、高的地方要特别小心。

9、有生命的物体对刺激(有)反应。

10、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捉蚂蚁,都(不能)伤害它。

二、判断题。

1.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与我无关。

(×)2、我们有许多经历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

(√)3、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做出猜测。

(×)4、科学探究需要养成勤动手、勤劳动的习惯。

(√)5、各种树的叶子都是一样的。

(×)6、鱼一旦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

(√)7、动物和植物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8、给植物分类的方法有很多。

(√)9、科学家做出的结论,全都是正确的,不容质疑。

(×)10、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三、不定项选择题1、让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A C)A、上轻下重B、上重下轻C、左右平衡D、上下平衡2、下面是科学家的是(A B C)A、爱德华·琴纳B、居里夫人C、罗杰特D、冰心3、有生命的物体有(A B D)A、动物B、植物C、木头D、人4、植物的共同特点,外形有(B E F G),生活都需要(A C D)A、阳光 B根 C、空气 D、水分 E、叶 F、茎 G、花5、人与动物、植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C)A、任意破坏B、事不关己C、和谐相处D、无所谓6、以下是动物的是(B C)A、白云B、蜗牛C、蚂蚁D、电视7、以下是植物的是(C D)A、蜗牛B、蚂蚁C、桃树D、菊花8、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是(A B C D E)A、都吃东西B、都呼吸C、都对刺激有反应D、都能长大E、都能繁殖9、在观察大树时,我们可能会在(A B C D)发现小动物。

长大做个科学家教案反思

长大做个科学家教案反思

《做一名小科学家》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中的第二课。

该课是继《科学是……》之后的一节延伸课,因为第一课中让学生领会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但那只是看别人进行“科学探究”,自己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而这节课则不然,这节课是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搞科学探究。

所以自我感觉这节课的一大成功之处在于上课之初老师巧妙的设计了一个情境:让一只纸鹦鹉站立在自己的手指尖上,一下子便把学生的好奇心给吸引住了,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不可思议,也都想“一饱手福”,想亲自试一试,接下来便顺理成章,让学生动手试试吧,因为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当然学生的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更激起了学生的不解,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点拨要恰到好处,教师写意般的几句话便让学生注意手中的纸鹦鹉掉下来时的样子,从而想到是头重脚轻的缘故,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怎么解决纸鹦鹉头重脚轻的问题?由于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受知识能力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办法很是可笑,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种前瞻性,预测到学生的种种办法,本节课我就从爱护小动物的角度出发把学生引到了在纸鹦鹉尾部加重物的办法,而把用剪刀减去头部以减轻重量的办法给否定了,办法可行但不采用,所以大量的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小组内的积极合作,终于每个小组成员实验都成功了,学生那种溢于言表的高兴是教师怎么手把手教、怎么讲都无法代替的。

本节课第二大亮点是学生有了理论基础后,如何把这个知识点应用开来呢?让学生把常见的几种物体也能像纸鹦鹉一样立在指尖上,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有一名学生居然用一根铁丝把铅笔立在了指尖上,根据我们常人的思维对称物体最稳当,可这名同学居然打破常规险中求胜成功了。

这种做法给我给其他学生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框框的束缚。

这是我在课前没想到的,但学生居然做到了,我也真正体会到一句话“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更可怕”的真正含义了。

让纸鹦鹉“站”起来

让纸鹦鹉“站”起来

探究活动:让纸鹦鹉“站”起来
活动目标:让学生向科学家一样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

实验器材:回形针、教师示范用的纸鹦鹉、红色卡纸(硬纸板)、剪刀、铅笔、彩笔
实验指导: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本节课的主体,简单有趣,还有很多相关活动的探究,让学生领悟到“重物放在物体底部,物体才能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探究过程:
1、从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

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

3、试着在纸鹦鹉的不同部位别上回形针,观察回形针别在哪里,纸鹦鹉才能站立。

实验现象:回形针别在纸鹦鹉尾部,纸鹦鹉才能站立。

实验结论:重物放在物体底部,物体才能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实验提示:
1、教师出示纸鹦鹉,演示纸鹦鹉站在纸环上,让学生提问。

(不可以让学生看到纸鹦鹉的底部别着回形针。


2、解决“怎样让纸鹦鹉站起来?”的问题。

(1)指导学生做鹦鹉,尽量课前完成,腾出时间让学生探究。

(2)做好后试着让纸鹦鹉站在指尖上,等学生发现站不住后再发给学生回形针。

3、不告诉学生回形针别在哪里,让学生去试。

4、可以提醒学生把回形针的位置、手指支撑纸鹦鹉站立的位置(支撑点)都画下来。

5、还可以参照课本8页让别的物体站起来。

生活链接:
格斗比赛的时候,重心低不易被击倒。

不倒翁,用了重心低的原理。

货车的重心低,转弯的时候不容易侧翻。

走下坡时要放低重心,增加身体的稳定性。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站立鹦鹉折法

站立鹦鹉折法

站立鹦鹉折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超级有趣的站立鹦鹉折法啦!这可不是一般的折纸哦,就好像是给一张纸施了魔法,让它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鹦鹉呢!
你想想,一张平平无奇的纸,经过咱这双巧手这么一摆弄,嘿,就立起来变成鹦鹉啦,多神奇呀!就跟变戏法似的。

咱先拿一张正方形的纸,这纸就像是小鹦鹉的小窝,等着它来住呢。

把纸对角折一下,这就像是给小鹦鹉搭了个架子。

然后再把两边往中间折,这就有点像给小鹦鹉穿上了小衣服,让它暖和和的。

接下来可就有点关键啦,要把上面的角往下折一点,这可不就是小鹦鹉的小脑袋嘛!然后再把下面的部分往上折,哎呀呀,这就是小鹦鹉的小脚丫呀!你说是不是特别形象?
折到这,你再看看,是不是已经有点小鹦鹉的样子啦?别急,还有最后几步呢。

把两边展开一点,这就像是小鹦鹉张开了小翅膀,准备要飞啦!再把尾巴部分稍微整理一下,一只可爱的站立鹦鹉就大功告成啦!
你说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当你看着自己亲手折出来的小鹦鹉站在那,就好像它随时都会叽叽喳喳地叫起来,然后在你的桌子上蹦跶呢!这可比那些买来的玩具好玩多了吧?
而且呀,折纸可不光是好玩,还能锻炼咱的动手能力和耐心呢。

你想想,要是没点耐心,这小鹦鹉能折得这么好看吗?肯定不能呀!这就跟
咱做事一样,得慢慢来,不能着急。

咱还可以多折几只不同颜色的鹦鹉,摆在一起,那不就像是一个小鹦鹉家族嘛!红的、绿的、蓝的,五颜六色的,多热闹呀!
你要是学会了这个站立鹦鹉折法,还可以教给别人呢。

想象一下,别人看着你折出来的小鹦鹉,那羡慕的眼神,哇,多有成就感呀!说不定还会缠着你教他们呢。

反正我是觉得这个站立鹦鹉折法太有意思啦!大家都快来试试吧,让我们一起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鹦鹉世界!。

(苏教版科学)会站立的鹦鹉

(苏教版科学)会站立的鹦鹉
做 一 名 小 科 学 家
探究鹦鹉站立的秘密
1 让纸鹦鹉“站”起来。
猜想 :“你们的鹦鹉为什么不能站立?”
交流实验成果。
通过以上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回形针放到哪里,鹦鹉可以站在指尖上呢?
尾巴上
结论
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 上面( 轻 ),下面( 重)。
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时,鹦鹉会站起来, 因为( 降低)重,心可以让物体站起来。
课后拓展:
想办法:让拱形纸片站立在你的指尖上
课后活动:
用你的发现制作一个杂技小玩具
) 将准备好的鹦鹉图形剪下来。 (2) 将鹦鹉图形贴在硬纸板上,并
沿轮廓剪下来。

三年级上科学第一课笔记

三年级上科学第一课笔记

三年级上科学第一课笔记【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低于0℃,冰已经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科学探究目标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2.观测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体会、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难点:认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工作:冰块、液体、蒸发皿、结冰的试管(或碎碎冰)、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一、著眼:阐明课题(预设2分钟)1.这是一块冰,如果我们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2.阐明课题:冰融化了(板书)二、科学探索:观察冰融化成水(预设18分钟)[材料准备工作:冰块、液体、蒸发皿]1.吸管吹冰块(预设8分钟)(1)科学家研究说明当环境温度低于0℃,冰就可以已经开始融化。

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如果给你一台吹风机,你可以怎么做?如果给你一根吸管,可以怎么做?(预设: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用吸管吹热气让冰融化)(2)学生用液体朝冰块一个部位吹气。

(3)交流现象: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的快。

(4)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了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材料准备工作: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2.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预设10分钟)(1)探讨:你晓得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存有哪些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3)回答:怎么利用以上材料搞这个实验?(4)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后实验方法。

提示信息:a.用记号笔在冰面位置做好记号,再把试管放入有热水的烧杯里。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全册教材问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全册教材问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及答案第一单元:1课:科学是什么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科学家。

2、你知道科学研究包括那些吗?答:科学研究包括: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医学研究等研究。

3、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我们观察小动物、花朵、树叶时,我们就在进行科学研究。

4、介绍几位科学家和他的研究成果。

答:(1)、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2)、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3)、中国的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

(4)、我国的袁隆平发现了杂交水稻。

(5)、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6)、根据英国人罗杰特的原理,人们制作了电影。

5、做科学大致分为那几个阶段?答:(1)、提出问题。

(2)、作出猜测。

(3)、寻找证据。

(4)、得出结论。

6、科学是什么?答:科学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课:做一名小科学家1、怎样让纸鹦鹉“站”起来?答:在纸鹦鹉的尾部别上回形针,让它的重心下移,保持平衡,鹦鹉就能站起来。

2、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保持平衡。

做一名小科学家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勤于思考。

3、怎样让物品“站”起来?答:想办法让物品的重心下移,保持平衡,物品就能“站”起来。

第二单元:1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有生命的物体有哪些?答:大树、小鸟、小虫、蚂蚁、青蛙、小鱼等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2、什么叫做生物?答:我们把动物和植物这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自然界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

3、观察会使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4、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1)、都需要呼吸。

(2)、都会长大和死亡。

(3)、都会繁殖。

(4)、都需要水分。

(5)、都对刺激有反应。

5、有生命的物体都能生长发育,都有繁殖能力,进行生命活动时都要消耗能量。

2课:校园里的植物1、按生长环境不同,我们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