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60学时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安全课程编码131530019 课程类型(学院内)跨专业课程适用范围信息安全学分数 3 先修课程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学时数48 其中实验学时其中实践学时考核方式考试制定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执笔者审核者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操作系统安全是信息领域重要的核心技术, 在信息安全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操作系统安全》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信息安全的分析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信息安全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 其为全面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安全设计、操作系统评测和安全应用提供一些入门方法, 使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有一个清晰和完整的认识。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具有操作系统安全基础知识, 具备对操作系统安全进行分析的基本专业素质和能力。

了解:操作系统安全的有关概念及相关问题, 包括Windows、UNIX等流行操作系统的存在的安全问题, 了解高安全级别操作系统的有关安全机制, 了解操作系统安全评测、安全操作系统的应用和国外在安全操作系统领域的新进展。

理解: 操作系统安全模型、安全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安全形式化规范与验证以及安全操作系统设计一般过程。

掌握: 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操作系统设计主要的安全模型和安全体系结构、Unix系统安全策略及安全机制、隐蔽通道分析和处理方法。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老师讲授、结合学生自学的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口授结合电脑演示。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涉及到信息安全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等知识, 因而在开设本课程之前需要为学生开设预备课程: 数据结构、密码学原理、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 卿斯汉等著, 操作系统安全(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教学参考书:1.卿斯汉等著, 操作系统安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Linux操作系统》基于OBE-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Linux操作系统》基于OBE-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D0DC42
m1.2 m2.1 m2.1 m2.1 m2.1
m2.2
I 考核大纲
1、熟练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命令 2、备管理和配置Linux操作系统 3、搭建与维护Linux操作WEB、DHCP、DNS、数据库、邮件等服务
J 学习评价
K
成绩 项目
平时 成绩
配 分
评价方式 (标注能力指
标)
细 项 配 分
任务3-配置网络存储iSCSI
单元11-16-配置与应用WEB、DHCP、DNS、数
据库、邮件、LNMP等服务
13-18(26 学时)
任务1-配置与应用WEB服务 任务2-配置与应用DHCP服务 任务3-配置与应用DNS服务
任务4-配置与应用邮件服务
任务5-配置与应用LNMP服务
C0DC42 D0DC41 D0DC41 D0DC41 D0DC42
单元6-7-管理Linux系统的用户、用户
7-8(8 学 组、文件权限
时)
任务1-管理系统的用户和用户组
任务2-管理Linux系统的文件权限
单元8-10-管理磁盘存储与分区、管理
9-11(12 学时)
RAID与LVM磁盘阵列、网络存储iSCSI。 任务1-管理磁盘存储与分区 任务2-管理RAID与LVM磁盘阵列
D0DC42
纸笔测验:□小考□期中纸笔测验□期末纸笔测验
评量方式
L 指定教材
M 参考书籍
N 先修课程
O 教学资源
实做评量: 作业 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 观察 轶事记录 档案评量:□书面报告 □专题档案 口语评量: 口头报告 □口试 其它评量:□请说明:
《linux服务器运维管理-慕课版》第二版,杨海艳、韩国新,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0年09月 《linux服务器运维管理》,杨海艳,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7年01月。 《鸟哥的Linux私房菜 基础学习篇》,鸟哥,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11月。 《鸟哥的Linux私房菜 服务器学习篇》,鸟哥,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11月。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操作系统》是信息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是一门涉及较多硬件知识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课程。

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特点是概念多、较抽象和涉及面广,其整体实现思想和技术又往往难于理解。

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实施管理,是所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唯一接口,所有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得到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因此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如UNIX、xinux)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了解它是如何组织和运作的,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先修课要求,本课程在学习之前最好具有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操作系统发展过程、新技术的应用。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及它们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为今后的进修、应用实务作好技术准备。

掌握:基本概念包括:多道程序设计、并发、分时、作业、进程、互斥与同步、周转时间、吞吐量、重定位、连接、虚拟存储、虚拟设备、死锁、线程。

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资源(处理机、存储器、设备、文件)的管理策略。

基本技能:管理系统资源的常用命令、系统配置与维护的方法和技术。

理解重点:进程概念、存储管理(尤其虚拟存储)的各种策略、文件系统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和配置。

结合具体现代操作系统加深理解。

了解难点:进程的概念及其与程序的区别、进程间同步与互斥的正确实现、虚拟设备与虚拟存储。

Unix,Windows NT的系统结构、功能特点。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1、本课程概念多、较抽象、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约佔80%。

实验与自学约佔20%。

教师应该提供自学提纲并适当辅导。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rincip1esofOperatingSystems)学时数:72学时其中:实验学时:12学时课外学时:0学时学分数:4.5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性质:本课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必修课。

目的:通过操作系统原理的学习,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及种类,掌握操作系统设计中的相关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在操作系统的设计与构造中涉及的资源共享、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等各方面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操作系统在发展过程及将来引入的新技术与方法。

任务:阐述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

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等,其中资源管理还包括进程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网络与安全等方面内容,并将操作系统的一般原理与实际操作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有机地结合。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及主要功能(-)掌握进程概念、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思索的预防与检测(H)掌握处理机的调度层次划分与调度、调度方法评价以及调度基本策略(四)掌握存储管理目标与几种存储管理策略(五)掌握设备与处理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缓冲技术以及设备管理基本手段(六)掌握文件系统的物理及逻辑设备的空间组织与管理、多级目录结构、文件东共享实现以及文件系统的安全与防护(七)了解并掌握操作系统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了解一些病毒与黑客的常用手段以及一些基本应对措施(八)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操作系统必须实现的一些基本技术(九)通过实验环节具备一定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技能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4学时)一、基本内容(一)操作系统概观(二)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H)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与用户接口(四)流行操作系统简介二、基本要求(一)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10411290课程名称(中/英文):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3.5总学时:56理论学时:48实验/实践学时:8适用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教学环境:多媒体开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二、课程简介《操作系统》是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后续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本课程讲述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偏重于操作系统功能与结构的理论分析,对其中的重要算法辅以实验,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主要内容包括操作系统概论;进程的概念、进程的描述与控制、进程的同步与互斥以及进程管理的常用算法;处理机调度的策略和处理死锁的方法;存储器管理的方案和分配算法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文件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关键的数据结构;设备与系统的结合方式,设备驱动程序的结构及加载机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培养分析、比较操作系统实现方法优劣的基本能力,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提高深入编程和借鉴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算法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同步和互斥等;操作系统的各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原理。

三、课程教学目标2.课程教学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指标点、主要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四、教学内容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1.主要内容:阐述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操作系统基本特性;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2.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定义;理解操作系统目标、作用和功能;。

3.重点: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名称:操作系统实验实验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学时:24学时(12次课程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操作系统实验,学生将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设计。

2.学生将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技术。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内容:1.实验一: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实验介绍: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或参考书籍,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讨论或小组讨论的方式,给出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基本功能列表。

2.实验二:进程管理-实验介绍:通过实验来学习进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编写程序,实现进程的创建、销毁和调度。

-实验过程:学生根据给定的问题,设计进程模型并实现相应的程序。

3.实验三:内存管理-实验介绍:了解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学习虚拟内存技术的原理。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内存分配和回收的算法。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模拟内存分配和回收的过程,理解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

4.实验四:文件系统-实验介绍:了解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学习文件管理的基本原理。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文件的创建、删除和查找。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模拟文件的创建、删除和查找的过程,理解文件管理的基本原理。

5.实验五:设备管理-实验介绍:通过实验学习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了解设备驱动程序的实现原理。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程序,模拟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模拟设备的请求、分配和释放的过程,理解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

6.实验六:作业调度-实验介绍:通过实验学习作业调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作业的调度。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输入作业和作业调度算法,模拟作业调度的过程。

实验评定:-实验报告:60%-实验成果:20%-实验操作:20%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Linux、Windows实验要求:-学生需认真完成实验任务,编写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Linux)(第2版)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Linux)(第2版)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或《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程/基础课程课程总学时:56-72 (其中理论40-56学时,实验16学时)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能够准确理解及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和基本原理,理解操作系统的整体运行过程。

2.能够理解及掌握操作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包括进程管理、调度、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的功能及策略、算法、机制及相互关系。

3.能够运用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利用C 语言描述相关算法。

4.在理解及掌握操作系统原理及算法的基础上,在进行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及编程过程中,能够在资源和效率方面综合考虑,完善提高设计方案,提高利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重难点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3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及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分类;2.掌握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操作系统的大致运行过程;3.理解操作系统的特征;了解各种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及服务适应情况;4.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发展概况,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的特征;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特征;操作系统的功能。

[实验名称]Linux系统管理及命令的使用[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要求]1.熟练Linux系统常用命令的使用;2.掌握Vi编辑器的使用方法;3.练习Linux shell的作用和主要分类,能编写简单的shell程序[实验学时]2学时第二章进程管理(10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进程的概念与特征;2.掌握进程的结构及进程控制的方法;3.掌握进程的同步与互斥,以及实现进程同步问题的硬件方法和软件方法;4.能用信号量机制解决进程的同步问题;5.掌握线程的基本概念;6.基本掌握利用管程解决同步问题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s课程编号:3140834课程属性:专业主干课学分:4学分学时:60 (其中:52讲课学时:8上机学时)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基础》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修订版)》, 汤子赢哲凤屏汤小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开课院系: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标题用黑体五号字,内容用宋体五号字,以下相同)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配置的基本软件之一。

它在整个计算机系统软件中占有中心地位。

其作用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提供各种强有力的系统服务,为用户创造既灵活又方便的使用环境。

本课程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和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及实施技术,具有分析操作系统和设计、实现、开发实际操作系统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单元)操作系统引论(6学时)1、教学内容§1.1概述操作系统的概念、目标、作用、层次模型;操作系统的历史§1.2操作系统的特征、功能;操作系统的特征、服务、功能§1.3操作系统的分类和发展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三种基本类型、通用操作系统§1.4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2、基本要求(1)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两个主要目标(2)了解批处理的概念,理解单道和多道的区别,理解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的区别(3)熟悉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理解并发性的含义,做到能区分并发和并行(4)熟悉操作系统的五个主要功能(5)了解操作系统结构设计的几种方法,熟悉他们各自的优缺点(6)了解操作系统提供给的服务和操作系统运行的环境3、重点难点(1)操作系统的作用范围(2)多道程序设计的概念(3)并发概念的深入理解(4)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的表述和两个最主要的特征(5)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的比较(6)操作系统的概念以及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第2章处理器管理(12学时)1、教学内容§2.1 进程管理§2.1.1 进程的概念前趋图;程序的顺序执行;程序的并发执行;§2.1.2 进程的描述进程的定义;特征;状态图;状态转换图;进程控制块§2.2.3 进程控制进程控制方式;进程控制机构;进程的创建与撤消;进程的阻塞与唤醒;进程的挂起与激活;§2.1.4 进程调度调度的基本概念;调度的时机、切换与过程;调度的基本准则;调度的类型;调度队列模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作业(进程)优先调度算法、优先权优先调度算法进程的时间片轮转法调度、多级反馈调度算法§2.2作业管理§2.2.1 作业管理的基本概念作业管理的功能;§2.2.2 批处理作业作业控制语言;作业的组织;作业的装入;批处理作业的调度§2.2.3 作业调度算法的实现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响应比高者优先;优先权高者优先算法2、基本要求了解几个常用的作用调度算法,掌握他们的工作和实现原理。

掌握评价作业调度算府优劣的常用评估标准,准确的记忆这些标准的定义,并对不同的算法做出评价。

3、重点难点§2.3 线程概念2、基本要求(1)了解引入进程的原因,引入线程的原因(2)理解进程的概念和线程的概念和特征,做到能找出进程和程序、进程和现场的区别(3)理解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之间的转换原理,能列出引出转换的典型事件(4)了解进程控制块的构造,了解进程控制的内容3、重点难点(1)进程和程序的比较,进程和线程的比较(2)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的转换的因果关系(3)作业的状态(4)作业调度算法的概念(5)作业调度算法中响应比高者优先及各种算法的比较第三章存储器管理(10学时)1、教学内容§4.1 存储管理的功能程序的装入和程序的链接;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去配;内存分配回收算法§4.2 连续分配存储区管理重定位概念;单连续存储管理;固定分区存储区管理;可变分区存储区管理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内存分配算法: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4.3 连续分配存储区管理基本的分页存储管理方式:逻辑页面和页表,地址变换机构基本的分段存储管理方式:段表和分段系统的基本原来、分页存储管理方式和分段存储管理方式得区别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的基本概念§4.4虚拟存储器对换(swapping)的基本概念和对虚拟存储管理的作用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硬件支持:页表机制、缺页中断机构、地址变换机构页面调度算法:最佳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LRU);时钟置换算法(CLOCK)请求分段存储管理系统:硬件支持,地址变换机构页面分配策略;抖动现象和工作集;§4.5请求分段管理方式和请求段页式管理方式2、基本要求(1)了解一个程序从编译、链接到被装入执行的过程,理解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含义(2)了解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绝对装入和可重定位装入(3)理解几种基本的连续分配方式,能区分是否有内部碎片和外部碎片(4)掌握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逻辑地址结构,页表结构,能根据页面大小和逻辑地址位数计算页表的体积(5)掌握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地址变换过程,能画出分页系统的地址机构图(6)了解快表和多级页表的作用和原理(7)了解分段系统的逻辑地址结构、段表结构,地址变换过程(8)了解分页系统和分段系统的区别和联系,优点和缺点(9)了解段页式系统的地址变换过程(10)理解虚拟存储器的概念,知道请求分页、请求分段和请求段页式是如何实现虚拟存储器的(11)掌握请求分页系统的页面置换算法,能根据给出的引用串列页面替换情况表,会计算缺页率、命中率,知道几种常用置换算法的优缺点,了解Belady异常,了解抖动和对付抖动的方法—工作集模型(12)了解请求分段系统的优点3、重点难点(1)内部碎片和外部碎片(2)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3)内存分配策略(4)分页的地址变换、页表的使用(5)分页和分段的优缺点(6)虚拟存储器概念(7)页面置换算法和缺页率第四章文件系统(6学时)1、教学内容§5.1 文件和文件系统文件、记录、数据项;文件类型、文件系统模型、文件操作;§5.2 文件逻辑结构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5.3 外存的分配方式连续分配、链接分配、索引分配§5.4 目录管理文件控制块和索引结点;目录结构的类型§5.5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空闲表法和空闲链表法位示图法§5.6 文件共享与保护2、基本要求(1)了解文件系统、文件、记录、数据项的概念(2)了解文件的几种分类方式,了解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3)掌握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含义,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4)了解文件的逻辑结构,理解有结构文件(记录式文件)的类别(5)掌握三种外存分配方式,理解连续分配、链接分配和索引分配之间的优缺点,会用这三种分配方式寻找、删除、插入、移动数据块(6)掌握混合索引结构的分配方式,以UNIX的索引节点为例,会计算混合索引结构所能访问到的外存空间的容量(7)了解几种目录结构,掌握多级目录结构(树形目录结构)的访问方式(8)理解文件存储管理中的空闲表、空闲链表法、位示图法和成组连接法(9)了解文件保护的方法,了解文件共享的动机、方式和语义,理解文件共享的几种方法(10)了解文件系统的实现3、重点难点(1)文件的打开操作和关闭操作(2)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的区别(3)连续分配、链接分配及索引分配访问磁盘的次数(4)混合索引方式访问的磁盘容量和读取所需的磁盘I/O次数(5)树形目录结构的文件共享第五章设备管理(10学时)1、教学内容§6.1 I/O控制系统主要I/O设备的物理、逻辑特性;I/O控制方式;§6.2 缓冲管理基本概念;缓冲方式§6.3磁盘调度算法磁盘的结构磁盘的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查找时间优先;扫描算法;分步扫描;单向扫描§6.4 设备分配和管理SPOOLING技术§6.5 设备处理2、基本要求(1)了解I/O设备的几种类型(2)掌握四种I/O控制方式,重点掌握DMA方式和通道方式,做到能列举中断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方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了解引入缓冲的目的,了解缓冲区的类别和结构,理解缓冲区和快速缓存的区别(4)了解设备分配和回收(5)掌握SPOOLing技术的概念,理解引入SPOOLing技术的目的,做到能叙述出SPOOLing技术是如何实现的(6)了解磁盘的结构,区分盘面、磁道、柱面、扇区等概念(7)理解磁盘访问时间的构成,做到会计算寻道时间和旋转延迟时间(8)掌握几种典型的磁盘调度算法,重点掌握SSTF和SCAN算法,理解他们的优缺点,做到能为给定的一组磁盘访问请求按照这些算法调度(9)了解几种提高磁盘I/O速度的方法,理解延迟写的过程(10)了解I/O应用接口,出错处理。

3、重点难点(1)DMA控制方式的流程,DMA方式和通道方式以及中断方式的区别(2)引入缓冲的目的(3)快速缓存和缓冲区的区别(4)SPOOLing技术的概念、目的以及实现过程(5)磁盘访问时间的计算(6)常用磁盘调度算法的使用第七章进程的并发(16学时)1、教学内容§7.1进程同步与互斥概念;临界资源与临界区;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软件实现方法、硬件实现方法;信号量与p.v原语;管程;经典同步问题: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2.6 进程通信通信类型:共享存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通信方式;消息缓冲队列通信机制;§7.3 死锁死锁的基本概念;死锁的成因及必要条件;死锁处理策略;死锁预防与避免;死锁的解除与预防;银行家算法防止死锁;死锁的检测、死锁定理、资源分配图2、基本要求(1)了解进程为什么要同步和互斥,同步互斥的区别(2)理解临界区和临界资源的概念,能判读简单的两进程临界区算法的正确性(3)掌握整型信号量和记录型信号量的伪代码定义(4)掌握信号量的用法,能用信号量处理各种实际的互斥和同步的问题(5)了解管程的优势和定义(6)了解进程通信的几种方式(7)了解多线程模型和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8)理解死锁发生的四个必要条件,做到能举例子如何限制这些条件不成立,能判断当前系统有没有发生死锁(9)理解处理死锁的几个方法,尤其是死锁预防和死锁避免的区别(10)掌握死锁避免的重要算法-银行家算法,做到能用银行家算法调度一个系统的资源分配(11)了解死锁检测和解除的概念和方法3、重点难点(1)三级调度之间的比较和含义(2)常见的调度算法的比较(3)用常见的调度算法调度当前系统,并计算平均周转时间、平均加权周转时间、平均等待时间(4)用死锁发生的必要条件来分析系统是否会死锁,提出解决方案(5)用银行家算法判别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是否应该同意一个进程的资源申请(6)判断临界区算法的正确与否(7)整型信号量和记录型信号量的定义(8)信号量的应用三、大纲说明(教学手段,作业形式、次数,考查方法手段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黑板板书相结合,参考部分考研的题型作业形式:书后的作业习题部分选做,挑选一些分析性较强的考研题目,每章一次作业考查方法:书面考试(70%)+平时(10%)+作业(10%)+实验(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