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
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创建独立完
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转变步伐,是现代企业适应经济全球
化的国际形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我市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要素制约,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加强我市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
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桐乡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
孵化器)为代表的综合类创新平台;二是以嘉兴毛衫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科学研究所、杭白菊规范化生产技术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为代表的行业类创新平台;三是以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技术中心)为代表的企业类技术创新平台。
(一)综合类创新平台——桐乡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综合类创新平台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开展研发提供基础设施,同时为企业发
展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法律、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咨询和代理服务,提供保障条件,
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和培育高科
技人才,转移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
我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科技孵化器 ) 于 2004 年 9 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同年 12 月正式投入运行。
通
过 5 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市加快科技成果引进与转化,培育和发展高新产业的一个重要载体。
截止目前,中心孵化面积 1.7 万平方米,产业化用房 2.6
万平方米(包括开发区参股的一幢标准厂房和租用的二幢标准厂房共14800 平方米), 现有在孵企业 54 家,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工、机电一体化、网络与
软件、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电器等高新技术领域。
在孵企业职工文化层次较高,
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50%以上,其中博士7 名、硕士 12 名。
目前中心已培
育规模企业 4 家,其中比华丽电子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 万元。
2009 年,科创中
心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销售收入预计可超亿元。
中心不但在科技企业孵化上取得明显成效,还在大院名校等创新资源和创
新载体的引进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桐乡技术转移中
心、上海高校桐乡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电工所桐乡新能源中心、上海桐乡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台湾大学亚泰(桐乡)新能源科学研究院,北京红树林公司浙江分公司等相继成立并入驻,更加密切了我市企业跟大学、科研单位和国资企业的联系,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
体系,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
在管理体制上,桐乡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性质为国有独资企业,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注册资金人民币 200 万元。
目前正在办理增资手续,注册资金为 1000 万元,市经济开发总
公司以实物资产投资 20%的股份。
科创中心现有管理人
员9 名。
市科技孵化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科技副市长任组长,发改局、经贸局、财政局、科技局、开发区等部门为成员单位。
其主要职能是协调孵化器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决定孵化器运行中的方向和政策。
(二)行业类科技平台建设日渐完善
行业科技创新平台是整合集聚相关创新资源,支撑行业自主创新与科技进
步的重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台建设主要依托企业、高
校和科研院所,为本领域广大中小企业、科研人员提供研发、中试转化、检测、设计、咨询、
培训等服务,对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组织联合攻关,形成从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
一条龙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域创新集群。
我市通过近十年的建设,目前共建有行业科技平台9 家,其中浙江省重大科技创
新平台 1 家(嘉兴毛衫产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
心 2 家(毛衫后整理技术、杭白菊规范化生产技术),嘉兴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
中心 4 家(蚕业、鞋业、高桥蔬菜、皮草),桐乡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2 家(大麻家纺、乌镇养鸭)。
毛衫产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构架比较完善,运
行良好,并创办了 320 毛衫设计创意广场,在省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正在申报省级区域
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先进的检测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后盾为今
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杭白菊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也为各自行业的技术服务和产业提
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发展迅速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隶属于企业的具有高层
次、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中心任务是为本企业的技术进步服务,
为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和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提供技术和技术储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
术支撑。
十多年来,我市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企业研发机构,截止目前,共建有桐乡市级以上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5 家(由科技系统认定),技术中心 89 家
(由经贸系统认定),其中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13 家,省企业技术中心 8 家。
全市企业已与全国 80 余所高等院校、 100 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
系,其中 30 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建创新载体 15 家。
以研发中心为企业创新平台,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开发,逐步形
成了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企业科技创新
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共识,各层面认识上还有一定差距。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科技、财政、税务、土地、建设等多个部门,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题需要多部
门协调解决。
虽然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中建有
协调机制,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还缺乏必要的政策和有效的具体措施。
从我市综合科技创新
服务平台来看,虽然科技局制订了《桐乡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2008-2012 年建设规划方案》,但还没有上升到全市层面,难于在后续建设上形成合力。
目前租用的 11600 平方米的孵化大楼容纳 20 多家企业已经呈饱和状态,服务功能难以发挥和拓展。
而建成的新孵化大楼由于建设用地的限制,建筑面积
1.7 万平方米,增加幅度并不大。
目前招商势头相当好,今年已批准入驻20 家,预计到明年底现有的孵化厂房将全部用完(包括开发区划入的三幢标准厂房)。
2、缺少规划,资源整合度不够高。
目前我市创新平台在建设过程中缺乏
统一的规划和规范的管理,整合度不够高,难以形成资源共享的规模效益。
比如我市科技孵化器建设长期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
2004 年底开业时的规模仅
5500 平方米,不久已经捉襟见肘;搬迁到目前租用的11600 平方米的孵化大楼
也是权宜之计,容纳20 多家企业已呈饱和状态,服务功能难以发挥和拓展。
目
前入驻的新孵化大楼由于建设用地的限制,建筑面积 1.7 万平方米,对于真正实
现研发、服务、加速、产业化一条龙的科技孵化城存在巨大差距。
同样,行业重大创新平台、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也存在建设目标不明确、服务不到位
的情况,个别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存在重复建设问
题。
3、投入不足,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就我市科创中心建设经费投入而言,经费来源
单一,由科技局从每年预算内的科技专项经费中安排;投入力度不大,
2007—2009 三年共投入 1730 万元,不足部份暂由中心贷款解决。
每年我市孵化
器建设市财政安排经费仅 500 万元,由于新大楼建设和房租数额较大,因此存在较大资金缺口,财政资金对平台建设引导作用还不够。
在综合性、行业平台运行上,政府搭好台,唱戏的主角还是政府,市场经济的氛围还不浓,如毛衫平台虽
然建有领导小组,基本完成了前期资源整合,但在实际操作上缺少抓手。
由于其运行方式等问题的原因,对于真正毛衫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关键技术还是无法通过定向委托、联合招标等妥善解决,机制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平台本身作用的发挥。
4 、人才紧缺,创新能力相对滞后。
创新平台在紧缺型专业人才引进服务方面还不能跟上企业创新需求的步伐,特别是一些紧缺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海外留学归国人才,虽然引进方面下了一些功夫,但是留住人才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我市多数企业已认识到科研投入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多数也设立了研发机构,但普遍感到科研人才的匮乏和难以招聘到高层次人才。
虽然与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但其中较大比例只是挂牌,提供的实际服务较少,科研人
员落户桐乡为我市产业发展服务的更少。
企业研发人才 , 特别是高级创新人才匮乏 , 已经成为我市自主创新的“瓶颈”。
三、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促进经济转型升
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市处于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起点,无论传统产业的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需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
1.加强领导,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协同机制。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培养创新人才、转化创新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项工作涉及面广,仅凭科技部门一家之力是难以做好的,必须得到领导高度重视,各方达成共识,充分调动力量,才能将这个重大工程抓好。
因此建议成立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领导小组,市长、分管市长任正、副组长,科技、
开发区、发改、经贸、财政、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任组员。
各部门密切配
合,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助推经济
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
2.科学规划,明确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目标。
由于目前我市存在不同类别的创新平
台,建设主体、发展目标和水平各不相同,因此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分类推进。
对于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要加大投入、快速发展。
要正视与兄弟县市的
差距,快马加鞭,奋力追赶。
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在 2012 前,科创中心计划总投资8000 万元,建成 55000 平方米左右的集孵化、加速器、产业园和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科技创业园,力争认定为国家级综合科技孵化器。
建筑面积
17000 平方米、总投资2300 万元的第一期工程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第二期工
程计划 2010 年上半年启动, 2011 年底完工,在现科创中心大楼东侧建成建筑面
积20000 平方米的孵化和加速器;第三期工程再建一幢孵化大楼,同时结合开发区和高铁
新区规划,划出一定区域,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研发、服务、加速、产业化一条龙的科技孵化体系。
对于行业科技创新平台,要结合实际、稳步发展。
现有的几大行业创新平台,要针对
各自行业特色,紧密结合产业,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的体制、机制,探索出一
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新路子,在政府资助、社会参与、市
场化运作的模式中寻求平衡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行业创新平台应有的作用。
省级毛衫重大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要继续拓展功能,
进一步支撑产业升级;皮草创新平台要瞄准省级重大平台的创建目标,完善机制,同时紧密结合我市皮草产业的实际需求,发挥优势,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新能源研发中心要以中科院电工所的技术为支撑,保持行业技术领先地位,充分体现竞争优势;农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要加强与高校和研究院的联系,重点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促进农民增收。
特别是科技部门引进的四川苍溪红心猕猴桃,已经种植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农业产业,需要在现有基础上重点扶植,完善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打造我市万亩长三角优质猕猴桃基地。
对于企业研发中心,要政策引导、鼓励发展。
我市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一直得到政策支持,在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引导更多企业以
各种形式,建设各类研发机构,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引进
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等。
争取通过一年的引导,实现亿元企业研发中心全覆盖;
到 2012 年,争取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工程)中心达到 2 家以上、省级企业研
发中心 50 家以上。
3.加大投入,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抓科技创新平台,必须突出科技资源的
有效整合,使有限的人力、财力和设备集中用于重点行业、专业领域的科技攻关和服务,
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创新要素的作用。
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抓好科技专项资金整合。
这几年,我市科技
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是和兄弟县市相比偏少,如 2008 年财政决算的 8400 万科技经费中,科技部门实际掌握仅 2100 余万,大多分散在经贸、发改等各个部门,绩效不够明显。
因此,既要加大投入,又要加以整合,特别是集中财力扶持创新
平台建设。
如市科创中心建设中,需要增加财政专项经费,还要辅以税费减免政策的支持。
对于行业创新平台和企业研发中心,采取政策性补贴、科技项目等形式的支持。
同时,建议
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更多的社会风险投资企业投资初创型科技企业。
另一方面,强化管理,创新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对企业的服务功能。
首先要解决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动力问题,解决好非政府投入与公共服务职能的矛
盾。
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做到平台运行机制
市场化、服务对象社会化、绩效评估科学化。
进一步完善科创中心功能,加强对在孵企业支
撑服务体系建设。
引进、发挥各类中介机构的作用,提
供包括技术、专利、融资、财务、人才等方方面面的服务,努力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服务体系,
降低孵化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孵化成功率。
4.拓展合作,吸引人才转化成果。
积极引进大院名校,联合共建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平
台,推动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虽然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科技合作,引进了
中科院电工所、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创新载体,解决了不少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但是与
嘉兴地区兄弟县市相比,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差距比较明显,今后要花大力气引进更多国
内一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探索引进国外知名研究机构,使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落户
我市,促成我市社会资本与高新项目的结合,达到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
要正视科技创新
团队、创新人才
不足,特别是创新领军人才紧缺的客观实际,创新和完善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流的创新领军
人才,特别是引进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员,
形成强大的创新团队。
重点完善创新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借鉴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做法,瞄准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及其优秀创新团队,设立专项资金,出台激励政策,依托创
新平台,实现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支撑我市经济新一轮发展。
近几年来,湖北省科技厅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初步形成了校企
共建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不同层次、分工合理、较为全面的科
技创新平台体系。
一、加强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建设。
2012 年 7 月,湖北省科技厅制定出台了《湖
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管理办法》,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是由中小企业提供主要研究经费,高校或科研院所提供科技资源 , 共同建立并进行长期稳定合作的研究开发机构。
通过校企合作,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得到有效释放,同时可以弥补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资源的问题,提高公共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湖北省科技厅已认定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163 个,其中,由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共建的 76 个,占比 47%。
湖北省科技厅定期对校企共建研发中心进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
2014 年,江汉大学、湖北科技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和湖北大学等地方高校与中
小企业共建的校企研发中心在考核中等次为优秀,将分别获得25 万元的资金支持。
二、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2011 年 8 月,湖北省科技厅制定出台了《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依托行业或领域中的龙头骨干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建设的研发机构,针对行业领域内的重大关键性、
基础性及共性技术进行研发,以提升行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全省已有国家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17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06 个,由高校建设或高校与企业共建的 95 个,占比 31%,有地方高校参与建设的 39 个。
省科技厅定期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绩
效考核,奖优罚劣。
2014 年,湖北科技学院、长江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等地
方高校建设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考核中等次为优秀,将分别获得 50 万元的资金支持。
三、加强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2009 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整合武汉大学、武
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及有关企业、院校共同组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先后支持
和建立了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
一步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2013 年 12 月,湖北省科技厅联合省教育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湖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指导意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面向产业技术发展需求,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的,集成产
学研多方科技资源,围绕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开展重点新产品、新工艺、
新材料研发和成果转化,研究制订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和产业技术标准,提供工业化生产前技术
研发服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也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的重要支点。
目前,湖北省磷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工作已率先启动,先进
制造装备、激光、畜禽、粮食生产加工等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筹建工作按计划正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