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12种创设情境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12种创设情境方法
1.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的心灵。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
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
索新知。
2.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
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
学生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
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
进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老师就可以这样导课:“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再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
3.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景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
活中去,因此,我们的数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
情景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
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
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
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
能力。
4.利用问题创设问题情景
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小学生的好奇
心和自我表现欲特别强烈。因此,有意识创设情景,让学生
主动提出问题,能激发和迎合他们的好奇心理和表现欲,为
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
5.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入境”,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
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
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地
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形成过程,必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6.通过设立疑点创设问题情景
现代教学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要善于
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而
好奇心常常会导致创造意识的萌发。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
内容,适当设置疑点,创设教学的最佳情境,引发学生的好
奇心。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节的开始,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列出如下一组算式后,老师很快地说出了它们的得数。
①9999×9+9999=?
②127×36+127+63×127=?
③(100+8)×125=?
④98×35=?
当学生听老师说出得数后,感到惊奇不已,这时老师趁
机导入新课:学习了这节课之后你就会知道老师是怎样很快
算出得数的。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急于找到方法的心情也特别迫切。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
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
学生的创造意识。
7.编拟童化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童化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童化故
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共
鸣,且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
新的学习内容。
8.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利用游戏创设问题
情境,有助于把探求新知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结合
起来,启发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使学生在愉悦中尽情
地学习。
9.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
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
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一节练习课,出示这样一
道题:有2个长方形木框,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拼成一个图形,求它的周长。大家可以用实物操作一下,把
周长指给同位看,再算一算。这样的操作会牢牢地吸引同学
们的注意力,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得到的结论既准确又
全面。
10.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悬念”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强,好
奇心切等特点,创设具有科学性、新颖性,足以引起学生探
索活动的各种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在这里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
在课堂中故设悬念这一情境,定会把学生引入到一种新
的思维境界之中,利于引发每个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次思
考和研究。例如在教学“分数化成小数,即能化成有限小数
的分数特征”时。首先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是有秘密的,老师已掌握这个秘密,不信你们可
以出一些分数来考考老师,老师能很快地判断出每个分数是
否能化成有限小数,并请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使学生明白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确是有秘密的。从而产生有什么秘
密的问题“悬念”,来创设出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
11.巧设室外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巧设数学课堂的室外活动情境,易于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化”的本质内涵,利于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一课时,我们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请3名同学分别组织全班其余24名同学进行队列训练(不能重复),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发现,每行站的人
数和行数成反比例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快速解答了老师指
令下的队行每行人数。
紧接着老师又指着旗杆说:“若学校想要更换新的旗杆,你能帮助算一算旗杆应有多长吗?”“以小组为单位先研究方案,在确立实施的方式方法。”学生很快利用杆高和影长成正比例这一知识设计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