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紫外预警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_周峰

合集下载

国外天基预警雷达系统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国外天基预警雷达系统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雷达是全面获取空间 、空中以及地面有关目标信息 资源的重要手段 , 是夺取制信息权的重要保障 。 因 此 , 目前世界各国加紧推进天基预警雷达系统的研 究进程[ 1-4] 。
2 国外天基雷达发展概况
2 .1 美国 美国是最早开始天基预警雷达研究的国家 , 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就陆续有人提出各种各样的天基 雷达(SBR)方案[ 5] 。 美国防部原计划从 2005 -2009 财年为天基雷达投 入 40 亿美元 , 从而达到在 2012
收稿日期 :2012-05-23;修回日期 :2012 -06-06
· 1054 ·
第 52 卷
朱庆明 等 :国外天基预警雷达系统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第6期
年发射首颗卫星的目的 。 据报道 , 美国五角大楼已 取消“天基雷达”计划 , 但美国空军仍对天基雷达需 求迫切 , 特别是在天基雷达的动目标检测特性和全 天候成像 -监视能力 , 因此 , 目前美国仍在进行天基 雷达的概念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Foreign Space-based Warning Radars
ZHU Qing -ming , JIN Shu -ling , MENG Xiang -ling
(The 3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Hefei 230088 ,China)
如表 1 所示 , 表 2 给出了几种天基雷达的具体参数 。
表 1 天基雷达概念设计的 发展成熟程度评价表 Table 1 Development maturity evaluation form of space -based radar concept design

美国天基红外技术的发展分析

美国天基红外技术的发展分析

射升空 。发射后 , 国空军和洛 ・马 S I S地 面团队启 动 美 BR

系列六个液体发动机 ( AE , 动卫 星进入 地球 同步 轨 L )推
道 。研 究 小 组 随 后 部 署 了 卫 星 的 太 阳 能 电 池 板 、 罩 和 天 光
和潜射弹道导 弹) 的弹道导弹发射的情报 , 导弹袭击进行 对 早期预警 、 跟踪和实时 向国家导 弹 防御系统 中指挥 拦截 弹
使用 14 的 电 力 输 入 功 率 , 目前 的 定 向 红 外 对 抗 / 比 ( R M) DI C 处理 器轻 1 3 / 。该处理器是诺斯 罗普 ・ 格鲁曼公
司 为 美 国陆 军 研 制 的通 用 红 外 对 抗 ( I C ) 一 部 分 。 CR M 的
“ 这种小 型处 理器演示 了使 用商 用现货 处理 器执 行 复
进 一 步 的研 究 和 探 讨 l 。 1 ]
动及使用大规模 杀伤 性武 器 进行 导 弹打 击 的准备 早 期预
警。 3 )静止轨道卫 星 系统 ( B R - O) S I SGE 。静止 轨道 卫 星 系统是指卫星距离地 球 的高度 约为 3 0 0 m, 6 0 k 卫星 的运行
杂 跟 踪 任 务 的 能 力 ,诺 斯 罗 普 ・ 鲁 曼公 司 陆 地 和 自我 保 ” 格 护 系 统 部 红 外 对 抗 副 总 裁 卡 尔 史 密 斯 称 。“ 理 器 已 经 演 处
中段的导弹 目标 , 有关数据还可 以被传送 到拦 截带 。
3 )技术情报侦察 , 它可以提供描 述导 弹特征所 需 的数
* 收 稿 日期 :0 1年 1 21 2月 1 6日, 回 日期 :0 2年 2月 2 修 21 8日
作者简介 : 谢劲松 , , 男 博士 , 工程师 , 究方 向: 研 计算机系统结构 。

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大气污染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监测和预警大气污染,科技领域不断提出新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一、传统监测技术传统的大气污染监测技术主要依靠地面监测站和移动监测车等设备,通过采集和分析样品来获取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数据。

这些监测站设备通常由多个传感器、采样装置和数据传输系统组成,可以实时监测污染物的浓度,并将数据上传到中心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然而,由于监测站设备数量和布局有限,无法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全面监测,因此在大气污染的监测和预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利用卫星、飞机或其他远距离传输设备获取大气污染信息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监测,并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优势。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和变化趋势等信息。

遥感监测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实现远距离、高效率的监测,可以及时获取大气污染的全局情况。

然而,由于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较为复杂,以及遥感技术在监测精度和定量化方面的局限性,使得该技术在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中还存在一定挑战。

三、无人机监测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技术之一。

无人机配备有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可以在较低高度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

无人机监测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对复杂地形、小范围区域甚至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此外,无人机监测技术还可以结合遥感技术,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快速监测。

然而,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携带量的限制,以及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战。

四、智能化与大数据分析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和大数据分析在大气污染监测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2024年紫外检测仪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紫外检测仪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紫外检测仪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紫外检测仪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测量物质的紫外光谱的仪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紫外检测仪在生物医学、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紫外检测仪市场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

2. 市场现状2.1 市场规模紫外检测仪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紫外检测仪市场规模达到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X亿美元。

2.2 市场应用领域紫外检测仪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

在生物医学领域,紫外检测仪常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测量和分析;在环境保护领域,紫外检测仪可用于水质监测和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在食品安全领域,紫外检测仪可用于食品成分和质量的检测。

2.3 市场竞争格局当前,紫外检测仪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公司A、公司B、公司C等。

这些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方面都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 市场驱动因素3.1 科技进步的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紫外检测仪的性能和精度不断提高,为市场需求的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持。

3.2 应用领域的扩展随着紫外检测仪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新兴领域如药物研发、基因工程等对紫外检测仪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

4. 市场前景4.1 市场增长预测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未来几年紫外检测仪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紫外检测仪市场规模有望达到X亿美元。

4.2 市场发展趋势未来,紫外检测仪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技术创新:紫外检测仪将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提高仪器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满足日益复杂的分析需求。

•应用拓展:紫外检测仪将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满足新兴领域的需求。

•自动化与智能化:紫外检测仪将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5. 总结紫外检测仪市场在科技进步和应用领域扩展的推动下,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浅析国内外天基预警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析国内外天基预警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析国内外天基预警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天基预警系统作为现代化战争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其重要地位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鉴于当前天基预警系统的重要战略地位,各国都在竞相开发此系统。

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外天基预警系统的现状,简要阐述了其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在天基预警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天基预警系统预警卫星搜集探测捕捉1 引言天基预警系统,又称为空间预警系统,在国家防御战略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是导弹防御系统的最前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局部战争表明,大气层外的空间已成为联合作战中获取对方军事信息的重要领域,天基预警系统对情报的监视和侦察则是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基预警系统的核心是预警卫星,主要用于对导弹的早期预警,预警卫星上装有红外探测器和电视摄像机等设备,根据导弹发射时的目标特征实施监视、跟踪和定位。

天基预警系统对远程弹道导弹一般可以提供15-30 min预警时间;对近程导弹也能提供几分钟的防御准备时间。

天基预警系统在导弹防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预警系统能否及时、准确地发出预警信息,将决定着整个反导作战的成败。

2 当前国外天基预警系统的现状当前世界上已经形成的比较完善的预警卫星系统的主要有美国的DSP (defense suppoprogram)和SBIRS(spacd-basinfrared system)系统以及俄罗斯的天基预警系统。

美国是最早开始天基预警系统研究的国家,也是迄今为止与实战结合最紧密的国家,相对来说,俄罗斯预警卫星总体水平远不及美国,所以这里主要以介绍美国天基预警卫星为主,阐述一下美国天基预警系统现状。

美国现阶段的卫星预警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DSP和SBIRS,下面来做详细的介绍。

2.1 国防支援计划(DSP)美国国防支援计划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于1970年11月发射,目前的在轨卫星均属于第三代。

该卫星预警系统星座是由5颗DSP卫星组成,其中的3颗为较新的工作卫星,2颗为较老的备用卫星。

国外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现状与启示_周峰

国外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现状与启示_周峰

国外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现状与启示周峰郑国宪苏云(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100076)摘要文章对国外近十几年来的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按科学目标进行了分类。

总结了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的发展趋势与启示,为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V4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18(2012)01-0016-07DOI :10.3969/j.issn.1009-8518.2012.01.003Development of Optical Remote Sensors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broadand Its EnlightenmentZHOU Feng ZHENG Guoxian SU Yun(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Mechanics &Electricity,Beijing 100076,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remote sensing payloads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broad in the recent two decades is presented.These payloads are categorized based on scientific objectives.Then,the developing trend and revelation of th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payloads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re summarized.Finally,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remote sensing payload for deep space exploration in China are given.Key words deep space exploration ;optical remote sensing payload ;development suggestion1引言深空探测是指对太阳系内除地球之外的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和彗星以及太阳系以外的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进行探测的航天活动[1]。

2024年紫外可见光谱仪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紫外可见光谱仪市场发展现状

紫外可见光谱仪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光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实验仪器。

它能够通过分析物质在紫外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特性,提供关于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等信息。

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紫外可见光谱仪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紫外可见光谱仪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与增长目前,全球紫外可见光谱仪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至2020年,全球紫外可见光谱仪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X%。

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驱动:•科学研究的发展:紫外可见光谱仪在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不断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紫外可见光谱仪在制药、食品等行业中起着关键作用,帮助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技术进步与创新:新的技术和功能的引入,如多光束技术和智能化操作界面,进一步提高了紫外可见光谱仪的性能和易用性。

3. 市场竞争格局当前,紫外可见光谱仪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Thermo Fisher Scientific、Agilent Technologies、Shimadzu Corporation等。

这些厂商通过不断的研发创新和产品升级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一些新兴技术公司也进入市场,如NanoDrop Technologies、BioTek Instruments等,它们通过提供低成本和便携式光谱仪等产品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4. 市场应用领域紫外可见光谱仪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4.1 化学与材料科学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紫外可见光谱仪被广泛用于物质结构的分析和评估。

它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鉴定有机化合物、分析催化剂活性等方面。

4.2 制药与生物科技紫外可见光谱仪在制药和生物科技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药物分析,如药物含量检测、溶解度测定等。

浅析国内外天基预警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析国内外天基预警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析国内外天基预警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天基预警系统作为现代化战争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其重要地位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鉴于当前天基预警系统的重要战略地位,各国都在竞相开发此系统。

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外天基预警系统的现状,简要阐述了其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在天基预警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天基预警系统预警卫星搜集探测捕捉1 引言天基预警系统,又称为空间预警系统,在国家防御战略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是导弹防御系统的最前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局部战争表明,大气层外的空间已成为联合作战中获取对方军事信息的重要领域,天基预警系统对情报的监视和侦察则是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基预警系统的核心是预警卫星,主要用于对导弹的早期预警,预警卫星上装有红外探测器和电视摄像机等设备,根据导弹发射时的目标特征实施监视、跟踪和定位。

天基预警系统对远程弹道导弹一般可以提供15-30 min预警时间;对近程导弹也能提供几分钟的防御准备时间。

天基预警系统在导弹防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预警系统能否及时、准确地发出预警信息,将决定着整个反导作战的成败。

2 当前国外天基预警系统的现状当前世界上已经形成的比较完善的预警卫星系统的主要有美国的DSP (defense suppoprogram)和SBIRS(spacd-basinfrared system)系统以及俄罗斯的天基预警系统。

美国是最早开始天基预警系统研究的国家,也是迄今为止与实战结合最紧密的国家,相对来说,俄罗斯预警卫星总体水平远不及美国,所以这里主要以介绍美国天基预警卫星为主,阐述一下美国天基预警系统现状。

美国现阶段的卫星预警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DSP和SBIRS,下面来做详细的介绍。

2.1 国防支援计划(DSP)美国国防支援计划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于1970年11月发射,目前的在轨卫星均属于第三代。

该卫星预警系统星座是由5颗DSP卫星组成,其中的3颗为较新的工作卫星,2颗为较老的备用卫星。

美国天基预警系统发展分析

美国天基预警系统发展分析

军 事 纵 横美国天基预警系统发展分析张保庆天基预警系统探测范围广、预警时间长,可为弹道导弹防御和实施反击提供及时预警信息。

美国最先发展天基预警卫星系统,先后部署了多种型号的天基预警系统,包括“国防支援计划”“天基红外系统”“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等。

当前,美国已形成了高低轨结合,预警、跟踪和识别功能复合的天基预警系统,性能先进,可为美国提供强大的弹道导弹预警能力。

美国天基预警系统发展现状天基预警系统是美国反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国家领导、作战指挥官、情报机构以及其他关键决策人员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导弹预警与红外监测信息,使美国在全球导弹发射探测、弹道导弹防御、技术情报搜集及战时态势感知等方面的能力极大增强。

美国现役天基预警系统主要包括4颗“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3个“天基红外系统”大椭圆轨道卫星载荷、2颗“天基红外系统”(SBIRS)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颗“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低轨卫星。

DSP卫星系统 DSP卫星系统是美国部署的第一种实用型预警卫星系统,先后研制部署了三代,共23颗卫星。

经过三代发展,DSP卫星在探测战略弹道导弹方面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实战水平。

然而,由于技术原因,DSP卫星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无法跟踪中段飞行的导弹、扫描速度过慢、对国外设站依赖性强、存在虚警现象等。

而且DSP卫星系统对助推段燃烧时间短、射程近的战区导弹的探测能力十分有限,难以留有充足预警时间。

鉴于以上因素,美国决定不再继续发展DSP卫星系统,重点发展SBIRS卫星系统和STSS卫星系统,以逐步取代DSP卫星系统。

当前,仅有4颗DSP卫星在轨服役,卫星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主要任务是为美国指挥机构和作战司令部提供导弹发射的探测和预警。

SBIRS卫星系统美国于1995年提出发展SBIRS卫星系统,最初的方案是构建一个由4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2个大椭圆轨道(HEO)有效载荷和24颗低地球轨道(LEO)卫星以及地面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

天基侦察监视系统发展现状与军事应用分析

天基侦察监视系统发展现状与军事应用分析

与跟踪导弹发射全过程 的任 务 , 可同时探 测来袭 的战略导 弹和战术导弹 , 能够提供 导弹预 警 、 导弹防御 、 技术情 报侦 察 以及空 间特征描述等功能 。S I S由高轨卫 星和低轨卫 BR 星两部 分组成 。高 轨部分 由 4颗地 球 同步 轨道卫 星、 1颗 备份星 和2颗大椭圆轨道 卫星组成 , 主要用于探测 、 发现和 跟踪助推段 的导 弹。高轨卫 星 上带 有扫 描型 和凝视 型两 种红外探测器 。扫描型探 测器可 以快 速 的建 立全球 覆盖 ,
战略需求 , 相继 开发 了“ 未来成像 体系 ” FA) “ 基红外 (I 、天
收 稿 日期 :0 0— 6— 9 2 1 0 2
天 基 侦 察 监 视 系 统 的发 展 现 状 进 行 分 析 。
对导弹发射 时喷 出的尾焰进 行初始探 测 , 然后将探 测结果
提供给凝视 型探测 器 , 后者进 行精 确 跟踪 , 定弹道 方位 确
角 以及导 弹进入 弹道 时 的高 度 和速度 。低轨 部分又 称为
空 间跟踪与监视 系统 , 4颗小型 、 由2 低轨道 、 大倾 角卫 星组
性能弱 的卫 星。FA包括 可见 光/ I 近红 外传输 型详查 卫星 和合成孔径雷达 卫星 2部 分 , 采用 太 阳同步 轨道 【 , 2 设计 J
寿 命 为 8年 , 量 不 足 K 一1 重 H 2卫 星 的 一 半 , 个 星 座 由 整
l O一1 颗卫 星组成 。该 系统 的优 点 是大 幅度 降低 了单星 2 发射成本 , 通过增加 卫星数量使 卫星 的重访率 由原 系统 并 的 2~ 3天 1次提高到 1天 2次 以上 , 同时 , 其星 载相 机 的 分辨率提高到 6— 定位精度 提高到 1 拍摄速度提高 7m, m,

天基红外预警高超声速目标成像特征研究

天基红外预警高超声速目标成像特征研究

天基红外预警高超声速目标成像特征研究天基红外预警高超声速目标成像特征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国防需求的不断增长,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和应用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高超声速飞行器以其超强的机动性、超声速的飞行速度和难以预测的飞行轨迹,极大地增强了入侵敌国领土的能力。

因此,对于高超声速目标的早期预警和成像特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天基红外预警系统作为一种主动探测技术,通过探测目标发出的红外辐射来实现对目标的检测和跟踪。

与传统的雷达预警系统相比,天基红外预警系统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隐蔽性。

但是,由于高超声速目标的特殊性,其红外辐射特征与传统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需要针对高超声速目标进行特征研究。

首先,高超声速目标的形态特征与传统目标存在巨大差异。

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速飞行和超强机动性,其形态难以保持规则,各部分之间存在很大的杂乱运动。

在红外辐射成像中,这种杂乱运动会导致目标辐射能量的散射和分散,使得目标的形态较为模糊。

研究显示,高超声速目标的红外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较大的辐射强度和更多的散射能量,而且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目标的形态特征更加模糊不清。

其次,高超声速目标的红外辐射时变特征与传统目标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速飞行,其周围气流速度远高于声速,形成了一个类似于“雷诺扇”的风洞效应。

这种风洞效应会导致目标周围气流的剧烈变化,从而对红外辐射特征产生明显影响。

研究发现,高超声速目标在辐射时变中表现为快速的亮暗交替,且频率较高。

这种时变特征可通过分析并提取目标辐射信号中的频谱信息来进行识别和分类。

最后,高超声速目标的红外辐射频谱特征也具有独特性。

频谱特征是指目标辐射信号在不同频段内的分布情况。

由于高超声速目标的高速飞行,其辐射信号在频谱上表现出较高的频率分量和更广的频率范围。

这意味着通过分析目标辐射信号的频谱特征,可以有效地判断目标的飞行状态和类型。

综上所述,天基红外预警系统对高超声速目标的成像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天基红外预警系统概况与启示

美国天基红外预警系统概况与启示
孙 文 ,王 刚 ,姚 小强 ,邵红 菲 (1.空军工程大学 防空反导学 院.陕西 西安 710051:
2.空军第三通信 团 。北京 100095)
摘 要 :天基红外预警系统(SBIRS)的战略地位 日益 凸显 ,对 国家军事 发展具 有重要 的影响 。鉴 于我 国 在天基 红外 预警 领域 发展时间短 、技术经验不足等 问题 ,介绍了美国 SBIRS的发展历程 、趋势 ,详细论述 了 其组 成 、功能等 内容 ,重点分析 了美 国 SBIRS建设发展带来 的启示 。该研究对我 国预警 系统建设具有重要 的 指 导 意 义 。 关键词 :天基红外预警 系统 ;组成功能 ;启示 中图分 类号 :TN9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787(2016)04-0001-03
General situation and enlightenm ent of space-based inftraredel early-_ warning system of A‘m eri‘ca木 。|.
SUN W en ,W ANG Gang ,YAO Xiao。qiang ,SHAO Hong.fei。 (1.College of Air and Missile Defense,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Xl’an 710051,China;
has great influence on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ilitary affairs.Because in our countr y development time in this field is short,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are insufficient,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rend of SBIRS in Amer ica are introduced,constitution an d function are illustrated in detail,enli ghtenment of SBIRS in American iS a n a lyzed.The study has great guidan ce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early·warning system of our nation.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探析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探析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探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加强,紫外分光光度计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以满足人们对精确分析的需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进行探析。

首先是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仪器性能。

随着光电子器件技术和光栅技术的不断改进,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将不断提高。

分辨率的提高可以使仪器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分析,并减少干扰物对结果的影响;灵敏度的提高可以使仪器在低浓度样品的分析中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其次是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自动化程度。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紫外分光光度计将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的需求。

通过与计算机的联接,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能够进行大样品量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是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范围。

随着科技的进步,光谱分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紫外分光光度计在生物医学、化学、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分析需求的增加,紫外分光光度计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其作用。

此外,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便捷性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传统的紫外分光光度计需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操作步骤才能进行分析,而现在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已经在设计上更加人性化,操作更加简便,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快速地进行分析实验。

未来,随着操作界面和用户体验的不断优化,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将更加简单易用。

最后是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小型化和便携化。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分析需要在野外或现场进行。

传统的紫外分光光度计通常体积较大,不易携带。

而小型化和便携化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则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紫外分光光度计将越来越小型化,便于携带和使用。

综上所述,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将朝着仪器性能的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增加、应用范围的拓广、操作便捷性的提高以及小型化和便携化等方向发展。

这些发展将使得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更加便捷、准确和高效,促进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进程。

天基紫外预警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

天基紫外预警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

天基紫外预警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天基紫外预警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天基紫外预警技术是指利用卫星所搭载的紫外线探测器,对大气中气溶胶、云、水汽等物质的光学特性进行测量,通过研究这些物质在紫外辐射下的反射、散射和吸收特性,对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及市政工程等进行监测和预警。

本文将对天基紫外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所带来的思考作一探讨。

一、天基紫外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卫星技术、光学仪器技术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天基紫外预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及气候变化预测等领域。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研制并部署了天基紫外预警卫星。

比如美国的TOMS卫星、FUBS卫星、NIMBUS7卫星,欧盟的OOLWCI卫星以及我国的ZY-3卫星等。

这些卫星大多采用同步轨道卫星或地球同步卫星,利用其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紫外线探测器,对全球大气环境进行长期监测,从而对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进行预警。

二、天基紫外预警技术所带来的思考天基紫外预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思考。

下面就天基紫外预警技术所带来的一些思考进行探讨。

1. 保护地球环境。

天基紫外预警技术通过广泛监测大气环境、水质变化等问题,为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应充分发挥天基紫外预警技术的监测效能,合理利用已有资源,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信息。

2. 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通过天基紫外预警技术收集到的全球气候数据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了解,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 科学研究。

天基紫外预警技术通过收集到的光学特性数据,也可以在科学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大气光学颗粒物分布、大气透明度、气候变化等参数的研究,为科学家们提供基础数据和研究思路,进一步丰富科学知识体系。

4. 社会合作。

天基紫外预警技术的发展需要科技工作者、政府机构、民间组织等各方共同努力。

我们应积极推动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品质和精度,共同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做出贡献。

日内空间环境辐射屏蔽技术改善建议

日内空间环境辐射屏蔽技术改善建议

日内空间环境辐射屏蔽技术改善建议随着人类进入空间探索新时代,日内空间环境辐射屏蔽技术的改善变得尤为重要。

辐射屏蔽技术是保护宇航员免受太空中强烈辐射的关键手段,对于确保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和太空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日内空间环境辐射屏蔽技术的现状和改进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针对目前的辐射屏蔽技术存在的问题,我们需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

目前最常用的辐射屏蔽材料是金属(如铝)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物质。

然而,这些材料所能提供的辐射屏蔽效果仍然有限。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新型屏蔽材料的研发。

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制备出具有更高屏蔽能力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此外,结合计算机模拟和实验手段,对新材料的辐射屏蔽性能进行评估,从而为宇航员提供更加安全的空间环境。

其次,针对太空飞行器本身存在的辐射屏蔽问题,我们还需改善设计和建造太空飞行器的方式。

太空飞行器作为宇航员的“家”和工作场所,在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考虑辐射屏蔽的问题。

我们建议在设计阶段加入辐射屏蔽结构,例如在航天器的外壳中加入更厚的屏蔽材料层。

同时,利用先进的材料和构造技术,减少太空飞行器本身产生的辐射。

此外,建议加强对太空飞行器的辐射监测,及时掌握辐射水平的变化,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另外,辐射屏蔽技术的改善还需要加强宇航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和培训。

目前,宇航员在出舱前和任务期间会接受一定的辐射防护培训,但这并不充分,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强。

建议在培训中加入更多的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使宇航员能够更好地应对辐射环境。

此外,为了确保宇航员的健康,必须建立全面的健康监测和评估系统,定期对宇航员进行健康检查和辐射监测。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日内空间环境辐射屏蔽技术的改善。

目前,各国在辐射屏蔽技术方面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重复劳动,缺乏有效的合作。

建议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研究成果,避免资源的浪费。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国际合作机构,共同推动辐射屏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形成共识,并为宇航员提供更加安全的太空环境。

空天预警探测系统关键技术发展思考

空天预警探测系统关键技术发展思考

空天预警探测系统关键技术发展思考
李博骁;张峰;李奇峰
【期刊名称】《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年(卷),期】2022(17)4
【摘要】在空天作战上,预警探测、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是取得作战胜利不可或缺的三大因素。

为有效应对空天威胁,制定针对性的作战计划,实施精确的目标摧毁,空天预警探测作为信息获取、战场感知的重要力量,在未来空天战争中的作用愈加突出。

针对时空跨度大、目标突防手段多、探测装备种类广等空天预警探测作战特点,从系统架构、目标识别、传感器调度、关键算法验证等方面,提出了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并初步探索了技术实现途径。

【总页数】8页(P374-381)
【作者】李博骁;张峰;李奇峰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26.4
【相关文献】
1.天基紫外预警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
2.天基红外预警探测系统仿真模型的构建
3.天基预警雷达探测系统的发展
4.空基预警探测系统技术发展趋势
5.空基预警探测系统的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9-8518.2012.06.006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oughts of Space-based UV Warning Technology
ZHOU Feng1 ZHENG Guoxian1 YAN Feng2 LI Xiang2 WU Limin1
第 33 卷第 6 期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 年 12 月
SPACECRAFT RECOVERY & REMOTE SENSING
39
天基紫外预警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
周峰 1 郑国 宪 1 闫锋 2 李 想 2 吴 立 民 1
(1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北京 100076) (2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南京 210093)
12NUV-345622MUV-745632V-89642FUV-:45
Á Á
2012 年第 33 卷
NUV1 , MUV2
V, NUV, MUV
V, NUV, MUV
此外 , 天基紫外预警技术还具有不需低温冷却 、 有效抵抗激光武器威胁 、 体积小和质量轻等优点 [3-4]。 它 是电子对抗向电磁全频谱发展而产生的新方法 、 新途径 , 在国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 紫外谱段预警 技术将成为天基预警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 [5]。
1 引言
导弹预警技术是伴随着导弹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 从范围上看 ,导弹的射程越来越远 ,导弹预 警技术也逐渐从地基向空基以及天基发展 。 从波段上看 , 导弹燃料技术的发展使得导弹的尾焰波段发生了 改变 , 导弹预警技术的波段选择也逐渐向长波和短波双方向扩展 , 以及逐渐发展多谱段联合预警 , 以降低虚 警率 ,提高精确度 。 由于导弹尾焰辐射的谱线在 2.7μm 和 4.3μm 处具有特征峰 ,且 CO2 和水蒸气对这两个谱段有强烈的吸 收 ,因此早期的导弹预警大都选择这两个谱段 。 但是 ,目前在导弹发动机技术方面的很多改进正在降低这些 固有辐射中的多数辐射 [1],因此 ,不能保证在未来的导弹中仍会出现这些辐射谱线 。 目前国外已经设计并生产了尾气中不含 CO2 和水蒸气的发动机 , 羽烟中 2.7μm ,4.3μm ,6.3μm 的特征
收稿日期 :2012-04-01 基金项目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课题
40
航 天 返 回 与 遥 感
辐射将大大减小,导致红外预警的虚警和误警的增加。 但是,无论导弹使用任何燃料,其尾焰中都含有紫外辐射[2], 这 就成为捕捉目标的紫外辐射源 , 如表 1 所示 [3]。 紫外辐射机制主要包括化学发光 、 散射日光 、 热致发光等 。 例 如 , 低空固体含铝导弹尾焰是一种混合辐射源 , 在二次燃烧中 , 大量的 Al2O3 粒子呈现灰体辐射 , 其热状态一 太阳光 。 而液体燃料导弹除了未燃尽液滴可以散射太阳紫外辐射 , 燃料的化学反应也会产生很强的紫外特 征辐射 。 因此 , 发展天基紫外预警技术 , 将其作为红外预警的有效补充 , 有助于大大降低虚警率和误警率 。

直保持到二次燃烧热量释放完毕 。 而微小的未燃尽粒子在很高的非平衡温度下发出紫外光 , 同时还会散射
Tab.1 UV characteristics of missile plume at low altitude (below 50km)
CO+NO+OH /

NO+CO+H
Tab.2
Advantages of UV warning





可以预测 , 天基紫外探测系统作为新型导弹预警探测跟踪手段 , 必将在未来预警卫星上发挥重大作用 。 美国第一 、 二代 DSP 预警卫星以及正在研制的天基红外系统的低轨卫星都带有紫外跟踪系统 。 因此 , 跟踪国 外紫外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对紫外探测系统进行先期原理研究和关键技术探索 , 对于完善我国导弹 防御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
42
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
70 年代末 ,从军事需要出发 ,美国开始进行极光和气辉的远紫外探测 ,研制了真空紫外 (VUV) 背景卫星
试验装置 (Vacuum Ultraviolet Background Satellite Experiment ), 搭载在 1978 年发射的 S3-4 极轨卫星上 [6]。 该 仪器包括了光谱仪和光度计 2 部分 。 极光 / 电离层绘图仪 AIM(Auroral Ionospheric Mapper ) 除可进行光谱和 光度测量外 , 也具有获得特定波段单色像的能力 。 该仪器由紫外光谱仪和光度计组成 。 紫外辐射通过扫描镜 后被抛物镜聚焦在 Ebert-Fastie 光谱仪的入射狭缝上 , 光谱仪焦距 125mm, 工作波段 110 ̄190nm, 光谱分辨 率 3nm, 仪器视场角 0.4° ×1.7° , 在 100 ̄150km 极光 、 气辉高度的空间分辨率为 4km×20km, 扫描宽度
Abstract Space-based UV warning which uses the detection of UV flame radiation of missile ’s initiative stage is an effective warning method. It can effectively minimize the false alarm rat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UV warning are analyze 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V warning technology of USA is introduced.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space-based UV warning are analyzed. In the end, several issues about the developing of space-based UV warning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space-based;UV warning;development status;development suggestion
3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天基紫外预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 3 个阶段 : (1)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 , 目标特性研究及可行性分析阶段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 , 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开始导弹紫外预警研究 , 早期工作主要集中在导弹火箭羽烟 紫外辐射的测量 。 导弹目标的探测 、 识别 、 预警 、 跟踪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 , 发展先进的探测技术在美 国 SDI 计划和现在的 NMD 和 TMD 计划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并且动用卫星和飞行试验以获取这 一方面的数据 。 美国空军空间及导弹系统中心 (Air Force Space and Missile System Center ) 对导弹对同温层中臭氧的影 响 (RISO) 进行了研究 , 并就天基紫外探测器对地探测遥感的可行性作了深入分析 。 (2)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21 世纪初 , 背景特性研究及试验数据采集阶段
摘 要 天基紫外 预警 是 利用 导 弹尾焰 的紫外 辐射 来 探测主 动 段 导 弹 目标 的一种 有效 的 预警手 段 , 可以 有效降 低 系 统 的探测 虚警率 。 文章分 析了 天基紫外 预警 的 特 点 和 优势 , 介绍 了 美 国天基紫外 预警 技术 的 发 展现 状 , 分 析了 天基紫外 预警 的 关键 技术 。 最 后 , 根据 中国紫外 预警 技术 的 发展 状 况 , 探 讨 了 发展 天基紫外 预警 技术应 该关 注 的 几 个问题 。 关键词 天基 紫外 预警 发展现 状 发展 建 议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518(2012)06-0039-06 中图分类号 :TN760
2 天基紫外预警的特点和优势
2.1 紫外预警的特点
与红外预警技术相比 , 紫外预警技术有许多独有的特点 [5]。 首先 , 所有的物体都具备可观测的红外特征 , 而可辨别的紫外特征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具有 。 根据这一 特点 , 虽然红外探测技术在军事上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抗双方要求的提高 , 紫外预 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 导弹尾焰中含有大量的紫外特征辐射 , 且紫外辐射在高空具有很好的 透过率 , 为紫外预警提供了很有特色的目标识别基础 , 可以作为红外探测技术有力的补充 。 其次 , 在具有紫外特征的目标中 , 紫外光谱 ( 通常是金属原子或离子以及一些小分子发射的 ) 可以提供比 红外光谱 ( 通常由水 , 二氧化碳或目标本体发射 ) 更丰富的目标信息 。 水和二氧化碳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目标 独有的 , 换句话说 , 红外探测技术通常不能提供识别目标所需的独一无二的信息 , 而紫外技术则可以在目标 识别方面有更大作为 , 因为紫外特征光谱不容易引起混叠 , 更容易识别目标 。 再次 , 目前的激光武器大都处于红外谱段 , 使得红外预警系统易受到激光武器致盲的威胁 。 而大功率紫 外激光武器技术还不成熟 , 因此 , 紫外预警卫星可以更安全地在轨运行 。 最后 , 紫外探测技术有可能提供比红外技术更为简单和紧凑的系统 。 紫外光子具有比红外光子更高的
(1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Mechanics & Electricity, Beijing 100076 ,China) (2 Schoo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China)
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