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论文》word版
《艺术欣赏论文》doc版
![《艺术欣赏论文》doc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ae5ceabb4cf7ec4afed0c9.png)
《艺术欣赏论文》doc版《艺术欣赏论文》doc版题目:我对艺术欣赏的看法学院:计算机专业:网络工程我对艺术欣赏的看法一直以来,艺术在我脑海里是很抽象的东西,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艺术,又或许世间万物都是在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存在着,毕竟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不能理解的事物,或者说这东西怎么长得这样难看,但假如换一种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这些都是艺术品,当我这样跟旁边的人说一件大家嫌弃的事物的时候,他们无语了,不知道他们是否认可,或许觉得我的思维怪异吧。
那么到底什么是艺术呢,古今中外,艺术博大精深。
艺术就是指人类根据社会生活,运用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遵循一定的审美规律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性行为或结果。
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摹仿和再现,是创作主体情感的传达和心灵直觉的显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我也很希望能够创作一件属于我自己的艺术作品,它可以表达我的情感,表达我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或对其他事物的看法,我想要以某种形式在世界上留下点痕迹。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我们会发现很多值得我们欣赏的艺术作品,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有情感性特征,形象性特征,审美性特征。
我们都是有生活有经历有感情的人,难免会对一些艺术作品产生共鸣,我们越有感触就越对它回味无穷,越是沉浸在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那种氛围里,就会越喜欢它,并且这种感觉很容易根深蒂固,哪怕这是一种心碎、悲伤的感觉。
比如刚刚失恋的人,恰巧听到那些悲伤的情歌,会越听越难过,但还是会听下去,一边回忆一边祭奠逝去的爱情,并且喜欢上这首歌,这将成为人生一段很特别的经历。
又比如希望工程大眼睛图片给人带来的震撼,小女孩那双大大的明亮的眼睛向我们透露出了信息,让我们不由得去疼惜她,她渴望读书,她只是单纯的想要在一个安稳的环境里上学,这个愿望是那么的强烈。
当然也有很多艺术作品让人看了之后是心情愉悦的。
艺术对人类社会有很大的作用,包括认知作用,审美作用,交流情感作用,引导教育作用,存在刺激作用。
艺术欣赏作文范文
![艺术欣赏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0a3bc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3.png)
艺术欣赏作文范文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可以穿越时空,跨越文化,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艺术欣赏是一种深度的体验,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去体会。
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生活,从中汲取灵感,创造力,受到心灵的洗礼。
艺术欣赏,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包括对作品本身的赏析和对作者的背景和历史背景的了解,还需要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建立对艺术的独特感悟。
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应该从多个方面去细致地解读和品味,从材料,形式,技巧,色彩等各方面入手,直至深刻领悟艺术家所代表的精神内涵,进一步升华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
艺术欣赏并非一项固定的规则和标准,而是因人而异,因其情感,性格,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
因此,艺术欣赏的核心是自由和多样性,不应该以割裂的方式确定规则和条例,而是以自由和多元性为基础,实现相互连贯和普及。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艺术欣赏不仅是一种精神享受,更是一种艺术精神的传承和推广。
因此,我们应该尽力去发掘艺术的内涵和魅力,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勇气,为建设美好的社会和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艺术欣赏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品位。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应该放松心态,沉浸在作品中,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感悟,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美好而有价值的世界。
除此之外,艺术欣赏也需要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注重自身的感受和情感。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应该放下对外在因素的干扰,沐浴在作品中,倾听自己的内心,感受其所带来的震撼和触动。
艺术作品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和对话,只有在感悟作品的同时,融入自身的情感和思考,才能真正体验和领悟艺术所传达的真理与美。
艺术欣赏不仅是一种精神内涵的追求,更是一种实践与创新的过程。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拓展思维的边界,开阔视野和思路,为自己的人生添加不同的色彩和深度。
艺术鉴赏论文六篇
![艺术鉴赏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5bde3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a.png)
艺术鉴赏论文六篇艺术鉴赏论文范文1群众文化是具有特别性的,所以,在编排群文作品时,需要留意的问题也就比较多。
首先,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再去谈舞蹈的结构和作品的意义。
【论文关键字】舞蹈艺术鉴赏论文艺术舞蹈我们来了解一下编舞的步骤。
首先是选材。
怎样的题材才是比较适合的,这很关键。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群众文化是具有肯定特别性的,包括演员的水平不能按专业演员来要求,所以有许多作品不适合他们表演,同样,许多题材也就不适合。
比如,首先古典舞对于他们就有许多局限了。
我们三明地处山区,有大量的劳动题材作品可供参考。
而且我们还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作品可挖掘的深度还有许多。
选好题材,接下来就是"构思'了。
"构思'是全部编舞工作的基础。
"构思'有时很详细,有时仅是一种感觉。
它就像一个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启动开头一样在我们这些情愿创作的人身上起作用。
对于"构思'我是这样界定的:它不是类似剧情的故事梗概,不仅仅受戏剧主题的支配。
它更属于情感、感觉和思想世界。
对世界人、事、物产生疑问或感受、印象,"构思'必定地会显现出来,最终迫使自己像马达那样投入创作。
构思,在我的感觉中,它来自这一或那一瞬间感受到的感动:听一段音乐,看一幅画,领会一片风光、日常生活的情景。
我常以劳动为例来阐明怎样观看能够促进我们进入创作:"看吧,人们怎样劳动男人、女人力气制造这样就有了节奏、方向、活力、各种表现力这个例子向我们挑明白我们的制造力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敏感性。
世间万物千象中蕴含着很多的示意和信息。
懂得如何去听、去看、去感觉、去触摸,用你的身体和心去倾听围绕在我们四周的一切:领悟了!于是就可顺着很多条路自由拘束的地进入制造!其次就是舞蹈的即兴。
"构思'有了,怎样把这个"构思'进展成舞蹈呢?光有灵感是不够的,其次阶段就在于面对"构思'的各个方面进行思索和通过身体的讨论找到相对应的素材。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cf735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e.png)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节奏,瞬息万变。
在这种环境下,艺术欣赏和鉴赏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从繁杂的生活中走出来,进入到一个有趣而深邃的世界里。
学校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艺术教育。
作为今天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欣赏艺术,并过程中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
一、艺术欣赏的重要性艺术欣赏是一种对视觉、声音和感觉的感性反应。
它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得真正的精神享受。
艺术欣赏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艺术欣赏需要人们在感性认识中对作品进行审美鉴别和感受。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并培养出自己的审美品味。
艺术欣赏可以开拓人们的精神世界。
艺术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展现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欣赏艺术作品可以拓展人们的思维,开阔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类文化,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
艺术欣赏可以增强人们的情感交流和沟通能力。
艺术作品具有多重的情感意义,通过欣赏和交流艺术作品,可以增进人们的情感沟通和理解,提高人们在交往和沟通中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艺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艺术鉴赏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鉴赏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艺术鉴赏方法和技巧。
1.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历史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历史是理解作品的第一步。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支撑。
通过了解作品的艺术流派、创作时间和创作者等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2.注重作品的整体感受欣赏艺术作品时,应该注重作品的整体感受。
艺术作品通常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了解作品的构成、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等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作品的特色和魅力。
3.注重作品的细节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应该注重作品的细节表现,如画面的构成、线条的变化、色彩的运用等。
艺术鉴赏论文(实用版)+书画鉴赏
![艺术鉴赏论文(实用版)+书画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268be671ed9ad51f01df265.png)
传统书画艺术鉴赏关于传统书画艺术也是艺术欣赏的一点,我们就从这一点来讲一讲艺术鉴赏吧。
中国书法.绘画都讲究神韵.意境和情趣.这些艺术作品表现出的艺术语言高远.典雅.远非一般想象那么简单.历代书法名家辈出.篆.隶.真.草各具风格.不断有所创新.绘画更是如此.书画的效果和诗歌相似.能激发人们的思索和联想.文化素养较高的观赏.能看到字面上.画面上未曾显示的许多东西.一幅好的作品.必然是继承传统并体现时代风格和个人的风格.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鉴赏应本着这个标准鉴别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几千年来.由于汉字形体.结构的变迁.时代风格.书画家风格的不同.书法艺术可谓丰富多彩.在绘画方面.包括各民族.各时期的画派.艺术形式.表现技法等.可谓洋洋大观.从题材上说.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草虫画等,从表现形式上说.有工笔画.写意画.工笔又有白描.重彩.淡彩之分.写意又有大写意和小写意之分.对书画的鉴赏.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经历及创作背景.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与鉴别等系列的相互联系.达到认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效果.一件好的作品.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都有提高人们艺术修养.增进人们美好情操的作用.如何鉴定书画的真品(俗称开门)和赝品(俗称不开门)呢?一件真迹会表明它具有年代.个性.规范性.灵魂性.赝品的年代.个性.规范性.灵魂性相互矛盾.不统一.与真迹不同.书画鉴定最关键的依据.尤其是对近代书画来说.主要靠对每一个画家个人风格的把握.个人风格的差别主要在于笔法.每位书画家的执笔方式和下笔轻重缓急等.都有各自的习惯.显示出中锋.侧锋.逆锋.圆转.方折.虚笔.实笔等.不同的人还有自己的具体特色.同一作者从早期到晚年也有变化.但没离开属于自己的笔法一线贯通之处.仿造的人.最难仿像的就是被仿人的笔法特点.其常年形成的特定用笔特征.仿造人在短时间内是学不到的.尤其是放纵一路.最能体现作者个性的笔法.可以临摹.但行笔呆滞.不畅而板,取其大意.又会离开原作者的笔法.反而暴露出作伪者个人的笔法特点。
艺术欣赏论文
![艺术欣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0a5474cfc789eb172dc86c.png)
艺术欣赏结课论文ﻩ班级:15环境艺术设计姓名:董铁铮学号:15207469指导教师:张振艺术欣赏--——电影艺术在我小时候得印象里,电影就是一种在电影院瞧得故事。
不过比起电视剧来,故事讲得有点太短了,瞧着不过瘾、长大一点才知道,电影就是一种艺术,不同地方得电影有着不同得特色,在瞧电影得时候,最多只就是会关心剧情带给我们得思考与一些很肤浅得巨大场面得视觉冲击效果。
也完全没有试过站在另一个角度去思考。
据资料了解电影在1895年问世,在短短得几十年得时间里,电影以突飞猛进得速度在发展,为什么电影会在短时间内飞速发展呢?我想应该就是电影得一幕幕比电视剧更贴近也更“像”生活吧!艺术源于生活,电影就就是生活中多种艺术得融合,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它以生动与贴近生活得真实感走近我们,其视觉效果与寓意得魅力以被大众所接受与推崇、电影得背景文化与地区得差异性更就是把整个世界联通在一起,谁不愿意不出远门就能了解到其她城市地区得文化呢?即使不从艺术得角度出发,单单就是瞧电影就能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还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瞧得电影,那就是在初中得课堂上,一节美术课,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部有趣得影片《千与千寻》,这部影片给我留下得印象最为深刻。
讲述年仅10岁得小姑娘千寻为了救回自己得父母在另外一个世界得探险之旅、那时仅仅就是瞧瞧剧情就觉得有意思,仅仅就是瞧瞧,可就就是这样,这部影片现在依然存在于我得脑海里,可能这就就是电影得魅力吧、后来互联网逐渐发达起来,上网得机会越来越多,于就是我便在闲暇之余又瞧了一遍《千与千寻》,在这次得观瞧过程中,可能就是因为成长得缘故吧,出现了与小时候不一样得瞧法,通过这个影片我才了解到了日本得动画大师,宫崎骏。
也从她得作品中欣赏到了以前从未欣赏到得动画,宫崎骏动画作品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得关系、与平主义及女权运动,出品得动漫电影以精湛得技术、动人得故事与温暖得风格在世界动漫界独树一帜,瞧她得电影,真得不只就是瞧那么简单,她得作品能引出值得人类注视得问题,警惕世人不要为了个人得私欲,破坏环境,带来战争,使我们思索自己所犯得错误,领悟人类身为万物之灵所应该承担得责任,要如何解决自然与人之间得相处问题,然而宫崎骏并没有说出一个明确得答案,或者她也找不到一个成功得方法去解开这个结,她把问题留给我们,留给后世,期待有一天人类真得可以找到一个与自然共存得方法。
艺术鉴赏论文1500字艺术的论文范文(精选5篇)
![艺术鉴赏论文1500字艺术的论文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d4ffd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9.png)
艺术鉴赏论文1500字艺术的论文范文(精选5篇)第1篇:艺术鉴赏论文1500字艺术的论文【关键词】艺术审美教育藝术实践一、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近几年,高校都比较重视通过艺术审美教育提高非艺术类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力和修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艺术审美知识,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或听着一些艺术作品,讲出一大堆艺术大师的人名、作品创作的背景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为这些内容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部分学生完全没有进入到艺术审美的情趣、自我思考和创作的过程中。
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是开展艺术审美教育的基础,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艺术实践性越来越被重视,因此,艺术审美教育的培养方向就应该向实践培养出发,并结合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进行大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拓展,这样的模式才是艺术审美教育最成功的形式。
二、艺术审美教育和艺术实践的关系广义的艺术审美教育,内容有三点:文化知识的教育;艺术技能的教育;艺术行为的教育。
就艺术审美教育来说,无论哪点,都必需要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
但在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中,不难看出,我们注重强调艺术审美教育中的艺术文化知识,而忽略了艺术实践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
艺术审美教育是对生活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的“人”进行审美教育的工作,因此不能培养学生用其中一种固定的思维去进行艺术审美,不能考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大师的名字和作品,而要通过学习,考查有没有激发起学生对艺术美和生活美的兴趣,有没有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没有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一个百花齐放、积极参与、互动性强和不断变化的艺术审美课堂才是我们所要的。
这些因素虽然产生的是一种“隐性”效果,可是对学生而言更能产生深刻印象的效果。
三、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艺术审美教育一定要从“课堂走向生活”。
大学艺术鉴赏论文(5篇)
![大学艺术鉴赏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b9b4f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1.png)
大学艺术鉴赏论文(5篇)高校艺术鉴赏论文(5篇)高校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符号论美学是以更加直观的形式来进行艺术表达,以象征和符号的方式来表达艺术情感,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艺术的本质,对艺术创作和鉴赏理论进行了创新,用人类哲学文化来阐释艺术创作,引领着艺术创作的进展方向。
而符号论美学的艺术鉴赏理论,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艺术与美,推动着美学的进展和进步,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符号论美学的重要意义在现代西方美学的进展过程当中,作为独树一帜的美学理论,符号论美学从独特的视角,“符号化”的表达,与神话、语言以及科学相互联系,更加形象的进行艺术表达,将思想和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去,实现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创新。
符号论美学是根据直觉将进行艺术创作的事物“形式化”,形成符号。
将艺术创作作为一种主观意识上的形式构建过程,能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极大的增加了艺术作品的创新性,有利于艺术的进展和进步。
符号论美学能够将艺术更加真实的进行表达。
依据符号论美学理论,艺术真实性表达并不是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的详细事物,将其真实完整的呈现出来。
这不是创作,而是仿照。
真正意义上的真实性表达是从符号形式上进行创作表达。
通过形式真实的表达,来呈现真实的艺术作品,真正体现出符号论美学的内涵以及艺术创作的本质。
另外,符号论美学的审美鉴赏,让人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艺术形式化创作的魅力。
而艺术创作过程当中,艺术创将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形式有机的组合,实现艺术形式化的创作,无论是从绘画的光影、线条,还是从音乐的节奏、旋律,或者还是诗歌的文字等艺术形式,将艺术更加完善的呈现,具有更高的审美鉴赏价值。
符号论美学开拓了艺术创作的新领域,引领着艺术的进展方向。
二、符号论美学的艺术鉴赏无论是卡西尔最初提出的符号论美学理论,还是经过苏珊?朗格创新推广的新理论,都对符号论美学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从艺术本质上进行分析,将艺术创作给予了全新的概念和意义。
经过了几十年的进展和完善,符号论美学已经成为一个系统而简单的理论体系,而艺术鉴赏是最能阐释符号论美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欣赏论文
![艺术欣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b0450db52acfc789ebc980.png)
琵琶声起,江南寂静的夜被铮然拨动,夜宴开始了。
转轴拨弦三两声,声声如诉,连湿润的空气似乎都凝结了,所有的人都在凝神倾听,沉湎在悠扬的琵琶曲里——这是韩熙载的夜宴。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
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
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
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
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
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
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
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为了适于案头观赏,作者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既联系又分割的画面。
构图和人物聚散有致,场面有动有静。
全卷分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
第一段听琵琶演奏此段出现人物最多,计有七男五女.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画家着重地表现演奏刚开始,全场气氛凝注的一刹那。
画上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结构紧凑,人物集中。
但人们敛声屏气的神情中使场面显得十分宁静,从这弹奏琵琶的手上,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这音符震动着观众的耳膜,勾摄了他们的内心情感。
第二段集体观舞描绘了韩熙载亲自为舞伎击鼓,气氛热烈而动荡。
其中有一个和尚拱手伸着手指,似乎是刚刚鼓完掌,眼神正在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而没有看舞伎,露出一种尴尬的神态,完全符合这个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
第三段间息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人物安排相对松散。
艺术鉴赏论文
![艺术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f079e4f8c75fbfc77db2f3.png)
艺术鉴赏论文通过一个学期的艺术鉴赏课,陈老师的教受,引领我们打开艺术的大门进入艺术的世界中去,老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给我们听每一幅作品,听着老师细致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作品背后我们所不知道的故事。
让我们从一个“门外汉”,到现在对艺术有了一个笼统的概念,让我们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部作品,如何读懂艺术家们所想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受到这一学期的时间真正的让我学习到了很有用处的知识,也让我对艺术这门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仅提升自身修养,还能教会我们识别美丑。
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
它包含两个方面:审美对象(艺术形象)与审美主体(欣赏者)。
当代作家秦牧在《虾趣》一文中曾具体地描动极了。
一次,有个农妇来倒人尿肥,肩上挑着一担水桶,一进门来,看到那幅画,竟着了迷述了一个故事。
他写道:“我家的客厅里挂着一幅齐白石的水墨虾画,那里面十来只虾,生,担子没有卸肩,就站着欣赏,一面连声啧啧赞叹:‘真像呀,就和活的一模一样。
’”这表明,所谓艺术欣赏,一方面由她于作品艺术描写的生动性,唤起了欣赏者的某些形象的记忆,印证了她的生活经验,调动了的审美情绪,从而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一种美的享受“竟着了迷”;另一方面,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中具体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对客观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农妇把画里的虾与自己在生活中曾见过的虾作了比较,得出结论:“真像呀,就和活的一模一样。
”农妇在看画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接受了画家对生活美的发现和评价。
“建筑是凝固的乐章”,在课上看着那些壮观的建筑艺术,不由地爱上了那片土地,心生向往,好想去探访这古老的艺术诗篇。
法国作家雨果在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中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上上上…人类的全部思想人类的全部思想人类的全部思想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雨果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78491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7.png)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艺术教育在育人方面,特别是在大学生人才素质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艺术欣赏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艺术欣赏论文篇一:《试谈大学生艺术欣赏》悲剧和喜剧戏剧是综合艺术的一种,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
首先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
因之,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
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
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
在戏剧史上,根据悲剧所涉及生活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其一为英雄悲剧。
它往往表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的重大题材。
直接表现各派政治力量、不同阶级之间的正面冲突。
其二为家庭悲剧。
表现家庭之间、家庭内部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道德法则酿成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其三为表现“小人物”平凡命运的悲剧。
与“小人物”相对立的是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有形与无形的巨网。
最后一种其表现的矛盾冲突贯串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展现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艰难历程。
亚里士多德把悲剧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净化、宣泄)。
后世,很多美学家、戏剧理论家都曾从不同的角度确立悲剧的本质。
在悲剧中,人的欲望、情感、意志、能力都是历史的产物,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但都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磨难,甚至是厄运,而且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
这就构成了“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
在这种悲剧冲突中,主人公不仅要同为其造成挫折、磨难的强大外在力量搏斗,往往还要同主体的内在本质力量进行搏斗。
尽管突然降临的悲剧性情境似乎是偶然的,但是,这种情境只是为主体行动安排的必要契机,而行动都是源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主体为了极限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做出的。
艺术鉴赏论文
![艺术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d857582e3f5727a4e96207.png)
艺术鉴赏彩陶文化。
我翻阅相关的资料,《美源》里一段对彩陶的描述“史前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还是仰韶文化的彩陶。
它们主要是日常使用的实用器皿,包括盛放物品的盆、罐、壶和饮食用的钵、碗等,制工精致,使用的泥土经过淘洗,故此胎质细腻,入窑焙烧后成品一般呈橙红色。
”由此可见,彩陶这种艺术品是很实用的。
对于彩陶,最具代表性的是人面鱼纹彩陶,对于这个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彩陶,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的文化和一些风俗习惯。
仔细研究这个彩陶,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像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
青铜器经过了石器时代,摆脱了奴隶时代,我们正式进入封建社会,开端是夏商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最为体现当时的文化文明的是青铜器。
当时的青铜器主要是用于战争,祭祀,所以都是国家管理生产。
夏商周的君王设置了相关的部门来生产青铜器。
我们都知道,当时的主要以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的司母戊鼎,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根据相关的准确资料表明,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我找到了相关的四羊方尊准确的数据,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
属于礼器,祭祀用品。
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从以上的青铜器可以看出,当时的青铜器是相当的有水平的,可以看出当时的铸造水平的高超。
作文《艺术欣赏》
![作文《艺术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d64f0c5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0.png)
艺术欣赏篇一艺术欣赏说起艺术欣赏,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画面,是去年夏天在北京798艺术区看到的那个…怎么说呢,巨型充气香蕉。
对,就是那种明晃晃的,比真香蕉大个好几百倍的黄色充气香蕉。
当时我正跟朋友挤在人堆里,想找个地方吃碗凉皮降降温,结果一抬头,就看见这玩意儿,高高地矗立在艺术区的一个广场上。
我朋友当时就惊呼了,说“哇塞,好酷!” 我心里想,酷?这玩意儿除了颜色鲜艳点,其他地方都酷不起来吧?但这玩意儿还真吸引了不少人拍照,各种姿势都有,有的抱着它自拍,有的骑在它上面摆造型,还有的干脆躺在地上,以巨型香蕉为背景拍大片。
我当时就觉得挺有意思的,这香蕉,啥艺术内涵都没有,就那么大,黄澄澄的,但它却能吸引这么多人停留,甚至让大家乐此不疲地拍照留念。
大概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让你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但又忍不住想靠近它,想琢磨琢磨它到底想表达啥。
虽然我始终没琢磨明白,但我那天的心情确实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型香蕉给点亮了,至少,比吃凉皮之前更开心。
篇二艺术欣赏艺术欣赏这玩意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看东西,然后觉得好看,或者觉得不好看。
复杂的地方在于,好看不好看,这标准太主观了。
就拿我上次去博物馆看展览来说吧,那展览主题是“当代陶瓷艺术”,听起来很高大上对不对?结果进去一看,好多作品我真是一脸懵。
有个作品,就是一个破碗,裂了好多缝,然后用金子粘起来,名字叫《岁月的痕迹》。
说实话,我奶奶家也有好多这样的碗,不过没用金子粘,都是用万能胶。
我想啊,要是把奶奶家的碗也拿到博物馆参展,是不是也能叫《岁月的痕迹》?展览里还有个作品,就是一个铁丝球,拧成各种奇怪的形状,然后喷上五颜六色的漆。
这…艺术家的想法,我是真琢磨不透。
但也有让我眼前一亮的作品,一个艺术家用各种颜色的陶土捏了一个巨大的章鱼,栩栩如生,颜色搭配的也很舒服,那种质感让我觉得非常惊艳。
这让我明白,艺术欣赏,其实就是一种很私人化的感受,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作文《艺术欣赏》
![作文《艺术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6e89400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9.png)
艺术欣赏篇一我的艺术欣赏之路:从蒙娜丽莎的微笑到隔壁老王的葫芦要说艺术欣赏,我啊,那真是个门外汉。
以前觉得艺术这玩意儿,高深莫测,跟天书似的,离我八丈远。
直到有一天,我妈拉着我去卢浮宫看蒙娜丽莎。
说实话,当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挤在人堆里,汗流浃背,就为了看一张画?画上一个女人,笑得神秘兮兮的,到底有啥特别?我妈在那儿跟导游听得津津有味,讲解各种绘画技巧,什么光影明暗,透视关系,我听得昏昏欲睡,只觉得周围全是浓浓的艺术气息,把我这个俗人熏得够呛。
好不容易熬到出来,我妈还意犹未尽地跟我分析蒙娜丽莎的微笑,说那是一种含蓄内敛的美,透露着多少人生哲理。
我当时只想说,这要是搁我隔壁老王家,那葫芦里卖的药,估计比这微笑更耐人寻味!我更喜欢老王家的葫芦,那葫芦啊,圆滚滚,胖嘟嘟的,还带着点土腥气,看着就觉得特别实在,不像蒙娜丽莎那个笑,看着就费劲,琢磨半天也猜不出她心里到底想啥。
篇二老王家的葫芦和我的艺术审美说起来,老王家的葫芦,还真是个艺术品。
老王是个退休老师,喜欢种些花花草草,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葫芦,大的小的,圆的扁的,形态各异,颜色也五花八门,有翠绿的,有金黄的,还有带着斑点的,看着就赏心悦目。
老王还特意给每个葫芦编了号,还做了个小本子,记录每个葫芦的生长情况,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还告诉我,每个葫芦的纹路都不一样,有的像山水画,有的像抽象派,看着很有意思。
我一开始觉得,这有什么艺术性可言?不就是几个葫芦吗?可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这些葫芦真的各有千秋。
有的葫芦表面光滑,像婴儿的肌肤一样细腻;有的葫芦表面粗糙,却有着独特的纹理,像雕刻家精心打造的艺术品。
阳光照在葫芦上,光影交错,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我甚至开始琢磨,能不能用这些葫芦做个什么手工,比如一个小夜灯,或者一个创意花盆,想想都觉得挺有趣。
老王家的葫芦,让我觉得艺术可以很简单,可以很贴近生活。
篇三艺术欣赏:其实没那么难经过蒙娜丽莎和老王葫芦的对比,我才发现,艺术欣赏其实没那么难。
艺术欣赏论文
![艺术欣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c88413ff00bed5b9f31d18.png)
浅析埃及艺术埃及(3,200~333BC)是人类文明开始最早的地方之一,它发源于尼罗河两岸。
公元前三千年就有水利工程,也创造象形文字、日历、炼钢技术、丈量土地的方法。
信仰多神教,埃及人相信人死后尸体保存得好,灵魂可以不灭,个人也得以永生,因此发明防腐处理的尸体叫木乃伊(新王国时出现),存放保护木乃伊的大坟墓叫金字塔。
埃及的雕刻、绘画、建筑都是为宗教目的而制作的。
古代埃及艺术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宗教信仰,它是从这样的信念发展起来的:与永恒的来生相比,现世的生命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插曲。
在古埃及的艺术里,“装饰”这个词可能很难使用,因为除了死者的灵魂以外,这种艺术无意给别人观看,事实上,那些作品也不想让人欣赏,他们只意在“使人生存”。
在残忍的上古时期曾经有个惯例,有权势的人物死后,任他们的和陪葬。
牺牲他们为的是让死者带着一批合适的随从进入冥界。
后来,这些恐怖行径不是被认为太残忍,就是被认为太奢侈,于是艺术就来帮忙,把图像献给人间的伟大人物,以此代替活生生的仆役。
在古埃及的坟墓中发现的图画和模型就跟着种想法有关,为的是让灵魂在另一个世界有得力的伙伴。
古埃及艺术的主要特征我以为就是“恒定”感,希望通过“恒定”的牵引,使艺术在人与神秘力量间形成媒介。
它们是人创造的,但并不完全为现实的人的艺术。
这样的艺术无疑有着造型的纪念碑性和别样的内在力量。
1. 埃及艺术产生于漫长而稳定繁荣的河谷农业的基础上。
2. 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大众生活的信心和对文明成果的骄傲。
3. 它具备普遍的社会功能,表现了人类总体的生存状态,用以维系社会精神。
4. 其永恒不变的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稳定的社会形式。
5. 庄严肃穆的气氛产生于稳定的社会精神体系和稳定的社会等级结构。
埃及艺术宏大而细致、庄严而温和、肃穆而明朗、骄傲而谦卑。
现在我主要说说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
艺术欣赏教案论文范文模板
![艺术欣赏教案论文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e3c497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b.png)
摘要:本文以《中国陶器艺术欣赏》为例,探讨了艺术欣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通过分析陶器艺术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的教学方法,旨在为艺术欣赏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欣赏;课堂教学;陶器艺术;教学策略一、引言艺术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艺术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之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以《中国陶器艺术欣赏》为例,探讨艺术欣赏在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和艺术成就;2. 培养学生对陶器的欣赏能力,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和时代精神;3. 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文化品位。
三、教学重难点1.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2. 陶器的造型和装饰的演变;3. 陶器的制作和装饰。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实物陶器和瓷器;3. 教学案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以英文单词“China”的汉语意思——中国、瓷器、陶器、陶瓷引入课题;2. 让学生了解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播放陶器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1. 介绍陶器的产生和发展历程;2. 讲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3. 分析陶器的造型和装饰的演变;4. 展示实物陶器和瓷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陶器的艺术魅力。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陶器的认识;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陶器制作体验,感受陶器的制作过程。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陶器艺术的价值;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审美素养。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陶器艺术的了解程度;2. 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3.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
七、结论本文以《中国陶器艺术欣赏》为例,探讨了艺术欣赏在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等方法,使学生在欣赏陶器艺术的过程中,感受艺术之美,提高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0742237005 数学教育林庆亚
内容摘要:中国山水画艺术源远流长,尤其自唐以后,历经宋、元、明、清。
无论是空间的处理,构图,用墨等绘画的技法,还是审美观念等各方面,都在不同时代得到了提高与丰富,逐渐走向了成熟,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独特的绘画审美体系。
这种体系对后世中国山水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使中国山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关键词:山水画中国山水画特点
山水画,是一种表现山川之妙并能为人类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的画种。
中国的山水画起源甚早,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已有了山水画,但实物未见流传。
而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山水画,当是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中的背景山水。
但是,作为人物背景组成部分的山、兽、林、鸟却结合得很完整,表现得也很真实。
山石开始依靠线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面,依靠层次来表现不同的山峦变化,利用俯视的角度来表现纵横的山川。
这些都是后来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技法,尽管这种表现还停留在比较幼稚的阶段,但却为以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水画发展之初较为幼稚,对山水比例、人和山水的关系、对山水的描写方法较为粗糙。
工笔山水画到了唐代李思训变成青绿山水画,用金碧辉煌的大青大绿,甚至金银粉,以显示富丽堂皇。
这些画主要用于装扮王公贵族,大型屏风等。
水墨写意山水画:从唐末五代,南北画家投身名山大川。
主要特点是,面对真实的自然,反映自然特有的山水性格和形象。
如董源的《潇湘图》(横卷)。
展示南方山水开阔、平远、秀丽、朦胧的特色。
山水画到了南宋,主要在构图布景上发生了变化。
马远、夏圭的取山水景色一角的构图方式与五代、北宋画家常用的全景山水构图形成对照,故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
元代画家更多借助山水表达个人的情思。
代表人物---倪瓒
清代的山水画章法各异,笔法已成熟。
画派分承继和创新两路。
开创新意的如石涛。
中国山水画的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交融、天我合一的意境,即不但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且往往由有限的取景来表现对整个宇宙自然的由表及里的认识,或于山水之中寄托对于国土家园的感情,因而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也可以说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在形象描绘上,山水画的特点为重宏观、重整体的把握,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
对于物象的组织构造,则创造了独特的程式化表现方法,但并非机械照搬,而是灵活地用高度提炼的结构程式来表现物象。
在空间的处理方法上,提出高远、平远、深远、阔远等概念,并巧妙加以融合运用。
构图上,则较人物画、花鸟画更重"势"与"开合起伏"的表达。
"势"为具体形象间的联系,而"开合起伏"为这种联系中的节奏变化。
这表现了山水画中在静态的画面和形象组合中对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的一种运动的、全面的观察与表现观念。
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较人物、花鸟画丰富多变,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山水画造型的重要部分。
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
一般来说,起笔和止笔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住笔不可轻挑。
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饨,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
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这都是用笔之意。
古人总结有勾线十八描,可以说是中国画用笔的经验总结。
各种皴法和点苔法为笔法之要素;而墨法则有
"染"、"擦"、"破墨"、 "积墨"等种种手段,笔墨交融,有力地影响了其表达感情、状物写意的功能。
中国山水画是强调气韵生动的,南齐的画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道:“以气韵生动为第一要义……”。
五代的荆浩曾一言以蔽之:“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韵,三思,四景,五笔,六墨。
”可见古人对气韵的高度重视。
如何才能使得画面的气韵生动?这就涉及到虚实的辩证问题。
在画面中,虚实的构成是相辅相生的。
对于山、树而言,云、水是虚的,对于前后而言,前实后虚……所以,为什么在山石、树木的造境是曲折时,而行云、流水自然也是曲折的,即是此理,实境曲折,虚境自然曲折。
这有点像我国太极的阴阳图一样,阴也是阳,阳即是阴。
而真正落实到读画时,实景是看到的,虚景则是想到的,实景是虚景的基础,虚景是实景的延伸。
清人朱若极从太极原理出发辩证地阐述过这一问题,他说: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自立矣。
法于何立?立于一画。
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
”这里的“一画”说,石涛和尚也曾论述过,主要指的是“无”与“有”相辅相生的道理,其与“虚实”的实质相通。
黄宾虹在与傅雷书信里说到:“以实运虚,虚中有实,登最上乘。
”黄宾虹这里要达到的就是那种“无虚非实,无实非虚”的精神。
对山水画的欣赏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明代画家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里道出了他观赏山水画的感受:“范宽山水浑厚,有河朔气象,瑞雪满山,动有千里之远。
寒林孤秀,挺然自立,物态严凝,俨然三冬在目。
营邱作山水,危峰奋起,蔚然天成。
乔木倚磴,下自成阴。
轩畅闲雅,悠然远眺,道路深窈,俨若深居,用墨颇浓而皴斫分晓。
凝坐观之,云烟忽生。
澄江万里,神变万状。
予尝见一双幅,每对之,不知身在千岩万壑中。
”《寻隐者不遇》的后两句诗说得好——“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啊!
以上谈的中国山水画的特点,主要是指传统的中国山水画而言。
但这些特点,随着时代的前进。
艺术内容和形式也随之更新,并不断地发生变化。
特别是"五四"之后,西洋画大量涌入,中国山水画以自己宽阔的胸怀,吸收了不少西方艺术的技巧,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力。
但是,不管变化如何,中国山水画传统的民族的基本特征不能丢掉,中国山水画的优良传统应该保持并发扬光大,因为中国山水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的体系,它在世界美术万花齐放,千
壑争流的艺术花园中独放异彩。
中国山水画是我们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 韩啸:《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艺术赏析——课程学习指导书”》2009年3月
[2]《中国历代画论采英》第51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
[3]《中国历代画论采英》第5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
[4]《虹庐画谈》第2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5]《中国历代画论采英》第11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0
月第1版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
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