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震与我国建筑抗震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震与我国建筑抗震现状

截至5月3日尼泊尔内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尼泊尔4月25日发生的8.1级强烈地震已造成7065人死亡,14123人受伤。

尼泊尔地震原因

虽然地震成因复杂,但从宏观上说,尼泊尔发生强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全球著名的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质活动频繁。08年的四川8.0级地震也是因为地处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说明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所在地从印度尼西亚经缅甸到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区,其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总能量的24%。

另据尼泊尔文化、旅游和民航部下属考古司公布的数据,4月25日强烈地震已造成60余座印度教神殿倒塌,另有200多座神殿遭到部分毁坏。

尼泊尔地震损失惨重的两个原因

脆弱的建筑

震级高主震达8.1级,而且还因为震源深度比较浅——只有10-15千米。而在主震发生后的4小时里,至少出现了14次余震,其中大部分在四到五级以下,但其中一次达到6.6级。该地区的很多居民都住没有加固的砖房里,这种房屋的抗震能力相当有限。虽然震级每小一级,其释放的能量会小30倍,但是由于建筑已经遭到破坏,就算是较小的余震,也有可能让它轰然倒塌。

山体滑坡严重

另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就是山体滑坡。在这样的山区,泥土和岩石滚下山坡可能会将一些村子通往外界的道路堵死,甚至是将村庄摧毁。这会给当局抗震救灾的工作增加难度,也意味着信息的收集会比较缓慢,有时甚至会出现相互矛盾的信息。

建筑抗震等级和地震等级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抗震设防烈度是某个地区的属性。比如说北京的抗震设防烈度是8度,上海的抗震设防烈度是7度。

天工网建筑专家称抗震等级当然跟抗震能力相关,但并不是说一级的就一定比二级的好。抗震等级取决于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重要性、结构类型、结构高度。对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参见抗震规范里的这张表格。

比如说,上海的一栋高层住宅楼,采用剪力墙结构,高度为100米。查表,上海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墙结构高度大于80米,所以是二级。再比如说,济南的一栋高层写字楼,框架核心筒。继续查表,济南是6度区,所以框架核心筒的框架部分是三级,核心筒部分是二级。

这张表适用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所谓的「丙类建筑」。目前的抗震规范,已经把中小学校舍提高到了「乙类建筑」。换言之,医院、中小学校舍等等非常重要的建筑物,需要在这张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一般是查表的时候提高一个烈度。

以上海为例,同样是小于24米的框架结构,如果是菜市场,那就按7度查表,也就是三级,如果是小学教学楼,那就要按7+1=8度查表,抗震等级为二级。也就是说,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结构类型、差不多高度的建筑物,中小学、医院等等通常要比菜市场、普通办公楼、住宅楼高一个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有什么用呢?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各种内力调整和构造措施上。

表1: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

比如一级框架结构的角柱,最小配筋率需要到达 1.1%,而四级的角柱,最小配筋率达到0.7%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在计算允许的前提下,抗震等级低的结构可以用更少的钢筋。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二级是抗震等级的表示;七级是抗震烈度的表示;两者不冲突,只是表示不同;抗震等级二级可以抗七级以上地震

地震危害如此之大,知道了建筑抗震等级和地震等级的对应关系之后,我们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如何有效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人员和经济损失呢?

1、建筑结构的主要隔震措施

1.1建筑物地基采用特殊材料

主要对建筑物基础部分进行特殊处理消减地震时的地震波,从而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传统上是在建筑物的基础部分交替铺上粘土、砂子,直接设置粘土或砂子垫层,在中国建筑史上,曾经有人以糯米为原材料,在建筑物的基础部分设置垫层,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沥青为原料研究出的一种特殊材料,一次设置隔震层效果更好。

1.2建筑物基础设置隔震装置减震

这一种隔震措施主要是在建筑物的基础与上部建筑物之间设置特殊装置。减

少地震向上传递,最高可减少地震对建筑物传递能量的2/3,然而,这种措施的缺陷是不适用于高层建筑,因为在高层建筑设置这种装置会延长建筑本身的自震周期,起不到减小地震对建筑物损害的目的。通常采用的办法有:摩擦滑移防震、粘弹性隔震等几种,设置的装置有橡胶垫、混合隔震装置等。通过在基础结构和上部部件之间设置隔震层。其中隔震支座能够安定持续地支撑建筑物重量,并且具有适当弹性恢复力,吸收地震输入能量。

1.3建筑物层简隔震措施

层间隔震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旧房改造,在施工方面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与建筑物基础部分设置隔震装置相比,层间隔震额效果不是很明显,减震的效果可达到0.2—0.3的范围。这种方法主要是依靠设置在建筑结构各层间隔的减震装置或者消减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的证对建筑物的危害,设置的装置本身与基础隔震的相同。这也是通过引入隔震装置来延长结构的周期,避开地震能量相对集中的频段,改变结构动力的特性,并利用耗能装置来抑制结构的位移。

1.4建筑物结构悬挂隔震

悬挂隔震是将建筑物的大部分或者整个结构悬挂起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悬挂结构,这样,当地震来临,地震的能量不会传递给悬挂起来的结构,从而减小地震的损害。这种隔震方式最常见于大型钢结构,大型钢结构总采用钢结构悬挂体系,以此隔震。大型钢结构一般分为主框架和子框架,在悬挂体系中,子框架通过锁链或者吊杆悬挂于主框架上,当地震来临时,主框架会随着地壳运动发生摇摆,但是,子框架和主框架之间是能够活动的锁链和吊杆,地震的能量到达这个部位的时候就会消弱,不至于传递到子结构产生惯性力。

1.5建筑物走向设计抗震问题

地震时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与地质结构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在建筑选址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当地地质条件,分析当地地震的震向,让建筑物的走向和地震震向垂直,尽量避免两个走向平行。从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地震震向平行的建筑物的倒塌率更高,与之相反,与地震震向垂直的建筑物则不太容易倒塌。研究发现,与地震震向平行的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随地震波运动的幅度跟大,因此更容易倒塌。我们再建筑设计中有关抗震都坚持了小震不塌、大震能修的原则,虽然设计在抗震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在地震中因为建筑结构方面的问题而给人们带来巨大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