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劳动特点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劳动特点

导课:

教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泼生动的正处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和建设者的重任,这些都决定了教师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

新授内容:

第一课时

一、复杂性

1、教育对象是复杂的。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首先是由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教育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人的成长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与人的自觉能动性因素,哪一方面受到忽视,都可能给青少年成长带来损失。人的不同成长历程还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它也成为影响教育的因素。

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也是由教育任务的复杂性决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是使青少年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它们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从智育目标和任务说,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德育、体育、美育的结构和任务也很复杂。

3、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也是由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复杂性决定的。教育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

过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完成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任务目标,即培养人。这个过程必然是复杂的。

不同的教育目标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结构或模式。

二、示范性1、教师劳动的示范性首先是由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主体化及其与教育结果的一致性决定的。

教育过程是教师通过传授知识去培养人的。教师首先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教育内容融会贯通,把其中包含的知识、技能、世界观和思想感情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并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自己言传身教为学生所掌握。这里,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都经历了一个主体化的过程。教育结果即是学生身上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世界观和思想感情等,也都包含在教师主体及其活动中,二者具有一致性。所以,与其说教师是用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生,不如说是用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力、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去教学生,是用教师的人格去教学生。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也是由人的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的特点决定的。

人对知识的掌握和心理的发展都是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具体的现实的事物最容易在心理中引起反映。教师以自己的语言、形象、活动和激情表现知识内涵,能帮助学生达到对知识内涵的把握,并留下深刻印象。

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也是由青少年心理特征决定的。

青少年儿童富于模仿性和易受暗示,他们都把教师看作知识的化

身、高尚人格的代表,是天然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思想行为、求知精神、科学态度、思维方式都对学生起着模范作用。

三、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给我们的启示:教育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更需要教师设计创造性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需要、创造品格、创造思维能力,从而表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四、长期性

教师的劳动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从整体上看,一是周期长,二是见效慢。

教师劳动培养人才的周期长。一个人入小学获得读写算的能力需要6年,入中学掌握各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需要6年,入大学成为某个领域专门人才需要4~5年,读研究生成为高级专门人才也需要3~6年。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管仲所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不仅人的成长的各个阶段需要很长的时间,就是一个基本观点的形成或某个思想品德的提高也需要很长时间,并且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趋于成熟。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劳动的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检验。一个人在每个阶段成长也能使教育效果得到某种检

验,但人才成长和教育效果最终要在参加独立的社会实践后才能得到检验。

教师劳动效果的长期性,既表现为后效性,又表现为长效性,即人才成长和教育效果在人的一生中都将发挥作用。

第二课时

五、延续性

学校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都集中在学校内部,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学生接受外界的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教师的劳动自然就没有界限可言。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各种形式,比如组织校外活动、家访等,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扩大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向教师提出了一个无限量的时间要求,就像有的教师形容的那样,教师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

六、隐含性

在教育领域,几乎每位教师都有很大一部分难以计算、从来没有计算的“量外工作”。譬如,课外辅导、课外活动、个别学生的特殊教育、量外作业、量外家访、业务进修等等。这些工作既没有“加班补贴”,也不收取劳务费。我们把这种没有报酬的量外工作称之为“隐性劳动”。

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这种职业不可避免地存在隐性劳动。这些隐性劳动的存在,是教师劳动具有更多的奉献性。

七、艺术性

教师的劳动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实践活动,他要求教师具有现场表演的技巧。从这一角度说,教师劳动带有艺术创造特点。

教师劳动的艺术性至少包含以下几种要素:1、形象的示范表演;

2、人格风范和环境气氛的熏染;

3、师生间心灵的交流、撞击与融合;

4、“灵机一动”的临场创造性发挥。

八、集体性

在现代教育中,任何一个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都不仅仅是某位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也是教师集体共同影响的结果。广而言之,包括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应当树立集体协作的观念,与其他同事统一步调、通力合作,并注意协调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共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每位教师只有臵身于良好的教育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