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首都贫困带问题现状与对策思路

合集下载

环京津贫困地区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环京津贫困地区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环京津贫困地区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作者:高军生来源:《科技与创新》2014年第12期摘要:环京津地区与首都之间巨大的经济落差严重影响了这一区域的一体化进程和同步发展,因此,政府应通过政策、经济和行政等手段,探索消除环京津贫困带的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环京津地区的贫困问题,构建区域和谐社会。

无论从当下,还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消除环京津贫困带都是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前提,是政府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环京津;贫困地区;主导产业;人口密度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2-0130-02多年来,京津冀地区一直都处于相对独立的发展状态,北京、天津对河北的辐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

如果说浙江、江苏等地区在上海经济的带动下实现了快速发展,那么北京的“空吸现象”却导致了“环京津贫困带”的出现。

经济落差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大批以贫困人口为主的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北京、天津城市中的贫困阶层和贫困居住区,这不仅影响首都的社会安全和国际城市的形象,同时也逐步拉大了北京、天津与其周围贫困地区的差距,严重地影响了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同步发展。

1 研究区概况1.1 地域范围在河北省的西部、北部及其与北京、天津相邻的地区,有一个贫困人口非常集中,面积为8.3×104 km2的地带,包括承德地区、保定铁路以西的太行山区、沧州黑龙港流域、张家口的燕山和坝上地区等。

由于冀北地区的贫困县与京津地区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环京津贫困带是指京津以北连片的承德、张家口两市所辖的全部县区和保定的涞源、涞水、易县等,共计24个区县。

1.2 经济状况改革开放初期,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的32个县与京津二市的15个远郊县基本处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30多年后的今天,两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2009年,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的县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91 315.9万元、4 132.5万元和2 754.5万元,仅为全国贫困县平均水平的76.7%,75.3%和96.4%.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全国贫困县的平均水平。

环首都贫困带贫困治理路径分析:一个产业融合的视角

环首都贫困带贫困治理路径分析:一个产业融合的视角

环首都贫困带贫困治理路径分析:一个产业融合的视角[摘要]本文通过对环首都贫困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环首都贫困带的存在不仅大大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更不利于区域的均衡发展。

虽然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扶贫机制、制度建设、产业集群等角度对于根治环首都贫困带做出有益探索,但现实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本文试图从产业融合视角拟对这一旧有问题进行新的探索,以期寻找一条有效解决环首都贫困带治理贫困的新路径。

[关键词]环首都贫困带;贫困治理;产业融合在首都北京周边存在着这样一个区域,这里既担负着保护首都水源和生态的使命,又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这里既是一个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利、林牧业资源的区域,同时又是一个贫困程度较深,贫困人口众多的集中连片贫困区。

这片区域就是学界及政府都称为的环首都贫困带。

环首都贫困带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当地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也会影响首都地区的生态安全,更不利于京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多年来,不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学界,从各个维度或角度对于这一区域的贫困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不论是经济理论的推广,还是政策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效,但离彻底根治环首都贫困带的贫困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产业融合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产业经济现象,最初发生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三大产业的融合中,随后在各个产业中繁盛起来。

所谓产业融合或是指在某类专业技术或通用技术基础上的不同产业间的交叉,或是指因产品、需求的扩展而出现的原本界线分明的不同产业间的相互渗透。

主要包括交叉型融合、延伸型融合和衍生型融合。

这一新兴事物的出现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有关贫困治理问题的新的研究视角。

本文拟从产业融合的减贫传导机制、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方面对环首都贫困带的贫困治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思路。

1 环首都贫困带现状及以往研究的概要分析环首都贫困带是指在承德、张家口、保定等首都周边,存在一个贫困程度较深且集中连片的区域。

环首都贫困带发展现状与致贫原因分析

环首都贫困带发展现状与致贫原因分析

环首都贫困带发展现状与致贫原因分析作者:李营柯来源:《财讯》2018年第22期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被定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被外界视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又一重要经济引擎,发展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京津冀地区相较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成效欠缺,其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在此戰略背景下,研究环首都周边贫困地区的发展并采取有效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如何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环首都贫困的地区脱贫并缩小与北京的差距,这也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主要对环首都贫困带的发展现状及致贫原因进行分析。

环首都贫困带发展现状2005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一份调查报告首次提出“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在国际大都市北京和天津周围,环绕着河北的3798个贫困村、32个贫困县,年均收入不足625元的272.6万贫困人口。

直接与北京接壤呈现C型包围圈的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地就有25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这25个贫困县被称为环首都贫困带。

目前,环首都周边25个贫|禾1县,共有235.9万贫困人口,占河北省贫困人口总数的42.1%。

这些地方的发展存在着水平落后、产业层次较低、居民生活水平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环首都贫闲带虽然在这些年来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北京市的发展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

其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环首都贫困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政收支和人均收入较低;投资消费水平较低;居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等。

(1)环首都贫困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滞后人均GDP与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内在联系。

亨廷顿分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与社会安定、社会和谐成正比。

从环首都贫困地区与河北省、北京的人均GDP的对比来看,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无疑是遥遥领先的。

2000年,环首都贫困地区的人均GDP与河北省的人均GDP以及北京市的人均GDP分别为3 378.6元,7592元,24122元,北京市的人均GDP是环首都贫困地区的7倍之多,差距较为悬殊;2015年,环首都贫困地区的人均GDP与河北省的人均GDP以及北京市的人均GDP分别为:24108.73元,40255元,106497元,环首都贫困地区与河北省和北京市的人均GDP之间的差距有所减小,但环首都贫困地区的人均GDP仍不到北京市的1/4。

中国如何解决城市贫困问题

中国如何解决城市贫困问题

中国如何解决城市贫困问题近年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施扶贫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教育和培训、推动产业发展等,从而努力改善城市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

一、实施精准扶贫项目为了有效解决城市贫困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精准扶贫项目,以确保资源和政策的合理分配。

这些项目根据城市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排查梳理等方式,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和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支持措施。

政府通过提供低保金、医疗救助、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二、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环节。

中国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城市贫困地区的交通、供水、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设施。

政府加强了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确保城市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三、加强教育和培训教育是改变贫困地区人们命运的重要途径。

为了解决城市贫困问题,中国政府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城市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政府加强了对城市贫困地区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

此外,政府还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项目,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

四、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政府通过鼓励投资、扶持创业和发展产业等方式,推动城市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

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贫困地区的产业项目,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来源。

政府还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城市贫困地区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普遍脱贫。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在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精准扶贫、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教育和培训、推动产业发展等措施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城市贫困地区的发展和改善。

环京津贫困带旅游扶贫困境分析

环京津贫困带旅游扶贫困境分析

环京津贫困带旅游扶贫困境分析【摘要】环京津贫困带是指环绕北京、天津的地区,贫困情况较为严重。

随着旅游扶贫政策的实施,该地区的旅游业逐渐兴起,但仍面临一些困境,如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品质不高、市场推广力度不够等。

本文从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旅游扶贫现状、发展特点和困境分析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旅游扶贫的可行性,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品品质、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等建议。

通过对环京津贫困带旅游扶贫困境的全面剖析,展望未来旅游扶贫的发展前景,并希望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环京津贫困带旅游扶贫事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键词】环京津贫困带、旅游扶贫、困境分析、发展特点、可行性探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总结、展望、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环京津贫困带旅游扶贫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京津地区的贫困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贫困现象比较突出。

为了解决环京津贫困带地区的贫困问题,不少地方开始尝试利用旅游扶贫的方式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

环京津贫困带地区的旅游扶贫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困境和难题,例如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旅游资源匮乏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环京津贫困带地区旅游扶贫的进程,也给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环京津贫困带旅游扶贫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可行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环京津贫困带旅游扶贫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环京津贫困带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环京津贫困带的旅游扶贫现状、发展特点和困境,探讨解决贫困地区旅游发展难题的可行性,并提出有效建议,为环京津贫困带的旅游扶贫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挖掘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潜力,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脱贫,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首都贫困带的脱贫问题--基于生态性贫困视角

环首都贫困带的脱贫问题--基于生态性贫困视角

环首都贫困带的脱贫问题--基于生态性贫困视角李丹【期刊名称】《开放导报》【年(卷),期】2013(000)006【摘要】Ecological pover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pital ring poverty belt. Ecological factor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rea to overcome poverty, we will study it from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increase financial support, establish perfect market adjusting mechanism,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stablishment reasonabl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 develop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to achieve a win-win ecological and economic.%环首都贫困带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生态性贫困。

生态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生态遭到破坏甚至不断恶化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

该地区脱贫致富,需要从生态视角进行研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特色产业,使生态和经济取得双赢。

环首都贫困带的脱贫问题

环首都贫困带的脱贫问题

环首都贫困带的脱贫问题作者:李丹来源:《开放导报》2013年第06期[摘要] 环首都贫困带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生态性贫困。

生态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生态遭到破坏甚至不断恶化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

该地区脱贫致富,需要从生态视角进行研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特色产业,使生态和经济取得双赢。

[关键词] 环首都贫困带生态性贫困生态补偿机制脱贫[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3)06-0069-04[作者简介] 李丹(1981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生态经济、区域经济。

一、环首都贫困带现状环首都贫困带是指在承德、张家口、保定等首都周边,存在一个贫困程度较深且集中连片的区域。

其中有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5个,贫困人口达150多万人,占河北省贫困人口总数的42%。

该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不论是GDP水平、地方财政收入,还是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都远远低于北京郊县的水平。

本文选取环首都贫困带中的10个贫困县作为案例,和北京郊县的经济指标加以对比,其差异之大显而易见(见表1)。

2011年,北京密云县和昌平区的GDP分别为1620000万元和4477000万元,而河北省内环首都贫困带的涞源县和崇礼县仅为335301万元和305256万元,不足密云县的1/5,甚至连昌平区1/10都不到。

除滦平县之外,其余各县的人均GDP都低于密云县和昌平区,密云县的人均GDP是最低的顺平县的2.9倍。

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来看,密云县和昌平区分别是最低的顺平县的15.5倍和35.9倍,差距惊人;而财政支出方面,密云县和昌平区也是远远高于河北各县,都是崇礼县的10倍以上。

密云县和昌平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3000元左右,而选取的10个贫困县中,只有最高的涿鹿县超过了5000元,10个县的平均值为3973元,不足密云县和昌平区的1/4。

“城市贫困群体”现状、成因及对策

“城市贫困群体”现状、成因及对策

“城市贫困群体”与社会保障城市贫困已经并越来越成为影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矛盾。

如何解决“城市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保证这些人群的基本生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积极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高贫困人员的就业质量,加强就业保障,帮助其脱离贫困和贫困边缘。

可以说,对城市贫困群体来讲,就业是最大的社会保障。

一、城市贫困群体的主体及现状当前“城市贫困群体”的主体是下岗、失业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线”的人员。

“城市贫困群体”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1.贫困人数逐年增加。

近年来,享受低保人数出现逐年上升趋势。

2.贫富差距逐渐加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虽然建立起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调整机制,但市场规律带来的无情竞争、优胜劣汰,造成经济体制转型期的贫富悬殊,差距加大。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幅逐年下降与社会平均工资标准增幅的逐年提高形成反差。

3.多种困难类型组合造成家庭更为贫困。

据调查,贫困群体中单一困难的是少数,而大多数为多种困难类型组合造成的家庭,我们暂且称为“多元贫困家庭”。

他们中有的是双下岗、双失业或一下岗一失业,其子女未成年,正在上学;有的本人下岗或失业,其爱人是农村户口,并带有未成年子女;有的家庭有残疾或重残、重病人等等。

二、城市贫困群体的成因“城市贫困群体”的问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之一。

人们对“城市贫困群体”成因的认识与理解,必须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

一是不能陷入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有些人把城市贫困归咎于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看成是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之过,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城市贫困群体的出现是诸多错综复杂的综合因素造成的,改革和市场经济,尤其是竞争机制的引进是出现城市贫困群体的原因之一,但绝非根本的、唯一的原因。

恰恰相反,没有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只能带来整个国家的落后。

改革发展是缓解直至逐步缩小、消除城市贫困的必由之路和治本之举。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思考——当前环首都贫困带治理思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思考——当前环首都贫困带治理思路

212 2017年5 期 总第 842 期
区域经济
困带的支持与协助,但同时,环首都贫困带内现存的诸多问题也 离不开京津地区的协同与帮扶。京津冀地区的生态营造以及经 济协同发展必须在整个大区域背景之下统筹规划,统筹协调。而 在此过程中,基于贫困区域、生态脆弱区、生态涵养区、生态屏障 区四大耦合区域,环首都贫困带内贫困与生态问题的解决对于 区域协同发展目标与机制的推进与实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量资源(资金、人力)等要素流向京津地区。同时由于地缘原因, 长久以来,京津地区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建筑装饰材料 等工业用品主要由河北省输入,而首钢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 -铁矿石,也主要由贫困带所供给。且由于京津享有比周边地区高 的多的净财政获益,因而对周边的人才、企业、资金技术等优质 资源表现出更高的吸引力,可见环首都地区对于京津增长极的 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支持作用。除此之外,环首都贫困带由于地 处区域内的上水位置,也为京津地区不断提供充足、清洁的水资 源。据《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2006)统计,北京百分之八十一的 用水、天津百分之九十三的用水都来自河北。
行讨论:首先一方面,在区域经济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北京作为 区域中心增长极城市、其“虹吸”性最强,增长过程中的“回波效 应”大于其向周边其他地区(尤其是环首都贫困带)辐射出的“扩 散效应”。伴随着京津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京津地区具有 更多、待遇更高的就业机会并且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数量以及 质量对于周边地区具有较大诱惑力,这无疑导致周边地区的生 产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北京、天津。仍以 2014 年为例,河北籍在京流动人口数为 181.97 万人,占北京市 流动人口总数的 22.69%。而在 2011~2014 年间,在京河北籍流 动人口占北京流动人口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如图 2 所示)。

浅析“环首都贫困带”

浅析“环首都贫困带”

浅析“环首都贫困带”[摘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被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历史形成的“环首都贫困带”引发各方关注。

阐述“环首都贫困带”的内涵、现状,总结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体制因素、历史因素、人口素质因素、缺少“领头人”和明确的发展战略。

提出对“环首都贫困带”要“输血”,但更需要“造血”,打破体制约束,形成扶贫合力,摈弃“等、靠、要”思想,以解“环首都贫困带”困局。

[关键词]“环首都贫困带”;原因;解决措施一、“环首都贫困带”的内涵二、“环首都贫困带”现状人均纯收入平均值对比图2―4显示,河北和北京一侧县(市)的人均GDP平均值、地区财政收入平均值、人均纯收入平均值均逐年上升,但是河北一侧相对于北京一侧县(市)的指标上升速度缓慢,差距较大。

其中2004年,三项收入指标京冀比均在2倍以上,而2010年京冀地区财政收入平均值比值竟高达10倍以上,这7年间京冀边界两地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壕沟”反而越来越深。

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环首都贫困带”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环首都贫困带”形成的原因(一)自然因素北京周边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区内明显划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地形,形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点。

由于气候因素、人为破坏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目前适合开发利用的土地不足总面积的30%,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高达95%以上,即使是丰年也无河水入海。

脆弱的自然环境使得该贫困带成为自然灾害的多发区。

同时,农业是农民生计的主要来源,灾害的频发使得农业本身极其脆弱。

尤其是水资源的缺乏,再加上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得环首都贫困带虽然处于中国东部的区位,却只有中国中部的发展水平。

(二)体制因素(三)历史因素“环首都贫困带”一直就是穷困之地,这与历史上封建政权多次重大决策失误有着一定的关系。

明朝时期的大规模毁林建城、清朝时期的大规模移民、民国时期的大规模屯兵等都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使得当地在历史上要么河流泛滥,要么干旱少雨,要么就是战争连绵,这都对此地区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首都经济圈的贫困带成因与消除贫困的建议

首都经济圈的贫困带成因与消除贫困的建议

首都经济圈的贫困带成因与消除贫困的建议一般学者将承德、张家口两市的全部县区(21 个)及保定的易县、涞水和涞源共计24 个县定义为“环京津贫困带”,首都经济圈贫困带的贫困现状表现在多个方面,它不仅表现在整体经济发展缓慢、个人经济收入水平低,还表现在交通、饮水、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差和农民生计途径单一。

首都经济圈贫困带作为一种特殊的贫困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使贫困状况进一步恶化,最终也必将通过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利用直接威胁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一、首都经济圈贫困带的贫困成因分析(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敏感的区位地带首都经济圈贫困带为京津冀平原地区的生态屏障,是北京水源地和风沙源的重点治理区。

脆弱的自然环境使得该贫困带成为自然灾害的多发区。

同时,农业是农民生计的主要来源,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农业本身的发展具有极大的脆弱性。

由于贫困带本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北方少雨多旱的天气,使得占全国人口1%的首都都市圈平均只拥有全国1%的水资源总量,而其中北京81%的用水、天津93%的用水都来自河北。

作为京津的水源地,河北为了给京津提供充足、清洁的水资源,不断提高水源保护标准,加大对这一地区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限制,因而不可避免地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正是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的缺乏,再加上多发的自然灾害,使得首都经济圈贫困带虽然处于中国东部的区位,却只有中国中部的发展水平。

(二)复杂的历史变迁从历史上来讲,首都经济圈贫困带处于沙化严重的坝上高原、石漠化严重的燕山和太行山区、盐碱遍地的黑龙港流域,几百年来一直就是穷困之地,这一地区的持续贫困和生态破坏与历史上多次的重大决策失误有直接关系。

明朝时期的大规模毁林建城、清朝时期的大规模移民、民国时期的大规模屯兵和解放后“以粮为纲”等都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使得当地在历史上要么河流泛滥,要么干旱少雨,要么就是战争连绵,造成了今日的贫困格局和贫困带的形成。

浅议环首都贫困地区加快城镇化建设举措

浅议环首都贫困地区加快城镇化建设举措
城镇化 的社会成本 。 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 的正确选择。 不仅有利
于解决 一部分农 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化解农 村深层次的矛
盾, 还有利 于城镇 化的长远发展。使更多的农 民到城镇 居住 , 还
程。
五大主导产业 , 紧密 围绕建设山水园林中等城市 , 打造文化旅游
与绿色产业高度融合的 国际旅游 名县两大 目标 ,加快建设生 态 明确今后 五年城镇化建设 目标是 :县城扩容至 中等城市 规 模 , 成区面积达到 1. 建 2 5平方公 里 , 区人 口增加 到 1 城 5万人 以 积达到 1 平方米 ; 1 城市功能更加完备 , 网结构合理 , 路 公共服 务 健全 , 中供热供气率 达到 8 %, 集 5 污水垃圾处理率达到 9 %。园 0 区经济 和现代 服务业成 为城市发展和居 民就业的有力 支撑 , 对 北京 、 内蒙和张承周边县区人 流、 物流 、 信息流形成 吸附效应 , 在 环首都城市群中 占据重要位置。大滩旅游风情小镇 、 山历史文 风 化名镇 和胡麻 营、黑 山嘴等特色经济强乡强镇 的辐 射带 动力明
二、 加快丰宁县城镇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丰宁满族 自治县位于河北省北部 ,承德市西部 ,县域面积 86 7 5平方公里 ,辖 9镇 1 ,0 个 行政 村 ,0 1 总人 口 4 7乡 3 9 21年 0 万人 。地貌 由西北向东南递降 , 形成坝上高原 、 坝缘 山地 、 冀北 山 地 3个不 同的地貌单元 。境 内发源有潮河 、 滦河 、 口牛河 、 汤河 、
好更快发展 。
一 一
0 85 ) 6 3 0
大草原 , 空气质量优 良, 负氧离子丰富 , 是天然氧吧。 优势之四 : 策优 势突出。丰宁既是少数 民族聚集区 , 政 又是

环首都贫困带贫困治理路径分析:一个产业融合的视角

环首都贫困带贫困治理路径分析:一个产业融合的视角
治理 问题 进行 深 入研究 ,以期提 出一 种不 同于 以往 的研 究 思路. .
到环 首都绿 色经 济 圈 ,再 到环 首都 贫 闲带 ,河 北努 力尝 试 各 种途 径 向北京 靠拢 ,以期 获得 北 京经 济发展 的 荫泽 。但 时至今 日,这一 切 的努 力 仿 佛 只是 河 北 的 “ 一厢 情 愿 ” ,
城 市规划与管理
中国市场 2 0 1 3 年第 1 2期 ( 总第 7 2 7期)
环 首 都 贫 困 带 贫 困治 理 路 径 分 析 : 个 产 业 融 合 的 视 角

郭晓杰
( 河 北 省 社 会 科 学 院经 济 研 究所 , 河北 石 家 庄
[ 摘
0 5 0 0 5 1 )
传 统扶 贫思 路 ,因此 该研究 认 为 ,从 产业 集群 角度 出发 的
产 业 园区建设 不 失为 一 条有 效 的摆 脱贫 困的 发 展路 径 。 赵 玉从 项 目寻找 、引进 高新 技术 、发 展旅游 经济 、借 力 北
京 等 几方面 探讨 如何 破解 环首都 贫 困县 财政 困境 的有效 方
周边 贫 困县 的农 民人 均 纯 收入 、人 均 G D P和人 均 地方 财
政收入 连 北 京周 边 县 ( 区 )1 / 3 、1 / 4和 1 / 1 0一 都 不
到 。对于 这样 一个 存 在 于繁 荣 大都 市 周 边 的极 贫 地 带 , 不论 是 各级 政府 还是 学术界 都在 努力 探索 一 条有效 的治 理 其 贫 困的有效 路径 。 王 晓海 等通过 对 环首 都 贫 困带 贫 困 根 源 的分 析 指 出 , 制度 贫 困是其 贫 困的 真正根 源 ,并提 出加速 环首 都贫 困 地 区发展 的相 关 制 度 创 新 … 。河 北 省 委 党 校 课 题 组 同 绕 环

浅析“环首都贫困带”

浅析“环首都贫困带”

到家庭 , 大 到国家 , 我 们都认 为一 个好 的领导 班子 、 领 头
人非常重要 。而河北 的领导班子在规划发展 战略 时导 向 不明确 。自 1 9 8 6年河北提 出“ 环京 津” 战略至今 , 一 时间 提服务北京 , 做 北京的后花园 , 一 时间又提立足本 省走 自
如地处 北京西部的赤城县 , 为北京水源上 游地带 , 为保 障
( 一) 对“ 环 首都 贫 困带” 要“ 输血 ” , 但 更 需要 “ 造
血 ”
使给予补贴 , 标准相对 较低 、 补贴规模 相对较小 。
( 三) 历 史 因 素
“ 落后地 区长期得 不到 有效发 展的根 本原 因在 于面 对发达地 区通过极化效应 积累起来 的先发优势却 无能为
2 0 1 5 年 第1 期・ 总 第 2 4 7 期
元 i 1
一 河北 一侧环首 都县 ( 市 ) 地 区人 均纯 收入 收入平 均值 ・ 北京 一侧县 区 ( 市 均 纯收入平 均值
对外分 圣
发 展 造 成 了消 极 的 影 响 。 自 1 9 4 9年 以来 , 出于 城 市 发 展
坏导致 的生 态环 境退化 , 目前适 合开 发利 用 的土地 不足 总面积 的 3 0 %,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 用程度 已高达 9 5 % 以
上, 即使 是丰年也 无河 水入海 。脆弱 的 自然环 境使 得该
贫 困带成 为 自然 灾 害的 多发 区。同时 , 农 业是农 民生计 的主要来源 , 灾害 的频 发使得 农业 本 身极其 脆弱 。尤其 是水资源 的缺乏 , 再加上频 发的 自然灾害 , 使得环 首都贫 困带虽然处 于中国东部 的区位 , 却 只有 中 国中部 的发展 水平 。

全域旅游下环首都贫困县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探讨

全域旅游下环首都贫困县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探讨

全域旅游下环首都贫困县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探讨近年来,全域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据统计,2019年中国全域旅游市场规模达到4.5万亿人民币,占中国GDP的10%以上。

全域旅游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还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同时也应该看到,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侧瓶颈,这就需要在供给侧进行改革。

作为首都环的一个贫困县,在全域旅游下的旅游业发展中,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环首都贫困县旅游业的现状一、旅游资源丰富但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环首都贫困县位于直辖市北京的周边,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然而,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原因,使得这些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二、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环首都贫困县的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缺少专业的旅游开发与管理人才,导致景区停车不便、道路狭窄、交通单一、导游服务质量较差等问题。

三、竞争力不强环首都贫困县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与周边地区相比,竞争力不强。

同时,相比一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环首都贫困县的人们对于旅游的认知和了解度也大大不足,其在旅游行业上的消费能力也相对较低。

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从现实出发,环首都贫困县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供给侧存在着缺陷和瓶颈。

因此,进行供给侧的改革,加强全域旅游发展,提高旅游业服务水平,提高竞争力,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旅游供给质量首先需优化供给结构,将旅游质量放在第一位,推动旅游业提供优质服务。

针对资源开发不到位问题,地区应优化资源开发形式,通过招商引资等活动引进旅游业相关企业来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

同时,需要提高旅游景区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标准,建设先进的旅游接待中心、旅游信息发布中心等。

对于服务质量的缺陷,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培养,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同时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一 )构 建 合 理 的 城 镇 职 能及 空 间结 构 ,建
挥 。制 约首都 经 济 圈地 区一体 化发 展 的另 一 重要 设 以首都 为核 心 的世 界级 城 市群
原 因是在具体层 面 尚未形成 一套有效 的推 进机 未来 首都 经济 圈应 以各 个 城 区、县城 及 重 点 制 。珠 三角 、长 三角 已经在 实 践 中初 步探 索 出较 镇 为城 镇 化重 点 ,走 集 中型城 镇 化道 路 ;分 类分
首都经济 圈建设 面临的 问题
( 一 )核 心城 市极 化 效应 大 于扩散 效 应
在关键领域还未 占据价值链的高端位置,真正的 差距在于产、学、研一体化水平 以及科技成果整 合转化效率上。从当前的发展 阶段来看,北京的
根 据对 首都 经 济 圈 内城 市 能级 的分 析 ,可 以 优势主要集 中在科技和现代服务业;天津正在 由
却相 对较 低 ,区域 内的两级 分 化较 为严 重 ,缺 少 化速 度 最快 的地 区之 一。
发挥 “ 二传手”作用 的中等城 市和小城市 ,使得
较低 层级 的城 市 不 能很好 的接 受京 、津 的联 动辐 射 ,北 京 “ 龙 头 ” 和 辐 射 带 动作 用 难 以 充 分 发
二 、加快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对策建பைடு நூலகம்
分工。本研 究在分析首都经济圈发展 中存在 问题的基础 上,提 出未来首都经济圈建设 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存在 问题 ;对策建议 ;首都 经济 圈 中图分类号:F 1 2 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J L 0 8 — 0 0 2 7( 2 0 1 6 )0 4 — 0 0 2 5 — 0 4
市 ,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 ,面向首 外,在制造业和服务业 中均处 于产业链 的低端。 都 经济 圈的 区域 扩 散效 应较 弱 。政 治 因素和 行 政 由于 区域 发 展 落差 较 大 、产 业 关 联 不 紧 密等 因

环京津贫困带

环京津贫困带

环京津贫困带——河北不少老百姓未脱贫由于历史和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河北北部与京津接壤地区,特别是环首都地区,形成了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带。

对此,我省一直比较关注。

比较鲜明地提出这个问题,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2004年亚洲开发银行援助项目《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正式发布以后。

亚行报告分析研究了以张家口、承德为重点的24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作出了三条判断:1、这个贫困带与京津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日益拉大。

改革开放初期,该地区与京津二市的远郊县基本处于同等发展水平,但到新世纪新阶段,二者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2001年24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仅分别为京津远郊县区的1/3、1/4、1/10。

2、该贫困带与我国最贫困的“三西”地区处于同一发展水平。

3、该贫困带是东部沿海地区贫困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作过实地调研的人士,对这一判断都有相同的感受。

由于天津市引滦入津的水源多是来自这些贫困县等原因,且这些县都是围绕城市、地域相连,许多媒体都将这个贫困带称为“环京津贫困带”。

但从数量看,多数贫困县是环邻首都的。

因此,我们集中对环首都贫困带进行分析研究。

一、关于环首都贫困带的概念和范围对此,目前还未看到权威界定.范围有三种说法:1、以亚行研究报告为代表,包括张、承地区全部,保定的贫困县列入这个“贫困带”。

2、将张承地区所有县和河北其它地区贫困县列入。

3、国家有关部门以更宽的视野,将河北贫困地区,山西东北、内蒙、辽宁与河北接壤贫困地区作为更大的贫困带进行调研。

目前,国家有关方面对此没有明确的界定。

亚行研究报告将张、承地区全部、保定的贫困县列为环首都贫困带。

从城市辐射的角度来讲,根据圈域理论,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辐射半径可达到100公里,象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可达到150公里。

按照这样的测算方法,如果以首都边界为起点,直线距离在150公里之内,涉及河北34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还涉及到山西、内蒙等省区。

加快环首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环首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者: 孙仕林
作者机构: 丰宁县财政局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参考
页码: 28-3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9期
主题词: 环首都 贫困地区 京津冀协调发展
摘要: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呈现良好开端,此外,国家和河北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环首都贫困地区及燕山——太行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为环首都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本文以既是燕山——太行山片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又是河北省14个环北京县、市、区之一的丰宁满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环首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找出制约经济发展的难点和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首都贫困带问题、成因与发展思路韩劲(石家庄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目录1环首都贫困带现状 (2)1.1京冀总体经济差距 (3)1.2小口径环首都经济圈 (5)1.2.1京冀边界两侧各县(市、区)各项收入总量变化直观比较 (5)1.2.2京冀边界两侧县(市、区)各项收入平均数对比 (6)1.2.3京冀边界两侧县(市、区)各项收入京冀差及变化 (9)1.2.4京冀边界两侧县(市、区)各项收入京冀比及变化 (11)1.2.5京冀边界两侧县(市、区)农村发展与民生状态 (12)1.3结论 (13)2环首都贫困带成因机制 (14)2.1环首都区位自然条件 (15)2.2“贫困是因为贫困”(回波效应/集聚效应) (15)2.3京津对河北的索取与限制开发(发展机会不平等) (16)2.4河北自身的问题 (18)3环首都贫困带发展思路 (19)3.1是合作还是合并? (19)3.2谁更需要谁? (19)3.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首都经济圈? (20)2005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与河北省政府公布《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首次提出“环京津贫困带”概念,并立即引起了京津冀三方的高度关注。

但是,三方的合作之路却颇多坎坷。

截至2011年初,“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和建设“首都经济圈”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首都经济圈的唯一核心——北京也于2010年正式提出建设世界城市。

但是,历史形成的“环京津贫困带”问题依然存在。

这个问题不解决,“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和建设“首都经济圈”就是空谈。

本文考察河北省“环首都贫困带”,原因有三:首先,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首都经济圈”。

这个新提法突出强调首都在该经济圈中的核心地位,北京在区域中作为唯一核心的区域统筹责任更大了,长期以来努力追求的三方合作可能会被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京冀、京津和津冀双边合作所替代。

因此,依托“首都经济圈”国家战略考察“环首都贫困带”就比考察“环京津贫困带”显得更为切中要害。

其次,天津与河北同样受到北京的首都政治地位压抑,所谓京津冀区域的京、津双核是不平等的,传统的港城互动关系在这里由于政治上的不平等而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京津经济相互掣肘进而使双核带动能力以及区域一体化发展遭到削弱,天津作为历史悠久的天然良港的经济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弭。

因此,本文将剔除区域内的双核关系而单独考虑河北与北京之间的“环首都贫困带”问题。

其三,大多数经济大国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庞大的都市圈,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首尔等,只有中国的首都周边形成了庞大的贫困带。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等都市圈,也只有在首都北京的周围形成了大面积的贫困洼地。

“环首都贫困带”是长期以来横亘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道路上的“壕沟”,自2005年该现象被公之于众之后又经历了“十一五”计划周期,贫困带是否依然贫困,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以2004年为基期考察“环首都贫困带”的演变和现状。

1环首都贫困带现状“环首都”分两个口径:一是大口径,包括廊保张承四个市(或廊沧保张承唐秦七个市);一是小口径,即与北京交界的分别隶属于河北省廊保张承四个市的14个县(市、区),包括三河、大厂、香河、广阳、安次、固安、涿州、涞水、涿鹿、怀来、赤城、丰宁、滦平和兴隆,即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范围。

以往对环京津贫困带范围的界定重点考虑的是把河北省环绕京津的连片的贫困地区都包含进来,强调这个环京津贫困带的广度和贫困程度。

这里考察的“环首都贫困带”与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相吻合,重点是以直接环绕首都的河北与北京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反映京冀之间尤其是京冀相邻边界两侧的县(市、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在近年的变化情况。

当然,以“环首都贫困带”接替“环京津贫困带”,虽考察县(市、区)个数减少或范围缩小,但口径不变,因而不妨碍对“环京津贫困带”现象的连续观察。

本文以收入指标衡量北京与河北之间的经济差距。

选择的指标主要有三个:人均GDP 表示地区国民收入总量;地区财政收入代表政府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代表民间收入(因京冀边缘地区以农村为主,则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能更准确地代表大多数人的民间收入)。

使用的方法总体上是动态比较方法,主要包括平均数对比法和差异趋势法等。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基本来自于《北京统计年鉴》和《河北经济年鉴》。

1.1京冀总体经济差距本文关注重点在于小口径环首都经济圈。

但是在考察小口径之前,作为大背景,先总体观察京冀之间在近年的总体经济差距。

由图1、2、3、4和表1可见,河北与北京两个省(直辖市)之间的总体经济差距,即各项收入指标的京冀差和京冀比在2004-2010七年内的变化情况:七年内,①各项收入指标的京冀差(北京与河北之间各项收入的绝对差距)基本呈逐年扩大趋势(唯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在个别年份有所跌宕),只是各项收入京冀差拉大的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人均GDP京冀差距减速拉大,地区财政收入京冀差距快速拉大,城乡居民收入京冀差距均缓速拉大。

②从各项收入的京冀比来看,人均GDP京冀比呈显著下降趋势,地区财政收入的京冀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京冀比变化不明显;与上述京冀差变化形态基本吻合。

③各项收入指标的京冀比(北京:河北)处在1.64-3.29之间,其中人均GDP的京冀比最大,七年平均3.02,其次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小(1.83),即北京农民的收入是河北农民的2.26倍,北京城里人的收入是河北城里人的1.83倍。

图12004—2010年人均GDP京冀差异变化图22004—2010年地区财政收入京冀差异变化图32004—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京冀差异变化图42004—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京冀差异变化表12004~2010年各项收入指标京冀比变化收入指标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七年平均人均GDP 3.29 3.12 3.12 3.10 2.92 2.88 2.68 3.02地区财政收入 1.83 1.78 1.80 1.99 1.92 1.98 2.03 1.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 1.94 1.94 1.64 1.68 1.82 1.79 1.8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26 2.26 2.27 2.23 2.24 2.33 2.23 2.261.2小口径环首都经济圈此处对小口径环首都经济圈即对京冀边界两侧县(市、区)之间进行经济对比分析。

北京一侧涉及的县(区)有:大兴、房山、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顺义和通州,共10个;河北一侧涉及的县(市)有:涿州、涞水、涿鹿、怀来、赤城、丰宁、滦平、兴隆、三河、大厂、香河、广阳、安次和固安,共14个,其中广阳和安次两个区属于廊坊市区,没有独立的统计数据,这里的分析作剔除处理。

1.2.1京冀边界两侧各县(市、区)各项收入总量变化直观比较图5、图6、图7分别表示京冀边界两侧各县(市、区)2004-2010年人均GDP、地区财政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量情况。

图5京冀交界各县(市、区)人均GDP总量(2004-2010)图6京冀交界各县(市、区)地区财政收入总量2004-2010图7京冀交界各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量(2004-2010)由图5、6、7可见,①京冀边界两侧各县(市、区)三个收入指标的总量差距显而易见,河北一侧(左半边)各项收入总量均显著低于北京一侧(右半边),其中京冀边界两侧的地区财政收入差距最大,其次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②各县(市、区)的三个收入指标在近年均呈递增趋势;③河北一侧的个别县市(如京东的三河、大厂和香河)的人均GDP 指标值高于北京一侧的个别县(如延庆、密云和平谷),尽管总体上的京冀边界两侧收入差距十分显著。

1.2.2京冀边界两侧县(市、区)各项收入平均数对比图8、9、10显示京冀边界两侧各县(市、区)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平均值(边界一侧各县收入总数/县个数)。

京冀边界两侧各项收入落差一目了然:各项收入差距七年平均都在2倍以上,其中地区财政收入差距最大,七年平均9倍以上,2010年达16倍以上(参见表5)。

图82004-2010年京冀边界两侧县(市、区)人均GDP对比图92004-2010年京冀边界两侧县(市、区)地区财政收入对比图102004-2010年京冀边界两侧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比上述事实可以从表2、3、4数据得到支持。

表3、4进一步表明:河北一侧每项收入平均值环比增长率六年平均值都低于北京一侧,即北京一侧各项收入的增长速度都超过河北一侧,其中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比河北一侧高近20个百分点。

可见京冀边界差距继续拉大不仅是目前的事实,而且是未来的趋势。

表22004~2010年京冀边界两侧各项收入指标平均值地区收入指标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河北一侧人均GDP(元)11543.4212047.8313966.9216938.9220719.3321272.5824917.58地区财政收入(亿元)9573.2513617.1718029.25264693504642857.256220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412.173724.3340534469.4249925393.255822.5北京一侧人均GDP(元)24477.0426432.2728956.3933453.6640071.5246782.2855232.6地区财政收入(亿元)86785.597572.4114986.2199610.5268623.3410854.6101165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6863.97543.282469099.810177.711329.512323.8表32005~2010年京冀边界两侧各项收入指标平均值环比增长率单位:%地区收入指标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六年平均河北一侧人均GDP 4.3715.9321.2822.32 2.6717.1313.95地区财政收入42.2432.446.8132.422.2945.1436.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58.8210.2711.698.047.969.32北京一侧人均GDP7.999.5515.5319.7816.7518.0614.61地区财政收入12.4317.8573.634.5752.95146.2356.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99.3210.3511.8511.328.7810.25表42005~2010年京冀边界两侧各项收入指标平均值环比增长率之京冀差单位:%收入指标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六年平均人均GDP 3.62-6.38-5.75-2.5414.080.930.66地区财政收入-29.81-14.5526.79 2.1730.66101.0919.3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750.50.080.16 3.280.820.931.2.3京冀边界两侧县(市、区)各项收入京冀差及变化由表5和图11、12、13可见,各项收入指标京冀边界差距(京冀边界两侧收入平均值之差)变化及差距环比增长率变化趋势:①近年来三项收入指标京冀边界两侧的巨大落差都在继续扩大,且差距增长率呈大幅上升趋势:地区财政收入京冀差距近六年平均每年递增达48.19%,人均GDP为21.5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