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题成果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蔺县项目课题

“农村片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成果报告

龙山小学课题组由龙山辅导区教导处、教科室共同提出的“农村片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创新模式研究”课题,于2009年9月申报立项,历时3年,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一、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这部分应该只写解决了什么问题,不写怎

样解决的,否则就混了。

(一)成果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低效的问题

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是学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农村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低效甚至无效,表现在:1、学科教学计划的设计应付了事,没有认真解读该学科的课程标准,也没有认真阅读本册教材的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和整册教材的内容,使教材的前后知识点脱节,有的教师的学科教学计划完全是照抄教参书,没有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很多教师是开学后把计划交了,自己手中就没有了,教学教程中根本没有调整计划,按计划行使。计划只不过是“摆设”品。2、备课没有自己的思考,照抄特级老师的教案。很多老师一开校就买一本教案,从来没有自己脱离教参、教案备过课,而备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更有甚者,先上了课再备课,教学反思也不是一周一得,而是“吃大餐”式的一次赶写几篇,或直接到网上下载。备课和上课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

3、上课不按设计好的教案,上到哪里黑哪里歇,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两课时上完。

4、布置和检查作业检查不到位。布置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而少数老师布置作业量多,机械练习,重复抄写,没有起到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也有的老师作业布置了,检查不到位。只布置不检查,等于没有布置,学生自觉性差,老师不检查,学生就会形成惰性,没有效果。

5、辅导学困生方法不当。学困生转化方法不当,没有足够给学困生的关爱,还有排斥学困生的现象。

6、教学研究和课题脱节,没有把平时的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等到要上交课题资料时才“及时抱佛

脚”,吃一顿资料大餐,也就完成了事。7、农村学校管理没有条理,不成制度,见子打子,管理没有形成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

在认真落实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针对教与学的方式进行行为上的变革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核心,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常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做到三个统一:统一上放学时间,统一在周一早上8:30召开周前会,统一周四论坛;三个常规:常规教学管理、常规德育工作、常规后勤工作。开展“美师”效应,让所有老师在务实开展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又能产生教学行为美、语言美、生活中的点滴美效应,切实提高老师的业务素质和个人修养,让老师们转变观念,因此,中心校将教师的自我发展、课题组教师的帮、带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们认识到要更新教师的教育理论,认真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更加凸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紧迫性。教师们也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相互观摩,对话研讨,建立档案等。由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真正让教学常规工作务实开展。应该围绕怎样解决低效来写

(二)、成果解决了提高农村学校课堂效率的问题

1、集体备课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从教案抽查中不难看出,教参仍是教师放之四海皆准的备课法宝。很多教师教案写的是一套,上课教的是另一套。把大量时间放在毫无意义的抄教案上。虽然有些好的教案编写得很科学,但操作过程中受条件制约,执教者本身素质限制,教案也很难执行。究其原因,教师们普遍认为,写的资料过多,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就成为了给教师们压在身上的沉重负担。为了应付检查,于是有了不加思考胡乱抄写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备课流程采用“个人研究→集体交流→编写教学设计”的方式,个人研究要研究课标、教材、学生。开校后组织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经修订后发在龙山教育网上,各位教师在网上下载修改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重点修改教法,结合课堂写出教学反思。检查时重点检查修改使用及教学反思。

2、课堂教学向有效看齐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学校的工作重点。在执行教学常规中,全体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几个转变:重视讲授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重视学生记住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现和重组知识;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由重视单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之间的综合贯通;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上课时要做到:准时进课堂、中途不离堂、下课不拖堂;教师带着微笑、带着激情、带着趣味、带着期望;对待学生不歧视、不训斥、不体罚,善倾听、善激励、善引导;过程调控活跃而有序、有案不看案、遵案且善变;课后反思及时填写、全面反思(目标达成、成功与不足、改进措施等)。

3、作业布置与批改及时有效,达到提质与减负的目的

提倡练习性的作业在课内完成,课外以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为主。作业的设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注意学科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运用、操作能力,以及探究、合作、创新意识。作业要求要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实行分层练习、分层作业。作业批改与评价注意过程评价,习惯养成,促进学生的发展。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参与,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分数量化与描述性评语相结合。作业内容必须精选,作业时间遵循要求,作业布置体现分层,作业批改必须及时,作业错误倡导反思,做到有布置必须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以训练为主阵地的作用。辅导区开展了作业及书写展评活动及评价标准考核表。

4、后进生转化工作务实创新

学生辅导应体现及时性(有需求时)、针对性(针对问题)、公平性(任何学生)、层次性(培优补差),重视对有专长学生的辅导。建立错题集,学生使用双色笔,建立优生和学困生档案,专门为学困生成长填写学生个案分析。让后进生得到一点一滴的进步。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针对学困生的薄弱点,加强辅导,促其不断进步。做好培优辅差,让学生建立错题集,让纠错改错行为成为学生自觉的学习。挖掘苗子,培养尖子,以好带差。

5、重视检测与评价,形成激励机制

每期进行统一月考,教师及时登记、统计成绩,奖励与鼓励并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