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最新科技发展状况分析(2012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科技发展最新状况分析

区域科技实力指的是区域在现有科技发展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科技投入,开展科技活动,并取得科技产出的总体水平与能力。其内涵主要有三:一是科技投入;二是科技产出;三是科技发展环境。由于现时的科技实力是构成未来科技潜力的重要源泉,因此科技实力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进入2012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越来越依赖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扩散。不论是国家还是区域,其科技自身的实力与发展潜力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同时,任何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为了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就需要不失时机地调整产业结构。在此过程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科技发展带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而且体现在高技术的发展可以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消费需求,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

一、区域科技实力的构成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1、构成

(1)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是开展科技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科技投入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科研物质投入。

──科技人力投入

区域科技活动的人力投入标志着一个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进步程度和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因素。这里以“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与“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例”两个指标来加以表征。

──科技财力投入

区域科技活动的财力投入是影响区域科技实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以

R&D经费的总量指标“R&D内部支出总额”和相对指标“R&D经费占GDP的比例”,以及表征企业R&D投入水平的“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等四个指标来体现。

──科研物质投入

该指标用以反映科技活动的“硬件”水平,是科技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采用“科研仪器设备指数”、“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比例”两个指标,均为科技部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指标。

(2)科技产出

科技产出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与绩效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分为科技活动直接产出和科技产业化能力两个方面。

──科技直接产出

主要包括科技论文、专利、科技成果和技术。其中,“万名科技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反映了区域的科研产出能力和科技整体实力;由于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指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种)在国内具有的区域可比性,故采用“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来反映区域科技活动直接产出的水平和质量;考虑到“发明专利”在三种专利中更能反映科技活动的直接产出水平,故以“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批准数”来表征专利情况;并以“每百万人口技术成果成交额”作为衡量区域面向技术市场需求提供技术供给的能力。

──科技产业化能力

我们选择能够反映区域高技术发展规模、经济效益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的指标来加以体现,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指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例。

(3)科技支撑环境

区域科技实力对地区经济的增长、人力资源状况与自然环境的改善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发达的经济、足够的高质量人力资源、良好的自然环境和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又反过来构成了支撑科技实力发展的环境。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科技支撑环境越好,其区域科技实力发展的潜力就越大。为简便起见,我们暂以“人均GDP”、“每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环境污染治理指数”、“人均邮电业务量”和“万人英特网用户数”来分别对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科技人力资源、环保水平和社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指数” 用以综合反映区域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和效果,采用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相关指数进行评价。

2、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区域科技实力的内涵,我们设计了包括20个评价指标的区域科技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参见表1。

表1 区域科技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3、评价的实施

(1)权重的确定

由于各个指标对评估结果的意义和作用不同,对每项指标应加不同的权重。我们根据经验并参考了有关研究成果中的专家意见,给出了各指标的权重,然后进行综合评价与排序。(权重参见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数值)

(2)指标数值的确定

评价指标体系中共包含20个指标,均为客观定量指标,这主要是为了简便起见,同时也考虑到便于与其他省市的科技实力进行定量对比分析。指标数值主要从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统计局等单位所编《北京市R&D清查数据汇编》和科技部发展计划司所编《科技统计报告》中获取,每个省(市、区)的表现按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评估。

由于各指标值有不同的量纲,我们将这些数值转换为处于0至100之间的无量纲标准化数据,最后的评价结果是基于无量纲化处理后所得的末级指标的水平值,再经计算得到的。

(3)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综合评价计算时,我们采用了简单的加权平均法,将末级指标的水平值逐级向上进行加权求和,最后得到百分制的综合评价结果。

二、科技实力综合测评与区域比较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选择了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的科技实力进行综合测评,这3个地区2000年科技实力发展现状的末级指标评价得分(百分制)参见表2,经过加权计算可以得到3个地区的科技实力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为:北京89.95;上海53.64;广东53.29。

表2 京、沪、粤科技实力比较(百分制)

三、结论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与上海、广东相比,北京地区的总体科技实力稳居首位,但也在个别单项指标中显出弱势。

1、科技投入

从科技人力投入的情况看,北京地区无论在拥有科技活动人员的绝对数,还是在科学家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相对数上,都是最高的。北京地区多年来在科技人力资源方面所形成的优势毋庸臵疑。

在科技财力投入方面,北京的R&D活动相对比较活跃,R&D内部支出额和R&D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国内都居榜首。但在其 R&D内部支出总额中,企业所占比例仅为31%;在企业内部,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是2.01%,低于上海(世界500强企业一般占 5-10%)。在北京创新体系中,本应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还未起到主导作用;同时,北京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与广东相比,还不到其1/4,政府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

北京科研物质条件相对而言尚好,科研仪器设备指数不如广东的原因主要是传统工业企业中生产设备陈旧、老化的现象比较普遍所致。

2、科技产出

在科技产出的7项指标中,北京除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外,有6项都名列第一。与国内各地相比,北京地区在科技论文数量、科技成果获奖和发明专利批准情况,以及技术成果转化等科技直接产出方面遥遥领先;在科技产业化方面,2000年北京地区的3项指标均好于上海,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广东还有较大差距。广东省的科技活动直接产出虽相对比较落后,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已形成较好的市场运行机制,并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格局。

3、科技发展环境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支撑环境。北京在这方面除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低于上海外,其人力资源水平和社会信息化水平都是国内最好的。为科技发展创造宽松、高效、透明的政策环境。

四、对加强北京科技实力的几点思考

1、调整布局,提高科技在财政支出中所占份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