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说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研究》,2012年,第2期
解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说服力
——以《新闻1+1》为例
周俊毛湛文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节目为例,按照“新闻”、“评论”、“电视”三个关键词,对其在新闻价值和时效、评论结构编排以及电视语言传播上的特征展开研究,梳理了《新闻1+1》提升节目说服力、赢得观众认可的方式与路径。
以期对当下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实践有所启发。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新闻1+1》;说服力
【作者简介】周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毛湛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说服力:衡量电视新闻评论的标准
与一般电视新闻所承担的“信息记录者”的角色不同,电视新闻评论承担的是一种“信息影响者”的角色。
如何发挥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的深浅,则与节目的说服力密切相关。
说服力强的评论节目,受众对节目提供的观点、立场或价值则易于接受,节目的社会影响也能得以实现。
同时说服力强的节目往往也是论证逻辑、观点表达上较为出色的节目。
因此,说服力代表了节目的品质,成为衡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
如果将电视新闻评论看作是一种传播活动,节目的说服力应当是评论传播效果的一种体现。
一般来说,传播效果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四个层面。
而电视新闻评论对受众的说服效果,主要指评论节目通过传递意见性信息,表明对新闻事实的看法和观点,提供解读评论的视角,从而影响到受众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认知和看法。
可见,作为传播效果的说服力,主要作用于人们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层面。
那么,如何评价中国当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说服力?提升节目说服水准的途径有哪些?本文将通过对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节目的观察回答这些问题。
有学者将《新闻1+1》看作是一档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1这是因为,在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中,长期存在着“述重于评”的情况,即评论节目倾向于“用事实说话”,在事实叙述中带出议论,或是直接将观点蕴含到事实当中。
此类节目如《焦点访谈》在调查、解释事实方面的确表现突出,但是“述重于评”的特征却使其容易与深度报道相混淆,加之节目中较多的宣传话语,评论是一种带有说教色彩的劝服,而并非说服。
到2009年央视改版,《新闻1+1》、《环球视线》等此类“评重于述”节目的创办,才使得电视新闻评论开始转到对节目说服力的重视上来。
而《新闻1+1》自开办起,“一名主持人+一名新闻观察员”的模式就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认可,开播当年即获得“中国传媒栏目创新贡献奖”。
基于以上因素,本文以《新闻1+1》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对《新闻1+1》说服力的多视角解析
在评论节目的实际运作中,说服力的实现路径是丰富多样的,有赖于节目的内容、结构
编排、评论员素质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但是,目前业界和学界关于评论说服力的评价,尚没有将这些因素进行整合,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可操作化的测量标准。
囿于这一评价标准的难题,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了对节目自身定位和传播要求的思考上。
将电视新闻评论拆分为“新闻”、“评论”、“电视”三个关键词,通过将每个关键词作为一个观察视角,展开对《新闻1+1》说服力的评价和解析。
首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对“新闻”进行评论的节目。
这里的“新闻”是指节目开展论证时所依托的具体的新闻事实,即作为评论由头和评论对象的新闻报道。
对“新闻”的关注决定了评论节目应当不断追求新闻时效,并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体裁进行评论。
其次,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以“评论”为主要内容的节目。
“评论”是节目的重心和内核,关涉到论点的表达、论据的组织和论证的开展,更关涉说服力的实现。
因此,重视“评论”的视角、结构、思路也是节目制作的内在要求。
最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通过“电视”这一载体完成的。
“电视”是传播评论观点和价值的平台,也是丰富节目内容的手段。
“电视”的媒介传播特性决定了节目必须考虑到新闻评论视听化的表达方式。
基于此,本文对《新闻1+1》的解析如下:
1.作为电视“新闻”评论的《新闻1+1》
立足“新闻”这一关键词,评价《新闻1+1》的说服力,则需要考察评论的客体(即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是否具有较高的评论价值。
包括对评论议题、评论时机的分析两个方面。
因为评论的议题和时机在新闻价值上直接反映了评论客体的重要性程度与时新性程度,继而影响了受众在认知层面对评论客体基本印象的形成。
一方面,在评论议题选择上,《新闻1+1》侧重于选择硬新闻题材进行评论。
本文抽取2009年1月5日至2011年4月8日期间的《新闻1+1》作为进行议题统计。
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军事、环境、社会这10个分类进行归纳。
得到的议题分布情况如下(图表1):
图表1 《新闻1+1》议题分布情况
在529期节目中,排在前三位的议题分别是社会(182期)、经济(144期)、政治(110期),三者总和占据了80%的节目量。
这三项议题涵盖了日常发生的各类大事,是日常新闻报道中受众关注的重点领域,也符合新闻价值的重要与显著要求。
这一统计结果也与《新闻1+1》官方网站上对节目定位的描述相符——“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择新闻话题”2。
三类选题也有不同侧重:时事政策选题侧重解读发展脉络,建构媒
介层面上的国家议题;突发事件选题注重报道时效,选取独家视角;公共话题则主要把百姓关注点作为切口,促进决策科学化。
3从这些领域开辟选题,贴近受众的现实生活、切身利益,使评论的说服在展开前就积累了一定心理上的共鸣。
另一方面,《新闻1+1》在评论时效上也保持了与新闻报道的同步。
抽取2011年3月17日至2011年4月17日一个月内的20期节目,对其时效性统计发现,70%以上的节目都是将昨天到今天发生的新闻作为评论对象。
《新闻1+1》在新闻价值的时新性上走在了前列,其中有两期节目甚至做到了“现在的新闻现在评”:一期是3月17日对日本大地震的评论;一期是4月6日对鲍勃迪伦北京演唱会的评论。
节目通常到中午2点才确定选题,到晚上21点30分节目直播,《新闻1+1》通过追赶时差来提升时效。
4节目直播中也经常与新闻现场的记者进行电话连线,获取最新事实即刻就做出点评。
由于时效性较高,节目通常在第一时间满足受众对相关意见性信息的需求,并借助最新信息的吸引力,建构受众对评论客体及新闻背景的认知,为说服力的实现奠定基础。
2.作为电视新闻“评论”的《新闻1+1》
围绕“评论”这一关键词,对节目说服的力的分析,则主要是考察评论的主体(即节目编导与评论员)是否有效组织完成了论证任务。
具体包括评论的结构与模式、评论员表现这两个方面。
因为这些反映了评论中观点与事实的组合情况及评论的逻辑性、言论风格等,影响到受众在态度和价值层面对观点的接受程度。
在评论结构与模式上,《新闻1+1》评论的说服力体现在节目对事实与观点的组合安排上。
以2011年4月13日的节目《一个馒头引发的……!》为例,整期节目初去片头片尾,意见性信息内容(10分45秒,包括演播室评论、电话连线专家评论)的比例远高于事实性信息(7分55秒,包括现场报道、记者连线、新闻背景短片)的比例。
这与《新闻1+1》在节目结构上的两个编排策略有关。
一是结构上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交错穿插呈现,以事实串联论点。
节目按照新闻事实的时间或逻辑顺序推进,在每一段事实呈现过后,再跟进评论员的评论。
节目中的事实很少用来承担论据作用,而多数用作新闻由头或是介绍评论对象的背景材料。
因此,节目是按先摆出事实、再提出问题、然后即时评论、再进一步披露事实跟进评论的流程进行。
这样程序比较符合人们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因而观众在思维上也较易接受观点的论证。
具体到此期节目,这一过程是这样展开(图表2):
图表2 《一个馒头引发的……!》评论开展过程示意图
二是演播室内“1+1”的模式使主持人与评论员间的对话、交流承担了评论的主体任务,
使受众对评论观点的认可程度在互动中增强,提升了评论的说服力。
由主持人控制节目进程,让视频短片、电话连线、直播评论等多个环节能够穿插有序地进行;同时扮演着质疑者的角色,在对评论员的评论有不理解的地方,代表观众发问,寻求更全面或深入的解释。
“1+1”对话模式避免了节目语言的枯燥单一,主持人和观察员形成交互式的问答模式,使每一个分论点的提出更具层次。
在评论员的表现上,个性化的评论风格有助于说服效果的实现。
《新闻1+1》评论员由职业新闻评论员(即白岩松)和专家学者构成,节目使用多方评论的集纳来强化评论的多样化。
白岩松担任了大多数议题的评论,偶尔也会补充电话采访或现场连线其他评论员,如在《先抢后退,一“盐”难尽》(2011年3月22日)这期节目中,先由白岩松来分析民众抢盐风潮背后的社会心态,当话题深入到抢盐风潮中股市游资的“先抢后退”时,则连线了专业的财经评论员叶檀。
由专家学者担任的评论员,则具有专业上的权威,构成了具有可信度高的信源,也增强了评论说服力。
但有时嘉宾由于缺乏在电视媒介的表达经验,容易出现语义繁复难懂、效率低下、与主持人互动不足的情况,这些也有损于评论的说服力,有待进一步完善。
3.作为“电视”新闻评论的《新闻1+1》
从“电视”这一关键词来看《新闻1+1》的说服力,其实是在考察评论的电视传播手段(即视听元素)是否对事实呈现与观点表达起到了促进的辅助作用。
具体包括电视的画面、音响、解说等视听符号,因为这些都是节目内容传播所依附的外在形式,这些传播手段在说服力的认知层面有助于加深对事实、观点的形象化认知。
电视画面在展示评论中的事实时,比文字有着更加直观的优势,那些记录新闻现场的图像更是对事实的一种再现。
除了镜头语言外,电视媒介重视视觉和听觉的特征,也使其拥有了采用解说、同期声、背景资料、字幕特技、图表、多媒体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的便利。
对于抽象观点的表达,或是评论中论据的呈现,都增进了说服效果。
在每期节目中,音视频资料的使用时长占到了节目总时长的1/3到1/2。
本文对随机抽样的五期节目进行细分考察后得到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图表3):
图表 3 《新闻1+1》部分节目的视听符号构成
视听符号在评论中有着充分、丰富的应用,同时有助于说服力在观众态度和价值层面上产生影响。
因为这些符号对于解释、说明评论观点起到了形象化的传播作用,直观的印象有助于观点的辨识和记忆,灵活多样的方式则容易使观众在轻松的观赏氛围中接受评论的观点。
如《一个馒头引发的……!》的结尾就截取了一段《借我一双慧眼》的歌曲片段,配上染色馒头以及反映食品安全问题的漫画,表达了对食品安全的忧虑、无奈和迷茫的心理,这是对评论观点表达的一种电视化手段的深化。
三、结语:说服力让1+1>2
通过对“新闻”、“评论”和“电视”三个关键词的分析,可以看出《新闻1+1》在提升节目说服力方面下了较大的功夫,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在认知层面,节目对硬选题的重视,贴近社会现实,契合受众的心理,让评论对象有了更多的关注度;抢占评论先机,则在观点传达上的速度上先声夺人。
在态度和价值层面,节目选择了事实优先于观点、两者穿插呈现的结构,使评论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评论员的个性化风格也为观点的表达增色不少;而视听符号的多重运用,则更是对传播效率的提升,使评论的表达形象直观,规避了说教色彩的加重。
可以说,正是对新闻价值和时效的把握,对评论机构和评论员的安排,对电视语言符号的运用,共同塑造了说服力较强的《新闻1+1》。
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有冲突的情况。
比如,新闻时效决定了评论要紧随新闻事件的步伐将观点传播出去,但电视素材的收集和获取却比文字的生产更费时费力,反过来会制约速度。
面对这种情况,《新闻1+1》的做法往往是尽量降低记者外拍的情况,而多采用央视新闻中心平台的共同素材。
又比如,评论员进行评论时,电视上采用双视窗播出无声的画面资料,可能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受众获取意见性信息时的注意力。
如何将视听元素运用到恰到好处,也是需要不断调整的一个问题。
再比如,电视媒体自身表达上的平面性与评论内在追求上的深刻性之间的矛盾,也面临着节目编导的协调和平衡,这可能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5。
《新闻1+1》对说服力的塑造和把握,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寻找路径、调合以上这些矛盾冲突的过程。
节目命名为“1+1”,不仅指主持人+评论员,也有客观叙述+主观评论、镜头语言+思想见解、形式+内容、事实+观点等多重含义。
这些看似对立的组合,却是在新闻评论和电视媒介之间寻找恰当结合点的有益尝试,最终获得1+1>2的效果。
当然在尝试与探求中也出现了问题。
比如,节目先行设计出评论的主要观点,然后寻找与观点相符的事实材料,填充进结构框架中,出现以观点剪裁事实的情况。
这无疑会使说服力大打折扣,《药家鑫:从撞人到杀人!》(2011年3月23日)就是一例。
在案件尚未宣判结果、整个事件的事实信息并不完备的情况下就做出评论,时机显然过早。
加之节目中呈现事实多为药家的素材,缺少对受害者家属的采访,这种建立在案件双方素材不平衡上的呈现,缺少了扎实的立论基础,不能让受众完全信服。
新闻评论节目的从业者应当把握好评论中事实材料的平衡,处理好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新闻1+1》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提升说服力上仍需努力的地方。
注释:
1许鑫、沈天舒:《电视新闻评论:本质、模式与生存路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2详见《新闻1+1》官方网站/lm/xinwenyijiayi/index.shtml。
3王磊:《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新闻1+1>节目特色分析》,《电视研究》,2008
年,第11期。
4曾逸云:《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加减法”——以CCTV<新闻1+1>的创办和发展为例》,《现代视听》,2010年,第6期
5齐培福:《电视新闻评论:坚持的原则与开拓的方向》,《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