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比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比较分析
【摘要】电视新闻评论是我国电视最为重要的节目形态之一,电视新闻评论主体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动者和实施者。电视节目的构成元素主要包括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而电视节目的新闻话语是将视听元素相结合,从而分析现象,发表见解。不同的新闻评论节目由于自身各项条件的不同,在新闻话语方面也相应具有很大差异。本文通过对《关键洞察力》和《深度国际》两档国际新闻评论节目的比较分析,对其新闻话语运用的异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关键洞察力深度国际新闻话语题材视听元素
一、基本理论与方法
1、新闻话语
梵?迪克从话语分析的维度研究新闻话语。他认为作为
一种话语类型,新闻话语是对过去所发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事件的报道。他还认为:“为了让受众注意、理解、再现、记住,最后接受乃至和他们原先的认知系统合为一体,新闻内容本身就要进一步的组织,如果新闻命题要被接受为是真实的或者可能的,那么就需要有其他的方式来增加他们的真实性或可能性。”
新闻话语作为一种话语类型,具有我们所定义的话语的
所有特征:首先,新闻话语无论在语义还是语用上都是非常连贯的;其次该种话语是一种交际形式,而这种交际形式是发生在报纸、广播、电视和受众之间的一种动态过程。
2、样本选择
(1)《关键洞察力》。2013年3月6日起,每周三21:20黄金档,全国首档以分析焦点新闻人物微表情为线索,深度解析国际时事的先锋新闻节目《关键洞察力》在深圳卫视开播。节目首度将微表情概念引入新闻栏目,以微表情切入,以人物关系串联新闻事件、探究新闻真相,让老百姓看懂时事新闻不再是难题。主持人为臧雅菲。
(2)《深度国际》。《深度国际》是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新闻纪实栏目。内容打造新闻纵深影响力,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紧跟时事,深度解析,时长45分钟。对国际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对国际新闻事实做深层次剖析。凭借画面和声音,形象地对重大的国际新闻事件、对未来世界格局有影响的事件、涉及中国或与中国关联的国际事件,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以此表达中国立场、中国声音。
基于此,本文选择了《关键洞察力》和《深度国际》两档电视国际新闻评论节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探究两档节目在新闻话语方面的异同点。在资料收集和采信方面,本文搜寻了2014年8月15日――2014年12月15日《关键洞察力》
和《深度国际》的所有节目,共搜集到《关键洞察力》样本数为16期,《深度国际》样本数为17期。
本文将从节目形态方面,对两栏目的新闻话语进行比较分析。所谓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形式、品质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即由叙事、新闻、题材、视听等元素构成的电视新闻节目设计模版。也将从新闻题材、叙事元素等方面,依次展开分析。
二、对比分析
1、题材对比
在表1与表2中,通过对两期节目题材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话题范围不同:《深度国际》以美日俄为主要关注点。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了把其放在报道的重要位置。地缘政治的缘故使得对中国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关注,在亚太地区又尤其以中日、中俄关系为重,因此也把这两个国家摆在报道首要位置。《关键洞察力》除报道美日俄外,同样关注亚太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阿富汗,印度,选题范围更广。
(2)标题形式不同:《深度国际》其中央台节目的性质决定其在标题上采用陈述句的形式,以凸显其稳重。《关键洞察力》标题较为灵活,以问句形式可以引发读者思考。
(3)切入点不同:《深度国际》视角较广,以一个国家
或一个组织为报道对象。《关键洞察力》视角较窄,以国家领导人为报道对象,然后进行展开。
2、视听元素对比
视听元素是节目叙事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细分为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视觉元素包括图像,字幕等。听觉元素包括解说词、音乐等。完美的视听元素组合可以使节目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虽然同为国际新闻评论的两档节目,但是由于叙事方式的不同,《关键洞察力》和《深度国际》对于视听元素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关键洞察力》的视听元素远比《深度国际》丰富。
选取《关键洞察力》12月10日的节目:“日本闪电大选安倍得失几何”为分析样本。在这个时长43分钟的节目中,主持人出现频率为18次。三个嘉宾阐述自己观点,进行互动。嘉宾1:庚欣,讲评20次,配以视频短片2次。嘉宾2:苏晓辉,讲评25次,配以短片2次。嘉宾3:徐静波,讲评29次,同时配以短片3次,节目过程一直有字幕。嘉宾评论时长占总时长2/3以上。视听元素多元化,三个嘉宾互相讨论,阐述观点有利于互相启发,并且各自风格不同,魅力不同,使得节目更有看点。
选取《深度国际》12月12日的节目:“美国:被引爆的黑色愤怒”为分析样本。时长42分钟。整个过程以短片为
主,占3/4总时长以上,主持人出场7次,平均每次不超过20秒,短片过程中插入嘉宾金灿荣讲评12次,平均每次不
超过40秒,字幕一直存在。这个节目在形式上较为简单,
短片为主,讲评为辅,以短片的选取和配置来阐述观点,再加以嘉宾少量点评。
两个节目根据自己的受众群和节目定位不同,各有风格,《关键洞察力》重点在于嘉宾解说和互动,辅以时长较短的短片,视听语言丰富。而《深度国际》重点在于短片,辅以嘉宾少量观点,但短片也不是单纯的新闻报道,其通过新闻的组织也能表达其视角和观点,同时也能达到时评的效果。两者只是采取了不同的节目形式组织方式,在观点表达效果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研究结论
通过对两档节目的新闻话语各方面做的对比,我们也发现出两档节目之间存在的异同之处。虽然都是时事评论类节目,在节目形态上也有相似之处,但由于面对的受众不同,在具体操作上,两个节目各具特色。
两档节目的相同之处有以下四点:采用口播评论与图像评论的复合组合,力求突出电视评论的功能意义;采用历史观的叙事框架,力求建构完整的媒介生态链条;话题分析层层深入,由主话题延伸到多个次话题,有深度;注重互动,力求突出节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