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翻译中的“假朋友” - 福建基础教育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翻译中的“假朋友”

武夷山第一中学杨菲

【摘要】本文阐述了“假朋友”的含义并从语用学,思维差异,文化差异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假朋友”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假朋友;思维;文化;差异

在英汉互译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貌合神离的“假朋友”,给译者设了不少陷阱,同时也给英语的学习者增加了不少的难度。那么何谓“假朋友”呢?

一、“假朋友”的含义

Mona Baker这样定义:False friends are words or expressions which have the same form in two or more languages but convey different meanings[1].

林本椿教授在《英汉互译教程》中指出:“false friend (假朋友)或false cognate(假同源词),是指两种语言中形式相同或非常相似,但意义不同的词[2]”。

例如:

不难看出,“假朋友”是指某种语言中在形式上似乎同另一种语言很相近,或与其表面的含义一致,但所要表达的实际意义却大相径庭的个别词、短语或句子。

二、产生“假朋友”的原因

1、从语用学的角度看,一个词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表层和深层,其表层表达的是概括的意义;深层表达的是联想的意义。因此大部分的词都不只有一个实际的意义,这是词语固有的特性。在实际应用时,根据不同的情景,会产生出特殊的作用和效果。

例如: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表层意义是“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其深层含义是“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再如:They had a good laugh at my expense. How do you like that! 句中“at one’s expense”的意思是“to one’s detriment or chagrin (对某人不利、嘲弄)”,在这个语境中,不能理解成“他们笑话我的开支”;另外,还要注意How do you like that! 后面的感叹号,使其语用意义变成了“你觉得是不是很气人!”整句话可译成“他们大大地取笑了我一番。你说气人不气人!”

可见语言所表达的语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由于说话人、听话人,以及讲话的语调、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语言具有使用含义,决定了说话人在讲话时,不仅发出了一串具有一定含义的音,而且还表达了一定的语言行为,如命令、要求、承诺、赞赏、抱歉等等。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意义,翻译要充分考虑语言的实用意义,切忌只盯着个别单词而脱离上下文,要尽量把言外之意表现出来。

2、从思维角度的差异看,语言受思维的支配,是思维内容得以传递的载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各种语言之间的表达差异是人类各民族对世界认知差异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方式、历史传统、哲学思想、语言文化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作为社会文化产物的思维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

例如:“talk along parallel lines”这一短语,按汉语的思维方式理解:如果平行就不会相交,自然就译为

“谈不拢”或“意见不一致”。而实际上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正好相反,认为平行不交叉就是不互相矛盾,因此要译为“英雄所见略同”。

再如:有人将“请勿践踏草地”按照中文的习惯直译为“Don’t tread on the grassland”,令英国人匪夷所思。正确的译文应该是“Keep off the grassland.”。

不同的语言有着自己的表现特点,英汉这两套语言系统在形成思想和概念的过程中,建构起两套不同的思维形态。英民族擅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而汉民族却习惯用形象的方法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英民族的思维方式比较直截了当,把要点放在句首,汉民族则习惯于从外围迂回地表达重点;英民族的思维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主体和客体有着严格的区分,汉民族注重整体观,讲究天人合一;另外,英民族较注重形式逻辑,汉民族更注重辨证统一。

在语言上则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抽象名词来表达理性概念,使人感觉很概括简约,而汉语则更加喜欢用解释性较强的词语来表述抽象的意义,给人感觉具体直观;英语的句式多为前重心,头短尾长,汉语句式结构多后重心,头大尾小;汉语常用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语态呈隐含式,英语则多用无生命名词作主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英语的表现形式受逻辑形式的严密支配,句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汉语表现形式受意念引导,句子结构较松散,不必苛求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句法衔接。

这就要求在翻译时要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在宏观上对译文做整体性的调整,准确地做好抽象与具体的转换,还要根据词语的习惯搭配做细微的调整,使译文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3、从文化差异角度看,各个民族之间由于地域、气候、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经济也各异。各民族的文化的不同直接反映在语言上,作为跨语言的翻译活动,避免不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干扰。语言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必将传播着文化信息,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会变得空洞无色彩。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发展过程中,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二者在观察事物和反映客观世界的角度和方法上差别很大,甚至在两种文化中同指一事物或现象的词在不同文化中所引起的联想和在情感上所引起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例如:When good Americans die,they go to Paris. 表面的意思是:美国好人死后要去巴黎。译文的读者不禁要问:好人死后不应该升入天堂吗?原来这是Oscar Wilde 的一句名言,用以挖苦“当时美国的正人君子”。这些美国人看不起旧大陆欧洲,表面彬彬有礼,希望死后灵魂升入天堂,但实际上他们内心卑鄙肮脏,无时不在考虑过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在旧大陆,巴黎是过着这种生活的理想场所。Oscar Wilde 鄙夷这些正人君子的虚伪,用这句话极其生动地挖苦这些美国人表里不一的行为。在了解了这句话背后的有趣故事后,该句可译为:美国的正人君子活着去不了巴黎,死了也会去的。

再如:爱斯基摩人生活在雪的世界里,其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有关“雪”的内容,这必然在语言中得以表现;中国是一个崇尚“龙”是民族,在其用语中喜欢冠以“龙”字,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卷风”,甚至建筑用语“龙骨”、机械用语“龙门刨床”等等,数不胜数。

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尤金﹒奈达)曾说过:“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3]。译者要充分考虑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和作用,恰当地处理好两种文化的转换,尽量做到“意义等值”,把原文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译文读者。

三、如何预防“假朋友”陷阱

“假朋友”危害颇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

1、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常识,积累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眼力”,触类旁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解释疑难问题,纠正行为错误和误解,才能把英语教“活”。

2、教学中渗透英汉差异的比较。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政治制度、历史背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不同,语言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同。“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差异,才能获得一定的敏感性,加深理解。例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体态语对比;称谓语、问候语、告别语对比;对称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