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中的协同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课堂教学中的协同发展

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与发展,需要造就既具有高智能又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现代教学改革顺应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把改革的立足点与目标不仅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因素一方面,而着眼于学生认知因素与社会性情意因素的综合素质的改善与提高。许多具体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掌握与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忽视学生的社会性情意因素的培养,不仅教学中双“主体”的积极性难以得到真正发挥,教学效益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也难以得到保证,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国家教委在《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中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只有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才能让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进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滞缓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进程,甚至会偏导这种进程向不健康方向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揭示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认知活动为中心,情感、意志等其它心理活动伴随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

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教学过程中心的认知活动,即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本身的认识活动;另一类是围绕认知活动展开的激发认识活动的意向活动,即学生对待学习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类心理活动主要指学生对待学习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一方面这些意向活动时刻参与在认识活动之中,并对认识活动起着激发、调节、维持、指向的作用,制约着认识的过程及其活动效果,另一方面在认识活动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手段和途径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感情和意志,促进其发展。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不仅进行着知识信息的交流,同时也进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发生、相互发生作用的。因此,教学过程只重视认识方面的活动而忽视情意活动是种片面的观念,不仅不利于全面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只有认知因素和社会性情意因素在教学中达到协同发展,才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我校从2019年9月开始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协同发展》的实验,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通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软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改革,探求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小学生认知品质和非认知品质协同发展的方法和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

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的做法是: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氛围是教学的保证,只有在良好的氛围中,才能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得到最大限度的协同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是被“抱着”、“灌着”学习知识,造成不少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效果欠佳。事实证明,教师的态度、情感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和成效的有力因素,对学生来讲,他们的认知情感在学习中是处于积极向上还是消极怠慢,首先来自于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所以,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协同发展,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为此,我校提出教师要微笑进课堂,上课语言做到“四说、四不说”,即:“你真行,你真能干,你真聪明,你真会动脑筋。”“不说笨蛋,不说白痴,不说懒汉,不说呆子。”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交往,主动的参与学习。

(2)努力接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和蔼可亲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教法,都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情感的因素。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位学生,杜绝以个人情绪和偏见对待学生,不要偏爱优等生,也不要“抓两头、放中间”,应让每个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表示欣慰,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要真诚帮助,学生出错时不训斥,不惩罚,要指导、要点拨,给予改正的时期和机会。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教师不能有厌烦情绪,要不断地激励,可以说:“你的第一句答得多好……请再想一想。”“试试看,你能行!”“请继续往下慢慢说……”等等,帮助学生获得信心,提高勇气。

二、提供参与学习的环境,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要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协同发展,要有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活动舞台,为此教师在操作上做到:

(1)提供表达的机会。

教师在课堂中除经常为各类学生提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锻炼机会外,还要为学生顺畅表达扫除障碍。为此,我们提出了“六个允许”:即错了允许重新回答,答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不同意允许争论。

(2)提供操作机会。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常规教具、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动手点一点、剪一剪、粘一粘、做一做、量一量等,同时还培养学生操作应用录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供表现机会。

凡是学生能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凡是学生能够讨论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归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例如,英语课中组织学生游戏、模拟情景、歌曲表演、演课本剧等,使学生的语言在一次次表演活动中,在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活动中进行交际和积累。又如:高段的语文教学中,开展“一分钟演讲”。利用教师切入课堂教学前的几分钟,二、三个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演讲,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前的自我调控,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环境。学生从主动积极参与,既达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