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
新时代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核心机理和关键特征
第22卷第1期2022年1月创新科技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2No.1 Jan.2022新时代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核心机理和关键特征陈劲1,叶伟巍2(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2.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0)摘要: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创新经济学理论本土化的实践结晶,具有深厚的学术渊源和重大的理论意义。
通过梳理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思想渊源,解析“双轮驱动、三维传动、耦合联动”的核心机理,提炼“党的领导坚持创新强国方向、政府有为激发创新活力、市场有效重构循环格局、企业主导强化创新生态、创新有道提升创新能力、数字赋能培育创新潜力”等6个关键特征。
旨在准确诠释新时代党领导下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总结必须赓续传承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关键词: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核心机理;关键特征中图分类号:G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22)1-1-10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2.1.001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打通“科技强、企业强、装备强、工程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人民富”的发展通道,创造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大好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根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负责任大国的重大贡献。
以下3个现象是本文研究的起点。
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三期叠加,国内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复杂变化;疫情反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技术变革,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创新竞争空前激烈;化危为机,成为应对环境复杂变化的必然选择。
“建设创新型国家”探析
三 、环 境 问题 的经 济 学解 释
农 业环境 问题 , 国家农业 经济发 展进程 的某些 时段 , 在 呈 恶 化趋 势, 似乎具有 某种必 然性 。在 此阶段 , 要说 想使 环境 不 污 染得 到完全 的治 理 , 想让 恶化 的趋 势得到较 为有 效 的 即使 控 制 都是 困难 的。只有 越过 这一艰 难 时期, 当工 业化 和农 业 3权 衡 取 舍 关 系 . 科 技 水平 达 到一 定程 度之 后 , 环境 问题 才 可得 到 根本 改 观 。 环境 保护 与经济 发展 存在 着权衡 取 舍关 系 , 种是 此消 一 这也不 是说在 经济 飞速 发展 时期 , 国现阶段 , 境污染 是 如我 环 即资源 存量 与经济增 长的转 换关 系 ; 另一种 是互 为 理 所 当然 的, 只是 说这里 存在着 经济 发展 引起 环境变 坏 的规 彼长关 系, 经济 水平 提 高 了, 源利 用效 率 也会 提 高 , 境 改 资 环 律性 和由于经 济发 展水平 限制所导 致的 环境治理 的困难 性 。 促进 关 系, 善 的投 入也 可能 增长 。如 果从 环境 中获 取 的资 源 量转 化 为 1资源市场 缺陷 . 部 补 市 场经济 有利 于资 源的优 化配 置与 高效率 利 用, 资源 经济 增长后 , 分经济 增长 又可转换 为环境 资源 , 偿资源 消 但 耗量 , 可能呈 良性发 展状况 。否则 , 将不可 持续 。 很 必 利 用的外 部性 负效应 可 以妨 碍效 率 的实现 , 产权 问题 、价 如 历 史和现 实 都告诫 我们 , 牺牲 农业 生态 环 境赢 得 的农 靠 格 问题 等 , 往往不 得不靠 政府 的干预和 社会 矫正 , 预不 及 如干 最终必 将导致 不可 持续 , 了不 蹈古 文 为 时 或不 妥 当, 则很 可 能造 成 严重 的环 境 污染 和 资源 的破 坏 。 业发 展终究 是暂 时的, 明 的覆辙, 农业 必须 走生态 经济型 的发展道 路 。 从 原则上讲, 市场规律本身可使供 需各方均 获得最大收益, 但效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性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具体来说,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4个基本特征:一、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三、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四、创新产出高。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二、为什么要建立创新型国家第一,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热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在全球化进程当中, 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
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每百万人获得发明专利数只有1项, 而日本为994项, 韩国779项, 美国289项;集成电路芯片、石油化工、轿车等产品的生产设备70%以上依靠进口。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中国生产的手机不得不付出价格的20%, 计算机价格的30%、程控数控机床价格的40%的专利费用。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但核心技术受控于人; 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三大国, 但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10%左右, 出口产品利润率低; 我国是制造业第四大国, 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四 )创 业 孵 化服 务
强科 技 信 息 资 源 的市 场 化 开发 利 用 ,
推动技术交易市场做大做强。鼓励技
构建 以专业孵 化器 和创新 型孵 支持发展 竞争情 报分析 、科 技查新
和 文 献 检 索 等 科 技 信 息 服 务 。发 展 工 程 技 术 咨 询 服 务 ,为 企 业 提 供 集 成 化 的工 程 技 术解 决 方 案 。
r 政策导读 P o l i c y G u i d a n c e l
国务院关于 加快科 技服务业发展 的若干意见
国发[ 2 0 1 4 1 4 9  ̄
科 技 服 务 业 是 现 代 服 务 业 的 重
2 0 1 4 年1 0 . , q9 E ]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大 幅 增 强 ,科 技 服 务 市 场化 水 平 和 国际 竞 争 力 明显 提 升 , 培 育 一 批 拥 有 知 名 品 牌 的科 技 服 务 机 构 和 龙 头 企 业 ,涌 现 一 - t  ̄ l : 新型科 技 服 务 业 态 ,形 成 一 批 科 技 服 务 产 业 集 群 ,科 技 服 务 业 产 业 规 模 达 到
一
坚 持 市 场 导 向 。 充 分 发 挥 市 场
验 发 展 活 动 。支 持 高 校 、科 研 院 所
在资源 配置 中的决定性作 用 ,区分 整合科 研资源 ,面 向市场 提供专 业 公共服 务和市 场化服务 ,综合 运用 化 的研 发 服 务 。鼓 励 研 发 类 企 业 专
财 税 、金 融 、产 业 等 政 策 支 持 科 技 服 务 机 构 市 场 化 发 展 ,加 强 专 业 化
( 三 )发 展 目标
展 产 品 研 发 设 计 服 务 ,促 进 研 发 设 计 服 务 企 业 积 极 应 用 新 技 术 提 高 设
建设创新型国家,助力国家经济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助力国家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助力国家经济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创新融入国家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创新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扶持科技初创企业乃至鼓励创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培养国内高层次人才,以及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增加创新能力和创新空间。
其次,政府应该发挥调控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市场竞争机制的运作,确保企业获得充分的利益保障。
同时,加快推进政策制定和政策改革,完善行业规范,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技术壁垒,打破资源垄断等现象,激励更多企业投入创新性发展。
此外,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注重创新成果的奖励和表彰,加大科技转化等方面的投入,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促进更多技术和产品能够加速走向市场,提升创新成果的应用和市场推广能力。
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助力国家经济发展,政府要发挥重要作用,探索实行创新的政策支持,从而营造有利的创新环境,激发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国家经济的大发展。
为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政府应该组织开展大量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创新意识。
除了普泛的人才培养外,政府还应该重点研究和推出特定行业的培训活动,如科学技术、管理、营销等,以便帮助国内企业更好地推广创新技术。
此外,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审核体系,对科研项目实施充分评估,致力于研究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企业项目。
在审核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注重技术的突破,探索和实施技术的改造及更新升级等。
同时,政府还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推进,多聚焦行业新科技,督促企业尽快将新技术运用到产品当中,开发出更高性能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符合要求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推动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最终实现创新型国家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的持久繁荣。
通过建设创新型国家来助力国家经济发展,政府要切实落实政策支持,强化创新资源,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审核评估项目以及与企业沟通推进等工作。
2024年资本市场目标
2024年资本市场目标
2024年资本市场的目标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深化改革:继续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包括优化发行和交易制度、完善退市制度、加强投资者保护等,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公平性和效率。
2. 扩大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和优质企业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3. 科技创新:加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鼓励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推动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
4. 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5. 防范风险: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交易。
这些目标需要政府、监管机构、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共同努力实现。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资本市场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中国资本市场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中国资本市场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国家战略提供融资支持
中国资本市场为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农村扶贫等领域。
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融资产品,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二、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资本市场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加广泛、深入的资本市场支持。
通过发行新股,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企业资本实力的快速提升,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外市场开拓。
同时,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和监管,提高信息透明度,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严谨、完善的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三、优化国家风险管理体系
中国资本市场作为国家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优化国家风险管理的作用。
在防范金融风险、保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等方面,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及各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与风险控制,构建包括市场准入、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市场处置等在内的综合性风险管理体系,保障了市场安全运行,维护了经济金融稳定。
四、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
中国资本市场积极推动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开展金融合作,促进互联互通与合作共赢。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
在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战略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战略
佚名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2010(000)018
【摘要】@@ 2010年7月21至23日,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0年中国(重庆)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重庆市永川区隆重举行.论坛以"统筹城乡改革创新"为主题,就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的国家战略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总页数】1页(P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
【相关文献】
1.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服务自主创新国家战略 [J], 刘丹萍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湖南省辰溪县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与对策 [J], 张同民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厦门职业教育发展之探讨 [J], 张玉梅
4.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J], 李晓峰;李翼
5.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在“资本市场与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2007年8月2日于乌鲁木齐) [J], 范福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
我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我国自2016年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国家由传统制造业大国转型为创新型国家。
这一策略的提出,旨在回答中国未来发展的命运之问,也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力。
一、发展路径创新型国家发展的路径是多元化的,需要在不同方面进行发力。
具体来说,这一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发展的核心。
我国应该加大科研投入,努力攻克核心技术瓶颈,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
2. 人才引进:人才是创新的关键。
我国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促进人才流动,打破职称桎梏,让更多优秀的人才能够为国家发展贡献才智。
3. 改革创新:创新不能局限于技术创新,还要在制度改革、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
我国应当重视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4. 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和世界接轨,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
二、实施难点推进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克服诸多实施难点。
以下是其中几个核心难点:1. 科技经费短缺:我国科研经费相比西方国家仍然存在差距,所以要提高科研经费的占比,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吸引更多的私人投资。
2. 高端人才引进难度大:虽然我国对于人才政策不断加码,但是高端人才引进依然面临很多难题。
我国应该加强和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联合培养高端人才,提高对于人才的招募力度。
3. 制度创新的难度:制度的稳定性和革命性是矛盾的。
因此,在创新型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摸索、深入思考,才能够真正实现制度层面的创新。
三、展望未来从“Made in China”到“Created in China”,我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已经开始,并且正在快速发展。
而在这个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已经渐成主流。
从指导思想到核心战略,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
国家战略与资本市场发展
国家战略与资本市场发展国家战略是指国家为实现长远发展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政策,是国家长远的战略规划。
而资本市场则是重要的经济领域之一,承载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压力和希望。
因此,国家战略与资本市场发展密不可分,两者互为影响、互为依存。
国家战略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
中国的资本市场经历了不少波折,如股灾、资本外流等,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国家要明确资本市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制定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政策,保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例如,《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提出,要推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另一方面,国家的战略需要依托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资本市场作为企业上市、项目融资和债券发行的重要渠道,能够有效促进国内经济的融资、投资和创新,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因此,国家战略与资本市场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当前,随着科技革命、人口结构等重大背景的变化,国家正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同时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先后推出了“新三板”、科创板、注册制等市场新制度,增加了市场动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资本。
例如,科创板推行了“发行人上市”和“定向发行”双重机制,保障了初创企业和高成长科技公司获得更为合理的融资方式。
同时,国家还积极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逐步开放市场,扩大投资领域,构建更加开放的新型经济体系。
这些举措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提高金融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然而,在资本市场不断创新的同时,应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
资本市场风险控制非常重要,若管理不善,将可能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近年来的股灾和资本外流问题,主要是当时的监管缺陷使得资本市场波动加剧。
因此,监管环境的改变也是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加强监管、防范风险,除了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强内部监管外,更要加强信息披露、增加市场透明度,提高市场参与者的自我修养和风险意识。
中国为何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中国为何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1、中国的国情中国有自己的国情,而最大的国情是,它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发展自己的事实,实现大国崛起的梦想。
以中国当前的发展水平,有相当大的几率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将流动性引入到实体经济之中,利用全世界的资金来推升产业结构,完成中国未完的大国崛起使命。
2、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时代背景(1)我国现处于“金融通胀”的时代。
“通货膨胀”按照“货币派”的理解即过度的货币追逐相对不足的商品和劳务。
如果我们运用这一概念来看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就成为“过度的货币追求相对不足的金融产品”。
“过度的货币”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持续性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货币增加;另一个是我国居民储蓄结构变化产生的,由于资本市场的火热,大量居民储蓄开始从银行转移出来,转向资本市场。
“相对不足的金融产品”是指目前我国国内可供投资的金融产品仅限于股票、债券及期货等相对较少的金融产品。
“金融通胀”将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方面,金融通胀导致金融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而不是一次性或短期的一般水平的上涨;另一方面,金融通胀导致金融产品价格的总水平上升,而不是指个别金融产品价格的上升。
所以对应我国资本市场,如果继续存在“金融通胀”现象,作为金融产品价格的股价的总水平将出现持续性上涨。
(2)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发展,资本市场筹资的功能也逐步被完善,特别是中小板的推出和发展,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经济增长实体化向经济增长资本化转变。
在这过程中,受益的将主要有两类企业,一类是大型国企,这些企业同外资合作可以引进成熟的约束激励机制、先进的风险控制机制及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另一类是高成长性的企业,这部分企业获得外资的支持后,能够迅速发展壮大,企业家的财富也将得到成倍放大。
这些成功案例又将为其他中国企业树立发展样本,形成我国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转变。
中国资本市场在成立之初,其功能被定为于服务于国有企业,为国有企业脱困保驾护航。
政治十大热点主观题答题提纲及举例
政治十大热点主观题答题提纲及举例一、北京奥运会答题提纲:重点是“经济意义”1.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3.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优化配置。
4.加强国际的交流合作,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
5.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城市形象,展现改革开放的成果。
哲学重点掌握: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人生价值观例题: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
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的大舞台,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向全世界讲述了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
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中国故事轻曼地演绎,中国五千年的梦想就是一篇恢宏的史诗,“长卷”、“梦幻五环”、“太极”、“点燃圣火”、“飞天”等创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体现出了丰富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传达着勤劳自强的中华民族迈向世界的豪情和自信。
(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举办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2)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舞台?(3)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分析,在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应如何展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答案:(1)①改善北京等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②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增加劳动力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③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提高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中国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2)①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舞台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将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中华文化也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和发展,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舞台展现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这是传播和繁荣民族文化的需要。
建创业板市场是大势所趋
建设创新型 国家战略服务 的重要任务 。 创业 板市场 的设立无疑 为这些 尚不符 推动 国内高新技术 的蓬勃发展 。 值得 注意 的是 ,鉴于创业 型企业 加快建设创 业板市 场是 国务 院批 合 主板和 中小板上市条 件 的新兴 高科
实 施进程 将 产生 积极 而深 远 的影 响 ;
出巨大的财 富效应 。因此 , 创业板市场 的推出为那些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 、
中小 企业迎来上市春天
喜好追求 高风险高 收益的投资者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供
了 又 一投 资 渠 道 , 为机 构 投 资 者 优 化 也
对 于完 善多层 次资本市场 建设 ,形 成
设创新 型国家是推进 中 国经 济结构调 资 比例 严 重 失 衡 的格 局 。 整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的主导力量 , 是 业 由于资金来 源的匮乏 而使 发展势头
很 高科技发展 随 着我 国经 济 的持续 稳 定 发展 , 受 阻 , 多好 的新兴技 术 、 企业都到海外市场上市 , 在一定意义上 我 国国家发展 战略的重要 内容 , 是提高 中小企业 已经 占据 了我 国经 济的 “ 半 创业板市 我 国国际竞 争 力和 综合 国力 的关键 。 壁 江山” ,成为我 国经济体系 中最具活 造成 了优质上市资源 的流失 。 可 私募基 “ 为创新型国家 战略服务 ,资本市场责 力 和增长潜力的 因素之一 ; 一大批新经 场 的推 出 , 以说为风 险投资 、 金 的退出找出了一条很好 的出路 , 必将 无旁贷 ” 围绕这一 国家发展战略要 求 , 济 、 , 新技术 、 新材 料 、 新能源 , 以及 现代
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与实践分析
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与实践分析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这也促使着中国着手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
在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已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为了建设强大的国家,不断发展经济,提高军事实力,不得不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把创新当成促进国家发展的引擎。
一、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是新时期中国与世界对接的重要政策。
它是针对新时期经济环境变化、科技竞争加剧、创新资源短缺和科技创新水平低下等问题,构建的一种新型战略与制度机制。
其主要战略目标是推进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军事实力的基础设施和重点来源,提高国家整体创新水平,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打造具有全球领先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创新型经济。
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主要包括三大方面:1. 建立知识型经济体系知识型经济是以技术创新、高度专业化和标准化为特色的服务型经济体系。
“知识创造、知识应用和知识转移”即是知识型经济体系的核心。
中国发展知识型经济,必须依托于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的全面提高,加速全民知识水平的提高。
同时,政府加大对知识型产业的支持力度,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 创新体系协同发展科技和经济发展是互相联系的,技术领先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行业的领导地位。
政策预算、科技创新、市场销售等方面也要做到协同,共同促进发展和推动经济发展。
3.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中国创新要求在不断创造中提高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
在国家政府层面,要强化各种创新机构、创新人才和科技模式的建设,促进创新文化和科技企业发展。
二、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践随着中国不断投入资源和加大对创新型经济体系的建设,中国的创新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1. 与世界接轨的科技成果中国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制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探月计划、在全球首次实现了量子加密通信、全球最大万亿亿核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问世,等等。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服务自主创新国家战略
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和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措 2 %,占社会总筹资额约为 1%,与国际上发达资本市场仍 1 7 施,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制定了许多 存在很大差距。其次创业投资发展不利,对种子期的创新型 鼓励风险投资的金融政策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上市, 企业支持力度 不足。 据统计, 。本 文将在深入分析资本 市场如何服务 自主创新 国家战略的机理 的基础上 ,结
合我 国资本 市场促进 实施 自主创新 国家战略 的现状和原 因分析 ,并吸收借鉴境外 国家和地 区市场的成 熟
经验 ,提 出我 国如何发展 资本 市场 实践 自主创新 国家战略 的建议 。 [ 关键词] 自主创新 ;资本 市场 ;国家发展战略 [ 中图分类号]F 3 . 82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10 9 t (0 8 6— 0 0— 3 0 8— 3 4 2 0 )0 0 8 0
走以 资本市 场为平台 支持自 主创新的道路。近年来, 我国资 本 业中有29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基本符合上市条 17
市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 并开始在为 自主创新企业的发展 件。但在国内资本市场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大量优秀的
[ 收稿日期]20 — 8— 4 08 0 0 [ 作者简介]刘丹萍 (97) 15 .,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因分析 。
经济发展 。
1 .美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美 国
在过去 3 0年,在不断完善的资本市场的推动下,以硅谷和华 联动的一整套发现和筛选机制,引领了自上个世纪7 年代以 O 来美国的高科技浪潮和新经济时代。美国于 17 年 2 8日 91 月 正式启动纳斯达克市场 ,因其更为宽松的上市条件和快捷的
创新型国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创新型国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作者:于大泳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09期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它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急迫要求。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挑战对策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创新型国家是以指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基本战略,以科技创新能力构成其竞争优势的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顺应国际潮流,应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建设刨新型国家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
1 创新型国家建设面临的挑战1.1 科研投入不足科研投入是一个国家对科技创新支撑力度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增长机制,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增长滞后于发展需要。
同时,投入不足与浪费、低效并存还相当严重。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亟需大幅持续性增长,并引导和动员企业等社会资源的大量投入,以确保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持续高速增长。
1.2 人才严重不足,体制机制存在弊端我国基础研究队伍整体水平偏低,尤其缺乏一批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在“资本市场与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2007年8月2日于乌鲁木齐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一、进一步提高对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就必须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创造强大的社会生产力。
而先进生产方式的灵魂就是自主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
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经济运行成本较高等问题,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
同时,单纯依靠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会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国外,经济安全受到潜在威胁,并将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使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况且,许多关系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是引不来买不到的,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发明创造,因此,必须倾注全力推动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
经济结构调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则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推动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导力量,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整体抗风险能力的根本途径。
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从高消耗、高污染到节约资源、清洁生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在“资本市场与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2007年8月2日于乌鲁木齐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一、进一步提高对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就必须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创造强大的社会生产力。
而先进生产方式的灵魂就是自主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
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经济运行成本较高等问题,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
同时,单纯依靠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会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国外,经济安全受到潜在威胁,并将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使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况且,许多关系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是引不来买不到的,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发明创造,因此,必须倾注全力推动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
经济结构调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则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推动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导力量,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整体抗风险能力的根本途径。
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从高消耗、高污染到节约资源、清洁生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全国各条战线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认识,把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切实转到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上来。
二、为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资本市场责无旁贷世界范围的经验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融资是将社会储蓄资金有效转化成长期投资,促进企业资本形成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方式。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金融体系缺乏弹性,企业直接融资占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融资总额的比例很低,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极不相称。
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降低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弹性和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企业是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
从世界经验来看,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创新绝大部分源自企业。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应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通过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崛起带动创新型经济的发展,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通过培育和推动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资本市场将成为支持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
首先,资本市场可以为创业投资提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支持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在企业上市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其次,资本市场可以为企业持续的创新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和市场化的创新导向;再者,通过收购兼并等一系列市场化手段,一部分优质的创新型企业可以迅速整合,做强做大。
可以说,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将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资本市场和科技产业的相互联动,是高科技产业兴起的前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例如,美国在过去的30年,以硅谷和华尔街为代表,形成了以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相互联动的一整套发现和筛选机制,引领了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高科技浪潮和新经济时代。
又如韩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高斯达克(KOSDAQ)的发展,解决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促进了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韩国经济也因此走出了金融危机后的低谷,并成功地推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地涌现了大量创新型企业,资本市场已经在这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开始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
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企业上市,走上了以资本市场为平台支持自主创新之路。
不少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取了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逐渐成长为行业发展的“龙头”。
我国中小企业板的设立,为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的中小企业拓展了直接融资渠道,迈出了科技与资本有效结合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步。
2006年,116家中小板公司,平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3%;平均实现的净利润6033万元,比上年增长25.16%;平均实现的每股收益0.43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1.56%。
由此我们看出,资本市场为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的功能已初步显现。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尚未建立适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的多层次市场体系,风险投资业特别是本土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发展不足,大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成长潜力的企业,由于资金来源匮乏而使发展势头受阻。
因此,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支持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自主创新经济体系的构建,资本市场责无旁贷。
三、努力办好创业板市场,为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的平台尽快推出适应市场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板市场是资本市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多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从中国建立资本市场以来到今年6月底,中国企业从境内市场直接融资已达1.32万亿元,从境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072亿美元,总计约2.17万亿元人民币。
这2.17万亿的资本金进入企业,大大改善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可以说,如果没有资本市场,我国经济就不会出现多年来如此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现有资本市场的制度基础无法满足自主创新型企业直接融资的需求,必须加强资本市场自身的建设,通过建立包括主板、创业板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过去几十年,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帮助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完成了产业升级的过程,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纳斯达克(NASDAQ)市场是全球著名的创业板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证券交易所,它和风险投资基金可称为促进美国高科技公司迅速成长的孵化器,造就了微软、英特尔、戴尔、思科(Cisco)和雅虎(Yahoo)等一大批世界级高科技企业。
韩国创业板科斯达克市场(KOSDAQ)培养了大量高科技企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为自主创新企业服务的道路。
三星电子能够快速崛起,市值达到索尼的两倍,与在韩国资本市场的持续融资而发展壮大是分不开的,韩国的很多新兴高科技产业也是依托科斯达克市场(KOSDAQ)培养起来的。
那么,在中国推出创业板市场,为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的平台,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一是在制度设计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使其与主板市场有所区别,有其自身的吸引力和独特的市场功能。
主板与创业板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色,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不同特点,适当降低规模和赢利指标方面的门槛,制定相应的便于这些企业发行上市的条件,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构建以创新型企业为核心的创业板市场体系。
同时,要辩证地认识并妥善处理上市标准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一方面,要适当降低发行上市标准,增强创业板市场的吸引力,通过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把更多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公司筛选出来,并实实在在地支持其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
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创业板市场的整体风险,防止转化为社会风险。
创业板市场多数是成熟程度相对较低、风险程度相对较高的创业企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板的风险要高于主板市场。
要使创业板市场发展起来,市场各方必须对风险由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把风险的挑战性看透,也要把风险中的机遇与收获看够,不能因为风险大就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要改变一说风险,就提高门槛,提高标准的传统思维定式,否则,就迈不开支持创业企业发展的步子,但如果不能把握好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度,对风险控制不力,市场整体风险过大,就有可能转换为社会风险,最终反而会阻碍创业板市场发展。
我建议,在适当降低发行上市标准的同时,要对防范风险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譬如,是否可以引入符合中国国情的合格投资者的理念。
所谓合格投资者,是指只有机构和有一定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强的投资者才能进入创业板市场投资;使一些资金实力小,抗风险能力弱的投资者不能进入创业板市场投资。
还譬如,可否要采取更为严格和细化的信息披露制度,实行“披露为本,买者责任自负”的市场规则。
要运用先进的监察技术与监察手段,大力加强对创业板日常交易的监察,坚决打击欺诈发行、业绩作假、内部交易和操纵股价的违法行为;要建立明确的退市标准和程序,使达不到标准的公司自然退市成为发挥市场功能的一个常态。
二是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调动市场中介的积极性。
自主创新型企业发展初期的特性决定了创业板市场建设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就对创业板的制度设计、起步、运作条件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增加了创业板制度设计的难度。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和韩国科斯达克市场的经验表明,创业板市场成功启动和发展的基础,就在于它们在启动时有较大比例的上市公司是从OTC柜台市场转移过来。
如纳斯达克市场在1971年设立时,就有250家上市公司从柜台转来;韩国科斯达克市场在1996年设立时,有场外市场为其输送300多家上市公司。
我国场外市场发展滞后,没有这么多可供转板的公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我国国情,进行机制和制度创新,发掘和培育出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成长性公司。
客观现实表现在OTC市场还没有发育的情况下,只有依靠承销商、保荐人等中介,才能不断发掘出更多的创业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
创业企业规模偏小,实力有限,承销这类企业所得的承销费用较少而承担的风险责任很大,承销商等中介的积极性不高怎么办?这就给如何使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出了一个难题。
因此必须在机制体制创新上寻找出路,譬如,能否允许券商或财务顾问公司拥有创业企业的股权,让中介成为创业企业的战略投资者,使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能在承担风险中取得获利的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