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沪教版)汇总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沪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沪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沪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它涉及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和基本规律。

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深入,将知识点分为几个模块,包括力学、光学、热学、电学和声学等。

以下是对这些模块中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 力学1. 基本概念:介绍物质、质量、体积、密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2. 运动的描述:讲解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运动学基本概念。

3. 力的作用:分析力的分类(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4.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原理、滑轮系统、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力的计算。

5. 压强和浮力:阐述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6. 功、能量和功率:解释功的概念、能量的转换与守恒,以及功率的计算。

# 光学1. 光的反射:介绍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原理。

2. 光的折射:讲解折射现象、折射定律,以及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

3. 光的色散:分析光的组成、光谱、以及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差异导致的色散现象。

4. 人眼和视力矫正:介绍人眼的结构、成像原理,以及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 热学1. 温度和热量:解释温度的概念、热量的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2. 热膨胀:阐述物质在受热或冷却时体积变化的规律。

3. 物态变化:介绍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包括熔化、凝固、蒸发、凝结等。

4. 热机:讲解内燃机、蒸汽机等热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过程。

# 电学1. 静电场:介绍电荷、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差等基本概念。

2. 电路基础:讲解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电能和电功率:解释电能的计算、电功率的概念,以及电功和热效应。

4. 磁场:介绍磁场、磁力线、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 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阐述声音的产生机制、声波的类型和传播条件。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沪科版)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沪科版)
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
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
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 s ,速 t
度的主单位是:米/秒。1 米/秒=3.6 千米/小时 13.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是变化的直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
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
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
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
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线 法线 反射光线
镜面
6、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像到 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 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9、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 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 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 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
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 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 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怎样测地图 上一 曲线的长度? (3) 平移法:方法如图

完整版)沪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沪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沪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是由于振动的波形不同所造成的。

2.噪音:指无规律的、不和谐的声音,对人体有害。

3.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反射。

当反射的时间大于0.1秒时,我们就能听到回声。

4.共鸣:当一个物体受到外界振动的作用时,如果它的振动频率与外界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就会发生共鸣现象。

5.声音的干扰:当两个声源发出的声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扰现象,分为同相干涉和异相干涉两种。

6.声音的衍射: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弯曲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衍射。

7.声音的吸收:声波遇到物体时,会被吸收,吸收的程度与物体的材质、厚度和声波的频率有关系。

2.人们用分贝来衡量声音的强度,30到40分贝是较理想的环境。

为了保护听力,噪声应该控制在90分贝以下。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应该控制在50分贝以下。

3.噪音和乐音的区别在于是否有规律的振动。

4.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二章光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近似为3×108米/秒。

3.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包括影子、日食和小孔成像。

2-1 光的反射1.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线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需要注意的是,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有两种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4.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包括: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此外,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6.平面镜的应用包括成像和改变光路。

2-2 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沪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许多基础的物理知识点。

下面是沪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运动与力- 运动的两种基本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的概念以及速度、时间、位移之间的关系;- 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的相互作用。

2. 物体的稳定平衡- 物体受力条件: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 支持力与重力的平衡关系:平衡浮力、平衡力、摩擦力;- 力矩与力偶的概念以及物体平衡的条件;- 杠杆原理以及杠杆的计算方法。

3. 声- 声的产生和传播:物体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 声的特性:音调和音量;- 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声的反射与回声;- 单位和量纲:频率的单位为赫兹,声强的单位为分贝。

4. 光与影-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镜面反射与平面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规律;-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光的颜色与光的三原色。

5. 电- 电流与电压的基本概念;- 电阻与电阻率;- 欧姆定律:I=U/R;-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性;- 电功、电能、电功率的定义与计算;- 传感器和电路的应用。

6. 能源与能量转换- 能源的概念及分类;-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 热能的传递:- 热传导;- 热辐射;- 热对流;- 机械能和动能的转换; - 电能与其他能源的转换。

7.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分类; - 物质的组成;- 物态变化:- 固体的熔化和凝固;- 液体的汽化和液化;- 气体的液化和气化;- 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反应;-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这些知识点是沪教版初中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以及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温度知识点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热力学温度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符号K,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5.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f的关系T=t+273( K) 。

温度计知识点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

2.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泡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采用单位的符号标志。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种类(1)按用途分:实验室温度计、家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2)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5.常用温度计的比较(1)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煤油、酒精测量范围:-30℃—5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2)实验室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测量范围:-20℃—ll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3)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测量范围:35C~42℃最小刻度:0.1℃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估测:根据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读数:让温度计在液体中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沪科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沪科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沪科版)初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三节 快与慢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第一节 动与静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②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③换算关系:m 101km 3=,nm 10=μm 10=mm 10=100cm =10dm =1m 9632、时间单位: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②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

③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μs 10ms 101s 63==。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④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⑤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录无意义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 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时间的测量:(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

(2)采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估测一段时间。

沪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沪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沪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物理是一门帮助我们认识自然界、了解物质及能量变化的科学学科。

在初三学年,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力、电、光等相关的物理知识。

以下是对沪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一、力学1. 动力学-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和惯性原理、第二定律和动量原理、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原理。

- 引力和重力:引力是所有物体之间的吸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 静力学- 平衡力和摩擦力:平衡力使物体保持平衡,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处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 杠杆原理和浮力:杠杆原理是利用杠杆的原理来实现力的平衡,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二、电学1. 电荷和电路- 电荷的基本性质: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电阻、开关和电灯等。

- 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等,并联电路中电压大小相等。

2. 电流与电压- 电流的定义和测量:电流是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 电流的影响因素:电阻和电压是影响电流大小的重要因素。

- 电压的定义和测量:电压是电源的电势差,测量单位是伏特。

三、光学1.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传播和折射传播。

-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镜子和成像:平面镜和弧面镜的成像规律和特点。

2. 光的折射和色散- 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 光的色散和分光棱镜:白光在介质中的折射产生了不同颜色的分离现象。

以上是对沪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份总结可以对你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沪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沪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沪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对初中沪教版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 力学1. 运动的描述- 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如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状态等。

- 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力的作用- 力的定义、作用效果、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力的概念。

- 摩擦力、弹力、浮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

3.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杠杆的种类及其平衡条件。

- 滑轮、滑轮组的原理和使用。

- 斜面、楔子等简单机械的应用。

4. 压强和浮力- 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 液体压强的特点、压强的测量。

-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

5. 功和能- 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 功率的概念及其与速度的关系。

- 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 光学1.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 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

2.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特点及应用。

- 凹面镜和凸面镜的焦点、焦距概念及其应用。

3. 光的折射-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成像规律。

- 透镜的焦距、光心概念及其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 热学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 热量的传递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2. 物质的相变- 相变的六种类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 相变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 热机- 热机的工作原理、效率及其提高方法。

- 常见热机的类型和应用,如内燃机、蒸汽机。

# 电学1.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性质、电荷守恒定律。

- 静电场的概念、电场线的分布。

2. 电路基础- 电路的基本组成、欧姆定律。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计算。

3. 电能与电功- 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计算。

沪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沪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沪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概括基础知识:涵盖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物质与能量、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

力学:重点介绍力和运动的关系,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运动学问题和实验探究。

热学:介绍温度、热量、热能、内能等概念,以及热传递和热力学定律的应用。

光学:涵盖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成像等光学基础知识,以及光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学:介绍电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阻、电容、磁场等,以及电磁感应、交流电和电磁波等内容。

实验技能:强调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等实验技能的培养。

综合应用:结合生活实际,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如物理在科技、工程、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和掌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1. 阐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九年级的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的核心在于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和规律。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物理知识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和学业要求,更是为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的学习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身边的现象,如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的运动等,还能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工程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入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接下来的全一册知识点总结中,我们将详细阐述物理学的各个重要领域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2. 概括全书内容全书内容围绕九年级物理的核心知识点展开,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等基础知识。

力学部分介绍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弹力等。

热学部分讲解了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以及物态变化的基本原理。

光学部分重点介绍了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现象,以及光学仪器如透镜和显微镜的原理。

声学部分则讲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机制。

沪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沪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沪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 力的基本概念-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

- 力的单位:牛顿(N)。

- 力的图示: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

2. 力的分类-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力。

- 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 支持力:物体受到的垂直于接触面的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点时的等效力。

- 分力: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

-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合成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4. 力的平衡- 静止状态: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 力的平衡条件:对于任何物体,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5.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 动量与能量- 动量: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表示物体热冷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物体间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2. 热传递- 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传递。

- 对流:流体中热量通过流体运动传递。

- 辐射:热量以电磁波形式传递。

3. 热膨胀- 概念: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的现象。

- 线膨胀、面膨胀和体膨胀:分别描述物体在一维、二维和三维方向上的膨胀。

4. 气体定律- 波义耳定律:在恒温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 查理定律:在恒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 盖-吕萨克定律:在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正比。

5. 热机- 内燃机: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产生动力。

- 热效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总能量之比。

三、光学1.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精品)沪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精品)沪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2
上海市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等于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 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光路也是 可逆 的)
2-3 透镜成像 1. 透镜的种类:凸透镜 ----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 ----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u)
2.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
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3. 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4.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 平面镜成像特点:
入 射 光 法线 反 射 光 镜面
(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6. 平面镜应用: (1) 成像; (2) 改变光路。 2-2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 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 ,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 折射光
6. 可听声:频率在 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
1
低于 20Hz 的声波。
上海市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1-2 声音的特质 1. 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 (1) 音调 : 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 (2) 响度 : 是指声音的 强弱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 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 2.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30dB~ 40dB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 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 分贝。 3. 噪音与乐音的区别:是否为有规律的振动 4. 减弱噪声的途径: (1) 在 声源处 减弱; (2) 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 (3) 在 人耳 处减弱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整理大全(完美格式可打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整理大全(完美格式可打印)

目录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2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5第十四章了解电路———————————————————9第十五章探究电路———————————————————11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14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17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19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19第二十章能源、材料与社会———————————————20附件1:初中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22附件2:初中常用物理概念、规律公式———————————23附件3:力学计算公式——————————————————24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4)常考的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舒适的气温:26℃,洗澡水的温度40℃。

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4、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5、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沪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沪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沪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沪教版物理教材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教材之一,本文将对沪教版物理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供学生复习和备考使用。

第一章:物质的内部结构1. 原子与分子1.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电子1.2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1.3 分子的结构:分子式、分子量1.4 原子与分子的运动:热运动、力的作用2. 物质的组成2.1 混合物和纯物质2.2 组成物质质量的测定2.3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第二章: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1.1 质点和物体1.2 位移、速度、加速度1.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 初等运动学2.1 匀速直线运动2.2 匀加速直线运动2.3 自由落体运动2.4 竖直上抛运动3. 物体受力3.1 受力的基本概念3.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3.3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引起加速度 3.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第三章:物理量的测量1. 物理量、单位和测量1.1 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1.2 单位和国际单位制1.3 测量误差和有效数字2. 计算2.1 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2 速度的计算2.3 加速度的计算2.4 力的计算第四章:力和压力1. 力的来源和性质1.1 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 1.2 力的合成和分解1.3 等效力的概念2. 压力2.1 压力的定义和计算2.2 液体的压力2.3 大气压力和压强计第五章:能量与功率1. 能量1.1 动能和势能1.2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1.3 能量的计算和单位2. 功和功率2.1 功的概念和计算2.2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第六章: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反射1.1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1.2 平面镜的成像和特点1.3 曲面镜的成像和特点2. 光的折射2.1 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 2.2 布儒斯特角和全反射现象 2.3 声光信号传输和光纤第七章:电与电路1. 电荷与电流1.1 电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2 电流的基本概念和计算1.3 电流的方向和电流表的使用2. 电阻与电路2.1 电阻的基本概念和计算2.2 系列电路和并联电路2.3 电阻的大小和材质的关系3. 电流的效应3.1 热效应和化学效应3.2 电力和电能的计算3.3 电流的安全使用和用电常识第八章:能量与电的转化1. 电压与电能1.1 电压的定义和计算1.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1.3 电能的转化和损耗2. 电的传导2.1 金属导体和电的传导2.2 熔化和蒸发2.3 导电材料和绝缘材料第九章:磁与电磁感应1. 磁的基本概念1.1 磁的性质和分类1.2 磁场及其表示1.3 磁力线和磁力示意图2. 电磁感应2.1 感生电动势和发电原理2.2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3 电磁铁和电动机以上是初中沪教版物理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和归纳。

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分类:按照作用方式,力可分为接触力(如摩擦力、弹力)和非接触力(如重力、磁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4.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包括惯性定律、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5. 运动的描述: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6. 运动的类型: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圆周运动)。

二、能量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能够进行物理作用的能力,包括动能、势能和内能。

2.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3. 动能与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或状态有关。

4. 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5. 功和功率:功是力在物体上作用并使物体移动的结果,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三、电学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形态的物质。

2. 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电路基础:包括电路的组成、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

4. 电能与电功率:电能是电流做功的能量,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换率。

5.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磁场变化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四、光学1. 光的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遵循反射定律。

2.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称为折射。

3. 光的色散: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的分散现象。

4. 透镜成像:透镜通过折射光线,可以形成实像或虚像。

5. 光的干涉和衍射:干涉是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的相互加强或减弱现象,衍射是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发生的方向改变。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沪科版)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沪科版)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11、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1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1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1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J)15、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没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若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会不断减少。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物体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5、物质世界从小到大的尺度: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4、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5、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7、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8、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9、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0、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沪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位移、位移的无关性、位移的相消性2.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3.加速度、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等速圆周运动4.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速度与位移的关系5.变速运动自由落体二、力和运动1.力和压强2.推力、拉力、摩擦力、重力、浮力、支持力3.内力、外力、合力、分力4.平衡力、不平衡力5.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惯性原理6.牛顿第二定律、动量、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7.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动力系统三、机械能守恒定律1.势能、动能、机械能2.势能的转化、动能的转化3.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4.力学能、化学能、核能、电能、能量转化与守恒四、测量和物理量1.量和单位、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的优点2.物理量的四种基本量、运动学量、力学量、能量量、功3.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有效数字五、机械结构1.机械原理、杠杆原理、桥梁原理、滑轮原理2.杠杆的平衡条件、无法平衡条件3.裂纹、磨损、疲劳六、能量转化1.动能转化、动能转化模型2.弹性势能转化、弹性势能转化模型3.机械能转化、机械能转化模型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损失、能量转化效率七、电路和电流1.电流、电荷、电量、电流的大小、电流的方向2.电流的单位、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电阻、欧姆定律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电压的分配、电阻的分配4.电功率、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电热效应八、光的传播及其反射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弯曲和衍射2.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反射成像、实像、虚像3.光线、入射线、反射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4.视觉、视差、视觉距离、视差的成因九、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源、振动、声波的波动、声音的传播2.声音的特点、声音的频率、音调、噪声、音量3.声音的损失、声音的反射、声波的反射、声波的衍射4.声音的吸收、声音的拓展、声音的缩小十、溶液和电解质1.溶液、溶剂、溶质、溶液的浓度、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2.溶解度、饱和浓度、电解质、强电解质、闪点、吸热反应3.电解质的导电性、电解能力、电解质的类别、电解质的溶解度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温度知识点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热力学温度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符号K,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5.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f的关系T=t+273( K)。

温度计知识点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

2.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泡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采用单位的符号标志。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煤油等液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种类(1)按用途分:实验室温度计、家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2)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5.常用温度计的比较(1)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煤油、酒精测量范围:-30℃—5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2)实验室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测量范围:-20℃—ll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3)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测量范围:35C~42℃最小刻度:0.1℃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估测:根据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底或壁。

读数:让温度计在液体中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的历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_1_米.3. 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10 3米;1分米=10 -1米,1厘米=10-2米; 1毫米=101米4.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_______ 地球的半径:6400 _________5.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 特殊测量方法:(1) 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⑵辅助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7.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分。

1 60 3600 s.第一章声1- 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八年级第一册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 。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体快。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 =〕S总二丄vt总4. 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5. 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6. 可听声:频率在20〜20000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的声波。

1- 2声音的特质1.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色、音调、响度。

(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

(2)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⑶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音色不同2.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40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90_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50_分贝。

3•噪音与乐音的区别:是否为有规律的振动4.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⑵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第二章光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X 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 3 x 108米/秒4. 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影子、日食、小孔成像、2- 1光的反射1.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2.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3. 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注徑点,入射法线W反4.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 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6. 平面镜应用:(1)成像;⑵改变光路。

2- 2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2.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2- 3透镜成像1. 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v)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u>2f fvv<2f倒立缩小实像2f2f倒立等大实像f<u<2f v>2f倒立放大实像不能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2-4光的色散1. 光的色散:将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2.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3.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 . 要借助工具作图(2) 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 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 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 虚线) ,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 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 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 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4.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5.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第三章运动和力3- 1 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3- 2 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3.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4. 速度的单位是:米/ 秒;千米/ 小时。

1米/ 秒=3.6 千米/ 小时5. 路程-时间图像:过原点倾斜的直线,速度越大越靠近S轴6. 速度-时间图像: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速度越大两线之间的距离越大3- 3 变速直线运动1.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2.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3-4力力的图示1.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o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 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 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 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 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5) 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7.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8. 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 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⑵ 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 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3-5重力力的平衡1. 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 重力的计算公式:,(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3.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4. 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所产牛的力。

物体发牛的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5.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6. 静摩擦:物体将要滑动而未发生滑动,接触面所受到的力。

(人走路时,脚和地面的摩擦力)7. 滑动摩擦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它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8.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增大压力;(2) 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9.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使接触面更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10.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11. 平衡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12. 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13.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至U 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 6惯性惯性定律1.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 牛顿第一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伽俐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或所受的合力为零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 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八年级第二册第四章机械和功4- 1机械功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 力X 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 功的公式:单位:W_J _______ ; F—____ ; s —m 。

(1 焦=1N-m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5. 功率(P):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计算公式:或・V 。

单位:P- W ;W J ; t - S 。

(1瓦=±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物体1S内做功1J。

1千瓦=1000瓦)6. 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4- 2机械能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 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3.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形变程度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5.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能量的单位是:j_6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7.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机械能的总量不变4- 3简单机械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动力臂、阻力臂。

3. 杠杆的平衡:(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作缓慢的匀速转动都叫杠杆平衡4.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X 动力臂=阻力X 阻力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