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驱油田开发指标技术界限研究

合集下载

低渗透油田水驱精细挖潜措施界限及潜力

低渗透油田水驱精细挖潜措施界限及潜力

低渗透油田水驱精细挖潜措施界限及潜力低渗透油田的水驱精细挖潜措施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

由于低渗透油藏具有油层渗透率低、孔隙度小、岩石性质复杂等特点,传统的采油方法无法有效开采其中的油藏资源。

因此,水驱精细挖潜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果。

首先,一种常用的精细挖潜措施是注聚。

注聚是通过注入聚合物或生物聚合物溶液到油藏中,使得油层孔隙中原有的水和油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善油藏的渗透性能。

通过注聚可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渗透率,增加油藏的驱替剪切力,从而增加驱油效果。

其次,人工压裂是另一种常用的精细挖潜措施。

人工压裂是通过在油井井筒中注入高压液体,使岩石中的裂缝扩展和连接,从而增加油藏的渗透性能。

人工压裂可以有效地改善低渗透油藏的渗透能力,提高油藏的有效渗透率和产能。

此外,合理矿场开沟、合理布置水驱注水井等措施也是精细挖潜的重要手段。

合理矿场开沟可以提高油藏的有效渗透率,增加开采效果。

合理布置水驱注水井可以提高注水效果,增加水分子与油分子的接触机会,从而促进油藏的开采。

精细挖潜措施在低渗透油田中的界限和潜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精细挖潜措施在一些低渗透油田中有一定的界限。

由于低渗透油藏具有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等特点,有些低渗透油藏的原始油藏压力已经较低,使得注水效果较差,进而影响了精细挖潜措施的应用。

此外,一些低渗透油藏的地质构造复杂,导致注水和注聚效果不稳定,也限制了精细挖潜效果的发挥。

其次,精细挖潜措施在低渗透油田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低渗透油藏的开采率往往较低,其中的潜在油藏资源未被充分开发。

通过精细挖潜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进一步开发油田潜力。

例如,通过注聚可以增加低渗透油藏的渗透性,提高油藏的有效渗透率和采收率。

而人工压裂则可以通过增加油藏的渗透性,提高油藏的产能和开采效果。

总的来说,低渗透油田水驱精细挖潜措施在不同的油藏条件下,有着不同的界限和潜力。

高含水区域油藏开发及水驱方式研究

高含水区域油藏开发及水驱方式研究

高含水区域油藏开发及水驱方式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地下油藏的开发利用成为人类的关注焦点。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油田开始进入高含水期,这对开采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讨论高含水区域油藏开发及水驱方式的研究,以有效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和提高开采效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含水区域油藏的特点。

高含水油藏是指油井的产液中水含量高于50%的情况。

这种油藏通常具有较高的含水层位,油井的产液中含有大量的水。

高含水油藏的开发难度较大,因为水的存在会影响油藏中油的流动性,降低油井的采集率。

此外,油水井之间的界面张力也会影响水的排出速度,从而增加了开采难度。

针对高含水油藏的开发,有几种常见的水驱方式。

水驱是指在油藏中注入水以增加采收率的一种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水驱方式包括前驱水驱、顺序水驱和后驱水驱。

首先是前驱水驱。

前驱水驱是指在高含水油藏中,先注入大量的水以驱出油井中的原油。

这样可以降低油井中的原油黏附力,提高采收率。

前驱水驱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但需耗费大量的水资源。

此外,前驱水驱还有可能造成水侵,从而降低开采效率。

其次是顺序水驱。

顺序水驱是在前驱水驱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改进方法。

在顺序水驱中,我们根据油井的渗透能力和密度等条件进行分区,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水来驱出油井中的原油。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水的注入量和压力,提高采收率同时减少水的浪费。

最后是后驱水驱。

后驱水驱是指在油井开采过程中,注入低含水量的水来驱出油井中的原油。

后驱水驱的优点是节约水资源,同时以较低的成本提高采收率。

然而,后驱水驱需要较高的工程技术支持,才能保证水的注入速度和压力的控制。

除了水驱方式,还有其他的开发方法可以应用于高含水油藏的开发。

例如,采用人工举升方法可以通过抽吸泵将油井中的原油抽出,可以快速提高采收率。

此外,也可以尝试使用化学驱等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采集效率。

总结起来,高含水区域油藏的开发是一个技术难题,并且需要根据油井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水驱方式。

油田开发技术经济界限研究方法

油田开发技术经济界限研究方法

6.3油田开发技术、经济界限研究方法.1开发技术界限研究方法.1.1抽油井流淌压力下限计算方法一般抽油井流淌压力下限为各种泵准许下进的最大深度时的流压。

Pmin=Pp+r L g(Lm-Lp)×10-3×Fx 〔6-3-1〕式中:P min —抽油井最小的合理井底流淌压力,MPa ;g —重力加速度;等于/s 2;P p —满足一定泵效的泵口压力,MPa ; L m ,L p —分不为油躲中深和泵深,m ; F x —液体密度平均校正系数 r L —混合液柱密度,g/cm 3。

混合液柱相对密度,由以下方法计算:当产气量较多时:r L =r og (1-w f )+r w w f 〔6-3-2〕 油、气相对密度:rog =i/10i —流压梯度,由见水前测流压时得到。

合理泵口压力由下式求得:Pp=Pa S f PaG w ⋅+--⋅)]1/()11[(β〔6-3-3〕式中:G —油井生产气油比,m 3/m 3;S —天然气溶解系数,m 3/m 3,MPa ; Pa —取1325MPa ,大气压力; β—泵的布满系数,f ; f w —油井含水率,f 。

.1.2油躲平衡地层压力研究方法不同含水条件下合理压力维持水平等于:不同含水条件下的最低流压加上不同含水条件下一定排液量时的合理生产压差。

Bfwo o wfo o L R AeL Tn P Ae L Tn Q P B f w +=〔6-3-4〕计算注水井井底流淌压力的公式:bfww w jj aeL Tn Q P p +=〔6-3-5〕式中:T —时期日历天数,d ;n w —注水井数,口;L w —注水井时率,f ;Q L —时期产液量,104m 3; P j —注水井井底流淌压力,MPa ;n o —采油井数,口; L o —采油井时率,f ;Q j —时期注进量,104m 3;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1.3单井最大排液量计算方法关于抽油井来讲,单井最大排液量要受泵径、泵深及泵效的限制。

稠油油藏水驱转热采开发经济技术界限

稠油油藏水驱转热采开发经济技术界限

转注蒸汽热采 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水驱后转热采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究 了转热采 时机 、 研 油层有 效厚 度及原油粘度与转热采提高采收率的关系, 结合经济评价 , 建立 了水 驱转蒸汽吞 吐和 蒸汽驱 的开发 经济技术界 限
公 式 。研 究表 明 , 效 水驱 稠 油 油 藏 通过 转热 采 可 大 幅度 提 高采 收率 , 合 条 件 的油 藏 应 及 早 转 热采 , 转 蒸 汽 吞 低 符 仅 吐就 可 提 高采 收率 1 % 左右 , 蒸 汽驱 后 还 能提 高 采 收 率 1 % 以上 , 热 采 可 以作 为水 驱 稠 油 油 藏 提 高 采 收 率 的 O 转 0 转
从 稠油 油藏水 驱采收 率与地 面原油粘 度 的关 系
曲线 可以看 出 ( 1 , 图 ) 在粘 度相 同的条件 下 , 同厚 不 度稠油 油藏 水驱 采 收 率 相差 不 超 过 3 , % 厚度 越 小
采收率越 高 ; 而在 厚度相 同的条件下 , 同粘度 稠油 不
1 单 纯 水驱 开 发 词 : 油 油 藏 ; 济 技 术界 限 ; 汽 吞 吐 ; 汽 驱 ; 稠 经 蒸 蒸 影响 因素 中图 分类 号 :E 5 .1 T 3 7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9 9 0 (0 0 0 — 00 0 10 — 63 2 1 ) 3 0 8 — 3
第 1 7卷
第 3期
张保卫 : 稠油油藏水驱转热采开发经济技术界 限
收稿 日期 :0 0 0 — 3 改 隧 日期 :0 0 0 — 1 2 1— 3 2 ; 2 1 —4 2 。 作者 简介 : 卫 , , 程 师 , 事 开 发 实 验及 油 藏 工 程研 究 。联 系 电话 :04 )7 5 2 , — i: w 张保 男 工 从 (5 6 8 1 15 E ma z m@s fcr。 lb l o o n 基金项 目: 中国石化科研项 目“ 普通稠油水驱后注蒸汽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P 7 7 ) ( 0 0 1

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石油的开采量不断增加,油田的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低渗透油田的水驱开发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就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实践进行探讨。

一、低渗透油田的特点低渗透油田是指地下储层渗透率低于10×10-3m2的油田。

由于地下储层渗透率低,难以通过自然产能得到稳定的油气产出,需要采用人工驱油。

此外,低渗透油田的岩心孔隙度小,油饱和度低,因此提高油气的采收率需要科学有效的开采技术。

二、水驱开发技术的现状水驱开发技术是指通过注入一定量的水,形成一定的储层压力差,促进原油向井口流动的一种开采方法。

近年来,随着油气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水驱开发技术也逐渐成熟。

目前,水驱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常规水驱和压裂水驱。

其中,常规水驱是指直接向井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通过形成一定的储层压力差,促进原油向井口流动。

而压裂水驱则是利用高压液体进行岩石破碎,使得原油可以更顺畅地流动。

目前,常规水驱在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三、水驱开发技术的应用实践水驱开发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充分考虑低渗透油田的特点,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一般来说,优化水驱开发技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考虑水进储层的能力。

在低渗透油田中,储层渗透率低,注入的水进入储层的能力也较弱。

为了保证水的注入效果,需要采用优化的注水井网格系统。

其次,要考虑水的分布和稳定性。

在注入水后,水的分布越均匀,其稳定性就越好。

为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注水井技术,在储层内形成一个均匀的水压力区。

此外,还需要注重水的质量。

低渗透油田的水通常含有较高的盐分和难降解有机物质,对油层的侵蚀和堵塞较为明显。

因此,在进行水驱开发之前,需要进行水质的预处理以提高水的质量。

最后,需要考虑水驱开发技术的最优化。

在多种开采技术中,应该根据储层的不同特征,综合采用多种技术进行联合开采,以达到最优化开采效果。

四、总结低渗透油田的水驱开发技术是一项挑战性很高的技术。

北二区西部后续水驱关井界限研究

北二区西部后续水驱关井界限研究

北二区西部后续水驱关井界限研究X魏 佳(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152) 摘 要:北二区西部处于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

随着含水的升高,油田的开发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逐渐变差。

本文应用盈亏平衡分析原理,根据产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即经济指标和开发指标的关系,通过成本的变化将开发指标与经济指标建立有机的联系,同时结合萨北开发区的油田开发生产实际建立了油井关井经济界限模型,对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不同油价和成本情况下,油井关井的经济界限。

关键词:经济界限;关井;盈亏平衡分析原理 中图分类号:T E3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2—0133—021 问题的提出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北二区西部已经进入特高含水阶段,低效无效井逐年增多,开发的经济效益逐步下降,制约了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

这样,就需要指定油田开发的技术经济界限,以达到开发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因此,制定相应的经济界限,使油田开发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是十分必要的。

2 盈亏平衡分析原理及经济界限的研究依据2.1 盈亏平衡分析原理盈亏平衡分析是根据产品的产量(或销售)、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其目的是找出方案赢利与亏损的产品产量、成本、价格等方面的临界点,就是说,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可以确定盈亏平衡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称之为盈亏平衡点,它是赢利和亏损的分界点。

2.2 产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产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经济指标与开发指标的关系。

依据盈亏平衡分析原理建立等式:收入=投资+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式中:收入=价格×产量×商品量;投资=不同增产措施投资;税金及附加=增值税+城建税+教育税+资源税,另外还有期间费用。

生产成本按与产量的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在一定时间内的数量固定的生产要素称为固定成本。

如在成本测算中与井数有关的材料、工资、井下作业费、测井试井费、修理费、折旧和油田维护费为固定费用。

智能油田水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智能油田水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智能油田水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国内外对于智能油田水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智能油田是指利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如感知、计算、通信、控制等,通过对油田各种工况的实时监测、预测和优化调控,实现生产效率和油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高效油田生产方式。

一、智能油田水驱油技术的研究现状智能油田水驱油技术是在控制油田水注入量、注入时机、注入方式、工艺参数等方面优化,以最大化采油率为目标的一种水驱油方式。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对智能油田水驱油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深度阶段。

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应用,智能油田水驱油技术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智能油田水驱油技术的研究内容目前,智能油田水驱油技术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油田集成技术的研究:通过建立油田生产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油田生产的全过程跟踪、实时监测和预测优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 智能油田水驱油工艺优化:通过模拟油田的流体、渗流和动态行为,对驱油工艺进行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实现驱油效果的最大化。

3. 智能油田注水率的预测和调整: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对油田的水位、油位、水化学成分、温度等多种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和分析,结合数学模型,进行自动化的注水率预测和调整。

4. 智能油田井位的选择和优化:利用地质、地球物理、测井、综合注水量等数据,对油田井位的选井、优化开发进行预测和优化,以达到最大化采收率的效果。

三、智能油田水驱油技术的应用前景目前,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发展,智能油田水驱油技术在石油行业内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

这一技术将能够实现油田采收率的最大化,从而推动石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智能油田将成为全球石油产业争相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领域之一。

总之,智能油田水驱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在推动石油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石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油气增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进程中,还需更广泛地加强产学研三方协作,对该技术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从而助力我国能源发展进程的持续发展。

油气田水驱开采技术研究

油气田水驱开采技术研究

油气田水驱开采技术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石油开采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更高效地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人们正在寻找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式来开采油气田。

水驱开采技术就是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技术。

一、水驱开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式水驱开采技术就是利用水的压力来驱动石油或天然气从油气层运移到井筒,从而实现开采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储量和产量,而且相对于传统的采油方法,水驱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因为其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污染物。

水驱开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油层中注入水来增加井口压力,从而促进石油或天然气向井口运移。

注入的水可以是自来水或海水等,为了保持压力,需要在油田中布设一定数量的注水井。

这样,石油和天然气就能顺利地通过油井被开采出来了。

二、水驱开采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1、资源利用效率高水驱开采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加储量和产量,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采用这种技术来开采油田,许多大型油田的生产也是基于此技术实现的。

2、环保效益明显水驱开采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采油方法,其环保效益也更为明显。

由于其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污染物,因此能够有效地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局限性:1、单一模式下效果不佳由于水驱开采技术需要在油田中部署注水井,而且也需要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应用,因此在一些地方可能不太适用。

如果油层的透水性不足或注水井不足,都可能导致技术效果下降。

2、经济成本较高虽然水驱开采技术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其实施成本也相对较高。

为了建设起完善的注水井网,需要一定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三、水驱开采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在油气田开发中,水驱开采技术是被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

它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减轻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现代社会对能源开发的环保要求。

对于油气田的开发公司和技术机构来说,水驱开采技术的推广和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可以深入探索技术的优缺点,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使水驱开采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水驱油藏开发方案设计及优化研究

水驱油藏开发方案设计及优化研究

水驱油藏开发方案设计及优化研究水驱油藏开发方案设计及优化研究摘要: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油田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目前的情况下,水驱油藏的开发和利用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本文通过对水驱油藏开发方案的设计和优化研究,以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改善油田的生产状况。

关键词:水驱油藏;开发方案;优化研究;油田开采效率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储量逐渐减少,因此发展和利用油藏资源成为了当今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各种开采方法中,水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

水驱油藏开发方案的设计和优化研究对于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改善油田的生产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驱油藏的开发特点水驱油藏是指通过注水提高油层的采收率,并帮助推进石油的采集和开采。

根据油藏的特点,设计和优化注水方案是提高水驱效果的关键。

水驱油藏开发方案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油藏环境条件,包括油藏的压力、温度、岩性等。

然后根据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和油藏特征,合理设计注水井、采油井和水驱系统。

此外,还需要考虑注入水质量和注入水量等因素的影响。

三、水驱油藏开发方案设计1. 水驱油藏开发方案的目标水驱油藏开发的主要目标是提高采收率,并延长油井的有效生产时间。

因此,设计优化的方案应该兼顾这两个方面。

2. 注水方案设计注水井的位置和注入水质量对于水驱效果的影响非常大。

在设计注水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注水井的位置:注水井的位置应选择在适当的位置,以实现对油层的充分淹没和利用。

通常,注水井的选择应基于油层的结构特点和工程经济性原则。

(2)注入水质量:注入水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对于水驱效果也非常关键。

注入水的水质应与油藏的地下水化学性质相适应,以避免注入水对油藏的不良影响。

3. 驱替机理分析水驱油藏的开采过程涉及到岩相替代和曲线驱替两种主要机理。

岩相替代是指通过水的替代效应,将原油与水的接触面推进到油层内部,并通过渗流作用将原油推出。

曲线驱替是指通过注水形成的驱油压力差,将原油推到采油井。

水驱开发油田油井经营成本界限研究

水驱开发油田油井经营成本界限研究

收稿 日期 :0 7—0 20 8—0 : 回日期 :0 7—0 5改 20 9—1 0 作者简介 : 李浩 , 工程师 ,9 3年生 ,0 4年毕 业于石 油大学 17 20
C d C /Q o— d
() 6
石油工程专业 , 现从事油 田开发综合规划及储 量开发效 益评
价 研 究 工 作 。 电话 :5 6—8 1 2 8 04 759
下 一年 成 本变 化 , 下 一 年 油井 某 一 日已发 生 的 则
成本测算就可 以用 () 6 式计算出来 。 5 和()
进行计算分析 。通常使用的年均吨油成本和年平 均 吨液成 本反 映 了一个 油 田某 一 年 的平 均成 本水
平, 而实 际油 田 内各 个油 藏 的 成本 是不 均衡 的 , 同 样在 一个 油藏 内各 个 油 井 的 成 本 也 是不 均 衡 的 。 这样 就需 要研 究 反 映 出 不 均 衡 的 指标 , 以及参 照
关 键 词 : 驱 开发 油 田 ; 营 成 本 ; 均 吨 液 成 本 ; 限 ; 究 水 经 平 界 研 中 图分 类 号 :E一9 T 文献标识码 : A
水驱 开发 油 田在 进 人 中 高 含水 阶段 后 , 了 为 便 于 成本控 制 和 油井 管理 , 要 对 油 井 经 营成 本 需
当求 出某 油 田上 一 年 的平 均 吨液 成 本 , 略 忽
维普资讯

16 ・ 0







20 年 07
第 6 期
QI(_ 一 T 1 )R
( 1 1)
表 1 某 油藏某一 日实 际生产数据和成本 测算结果
经过 (1 式 变 换 , 到极 限含 水 . 一 计 算 1) 得 厂 w

大庆油田油藏水驱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

大庆油田油藏水驱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

ICSQ/SY DQ0605-2006代替Q/SY DQ0605-2000大庆油田油藏水驱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Indexes and analytical method of injected water quality in reservoir water flooding in daqing oil field2006-05-30 发布2006-06-30 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前言本标准代替Q/SY DQ0605-2000《大庆油田油藏水驱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本标准与Q/SY DQ0605-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Q/SY DQ0605-2000中不含聚合物注入水水质控制指标;——修改了Q/SY DQ0605-2000中含聚合物注入水水质控制指标。

本标准内有关信息是保密的,其版权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所有。

未经油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的许可,该标准的任何一部分均不得泄露给第三方,或复制、或储存于可检索系统,也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法(电、机械复制、抄录)传播……。

标准使用的管理权属油田公司,用户分两类:a) 油田公司和所属单位在其管理、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有权使用本标准;b)承包商/分包商、制造厂/供方,以上述第一类组织的名义,为达到下述目的也可被授权使用本标准:——为项目做准备或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确实为这些组织执行任务。

本标准的提供程序是在获得充分的保密保证后才予以提供,并且是永不更改的须知程序,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的单位,有责任安全保管并保证标准不被用于油田公司之外的目的。

油田公司将寻访这些组织,以确认他们是如何执行这些要求的。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部提出。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批准。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地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特高含水期油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关键技术

特高含水期油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关键技术

胜二区沙二83-5单元调整效果日产液(t/d)45来自04144934
5912
日产油(t/d)
58
154
212
492.20%1
含水(%)
0.9
96.6
95.7
调前:2002.12 2003年12月
水驱控制程度提高:由65.8%上升到81.6%; 含水降低:含水上升率-1.05%; 可采储量增加:增加了47万吨,提高采收率3.0%。
胜坨油田胜二区83-5单元: 含水96.6%、可采程度93% 建立精细储层模型:利用小层中的泥(灰)质隔夹层(0.5-1.7m)将2个 小层细分为11个韵律层,每个韵律层具有不同的沉积、水淹特征。
82(4) 82(5)
23x280井测井图
83小层
83(1) 83(2)
83(3) 83(4)
原83上 原83下
动用储量 104t
辛47 辛50 河68 垦71断块 辛109 辛16 临13沙二下南块 辛68 利21块 永3 辛11-9 辛23 河43-106断块 营13 ……
差值 -26.3 -10.6 -27.2
83(4)韵律层平面图
83(5)韵律层平面图
细分韵律后 83⑷注采对应率 只有53.8%
细分韵律后 83⑸注采对应率 28.6%, 均为单向
细分韵律层后韵律层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较低,根据各韵律层统计,单元的水驱储量 控制程度降低,各韵律层仍有进一步完善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的潜力。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多信
息储
地震、 储层 储层
层定 量模 拟技
露头约 束参数 库
骨架 参数 库
物性 参数 库
流体流动单 元研究

油田水驱采油技术研究

油田水驱采油技术研究

油田水驱采油技术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油田开发变得愈发重要。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水驱采油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增产方式,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围绕油田水驱采油技术的研究内容展开论述,深入探讨其原理、应用以及前景。

1. 油田水驱采油技术的原理油田水驱采油技术是通过注入水来提高油藏压力,以驱使原油向井口移动。

其原理基于相对渗透系数的差异,通过水的注入降低了原油相对渗透系数,从而改善了原油在油藏中的流动性,增加了采油效果。

2. 油田水驱采油技术的应用2.1 水驱前期实验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定水的注入方案以及采油效果,通常会通过水驱前期实验来模拟油田中的水驱过程。

该实验可以评估不同注入压力、注入量以及注入周期对采油效果的影响,为后续水驱开采提供参考。

2.2 水驱注水井网络优化水驱采油过程中,注水井的合理布置和优化对于提高采油效果至关重要。

利用优化方法,通过分析油藏的物质平衡和流动规律,可以确定最佳的注水井的位置和间隔,从而提高水驱采油的效率。

2.3 水驱剖面调整技术在水驱采油过程中,由于油藏的渗流规律等因素,注入水和采出的油在油井井筒中的分布可能存在不均匀现象。

为了提高采油效果,可以通过水驱剖面调整技术来改变水和油的分布情况,实现均衡注采。

3. 油田水驱采油技术的前景随着石油资源逐渐减少和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油田水驱采油技术在提高采收率和增加油田开发效益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3.1 提高采收率油田水驱采油技术通过控制油藏的渗透和压力,有效地提高了采油效果,使油井的采收率有所提升。

3.2 增加油田开发效益油田水驱采油技术相对成本较低,操作相对简单,可以有效地增加油田的开发效益。

通过科学的水驱方案和合理的施工,可以将油田的潜在资源充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油田水驱采油技术在提高采收率和增加油田开发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和实施,可以进一步优化油田开发过程,提高原油采集效率。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

指标及计算方法1.井网密度油田(或区块)单位面积已投入开发的总井数即为井网密度。

f=n/A02.注采井数比注采井数比是指水驱开发油田(或区块)注水井总数和采油井总数之比。

3.水驱控制程度注水井注水能够影响到的油层储量占油层总储量的百分数。

水驱控制程度=注水井联通的厚度/油层的总厚度*100%由于面积注水井网的生产井往往受多口注水井的影响,因此,在统计井网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时还要考虑联通方向。

不同注水方式,其注采井数比不同,因而注水井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也不同。

一些分布不稳定,形态不规则,呈透镜状分布的油层,在选择注水方式时,应选择注水井数比较大的注水方式,以取得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该指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采油速度,含水上升率,最终采收率。

中高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大于50*10-3 um2)一般要达到80%,特高含水期达到90%以上;低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小于50*10-3 um2)达到7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

4.平均单井有效厚度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有效厚度之和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5.平均单井射开厚度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射孔总厚度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6.核实产油量核实产油量由中转站、联合站、油库对管辖范围内的总日产油量进行计量,由此获得的产油量数据为核实产油量。

7.输差输差是指井口产油量和核实产油量之差与井口产油量之比。

K=(q ow-q or)/q ow8.核实产水量核实产水量用井口产水量和输差计算。

q wr=q ww(1-K)9.综合含水油田(或区块)的综合含水是指采出液体中水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f w=(100*q wr)/(q wr+q or)-1- 低含水期(0<含水率<20%):该阶段是注水受效、主力油层充分发挥作用、油田上产阶段。

要根据油层发育状况,开展早期分层注水,保持油层能量开采。

油田水驱开发中的油水分离技术研究

油田水驱开发中的油水分离技术研究

油田水驱开发中的油水分离技术研究油田水驱开发是一种常见的油田开发方式,通过注水的方式来提高油井产能,加快油田的开发速度。

在油田水驱开发过程中,油水分离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油田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油水分离设备的选择,包括油水分离器、沉沙器等设备的选型和配置。

其次是油水分离过程的优化调整,包括油水分离器的操作参数调整、油水分离过程的控制等内容。

最后是油水分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包括将先进的油水分离技术推广到更多的油田项目中去。

在油水分离设备选择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油水混合物的性质、生产工艺的要求以及设备的性能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油水混合物的性质包括油水比、含油率、粘度等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油水分离设备的选择。

生产工艺的要求包括产量、分离效率、占地面积等要求,这些要求也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选型。

设备的性能包括设备的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决定了设备是否适合在油田水驱开发中使用。

在油水分离过程的优化调整方面,需要通过实验和模拟等方式来研究油水分离过程中的关键参数,比如油水混合物的流速、油水混合物的温度、分离器的压力等参数。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减少沉积物的产生,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油水分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油田水驱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将先进的油水分离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才能真正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油田水驱开发项目已经开始使用先进的油水分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成功案例为油田水驱开发中的油水分离技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油田水驱开发中的油水分离技术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课题,需要综合考虑油水混合物的性质、生产工艺的要求、设备的选择和优化调整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工作,才能真正提高油田水驱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油田水驱技术研究

油田水驱技术研究

油田水驱技术研究油田开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水驱技术是目前油田开采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在油藏渗透率差、黏度高的情况下,利用水的推力将油藏中的油推出来,提高采油率,达到高效开采的目的。

在工业化大量开发的过程中,水驱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一、油田水驱技术的基本原理油田水驱技术就是利用高压水将油藏压力推向井筒,从而提取油藏中的石油。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油田水驱技术运用了流体的贯通性和浸透性,将高密度的水推进油藏中,依靠水的推力将黏性大、粘度高、黏度大的油推向井口。

在实际应用中,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浪费为宗旨,提高采收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通过精细计算和科学管理,实现了各个阶段的控制和最高效益的实现。

二、油田水驱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油田水驱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廉、对环境污染小、采收率和效益高,因此越来越受到油田生产系统的重视和广泛应用。

同时,水驱技术的缺点也不容忽视,如水驱采油存在沉积物阻塞、水的含盐度、油的黏度等各种问题,都会对采油效果和水质状况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针对水驱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例如,有人在储层中添加化学添加剂,可以降低含盐度,提高油井稳定性并改善采油效果,该研究成果已被应用到多个项目中并获得了良好效果。

三、油田水驱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油田水驱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始于20世纪初,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目前我国油田水驱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还有一些需要研究和完善的地方。

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近年来,油田水驱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采收率、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

随着专业技术的发展,水驱技术为油田的开采提供了更加广泛和更深入的研究方法,使研究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水驱技术的课程。

同时,它也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为一种现代的油田采油技术,油田水驱技术将继续得到广泛应用。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完善技术应用,同时积极研究优化以提高采收率、加强环保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调整技术指标研究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调整技术指标研究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调整技术指标研究喇嘛甸油田位于大庆长垣最北端,为受构造控制的短轴背斜陆相砂岩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萨尔图、葡萄花和高台子油层,断层发育。

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油田的无效循环进一步加剧,剩余油更为零散,开发调整的难度也进一步随之加大,为满足水驱开发的调整需求,结合油田开发实际,对油田特高含水期的缘由水驱注采进行了完善。

利用渗透率级差、变异系数与吸水砂岩厚度的比例关系来建立层内、层间细分注水调整的新界限。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采收率、产出投入比与注采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的产液强度界限,从而完善了平面调整标准。

对注采比、合理地层压力与合理井底流压的研究,并且考虑到油田现阶段含水现状、耗水率、压力恢复速度的条件,确定了喇嘛甸油田现阶段合理注采比。

结合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对注采强度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科学的注采强度,并指点了多口油水井的井下工艺方案调整。

合理的确定了压力系统以及注采比;同时也确定了水驱合理的注采比及压力界限,优化了压力系统,明确了最佳采收率下的压力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不同沉积单元合理采油速度和注水强度的确定1.1 压力低、含水率低的沉积单元
根据含水率和压力的变化情况设计不同的提水方案,但要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地层压力和全区地层压力的平稳。

通过不同方案的对比,确定沉积单元S7a的最优提水量为120%,注入量为97.45m3/d。

相应的采油速度和注水强度为最优的采油速度和注水强度。

在确定水井的注水强度的时候,先设置井底的最大井底流压。

查看不同的提水方案是否达到了最大井底流压,合理控制井底最大的流压从而控制注水量从而进行注水。

针对每个注水井的合理注水量,从而确定沉积单元S7a的合理注水强度,根据统计结果还可以求出相应的有效厚度。

1.2 压力高,含水率高的沉积单元
结合含水率和地层压力的条件,设计不同的减水方案。

通过不同开发方案的对比确定沉积单元S8a最优的减水方案为15%,注入量为28.17m3/d。

相应的采油速度和注水强度为最优的采油速度和注水强度。

在设计不同的减水开发方案时,也要考虑设计一个最大的井底压力,同时这个压力不能超过破裂压力。

应该检验一下最优减水方案15%的注水井的井底流压能否超过界限。

从而确定出沉积单元S8a的合理注入强度。

同时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有效厚度。

1.3 压力高,含水率低的沉积单元
综合考虑含水率和压力设计不同的降压方案,得出沉积单元P10c的最优方案为降压3.5MPa。

相应的采油速度和注水强度为最优的采油速度和注水强度。

设计不同的降压方案的时候也需要考虑最大的井底流压,设置最大的井底流压才能保证降流压符合要求。

对最优的降流压3.5MPa是否符合要求,要进行统计分析,并统计出每个注水井的合理注入量,从而确定沉积单元P10c的合理注水强度,也可以求出相对应的有效厚度。

2 确定生产井的最优降压方案
在油气田的生产开发过程中,生产人员很关心在不同的流压生产方案和最优流压生产方案下的各种生产指标的变化情况。

2.1 生产井不同分类时最优降压方案的确定
先按照初始开发方案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流压不断降低,生产井的产液量增加和含水率升高,但产液量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含水率在上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相对的稳定的状态,在这个稳定状态的条件下,进行不同降压方案的设计选出合理的流压方案,此时对应的流压方案为最优的流压方案。

2.2 开发效果不同时最优降压方案的确定
在不同开发效果中设计不同的降压方案,但是不同的方案都会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开采指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把不同的降压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其中LJ35(流压下降3.2MPa)降压方案好,高于其他降压方案的效果,其中好井和中等井数高,差的井井数少,可以求出单井的平均动用层数。

所以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认为LJ35(流压降低3.2MPa)方案为最优的降压方案。

3 结束语 
1) 针对相应的沉积单元设计相应的调整方案进行开发预测,通过不同的开发方案预测的结果可以得出:能够实施提水措施的沉积单元:S7a(提水120%);能够实施控水措施的沉积单元:S8a(减水15%);能够实施降低流压措施的沉积单元:P10c(降低3.5MPa)。

2)不同的沉积单元实行相应的开发措施,可以确定不同沉积单元相应的注水强度和采油速度,油层动用厚度与变异系数之间的关系。

3)针对不同开发效果的生产井进行分类,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出降压方案LJ35(流压降低3.2MPa)为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1]崔笛. 孤南油田注采结构调整[J]. 油气采收率技术,2000,7(1):19-22.
[2]曲建山,周新波,王洪亮. 一种预测低渗透油藏合理采油速度的计算公式[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0,20(5):25-26.
[3] 刘严.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5,1(4):128-129.
[4] 张尧庭,方开泰.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水驱油田开发指标技术界限研究
许浩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摘要:研究不同沉积单元采油速度和注水强度开发界限,然后对生产井做了不同降压方案,研究了不同降压方案对生产井产液、产油、含水以及动用层数的影响。

关键词:渗透率 采油速度 注水强度
Technical limits of water flooding development index 
Xu Hao
Daqing Oil Field,Daqing 163000,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limit of oil production rate and water flooding in different sedimentary unit were observed to make different plans of depressurization for wells. The impacts of the plans on the liquid,oil and water production as well as development layers of wells are investigated.
Keywords:permeability; production speed; intensity of water injection
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