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父张小龙内部演讲全是干货已转疯!.doc

合集下载

张小龙8小时演讲

张小龙8小时演讲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张小龙8小时演讲一、微信回顾微信自2010年11月19日启动至今433天,用户数突破1亿,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

二、用户篇(一)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帝是一个建立了简单的规则,然后让这个世界演化。

产品经理和上帝一样,也会俯瞰芸芸众生,知道他们的欲望,建造系统并制定规则,让群体在系统中演化,让他们按照这个规则来运转。

只有简单的规则才可以演化出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出来。

一开始就做一个复杂的规则出来,最后没有任何演化的空间。

我们看到很多的产品,像Twitter之类的产品都非常简单,它的规则简单到你们都瞧不起它,但是这样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的。

如果一个产品计划的逻辑,要花一个小时才能看懂,那一定不是一个好的产品。

(二)了解人性作为产品经理来说,一方面是自身要保持饥渴,保持一个觉得自己很无知的状态。

但是对用户来说,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他们的饥渴在哪里。

第二点,要满足他们的贪嗔痴。

所以做一个产品的时候,研究人性,而不是研究一个产品的逻辑。

最重要的是产品为什么是这样子,而不是那样子,最后是对于人性的分析。

这个人性不是说产品需要,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有人性的研究。

1、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电脑屏幕(微博本身,内容)也是环境,微博上follow的人就是你的世界。

产品营造环境,决定用户反应。

2、人是懒惰的。

懒惰导致发明,是创新的动力(例如:语音查找联系人)。

3、时尚是驱动力。

人是跟风的,“因为别人都在用”。

在互联网产品中,“时尚”是重要驱动力,但不要太“工具化”。

4、人没有耐心。

用户没有耐心看你的说明书,让用户一分钟爱上你,产品做好前不轻易拉用户来你的产品。

5、人不爱学习。

微博的衰落,是否是RSS(订阅BLOG,订阅新闻)的原因?马桶阅读理论:不要给用户超过马桶上看不完的内容。

(三)了解群体心理什么是产品体验?总结一个字的话,产品体验就是爽,作为两个字来说是好玩。

群体是有一个趋同性的。

另外一个观点是群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

张小龙在腾讯内部长达8小时的演讲_演讲稿范文_

张小龙在腾讯内部长达8小时的演讲_演讲稿范文_

张小龙在腾讯内部长达8小时的演讲张小龙,Foxmail创始人,微信创始人,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张小龙在腾讯内部长达8小时的演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小龙在腾讯内部长达8小时的演讲一、产品经理要求1、了解人性2、了解群体心理3、产品经理像上帝一样,可建造系统,制定规则,让群体在系统中演化4、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质量要求品位/细节体验品位;作品而非产品;工匠而非设计师二、了解人性1、人是懒惰的2、人是跟风的、别人都在用,群体智商低于个体智商3、人没有耐心4、人不爱学习5、人们对随机好奇6、伟大产品应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满足人性贪嗔痴7、不要改变人们的常识习惯,要设计时顺应日常习惯三、了解群体心理1、重视?丝用户群,他们有存在感的渴望2、为群体效应而做,容易传播放大3、没有设计,只有解决问题;避免战略行为代替真实需求:打通、整合、拉动、导入、多平台、全面4、需求不来自调研,用户群大部分都是中庸普通的,他们的反馈只是帮助你了解他们是怎么想怎么看的;需求不来自竞争对手,大部分产品特性都是没有什么价值意义的;5、需求不来自分析,大部分产品经理的分析都是过于理性,而真实的用户都是感性。

爽、好玩,胜过功能。

做3秒就想用会用的功能。

需要文字解释的功能需要重新设计6、需求不来自竞争对手,从别的产品里借鉴思考,关键是要深刻理解功能特性背后的心理诉求7、需求不来自讨论。

多在微博上观察普通用户在干什么、他们的时代潮流趋势是什么、在什么场景下、他们感受如何;从用户交流中发现创新;关注用户们称赞太好玩了的功能特性;忽略评论家,没有任何意义,仁者见仁8、你无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

你不要以为自己特殊,其实你很中庸普通。

满足自己需求就是满足用户需求。

四、像上帝一样道生一一生二的建造系统建立规则1、找到需求背后的本质心理诉求。

没有被解构、洞穿的需求都是耍流氓的伪需求,必须要归结到人的最本质人性。

需求来自对当下生活潮流的理解2、如果解决方案非常复杂,一定是目标问题定位不细分3、产品是演化而来,而非规划出来的。

微信之父张小龙刷屏演讲:7点有关人性的观察

微信之父张小龙刷屏演讲:7点有关人性的观察

微信之父张小龙刷屏演讲:7点有关人性的观察我相信很多人今天被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最新演讲刷屏了。

演讲原文就不放了,我给大家谈一谈对这长达3万字演讲(太长了,时间有限,对一些我不感兴趣的内容如小程序等直接略过)的人性观察:01低调的微信和张小龙,有些事只做不说原文:8月份的时候,微信的日登录量超过10亿,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里程碑,这可能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款APP有10亿DAU的数量级,我们也没有公布过,可能在我们自己看过来,这只是哪天达到的一个问题。

但是对于一个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应该还是一个很值得庆祝的一个事情。

感受:低调的微信和张小龙,微信的风格一向让人感觉比较克制。

这个风格其实挺好的,具体逻辑见我以前写过的文章:《范冰冰:有些事只能说不能做,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

02不要看对方眼中有刺,却不知我们眼中粱木原文:特别是最近我们发布了微信7.0版本,当然又有5亿人吐槽,有1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了,并且还有8亿人看不懂我们一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感受:不要看对方眼中有刺,却不知我们眼中粱木。

这句话来自西方宗教,在我们F进化群共读的书《象与骑象人》也有引用。

这就是人性,我们习惯老是看到别人的缺点,挑他人的刺。

而感受不到他人的优点。

即使微信已经做到这种份上了,改个版,还有5亿人在吐槽,实际上更多是情绪的发泄,而不是有益的建议。

03因为看见,所以存在原文:“因你看见,所以存在”……这一句话可以从很多的层面理解,就像我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段王阳明的《心学》,但是并不只是从这一个维度,我觉得是从很多的维度,我不想做一个解释,我觉得有一个神秘感特别好,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是特别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一点,就像微信这么多年以来,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

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张小龙演讲:手机微信的四个价值观念

张小龙演讲:手机微信的四个价值观念

张小龙演讲:手机微信的四个价值观念微信张小龙是Foxmail创办人,微信之父,腾讯企业高级副总裁,今日我给大伙儿共享一篇微信张小龙在广州市的经典演讲手机微信的四个价值观念,期待对大伙儿有一定的协助。

张小龙演讲:手机微信的四个价值观念第一,一切以用户价值为所依。

他们也是腾讯官方內部的服务宗旨。

真真正正把用户价值保证商品里的人很少,许多商品仅仅为此为口头语,但微信是真真正正那么坚持不懈的。

不管內部外界的“資源交换”协作,通常全是把用户价值放到未尾。

手机微信如今最难能可贵的并不是做是多少事儿,只是遮挡住是多少事儿。

在微信里不容易忽然有系统信息发生,会尽可能维持系统软件的纯粹。

早前有一些腾讯官方內部的事,说根据微信发一下就可以了,但手机微信沒有愿意。

有一个故事,qq 微博早已终止经营,但其微信公众号仍在发消息,并且有着 1 亿粉絲。

但这从客户视角而言早已没有意义,对客户仅仅搔扰,微信张小龙发觉当日就将其关掉了。

换句话说,即便是內部的号,只需防碍用户价值,便会被禁掉。

外界还要有公平合理的标准来看待客户。

手机微信不容易给予权利,沒有很有可能让朋友超出5000人。

授权管理是系统软件的缺陷,例如提升微信发红包的额度。

授权管理在技术上而言实际上是微薄之力,原本有那样一个名册,但不久前关掉了,由于这会在客户中会导致盲目攀比状况。

假如这一要求确实很强,系统软件会根据特定标准来达到,而不容易以授权管理完成。

这不是手机微信商品的方位。

第二,展示出有使用价值的內容。

蒙骗客户是最非常容易做的事儿,由于只需聪慧就可以了。

以前在企业內部传过一篇amazonCEO 的文章内容叫《善良比聪明更重要》,蒙骗客户很有可能能够产生总流量,但对客户不太好。

大家针对微信订阅号里的下达信息十分严苛,为何一天只有发一次,每一次还需要限制几个,外部难以理解,但手机微信看过来,客户确实没有时间看着你发那么多內容。

假如你有着十分多的粉絲,但并不是吸引住回来的,只是骗回来的,也违反了用户价值第一的考虑。

微信之父的弹簧主义

微信之父的弹簧主义

微信之父的弹簧主义作者:李鑫金来源:《莫愁·天下男人》 2013年第12期文/李鑫金失意的弹簧1994年夏天,24岁的大学毕业生张小龙提前拜访了他即将被分配去的工作单位——一家政府机关。

站在那栋死气沉沉的办公大楼前,张小龙立刻感到“有一种窒息的气息从头顶笼罩下来”!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张小龙直到今天仍然这样认为:“我望了一眼大楼就立即放弃令自己压抑的铁饭碗,决心投入充满活力的互联网行业。

”从这一年开始的19年时间里,张小龙一直作为一名程序员而不是商人,在中国互联网的游戏世界里不断通关。

1997年,当张小龙开发出foxmaill.0版本的时候,有人曾在文章中描述过当年他在中国IT圈中的地位。

“只要你站在黄庄路口,大喊一声,我是Foxmail张小龙,一定会有一大群人围上来,让你签名。

”当时,马化腾才刚刚从深圳大学毕业,进入寻呼行业当工程师,月薪1100元。

即便在四年后,张小龙开发的Foxmail也以200万用户量远远将只有10万用户的腾讯甩在了身后。

那段时间,张小龙一直沉溺在技术带来的快感之中,但这种来自精神上的慰藉并未改变他的命运。

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始料未及。

就在马化腾、张朝阳欣喜地用他们积累下的巨大用户寻找风投时,张小龙却为不断增加的用户而发愁,他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每天用户都在催着我更新版本,但我觉得做这样一个免费软件太累!”他曾一度怀疑自己的商业头脑,已经运营Foxmail免费邮箱四年的他并不自信地说,“我听说,好像有人会给一款免费软件投钱。

”相比软件写成后,需要一点一点完善的阶段,张小龙更喜欢开发软件之初的挑战。

他对商业软件没兴趣,以致于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曾动过将软件免费送人,去硅谷做一名程序员的念头。

但他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每天都有使用他免费软件的用户给他写来一封封充满鼓励话语的电子邮件。

在那些失意的夜晚,他给每一位鼓励他的用户回信。

然而,在互联网免费为主流的那个阶段,对任何一个参与到互联网事业中的人来说都是极为残忍的。

张小龙用这8句话表达了NB产品的一切

张小龙用这8句话表达了NB产品的一切

是非常小的回报。

我们希望让所有有才能的人可以用微信获得他的用户,让盲人也可以获得他的用户群。

4、好的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好的产品和用户体验并不矛盾,好的产品只触达它需要触达它的用户,而且不伤害其他用户,微信不提倡强硬的商业化。

未来腾讯会做应用号,找到这个公众号就像找到一个App一样去使用,尝试让更多的App用一种更轻盈和容易的方式去呈现给用户。

5、善良比聪明更难,但更重要现在内部要做到欺骗用户太容易了。

我们在产品中,会有意无意地利用人性的弱点,去击中用户需求的要害,但是,不能把这种聪明过度化,而是需要站在一种坦诚的角度和用户对话,而不是给用户下套。

就像选择朋友,大家可能都会认为善良更重要。

6、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我们现在不是多做多少事情,而是挡掉多少事情。

我们希望提供无限可能性,给平台去开发,而不是谈一个单单对用户毫无价值的合作。

很多人找我们谈合作,大部分就是资源交换,但所有合作里大家都把用户价值放在末端。

只要这个一件事情妨碍了用户的价值,就一定要把它干掉,决不允许骚扰用户,决不允许把用户不需要的消息推送给用户。

7、用公平公正的规则来对待用户有朋友说:能不能开个白名单,让我微信红包超过200块,让我的好友超过5000人,开个白名单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我们之前也尝试过,但我们发现这容易招致攀比,就取消了。

我们希望用公平公正的规则来对待用户。

8、让创造发挥价值微信平台的目标是让真正有价值的人和团队发挥他的价值。

从平台本质来说,我们的目标是让平台涌现出更多有创意的地方,而不仅仅是流量导流。

只要你做的事有创意,有价值,就是平台所倡导的。

来源@蛮子文摘(微信公众号:MZ WZ2012)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张小龙演讲稿

张小龙演讲稿

孔子有言: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在讲面试课过程中发现很多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都很差,在这个靠说吃饭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备上一份演讲稿,为大家说提供一点素材。

这组演讲稿是从我的面试书里截取出来的,大部分是我自己撰写的,时间有点久了,虽有贻笑大方的嫌疑,敝帚自珍,将就着看吧。

2012年6月29日于昆明演讲稿一组1. 以“奉献”为题进行演讲。

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那首《爱的奉献》,熟悉的歌词、熟悉的曲调、熟悉的歌喉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幻化成一种崇高而坚定的人生信念,不断地锻造着我们曾经并不成熟的心智。

奉献,是一种大爱,它永远都是善心者的专利,猥琐者与它无缘,庸俗者不解其意,卑鄙者嗤之以鼻。

只有乐于施予的人才会将其视为人生于世的最大价值体现,在施予中体验人生最大的价值。

奉献,是高尚者的道德标榜,卑微者惟恐避之不及。

在特大洪水灾害面前,他们是勇于献身,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那群橄榄绿;在百年一遇的南方冰冻之时,他们是不畏严寒爬上高压电线敲打冰冻的持锤人;在汶川地震之后,他们是不惧余震危险到处开展救援工作的志愿者。

他们的精神是宝贵的,他们用无私的奉献演绎着一场场人间大爱,用无声的行动写出了生命的崇高。

他们是一群乐于奉献的人,他们更是一群道德世界的楷模。

他们激励着每一个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渴望实现社会价值的平凡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彰显世间的美好和真爱,激励着我们用实际行动维护好人间的善与美。

学会奉献吧,因为它会让你崇高和伟大;乐于奉献吧,因为我们的世界需要真爱。

2. 有一个节能产品发布会,你作为政府官员受邀参加了会议,主办方邀请你发言,请以这名政府官员的身份,做演讲。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你们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参加本次节能产品的发布会,可以说,本次产品发布会是一个超乎寻常的会议,它是企业践行环保理念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我国节能环保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

作为政府部门,我们会继续当好服务者的角色,一如既往地为更多的企业在开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环境,鼓励更多的企业投身到节能环保产业中来,不断地推进我市节能环保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

张小龙演讲:微信的四个价值观文档

张小龙演讲:微信的四个价值观文档

2020张小龙演讲:微信的四个价值观文档SPEECH DRAFT张小龙演讲:微信的四个价值观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魅力演讲可以让演说者能够更好的抓住核心,把握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演讲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充分展现演讲魅力,释放能量,从而产生最大影响力!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张小龙演讲:微信的四个价值观第一,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这句话也是腾讯内部的宗旨。

真正把用户价值做到产品里的人不多,很多产品只是以此为口头禅,但微信是真正这么坚持的。

无论内部外部的“资源互换”合作,往往都是把用户价值放在末位。

微信现在最难得的不是做多少事情,而是挡掉多少事情。

在微信里不会突然有系统信息出现,会尽量保持系统的纯净。

早年有些腾讯内部的事,说通过微信官方发一下就可以了,但微信没有同意。

有一个故事,腾讯微博已经停止运营,但其公众号还在发信息,而且拥有1亿粉丝。

但这从用户角度来说已经没有意义,对用户只是骚扰,张小龙发现当天就将其关闭了。

也就是说,即使是内部的号,只要妨害用户价值,就会被封掉。

外部也要有公平公正的规则来对待用户。

微信不会提供特权,没有可能让好友超过5000人。

白名单是系统的瑕疵,比如提高微信红包的限额。

白名单从技术上来说其实是举手之劳,本来有这样一个名单,但前不久关闭了,因为这会在用户中会造成攀比现象。

如果这个需求真的很强,系统会通过指定规则来满足,而不会以白名单实现。

这不是微信产品的方向。

第二,凸显出有价值的内容。

欺骗用户是最容易做的事情,因为只要聪明就可以了。

曾经在公司内部传过一篇亚马逊CEO的文章叫《善良比聪明更重要》,欺骗用户可能可以带来流量,但对用户不好。

我们对于订阅号里的下发消息非常严格,为什么一天只能发一次,每次还要限定几条,外界难以理解,但微信看过来,用户真的没有时间看你发那么多内容。

张小龙谈移动互联网20120727

张小龙谈移动互联网20120727

张小龙谈移动互联网产品2012年7月24日24日下午14:20-23:30,腾讯微信张小龙做了一次长达8个多小时的讲演,以178页PPT的篇幅详尽地阐述了他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认识和经验。

以下是根据演讲内容和个人理解给出的浓缩版:一、微信的演化2010年11月19日23时58分,张小龙在腾讯微博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我对Iphone5的唯一期待是,像Ipad(3G)一样,不支持电话功能。

这样,我少了电话费,但你可以用kik跟我短信,用google voice 跟我通话,用facetime跟我视频。

第二天,2010年11月20日,腾讯微信正式立项。

一年零8个月之后的2012年7月,随着微信4.2版本的发布,可以看到那一晚张小龙关于Iphone5的所有狂想都在微信上得以实现。

而就在此时此刻,张小龙都未必意识到一个简单的念头会在一年多之后如此深切地影响到一亿多用户;意识到一个普通用户此时此刻,仅凭一台Itouch和网络就可以完全改变以往有电话相随的生活。

产品经理之美就体现在这里。

微信1.0版的诞生是完全出自纯粹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考虑,立项后2个月,微信1.0版的释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Kik的启示——在新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必将出现相应的移动通讯工具。

Kik 是一种免费短信,它很可能成为QQ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强大竞争对手。

因此,从战略角度分析,腾讯必须开发一款移动通讯工具,这就是微信诞生的缘起。

尽管开发速度惊人,从立项到产品上线仅仅经过了2个月。

但是微信1.0的免费模式在中国并不受欢迎。

和欧洲不同,中国运营商提供了丰富的套餐业务,正常用户每个月的包月短信根本消费不完。

以省短信费为卖点的类KiK产品,在中国完全没有出路。

微信1.2版迅速转向了图片分享。

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必然是一个图片为王的时代。

人们在有限的载体上没有耐心进行深度阅读,对图片的消费量会达到一个空前的程度。

于是,微信1.2的主体功能变成了图片分享。

[VIP专享]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VIP专享]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微信之父”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正文∙我来说两句(16人参与)2012年07月25日14:05∙打印∙字号大|中|小∙保存到博客保存到相册 编者按:本文作者@和菜头2012年7月24日下午14:20—23:30,在《腾讯大讲堂》的特别讲座,由微信之父张小龙主讲了《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原文链接: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可能是张小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公开讲演,在公众面前讨论产品。

在这次演讲中,他把自己15年来关于产品的所有经验和心得一次性全部公开,今后将不再做类似公开课。

讲演长达8小时20分。

腾讯为此开设17个分会场,同步直播讲座,参加者超过1700人。

晚上19:10分听众晚餐,20:30继续进行。

恢复演讲时在线直播用户依然有600余人,加上分会场听众,总计有超过800人听完全程讲演。

这一讲座受到腾讯保密协定约束,因此其中令人惊叹的新产品特性演示不可以对外公开。

同时,腾讯大讲堂举办的这一公开课的目标群体是腾讯两万余员工中的产品经理,其中涉及大量腾讯公司业务也不宜对外公开。

因此,作为唯一的受邀外界自媒体,我只能根据授权部分内容进行阐述。

因此,腾讯相关人士请先阅读下一段落的内容: 作为腾讯前员工,我清楚地知道这一课程的全部视频和PPT资料都储存于腾讯KM平台,请务必在阅读本文前完整浏览一次8小时20分的视频资料。

张小龙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全部思考和分析,都在这8小时20分的视频之内。

其中,所有内容都来自张小龙业余时间用手机记录下来的产品心法300余条。

经过精炼和分类之后,形成了长达180余页的PPT文档。

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素材,完整记录了一个产品经理的个人思考和感悟。

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前后文逻辑背反抵触之处,很容易地看到一个真实的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纠结。

它很清晰地给予以下启示: 1、一个亿级用户的产品经理,无需做到透彻思考人性和产品的所有方面,得出定性结论,但依然可以做出成功的产品。

张小龙微信经典语录集合(2)

张小龙微信经典语录集合(2)

张小龙微信经典语录集合(2)企业接入进来”有人以为借助垄断资源或营销资源可以做得更好,这在特定环境里确切如此。

但互联网是公然透亮、竞争充分的,哪怕一个很小规模的产品,都要创造最好的用户体验本事被接收。

如果用户体验自身做不好,纵令短期依附拉动带来用户,一旦涌现更好体验的产品,用户照样会逃离。

事实上,腾讯也在和许多产品竞争,比如QQ与MSN。

微信是竞争的产品,也许大家只看到微信有壮大的资源配合,但并不了解微信自身就是跟QQ竞争涌现的产物,只不过这是一种内部的竞争。

如果微信不在腾讯而在其余公司,这种竞争依然存在。

只要竞争本事发生更好的产品。

QQ和微信实质上都是IM通信工具,面临的目的用户群也很类似。

但两个产品的立足点有所不同:QQ是PC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而微信是从手机端原生出的新产品。

在PC时代,QQ解决了每个人都可以经过PC联网和他人通信的诉求;在移动时代,这种诉求曾经扩展化了,对话的场景也更动了。

比如,以前两个人都要打开电脑都在线上,本事产生对话;聊完QQ后大家也一般要说再见,输入两个“8”来表白;但目前手机是每个人每天都带在身上的东西,让人可以随时随处给朋友发信息,朋友也可以随时回复消息,不存在聊完的概念。

这是一种交换措施的变化。

三、微信生态:开放还是垄断?微信公众平台开放接口,让任何第三方都可接入进来,这是我们最大的开放点。

以前的通信是覆盖到人与人,我们企望这种通信能力也可以覆盖到企业。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客户,他们须要一种通信或者衔接的能力,与其消耗者关联起来,这种关联在以前也可以经过很多措施建立,比如短信、电话,但体验并不好。

而微信提供了一种我以为是体验更好、内容更丰富、交互更多样化的措施。

现在这个平台异常开放,我们欢迎一切的企业接入进来。

四、微信开启新的生涯措施——“我没有对微信自身的危机感,担忧的是自己建造得太慢”如果说原先微信满意了通信这个基本诉求,那么比通信更底层的就是一个人的账号或者说“ID”。

微信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全文

微信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全文

大家早上好!我是微信的张小龙!1、从昨晚的传播事件说起,为什么微信在很多的规则、平台接口或者系统方面很严格?可能会有一些朋友觉得比较突然,我也是比较突然进来参加这样一个会议,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碰面。

平时我很少参加会议,可能很多人都搞不懂,其实我们同事都知道,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在一个移动互联网非常发达的时代,参加会议是挺浪费时间的。

所以一般我也跟我们同事说尽可能的少去参加一些会议,但我不是说大家来参加这个会议浪费时间,我觉得这个时间还是挺宝贵的。

其实会议本身不会浪费时间,但对于微信来说,我们会同时面对几亿用户,我们会觉得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聚焦在用户身上。

以微信的体量来说,我们直接面对的可能是上亿用户的一些事情的发生,比如说一些传播。

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次特别大的传播事件。

昨天晚上,可能在座的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好友,发了多少红包这样一个数据,这个数据其实在昨天晚上把我们给忙坏了,我们说它是一次蝴蝶效应,一个非常典型的传播事件。

可能大家没有想到,只是晒一下朋友圈这样一个“微信公开课”活动,却导致了一连串事情的发生。

我们昨晚看到这样一个活动页面被人在朋友圈里晒出来,这个活动其实它的意图只是说在活动现场大家来签一下到,现场的人可以访问这样一个数据,去晒到朋友圈。

昨天这个链接就被泄漏了,被更多的人去点,然后就去传,这样就带来了第一个问题:这个链接访问太高,几乎是挂掉了。

几乎挂掉以后就会带来第二个问题:就有人开始造谣了,打开这个链接就会把你支付宝的钱给偷了。

很多人就信了,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再点进去发现打不开了。

这个时候又发生了再后面的一件事情:甚至有人开始解绑自己的银行卡。

那是不是真的被盗了?然后我们内部就很着急,就来处理这样一个事情。

以前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效应叫“蝴蝶效应”,说一只蝴蝶在一个地方煽动翅膀,可能在纽约引起一场风暴。

以前我们觉得很难在身边发生的一个事情,昨天晚上大概短短一两个小时它就真的发生了,并且出乎我们做这个活动同事的预料。

张小龙在腾讯内部长达8小时的演讲

张小龙在腾讯内部长达8小时的演讲

张小龙在腾讯内部长达8小时的演讲(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张小龙在腾讯内部长达8小时的演讲微信张小龙,FoXmail创办人,微信之父,腾讯企业高级副总裁。

张小龙微信公开课演讲提出微信发展八大趋向

张小龙微信公开课演讲提出微信发展八大趋向

第一点,我们是希望能够鼓励有价值的服务那什么是有价值的服务?举个例子,譬如说在几年以前博客时代,当时博客曾经非常的红火,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博客慢慢的也就衰退了。

那我们做了公众平台以后我们非常惊讶的看到自媒体、以及以前的一些博客作者他们重新投入了进来,并且在公众平台里面出现了越来越多好的原创文章,作为一个平台来说我们非常高兴能够看到这样一种投入。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非常鼓励,非常优秀的文章能够出现在公众平台里面,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对用户非常有价值的服务,因此也卷入到了非常多的其他各式各样的一些内容进来。

那对很多的内容大家也会发现,我们平台会采取一些比较严格的措施来控制它。

譬如说,各种诱导类的,诱导用户去分享朋友圈的,又譬如说,可能有一些版权问题或者一些H5的游戏,我们最终都做了一些限制。

我们会一直把握一点,哪些内容是对用户有价值的,一些是没有价值的。

这是第一点,我们鼓励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出现在微信的公众平台里面。

第二点,我们是希望公众平台能够帮助人们消除地理的限制那什么是地理的限制?当我们在构思微信的公众平台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想我们希望促进一种什么样的商业。

我们知道,在互联网其实带动人们的交流跨越了一种地理上的一种限制,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以来,所有的人都能够卷入到一种跨越时空的一种交流里面。

地理曾经是过去的一个商业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譬如说,一个商铺可能要找一个非常好的地段那么它才会有价值,但是移动互联网的人流其实不太依赖于一些地理位置的限制。

当时我们曾经设想过一个场景,我们就用这个来举例。

譬如说一个盲人的按摩师,他可能不需要去租一个铺面,只要他的手艺足够好,那么他就可以在一个不是很好的铺面里去提供他的按摩服务,我们希望能够给那些没有地理优势的商家也能带来一种非常好的顾客访问量。

在移动互联网世道我们认为这是很有可能的。

第三点,我们希望能够消除中介消除中介可能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

因为所有的商业可能都依赖于非常非常多中间的环节,但是我们自从做公众平台以后,我们是希望商家能够通过公众平台直接提供一种服务。

干货丨微信之父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干货丨微信之父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货⼁微信之⽗张⼩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有⼀句话:我们喜欢简单,因为上帝创造宇宙的时候,他定下来的规则也⾮常简单。

很多物理
学家说我们发现宇宙的规律是很简单的,既然宇宙的规律都这么简单,我们为什么要把很多事
情搞复杂化?
为什么说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边的⼈?⼀是我想奉承⼀下产品经理,另外⼀点是觉得⼤家很
像上帝。

上帝是⼀个什么样的⼈?上帝是⼀个建⽴了简单的规则,然后让这个世界演化的⼈。

我这⾥想表达的是,产品经理和上帝⼀样,也会俯瞰芸芸众⽣,知道他们的欲望,给他们制定
⼀些规则,让他们按照这个规则运转。

当你做到了这⼀点,你就会像上帝⼀样的,你会有上帝
的成就感。

微信之⽗张⼩龙经典演讲⼲货:《微信背后的产品观》164
页PPT
声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信之父张小龙内部演讲全是干货已转疯!一方面,张小龙重申了效率至上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他强调了不应该从 KPI 、而是从用户角度来出发来考虑产品和业务。

以下为张小龙演讲全文:各位 WXG (微信事业群)的同事们,大家早上好!又到我们一年一度的领导力大会。

大家都看到,我们微信团队膨胀还是比较快的,有 1500 多人了。

对此,我昨晚跟 Tony 聊了一会儿,大家都有一个很大的担心就是,当一个团队规模特别特别大的时候,很多行为方式一定会进入一种“组织化”的行为方式,要想保持自己特别好的一些特色就变得特别不容易。

在这里,我跟大家特别推荐一本书,叫《人类简史》。

之所以刚才想到这本书,是因为这个书里面揭开一些事情的谜底,比如,他说当人类在远古时期,任何一个村落只有 150 人左右,因为当时没有语言这样一个工具,一旦超过 150 人,就没有办法维系起来一个人群。

你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语言做工具的话,确实只能存在非常简单的交流方式。

所以他说,我们的记忆里面只适合处理 150 人以内的人际关系,一旦超过 150 人的时候,它就变成一个社会化的组织。

这个时候对个体来说是不太舒适的,已经超过了他的舒适区。

当超过 150 人,这个时候就要靠一种语言能力、想象力或者一种对规则的想象力来维持这种关系。

我们其实就在这样一个过渡阶段,当我们人数超过 150 人的时候,我们的组织方式已经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我记得在南通的时候,包括这里很多从南通过来的同事,都会有很深的印象,觉得有一些反差。

在南通的时候大家都在一层楼里面,每个人都是随便走几步就到另一个人座位上去了,要讨论问题随便找一个白板就开始讨论了,那个时候大家感觉有特别高的效率。

但是现在大家觉得要做一个沟通还要先做预约,或者先开一个视频会议等等,这里带来一个对不光是我们组织、对所有组织都有很挑战的事情,对于几百上千超过人类自然承受能力的这个规模来说,大家怎么样能够保持一个很高的沟通效率、或者一种很紧密的人际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仔细探讨的话,所有组织行为学、各式各样的公司管理的哲学都会讨论的是这个问题。

我担忧的是,我们作为一个上千人的组织,如果当成10 个150人团队的话,我认为它会有非常高的创造力,如果当成整体1500 人,我特别担心它在创造的能力上会不会反而有一些衰退。

我今天就想这么两个主题跟大家做一下我自己的思考和分享。

做什么取舍是有意义的大家也知道,一个大公司需要有KPI ,公司高层需要有这样一个商业目标,但是,如果我们很多同事直接采取了高管的工作方式来工作,特别是把很多目标数字化,这个是不太合理的。

在 QQ 邮箱开始快速发展的时候,我记得在内部还过一次分享,当时我说了一句话,叫做我们达到了KPI 是我们产品的副产品。

所谓副产品就是说,我们真的把这个东西做好以后我们的 KPI 自然就达到了。

早期的微信团队也一直是围绕这样一个思路在工作。

但是,当我们的团队变大以后,这个思路其实是被动地慢慢发生了变化。

这个在我自己经常会感受得到,因为很多同事跟我讨论一些产品或者业务方向的时候,往往会给出一些证据,这些证据是用数字证明——这个是对我是有冲击的。

我说的冲击是说大家在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上有一些驱动力,不是来自是不是在做有价值的事情,而是来自于我们能做到一个多高的数据,那我会觉得有一点危险。

我举几个小的例子,首先是一个好的。

去年在春晚的红包大战里面,我们并没有把竞争当成一个大战来看待,但是竞争对手会把这当成一个大战来看待,对方PR 说一定要在数据上要超过我们。

我记得当时团队在开会说,我们今年的策略是什么,我很高兴大家最终定下来一个策略是说,我们今年的目标是怎么样帮助用户更高效的抢到红包,更高效的、而不是说最终体现为一个数字非常大,这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思考点。

如果我们是为了让数字变得很大、更多人抢更多次数、花更多时间,那我们整个产品逻辑里面就会围绕这个目标去做,我们会让用户抢 100 次才抢到一个红包,这样参与人数次数最多。

如果让用户高效抢红包,我们产品逻辑就变成了废除了所有的多余过程,让用户尽可能少的花时间在微信里面。

这两个产生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对用户来说,花尽可能少时间抢到红包,但是他是最愉快的,但是数字上相比而言不是最大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后来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反而是说我们采用这样一种对用户有价值的做法,最后获得了口碑都特别好,当然数据也会很好,不会不好。

这里反映了一个点,你用一个不同的目标驱动的话,产生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从来没有给公司领导反映我们的KPI 有问题了,反而现在很多同事往往是聚焦在数据的目标上,这是大家要反思一下。

我跟技术团队讨论问题时候也说,不要太关注用户的增长,因为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增长,我们更应该关注我们给用户做了什么事情。

满足了他们某一种使用的需要、愉悦的需要,更加应该关注这个方面。

其实,大家会看到即使在微信里面也会有很多不合理的东西存在,有的地方还大行其道。

之所以说大行其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说即使在我们BG 内部,我并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同事跑过来说,某一块让整体的微信使用体验差了很多,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大家只是默默忍受了,如果这样做,不管是商业的原因还是什么原因,一定有它的道理。

自己也不爽、认为很不合理的东西,但是大家不会跳出来说这个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把它改掉——像这样的点我反而是觉得特别可怕的事情。

我举一个内部不好的例子。

比如城市服务,城市服务作为微信里面一个入口功能也挺重要,去年制定年度目标的时候,团队给我抛出一个年度目标,这个年度目标我一看就吃了一惊,因为我没有看到这样的年度数据。

什么样的目标呢?列出来明年要达到年访问量、年pv 达到多少我说怎么会有一个年 PV 这个说法,我没有听说过,我只听过日 PV ,最多听过周 PV 。

团队解释说如果说日PV ,那个数据太小了,不好看,我当时有点哑口无言了。

这看起来是一个技巧,但是我希望同事少用这样的技巧。

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日PV 、日 UV 在增长,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很大的年PV 这样的数据;我们应该看到城市服务里面每一项服务它的质量、可操作性越来越好,也不想看到这里面进来的次数有多少——就像刚才说的,因为当我们提出一个目标方向,我们努力方向一定会随着这个目标改变,当提出一个纯数据目标,努力方向可能会围绕这个去做。

昨天跟 Tony 聊天, Tony 说微信有一个特别大优点,就是商业模式建立的比较干净,不是在透支流量状态下做的。

之前我一直没有想这一点,我觉得这不是应该的吗? Tony 一说我才想到,大家发现我们在微信里面流量方面其实是非常的保守、非常谨慎的。

我们所有业务不管是商业还是非商业的,我们去衡量它对用户具体带来价值是不是真的很大,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使用这个流量。

就像大家看到微信广告的表现一样的,上次在公司会议上连Martin 都说这里广告的空间特别大,原因是这里的流量根本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事实上,大家会看到从微信广告上线到现在,没有一个平台广告产品能够像微信朋友圈广告这样做到几乎没有什么用户的抵触,甚至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用户说为什么我看不到一些广告,他能看到——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效果。

并不是我们刻意要达到这样一个效果,而是说即使我们考虑像广告这样非常商业化的东西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用户是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很友善、很好的一个功能在使用,而不是说我们去测试一下用户的忍耐力下限、一直到击穿它为止,我们不是这样想问题。

所以对于这一块建议大家多一些思考,其实很有意思,你会发现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分支道路让你去选择,看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做选择。

在去年公开课我对外说了一个观点,好的产品是让用户用完即走,业界反馈说你们微信太矫情了,因为你们用户这么多,谁也离不开了,所以你们可以这样说。

其实真的不是这样子,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好的产品就是一个好的工具,好的工具就不应该黏住人,是应该帮助用户非常高效率完成他的任务,而不是说用完了还要拿到手里玩一会儿、多用一会儿,那不是一个很高效的表现。

但是对这样的一些想法的话,我特别希望它能够根植到大家意识里,时刻想一下什么是我们做的对用户有价值的事情,我愿意在这个点上反复跟大家说这个东西。

敏捷性和小团队密不可分我今天想分享第二个点是关于我们的敏捷性方面。

因为这里很多同事没有经历过QQ 邮箱时代,我先跟大家讲一讲QQ 邮箱的故事。

其实,QQ 邮箱经历过一个很波折的过程。

2005 年当我们接手QQ 邮箱的时候,当时QQ 邮箱在中国排名很靠后,没有人重视,可以说接手过来是一个烂摊子。

当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烂摊子,毕竟排名十来名数据上也是挺大的。

于是,我们组织了团队做这个事情,目标是把QQ邮箱做好。

我们在第一年的时候就努力去做这个事情,其实大家也很投入,用的方法也是最“正统”的方法。

比如,我们会去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研究世界上最领先的同类产品,并且尝试去学习它,把功能做得很复杂。

当时这一块领先的产品是微软的 hotmail ,我们就想我们要做中国的 hotmail ,然后我们就去做。

怎么做呢?认为当时公司有非常科学的流程管理,有非常科学的整个研发设计一套方法论,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论来做吧最后做的结果是非常失败。

因为用户进来发现产品非常慢,每一个操作又很烦琐,所有功能看起来都没有什么亮点,因此用户很快就流失了。

但是呢,每次公司内部汇报里面,我们都有很多东西可以说——我们这个月又做了什么新的东西,整个技术水平又往前迈进多少步,等等。

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年我们做的所有事情,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团队用了一些非常平庸的方法去做出来一个非常平庸的产品”,而且是不知不觉的。

所谓不知不觉的就是说,我们不知道自己做得有多糟糕,我们只是觉得自己用的是最合理的、大家都用的方法,我们没有犯什么错。

这里还是有几位邮箱的老同事,这几位老同事应该回想一下,大家不会认为我们 05 年多的事情有什么离谱、出格的地方,我们该做的都做了,和我们大家现在做的事情可能真的是一样的。

但是你回头看、或者对比来看才会知道有多糟糕。

我说这一段话应该引起大家非常非常大的警醒,因为我引申的意思是说,也许现在大家做的事情就跟我们当年邮箱团队开始阶段做的事情一样:大家做一个非常平庸的事情,最后产出非常平庸的结果,只是大家现在没有感知到,大家还以为我们在用一个很好的方法在做一个很好的事情。

等到时间过去了,等到我们遭遇失败了,大家才会想到原来我们所有方法都是错了。

在06 年的时候因为糟糕到了极点,物极必反,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想办法来解决它了,反而团队开始去思考说我们怎么样让一个触底的东西能够反弹上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在06 年的时候,邮箱团队开始思考这个危机,认为再按照现在的方式推进是不行了。

我们要不让它死掉,要不重新找到一条出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