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选择——论屈原和司马迁的人生选择
从屈原到司马迁亦谈生死
从屈原到司马迁亦谈生死作者:杜晓娟来源:《新课程·教师》2015年第06期摘要:通过屈原与司马迁的生死对照,探讨他们及现代国人之生死观。
关键词:屈原;司马迁;生死观楚国的屈原曾在与渔父的对话中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看出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西汉的司马迁这样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在司马迁看来,死要有意义、有价值,不能如鸿毛般轻易死去,而今我也从屈原和司马迁两人身上谈谈他们及现代国人的生死观。
一、屈原与司马迁之生死对照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楚国杰出的政治家。
因被奸人所害而流放,楚亡后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面对汨罗江,选择了“悲壮”之路,用死亡来捍卫自己心中的神圣。
只给人们留下了《楚辞》和《离骚》,留下了他不屈的性格和纯白无暇的人格。
而他本人也被后世公认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38岁时他继承了父亲司马谈的太史令官职,经多年苦心准备,正式开始完成《史记》的编写工作。
后司马迁因同情降将李陵,被处以残酷的宫刑。
面对奇耻大辱,他选择了在狱中含垢隐忍,并最终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有人说司马迁有一面镜,一面历史的镜,照出了上至轩辕、下至武汉的人生沧桑。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无论是屈原的死还是司马迁的生,他们皆是胜利者,都让世人看到了他们流传百世的一面。
二、古人之生死观所谓生死观,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那么面对生死,靠什么评价,又依赖于什么呢?1.以不朽与做人的基本信念评价生死从人类有意识以来,就知道有生必有死,可理智知道永生是不可能的事,就催生了不朽的理论。
古人对不朽有三个经典标准:立德、立言、立功,并很有把握地认为,只要做到了这三条之一,就可以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于是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都不约而同地为了实现不朽这一目标奋斗不息。
从现代的角度看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生
从现代的角度看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生“生与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屈原选择死以明志,司马迁选择隐忍著书。
古人义举可钦可敬。
而我们当代人又要选择怎样一种生命观呢?屈原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
在忠君爱国的思想支配下,敢于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古代贤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现。
他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
他认为美政就是看君主能否解决民生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正是因为他的爱民、忧民、为民,他才为人民所爱戴。
而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始终不肯“变心以从俗”,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杀身成仁。
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存,用完全的屈辱铺写的生存,一种令肉体与精神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
司马迁身为史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
假如就为此而死,按照他的话来说,也算是“重于泰山”,但是,他还有必须活下来的理由,他要完成史记,他要完成自己最终的理想,在生死面前,他选择了为事业而隐忍苟活。
我从一个当代人的角度看来,当一个人才能未尽,功名未立之时,他的死不过如九牛一毛,不能产生任何的影响。
既然屈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他所针对的是广大的百姓,为的也是使平民能够安居乐业。
而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依靠君主的权利,也就是说君主只是一种工具。
朝代在变,伴随着君主也在变,但人民是不变的,屈原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目的,也应该是不变的。
所以他没有必要为一个朝代的灭亡,而灭亡自己。
相反,他应该找准时机,选择适合的君主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就像魏征,他也是前朝的大臣,为什么又对李世民尽忠职守?他为的也是人民,而不是为一代君主是否能够流芳百世。
死亡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我认为这是逃避现实。
屈原的死,没有换来盛世,反而会使他的政敌暗暗窃喜。
社会失去了一个醒着的人,一个清白的人,只会让社会更加的混浊,众人更加的昏迷。
关于生死抉择的素材
关于生死抉择的素材
生死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它涉及到人生中的许多关键抉择,包括职业选择、人际关系、道德观念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生死抉择的素材:
1. 屈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面对国家危亡和个人生死抉择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国家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的《离骚》一诗,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生死抉择的典范。
2. 司马迁: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在面对生死抉择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完成《史记》的撰写。
他的事迹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也成为了生死抉择的典范。
3. 抗日战争时期的烈士:在抗日战争期间,许多烈士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国家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也成为了生死抉择的典范。
4. 新冠疫情期间的医护人员:在新冠疫情期间,许多医护人员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为抗击疫情而奋斗。
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也成为了生死抉择
的典范。
生死抉择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它涉及到人生中的许多关键抉择。
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于司马迁求生屈原求死的作文
关于司马迁求生屈原求死的作文说起生死这档子事儿,还真挺让人琢磨不透的。
就像司马迁和屈原,一个求生,一个求死,这背后的弯弯绕绕,值得咱们好好扒拉扒拉。
先说司马迁,那家伙可是经历了一场大难啊!李陵之祸,让他直接被扔进了命运的大坑。
被处以宫刑,这在当时,那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可司马迁愣是没选择一死了之,他求生的欲望那叫一个强烈。
为啥呢?我觉得啊,他心里头装着的东西太多啦!他要完成那部,那可是他的心血,他的梦想。
就好像一个建筑师,好不容易画好了大楼的蓝图,正准备一砖一瓦盖起来呢,能因为一点挫折就拍拍屁股走人吗?不能啊!司马迁也一样,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要是就这么两腿一蹬,那可就真成了泡影,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他的求生,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对自己使命的坚守。
他要把历史的真相、人物的兴衰都记录下来,留给后人。
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
想象一下,他在那牢房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不是咬着牙,攥着拳头,心里头一遍又一遍地给自己打气:“司马迁啊司马迁,你不能倒,还等着你呢!”那种煎熬,那种挣扎,一般人真受不了。
再说说屈原,这也是个让人心疼的主儿。
他满心满肺都是对楚国的爱,爱得那叫一个深沉。
可楚国的那些个当权者不争气啊,把个好好的国家弄得乌烟瘴气。
屈原呢,一腔热血没处洒,满心的抱负实现不了。
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找不到出路了,对楚国的未来彻底绝望。
他的求死,不是懦弱,而是一种绝望中的抗争。
就好比你一心一意对一个人好,为他付出了一切,可他就是不领情,还把你往死里伤,你说你心里啥滋味?屈原就是这样,他的心被楚国伤得透透的,觉得活着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投身汨罗江的时候,心里估计是又悲又愤:“楚国啊楚国,我是没法救你了,就让我以死明志吧!”那江水冷冰冰的,可屈原的心更冷。
他是带着满心的不甘和无奈走的。
咱再回到现实生活中瞅瞅,其实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有时候,我们遇到困难,也会面临类似的抉择。
是咬咬牙坚持下去,还是干脆放弃?比如说,你一直梦想着开一家自己的小店,可前期筹备的时候,资金不够,手续麻烦,各种问题一股脑儿地涌过来。
死节与苟活——屈原与司马迁生命价值观比较
死节与苟活——屈原与司马迁生命价值观比较
屈原与司马迁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两个伟大的文学家。
他们的政治观点、生活理性,都令人叹为观止,其中尤以其生活价值观尤其引人注目。
屈原生命价值观把死亡看做一种荣耀,他认为:“苟且离乱度日,死亦为鬼雄”。
他相信,死亡可以让人成为永恒的英雄,拥有不可磨灭的伟大荣誉,有无穷的崇高,所以他自己走上死路,以牺牲自己来护卫让父老乡亲受益的自由机制。
司马迁生命价值观与屈原不同,他认为“乃有益之道,勿受之以死。
”,司马迁不认为死亡是一种荣耀和崇高,他相信只有在活着的状态下,人们才能够继续成长,只有不断地竭力奋斗,人们才能真正体现价值,他认为苟活着才是幸福的。
屈原与司马迁这两个伟大的文学家,产生了独特的生命价值观,也为我们提供了人生道路上的参考。
无论是“死节”还是“苟活”,它们都是一种励志,可以让我们学习如何面对死亡或者生活,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屈原和司马迁不同的人生选择
屈原和司马迁不同的⼈⽣选择屈原和司马迁不同的⼈⽣选择司马迁屈原两⼈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家,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学著作,其中屈原的主要著作有《离骚》、《九问》、《楚辞》等,⽽司马迁最⼤的成就是《史记》。
同时司马迁屈原的命途也都⽐较坎坷,司马迁受宫刑下狱,屈原被贬谪流放,然⽽不同的是两个⼈的背景、地位以及⾯对坎坷命途的态度。
屈原画照屈原是⼀个富有浪漫情怀的爱国词⼈,同时也是⼀个⼿握实权的⼤⾂。
⾯对奸⾂⼩⼈的迫害,感性的屈原眼看国家处于危机之中却⽆能为⼒,忧国忧民的他想⽤死来唤醒当权者和⽼百姓。
被流放的屈原⾝⼼遭受着巨⼤的痛苦,他始终不肯变⼼以从俗,世⼈皆浊,唯有⼰清,这种孤独让他每⼀天都⾝处煎熬之中。
他只能以死明志,对于屈原这种杀⾝成仁的做法,我们也应当表⽰钦敬,他可以⽣也可以死,但他毅然选择了死亡。
司马迁与屈原不同的是,司马迁是⼀个并没有多少实权的史官,但他对历史却是⼗分了解,他能忍辱负重的活下来完成史记,可以看出他的⼈⽣观与价值观同屈原有着很⼤不同。
没有民族⼤义负担的司马迁更能够做好⾃⼰的本分⼯作,全⾝⼼完成《史记》。
如果他选择死亡,后世将没有《史记》,司马迁也不会流芳千古。
但司马迁终究是看透了很多事情,明⽩⾃⼰活着的价值,他要给后⼈展⽰⼀个完整的历史。
司马迁屈原虽然有着不同的命运结局,但两⼈都是后⼈传颂的对象,也将永远值得后⼈敬仰与怀念。
鸿门宴鸿门宴司马迁故事介绍《鸿门宴》是收录在司马迁的《史记·项⽻本纪》中的⽂章,它对项⽻宴请刘邦的故事做了⼀个详细的描述,具有⾮常⾼的阅读和研究价值。
影视剧中的司马迁陈胜吴⼴起义之后的第三年,各地都积极响应号召,⼀时间全国各地出现了多股⼒量,其中包括楚国的贵族项梁、项⽻叔侄,和农民起义军的主要⼒量刘邦。
刘邦投靠了楚国,项梁在⼀次战役中战死。
公元前207年。
楚怀王派项⽻去解救被秦国军队包围的赵国,另外⼜派了刘邦带兵去攻打函⾕关。
⼤军临⾏之际,楚元王与⼆⼈约定谁先⼊关,谁就能被封为关中⼤王。
屈原与司马迁生命价值观比较
屈原与司马迁生命价值观比较(2008-06-24 23:09:48)转载▼标签:生命价值观腐刑《史记》李陵教育分类:备课材料屈原遭受奸佞小人陷害,不愿苟活终至投江而死;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要“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最终著成《史记》。
《屈原与司马迁生命价值观比较》为题写篇小论文。
博主之见:两人对生命的理解似有不同之处:屈原选择了慷慨赴死,司马迁选择了忍辱负重。
但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生命的形式,两个人对生命价值观的理解是有相似之处的。
两个人的生活经历有相似之处,他们都遭遇不平,满腔忧愤,他们都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抑郁忧愤之情,表现自己高洁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
屈原用其一生,来饯行自己忠君爱国的诺言;用生命之躯,来维护自己“皓皓之白”而不使自己“蒙世之温蠖”;用“九死犹未悔”的精神,来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不渝追求;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韧劲,来见证自己对真理的不懈求索精神。
屈原虽在处境困顿之时,以投江结束生命向混沌的楚君臣抗议。
而司马迁在生与死的抉择中,选择的是忍辱负重,保留生命,他认为“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在他的思想里,此时去死,是轻于鸿毛的,他要把未竟之著《史记》完成,让它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只有这样,死后才有意义,才能重于泰山。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之死,不无惋惜之意,但这并不影响司马迁对屈原精神的推崇和膜拜,也并不影响后人对屈原的崇敬。
可以说,他们两人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厚而味重的精神大餐。
相关资料: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
他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生于龙门,20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初任郎中,后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
屈原司马迁生死观作文
屈原司马迁生死观作文
《从屈原司马迁看生死观》
哎呀呀,说起屈原和司马迁呀,这两位可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嘞!
咱先说说屈原哈,他那可是个对国家超级忠诚的人呐!为了自己的国家那是操碎了心哟!你想想,他因为对楚国的爱和对那些腐败现象的不满,最后竟然投江自尽啦!这得是多大的决心和无奈呀!
就说有一次我看到江边的芦苇,那长得可茂盛啦。
我就想啊,屈原当年是不是也看到过这样的芦苇呢?他是不是在江边徘徊的时候,看着那江水和芦苇,心里有着万千的思绪呀!他觉得国家没救了,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了,干脆就选择了以这样壮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得是对国家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呐!
再看看司马迁,嘿,他可就不一样啦!虽然遭受了那么残酷的刑罚,但他就是顽强地活下去啦!他要把历史记录下来,要让后人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
我记得有一回我去参观一个历史博物馆,看着那些古老的文物和记载,我就在想,司马迁当年写《史记》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一笔一划地认真记录呀!他在那么艰难的处境下,还能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的太了不起啦!
你看,屈原选择了死,为了他心中的理想和国家;司马迁选择了生,为了他的使命和责任。
这两种生死观其实都很伟大呀!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选择,有时候可能也会面临生死的抉择呢。
也许我们没办法像他们那么伟大,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故事里得到启发呀!不管是选择生还是死,只要是出于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那就是有意义的嘞!
总之嘞,屈原和司马迁这两位古人的生死观真的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琢磨哟!
嘿嘿,我这作文写得还不错吧!。
生与死的抉择(屈原与司马迁)
生与死的抉择(屈原与司马迁)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每一个人从出生起就注定了要面对死亡,但,每一个人的死亡方式都不一样。
有的人选择自杀,比方屈原,有的人选择坚毅的活着,比方司马迁。
人在一念之间会决定好多事,有时,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
屈原和司马迁,一个断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
他们面对磨难的抗争方式完整不一样。
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持续奋斗。
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他忍耐着巨大的孤单与难过,一直不肯与世俗狼狈为奸。
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成仁取义。
关于他的抗争,我们只好表示叹服与敬佩,而不可以有任何。
谴责与谈论。
他能够死,也能够活,但是他选择了死。
这是他的选择。
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另一条路。
遭到宫刑以后,他在破败的官邸中忍耐着凄清的永夜,一阵阵的痛苦袭来。
一个铮铮铁汉变得残破不全,命运的不公,无理地降临在他身上。
人竟要这样困难无趣地活着吗无望深重地压迫在他的心头。
也许,他想到了死。
但假如一个人碌碌无为,即便他肢体健全又能如何呢事业上的侏儒不是与身体上的残破一。
样可怕吗因此,他选择持续英勇坚毅的活下去。
面对宫刑的奇耻大辱, 他固然也是“每念斯耻,汗何尝不发背沾巾也”,并且难过到“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如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但他想到未成之作,就有了活下去的动力跟勇气,终于忍气吞声,达成了父亲留下的。
修史重担。
他的功名盖世,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让后代只好敬为神明。
屈原之死,是“一死以明志”,而司马迁,未死志亦明。
究其因是由于两人之志不一样,因此对磨难的抗争方式也不一样。
屈原志在辅国安民, 政治理想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生命中的全部都环绕着政治,当他再三遇到打击,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他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对他来说,辞赋不过“小路”,而他却在不经意间留下了千古绝唱。
而司马迁志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理想在于他的《史记》,在于史有所传。
屈原与司马迁之生死观
这是何等豪迈与崇高的一步啊!他为自己的定位从朝臣转为民间第一史家了。
《史记》是一总民间文本的伟大示范。这不仅因为作者是被放逐与驱逐之士。更是由于它的立场不是取媚于某位帝王。它的观点不是沿袭于某朝某代,它是以作者个人的人文立场,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物换星移。《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指引后来人之路。它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
中国的古人有时甚至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赵氏孤儿》中的二位忠直之士在争执“谁当去送死,谁当留下保护孤儿,并负责将血海深冤告诉他申雪”时,年老的公孙杵自愿去死,自说是选择了容易的事,就请盛年的程婴承担“活”的重任吧。
近读《吴密教授事》。吴给学生讲过一个“退麝投岩”之典。出处不明。我怀疑可能是吴密先生自撰。他说,麝鹿被猎人追杀无计时,会跑到岩边,将自已身上的麝香掏出,搓入泥土,归还大地,不令猎人所得。然后,投岩而亡。吴密将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的关系比喻如此。
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
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中国古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浩气还太虚”,回归自然。中国人承认自己是从自然中来的。精,气,神为天地所化。死,是将这从大地而来的浩然气概,归还到造化它养育它的泥土和水去。回“来处去”。
在“文革”中,不少著名的知识分子罹难。其中一部分是自尽的。亦有一部分存活者,继续他们毕生未竟之业。这两种命运都是有传统出处的。前者师从屈原,后者以司马迁为训。自然,“文革”也是有出处的,“焚书坑儒”是也。
“生还是死?”
莎士比亚的名句,令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成为西方“择生择死”的思索形象。西方人士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有异。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把自我的小生命看做是民族的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故有欣慰之感。
【高一作文】我心目中的屈原和司马迁――面对生死的抉择 高中议论文600字
【高一作文】我心目中的屈原和司马迁――面对生死的抉择高中议论文600字【高一作文】我心目中的屈原和司马迁――面对生死的抉择高中议论文600字人为什么而活着?一个延亘千古的话题。
如果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生物是为了繁衍而活着,生物界不少昆虫都可以证实这一点。
但用来解释这个问题未免太生硬片面了。
两千多年前投身汨罗的屈夫子必须想不到自己的毅然诀别可以引发文坛的千古叹息。
身兼人臣,屈原很确切自己就是为什么而活著。
为楚国,或者更清楚地来说,就是为楚君。
所以当郢城陷落的消息响起时,他投河自尽了。
从此汨罗江中多了一位吟诵千载的诗人。
面对生死,他选择了死亡。
在此之时,面对同样问题的还有渔夫,他选择了生。
现代很多人都偏向于渔夫的明哲保身,认为屈原是愚忠。
不可否认,是那个时代造成了这一历史悲剧,但悲剧大多又是宏大的。
在中国历史中,这一死是壮烈的,无关他人。
时间走进天汉二年,司马迁挑选活下去的那一刻。
在此之前,他为汉武帝而活,在此之后,他赢得了自己的革命,为自己而活。
在自尊和价值之间,他挑选了价值,也获得了至今汹涌的敬重。
“真正的坚强不是为某件事殉国地死,而是为某件事卑微地活著。
”司马迁没死去,但他却赢得了重生。
选择活下去,每时每刻对司马迁来说都是煎熬。
很难想象司马迁写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心情如何,但在他选择宫刑的刹那,文坛上就有了一座厚重巍峨的大山,阴阳割昏晓。
生得了不起,死去得光荣。
前者就是司马迁,后者就是屈原。
屈原为国而活,司马迁为《史记》而活。
那么,人究竟为什么而活著?再返回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很确切地获得,人不是纯粹地为了繁殖而活,而是为了更深层次的价值。
或许这就是人类有别其他生物最关键的一点了吧。
其实纵观古今,为价值而活者比比皆是。
从屈原到司马迁,再到历朝历代数不尽的王侯将相、平民草芥。
活着,是一种伟大,死亡,也是一种伟大。
直面命运的取舍,也就是直面人生价值的取舍。
现在,恳请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而活著?。
司马迁和屈原生死观异同
屈原被人陷害,遭到 流放,看着祖国被破, 他毅然选择了自杀, 保持自己的忠贞节操。
死是人类最原始的恐惧,也是所有恐惧的 终极指向。面对生与死,应该怎样抉择呢? 儒家说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道家说 ; 佛家说 。
人正是在明知必死的前提下, 强烈地追求永生,并为此做出 不懈努力,因为理智知道永生 是不可能的事,就催生出了不 朽的理念。
轻人 于固 鸿有 毛一 ,死 用, 之或 所重 趋于 异泰 也山 。, 或
故
|
屈原的死充分说明了一点,政治是理想主义者玩不转的游戏。 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江畔浪水滔滔,一个形容枯槁的老者赤着脚、披散 着头发在沙滩上且吟且唱,冷冽的江风吹皱了他的早已破旧的楚服。 以往重视仪容的他,现在也顾不得整理自己的衣服,只是一直在江边 徘徊,一直地唱着。
满腹经纶的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践行自己的理想,希冀着 把利国利民、富国强兵的美政推向全国。然而,事实是残酷的,朝政 逐渐被子兰等奸邪小人所把持。
以宁 皓赴 皓湘 之流 白, ,葬 而于 蒙江 世鱼 俗之 之腹 尘中 埃。 乎安 ?能
司马迁 是积极 入世的, 面对挫 折百折 不挠, 忍辱发 奋。
司马迁不 赞成悲观 地结束自 己的宝贵 生命,要 想得长远, 顾全大局。
越王勾践,卧 薪尝胆,终于 “三千越甲可 吞吴”。也如 鲁迅所说:请 愿是不在其中 的,更何况是 徒手。 项羽为刘邦所 败,自刎于乌 江;文天祥受 俘,元世祖以 高官厚禄劝降, 却宁死不屈, 从容就义。
为什么司马迁会隐忍苟活,屈原却依然赴死,他们为什么有不同的选择?
为什么司马迁会隐忍苟活,屈原却依然赴死,他们为什么有不同的选择?“好死不如赖活” 意思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源自于司马迁"所以隐忍荀活",这句话演变而流转下来的。
司马迁“隐忍苟活”的原因:在司马迁遭受极为不人道的宫刑时,他可以选择以一死来求得自己的清白,求得后人的赞誉。
但他并没有选择死亡,在人生的十字路上来了个急转弯。
他想到死去的父亲司马谈遗命他完成自己尚未完成的史书,他要立志继承父业,他要忍辱负重,顶着极大的压力和痛楚来完成《史记》。
因为他懂得,人生可以创造价值,人只要不死,脚下便有路,尽管他“腐刑”后的躯体是卑微的,然而,他有伟大的思想和满腹的文才,只要通过奋斗,创造出非凡的人生价值,就可以反卑微为伟大,使生命“重于泰山”!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现实生活中的烦恼、犹疑、苦闷、凄凉、孤独、失落、痛楚、绝望等等,都不能搅乱他内心深处的宁静。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巨著,就不得不“隐忍苟活,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反之,“假令仆伏发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司马迁的生死观充满辨证法;是遵循“士可杀不可辱”的古训,舍生取义,宁死不屈,还是“弃小人,雪大耻”,以实现“名垂于后世”而“隐忍苟活”,这要综合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来分析权衡,要看怎样做才对社会、对后世更有价值和意义。
屈原“慷慨赴死”的原因:从《渔父》中可以体会出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
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
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
屈原司马迁生死观作文
屈原司马迁生死观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生命的烙印:屈原与司马迁的生死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两位伟大的灵魂——屈原与司马迁,他们的生死观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华夏文化的天空。
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生
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生读司马迁的《史记》,感触最深的是《屈原贾生列传》。
每读此章,都会遗情想像其中有关联的两位伟大人物———屈原和司马迁。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生死,但漫漫历史长河,屈原的死和司马迁的生,如此强烈的碰撞与交会,依然称得震撼心灵,激荡千古!屈原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国末期,天下大势为“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凭“博闻强志”、“娴于辞令”的杰出才能,屈原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
左徒只比令尹低一级,相当于副总理兼外长,“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应该说,能在这样大的舞台上一显身手,也算是少年得志了。
可惜,屈原毕竟只是个“业务型人才”,感情过于激烈袒露、品格又出奇的正直,既不善和“一把手”搞好关系,也不喜与同僚拉拉扯扯,这样,在他人谗言之下,逐渐为楚王疏远。
公元前305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秦的怀抱。
屈原反对,结果被楚王逐出郢都。
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郢都。
这一切让屈原绝望和悲愤:时代悲剧与个人性格因素交织,结局也就注定了。
最终,他来到汨罗江边,抱石自沉。
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有许多人为屈原的死叫屈。
的确,以屈原的卓越才能和赫赫名气,跑到其他诸侯小国,当个部级干部应该问题不大。
不愿从政,凭他吟诗作赋的高超和写材料的拿手戏,去哪个王公贵族府里当个师爷绝对绰绰有余。
就算傍个“大款”,以他在政府里长期任职形成的丰富人脉,不说赚个盆满钵满,至少日子也可以过得很滋润。
连司马迁都感叹:“怪屈原以彼之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但屈原就是屈原,屈原不得不死。
这如同谭嗣同,一旦认定“中国变法当从流血始”,便义无返顾“我以我血荐轩辕”。
又如同文天祥,身在敌营也必“不指南方誓不休”,最后“留取丹心照汗青”。
虽然谭嗣同可以选择逃亡,文天祥也可选择高官厚禄,但他们就是不得不死。
这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气节!在许多时候,气节比生命更重要。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饱经精神和生活上的摧残与痛苦,眼看国家破亡,忧心如焚,以他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人格上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注定了他必然选择殉国殉道。
关于司马迁求生屈原求死的作文
关于司马迁求生屈原求死的作文
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两个人,一个是司马迁,一个是屈原,他们对待生死那可真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呢。
再看看屈原。
屈原那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满腹的才华,一心想让楚国变得强大起来。
他给楚王出谋划策,想让楚国远离那些奸臣的蛊惑。
可是呢,楚王不听他的呀,还把他流放了。
屈原在流放的日子里,那心里的苦啊,就像江水一样滔滔不绝。
他看着楚国一天天走向衰败,自己却无能为力。
他对楚国那可是爱得深沉,就像一个痴心的人爱着一个狠心抛弃自己的恋人。
最后呢,他实在是受不了这种痛苦和绝望了,他觉得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值得他留恋的了。
于是,他就抱起一块大石头,“噗通”一声跳进了汨罗江。
他这一跳啊,可把大家给惊着了。
老百姓们都特别爱戴他,纷纷划船去找他的尸体,还往江里扔粽子,就是怕江里的鱼啊虾啊把他的身体给咬坏了。
屈原求死,那是因为他对楚国的爱得不到回应,他的理想破灭了,他觉得活着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当狂风把他的花枝折断,他宁愿凋零,也不愿意在这污浊的世界里苟且。
这司马迁求生和屈原求死,看起来是完全相反的选择,但其实他们都是有自己的坚持和信念的。
司马迁是为了文化传承,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忍辱负重地活着;屈原是为了自己心中纯粹的爱国情怀,为了那不可侵犯的尊严而壮烈赴死。
他们两个人就像两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永远闪烁着,不管是求生的光芒还是求死的决绝,都值得我们去敬仰和思考。
你说,要是你面临他们那样的处境,你会像司马迁一样求生,还是像屈原一样求死呢?反正我是觉得,不管是生还是死,能像他们这样坚守自己内心的东西,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张曼菱 择生与择死 原文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
关于择生与择死的讨论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读到《离骚》、《史记》等作品,我们常常会被作者对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所感动或者触动。
其中,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最为著名的两个案例。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楚国的忠臣。
他反对秦国侵略楚国的行为,但是却遭到了楚怀王的不信任和排斥。
屈原不得不选择了投江而死,成为了一个千古留名的悲剧英雄。
从屈原的角度来看,他选择了择死。
他看到了楚怀王的昏庸和秦国的野心,但是却无法改变这一切。
他发现自己无法为楚国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贡献,于是选择了以死明志,以示不屈的精神。
从这个角度来看,屈原的择死是出于自己对于政治的失望和对于道义的坚持。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屈原的选择也可以被解读成择生。
他虽然在政治上受到了打击,但是他仍然有着优秀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
他完全可以选择到别的国家去继续他的政治生涯,也可以选择放下政治,专心从事文学创作。
但是,他却选择了投江而死,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逃避和放弃。
从这个角度来看,屈原的选择也可以被理解为择死。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撰写了《史记》等重要的历史著作。
司马迁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来为祖国留下真实的历史纪录,以此来警示后人。
然而,司马迁的遭遇和选择与屈原有着相似之处。
司马迁因为追求真实历史,而得罪了当时的权贵。
他遭受到酷刑,被割去了鼻子、刺去了目睛,被判为宦官。
在狱中,他依然坚持不屈,继续着自己的文字创作。
他被释放出狱,但却因为受尽折磨而病逝于家中。
司马迁的遭遇可以被理解为择死,因为他明知自己会受到严刑拷打,却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
他可以选择妥协,可以选择隐忍,可以选择摆脱肉体上的痛苦。
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对真理的追求,选择了以死明志。
然而,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司马迁的选择。
他可以选择隐忍妥协,可以选择放弃自己的原则,可以选择过上宁静的生活。
但是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坚持。
从这个角度来看,司马迁的选择也可以被理解为择生。
简析屈原、司马迁之生死观
简析屈原、司马迁之生死观作者:朱胜楠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4期摘要:屈原与司马迁面对类似的困境却做出了不同选择:三闾大夫的死给后世带来的不仅仅是端午节,更多的是文化意义和爱国情怀;而太史公的活给后世留下了的《史记》和正直敢言的精神。
伟人的不同选择,给后世留下无尽思考。
二者的选择有其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并反映了其人格魅力。
关键词:屈原;司马迁;生死观[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1“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世人皆醉而我独醒”,“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市之温蠖乎!”这都表明了屈原的爱国热情和孤傲性格。
司马迁也曾感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表现自己对生死的态度。
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人生抉择,不同的命运结局,下面我们便对二人的生死观做出探讨。
一、不同的生死抉择,相同的文人情怀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人生信念、目标,如果有幸可以追求到自己的理想,人生会更加辉煌,生命也会更加有意义。
可是当人生的信念、追求再也不可能达到,甚至是所有的外部环境都对自己造成阻力的时候,放弃也不失为一种反抗、斗争方式。
1、失意人生的无奈苦楚屈原出身贵族,拥护国君统治,他为国家尽心尽力。
国君不辨忠奸,流放屈原,是第一次失望。
怀王被张仪欺骗,痛失国土,是第二次失望。
张仪再次来到楚,怀王听信谗言又放其归秦,是第三次失望。
怀王客死秦国,顷襄王更加令人失望,再度流放屈原,是第四次失望。
屈原虽遭放逐,却仍眷恋楚国,时刻惦记重返朝廷,希望楚王觉悟。
但是国君最终让他失望,秦攻陷郢,屈原彻底失去信心,“美政”理想再难实现,怀着满腔忧愤,屈原选择了死亡。
司马迁的家族世代为史官,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忠君爱国的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
元封元年,司马谈卒,司马迁从武帝封禅泰山后守丧致仕(司马迁被夺情,足见当时君臣相知)。
司马迁满怀仕途热情,甚至劝隐居的朋友出仕。
新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鉴赏-死节 苟活
生死漫漫何所向,携志前行是彼岸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古有屈原“宁赴长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自投汨罗江,以死明志;亦有司马迁于宫刑后,忍辱苟活,只为实现其志——完成“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纵观两者,生死选择或有不同,但皆持凌云之志,问鼎苍穹。
自古功业有再举,何不隐忍过乌江?
“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尼采如是言。君若有志,何妨长路漫漫?坚守志气与初心,不必在意路途的遥远与逆境的荆棘。君不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吞吴;君不见,苏武持节牧羊十九年,千磨万击,虽囚未降,终得归汉;君不见,韩信堪忍胯下辱,终成一代名将,彪炳史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君子持身,自养浩然正气,虽百邪,难辟也。人生在世,当守心中志气,无畏艰难险阻。古有身处污浊之世的文天祥,“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誓死不屈,义不降元,为民族气节而死。今有无数共产党人、革命先烈,义无反顾,前赴后继,为中国革命奉献出宝贵的生命。古往今来,有多少先贤为心中凌云之志,不惜与世长辞。人生无志,禽兽同类,人若有志,伟大同肩。心有志气无所惧,浩然正气满乾坤。
新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鉴赏-死节·苟活
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屈原“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身的高洁;司马迁在生与死的抉择中,选择的是“隐忍苟活”,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语文阅读课准备以“死节与苟活”为话题,进行班级交流,请撰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立场坚定,观点鲜明。
大江流日月,慷慨歌未央。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无论死结苟活,不必拘泥于形式,生死漫漫无定数,携志前行是彼岸。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与死的选择
——论屈原和司马迁的人生选择“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是一生颠沛流离,却忠心爱国,依然赴死的屈原。
“人或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这是遭遇了种种不幸,却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司马迁。
就个人命运而言,屈原和司马迁有相似之处,两者都“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但就生与死的选择而言,则不能做简单比较,而断定谁的选择更有意义、有价值,硬要分出个高下来。
他们对于生和死的选择不同,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政治背景不同,个人的定位追求不同。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认为这值得商榷,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
如果屈原仅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使”国破山河在”,亦未必一定要以死明志。
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
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
但作为三闾大夫的屈原必须沉江,这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惟一的坚持。
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
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而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之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
屈原所选择的是用死亡与世界的荒谬做决裂。
这种选择建立在对现实环境无法改变的绝望上, 楚国已灭,他毕生所热爱的人民,所坚持的改革已经在战火的碾压之下烟消云散了。
正如他所言的:“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社会已经不是他所期望的样子,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地呢?于是他以放弃生命求得自己心灵的安宁。
他的这种选择是理性的,也是平静的。
他死后在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反响也印证了他死的力量是何等的动人心魄。
而司马迁选择了用生对现实的不合理做出了控诉。
如果说屈原面对死亡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勇气,那么在遭受极刑的情况下还是坚持活下去便是另一种永不屈服的勇气。
司马迁未尝没有想到过死,但是他对死亡的认识与屈原不同,他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在衡量了死与生孰重孰轻之后所作的决定,既然死不能改变不合理的现实,还不如用生命来与它作场较量。
于是他选择了隐忍苟活以著史,以历史来匡扶正义、鞭挞黑暗。
这是何等的豪迈与崇高的选择啊!他把对于自己的定位从朝臣转为史学家了。
而作为一个史学家的使命与信念激励着他活下去。
事实也证明,司马迁的选择产生了巨大意义,一部《史记》让他的生命真的获得了“重于泰山”的不朽和光辉。
屈原与司马迁对于自己的定位,一个是改革失败的政治家,一个是从历史中寻求正义的史学家。
所以,屈原选择赴死,以死明志,义无反顾,留下万古悲风;司马迁选择偷生,忍辱发愤,著成《史记》,终成千古绝唱。
这两位伟大的先贤为了民族的兴盛而做出的的崇高选择,又怎有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