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飞机的动力装置
飞机的动力装置3.3.1 概述为航空器提供动力,推动航空器前进的装置,称为航空动力装置,也称航空推进系统。
它包括航空发动机以及为保证其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系统和附件,如燃油系统、滑油系统、点火系统、启动系统和防火系统等。
航空推进系统是利用反作用原理为航空器提供推力的。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航空推进系统驱使一种工质(工作介质)沿飞行相反方向加速流动,工质就在航空器上施加一个反作用力。
推动航空器前进的这个反作用力就是推力,其大小等于工质质量与工质在推进系统内加速度的乘积。
发动机是飞行器的动力源,它的性能对飞行器性能有极重要的影响。
人们常形象地称之为飞行器的心脏。
与航空器的发展史一样,航空发动机也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
1885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在技师泰勒的帮助下,设计制造了一台活塞式汽油发动机,1903年将这种发动机和螺旋桨装于莱特兄弟制造的一架双翼飞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有动力的飞行,开创了飞行的新纪元。
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所有带动力的飞行器都毫无例外的以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为动力装置。
飞行速度乘推力即是发动机需要提供的推进功率。
如果不考虑由螺旋桨轴功率转变为推进功率过程的损失,则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就等于推进功率。
1943年左右,活塞式发动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单台发动机的功率可达2800kW,,耗油率近似为0.3kg/(kW.h),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比值等于1.0~1.4kW/kg,1935年,德国人汉斯 • 冯 • 奥海因 (Hans von Ohain) 博士开始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喷气发动机 HeS-3A 的设计,于1936年完成研制。
该发动机的发展型 HeS-3B 由海特尔 • 昆特 (Hertel Günter) 博士完成,推力约400daN ,装于首架喷气式飞机亨克尔He-178 上,1939年8月27日完成首飞,使飞机的飞行速度达到700 km/h 。
1942 年,另一位德国人海尔伯特 • 瓦格纳 (Herbert Wagner) 教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轴流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研制。
普惠发动机发展史
普惠发动机发展史
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概括:
1. 早期阶段(1900):普惠公司成立于 1904 年,最初主要生产航空发动机。
在 20 世纪初,普惠推出了多款发动机,如 1914 年的普惠“小鸟”(P&W Wasp),这是一款具有创新性的星型发动机。
2. 20 世纪 50 年代:普惠公司开始研发喷气式发动机。
1954 年,普惠推出了 PW-2000 发动机,这是普惠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
随后,普惠不断推出新款喷气发动机,如 PW-3000、PW-4000 等。
3. 20 世纪 90 年代:普惠在涡扇发动机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1995 年,普惠推出了 PW4000-110 发动机,这是普惠第一台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GTF)。
然而,由于某些原因,PW4000-110 发动机并未成功量产。
4. 21 世纪初:普惠继续在发动机领域创新,推出了 PW1000G 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采用了齿轮传动技术,具有较高的燃油效率和较低的排放。
2007 年,日本三菱公司选择了 PW1000G 发动机作为其下一代支线客机 MRJ70/90 的动力。
随后,巴西庞巴迪公司也将 PW1000G 发动机选为其下一代支线客机 C 系列(C110 及 C130)的动力。
5. 至今:普惠发动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涵盖了民航、军事、工业等领域。
普惠不断优化和升级发动机产品,如 PW1100G、PW1500G 等,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普惠发动机发展史是一部充满创新和挑战的历程。
从最早的星型发动机到如今的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普惠始终保持着在发动机领域
的领先地位。
航空发动机解析
动能而产生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前进。
特点:完全依赖燃气流产生推力,速度较高,油 耗比涡扇发动机高,采用了涡轮驱动压气机,因 而在低速时也有足够的压力来产生强大的推力, 但是又限制了飞机速度。
涡喷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类型(三)
• 涡扇发动机
• 工作原理:燃气发生器出口的燃气在低压涡轮中进一 步膨胀做功,用于带动外涵道风扇,使外涵道气流的 喷射速度增大,剩下的可用能量继续在喷管中转变为 高速排气的动能
燃烧室
涡轮机
• 作用:使高温高压燃气膨胀做功,把 燃气中的部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输 出涡轮功带动压气机和其他附件工作 • 分类:轴流式和径流式 • 特点:轴流式,尺寸小、流量大、效 率高,适用于大功率的动力装置 径流式,级功率大,工作可靠 性好,对于小流量的涡轮还具有较 高的效率
• 作用:进一步压缩空气,为燃烧,冷 却等方面提供压缩空气。 • 基本类型:轴流式 离心式 混合式
压气机
• 设计要求:
• (1)满足发动机性能的各项要求,性能稳 定,稳定工作范围宽; • (2)有足够的强度,适宜的刚度和更小的 振动; • (3)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 • (4)工作可靠,寿命长; • (5)维修性、检测性好,性能制造成本比 高
航空发动机
小组成员:王晨 赵丹 周玉鑫 李龙
概要
• • • • •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航空发动机类型 核动力在航空中的应用 航空发动机结构组成 国内航空发动机发展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一)
• 1.活塞式发动机时期:
莱特兄弟(1903) 8.95 kW的功率,重量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 伊斯潘诺-西扎V型液冷发动机 功率 130~220kW, 功重比为0.7kW/daN左右。飞行速度超 过200km/h,升限6650m 双排气冷星型发动机 功率600~820kW, 飞行速度已超过500km/h,飞行高度达10000m,功 重比超过1kW/daN 狄塞尔循环活塞式发动机 功率为150 kW; 耗油率0.22 kg/(kW· h)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航空发动机诞生一百多年来,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前40年(1903~1945),为活塞式发动机的统治时期;后60年(1939~至今),为喷气式发动机时代。
在此期间,航空上广泛应用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先后发展了直接产生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
亦派生发展了输出轴功率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一、活塞式发动机统治时期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曾作过各种尝试,但是多半因为动力源问题未获得解决而归于失败。
最初曾有人把专门设计的蒸汽机装到飞机上去试,但因为发动机太重,都没有成功。
到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
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
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2.6m的木制螺旋桨。
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36.6m。
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活塞式发动机不断改进完善,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其技术的顶峰。
发动机功率从近10kW提高到2500kW 左右,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重力之比,简称功重比,计量单位是kW/daN)从0.11kW/daN提高到1.5kW/daN,飞行高度达15000m,飞行速度从16km/h提高到近800km/h,接近了螺旋桨飞机的速度极限。
20世纪30~40年代是活塞式发动机的全盛时期。
活塞式发动机加上螺旋桨,构成了所有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和侦察机的动力装置;活塞式发动机加上旋翼,构成所有直升机的动力装置。
RR公司介绍
双轴的工业用RB211设计
带动力涡轮的双轴结构的工业用RB211燃气轮机
用动力涡轮代替原航空发 动机的低压级
RT61动力涡轮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世界级的支持服务。
提升和改正
提供技术意见
能为用户做什么? 长期服务協议
组件供应 以前的设备
RR公司动力介绍
市场上最大航改型燃机 世界上高等级的
严格和可靠的 船用燃机
产品功率 在市场上功率最大的管道压缩机 RR公司的发展
二种基本的使用技术
油.气输送
发电站
中国的西气东输管线
中国最主要的天然气管线 *12台由RB211燃机驱动的管道压 缩机。 *8台由电机驱动的管道压缩机 *总长约3000英里。
海豚计划---工业用Trent
*大量的航改型燃机被应用到油.气输送。 *从卡塔尔到阿联酋的天然气管道输送。 *Trent航改型燃机和德兰公司的压缩机,总 功率为167MW。 *有300英里在水下。
以Trent为基礎的工业用的最好的发动机
如何在燃气发生器上使用航空发动 机技术?
三轴的航空发动机设计
修理.检查
专家解答 发动机和模块交换
现场服务 培训 发动机租借
RR公司下一步计划
Trent高函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
Trent 家族
Trent1000高函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
函道比
热力学方面的改进 涡轮进口温度
压比
降低油耗率
RB211的发展
标准的RB211
长度增加200mm
功率增加到38MW
RR公司介绍
RR公司为天空,海洋和陸地提供动力
动力系統用于
喷气客机
军用飞机
海运
动力站
RR公司统计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及工作原理
飞机开始用于军事用途,对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增加。
活塞发动机时代
20世纪20年代至40 年代:活塞发动机成 为主流动力装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活塞发动机的制造规 模和性能达到高峰。
20世纪30年代:随 着材料和制造技术的 进步,活塞发动机的 性能得到提升。
喷气发动机时代
01
02
喷气发动机
工作原理
喷气发动机通过高速喷射 燃料和空气混合物产生推 力,其工作原理与活塞发 动机截然不同。
高速飞行
喷气发动机适合高速飞行, 能够在短时间内加速至最 大速度,使飞机达到较高 的飞行速度。
广泛应用
喷气发动机广泛应用于现 代民航客机、战斗机和轰 炸机等。
涡轮发动机
工作原理
涡轮发动机利用燃气在涡轮中膨胀产生动力,驱 动压气机和风扇旋转,产生推力。
03
20世纪40年代
喷气发动机的发明,标志 着航空发动机进入新的时 代。
20世纪50年代
喷气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和 材料取得突破,性能得到 显著提升。
冷战期间
喷气发动机成为军用飞机 和导弹的主要动力装置。
涡轮发动机的崛起
20世纪60年代至今
涡轮发动机在民航和军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70年代
涡扇发动机的出现提高了燃油效率和推进效率。
活塞发动机
1 2
早期航空发动机类型
活塞发动机是早期飞机的主要动力来源,其工作 原理是通过燃料燃烧产生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 动,进而驱动螺旋桨旋转。
效率与功率
活塞发动机的效率与功率相对较低,且随着飞行 速度的增加,功率逐渐下降,限制了飞机的性能。
3
应用范围
目前活塞发动机主要用于轻型飞机、直升机和部 分小型公务机。
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发展史
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发展史一、引言航空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航空发动机则是航空工业的核心。
航空发动机材料作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发动机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介绍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发展史。
二、早期材料在20世纪初期,飞行器的速度和高度都比较低,因此对于材料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当时主要使用铝合金和钢材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材料。
这些材料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在当时已经能够满足基本需求。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飞行速度和高度都有了明显提升,对于航空发动机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时候开始使用镁合金和钛合金等新型材料来制造航空发动机。
这些新型材料具有更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在当时被广泛应用。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开始使用高温合金和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来制造航空发动机。
这些新型材料具有更好的抗热性能和轻量化特点,使得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五、现代航空发动机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航空发动机材料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目前主要使用的航空发动机材料包括镍基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
这些新型材料具有更好的强度、抗腐蚀性能和轻量化特点,可以满足现代高速飞行器对于航空发动机材料的严格要求。
六、结论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发动机材料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从最早期简单的铝合金和钢材到现在应用广泛的镍基合金、钛合金和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为航空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发展将继续引领着航空工业向前发展。
世界航空发动机手册
世界航空发动机手册摘要:I.引言- 介绍世界航空发动机手册II.航空发动机的概述- 航空发动机的定义- 航空发动机的分类III.航空发动机的历史- 活塞发动机- 涡轮发动机- 喷气发动机IV.航空发动机的性能- 动力输出- 燃油效率- 可靠性V.航空发动机的制造商- 通用电气- 普拉特·惠特尼- 罗尔斯·罗伊斯VI.航空发动机的应用- 民用飞机- 军用飞机- 无人机VII.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 更高效的发动机- 更环保的发动机- 更安全的发动机VIII.结论- 总结航空发动机手册的主要内容正文:世界航空发动机手册是一部详尽介绍航空发动机的著作。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为飞机提供动力。
从最初的活塞发动机到现在的涡轮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活塞发动机是航空发动机的起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
随后,涡轮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相继问世,为航空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涡轮发动机以其高功率密度和低燃油消耗率成为航空发动机的主流。
喷气发动机则以其高速性能和高度性能在军用飞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是衡量其优劣的重要指标。
动力输出是发动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决定了飞机的飞行性能。
燃油效率是指发动机在飞行中消耗的燃油与产生的推力之比,是衡量发动机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可靠性则是指发动机在一定时间内正常工作的能力,是保证飞机安全飞行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航空发动机市场上,通用电气、普拉特·惠特尼和罗尔斯·罗伊斯是三家主要的制造商。
他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飞机,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航空发动机也在不断进步。
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将更加高效、环保和安全。
高效发动机可以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降低航空运输成本。
环保发动机可以减少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安全发动机可以提高飞机的安全性,防止事故发生。
总之,世界航空发动机手册是一部全面介绍航空发动机的著作。
发动机发展历史
《发动机发展历史》嘿,朋友们!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中那些风驰电掣的汽车、翱翔蓝天的飞机,它们的核心动力来自哪里呢?没错,就是发动机!今天,就让我来给你讲讲发动机那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保证让你大开眼界,直呼过瘾!一、古老的起源:你能想象吗,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对动力有了初步的探索。
那时候,没有高科技,没有精密的仪器,但人类的智慧可是无穷的。
就像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轮子,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开端,为后来的交通工具奠定了基础。
而发动机的雏形,也在那个时候悄然萌芽。
比如说,古代的水车,那就是利用水流的力量来转动轮子,从而带动其他装置工作。
这就好比是发动机的早期“祖先”,虽然简单粗糙,但却蕴含着动力转化的原理。
想象一下,在潺潺的溪流边,水车慢悠悠地转动着,为农田灌溉提供着动力,是不是很神奇呢?这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啊!二、蒸汽时代的轰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来到了蒸汽时代。
哇哦,这可是发动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蒸汽机的出现,简直就像一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你知道吗,蒸汽机的原理其实就是利用蒸汽的力量来推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动力。
就像一个大力士,在蒸汽的“鼓舞”下,不停地发力。
当时,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山、交通运输等领域。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火车啦!那冒着滚滚浓烟的蒸汽火车,拉着长长的车厢,在铁轨上呼啸而过,气势磅礴。
坐在火车上,感受着那强烈的震动和轰鸣声,仿佛能听到时代前进的脚步。
我记得有一次去参观一个老式火车博物馆,看到那台巨大的蒸汽机,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它虽然已经老旧,但却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旁边的一位老人还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起了他年轻时坐火车的经历,那眼神里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科技进步的感慨。
这就是蒸汽时代的魅力,它不仅带来了动力的飞跃,还承载着人们的回忆和情感。
三、内燃机的崛起:蒸汽时代过后,内燃机闪亮登场啦!这可是发动机家族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哦。
内燃机的出现,让动力变得更加小巧、高效,也为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发动机的发展史范文
发动机的发展史范文发动机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交通运输、能源生产以及军事等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进步和创新,下面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蒸汽机时代(17世纪-19世纪)蒸汽机是发动机的始祖,其原理是利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17世纪,英国工程师托马斯·萨维里(Thomas Savery)发明了第一台可用的蒸汽泵。
后来,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对萨维里的设计进行改良,发明了蒸汽机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一发明在1800年左右开始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矿山排水,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第二阶段:内燃机时代(19世纪-20世纪)内燃机是现代发动机的基础,其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转化为机械能。
在19世纪下半叶,法国工程师埃蒙·德尔莫特(Étienne Lenoir)发明了第一台可行的内燃机。
德尔莫特的发动机采用了煤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作为燃料,并利用电火花点火。
随后,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Nikolaus Otto)对内燃机进行改进,发明了具有四个行程的柴油机,被称为奥托循环。
奥托的发明被认为是内燃机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第三阶段:航空发动机时代(20世纪)20世纪初期,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型的航空发动机。
德国的奥托·范·波肖(Otto von Pesho)和鲁道夫·希尔舍尔(Rudolf Hermann)等工程师,独立发明了具有压气机的涡轮发动机。
这一发明将航空工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飞机的速度和高度提供了更大的提升。
随着二战爆发,喷气式发动机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德国的恩斯特·海因克尔(Ernst Heinkel)和汉斯·冯·奥巴(Hans von Ohain)分别独立发明了喷气式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利用压气机将大量空气压缩,然后经过燃烧室后加热,产生高速气流推动飞机前进。
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报
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报告一、序言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和可操作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的飞行,首次飞行留空时间仅持续12秒,飞行距离为36.6米,当天持续最久的一次飞行是由哥哥威尔伯·莱特驾驶的第四次飞行,持续时间59秒,飞行距离260米。
这次飞行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后来百年里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将持续至不可知的未来。
而航空发动机作为飞行器的核心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航空器的发展水平。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大概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在这个时期内,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第二个时期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60余年的时间,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逐渐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气时代,成为航空发动机的主流。
如今,航空发动机的第一个百年已经远去,新的航空百年正在赶来,各种新概念、非传统的航空发动机开始崭露头角,如脉冲爆震发动机、多核心机发动机、组合发动机、模拟昆虫扑翼飞行的电致伸肌动力发动机和利用螺旋桨推进的太阳能、燃料电池、微波电动发动机等。
可以想象,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必定更加稳定与高效,航空发动机的种类也会得到极大的扩展与充实。
二、活塞式发动机莱特兄弟首飞所驾驶的“飞行者”一号所用的发动机并非出自著名的企业或发明家,而是一位普通的修理技工查尔斯·泰勒之手。
这是一台设有自动进气阀的液(水)冷、四缸、四冲程直排卧式活塞式汽油发动机(图1),图1 “飞行者”一号发动机结构示意图汽缸内径101.5毫米,冲程104.8毫米,排量3.398升,压缩比4.4,长期工作功率9千瓦(约12马力),短期可达12千瓦(16马力),净重量64千克(无燃料),工作重量81千克(带燃料、水和附件),功重比约为0.148~0.20马力/千克。
这些指标不但令当时技术成熟的蒸汽机望尘莫及,在当时同类的活塞式发动机中也是佼佼者,完全可以满足飞行的要求。
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企业技术发展历程
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企业技术发展历程[摘要]:自从莱特兄弟通过动力飞行实现人类的飞行梦想,人类从此不断挑战飞行的极限,而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是保证这一挑战实现的动力基石。
百年来,航空发动机市场波诡云谲,而岿然屹立的却有三大航空发动机企业。
继承与发展、合作与竞争、创新与保守,究竟是什么锤炼了这三个强企的成功?[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历程罗·罗公司通用电气普·惠公司中图分类号:v211.6 文献标识码:v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 0507-01一、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公司罗·罗公司创立于1904年,早期从事活塞发动机的设计、制造、生产。
一战爆发后,罗·罗公司凭借着丰富的机械经验转入航空发动机领域并推出梅林发动机,经过涡轮增压、采用空气冷却器和燃油喷射装置及高辛烷值航空汽油,发动机功率可达2050马力。
二战中,梅林发动机装备在喷火、飓风、野马战斗机上,名噪一时。
伴随着对活塞发动机改进的同时,公司高层开始关注惠特尔的喷气发动机概念,并在1942年取得喷气发动机发明,开启了罗·罗公司的航空喷气发动机时代。
1944年,罗·罗公司开始研制推力达2210dan的“尼恩”喷气发动机,同年十月即试车成功,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喷气发动机。
罗·罗公司另一个卓越贡献是:开发了世界上第一种投入使用的涡扇发动机——rb80“康威”。
罗·罗公司又以“康威”为基础又开发了一种更小的发动机——rb163“斯贝”。
“斯贝”采用和“康威”相同的双转子结构和低涵道比设计,推力达5450dan。
“斯贝”发动机是英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大修间隔达10000小时,极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20世纪60年代后期民用航空业蓬勃发展,为此罗·罗公司应市场需求发展了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rb211。
航空发动机
莱特兄弟成功的原因?
• 众所周知:莱特兄弟并不是第一个尝试做飞机的人? 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前辈无法成功?
莫急!莫急! 答案即将揭晓
当然是有一颗“强劲”的发动机呀!
•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 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 机上进行飞行试验。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
未来无人机的动力源
在世界航空发展史上,飞机性能的提高都离不 开性能更好的航空发动机的支持。新时代的无人机 的发展离不开更加先进的发动机,然而放眼当下, 最常见的则是使用清洁能源的电动机,其次就是以 汽油等为燃料的活塞发动机。 最近有人提出用燃料电池作为电动机动力源, 而且实验成功。而我个人则认为多种能源混合型的 发动机或许就是未来几年的主流。 当然,我们可大胆设想,未来的发动机的动力 是否会是核能、太阳能等能源呢?发挥我们的想象, 一切皆有可能!
涡桨发动机
涡桨工作原理图
5.桨扇(无涵道风扇发动机)
桨扇发动机
桨扇工作原理图
6.脉冲式发动机
脉冲发动机
脉冲工作原理图
7.超燃冲压式发动机(超声速燃烧冲压式发动机)
超燃冲压发动机
超燃冲压工作原理图
各类航空发动机的优缺点
一.活塞式发动机
1.自重大 2.震动大 1.低速情况下发动机 3.高速时耗油量大
Part
2
航空发动机的历史
航空发动机百年史——两个时期
• 第一个时期 从1903年莱特兄弟 的首次飞行开始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 止。 活塞式发动机统治 了40年左右。
• 第二个时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至今。 60年来,航空燃气 轮机取代了活塞式发 动机。 航空燃气轮机开创 了喷气时代。
斯特林发动机发展史
斯特林发动机发展史
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热力循环发动机,与内燃机不同,它的工作循环是由外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引起的气体膨胀和收缩来完成的。
该发动机具有高效率、低噪音、低振动、长寿命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船舶、陆地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斯特林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16年,英国神学家罗伯特·斯特林发明了一种基于气体膨胀和收缩原理的发动机原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斯特林发动机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20世纪初期,斯特林发动机在航空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
1915年,英国的诺曼·德·布鲁姆菲尔德成功地应用斯特林发动机于一架飞机上进行试飞,并且获得了成功。
此后,斯特林发动机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发动机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斯特林发动机的性能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开始研究斯特林发动机,旨在开发出一种高效率、低噪音的航空发动机。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NASA于1971年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斯特林发动机。
该发动机的效率高达40%,远远高于传统发动机,标志着斯特林发动机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年来,斯特林发动机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由于其高效率、低噪音、低振动等优点,它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生物质、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技术。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简史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简史作者:钱锟李怡然来源:《航空世界》2015年第10期起源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研究工作最早可追溯到二战之前,早在1930年,英国皇家空军技术军官弗朗克·惠特尔爵士( Frank Whittle)就率先提出了涡轮喷气式推进的概念,从而被公认为“现代喷气式发动机之父”。
惠特尔的喷气式发动机理念先进,但是推进效率非常低下,名不见经传的匈牙利工程师雅各·简德拉斯克(Gy rgy Jendrassik)在惠特尔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动机概念——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他的思路是:若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一定,要提高喷气式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就要尽量加大喷气式发动机的气流量(即简单理解为在同等发动机功率的条件下尽量推动更多的空气),这样就可降低喷气式发动机排气速度和飞行速度的差值,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推进效率。
如能在涡轮喷气发动机上装一副由涡轮驱动的螺旋桨就可以有效加大喷气式发动机的迎风面,大幅增加喷气式发动机的气流量,并能降低喷气式发动机排气速度,从而显著提高喷气式发动机的推进效率,这就是今天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最初雏形,按照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的观点看,也可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理解为外涵道(或者说涵道比)无限大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雅各·简德拉斯克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于1937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种涡轮螺旋桨发动机CS-1,并用自己的名字给新发动机命名,据推算CS-1功率达到294千瓦。
1940年,雅各·简德拉斯克的CS-1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进行了地面试车,并计划装在匈牙利国产Varga RMI-1 X/H 型双发侦察/轰炸机上进行飞行试验。
但随着二战的爆发,匈牙利被绑上纳粹德国的战车,CS-1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发展被迫取消。
萌芽二战中,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1945年二战结束前夕,德国已经有13种喷气式发动机实现了飞行,其中发展最为成熟、走得最远的喷气式发动机,也被公认为是现代喷气式发动机鼻祖的就是容克斯公司的Jumo-004发动机,Jumo-004是世界上最早投入使用的喷气式发动机,也是最早使用的轴流式喷气式发动机。
世界军用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发动机数值模拟及仿真技术课程作业题目:世界军用航空发动机发展历史院系:能源科学与工程班级:1202103姓名:刘禹萱学号:1120200607©哈尔滨工业大学世界军用航空发动机发展历史1、活塞式发动机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
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
发动机通过两根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2.6m的木制螺旋桨。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以后,在飞机用于战争目的的推动下,航空特别是在欧洲开始蓬勃发展,法国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虽然发明了动力飞机并且制造了第一架军用飞机,但在参战时连一架可用的新式飞机都没有。
在前线的美国航空中队的6287架飞机中有4791架时法国飞机,如装备伊斯潘诺-西扎V型液冷发动机的"斯佩德"战斗机。
这种发动机的功率已达130~220kW, 功重比为0.7kW/daN左右。
飞机速度超过200km/h,升限6650m。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活塞式发动机领域出现几项重要的发明:发动机整流罩既减小了飞机阻力,又解决了气冷发动机的冷却困难问题,甚至可以的设计两排或四排汽缸的发动机,为增加功率创造了条件;废气涡轮增压器提高了高空条件下的进气压力,改善了发动机的高空性能;变距螺旋桨可增加螺旋桨的效率和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内充金属钠的冷却排气门解决了排气门的过热问题;向汽缸内喷水和甲醇的混合液可在短时内增加功率三分之一;高辛烷值燃料提高了燃油的抗爆性,使汽缸内燃烧前压力由2~3逐步增加到5~6,甚至8~9,既提高了升功率,又降低了耗油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航空发动机发展史世界航空发动机发展史摘要: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首次动力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在这个时期,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
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
60多年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气时代。
关键词:活塞式喷气式航空发动机诞生一百多年来,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
前40年(1903~1945),为活塞式发动机的统治时期。
后60年(1939~至今),为喷气式发动机时代。
在此期间,航空上广泛应用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先后发展了直接产生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
亦派生发展了输出轴功率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一、活塞式发动机统治时期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曾作过各种尝试,但是多半因为动力源问题未获得解决而归于失败。
最初曾有人把专门设计的蒸汽机装到飞机上去试,但因为发动机太重,都没有成功。
到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
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
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 2.6m的木制螺旋桨。
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36.6m。
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活塞式发动机不断改进完善,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其技术的顶峰。
发动机功率从近10kW提高到2500kW左右,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重力之比,简称功重比,计量单位是kW/daN)从0.11kW/daN提高到1.5kW/daN,飞行高度达15000m,飞行速度从16km/h提高到近800km/h,接近了螺旋桨飞机的速度极限。
20世纪30~40年代是活塞式发动机的全盛时期。
活塞式发动机加上螺旋桨,构成了所有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和侦察机的动力装置;活塞式发动机加上旋翼,构成所有直升机的动力装置。
著名的活塞式发动机有:英国的梅林V型12缸液冷式发动机,功率1120kW,用于“飓风”、“喷火”和“野马”战斗机;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简称普·惠公司)的“黄蜂”系列星形气冷发动机,气缸7~28个,功率970~2500kW,广泛用于各种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
带螺旋桨的活塞式发动机的最大缺点是飞行速度受到限制(800km/h以下)。
一方面,因为发动机需要功率与飞行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随着速度的提高,所需发动机功率急剧增大,而通过增加汽缸数目来增大功率所带来的重量负荷飞机不能承受;另一方面,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螺旋桨的效率急剧下降并有机毁人亡的危险。
因此,为了实现高速飞行,必须寻求新的动力装置,这就是喷气式发动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活塞式发动机逐渐退出了航空领域的霸主地位。
二、喷气推进新时代(1)喷气发动机的诞生喷气式发动机是一种直接反作用推进装置。
低速工质(空气和燃料)经增压燃烧后以高速喷出而直接产生反作用推力。
由于喷气发动机没有了限制飞行速度的螺旋桨,而且单位时间流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比活塞式发动机大得多,从而能产生很大的推力,使飞机的飞行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与喷气发动机原理有关的研究已有久远的历史,中国古代的火箭和走马灯就是喷气推进和涡轮机原理的体现。
1913年,法国工程师雷恩·罗兰获得第一个喷气发动机专利,它属于无压气机式空气喷气发动机,与后来的冲压发动机基本相同。
冲压发动机结构简单、推力大,特别适合高速飞行。
无压气机式喷气发动机还有脉冲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
脉冲式发动机是冲压喷气发动机的一种特殊形式,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有压气机式空气喷气发动机是由英国人弗莱克·惠特尔和德国人汉斯·冯·奥海因在同一时期分别发明的。
压气机有离心式、轴流式、组合式等多种,由后面的燃气涡轮带动,所以这类发动机又称为涡轮喷气发动机。
空军少校惠特尔1930年申请了专利,1937年4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试验中的推力达到的推力为200daN。
1941年5月,推力为650daN的改进型惠特尔发动机装在格罗斯特公司的E28/29飞机上进行了成功的首飞。
奥海因在1938年10月试验了采用轴流—离心组合式压气机的HeS3涡轮喷气发动机,实测推力400daN,推力重力比1.12。
1939年8月27日,装在德国亨克尔公司的He—178飞机上成功首飞。
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试飞成功的涡轮喷气发动机。
(2)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早期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飞机尚处于试验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到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才获得迅速的发展。
战后第一批装备部队使用的喷气式战斗机是1944年美国制造的F—80和1946年苏联制造的米格—9,飞机为平直梯形机翼,发动机推力800~900daN,飞行速度900km/h左右。
飞机速度达到声速以后,为了突破“声障”,在涡喷发动机上加装了加力燃烧室,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加幅度提高推力。
以后,战斗机继续向高空高速发展。
1958年美国推出F—104战斗机,最大飞行马赫数2.2,使用升限17.68km。
动力为J79单转子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7020daN,推重比4.63。
涡轮喷气发动机在军用战斗机上广泛应用的同时,也被其他机种所选用。
首先是轰炸机,随后是运输机、旅客机和侦察机。
如果把20世纪40~50年代研制的单轴涡轮喷气发动机算为第一代,那么50~60年代研制的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为第二代,其循环和性能参数水平为:涡轮前燃气温度950~1100℃,推重比 4.5~5.5,不加力耗油率0.9~1.0kg/(daN·h),加力耗油率2.0kg/(daN·h)左右。
(3)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发展涡喷发动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耗油率太高,涡扇发动机既能克服这个缺点又保有它原有的优点。
涡扇发动机与涡喷发动机的区别在于低压压气机变成叶片的风扇,风扇出口气流分成两股通过内外两个环形涵道流过发动机。
内涵与前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情况相同,外涵空气经过涵道直接排出,或在低压涡轮后与主流混合后经喷管排出,或加力补燃后排出。
在核心相同的条件下,由于涡轮风扇发动机总空气流量大,排气速度低,所以与涡轮喷气发动机相比,推力大,推进效率高,耗油率低。
涡轮风扇发动机实质上仍属于直接反作用式涡轮喷气发动机。
涡扇发动机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用于民用飞机,随后扩展到军用飞机。
20世纪60年代出现涡扇化热潮,70~80年代发展提高、广泛应用,90年代以后高度发展,取代涡喷发动机成为军民用飞机的主动力和航空推进技术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世界上第一台运转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是德国戴姆勒-奔驰研制的DB670(或109-007),于1943年4月在实验台上达到840千克推力,但因技术困难及战争原因没能获得进一步发展。
世界上第一种批量生产的涡扇发动机是1959年定型的英国康维,推力为5730daN,用于VC-10、DC-8和波音707客机。
涵道比有0.3和0.6两种,耗油率比同时期的涡喷发动机低10%~20%。
1960年,美国在JT3C涡喷发动机的基础上改型研制成功JT3D涡扇发动机,推力超过7700daN,涵道比1.4,用于波音707和DC-8客机以及军用运输机。
以后,涡扇发动机向低涵道比的军用加力发动机和高涵道比的民用发动机的两个方向发展。
在低涵道比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方面,20世纪60年代,英、美在民用涡扇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出斯贝-MK202和TF30,分别用于英国购买的"鬼怪"F-4M/K战斗机和美国的F111(后又用于F-14战斗机)。
它们的推重比与同时期的涡喷发动机差不多,但中间耗油率低,使飞机航程大大增加。
在70~80年代,各国研制出推重比8一级的涡扇发动机,如美国的F!00、F404、F110,西欧三国的RB199,前苏联的RD-33和AL-31F。
它们装备目前在一线的第三战斗机,如F-15、F-16、F-18、"狂风"、米格-29和苏-27。
目前,推重比10一级的涡扇发动机已研制成功,即将投入服役。
它们包括美国的F-22/F119、西欧的EFA2000/EJ200和法国的"阵风"/M88。
其中,F-22/F119具有第四代战斗机代表性特征--超声速巡航、短距起落、超机动性和隐身能力。
超声速垂直起飞短距着陆的JSF动力装置F136正在研制之中,预计将于2010~2012年投入服役。
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推力在20000daN以上的高涵道比(4~6)涡扇发动机投入使用以来,开创了大型宽体客机的新时代。
后来,又发展出推力小于20000daN的不同推力级的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广泛用于各种干线和支线客机。
10000~15000daN推力级的CFM56系列已生产13000多台,并创造了机上寿命超过30000h的记录。
民用涡扇发动机依然投入使用以来,已使巡航耗油率降低一半,噪声下降20dB, CO、UHC、NOX分别减少70%、90%、45%。
90年代中期装备波音777投入使用的第二代高涵道比(6~9)涡扇发动机的推力超过35000daN。
其中,通用电气公司GE90-115B在2003年2月创造了56900daN的发动机推力世界纪录。
目前,普·惠公司正在研制新一代涡扇发动机PW8000,这种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推力为11 000~16 000daN,涵道比11,耗油率下降9%。
三、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在涡轮喷气发动机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驱动飞机螺旋桨和直升机旋翼的动力也实现了涡轮化,派生出两种新型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是靠动力涡轮把燃气发生器出口燃气中的绝大部分可用能量转变为轴功率,通过减速器驱动螺旋桨或旋翼。
它们与活塞式发动机相比,重量轻、振动小、功率重力比大。
(1)涡浆发动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开始研制本国第一台涡桨发动机罗尔斯-罗伊斯RB.50 Trent。
美国、法国、苏联等国也都积极发展了这项技术。
因为它比涡喷和涡扇发动机耗油率低、经济性好、起飞推力大、曾得到相当的发展。
目前,在中小型运输机和通用飞机上仍有广泛用途。
其中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T6A发动机是典型代表,40年来,这个功率范围为350~1100kW的发动机系列已发展出30多个改型,用于144个国家的近百种飞机,共生产了30000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