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11页精选文档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是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会计问题。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大纲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课内学时72,4学分。
二、教材说明文字教材是学习本课程的基本依据。
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即除了全面、系统地介绍本课程的内容以外,还在各章的相应部分进行教学提示和重难点问题解析,并提出思考题和各种练习题。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了解会计是什么,会计干什么,理解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组成了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教学内容:一、会计目标1.会计目标的内容2.会计目标的两种理论观点二、会计的内容和特点1、会计的内容(1)会计的内容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2)会计的具体内容;(3)会计内容的抽象。
2、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有三个基本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三、会计的职能和作用1、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2)监督职能2、会计的作用四、会计方法1、会计方法概述会计方法是指实现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手段,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基础会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它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其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及操作性都较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知识,训练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会计、出纳等岗位、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四、教学项目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五、考核方案
建议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核,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核内容:重在考核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实训成绩+笔试成绩,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对课堂提问、讨论、作业以及出勤情况等。
(2)实训成绩占30%,主要根据平时的实训项目评价计分。
(3)期末考试成绩占40%,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和题型为标准。
六、教学材料
1.《会计基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1996年版;
3.《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支票、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科目汇总表。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培养学生在会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会计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
2. 学习目标•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报表的编制•了解财务分析和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工具•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3. 课程大纲3.1 会计概述•会计的定义和目的•会计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性•会计的法律和伦理准则3.2 会计基础知识•会计等式和会计凭证•会计帐户和会计期间•会计分录和会计分类3.3 会计核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账户余额和调整3.4 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损益表的编制和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3.5 财务分析和决策•财务比率和指标的计算和分析•财务风险评估和预测•项目投资和财务决策的基本原理3.6 实际会计问题的解决•实际会计案例的分析和解决•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税务会计和国际会计原则的应用4. 教学方法4.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会计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4.2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案例分析和财务报表编制4.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会计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企业财务部门,了解实际会计工作的操作流程4.5 小组项目•分配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合作解决实际会计问题5. 评估方式5.1 课堂表现•准时出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5.2 作业•完成课后作业•小组项目的报告和演示5.3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会计凭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4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于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的掌握情况6. 参考资料•赵明. 《会计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王晓东, 张红. 《财务会计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Paul D. Kimmel, Jerry J. Weygandt, Donald E. Kieso. 《会计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本课程大纲仅供参考,教师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各经济专业的一门共同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 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 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 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
4. 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5. 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6.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 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 树立法制观念。
2.具有严谨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
3. 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理论教学模块(一)会计基本理论第一章概论(1)掌握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2)理解会计的对象、特点以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4)了解会计的任务及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1)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构成和会计等式。
(2)理解会计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3)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第三章复式记账(1)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及设置原则。
(3)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
(4)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5)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6)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7)理解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工业企业)(1)了解工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过程。
(2)掌握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掌握利润总额的构成。
(4)了解成本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0448课程名称:基础会计/FundamentalsofAccounting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会计学专业开课部门:经济管理系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为构建学生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解从社会经济、企业运行的大环境出发,看待会计系统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没有必修的先修课。
同期开设的《经济法》、《税法》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会计主体及常见经济业务核算等内容的知识。
《基础会计》课程后续将开设《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等课程,本课程所讲授的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内容将为后续课程奠定学习基础,帮助学生了解会计知识体系,树立会计及会计系统的理念,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后续课程的知识,灵活运用后续课程所讲授的核算技能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铺垫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会计循环体系和资金运动的流程,对会计基础知识体系有整体的把握。
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基本会计核算方法。
以会计循环为主线,明确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借贷记账法及其在常见的简单经济业务中的应用,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编制报表前准备工作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基础会计》课程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讲解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会计核算的实操能力。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学时数: 60—68学时学分: 4学分适用专业: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及任务《基础会计》是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研究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的一门课程。
通过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会计基本理论的传授和会计核算方面基本技能操作的训练,使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和技能得到全面发展,为学习后续会计课程以及为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一)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熟练理解会计的概念,掌握会计要素及其恒等关系、会计科目和账户、借贷记账法的内容、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有关内容和会计法规体系。
(二)能力目标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技术、规范数码字的书写;2.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运用借贷记账法,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的基本方法及处理、初步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三)情感目标1.感受学习《基础会计》的乐趣;2. 形成规范操作与安全文明工作的意识;3.养成认真、谨慎、务实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一)总论1、一般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2、正确理解会计的含义、目标、基本职能3、重点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教学重点:会计的含义、目标、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教学难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1、明确会计对象的具体含义,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2、正确理解会计恒等式,为借贷记账法打好基础3、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及其结构教学重点: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及其结构教学难点: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三)复式记账原理1、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2、重点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3、掌握会计分录的基本格式,会试算平衡教学重点: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四)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1、理解和掌握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及具体核算方法2、提高运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方法处理企业各种经济业务的熟练程度3、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的编制教学重点: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及具体核算方法教学难点: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具体核算方法、成本计算(五)会计凭证1、熟悉会计凭证的含义及其种类,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2、明确会计凭证的意义3、掌握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基本技能教学重点: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教学难点: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六)会计账簿1、了解会计账簿的含义、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和会计账簿的种类2、熟练掌握序时账、分类账的格式及登记方法3、熟练掌握错账更正方法、结账与对账的方法教学重点:序时账、分类账的格式及登记方法;错账更正方法教学难点:错账更正方法(七)财产清查1、了解财产清查的含义、种类及重要作用2、掌握实地盘存制与永续盘存制的区别3、掌握不同财产清查的方法及清查结果的处理方法教学重点:财产清查的方法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教学难点: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八)财务会计报告1、了解财务报告的概念、作用及种类2、较为熟练地掌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编制方法3、了解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及作用教学重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基本编制方法教学难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编制方法(九)账务处理程序1、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2、了解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操作过程、特点及适用的条件3、重点掌握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教学重点: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教学难点: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十)会计工作组织1、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基本内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置2、明确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岗位责任制、会计制度的选则与执行、会计档案管理与交接制度教学重点:会计核算组织与管理、会计行为约束系统教学难点:会计行为约束系统三、学时分配建议四、使用说明1.由于每学期教学周数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对上述加“※”的部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学时分配以及教学内容。
(2024版)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会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其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基本会计理论和基本会计核算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职能和定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与复式记账、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核算形式、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会计工作的组织等。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他们的理财决策和经营意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经济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对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方法等进行概括地说明,概括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是会计学最一般的理论基础,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
要求学生从总体上理解什么是会计、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方法;认识会计对于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明确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任务。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概述第二节会计的对象和任务第三节会计核算方法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会计的定义、职能、特点、对象和方法,难点是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在讲解会计对象时,要着重讲清六大会计要素的内容和资金运动两种形态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明确和掌握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含义、分类和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重点理解掌握复式记账原理和复式记账法的有关内容;重点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技能;明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账户的关系;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概念、要点、方法和平行登记的结果。
【教学内容】第一节资金平衡原理第二节会计等式第三节会计科目第四节会计账户及基本结构第五节复式记账【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内容是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含义及分类;复式记账原理(会计等式);复式记账法的含义和优点;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平行登记的要点和方法。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基础会计》是国际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课程的主要任务:讲授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原理、原则和一般程序及方法。
-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会计基本理论,熟练运用会计核算方法, 掌握处理经济业务的基本技能。
二、课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课时为64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参照下表序号课题教学时数小计讲课习题课- 总论44会计科目、帐户和借贷复式记帐法44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88四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1082五帐户分类44六会计凭证44七会计帐簿44八帐务处理程序44九财产清查66十财务会计报告1082十一会计管理44机动22总计64604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对象和任务;会计法规;会计核算方法。
重点:会计的对象;会计法规难点.会计法规第二靠会温科&、会计帐户和借贷复式记帐法会计科目;会计帐户;借贷复式记帐法。
14重点:借贷复式记帐法 难点:会计分录的编制第三章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主要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的意义和内容;资金筹集的核算; 供应过程的核算;生产过程核算;销售过程及利润和利润分配的 核算;资金调整和退出的核算。
重点:生产过程核算;销售、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难点: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第四章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概述;商品流通企业核算需要设 置的帐户;批发商品的核算;零售商品的核算;商品流通费用的 核算;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重点:批发商品的核算;零售商品的核算。
难点:零售商品的核算 第五章帐户分类概述;基本帐户;调整帐户;业务帐户。
重点:基本帐户;调整帐户;业务帐户。
难点:调整帐户 第六章会计凭证会计食品的睿义和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帐凭证的填 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基础会计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基础会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611010授课学时/学分:72/4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会计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对大纲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核算的意义和原则,不仅要理解还要弄清其实际意义。
3、熟练掌握制造企业有关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
4、在实验技能方面要熟练地掌握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对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业务做到会自己动手做,达到能独立处理企业一般业务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结合企业实际业务,初步达到掌握企业经营过程中基本业务的处理方法,学会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结账、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方法。
三、本课程的教学环节1、讲授80%,58学时2、讨论12%,9学时3、其他 8%,5学时四、本课程的教学参考书1、《企业会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2、刘峰主编,《会计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4、《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运用》,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第1章概论(4学时)一、教学内容:§1 会计的含义、产生和发展§2 会计的职能与会计方法§3 会计假设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会计的含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定义、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方法;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了解和掌握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会计的定义、目标本章难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四、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会计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会计的职能有哪两项?怎样理解两者的关系?3、会计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认识会计目标?4、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如何理解?第2章会计要素与账户(8学时)一、教学内容:§1 会计要素§2 经济交易与事项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3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会计要素的含义、内容和特征,以及会计要素的表现形式及其相互转化形式;熟悉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明确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概念、分类、会计科目名称、会计账户的结构和内容;了解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企业经营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了解ERP技术和企业运作规律,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为后续的《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牢固掌握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要素、会计基础、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等概念和记账原理;(2)熟悉工业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核算方法,能对工业企业的筹资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等基本业务形成系统认知,理解其业务核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利润核算和利润分配核算的基本方法。
(3)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应收款项减值业务、存货发出计价和固定资产处置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
(4)掌握会计工作实务的基本规范,理解会计核算的具体程序和要求,熟悉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1)能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登记T型账和进行试算平衡。
(2)能对工业企业的筹资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基本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利润核算和利润分配核算。
(3)能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应收款项减值业务、存货发出计价和固定资产处置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4)能够准确熟练地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5)能够规范地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分类账。
(6)合理选择各类财产物资的清查方法,并对财产清查事项进行账务处理。
(7)能根据账簿资料准确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素质目标(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5)具有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能力。
(6)具有工作责任感。
(7)具有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
(二)课程具体目标表3 课程具体目标二、课程概况(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依据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企业会计岗、出纳岗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2024版)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会计基础》教学大纲一、适用对象本教学大纲的适用适用于物流、工商、营销、旅游、酒店、金融、外贸、电子商务等非会计专业。
二、课程建议《会计基础》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该课程建议考虑如下问题:教材选用由国家财政部会计学会统编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一般以72课时为宜,其中理论教学60课时,实践教学12学时;学生平时以会计分录编制、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薄登记开展章节模拟实习;课程结束前安排“会计凭证---账薄登记---会计报表”的实习;相关课程授完,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期末以闭卷考试方式为主。
三、课程目标通过对《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熟悉并能遵照执行有关会计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担负一个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
四、课时安排五、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难点)(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二、会计的基本职能(重点、难点)(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三、会计对象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难点)(一)会计对象(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难点)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第三节,会计基础(难点)*一、会计的基础的概念和种类二、权责发生制三、收付实现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重点、难点)(一)资产(二)负责(三)所有者权益(四)收入(五)费用(六)利润二、会计要素的计量(难点)*(一)历史成本(二)重置成本(三)可变现净值(四)现值(五)公允值第二节会计等式(重点)一、资产 = 负责 + 所有者权益(重点、难点)二、经济业务的类型(难点)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会计科目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二)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三、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二)常用会计科目第二节账户一、账户的概念二、账户的基本结构三、账户的分类(一)账户按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二)账户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第二节复式记账(重点)一、复式记账的概念二、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三、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一)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分类(二)(三)借贷记账法会计科目性质(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五)会计分录(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可与账薄结合讲授)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重点)(一)原始凭证(二)记账凭证二、会计凭证的作用第二节原始凭证(重点)一、原始凭证的种类(二)原始凭证按来源不同分类(一)原始凭证按格式不同分类二、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四、原始凭证的审核第三节记账凭证(重点)一、记账凭证的种类二、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一)收款凭证的编制方法(二)付款凭证的编制方法(三)转账凭证的编制方法三、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四、记账凭证的审核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二、会计凭证的保管第五章会计账薄第一节会计账薄概述一、账户与会计账薄(重点)(一)账户的概念(二)账户的基本结构(三)会计账薄的概念(四)账户与账薄的关系二、会计账薄的基本内容(重点)三、会计账薄的分类(重点)第二节会计账薄启用与登记规则一、会计账薄的启用二、会计账薄的登记规则第三节会计账薄的格式和登记方法(重点)一、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一)现金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二、总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三、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一)明细分类账的格式(二)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三)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第四节对账(重点、难点)一、对账的概念二、对账的内容(一)账证核对(二)账账核对(三)账实核对第五节错账更正方法(重点、难点)一、划线更正法二、红字更正法三、补充登记法第六节结账(重点)一、结账的程序二、结账的方法第七节会计账薄的更换与保管 *一、会计账薄的更换二、会计账薄的保管第六章账务处理程序第一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重点)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步骤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第二节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一、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二、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一)汇总收款凭证的编制(二)汇总付款凭证的编制(三)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三、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步骤四、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第三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重点)一、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二、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三、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四、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步骤五、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第七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一、财产清查的概念二、财产清查的种类三、财产清查的作用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重点难点)(一)库存现金的清查(二)银行存款的清查二、实物的清查方法三、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要求二、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步骤和方法(难点)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第二节资产负责表(重点难点)一、资产负责表概念和意义二、资产负责表的格式三、资产负责表的编制方法第三节利润表(重点难点)一、利润表的概念和意义二、利润表的格式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第九章会计档案 *第一节会计档案概述一、会计档案的概念二、会计档案的内容第二节会计档案保管一、会计档案的归档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三、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四、会计档案的销毁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重点难点)第一节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一、现金和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一)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二)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三)购买和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的账务处理第二节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一、原材料的账务处理(一)购买原材料的账务处理(二)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二、库存商品的账务处理(一)产成品入库的账务处理(二)销售商品结转的账务处理三、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一)购入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三)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第三节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一、应收及预付款项的账务处理(一)应收账款发生和收回的账务处理(二)应收款项减值(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三)预付款项的账务处理二、应付款项的账务处理(一)应付款项发生的账务处理(二)偿付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三、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一)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二)发放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四、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一)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二)应交营业税的账务处理五、借款的账务处理(一)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二)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第四节资本的增减一、接受投资的账务处理(一)接受现金投资的账务处理(二)接受非现金投资的账务处理二、实收资本减少的账务处理第五节收入、费用和成本一、收入的账务处理(一)取得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二)取得其他收入的账务处理二、成本的账务处理(一)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二)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账务处理三、费用的账务处理(一)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二)结转其他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三)发生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四)发生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五)发生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六)发生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四、营业外收支的账务处理(一)取得营业外收入的账务处理(二)发生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第六节财务成果的计算一、利润(一)利润的计算(二)期末结转各项收入、溢余的账务处理(三)期末结转各项费用、损失的账务处理二、所得税的账务处理(一)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二)所得税的账务处理三、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的账务处理(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的账务处理(三)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账务处理注:标有 * 的为选修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初学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各节的内容基本按照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的需要予以安排,在内容阐释的深浅程度上,尽量考虑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要。
课程概述:本课程是我校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既有特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又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的含义及其目标;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2)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如账户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3)会计核算的基本技术方法,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财产清查的方法和成本计算的方法等;(4)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如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会计规范体系和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等。
课程性质:《基础会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也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必备知识。
适用专业与年级:《基础会计》教材适用于财经院校各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
特别应作为我院教师组织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复习考试的依据。
本课程一般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课程共54学时,3学分。
另外还开设与课程配套的《基础会计实验课》,18学时,1学分。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一门会计专业基础课,后续专业课程为《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
课程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1)《基础会计》,陈国辉、迟旭升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陈文铭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课堂讲授及作业布置:《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的课程,也是学好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基础课程。
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点介绍相关的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方法;根据教学进度及时布置作业,安排一定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但由于受总学时的限制,本门课程的作业大多安排在课外进行。
内容。
领会会计的含义的基本观点、会计职能的特征、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和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模块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会计对象(2)会计要素的含义与分类(3)会计要素:资产(4)会计要素:负债(5)会计要素:所有者权益(6)会计要素:收入(7)会计要素:费用(8)会计要素:利润(9)基本会计等式(10)动态和扩展会计等式要求: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等式是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同时也是会计上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理论基石。
本主要从会计对象入手,来阐述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具体内容。
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资金运动的含义,重点掌握各项会计要素的定义、包括的内容,以及会计等式的具体内容。
模块3.会计核算基础(1)会计假设:会计主体(2)会计假设:持续经营(3)会计假设:会计分期(4)会计假设:货币计量(5)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与相关性(6)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理解性与可比性(7)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与重要性(8)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谨慎性与及时性(9)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含义(10)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要求(11)权责发生制(12)收付实现制要求: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与计量要求,以及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本阐述各项会计核算基础所包括的具体内容。
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各项会计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含义,了解会计实务中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的具体应用形式,能够运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企业发生的收入、费用及利润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重点掌握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基本要求。
模块4.账户与复式记账(1)账户与会计科目(2)复式记账原理(3)借贷记账法(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要求:会计工作离不开账。
如何设账、记账是学习会计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
本主要阐述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两大重要方法。
通过本学习,使学生了解账户的基本结构和设置原则、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以及企业常用会计科目的内容,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简单的经济业务,重点掌握借贷记账法下记账符号的含义、账户的结构、记账规则等内容,以及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
模块5.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1)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2)资金筹集业务:实收资本(3)资金筹集业务:资本公积(4)资金筹集业务:短期借款(5)资金筹集业务:长期借款(6)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固定资产购置(7)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8)生产过程业务核算:业务概述(9)生产过程业务核算:材料费用(10)生产过程业务核算:人工费用(11)生产过程业务核算:制造费用(12)生产过程业务核算:完工产品成本(13)销售过程业务核算:主营业务(14)销售过程业务核算:其他业务(15)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核算:利润构成与计算(16)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核算:营业利润(17)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核算:净利润(18)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核算:利润分配要求:本以企业主要经济业务为例,进一步阐述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等会计核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制造业企业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产品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以及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具体内容,熟悉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所设置账户的结构和用途,能够熟练运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等方法对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进行核算,重点掌握制造业企业供、产、销经营过程中各项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模块6.会计凭证(1)会计凭证的含义与作用(2)会计凭证的种类(3)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4)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5)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要求: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同时也是会计工作的初始环节。
本主要介绍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要求与方法。
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种类和传递程序,熟悉原始凭证填制、审核及会计凭证保管的一般要求,重点掌握各种专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模块7.会计账簿(1)账簿的意义与种类(2)账簿的设置与基本内容(3)日记账的格式与登记方法(4)分类账的格式与登记方法(5)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要求(6)错账的查找与更正(7)结账与对账(8)账簿的更换与保管要求:账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
本主要阐述账簿的格式与登记方法、错账的更正技巧,以及结账和对账等问题。
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特种日记账的常见格式及其适用范围,熟悉各种账簿的登记依据和登记方法,重点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以及结账的含义和结账工作所包括的内容。
模块8.财产清查(1)财产清查概述(2)永续盘存制:概念与特点(3)永续盘存制:发出存货成本计算方法(4)实地盘存制:概念与程序(5)实地盘存制:发出存货成本计算方法(6)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7)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库存现金(8)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存货(9)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固定资产(10)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应收账款要求:财产清查不但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而且也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一项重要制度。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真实性和财产保管使用合理性,企业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财产清查。
这一主要阐述财产清查的一般方法及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问题。
通过本学习,使学生了解财产清查的含义、必要性和种类,熟悉各种材料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重点掌握存货的盘存制度,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模块9.财务会计报告(1)财务会计报告概述(2)资产负债表:内容与格式(3)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4)利润表:内容与格式(5)利润表:编制方法要求: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向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个方面及其它相关的机构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管理机构、管理部门等。
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主要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其载体即为财务会计报告。
本主要阐述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和主要会计报表的格式与编制。
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与种类,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及编制的基本要求,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格式及编制方法。
模块10.会计核算组织程序(1)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2)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3)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5)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简介)要求:本主要介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含义、作用和设计原则,以及几种常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记账步骤和适用范围。
通过本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及设计原则,了解各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所运用的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种类,重点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和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下的账务处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