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制药工艺中的药物提取与纯化技术
制药工艺中的药物提取与纯化技术药物提取与纯化技术在制药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药物提取与纯化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以及其在制药工艺中的重要性。
一、药物提取的原理和方法药物提取是指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源中提取出有效成分的过程。
其原理是利用溶剂提取物质的溶解性差异,通过合适的选择和优化提取溶剂,将目标物质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1.1 溶剂选择溶剂的选择是药物提取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常用的溶剂包括水、有机溶剂(如醇、酮、醚等)和混合溶剂。
选择合适的溶剂既要考虑目标物质的溶解度,又要考虑溶剂的毒性、成本和环境因素。
1.2 提取方法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其中,浸提法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将原料与溶剂充分接触,使目标物质从原料中转移到溶剂中。
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利用声波和微波的物理效应,加速提取过程,提高提取效率。
二、药物纯化的原理和方法药物纯化是指将提取得到的药物进一步分离和纯化,去除杂质,提高目标物质的纯度和纯度。
2.1 分离方法各种分离方法可以根据目标物质的性质和提取物的特点选择。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结晶法、蒸馏法、萃取法和色谱法。
结晶法是通过溶剂的蒸发或添加反溶剂,使溶液中的目标物质结晶析出。
蒸馏法根据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萃取法通过不同物质在两种或多种溶剂之间的分配差异进行分离。
色谱法是根据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不同相互作用,通过在色谱柱上进行分离。
2.2 纯化方法纯化方法是将分离得到的目标物质进一步提高纯度的方法。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重结晶法、过滤法和凝胶层析法等。
重结晶法是通过在适当的溶剂中重复结晶过程,去除杂质,提高药物的纯度。
过滤法是通过过滤器隔离杂质颗粒,提高药物的纯度。
凝胶层析法是利用凝胶颗粒对目标物质和杂质进行吸附和分离的方法。
三、药物提取与纯化技术的应用药物提取与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工艺中,包括药物研发、药物生产和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
天然药物的分离纯化技术及其药效学研究
天然药物的分离纯化技术及其药效学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天然药物作为一种与人类长期共存、且历经千年验证的医学资源,其疗效和副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天然药物的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中分离纯化技术及其药效学研究是其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1. 天然药物的分离纯化技术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来源于动植物,其部位、来源、采摘周期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组成也非常复杂。
如何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纯化出其有效成分,保持其天然的特性,是天然药物研究的关键问题。
目前,常用的天然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包括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
不同的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天然药物的提取,也有一些新型技术正在研究与开发中。
以超声波提取为例,它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原理,促进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向溶剂中溶解,加速提取速度,提高提取率。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效率高、无需溶剂等特点,同时还能保持天然药物的特征。
2. 天然药物的药效学研究在分离纯化的基础上,天然药物的药效学研究则从药物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安全性等方面研究其药理作用,以便更好地确定其临床应用。
其中,药效学研究的重要一环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鉴定和分析。
从化学角度来说,天然药物由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组成,有机酸、酮、醇、醛、酰胺等多种化学结构。
因此,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鉴定和分析研究应该采用多种化学分析方法,例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以准确鉴定出天然药物有效成分。
同时,在药效学研究中,还需要研究天然药物的药理学作用,包括其在体内的代谢和药效学评价等方面。
药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天然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提示其合适的临床使用方法。
在研究天然药物药理学作用时,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制作动物模型,并进行药物处理,在动物模型上进行实验,以便更好地观察天然药物的药理作用。
总之,天然药物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分离纯化技术及其药效学研究是其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大学论文 中药分离和纯化技术
中药分离纯化技术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摘要:近年来,在中药提取分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法、半仿生提取法、高速离心分离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得中药提取既符合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又能达到提高有效成分的收率和纯度的目的。
因此,运用新提取技术研究中药,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必将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本综述简要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优势及局限性,并列举了在中药提取方面应用的实例,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这些技术在中药提纯分离的研究方面有着中药重要的得参考价值,企业应充分利用中药分离纯化技术来提高药物萃取的质量,让该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该技术的价值。
关键词: 半仿生提取技术; 超声提取技术;生物酶解技术; 微波技术; 破碎提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大孔树脂分离技术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u Zhan-Qiang(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many new technologies, new methods have been appear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 Such as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echnology, macroporous resin adsorption method, half bionic extraction, hi gh speed centrifugal separation technology, etc . The new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make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extraction not only confor ms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but also improves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yield and purity of purpose . Therefore, the use of new extra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ll inject new vitality. This review briefly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various method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and lists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 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ion in an example, points out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These techniqu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urification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The enterpris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drug extraction to let the technology get better develop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this technology.Key words: Half bionic extraction technology; Ultrasonic extraction technology; Biological enzymolysis technology; Microwave technology; Broken extraction technolog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echnology;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Macroporous resin separation technology .一.引言草药及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直接关系到产品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其内在质量、临床疗效、经济效益及GMP的实施。
药物分离纯化论文
药物分离纯化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姓名:王申申学号:100315132 班级:10工检摘要:该文介绍了近年来药物分离纯化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综述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和分子印迹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以及药物中挥发成分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并讲述了以上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优缺点。
关键词:样品前处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分子印迹;挥发性成分;顶空技术1前言前处理的目的将药物活性成分转移到易于分离液相中,同时除去大部杂质,利于分离。
复杂基体分析要依赖高效和高选择性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但相对于一起分析技术发展,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一直较缓慢。
随着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末出现的固相萃取(SPE)和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的出现解决了部分的样品前处理方面的问题,但这两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近来出现的一种利用抗体自身选择性的免疫吸附剂,需要固相萃取材料具有高的选择性,但制备复杂、耗时且可供选择种类少,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均较差。
分子印迹(MI)技术的发展,有望解决以上问题。
分子印迹技术是将要分离的目标分子与功能单体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作用进行预组装,与交联剂共聚制备得到共聚物。
出去目标分子后,聚合物中形成于目标分子空间互补并具有预定的多重作用位点的“空穴”,对目标分子的空间结构具有“记忆”效应,能否高选择性识别复杂样品中的印迹分子。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制备简单,能够反复上有,机械强度较高,稳定性好。
因此它非常适合用作SPE的填充剂或SPME的涂层材料来分离富集复杂样品中的分析物,以达到分离纯化和富集的目的。
MIP作为膜分离的材料可将膜的筛分作用于MIP的高选择性结合在一起,用于样品的富集、回收或去除杂质等。
药物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测定常需采用一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萃取、分离、纯化、富集后再利用色谱法测定,以减少干扰成分及对色谱系统的损害等。
传统的萃取纯化方法有液液萃取,如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法、水蒸气蒸馏萃取法、超声法和索氏提取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提取时间长,提取效率低,操作步骤繁杂,暴露机会较多,易造成挥发成分的损失,使样品的信息失真等缺点。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作者:杨志远杨利平刘辉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25期摘要课程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是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在授课理论、实际操作、讲授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的探寻,从而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是当代药物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
为了能够更好的去满足相关行业的发展,就必须要进行药物分离与纯化相关的课程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本文从此课程出发,提出了在不同方面可以去落实课程改革。
1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本课程选择的书籍是中度困难的《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这本书的出版社为人民卫生出版社。
在仔细阅读了这本书的内容之后,把相关工作岗位必需的专业技能作为课程计划与安排的基础,老师根据药物分离实际纯化过程去讲授给学生,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原理、提取手段、蒸发和冷凝两种操作结合起来的蒸馏工艺、层析分离方法、膜分离技术、从固液两个体系中把二者分开的方法、固相析出技术、电泳技术等。
首先必须要看重概括的论述,它作为这门课的第一课,概括论述的内容会对学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并决定了接下来的部分能够引起多少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引发出学生的兴致,防止最初就让学生感到没有兴趣。
可以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录像,例如制药公司的宣传片,这里面会涉及到很多近期刚出来的配置装备和工艺,在学生观看之后,让他们热爱将来的职业,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学习这个课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围绕分离纯化技術展开教学,老师在开始讲述每一章之前,都会向学生说明一些比较重要的药品的生产过程,并提出其中生产工艺的不足之处。
很多学科的知识点都会有重复的部分,这样老师们就要梳理出在药学这个大的专业方向方面细分出的不同学科的知识侧重点,在确定每个学科的学习重点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
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设计
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设计1. 概述本课题旨在设计一套制药分离工程方案,能够将某种药物从原材料中分离出来,并得到高纯度的药品。
2. 原材料介绍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为一种药草,名称为“百合”。
原材料内含有一种有效成分,可以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但是,百合中还含有一些杂质,如叶片、根茎等,需要进行分离。
3. 分离方法经过市场调查和实验室测试,我们选定了以下两种分离方法:3.1 溶剂萃取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有机溶剂与原材料混合,将有效成分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蒸馏或浓缩将溶剂分离出来,再通过减压蒸馏或结晶得到高纯度的药品。
3.2 超声波辅助气相色谱法这种方法包括了几个步骤,首先将母液与适当的弱碱性溶液混合,在进行超声波处理后,静置一段时间。
之后,使用气相色谱法对分离后的药品进行分析,最终得到高纯度的药品。
4. 设计参数4.1 溶剂萃取法选取的有机溶剂为甲醇,取样量为50g,溶解时间为1小时,蒸馏时间为2小时,设定蒸馏温度为60℃。
4.2 超声波辅助气相色谱法取样量为10g,弱碱性溶液的pH值为8,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0分钟,静置时间为1小时,气相色谱法分析时使用的流动相为氦气,流速为1.0mL/min。
5. 设备器材本工程所需要的设备器材主要为:•溶剂萃取法:反应釜,蒸馏器,减压蒸馏器等•超声波辅助气相色谱法:高压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超声波处理器等6. 数据分析通过两种方法得到的药品质量分别为95%和98%,与目标质量(99%)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可以尝试调整设备参数,例如改变流速、温度等还能提高药品的纯度。
7. 结论本工程成功地设计了一套制药分离方案,通过溶剂萃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气相色谱法可以分离出高纯度的药品。
在工程实践中,设备参数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调整,以得到更为高纯度的药品。
分离纯化技术及应用论文
分离纯化工艺的运用及发展综述作者:王亚森分离纯化工艺的运用及发展综述摘要:随着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的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为了更好的利用分离纯化技术为社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本文综合概述了分离纯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关键词:分离纯化技术,应用,发展,原理,应用。
引言:分离纯化过程就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或将这些方法结合,将某混合物系分离纯化成两个或多个组成彼此不同的产物的过程。
通俗地讲,就是将某种或某类物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通过提纯技术使其以相对纯的形式存在。
实际上分离纯化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们不可能将一种物质百分之百地分离纯化。
例如电子行业使用的高纯硅,纯度为99.9999%,尽管已经很纯了,但是仍然含有0.0001%的杂质。
被分离纯化的混合物可以是原料、反应产物、中间体、天然产物、生物下游产物或废物料等。
如中药、生物活性物质、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等,要将这些混合物分离,必须采用一定的手段。
在工业中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与装备,耗费一定的能量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过程,研究实现这一分离纯化过程的科学技术称为分离纯化技术。
通常,分离纯化过程贯穿在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是获得最终产品的重要手段,且分离纯化设备和分离费用在总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所以,对于药物的研究和生产,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新型分离设备的研制开发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分离纯化技术在工业、农业、医药、食品等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从矿石中冶炼各种金属,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制造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中药有效成分及保健成分的提取,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各种抗生素、食用酒精、味精等,都离不开分离纯化技术。
同时,由于采用了有效的分离技术,能够提纯和分离较纯的物质,分离技术也在不断地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如由于各种色谱技术、超离心技术和电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生物化学等生命科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药学专业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设计
药学专业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设计
孟瑾;杨宇婷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5(013)010
【摘要】目的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此课程进行设计.方法对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启发等方面对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结果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设计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望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结论科学的课程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总页数】2页(P103-104)
【作者】孟瑾;杨宇婷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漯河462002;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漯河462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设计 [J], 闫新豪
2.药学专业药物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研究 [J], 周婕;付广俊;张振中
3.《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J], 杨志远; 杨利平; 刘辉
4.翻转课堂在生物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J], 陈文武;宋凯
5.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 [J], 马娟;丁立;陈优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说课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说课作者:石锐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33期一、课程定位《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在第三学期开设的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地进行生物药物分离纯化工作,具备从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或动植物体等原料中提取和精制生物药物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在构建学生职业工作能力过程中起支柱作用,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专业主干课程。
是生物制药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该课程的前期课程为生物制药基础、微生物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技术。
这些课程为该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技术理论基础。
后续课程是药物分离纯化实训和学生在相应岗位上的顶岗实习,是对本课程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
在就业岗位中的定位: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对于的岗位群有发酵工、GMP自检员、药物制剂工、提取工、品管员等。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对应的岗位是药物提取工。
二、教学内容以“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根据企业相关岗位的行业标准和任务,遵循学生学习知识时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与课程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应用,确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思路为:1以就业为导向,服务生物制药企业的原则。
根据企业的需求,要求学生掌握生物药韧分离纯化工艺的关键操作技术,最终使学生具备完成药物分离纯化的操作技能以及解决工艺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2以生化产品分离纯化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
根据生化产品分离纯化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标准的技能要求、专业知识要求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以企业生物药物提取工岗位所需要的预处理、初步纯化、高度纯化和成品加工等职业能力为核心。
4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
在深入行业调查的基础上,以生产过程为依据,按照生产流程固有的顺序,选择生产过程典型工作技能为培养内容,结合职业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安排教学进程。
根据岗位需求整合课程内容,设立4个学习情境,12个学习任务,并根据职业能力要求设计了单项技能项目和综合技能项目,将必须够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标准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301584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授课系(部):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分学时:72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中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必修。
分离与纯化技术是实现生物工程产业化的关键问题。
本课程结合生化制药技术的行业特点,对当前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领域的大分子物质提取、分离及纯化技术、沉淀技术、浓缩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各种色谱技术、各种电泳技术等做了较全面、较详细的阐述,并通过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而实际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实际技术问题和因地制宜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使之更加容易胜任生物技术产业中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生产工艺过程技术管理和高技术生产岗位的实际技术工作。
2.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分离与纯化的基础技术和设备;使学生具备从事药物生物分离纯化技术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一定基础;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教学重点和中心环节,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通过《药物分离纯化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分离纯化基本知识,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主要原理和方法;2.掌握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一般过程,熟悉一些主要技术的方案设计与实际操作。
2、能力目标1.能够使学生依据产品要求,查询分离工艺,对产品的理化性质进行描述及分析;2.能够绘制产品提取工艺流程示意图;3.能够熟悉产品分离常用仪器的使用、维护及安全知识;4.熟练掌握常用分离纯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素质目标1.具有较好的吸收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2.具有较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查找资料、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计划、实施和监控工作任务的能力。
关于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关于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设计论文关于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设计论文1.课程设计1.1课程设计理念结合学生情况、教学资源等实际,课程设计上力求达到可操作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以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为课程设计的依据,按照企业实际药物分离纯化生产过程进行教学,依次讲授基本原理、萃取技术、蒸馏技术、色谱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固相析出技术、干燥技术和电泳技术。
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涉及一些工程计算等工程性比较强的内容,学生可以把这些知识作为兴趣课后学习,而在课堂上要精选分离纯化基础原理、技术等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并且适当引入新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
减少知识的抽象性,多采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学的形式,探索现场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要为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奠定必要、足够的理论基础,同时注意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不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完整性,在淡化理论的同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1.2积极引导启发鼓励学生认识不到课程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对未来职业的具体工作过程不了解,意识不到课程内容在以后工作中的作用。
适当给学生介绍药品生产工作岗位的具体任务流程,同时建立生产工艺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在整个制药过程中的关键性地位。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课后时间与学生接触,多去理解学生的感受,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建议。
1.3合理导入适当拓展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不仅要选用合适的教材,还要提前了解学生相关知识基础和理解接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观察学生反应,以合理的速度引导学习,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绪论作为教学的开始,是该课程的第一堂课,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师后续的教学,也影响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
绪论中对整个课程的导入很关键,以后讲授每个章节时对章节的导入也很重要,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探索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药物产业的不断壮大,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作为药物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我校药学院对《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探索,力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未来药物产业的发展需要。
一、课程背景分析《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是培养学生掌握药物生产和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和能力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操作和工程应用的培养,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不够深入,无法达到实际工作需求的要求。
二、改革目标和意义为了解决《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我校药学院决定对该课程进行改革探索,主要目标如下:1.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改革,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更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注重实践操作。
加强实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工程应用能力。
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药物产业发展需要。
通过这次改革,我们期望能够使《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更加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改革措施和具体操作根据改革目标,药学院制定了以下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操作计划:1. 更新教材内容。
根据行业最新发展情况和技术需求,更新教材内容,包括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等方面的知识,使课程内容更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3. 强化工程应用教学。
引入工程应用案例和项目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真实的工程案例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领域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参观实验室、企业实习等,增强学生对行业实际工作的了解和体验。
5. 强化实习实训环节。
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相关的实习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新型药物的合成与分离纯化技术
新型药物的合成与分离纯化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成为医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新型药物的诞生离不开合成与分离纯化技术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新型药物的合成与分离纯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新型药物的合成技术新型药物的合成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途径来合成具有特定活性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通常是由活性基团和药物骨架组成。
合成新型药物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的选择、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产物的纯化等步骤。
1. 反应物的选择在合成新型药物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反应物至关重要。
反应物的选择需要考虑反应的特异性、产物的收率以及反应的可控性等因素。
常见的反应物包括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金属催化剂等。
2. 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条件的优化是确保反应能够高效进行的关键步骤。
反应条件的优化包括反应物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的pH值等。
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可以提高产物的收率和纯度。
3. 产物的纯化在合成新型药物的过程中,产物的纯化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
产物的纯化包括萃取、晶体化、蒸馏以及柱层析等方法。
其中,柱层析是最常用的一种纯化方法,通过根据化合物的不同特性选择合适的柱填料和溶剂体系,使化合物得以分离纯化。
二、新型药物的分离纯化技术新型药物的合成虽然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但产物的纯度通常不高,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提纯。
以下是常见的分离纯化技术:1. 萃取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利用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体系以及调整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化合物的有效分离。
2. 晶体化晶体化是指将溶液中的目标化合物结晶出来,通过晶体的形状、尺寸以及溶剂的选择可以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纯化。
3. 蒸馏蒸馏是根据化合物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将混合物加热蒸发,再经冷凝液体的收集,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化合物。
4. 柱层析柱层析是一种基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
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随着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天然药物被发现并用于医疗领域。
然而,天然药物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是制备有效药物的关键步骤,而这些天然药物本身的复杂性和混杂性却给提取和分离纯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必须采用合适的技术,才能获得高纯度、高质量的药物原料。
一、提取技术提取是天然药物制备中的重要步骤,它指将天然植物或动物中的有效成分从其他组分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提取技术种类繁多,如浸泡法、渗透法、循环提取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浸泡法和渗透法。
浸泡法是将天然药材放入溶剂中浸泡一定时间,使溶剂渗透到药材细胞内部,将有效成分分离出来。
常用的溶剂有水、酒精、醚等,需要根据不同的药材选择不同的溶剂。
浸泡法适用于含量较高、成分易溶解的药材。
渗透法是将药材与溶液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通过半透膜(如果胶薄膜)的作用,将溶液中的成分从半透膜渗透进药材中,达到提取的目的。
渗透法自主性高,成本低,不会对药材的温度造成损害,而且提取效率高,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制备中。
二、分离纯化技术提取得到的混合物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才能获得高纯度的药物原料。
目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主要有凝胶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凝胶层析是一种基于凝胶或树脂作为分离介质的分离技术。
凝胶层析根据分子的大小、形状、电荷、亲疏水性等性质,将混合物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凝胶层析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制备中。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高分辨率液相分离技术,可实现复杂混合物的分离。
HPLC分离原理基于组分在分离柱中的传递速度差异,常用的分离柱材料包括硅胶、甲基硅胶等。
HPLC具有分离效果好、分辨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分离和纯化高级天然药物。
气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样品分子在气态下在固定相上的迁移行为进行分离的技术。
通过GC柱中固定相的不同化学性质和亲疏水性,将混合样品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GC具有分离效果好、分离时间短、对样品不会产生化学反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植物提取物、香料、药物等的分离。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探索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与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通过对《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在理论教学、实训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标签:课程改革高职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教学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1]。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近年来,药学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目标是培养具有药学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是现代药物研究与生产的一项重要的核心技术,为了更好地适应药品生产发展的需求,必须开展药物分离与纯化相关原理、技术及设备的教学工作,培养实用型和创造型人才。
然而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相结合,既降低了学习兴趣,也削弱了职业能力,所以必须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并将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内容包括: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常用分离设备、生产工艺过程及控制、各种技术的合理应用等[2]。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大,一方面由于未开设一些基础课程比如物理化学,学生没有相关基础,一些理论难度大的内容听不懂;另一方面课程学时有限,课堂上只能讲解重点内容,学生课后自学能力不足,导致对本课程有畏难情绪。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要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不断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促进“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3]。
因此在对该课程直接对应的岗位进行调研和学习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一定的探索。
线上学习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情况和对课程的想法以及对课程的建
线上学习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情况和对课程的想法以及对课程的建生产性实训的理念是“产学双方在校园内以生产性实训基地真实的工业环境为依托,培养学生和员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的最有效模式”但对于大多数高职类院校而言,实训基地难以符合实际生产的要求,即使能够生产出相关产品,一般也无法和市场上的产品竞争。
以制药类实训基地为例,由于相关法律的规定,生产的产品不能上市,从而不能产生经济效益。
同时生产成本却很高(生产环境要求高、生产设备设施投入高、工艺流程和生产周期长、原辅料和耗材价格昂贵等)。
因此,生物制药类实训基地一般只能采用模拟生产运行模式即使有企业愿意合作按生产经营模式运行,也只能有少数学生参与,难以完成教学功能。
因此生物制药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很难训练完成。
对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由于企业实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需要,一般不愿接受太多的学生进入车间去观摩或学习,教师也不能跟着学生在企业进行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理论知识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答,不能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
因此,学生在企业内的锻炼机会也不多,实践的效果不佳。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大多没有真正体现出职业需求,课程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与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生物制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出现。
陈旧的学习内容和过程使得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知学为何用。
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方式应该有所创新。
由于药物制剂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目前的实践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方式比较简单,学生缺乏自己思考的过程。
同时,实践项目更新缓慢,与当前最新的技术和方向脱节。
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独立完成相关工作。
另外,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19440734_基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药物分离纯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引言伴随着工业革命4.0的来临,再加上最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推动“新工科”的发展,我国对具有高创造力和高实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1,2]。
在此背景下,高校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为了进一步夯实“新工科”的教学根基,应对“新工科”教学进行探索。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现有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是生物制药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将理论联系实践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生物制药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该课程要求学生理解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其操作技能和实验操作规范,如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药物分离纯化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方案,并具备药物分离纯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kyqdf2021011);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新工科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地方高校食品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研究(2020626)。
作者简介:田朋姣,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资源化利用。
王希庆,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物修复。
余海忠,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基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药物分离纯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田朋姣 王希庆 余海忠(湖北文理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摘要:药物分离纯化技术是生物科学专业(专升本)生物制药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学位课程。
是生物科学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项目秉承“以人为本,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育人思想,围绕“实验类课程缺少,无法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教材内容过时,无法与产业需要相适应”“课堂教学与考试模式较为单调,无法有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等难点,进行教学改革与重组。
研究如何让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最前沿同步,对教育进行反哺,同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展开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提高。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探索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是药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药物的提纯、分离和纯化等关键技术,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也需要不断改革和探索,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就《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探索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当前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和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药物研发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新药物被发现和开发出来,因为这些新药物的结构复杂性越来越高,传统的分离与纯化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对药物的高纯度和高效率的要求。
迫切需要对《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来适应新药物研发的需求。
我们需要考虑在课程中引入哪些新的内容和实践。
可以引入新的分离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这些新技术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药物分离和纯化,并且可以适用于更复杂的药物结构。
可以引入新的理论知识,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生物大分子分离与纯化等,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新型药物分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还可以引入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这些新的分离技术和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还需要考虑如何改革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多以理论课为主,实践教学较少,这样很难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我们可以考虑将课程改革为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以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可以设计实验教学项目,让学生亲自操作分离技术设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实验课题的独立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评估课程改革的效果。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的配备情况。
可以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课程设计和实验报告等多种方式来评估课程改革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1课程设计
1.1课程设计理念
结合学生情况、教学资源等实际,课程设计上力求达到可操作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以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为课程设计的依据,按照企业实际药物分离纯化生产过程进行教学,依次讲授基本原理、萃取技术、蒸馏技术、色谱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固相析出技术、干燥技术和电泳技术。
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涉及一些工程计算等工程性比较强的内容,学生可以把这些知识作为兴趣课后学习,而在课堂上要精选分离纯化基础原理、技术等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并且适当引入新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
减少知识的抽象性,多采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学的形式,探索现场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要为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奠定必要、足够的理论基础,同时注意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不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完整性,在淡化理论的同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1.2积极引导启发鼓励
学生认识不到课程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对未来职业的具体工作过程不了解,意识不到课程内容在以后工作中的作用。
适当给学生介绍药品生产工作岗位的具体任务流程,同时建立生产工艺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在整个制药过程中的关键性地位。
在传授知识
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课后时间与学生接触,多去理解学生的感受,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建议。
1.3合理导入适当拓展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不仅要选用合适的教材,还要提前了解学生相关知识基础和理解接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观察学生反应,以合理的速度引导学习,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绪论作为教学的开始,是该课程的第一堂课,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师后续的教学,也影响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
绪论中对整个课程的导入很关键,以后讲授每个章节时对章节的导入也很重要,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比,教材的内容总是滞后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
教师要关注最近研究进展,把学科发展前沿的技术介绍给学生。
还可以自己的科研经验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例如薄层色谱是实验室广泛应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其原理、操作在课本中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但在实际科研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课本里面学不到的,教师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出来,传授给学生。
另外还要补充一些GMP的相关知识,从整体上介绍药物从研发到制成成品的过程,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1.4方法多样合理搭配
本课程理论深奥抽象,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在教学中如果仅用语言和板书进行讲述,缺乏形象直观的展示,学生会对很多知识点理解困难,对学习失去兴趣。
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各种图片、动画、影像资料,比传统教学方式更为直观。
它能使复杂、抽象的理论简单化、形象化,还能解决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开阔
学生眼界、拓宽知识面。
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实验室条件很难跟上先进仪器设备的发展,也不可能具备所有的制药机械,借助多媒体可以将新技术、新设备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展示完整的工艺流程,加深印象。
但多媒体包含知识量大,授课速度快,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多媒体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在用多媒体授课的同时用板书将知识点进行归纳,适当提问,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控制授课节奏,给学生留出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时间。
教学方式有很多种,要合理搭配,取长补短。
1.5适当举例激发兴趣
教材编写通常采用的是学术用语,如果整节课都进行原理性知识的讲解,很多学生会感到迷茫,课堂气氛会陷入枯燥、沉闷的状态。
应该适当调整方式,联系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及先进性。
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为课堂教学增加活跃的气氛,也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讲授每章节的内容时,为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激发其求知欲,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情景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知识点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例如在讲授膜分离时,让学生看到实验室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滤纸过滤;在环境保护方面,让学生了解如何用液膜法处理废水;为学生介绍在进行海水淡化时用到的电渗析技术;也给学生介绍海带(生物膜)富集碘的原因。
1.6重视实验校企结合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在实训实践中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但目前受实训学时和条件的限制,实验内容的安排多为
验证性实验。
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给出的步骤按部就班的操作,无需思考就能得到结果,这种实训模式不利于学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在开展实训之前要鼓励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过程,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近年来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迅速渗透到生产中的各个领域。
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企业岗位职责要求和最新的分离纯化技术信息之外,教师还应与企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组织学生参观药品生产企业,让学生参与药品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了解书本和实际生产上的差距,弥补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开拓学生眼界。
1.7过程考核发挥导向作用
传统的考核结果往往只考虑期末卷面成绩,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忽略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表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学生期末总成绩(百分制)=期末考试卷面成绩(50%)+课堂出勤及回答问题表现(20%)+小论文撰写(10%)+实训操作(20%)。
考核方式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不仅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
小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查阅文献资料,设计一个具体的方案,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
另外要求学生对课程有所反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小结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作为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的开展要围绕制药过程,同时结合最新的技术进展,重视实训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
课程设计上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课前备好课,课堂上认真观察,课后反复总结反思,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面向医药行业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