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质量控制指标

合集下载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地表水监测方案的目的是确保水体的质量和安全,并为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地表水监测体系,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以下是本地表水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监测目标本监测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对地表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包括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

监测的重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温度和pH值的监测,以了解水体的基本性质和稳定性;2. 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COD)的监测,以评估水体中的氧气供应和有机物污染;3. 悬浮物和浊度的监测,以了解水体中的颗粒物污染情况;4. 营养盐(如氨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的监测,以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5. 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状况;6. 水生态指标的监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二、监测方案为了全面监测地表水的水质,本方案采用了多点监测和定期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方案如下:1. 监测站点选择选择监测站点应该充分考虑水体的类型、活动水域的情况以及潜在的污染源。

监测站点应该分布在不同的水体类型上,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水渠等。

同时,应该选择一些可能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区域,以评估人为因素对水质的影响。

2. 监测参数和频率根据监测目标,确定需要监测的参数和频率。

常规监测参数的监测频率可以在每月至每季度进行一次。

对于某些特定的参数,如水体温度和pH值,可以选择每日或每周进行监测。

监测的时间应该覆盖不同季节和不同水文条件,以获得全面的数据。

3. 监测方法和设备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设备对于准确评估水质至关重要。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野外实地测量和室内实验室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器进行现场监测,同时将样品带回实验室使用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4. 数据采集和分析监测数据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采集和记录,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监测数据可以通过在线数据传输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通过定期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地表水质量标准

地表水质量标准

地表水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 63-9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Quality standards for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1994-03-28发布 1994-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主编单位:水利部水质试验研究中心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发布《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SL63-94)的通知水科教,1994,119号),部属有关科研,规划设计,院校,工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电)厅(局厂:根据我部"八五"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由水文司主持,部水质试验研究中心主编的,经审定,现正式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其编号为SL 63-94,自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起实施.该标准由水利部水文司负责解释.各单位在实施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函告主编单位及部水文司.该标准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八日目次1 总则2 标准的分级3 标准值.4 标准实施5 采样和分析方法附加说明1 总则,保护和管理水资源,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加强水行业归口管理,特制订本标准.1.0.2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资源水质要求,标准的实施和采样监测方法. 1.0.3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水库等内陆天然地表水.1.0.4 引用标准GB 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GB 3838-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12941-9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 8978-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 标准的分级2.0.1 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分为五级:第一级---水质很好.既无天然缺陷又未受人为直接污染,不需要任何处理,可广泛适用于多种用途和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第二级---水质良好.适用于作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鱼类生活区,大体相当于现行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 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第三级---水质尚可.能符合通常最低水质要求,如一般的工业用水和一般的鱼类生活区,经处理后可满足高一级的用途.第四级---水质不好.即该水体存在某些天然缺陷,或者受到人为轻度的直接污染,适用于某些一般工业用水及非直接接触用水.第五级---水质很不好.即该水体具有严重的天然缺陷或者已受到人为的重度污染.只适用于作农灌用水,大体相当于现行的GB 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或适用于一般景观用水.3 标准值3.0.1 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值列于表3.0.1-1及表3.0.1-2.表3.0.1-1 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值参数项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序号级别地表水资源应符合基本的感官要求1.无明显的泡沫,油膜,杂物,无令人厌恶的色,臭,味,无令人厌感官要求 1 恶的水生生物;2.一级水不得有泡沫,杂物,色,臭,味等 pH 6.5~8.5 6.5~8.5 6.5~8.56.0~8.5 5.5~9.0 2悬浮物* mg/L,? 20 25 30 60 150 3总硬度(以CaCO计) 3 80 300 450 500 600 4 mg/L,?400 1000 1500 2000 2900 电导率μS/cm,? 5饱和率 6 5 3 2 溶解氧 mg/L,? 6 90%五日生化需氧2 3 5 10 80 7 量 mg/L,?高锰酸盐指数 mg/L,2 4 6 10 80 8 ?氨氮 mg/L,? 0.1 0.2 1.0 2.0 8.0 90.002 0.002 0.01 0.1 1.0 挥发性酚 mg/L,? 100.005 0.05 0.1 0.2 0.5 氰化物 mg/L,? 110.01 0.05 0.05 0.08 0.1 铬(六价) mg/L,? 12总汞 mg/L,? 0.0001 0.0002 0.0005 0.001 0.001 130.001 0.001 0.005 0.005 0.005 镉 mg/L,? 140.01 0.05 0.05 0.1 0.1 铅 mg/L,? 150.01 0.03 0.1 0.5 1.0 铜 mg/L,? 160.05 0.05 0.08 0.1 0.1 总砷 mg/L,? 170.8 1.0 1.5 2.5 3.0 氟化物 mg/L,? 180.0001 0.003 0.01 0.02 0.04 有机氯农药 mg/L,? 190 500 5000 10000 10000 大肠菌群* 个/L,? 20* 试行标准,允许根据地方水域背景值特征做适当调整.表3.0.1-2 湖泊和水库营养类型氮,磷界限指标(mg/L) 参数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重富营养营养化状况0.02~0.05 0.05~0.09 总磷 ?0.02 ,0.09总氮 ?0.25 0.25~0.7 0.7~1.3 ,1.34 标准实施4.0.1 本标准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用水部门负责监督和实施.水利系统各有关水质,水环境中心负责地表水资源质量的监督,检验,定期常规监测和调查评价工作.4.0.2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保,卫生,农业,渔业等有关部门,根据流域或水系综合规划,结合水域使用要求,按本标准确定相应的水质管理等级,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监督管理.4.0.3 国家或当地有关主管部门明确划定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点的水源地水质,按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执行.渔业水域的水质,可按现行GB 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执行.农灌用水可按GB 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执行.4.0.4 本标准所列项目不能满足当地控制主要污染物的需要时,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可补充必要的项目或作适当的调整,作为地方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5 采样和分析方法5.0.1 采样应具有代表性.采样及布点方法可按GB 12997-91《水样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及《水质监测规范》中的规定执行.5.0.2 本标准中各参数的检测分析方法按表5.0.2执行.表5.0.2 地表水资源水质分析方法检测范围参数测定方法分析方法 (mg/L)1 pH 玻璃电极法 0~14 GB 6920-862 悬浮物重量法 GB 11901-893 总硬度EDTA滴定法 0.05mmol/L GB 7477-87GB 13580.3-4 电导率电导仪测定法 93碘量法 0.2~20 GB 7489-87 5 溶解氧 GB 11913-89 饱和率0~100% 电化学探头法6 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 2~6000 GB 7488-87高锰酸盐指7 高锰酸钾氧化法 0.5~4.5 GB 11892-89 数纳氏试剂比色法 0.02~2 GB 7479-87 8 氨氮 0.01~1 GB 7481-87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法 GB 7490-87 9 0.002~6 挥发酚 GB 7491-87 蒸馏后溴化容量法异烟酸-吡唑啉铜比色法 0.004~0.25 GB 7486-87 10 氰化物 0.002~0.45 GB 7487-87 吡啶-巴比妥酸比色法11 铬(六价)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0.004~1.0 GB 7467-87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0.0001~ GB 7468-87 12 总汞 0.002~0.04 GB 7469-87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萃取法) 0.001~0.05 GB 7475-87 13 镉 0.001~0.05 GB 7471-87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萃取法) 0.01~0.2 GB 7475-87 14 铅 0.01~0.3 GB 7470-87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法(萃取法,直接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0.001~0.005 GB 7475-87 15 0.02~0.70 GB 7474-87 铜度法0.06~3 GB 7473-87 2,9-二甲基1,10菲罗啉分光光度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0.007~0.5 GB 7485-87 16 总砷度法0.0004~0.012 GB 11900-89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0.05~2.5 GB 7482-87 17 氟化物氟试剂分光光度法0.05~1.8 GB 7483-870.05~1900 GB 7484-87 离子选择电极法18 有机氯农药气相色谱法 GB 7492-87 19 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滤膜法 ,3个/L GB 5750-85 20 0.01~0.6 GB 11893-89 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21 0.05~4 GB 11894-89 总氮法附加说明主编单位:水利部水质试验研究中心主要起草人:翁建华(另外,鲁光四,胡建和参加了条文说明中的部分起草工作)。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与建议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与建议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与建议作者:赵喜萍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4期一、监测能力建设要求1、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规定,无论是河流型饮用水水源还是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以及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均需在取水口或抽水井设置水质指标监测点,所选用的水质监测指标以及应达到的水质监测频次应严格按照所在的省、市等各级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下达的本年度水质监测计划进行实施。

饮用水水源监测断面(井)的布设应具有代表性、合理性、连续性及准确性。

2、监测指标①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

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指标包括以下61项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附表1中的所有基本项目(共23项,COD除外)、附表2的所有补充项目(共5项)和附表3的所有优选特定项目(共33项)。

以上共计61项,同时,还应该统计水源地的取水量情况,以及还应根据当地水质污染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能够代表本区域特征的水质污染物。

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指标还应补充“叶绿素a”和“透明度”两项监测指标。

全分析项目指标指的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列出的所有109项水质指标。

②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

地下水常规监测指标包括以下指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23项。

还应该统计水源地的取水量情况,以及还应根据当地水质污染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能够代表本区域特征的水质污染物。

全分析项目指标指的是《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列出的所有39项水质指标。

水性地方病(如,地方性砷中毒)等区域或天然背景值(如苦碱水、高氟、高砷)较高的地区,还应在水质监测指标中增加能够反映地区特征化学组分的监测项目。

另外,个别地区还应根据本地地下水补给径流区存在的工矿、企业等特殊污染源特征污染物,来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

地下水环境标准

地下水环境标准

地下水环境标准一、地下水质量标准1.1 常规指标常规指标是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适用于评价地面水环境质量的指标。

在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常规指标主要包括pH值、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砷、汞、镉、六价铬等。

1.2 非常规指标非常规指标是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但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能包括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

1.3 污染物指标污染物指标是指针对特定污染物的限量标准。

在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常见的污染物指标包括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六六六、滴滴涕等。

二、地下水开发利用标准2.1 地下水取水定额地下水取水定额是指单位时间内从地下水水源地取出的水量。

该标准通常由当地政府或水资源管理部门制定,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地下水回灌标准地下水回灌是指将处理后的地表水或再生水通过人工方式注入地下含水层中,以补充地下水的储量。

回灌标准包括回灌水质标准和回灌水量标准。

回灌水质应符合当地地表水或再生水的水质要求,回灌水量则应根据地下水的补给需求和地质条件来确定。

2.3 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标准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标准是指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标准。

该标准包括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控制开采量、防止地下水污染等方面的规定。

三、地下水监测与评估标准3.1 监测点布设与采样频率监测点的布设应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因素,同时要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采样频率应根据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和监测目的来确定,以满足对水质和水量的准确监测。

3.2 监测项目与测定方法监测项目应包括常规指标、非常规指标和污染物指标等。

测定方法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3 地下水质量评估方法地下水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单因子评价法、综合评价法和风险评价法等。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1.引言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水体的总称。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表水的水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和管理地表水资源,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2.目的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地表水的水质状况,准确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并为保护和恢复水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2.1 监测地表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含量,如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2.2 评估地表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3 监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2.4 提供水质数据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监测内容根据地表水的特点和国家相关标准,地表水水质的监测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3.1 水样采集:按照规定的监测站点和频次采集地表水样品,并注意采样方法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3.2 化学指标分析:对地表水样品进行化学指标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总固体、COD、BOD5、氨氮、硝态氮、磷酸盐等参数的测量。

3.3 生物学指标监测:通过对水样中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等进行采样和分析,评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3.4 污染物监测:对地表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监测,包括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

可以采用分析仪器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检测。

3.5 监测数据管理:建立水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对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归档、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监测方法与技术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和先进的监测技术,以提高监测效率和数据质量。

常用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包括:4.1 传统监测方法:包括实地采样、化学分析等,可以获得较准确的水质数据,适用于常规监测工作。

4.2 在线监测技术:利用现代传感器和仪器设备,对地表水中的水质参数进行实时或定时监测,可以实现自动化监测和远程数据传输。

4.3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卫星或飞机对地表水进行遥感影像获取,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水体的水质信息。

地表水常规项目

地表水常规项目
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盐(mg/L)
25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放射性物质
总α放射性(Bq/L)
0.5
总β放射性(Bq/L)
1
* MPN,最大可能数;CFU,菌落形成单位。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放射性指标每个办证周期监测一次。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
3,(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3
铝(mg/L)
0.2
铁(mg/L)
0.3
锰(mg/L)
0.1
铜(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
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1,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
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pH
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附件1:
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项目
限值
1、微生物指标*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地表水监测的优秀方案推荐_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的优秀方案推荐_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的优秀方案推荐_地表水监测方案地表水监测需要人们时时进行管理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改正才能共同进步与发展,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地表水监测的优秀方案推荐吧。

地表水监测方案一概述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可实现自动采样及预处理、在线测量、报表分析、数据传输、远程监控等功能,及时掌握水质状况、预警预报水质污染事故、保障公众用水安全等。

截止2021年我国已建设了97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监测因子:常规监测因子包括: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氨氮,湖泊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监测项目还包括总氮和总磷。

部分站点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生物毒性及叶绿素a的监测。

监测频次一般监测频次设为每4h监测一次(即每天6个监测数据)。

当发现水质状况明显变化或发生污染事故时,监测频率可调整为连续监测。

数据通过外网vpn方式传送到各监测站、省级监测中心站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系统组成:地表水自动监测站主要由采水单元、配水单元、分析仪器、控制系统组成。

采水单元:包括水泵、管路、供电等,为系统提供可靠、有效的水样。

可采用栈桥、浮筒、固定桩等方式。

配水单元:包括水样预处理装置、自动清洗装置及辅助部分,为各分析仪器提供其所需要压力和流量的水样。

分析仪器:由一系列水质分析仪器、仪表组成,具有校准、测量、反控、自诊断等功能,并将测量结果发送到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系统自动完成采水、配水、分析测量、数据存储、数据传输、生成报表等功能,也可接受监控平台发送的指令,远程控制系统各部分。

站房及配套设施:包括站房主体、空调、供电、防雷、防火、给排水等。

对应仪器ph智能电极(amt-ph300)、溶解氧智能电极(amt-pr300)、电导率智能电极(amt-pd300)、浊度智能电极(amt-pz300)、多参数水质电极(amt-w400)、总有机碳水质分析仪(amt-zz300)、氨氮水质分析仪(amt-pa100)、总磷总氮水质分析仪(amt-1226)、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amt-tox100)、紫外吸收水质分析仪(amt-0504)、全光谱水质电极(amt-0120)、叶绿素智能电极(amt-py300)、蓝绿藻智能电极(amt-pl300)。

地表水监测方案编制

地表水监测方案编制

地表水监测方案编制一、引言地表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

为了准确掌握地表水的水质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污染问题,科学合理地编制地表水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二、监测目的地表水监测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地表水的水质状况,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用水要求。

2、追踪和识别地表水污染的来源和迁移路径,为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3、监测地表水水质的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监测范围和断面设置(一)监测范围根据监测目的和实际需求,确定监测的地表水体范围。

这可能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

(二)断面设置1、对照断面:设置在河流进入监测区域之前,未受本区域污染源影响的地方,用于对比和评估监测区域内的水质变化。

2、控制断面:设置在污染源排放口下游,能反映污染对水体水质影响的位置。

3、消减断面:设置在污染物经治理或自然净化后浓度降低的位置,用于评估治理效果。

在设置断面时,要充分考虑水体的水文特征、污染源分布、功能区划分等因素,确保断面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

四、监测项目(一)常规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 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总氮等。

(二)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根据监测区域内的污染源类型和潜在的污染风险,确定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

例如,如果周边有化工企业,可能需要监测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五、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根据地表水体的重要性、水质变化情况和管理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重要的地表水体和水质容易变化的区域,监测频率应较高;对于水质相对稳定的区域,监测频率可以适当降低。

例如,对于主要河流的控制断面,每月监测一次;对于一般河流的控制断面,每季度监测一次。

在特殊情况下,如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雨季等,应增加监测频率。

六、监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关键。

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地表水常规五项

地表水常规五项

地表水常规五项
地表水常规五项是指地表水的常规监测项目,用于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

常规五项包括水温、溶解氧、浑浊度、pH值和电导率。

1. 水温:水温是指水体的温度,通常使用摄氏度进行表示。

水温是地表水生态系统中生物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指在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数量。

水体中的溶解氧对于维持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非常重要,因此溶解氧水平是评估水体富氧程度的重要指标。

3. 浑浊度: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反映了水体的透明度。

高浑浊度会导致水中的光线散射,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4. pH值:pH值是用来表示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它反映了水体的酸碱度。

不同生物对水体的pH值有不同的适应性,所以pH值对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也有重要影响。

5. 电导率:电导率是指水体中电导电流通过的能力,它反映了水体中溶解物质(如盐类和无机离子)的含量。

高电导率通常表示水体中溶解物质含量较高,可能存在水质污染。

水质检测常规五参数

水质检测常规五参数

水质检测常规五参数
水质监测五参数:pH、温度、溶氧、电导率、浊度。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监测项目为:pH、COD、BOD、SS、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广泛适用于饮用水、地表水、地面水的测定
一般水质检测仪原理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或者化学药剂反应使水中的相应物质参与其中,然后通过比色法、滴定法、电导率测量等方式计算出水中相应物质的含量。

特点
一般水质检测仪原理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或者化学药剂反应使水中的相应物质参与其中,然后通过比色法、滴定法、电导率测量等方式计算出水中相应物质的含量。

功能
1、微处理专利技术,人性化设计,大屏幕显示,测量
流程图文显示,操作简单;
2、独特组合理念,可常规或快速测量多达10余种测量指标;并依据需要存储20组测量数据;
3、人性化独特设计,可根据具体情况和现场条件,实现便携式、桌面式、悬挂式多种测量方式;
4、常规电源配置,低电量提示,可依据用户需求设置120分钟自动关机;
5、便携式包装,防水、防震动橡胶设计,耗材经济,适用于各种水质、流域突发、快速和常规监测。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CJ/T206-xx)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供水水质要求、水源水质要求、水质检验和监测、水质安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公共集中式供水、自建设施供水和二次供水。

城市公共集中式供水企业、自建设施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在其供水和管理范围内的供水水质应达到本标准规定的水质要求。

用户受水点的水质也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水质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T 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CJ/T 141 城市供水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CJ/T 142城市供水锑的测定CJ/T 143城市供水钠、镁、钙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CJ/T 144城市供水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CJ/T 145城市供水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CJ/T 146城市供水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CJ/T 147城市供水多环芳烃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CJ/T 148城市供水粪性链球菌的测定CJ/T 149城市供水亚硫酸盐还原厌氧菌(梭状芽胞杆菌)孢子的测定CJ/T 150 城市供水致突变物的测定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3.1城市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3.2城市供水城市公共集中式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向城市居民提供的生活饮用水和城市其他用途的水。

3.3城市公共集中式供水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提供用水。

3.4自建设施供水城市的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主要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提供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最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最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最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测的依据和标准,是保护和管理地表水环境的重要依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对于维护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护水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循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和严谨性的原则,结合国情和地方实际,综合考虑地表水环境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影响,科学确定各项指标的限值。

同时,应当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及时修订和完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社会需求。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对水质的监测和评价指标、限值和分类标准等内容。

其中,监测和评价指标包括对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指标的监测和评价要求,如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

限值是指对各项监测指标在水体中的浓度或含量的限定值,超过限值则表示水质达不到要求。

分类标准是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的不同,将地表水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制定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地表水环境的自净能力、水体的自然特性、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指标的限值和分类标准。

同时,还应当结合地方实际,根据地表水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评价体系,加强对地表水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地表水环境质量问题。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地表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管理和监督,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和管理地表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科学合理地制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加强对地表水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加大对地表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促进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总氮的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总氮的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为保 证研 究 结论 的可 靠性 和可 比性 ,本 文制订 了统 一 的研 究方 案 ,提 出了测 定过 程 中的质 量控制 要求 。采 用 Gub、 Ccrn和 Dxn检 验 法 对 标 rbs oha io 准样 品 的监 测数 据进 行异 常值 检验 ,剔 除异 常值后 进行 数 据分 析 。
1 0家地市级站 , 3家县级站 )对 2 5 种浓度水平 的 比对样品进行 了测定 ,得到 18 2 个数据 ,比对样 品 的浓 度 大 约 为 12 mgL和 15 mg L 0个 省 的 .2 / . 2 / ;1
d g s o — p er p o o t .Ba e n a lr e n mb r o nt r g d t r m ma y l b rt r s o h o n r i e t n UV s e to h t mer i y s d o a g u e f mo i i a a fo n a o ao e f te c u t on i y.c mmo o n
Qu lyC nr l f n ls f N i u fc t igS eto h tmer ai o to o ayi o S ra eWae Us p crp oo t t A s T n r n y X A Xn ,HU Z e gseg , agzu Z O Y njn , E G G n -u I i h n — n MI n — o , U a - P N a gh a h F h u
第 3 卷第 4期 O
21 0 1年 8月




Vo . 0. . 1 3 No 4 Au u t 01 g s 2 1
S CHUAN I ENVI RONME NT

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本底判定技术规定

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本底判定技术规定

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本底判定技术规定(暂行)1 适用范围本规定明确了国家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环境本底判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等相关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组织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环境本底判定,地方组织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的湖库河流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可参照执行。

本规定不适用于其他形式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等方面的监测、判定和研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定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规定(试行)环水体〔2016〕179号“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环监测〔2016〕30号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监测管理办法环办〔2019〕2号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办法环办〔2019〕2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定。

3.1环境本底environmental background一般是指自然环境在未受污染的情况下,各种环境要素中化学元素或化学物质的基线含量。

亦指人类在某个区域进行某种社会活动行为之前的自然环境状态。

3.2环境本底值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对未受人类社会活动行为影响的环境区域按照规定的监测程序针对特定的监测项目所测定的数据。

4 环境本底的判定4.1 环境本底判定要求4.1.1 不受人类社会活动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区域的河流(段)、湖泊和地下水。

例如,河流(段)主要分布在各主要流域(水系)上游;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内陆地区,无出湖河流的内流湖;或其他形式的水体。

4.1.2 地表水环境本底判定主要针对受到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影响较大的水体。

4.1.3 地下水环境本底判定主要针对受到地质条件影响较大的水体。

4.1.4 水体周边无影响环境本底的人为污染源汇入。

4.2 判定监测项目地表水: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4项常规监测项目为基础,确定不受人类活动影响而产生的监测项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单位:mg/L
水质评价标准说明: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地表水的常规监测项目进展与问题探讨

地表水的常规监测项目进展与问题探讨

1我国 的地表 水 常规监 测项 目概况
转变为 了对 流域的监测管理 , 但是 , 由于一 直 以来是 “ 分割管理 , 各 自为政 ” 的管理模式 , 忽视了全流域 的利益 。所 以, 实现区域控
1 . 1地 表水 常规 监 测 评 价 标 准 制与全流域控制相结合仍然是水质监测所 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 监测评 价标准是进行地表水 常规监测 的依据 , 判断水质 的优 3 . 2对 于 监 测 站 网 的进 一步 优 化
地表水的常规监测项 目进展与问题探讨
王 茹
( 长庆油田公司技术监测中心
陕西西安 7 1 0 0 0 0 )
发展阶段 , 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
3地表 水常 规监测 工作 中存在 的问题 及对 策
我国的水质监测各级政府 、 水行政部 门及环保部 门虽然在监 测技术 、 环保 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但是仍然存 在一些 问题 : 3 . 1水质监测 系统缺乏统一的管理 我 国的水质监测管理工作 虽然 已经从原来 的点源 、 区域监测
水质 自动监测技术是我 国水环境监测发展的高级 阶段 , 通过 【 5 ] 蒋斌 , 吕升. 地表水水 质 自动监测系统运 维模 式探讨 f J 】 . 绿 色科 自动监测 系统可 以对 于本地水系 的河流 、 湖泊 、 水库等水体进 行 技, 2 0 1 2 ( 0 8 ) . 长时间连续监测 , 从 而实现对 于水 质情 况及 动态 变化规律 进行有 【 6 】 高娟 , 华珞等 . 地表水水 质监测现状分析 与对策[ J ] . 首都师 范大
各个 断面的水质情况。水质监测项 目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 所以, 在 地表水 的常规 监测项 目中 , 应该根据污 染源 的不 同 , 对 于污 染危 监测项 目中又分为 了必测项 目、选测项 目及特定项 目等 , 这 些项 目内容一般会根据水体状况 的不同而择情监测 。 地表水 的常 害大 、 出现频率 高的有害物作为监测对 象 , 从 而保证水质 监测的 规监测 包括地表 水断 面的水 质监测及饮用 水水源地 的水 质监测 有 效 性 。 两个方面 , 其中 , 地表水 断面水质 的常规监测指标有 : 水温 、 p H、 溶 4结 论 解氧 、 石油类 、 粪 大肠菌群 等共计 2 7项指标 ; 饮用水水 源地水质 虽然地表水常规监测项 目总体上得到了很大发展 , 但 是相对于 常 规 监 测 的 所 涉 及 的 指 标 为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发达 国家我们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为 了提高水环境 的监测力度 , ( G B 3 8 3 8 — 2 0 0 2 ) 表一 中所列出的 2 3项指标 。

地表水质量评价规范

地表水质量评价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2007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Technical Guideline for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2007-□□-□□发布2007-□□-□□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目录1 适用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3.1 水系 (3)3.2 湖泊、水库 (3)3.3 水环境功能区 (3)3.4 劣Ⅴ类水体 (3)4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分类 (3)4.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分类 (3)4.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技术流程 (4)5 地表水水质评价要求和方法 (4)5.1 地表水水质评价的基本要求 (4)5.2 地表水水质类别评价 (5)5.3 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水质综合评分法 (5)6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要求和方法 (7)6.1 营养状态评价的基本要求 (7)6.2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方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7)7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8)7.1 河段、水系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9)7.2 湖泊、水库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10)7.3 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良好以上级别比例 (11)7.4 地表水属重度污染水体的百分率比较 (11)7.5 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12)8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13)8.1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指标 (13)8.2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标准 (13)8.3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方法 (14)8.4 水环境功能区评价时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 (14)9 地表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15)9.1 基本要求 (15)9.2 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5)9.3 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定性分析 (16)10 水质变化原因分析 (17)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基本指标类别与评分限值 (16)附录B(规范性附录)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秩相关系数法 (19)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科学、准确、全面地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

地表水常规6项现场监测项目操作注意事项

地表水常规6项现场监测项目操作注意事项

地表水常规6项现场监测项目操作注意事项指导现场监测项目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透明度、盐度的正确规范开展。

适用于现场监测项目在采样现场的操作全过程。

3.1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准备水温测定操作规程,便于现场监测人员使用。

3.2表层水温计:适用于测量水的表层温度,测量范围满足-6℃〜+40℃,分度值为0.2℃。

3.3深水温度计:适用于水深40m以内的水温的测量,测量范围满足-2。

C〜+4(ΓC,分度值为0.2(。

3.4水样测定:将水温计投入水中至待测深度,感温5min后,迅速上提并立即读数。

从水温计离开水面至读数完毕应不超过20s;读数完毕后,将筒内水倒净。

3.5当现场气温高于35。

C或低于-30。

C时,水温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要适当延长,以达到温度平衡。

3.6在冬季的东北地区读数应在3s内完成,否则水温计表面形成一层薄冰,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3.7温度计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3.8监测人员需要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1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准备PH值测定操作规程,便于现场监测人员使用。

1.22水样测定:先用蒸储水仔细冲洗电极,再用水样冲洗,然后将电极浸入水样中,小心搅拌或摇动,待读数稳定后记录PH值。

1.3由于不同复合电极构成各异,其浸泡方式会有所不同,有些电极要用蒸偏水浸泡,而有些则严禁用蒸得水浸泡电极,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免损坏电极。

1.4测定时,复合电极(含球泡部分)应全部浸入水样中。

1.55电极受污染时,可用低于InlOI/L稀盐酸溶解无机盐垢,用稀洗涤剂(弱碱性)除去有机油脂类物质,稀乙醇、丙酮、乙醒除去树脂高分子物质,用酸性酶溶液(如食母生片)除去蛋白质血球沉淀物,用稀漂白液、过氧化氢除去颜料类物质等。

1.6注意电极的出厂日期及使用期限,存放或使用时间过长的电极性能将变劣。

1.7便携式PH计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4.8测试水样前,现场测定质控样。

5.9监测人员需要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质量控制指标
地表水是指自然界中,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及海洋中,充满地表的水资源。

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地表水的质量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

而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质量控制指标则是保证地表水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一、可行性分析
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质量控制指标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科学的关键手段。

因此,在进行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时,首先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明确选择合适的监测水源、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等技术要求,以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质量控制指标需求分析
在保证地表水监测数据有效性方面,质量控制指标的需求分析非常关键。

为了达到准确的质量控制指标,需要在监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采样与标识原则——保证采样样本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 处理与保存原则——保证样品处理和保存过程规范完善;
3. 检测与分析原则——保证检测仪器的精密度和检测方法的科学性。

三、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确保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质量控制指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需要
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措施,例如:
1. 确定监测点的设点原则,科学地进行监测设计和监测规划;
2. 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
性和可靠性;
3. 采用规范的样品采集、处理、保存、运输和检测方法;
4. 对监测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
5. 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性统计和分析,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

四、质量控制指标的评价
在正式进行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之前,需要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确定质量控制指标达到监测要求,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和可行
性等特点。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
1. 评价指标的实际应用效果;
2. 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评价指标的可统计性和实用性。

总而言之,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质量控制指标是地表水保护管理有效
的手段之一。

通过质量控制指标,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把握地表水质
量变化规律,及时发现和解决地表水污染问题,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我
们的水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