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坚定制度自信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坚定制度自信3篇
1、理论基础:4个意识和4个自信是国家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在实践进程中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思想,实际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用来指点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问题。
2、思想实践:牢记4个意识是党员的信仰理论的基石坚定理想信心是党和干部心中永久的灯塔。
坚持4意识才能虔诚的为人民服务,坚定不移的跟党走。
3、积极行动:4个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本身工作,深入学习和发扬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把理论积极付诸到行动中去。
4、勇于创新:在工作中要勇于尝试1些新的理念,做到坚持,敢为人先。
能够闯出1条勇于进取的心路。
5、模范作用:党员和干部应当在4个意识和4个自信的理论基础上起模范带头作用。
使我党和我国保持思想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
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期大学生如何坚定制度自信2坚定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民心基础和气力源泉。
制度自信建立在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本质和优越性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建立在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大学生只有坚定制度自信,才能自觉为完善中国之治贡献自己的气力。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时间性问题。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深入认识和坚定信心。
坚定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民心基础和气力源泉。
大学生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他们进1步坚定制度自信,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认识制度体系坚定制度自信
充分的制度认知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基础和本源。
大学生必须了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要认识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经太长期实践,来之不容易,必须倍加珍惜、高度自信。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点,植根中国大地、深得人民拥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1个国家选择甚么样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分营养的制度,才最可靠、最管用。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时间实践中构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指点,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动身进行制度设计,保障了广大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大众的支持和拥戴。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根
基和文化底蕴。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契合了中国社会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但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构成发展的,在x成立70多年的延续探索中构成发展的,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入总结中构成发展的,更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构成发展的。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1整套相互联
系的制度构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是内政外交国防相互配合、民族复兴和祖国统1相互联系的伟大事业,每个领域每项工作都要有相应的制度来支持。
党的109届4中全会在论述“坚持和巩固甚么、完善和发展甚么”的时候,强调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包括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内的13个方面的制度,其中起4梁8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
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气力,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我们推动各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调和各方的根本要求。
掌控制度优势增强迫度自信
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制度自信,必须让大学生自觉认同制度自信的来源——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党对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规律的认识和掌控逐步增强,我国国家制度优势不断彰显、不断增强。
党的109届4中全会《决定》凝炼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从制度层面揭露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时间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
在引导大学生全面掌控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条件下,应重点给大学生讲清楚这样1些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13个方面显著优势的第1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核心肠位,对1切工作进行领导,起着总揽全局、调和各方的作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集中统1领导下建立和完善
的。
新时期,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其实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这1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1方面,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保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
另外一方面,人民大众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直接创造者和促进者。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集中气力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的1大特点,也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实践获得成功的秘诀。
____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气力办大事,这是我们成绩事业的重要宝贝,过去我们弄‘两弹1星’等靠的是这1宝贝,今后我们推动创新逾越也要靠这1宝贝。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大众自治制度等,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又能构成共同意志,集中气力办大事。
坚定制度自信完善中国之治
教师还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坚定制度自信基础上建立对待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态度: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是1个长时间的进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1个不断努力的动态进程,不可能一挥而就,也不可能1劳永逸。
坚定制度自信和实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辅相成。
1方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制度自信。
我们只有深信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
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才能全面深化制度改革,才能增进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备、更加定型。
另外一方面,只有坚定制度自信,才能毫无畏惧地面对1切困难和挑战,才能坚定不移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____总书记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样改、怎样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
中华民族是1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构成我们的民族特点。
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一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完全、不可能久远。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大学生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将制度自信落实到推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中。
(作者李娟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计划课题《用____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大学生如何坚定制度自信32113在复杂多变的情势
背景下,5261我们必须既高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4102大旗帜,又坚持改革开放1653、不断探索创新,才能牢牢捉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克服1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推动到新的发展阶段。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各种危机和严峻挑战,捉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调和可延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良民生,增进社
会公平正义,成功在新的历史出发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点社会主义。
目前,世界经济仍面临许多不肯定性,任何动摇都是自乱阵脚。
只有绝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实践特点、理论特点、民族特点、时期特点,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也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经过自主探索且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任何动摇都只能延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我们必须苏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时间处于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趋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1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掌控社会主义低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动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低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党的基本线路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4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1于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推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