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的诊疗、药的副作用及其防范以及相关问题解答(申精)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服药注意事项一、异烟肼(一).不良反应1.末梢神经炎:表现为四肢感觉异常,肌肉痉挛等。
2.中枢症状:欣快感、兴奋、记忆力减退、抑郁,还可有中毒性脑病和癫痫发作等。
3.肝脏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极少有黄疸出现,发生急性肝坏死货肝萎缩者更为罕见。
4.内分泌失调:男性乳房增大、库欣综合征、月经不调、阳痿等。
5.血液系统: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6.变态反应:皮疹、药物热等。
7.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二)注意事项1.常规剂量无需加用维生素B6,以免降低异烟肼的抗菌活力。
2.对血行播散行结核病,可适当增加剂量,延长疗程至1~1.5年,故应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
肝功不良者、孕妇、嗜酒者需慎用。
3.异烟肼能引起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故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有无精神、神经系统方面的病史,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4.主张异烟肼一次量空腹顿服,以提高其血药浓度。
由于抗酸药如氢氧化铝等有抑制其吸收的作用,故不宜同服。
5.异烟肼有抑制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苯妥因等药物的代谢,导致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增高、作用增强;与皮质激素并用可降低异烟肼的疗效,故并用时注意观察氨茶碱的毒性反应。
二、利福类(一)不良反应1.肝损害:多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可出现黄疸,亦可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变态反应:表现为流感样综合征等。
4.血液系统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急性溶血性贫血。
5.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疲倦等。
6.其他副作用: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关节肿胀。
(二)注意事项1.胃内食物影像利福平吸收,故必须空腹服用,宜于用药后2小时进餐。
2.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
3.利福平为肝微粒酶诱导剂,可加速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降糖药、洋地黄类、皮质激素、氨苯砜及避孕药的代谢,使其作用降低,与上述药物并用时,需调整其剂量。
4.对氨基水杨酸钠、巴比妥类、利眠宁等药物,可降低利福平的吸收和血药浓度,利福平与以上其中一种药物合用应相隔8小时。
抗结核的诊疗、药的副作用及其防范以及相关问题解答(申精)
抗结核常见药的副作用及其防范(一)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种类众多。
第一线药物为杀菌剂,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第二线药物为抑菌剂,常用药物有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等。
现将这几种常用抗结核药的主要副反应及防范措施做一简介。
异烟肼:其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偶尔可有癫痫发作,一般情况下注意观察即可。
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60毫克以改善症状。
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
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抢救异烟肼中毒:用法为每服1g异烟肼可缓慢静注维生素B61g。
如不知中毒量,可缓慢静注维生素B65g,历时3~5min,不佳时可间隔5~20min重复注射直至抽搐停止、意识恢复为止。
维生素B6用量不足是抢救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动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来自于肉类、家禽、鱼,马铃薯、甜薯、蔬菜中。
)利福平:其常见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遇此情况应认真分析:若为药物一般副作用可调整用药时间,避免空腹时用药?;若为变态反应所致则应停药。
少数患者可发生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常见于剂量过大或患有慢性肝炎者。
因此,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有肝胆疾病史的患者禁用该药,在常规剂量下应用时亦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另外利福平也有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溶血的报道。
(利福平和利福定均属于利福类抗生素。
目前,为了保证这类抗生素的药效,在临床上普遍强调空腹服用,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研究发现,利福平等利福类药物在氧化酶的作用下易被氧化生成一种醒式的内核结构,使其杀菌力受抑制,药效降低。
还发现,用酸化的健康人唾液或胃液也能使利福类药物发生上述氧化反应,导致药效的降低。
我们知道,人在吃饭的过程中总伴有唾液的分泌。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策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年有 100 万人因结核病去世,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目前,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但是使用抗结核药物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抗结核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一、肝脏损伤肝脏损伤是最常见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肝脏损伤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脏功能异常等。
如果不及时处理,肝脏损伤还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对策:•抗结核治疗期间,最好做定期的肝功能检查,以及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则应该及时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合理饮食和休息。
饮食应以易于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
同时,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二、神经系统损伤神经系统损伤是抗结核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各种神经症状,如头晕、头痛、耳鸣、视力减退等。
对策:•抗结核治疗期间尽量避免使用其他药物,尤其是具有神经毒性的药物。
•如已经出现神经症状,则应及时向医生反映,医生根据情况可以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三、消化系统损伤抗结核药物还会对消化系统产生一些损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对策:•每次用药后最好餐后服用。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为主,避免过于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
•如出现不适症状,可以向医生咨询,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四、皮肤损伤抗结核药物有时还会导致一些皮肤损伤,如皮疹、瘙痒等。
对策:•患者在用药期间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感染。
•如出现皮肤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在抗结核治疗期间,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情况,合理用药,及时就诊,并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
同时,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预防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肝脏毒性
总结词
抗结核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脏毒性,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 转氨酶(AST)升高、黄疸、肝大等。
详细描述
肝脏毒性是抗结核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约为10%~30%。药物剂 量越大、疗程越长,对肝脏的毒性作用越明显。轻度肝脏毒性可表现为乏力、恶 心、纳差等,重度肝脏毒性则可能出现黄疸、肝衰竭等严重后果。
遵循医嘱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 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 或停药。
饮食调整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 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同时 注意补充营养,特别是维 生素和蛋白质。
发生不良反应后的处理
轻度不良反应
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可以采取减量或停药的方 式缓解症状。
中度不良反应
如皮疹、瘙痒、发热等, 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药物治疗或更换其他药物 。
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抗结核药物对正常组织或细胞的损伤
01
由于药物的作用机制,抗结核药物可能对某些正常组织或细胞
产生损伤,如肝、肾功能异常等。
免疫系统异常
02
抗结核药物可能触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如过敏反应等。
药物相互作用
03
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协同作用。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
02
应的具体表现
详细描述
对视神经的影响可能与药物种类有关。如出 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 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停药。同时,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总结与展望
05
对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与总结
1. 肝肾功能损害
抗结核药物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严重 时可能需要进行停药或减量。在用药期间 ,医生会定期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服药注意事项一、异烟肼(一).不良反应1.末梢神经炎:表现为四肢感觉异常,肌肉痉挛等。
2.中枢症状:欣快感、兴奋、记忆力减退、抑郁,还可有中毒性脑病和癫痫发作等。
3.肝脏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极少有黄疸出现,发生急性肝坏死货肝萎缩者更为罕见。
4.内分泌失调:男性乳房增大、库欣综合征、月经不调、阳痿等。
5.血液系统: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6.变态反应:皮疹、药物热等。
7.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二)注意事项1.常规剂量无需加用维生素B6,以免降低异烟肼的抗菌活力。
2.对血行播散行结核病,可适当增加剂量,延长疗程至1~1.5年,故应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
肝功不良者、孕妇、嗜酒者需慎用。
3.异烟肼能引起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故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有无精神、神经系统方面的病史,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4.主张异烟肼一次量空腹顿服,以提高其血药浓度。
由于抗酸药如氢氧化铝等有抑制其吸收的作用,故不宜同服。
5.异烟肼有抑制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苯妥因等药物的代谢,导致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增高、作用增强;与皮质激素并用可降低异烟肼的疗效,故并用时注意观察氨茶碱的毒性反应。
二、利福类(一)不良反应1.肝损害:多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可出现黄疸,亦可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变态反应:表现为流感样综合征等。
4.血液系统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急性溶血性贫血。
5.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疲倦等。
6.其他副作用: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关节肿胀。
(二)注意事项1.胃内食物影像利福平吸收,故必须空腹服用,宜于用药后2小时进餐。
2.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
3.利福平为肝微粒酶诱导剂,可加速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降糖药、洋地黄类、皮质激素、氨苯砜及避孕药的代谢,使其作用降低,与上述药物并用时,需调整其剂量。
4.对氨基水杨酸钠、巴比妥类、利眠宁等药物,可降低利福平的吸收和血药浓度,利福平与以上其中一种药物合用应相隔8小时。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2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2引言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为了治疗结核病,人们广泛使用抗结核药物。
然而,抗结核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常常遇到不良反应,这给治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药物不良反应1. 肝脏损害抗结核药物中的一些成分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
常见的肝脏损害表现为黄疸、肝酶升高等。
如果发现患者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用抗结核药物并进行相关检查,确定肝脏损害的程度。
对于轻度肝脏损害,停药后观察患者的肝功能是否恢复正常;对于严重肝脏损害,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包括肝保护药物的使用。
2. 神经系统损害某些抗结核药物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副作用,表现为头晕、头痛、肌无力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接受抗结核治疗。
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相关的检查,确定是否由抗结核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
针对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包括调整药物剂量、停药、或者使用神经系统保护药物。
3. 胃肠道不良反应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刺激作用,患者常常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和吸收,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针对胃肠道不良反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尽量在饭后服药,减少胃肠道不适;•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改变药物的使用时间;•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有需要,可以使用胃肠道保护药物。
4.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药物热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
医生可能会暂时停用抗结核药物,并给予相应的抗过敏治疗。
当症状缓解后,可以选择更换其他的抗结核药物,继续治疗。
结论抗结核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常常遇到不良反应,这对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相当的困扰。
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停药、调整剂量或者使用药物保护措施。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1. 引言结核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的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破坏性。
目前,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结核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2. 抗结核药物的分类抗结核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进行分类。
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利福平•吡嗪酰胺•强烈抗结核药物等3.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肝毒性反应抗结核药物的肝毒性反应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肝酶升高、黄疸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肝衰竭。
3.2 肾毒性反应部分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功能异常。
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可能会出现尿量减少、尿液异常等症状。
肾毒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因药物类型和剂量而异。
3.3 神经毒性反应某些抗结核药物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毒性反应,如头晕、眩晕、四肢麻木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3.4 过敏反应抗结核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引发患者的过敏反应。
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可能会出现皮疹、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
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3.5 其他不良反应除了上述几类常见的不良反应外,抗结核药物还可能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
4.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对于出现肝毒性反应的患者,首先应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并监测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如果肝功能损害较轻,可以采取保肝治疗,如给予肝保护剂、改善肝脏代谢功能。
如果肝功能损害较严重,应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进一步处理。
4.2 肾毒性反应的处理对于出现肾毒性反应的患者,主要措施是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并给予适当的肾保护措施,如补充足够的液体、限制蛋白质摄入等。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类型●1、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机能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
由剂量过大或耐受性差造成;急性中毒、蓄积后→慢性中毒。
主要防治措施:控制剂量、注意时间的间隔、个体化用药。
●2、副作用(side effect):药物在治疗剂量所引起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
副作用一般较毒性反应的危害小。
防治措施:调整剂量、合并用药。
●3、继发性反应(secondary effect):是继发于治疗作用之后的不良后果,也称治疗矛盾。
抗结核强化治疗→类赫氏反应;抗生素→菌群失调。
●4、过敏反应(allergy reaction):有些药物有抗原或半抗原性—变态反应。
发生率低,但可以致命。
如青霉素、链霉素、利福平等。
过敏反应的共同特点:(1)有致敏过程,(2)血液里有抗体,皮试反应阳性。
(3)症状符合过敏反应的特点,如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等。
(4)与剂量无关或关系较小。
5、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用药后发生与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反应,是一种特异质反应。
往往是由于遗传性酶缺陷所致。
如红血球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溶血反应(对氨基水杨酸钠偶有发生);肝内缺乏乙酰化酶→异烟肼慢代谢,发生中毒反应。
6、其它较少见:致畸(利福平、喹诺酮类)、致癌(如氯霉素)、依赖性、成瘾性等。
常用二线抗结核药物常用一线抗结核药物 药物名称作用机理 主要不良反应 异烟肼 影响细菌代谢;阻碍细胞壁合成。
使细菌丧失耐酸性、疏水性和增殖力而死亡。
肝损害、神经精神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 利福平 阻碍RNA 的合成。
肝损害、消化道反应、变态反应(流感样综合症) 链霉素 干扰、抑制RNA 的功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口及四肢麻木、听觉损害、轻度肾损害。
吡嗪酰胺 吡嗪酸抗菌作用;干扰脱氢酶,阻止氧的利用。
消化系统(肝毒性大)、高尿酸血症、偶见发热、皮疹等。
乙胺丁醇 抑制RNA 的合成。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策引言: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治疗过程需要使用抗结核药物。
然而,这些药物虽然对治疗结核病非常有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这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重点讨论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以提供给医务人员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
一、异烟肼(isoniazid)异烟肼是最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过敏反应。
为减轻这些不良反应,以下对策可以被采用:1.对于患者的肝功能进行评估,例如测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
如果出现肝脏损伤的迹象,应及时停止使用异烟肼。
2. 在每日使用异烟肼后,患者应服用维生素B6补充剂(25-50mg/天),以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概率。
3.如果出现皮疹、发热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应的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异烟肼。
二、利福平(rifampicin)利福平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也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但它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肝毒性和荧光污染。
以下是对策:1.在使用利福平时需要监测肝功能,以检测肝损伤的迹象。
如果出现肝损伤的症状,应停止使用利福平。
2.尽量避免利福平的单独使用,通常与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一起使用。
同时,与贫酶的状态相关的给予足够的维生素B63.荧光污染是利福平的常见副作用之一,患者应被告知此类副作用的发生以及设备和容器的清洗问题。
三、吡嗪酰胺(pyrazinamide)吡嗪酰胺是治疗结核病的常用药物,但它会引起肝损害和关节痛。
以下是对策:1.在治疗开始时,应监测患者的肝功能,以评估药物是否对肝脏造成损害。
如果出现肝损害的迹象,应停止使用吡嗪酰胺。
2.关节痛是吡嗪酰胺的常见副作用,可以通过与非甾体消炎药的联合使用以及及时就医来减轻症状。
四、乙胺丁醇(ethambutol)乙胺丁醇是一种抗结核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视神经损害。
以下是对策:2.乙胺丁醇引起的视神经损害通常是可逆的,一旦停止使用药物,症状通常会消失。
防治结核病,警惕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
防治结核病,警惕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摘要:抗结核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不同的个体会有所不同,结核病防治医生应加以重视。
熟悉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和采取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拖,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用药疗效和治疗安全,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警惕;抗结核药;不良反应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化疗)是目前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但抗结核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是胃肠反应及过敏反应多见,肝肾损害及神经毒性等相对少见一些;其轻重程度大多与剂量和用药时间成正比,即剂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不良反应越严重,但不良反应与人的性别及高矮胖廋并不呈明显的正相关。
同一种抗结核药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不同的抗结核药物可引起相同或相类似的不良反应。
个别抗结核药物对一些体质特殊的人其不良反应表现更明显,这应引起结核病防治医生的足够重视。
熟悉抗结核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以便在治疗中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及时发现和进行鉴别并作出判断,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相应的处置,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
目前我国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10余种,主要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丁、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及喹喏酮类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现行治疗方案生产的抗结核板式组合药,主要由前面的四种药当中的二至四种组成,因此,熟悉常用抗结核药物尤其是前四种抗结核药物及链霉素的不良反应,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几种常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异烟肼为常用抗结核药中不良反应较低的药物,可引起:(1)周围神经炎,为其最重要的毒性反应,但临床并不多见,多发生于用药2-9周后。
最初表现为足部感觉异常,继之出现刺痛或烧灼感,以后可发展至手部。
常左右对称,呈手套状、袜套状感觉分布。
与异烟肼的用量和代谢型有关。
用量大、慢代谢型者多见。
另外,老年人,营养不良者、糖尿病、慢性酒精中毒者也易发生。
抗结核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处理方法
乙胺丁醇
• 常见的不良反应:视神经炎, • 罕见不良反应:皮疹, 关节痛, 周围神经病变,
链霉素
常见的不良反应:听觉和前庭神经受损 (在胎儿也可以引起)、 肾脏损害 罕见不良反应:皮疹,休克,
抗结核药物毒副反应 主要类型与表现
1 胃肠道反应:病人表现为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便秘、腹痛、腹脹 等,是抗结核药物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 一。易出现胃肠道反应的药物有:----
谢 谢!
利福平
• 常见的不良反应: 胃肠道症状、厌食症、 恶心,呕吐、腹痛 药物性肝损害 口服避孕药药效降低 罕见不良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血 小板/白细胞减少症,皮疹,“流感 综合征”(间断用药),伪膜性 结肠炎,伪肾上腺危象,骨 质软化症,溶血性贫血
吡嗪酰胺
• 常见的不良反应:关节痛,药物性肝损害 • 罕见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皮疹,铁粒 幼红细胞贫血
抗结核药物毒副反应的处理原则
1 用药前,要了解病人的疾病史、 过敏史、要作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 2 向病人说明用抗结核药物可能出 现的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3 毒副反应轻微的病人应在医生的观察 指导下继续用药,同时给予对症处理。 4 口服抗结核药物应晨间空腹、顿服, 如病人对药物耐受性较差,可由县(区)结 防所(科)医生决定将空腹、顿服药改为饭 后服用或分次服用。
毒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预防措施
1.医生必须熟悉各种抗结核药物的各
自毒副反应及处理方法 2.制定化疗方案前,必须询问病人用 药史,精神病史,肝、肾疾病史、怀孕 史、制定化疗方案尽量选用不能诱发或 加重以上器官疾病的药物。
3 . 对以下病人抗结核药物应慎用:
1)如有肝脏疾病(包括乙肝表面抗原阳 性者),长期酗酒者,对利福平、异烟肼、 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氨柳酸、异烟胺都 应慎用。 2)对有肾脏疾病者,链霉素、卡那霉 素、卷曲霉素应慎用。吡嗪酰胺也应慎用。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和护理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和护理摘要】结核病化疗是治疗和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但因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而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下降并不少见。
针对抗结核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抗结核药物过敏反应肺结核患者观察与护理(一)全身反应1.临床表现服用抗结核药后少数患者瞬间可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瘙痒、皮疹,进而发展为剥脱性皮炎,同时伴有高热、黄疸、腹泻、血尿等。
2.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用药指导,鼓励患者讲出服药后的感受,并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
(2)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和食物的过敏史。
(3)严密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4)发现不良反应,遵医嘱停用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既往长期服用的药物除外)及食物,去除一切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
(5)出现不良反应时,患者大多精神紧张,表现出恐惧心理。
应陪伴并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主动配合治疗。
(6)对伴有高热的患者应做好高热的护理。
(7)监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8)遵医嘱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提高机体应激水平及减少过敏介质的形成。
(9)遵医嘱应用抗组胺药以减少组织液渗出、水肿,减轻瘙痒等症状。
(10)做好生活指导,建议患者穿着宽松的棉质衣服,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剂品,皮肤瘙痒时勿用手搔抓,避免皮肤感染。
(二)胃肠道反应1.临床表现由于抗结核药物治疗原则为联合用药,患者一次服药量较多,可刺激胃肠道常出现纳差、恶心、呕吐。
2.护理(1)做好用药指导,讲解所用抗结核药副作用,使患者了解,便于自我监测。
(2)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认真听取患者主诉,遵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注意观察并区分肝损害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3)有些抗结核药物空腹服用胃肠道反应大,可遵医嘱改为饭后服用或分次服用。
对于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的患者,可遵医嘱改为静脉给药。
(4)对于服药后即刻发生呕吐的患者,注意观察其呕吐物内是否混有药物,如混有药物应注意补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结核常见药的副作用及其防范(一)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种类众多。
第一线药物为杀菌剂,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第二线药物为抑菌剂,常用药物有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等。
现将这几种常用抗结核药的主要副反应及防范措施做一简介。
异烟肼:其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偶尔可有癫痫发作,一般情况下注意观察即可。
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60毫克以改善症状。
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
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抢救异烟肼中毒:用法为每服1g异烟肼可缓慢静注维生素B61g。
如不知中毒量,可缓慢静注维生素B65g,历时3~5min,不佳时可间隔5~20min重复注射直至抽搐停止、意识恢复为止。
维生素B6用量不足是抢救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动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来自于肉类、家禽、鱼,马铃薯、甜薯、蔬菜中。
)利福平:其常见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遇此情况应认真分析:若为药物一般副作用可调整用药时间,避免空腹时用药?;若为变态反应所致则应停药。
少数患者可发生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常见于剂量过大或患有慢性肝炎者。
因此,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有肝胆疾病史的患者禁用该药,在常规剂量下应用时亦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另外利福平也有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溶血的报道。
(利福平和利福定均属于利福类抗生素。
目前,为了保证这类抗生素的药效,在临床上普遍强调空腹服用,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研究发现,利福平等利福类药物在氧化酶的作用下易被氧化生成一种醒式的内核结构,使其杀菌力受抑制,药效降低。
还发现,用酸化的健康人唾液或胃液也能使利福类药物发生上述氧化反应,导致药效的降低。
我们知道,人在吃饭的过程中总伴有唾液的分泌。
当唾液进人胃内时,在胃酸的作用下即被酸化形成酸性的唾液,其中含有氧化利福平等药物的氧化酶。
如果进食的同时服用利福类药物,则被这些酸性的唾液氧化,使其药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果饭后不久服用利福类药物,还可因胃内食物的潴留,妨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延长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使药物与酸化唾液的接触时间延长,促使其氧化。
服用利福类药物后一般2-3 小时不进食,即可避免大量唾液和胃酸分泌,防止胃内大量酸化唾液的形成减少药物的氧化量。
另外,由于胃内无大量食物滞留,利于胃肠对药物的及收。
有人做过试验,空腹服用利福平,1 小时后血药浓度达高峰,但口服利福平同时饮1 杯牛奶,1 小时后药物吸收甚少。
由此可见,空腹服用利福类抗结核药物,可提高药物的吸收率,防止药物被大量氧化,提高治疗效果。
)利福喷汀:不良反应比利福平轻微,少数病例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皮疹、头昏、失眠;发热、溶血性贫血和四肢肌肉酸痛等。
胃肠道反应较少。
应用本品未发现流感症候群和免疫性血小板降低,也未发现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如果出现这类不良反应须及时停药。
在临床使用利福喷汀时,应注意患者既往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如果患者有利福霉素类药物过敏史,应绝对禁止使用利福喷汀。
肝功能严重不全、胆道阻塞者和孕妇禁用。
在使用利福喷汀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诊治。
吡嗪酰胺:其副反应较为少见,以肝脏损害为主,可见于个别用药量偏大,每日剂量超过2克或疗程过长者,且以老年人为多。
为预防该药的毒性反应,每日剂量应在2克以下,疗程应在3个月以内,不可用药时间过长,在老年人更应谨慎用药。
少见的副反应还有血尿酸升高及诱发关节痛,故有痛风素质的人及痛风患者应禁用该药。
另外,有极各别对日光敏感者,服药可使皮肤曝光部位呈鲜红棕色或古铜色,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乙胺丁醇:其副反应很少,为安全系数高的抗结核药。
据报道,该药长时间服用可偶发神经炎,与剂量有关。
使用较小剂量很少发生,一旦出现肢端麻木可用维生素B6对抗,可使症状较快改善。
还可偶见球后视神经炎,一般于大剂量应用时发生,对此要每月检查视敏度,包括视力、色觉、视野及眼底,若有异常应及时减量并对症处理。
对氨基水杨酸:其最常见的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烧灼感、腹上区疼痛、腹胀及腹泻等,对此应于饭后服药,必要时可与氢氧化铝或碳酸氢钠同服,以减轻刺激性,若反应重时需要停药。
个别患者服药时间较长(2个月以上),可发生单项转氨酶升高,可伴腹胀、纳差及恶心等,应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情重者亦需及时停药。
卷曲霉素:其作用似链霉素,副反应亦似链霉素,即对第8对颅神经有损害丨引起听力下降或前庭功能障碍。
用药剂量不宜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
大剂量应用时还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有短暂的蛋白尿、转氨酶升高,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目前该药使用频率较小。
氨硫脲:其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每日低于100毫克副反应较少,超过100毫克及长期应用则副反应较多。
主要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及肝脏损害,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以及转氨酶升高,偶见黄疸等症状。
出现这些临床反应时要适当减量,如果症状仍未缓解应停药。
另外,极少数患者用药后,还可能出现骨髓抑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发生进行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头痛、头昏、眩晕、共济失调及视力模糊等症状,遇到这些严重反应时均要立即停药。
乙硫异烟胺:其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常见且较为普遍,宜将药物放在饭后服用,并适量加服碳酸氢钠,可以减轻这一反应。
少见的副反应为肝、肾功能损害,故肝、肾功能不良病人需要慎用。
目前乙硫异烟胺已很少使用,取代者为丙硫异烟胺。
后者相对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大。
抗结核常见药的副作用及其防范(二)疾病是人类最讨厌的东西,无论什么病,无论多讨厌,都要积极治疗,对症下药。
结核病就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慢性传染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
抗结核药合理用药须知,也要了解其副作用好应对。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种类众多。
第一线药物为杀菌剂,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第二线药物为抑菌剂,常用药物有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等。
理想的抗结核药物具有杀菌、灭菌或较强的抑菌作用,毒性低、副反应少、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药源充足;经口服或注射后药物能在血液中达到有效浓度,并能渗入吞噬细胞内、浆膜腔和脑脊液内,疗效迅速而持久。
最常见的副作用,常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或者黄疸,或无反应。
除了乙胺丁醇,阿米卡星基本不损伤肝功能以外,其余药物均可造成肝功能损伤。
严重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劳亭,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等等。
肝功能转氨酶高出两倍(谷丙,谷草正常为40)利福类药物及吡嗪酰胺必须停用,大于3倍或者出现黄疸所有抗结核药物必须停用,同时加强保肝治疗。
2.过敏也很常见,包括药物热,皮疹,皮肤瘙痒,流感症候群。
较严重过敏必须停药,过敏状态消除后需逐个药物小剂量试用,轻度过敏可服用抗过敏药物观察。
出现过敏情况的时候,不论轻重,绝大部分的时候,需要到医院,听从医师的指挥,很多时候需要住院治疗观察。
3.胃肠道反应可导致的药物基本同肝功能损伤。
但复查肝功能正常,这个时候需要加强止吐保胃治疗,严重需考虑停药或换药,谨遵医嘱行事,切莫自作主张。
4.周围末梢神经炎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针刺感等等。
这个主要是异烟肼所致,出现时候考虑加用维生素B6对抗。
一般5-10mg/日。
大剂量异烟肼时,可以加至30-100mg。
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疲劳,眼干涩,异物,酸胀,视物模糊,近读力差,视野变小,视色差等等。
主要由乙胺丁醇导致,可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失明。
出现后可立即停用乙胺丁醇,加用维生素B6,烟酰胺,血管扩张药物,一般可在2-6个月,逐渐恢复。
6.听力下降,前庭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表现为眩晕,共济失调,肾功能指标上升等,主要由于链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类药物导致,一旦出现必须停用此类药物。
7.关节酸困多由于吡嗪酰胺所致的高尿酸血症所致,沙星类药物亦可导致此类表现,多喝水加快排泄可减轻。
8.血常规白细胞降低严重可导致骨髓抑制,常见有利福类药物,链霉素,左氧氟沙星等等,给予升白细胞对症治疗。
肺结核应该如何治疗?(一)化疗原则化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缩短传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
对于每个具体患者则为达到临床及生物学治愈的主要措施。
合理化疗是指对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
所谓早期主要指早期治疗患者,一旦发现和确诊后立即给药治疗;联合是指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适量是指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规定不同给药剂量;规律即使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化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方法有规律地坚持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 全程乃指患者必须按照方案所定的疗程坚持治满疗程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一般而言,初治患者按照上述原则规范治疗疗效高达98%复发率低于2%活动性肺结核是化疗的适应证,对硬结已久的病灶则不需化疗。
至于部分硬结痰菌阴性者可观察一阶段若X线病灶无活动表现痰菌仍阴性又无明显结核毒性症状亦不必化疗。
活动性病灶处于渗出阶段或有干酪样坏死甚至形成空洞病灶内结核菌以A群菌为主生长,代谢旺盛。
抗结核药物常可发挥最大的杀菌或抑菌作用。
病灶局部血运丰富,药物浓度亦当有助于促使炎症成分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痰菌转阴。
故对活动性病灶早期合理化疗效果满意实验证明肺内每1g干酪灶或空洞组织中约有结核菌106~1010个从未接触过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
对药物的敏感性并不完全相同,大约每105~106个结核菌中可有1个菌因为基因突变而对异烟肼或链霉素耐药,同时对该两种药物均耐药者约在1011个结核菌中仅1个同时耐3种药物的菌则更少。
可见如单用一种药物治疗虽可消灭在部分敏感菌,但有可能留下少数耐药菌继续繁殖,最终耐药菌优势生长。
如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耐药菌减少效果较单药为佳用药剂量要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且细菌易产生继发性耐药药。
量过大则易产生不良反应,结核菌生长缓慢,有时仅偶尔繁殖(BC菌群)。
因此应使药物在体内长期保持有效浓度,规律地全程用药,不过早停药是化疗成功的关键药物与结核菌血液中(包括巨噬细胞内)药物浓度在常规剂量下达到试管内最低抑菌浓度(MIC)的10倍以上时才能起杀菌作用,否则仅有抑菌作用。
常规用量的异烟肼及利福平在细胞内外均能达到该水平称全杀菌剂;链霉素及吡嗪酰胺亦是杀菌剂,但链霉素在偏碱的环境中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且很少渗入吞噬细胞对细胞内结核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