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资料香水分类

香水资料香水分类
香水资料香水分类

香水资料香水分类

香水是一种混合了香精油、固定剂与酒精和乙酸乙酯的液体,用来让物体(通常是人体)拥有持久且悦人的气味。精油取自于花草植物,用蒸馏法或脂吸法萃取,也可使用带有香味的有机物。固定剂是用来将各种不同的香料结合在一起,包括有香脂、龙涎香以及麝香猫与麝鹿身上气腺体的分泌物。以下是出guo的香水资料:香水分类,供您参考,请点击实用资料栏目查看。

香型类别

1.单花型[1]

单花型香水是指香水的原料以单一花香为主调,如; 玫瑰花型、茉莉花型等。

2.混合花型

这类香水由几种花香配合形成综合花香型,具有香味浓烈的特点,给人以奇妙的感觉。

3.植物型

野外一些清香的植物为原料,配成清香淡雅香型,给人清新愉快的感觉。

4.香料型

以丁香、桂皮、香草等香料为原料配成的香型,表现一种持久的情感和思念。

5.柑桔型

以柑桔、柠檬为香型,具有香韵新鲜的特点,能引起愉快的心绪。

6.东方型

东方型香水主要以薄荷和麝香为原料,味道辛辣。

7.森林型

森林型主要以橡树和新鲜绿色植物为原料,表现一种深远莫测、宽广凝重的气质。

味道类别

⒈花香型

特征:以单一花香为主体香调。

使用:以女用为主流。

这种类型的香水常以花名作为商品名称,例如:蔷薇香水、茉莉香水、玫瑰香水等。不过,在近代,这些以花香型为特点的各种香水,实际上大多也不只是一种花香了,而是稍加复合,但以其中一种花香为主,与其名称所标香气也是符合的。

花香型是一种重要的香型,尤其是在女用香水中,像玫瑰、茉莉、丁香花、铃兰、晚香玉等被广泛使用。花香对男用香水也并非不重要,在辛香、革香等男用香型中加入花香可赋予香气清洁感并增加香气强度。

xx年,用于制造香原料的花香非常丰富;按照提取和制造工艺可分为四大类:

一类是直接从花中提取精油进入市场销售的。银白金合欢花、白苏、木樨草、波罗尼花、卡罗花; 黄姜花、蜡菊、金盏花、金香木等。

二类是从花中提取后又经过调合的。我们日常熟知的较为重要的玫瑰、茉莉、康乃馨、紫罗兰、晚香玉、薰衣草、风信子、金银花、水仙、金合欢等都在这一类中。另外还有苦橙花、香橙花、长寿花、依兰依兰、木棵、欧丹苏(香紫苏)、德国春黄菊等。

三类是从花中提取正在研究的。杏花、栀子花、香紫罗兰花、紫藤花、香水草、丁香花、白百合、木兰花、柑橘花、紫丁香、菩提树花、铃兰、金合欢、石习柏花、棠棣花、欧石南花、咖啡树花、仙客来、瑞香、鸡蛋花等。

四类是人工制造的花香:铃兰、丁香花、香水草、栀子花、金合欢、百合花、兰花、郁金香、香豌豆、三叶草、水仙、木兰、瑞香、菊花、梅花、仙客来等。

在以上花香中,玫瑰、茉莉、丁香、铃兰、康乃馨、晚香玉、风信子、香橙花、橙花(neroli)、紫罗兰、香水草、栀子花等经过调合,可以制成各种香基被广泛使用,因而是最多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花香。

⒉百花型

特征:由几种花香组成的复合香气。

使用:是女用香气的中心。

这种类型的香水以几种花香的混合香气作为主体,给人的感觉是花香,但难以形容是哪一种具体的花香,其成分比花香型复杂,在配制时,可以根据调香师的灵感来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制成香气优雅、令人喜爱的香水。

⒊现代型

特征:以C8—C12脂肪族醛类的气味为其香气特点。

使用:以女用为主。

又可根据香气特点分为两类:

一类是花醛型:在百花型中加入多量脂肪醛即可产生这种香气特征,是一种具有很强现代气息的产品,市场上这类香水很多。

另一类是花醛青香型:在花醛型的香水中再加入青香型香料制成,现代品位的香水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⒋青香型

特征:具有绿色植物的青香气。

使用:男、女均宜。

根据香气特点又可分为:青香型、复合青香型、药革型,药草型特指有药草般的香气的类型。

在花香型中,许多香水也加入了青香气,但香水的主调仍为花香型。青香型香水则不然,它以青香香气为主体,并且强调这种香气。

⒌水果型

特征:具有果香

使用:少男、少女

水果型种类很多,例如:由柑橘等做原料的香水,也不乏混合水果香型。

浓度类别

1.香精(PARFUM) 赋香率大约为18-25%,持续的时间可达7-9小时之久,价格昂贵且容量小,通常都是7.5或15ml的包装,国内鲜少人使用。

2.香水(EAU DE PARFUM) 赋香率约为12-18%,持续的时间约3-4小时。价格也比一般香水(Eau de toilette简称E.D.T)略高。

3. 淡香水(EAU DE TOILETTE) 泛指一般淡香水赋香率约为

7-12%,持续的时间约2-3小时。价格最便宜,也是最常见最被广泛使用的。

4.古龙水(EAU DECOLOGNE ) 赋香率大约为3-7%,持续的时间大约为 1-2小时,价格是最为便宜,但因为不持久,已经很少见了喔。

5.清香水(也称清凉水)(EAU DEFRAICHE)在各个香水等级中香精含量最低,约1-3%。刮须水和体香剂都属此等级。

等级类别

等级:香精 Parfum

缩写:P

浓度:15~30%

持续时间:5~7小时

特征:香料的纯度最高,持续时间长,通常都是以沾式的设计为主,少量使用在手腕及颈部,就能够有很持久的表现。

等级:淡香精 Eau de Parfum

缩写:EDP

浓度:10~15%

持续时间:5小时左右

特征:淡香精的持久度表现会比淡香水来得理想,若您的工作场合或活动的环境不太允许您常常补香,淡香精会是您最佳的选择。

等级:淡香水 Eau de Toilette

缩写:EDT

浓度:5~10%

持续时间:3~4小时

特征:淡香水的酒精比例较高,较容易挥发,通常清晨使用后,在中午休息时间可以再补香,微微的气息可以持续到下午,适合喜欢清爽的人。

等级:古龙水 Eau de Cologne

缩写:EDC

浓度:3~5%

持续时间:1~2小时

特征:古龙水多半以清爽的柑橘调居多,适合用在运动之后、洗澡之后,或者想要转换心情及恢复精神的时候使用。

内容仅供参考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word资料26页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1、安全生产事故分类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的一般方法有两种:1、经验式的实用主义的上行分类方法,由基本事件归类到事件的方法。2、演绎的逻辑下行分类方法,由事件按规则逻辑演绎到基本事件的方法。 对安全生产事故分类采用何种方法,要视表述和研究对象的情况而定,一般遵守以下原则:1、最大表征事故信息原则。2、类别互斥原则。3、有序化原则。4、表征清晰原则。 2、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 (1)下行分类 一般可以把安全生产事故分为生产安全事故和非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伤亡事故,设备安全事故,质量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职业危害事故,其它安全事故等。 非生产安全事故分为,盗窃事故,人为破坏事故,其它事故等。 按行业分类:建筑工程事故,交通事故,工业事故,农业事故,林业事故,渔业事故,商贸服务业事故,教育安全事故,医药卫生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电力安全事故,矿业安全事故,信息安全事故,核安全事故等。

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或分级: (工业生产)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道路交通)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水上交通)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 (铁路交通)一般事故,险性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建设工程)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事故。 等等。 按事故性质分类:自然灾害,自然事故,技术事故,责任事故。 按经济损失大小分类: 一般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小于1万元的事故。 较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万元(含1万元)但小于10万元的事故。 重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0万元(含10万元)但小于100万元的事故。 特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事故。

建设单位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分类整理及组卷表

4.2.4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整理应符合表4.2.4的规定。表4.2.4 建设单位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分类整理及组卷表 编号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名称资料表格 编号或 责任单位 工作相关及资料保存单位 建设 单位 监理 单位 施工 单位 租赁 单位 安装/ 拆卸 单位 SA-A 类 建设单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备案 登记表 表SA-A-1 ···施工现场变配电站、变压器、地 上、地下管线及毗邻建筑物、构 筑物资料移交单(如有) 表SA-A-2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 夜间施工审批手续(如有)建设单位··· 施工合同建设单位··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文明施 工措施费用支付统计 建设单位···向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 门报送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项工程清单》 建设单位··· 上级管理部门、政务主管部门检 查记录 建设单位··· SA-B 类 监理单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 监理安全管理资料 监理合同监理单位·· 监理规划、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单位··· 安全监理专题会议纪要监理单位···

编号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名称资料表格 编号或 责任单位 工作相关及资料保存单位 建设 单位 监理 单位 施工 单位 租赁 单位 安装/ 拆卸 单位 SA-B2 监理安全审核工作记录 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表SA-B2-1 ··· 施工现场施工起重机械安装/拆卸 报审表 表SA-B2-2 ·····施工现场施工起重机械验收核查表表SA-B2-3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报告书表SA-B2-4 ··· 工作联系单表SA-B2-5 ·· 监理通知表SA-B2-6 ··· 工程暂停令表SA-B2-7 ··· 工程复工报审表表SA-B2-8 ··· 安全生产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 支付申请表 表SA-B2-9 ··· 安全生产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 支付证书 表SA-B2-10 ···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审核资 料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及工程 项目应急救援预案审核资料 监理单位·· SA-C 类 施工单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 SA-C1 安全控制管理资料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概况表SA-C1-1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识别汇总表SA-C1-2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表SA-C1-3 ··· 施工现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 程专项施工方案表 SA-C1-4 ···施工现场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 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论证表 SA-C1-5 ···施工监测安全生产检查汇总表SA-C1-6 ···

(管理知识)企业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企业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一?要点(单选、多选、判断) 1.在模块聚合的分类中,聚合度最高的是功能聚合。 2.高内聚是模块划分的标准之一。 3.系统转换的方式中,最适合于规模较大且复杂的系统的是分段转换。 4.系统转换的方式中,最适合于大中型系统的是并行转换 5.完成组织结构图绘制的阶段是详细调查。 6.DSS与MIS相比,其面向的人员是中高层人员。 7.DSS与MIS相比设计重点是较多的模型 8.DSS与MIS相比在开发方法上注重不固定 9.用网络图法进行时间计划制定时,结点的时间参数有两个。 10.信息的主要特征是等级性。 11.从日本丰田引入的与MIS相关的先进管理方法是JIT。 12.无法达到的测试境界是穷尽测试。 13.决策表是用来描述逻辑模型中处理逻辑说明部分的工具。 14.由用户确认所查询结果正确与否的界面设计方案是交互式问答。 15.录入口令时通常要录入两次并且值相等时系统才正常运行,这种输入校验法是重复输入校验。 16.录入记账凭证时,要保证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合计值相同方可保存凭证,这种输入校验方法是对照校验 17.在录入商品代码时,会将已有商品信息自动显示,若无商品则提示用户,这种输入校验方法是对照校验 18.在按照人员代码检索时,将查询结果输出,等待用户确认的输入校验方法是视觉校验 19.在按照人员代码检索时,要求代码必须是数字形式的输入校验方法是格式校验 20.在DFD中,标号为P1.2.3和 P4.2.3的处理逻辑所处的数据流程图是第三层;标号为P1.3的处理逻辑所处的数据流程图是第二层 21.填写用户档案、登记学生档案的界面设计方案是填表式 22.用来表达信息的是数据,属于数据形式的是文字、图表、 23.凭证流水号代码是顺序码 24.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1NF 25.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无部分函数依赖的最低层范式是2NF 26.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不再讨论非主属性与码的关系的是4NF 27.用网络图法进行时间计划制定时,作业的时间参数有四个 28.无法达到的测试境界是穷尽测试 29.系统程序设计时对不同对象相同操作的实现用到的控制结构是循环结构 30.系统程序设计时对不同对象不同操作的实现用到的控制结构是选择结构 31.系统程序设计时变量初始值的设置用到的控制结构是顺序结构 32.重视提高物流中瓶颈环节工作效率的先进管理方法是OPT 33.通过功能虚拟、组织虚拟等捕捉稍瞬即逝的商机的先进管理方法是AGILE 34.MIS开发的特点是开发周期长 35.MIS开发的原则有抓主线原则 36.MIS的业务调查结果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描述表格分配图。 37.MIS的开发方式中适合于单项业务系统开发的方法是购买现成商品化软件

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医院在用数据库不断增大,数据库内部关系也变的更加复杂,为保证医院数据库内部数据的完整性和严谨性,以及保证与财务报表的统一性,特制定《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1.医院信息数据是指在医院现有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医嘱、药品、材料、价格、费用等信息的数字化表现形式。 2.医院信息数据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医院决策和患者的利益,任何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改动和查询医院的信息数据。 3.信息数据故障原因主要有两种: ⑴系统升级、变更、数据库死锁、软件设计缺陷等系统原因引起的信息数据丢失、关联错误。对于以上原因引起的信息错误,经临床科室反映后,医学工程信息部人员及时做出调整和修改,以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⑵人为的错记、漏记等原因引起的信息数据错误。对于以上原因引起的信息错误,经当事科室要求,确实需要修改数据,根据不同情况,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修改: 患者性质属于自费、参考医保:请当事科室护士或者医生(建议由经手人)来医学工程信息部信息管理办公室详细

填写信息数据修改审批记录单,做好各项审批工作,并配合信息数据维护人员完成该项数据的修改工作。 ①患者性质属于医保、农保或惠民:在院病人参照①所示规定进行修改;出院病人则按照医保、农保、惠民政策的规定,经该病人所属辖管机构审批后方可进行修改,否则不予以修改,在取得审批同意书后再参照①所示规定执行。 ②如涉及跨月数据(所有病人),则必须先上报财务核算部,经过财务核算部审核同意后,方可遵照①、②所示规定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医学工程信息部应对修改结果形成书面报告,经医学工程信息部主任(副主任)签字确认后,再由当事科室将修改报告送至财务核算部,财务核算部收到报告后及时对该月报表进行调整。 ③医学工程信息部信息管理部门每月出具数据修改报表,交由各管理部门,方便各管理部门对我院的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管。 4.信息数据查询统计规定 ⑴因单位内部工作以及迎接检查等情况的需要,确实需要查询(统计)数据的,医学工程信息部人员可由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单后,由医学工程信息部主任、副主任签字确认后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查询、统计以及调整。 ⑵公安、司法机关等公检法系统需查阅信息数据时,应出具采集证据的法定证明。

《安全资料》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分类和整理

第十一章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分类和整理 为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不断总结和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经验,施工现场应有专人对本工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资料进行及时的收集、分类和整理。有装订要求的,应按规定的要求,装订成册。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资料,按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对检查项目检查评分的顺序,共分为以下十九种: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目标管理; 3、施工组织设计; 4、安全技术书面交底; 5、安全检查记录; 6、安全教育; 7、班前安全活动; 8、特种作业人员名册; 9、工伤事故档案; 10、安全标志; 11、文明施工; 12、脚手架; 13、基坑支护和模板工程; 14、“三宝”“四口”; 15、施工用电; 16、物料提升机和外用电梯; 17、塔吊; 18、起重吊装; 19、施工机具。 以上每种资料均应装入资料盒中,资料盒面上应标明资料的序号和名称。资料盒内应有资料目录的编排和资料的分类、整理及存放的顺序等,可参照各章节中的“资料整理要求”和“本节资料目录”的内容。当某一序号的资料一个资料盒装不下时,可以分装两个资料盒,但同一类资料不应分开存放,并需在资料盒封面上的序号、名称后标明“之一”、“之二”等,

以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序号相连的资料,当它们的内容较少时,可以合装一个资料盒,但应 在资料盒封面上按顺序注明序号及资料名称,资料盒内的资料目录也应按顺序分别编排,每种资料应用封面隔开,序号在前的放在上面。同类资料,要按资料成档的时间先后顺序整理,时间在后的应放在前面。 当施工现场有两个以上的单位工程时,各个单位工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资料应单独整理,不能分开的(如序号为1、2、3、6、8中的部分资料),允许缺项,但必须在相应资料顺序后注明。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内业管理资料,应当及时收集、整理和入档。当施工现 场受检时,资料盒应按照资料序号的顺序摆放整齐。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具有极强的动态特点,既要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又要根据各个施工现场不同的具体情况来实施管理,因此,各地(市)、县(市)建设业安全监督站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范本,只能供各企业在编制安全生产管理资料时参考之用。不得在上面填写单位名称和添加几条简单的内容后,作为安全生产管理资料收集入档。 我始终相信,时光会证明每天不管多晚多累都坚持在自己脸上涂抹半小时是正确的!

信息数据管理制度.1.doc

信息数据管理制度.1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冀劳社办[2008]34号) 机关各处室、厅属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厅各类劳动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现将《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八年二月二十九日 附件: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我厅劳动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管理,确保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厅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加强对劳动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保护工作的目的是:确保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维护数据信息应用工作的正常开展,预防、打击利用或针对劳动

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提高我厅劳动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整体安全水平,净化网络信息环境。 第三条本规定中所指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是指各常规工作中所建立和存储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内的业务、财务、人事等电子数据。 第四条劳动保障系统内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制度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逐级建立数据安全管理领导问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实现数据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五条劳动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数据实行安全等级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建设和存储应符合相应的安全等级标准,使用的安全产品必须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其等级应与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确定的安全等级相适应。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厅长是全厅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第一责任人。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全厅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全厅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小组(以下简称“数据安全管理小组”)。 第七条数据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确定本厅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等级,并组织有关人员制定、评审本厅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策略、安全标准、系统实施方案、安全工作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

File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Safety Management Policy JY/WI-AD01101 页码Page:1/15 1.0目的Purpose 规范公司信息处理程序,确保公司各种信息访问和交流的安全性。 To standardiz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dure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access to variou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of the Company. 2.0范围Scope 适合公司各类信息载体(含电子文档,纸质文档)。 Various types of information carriers of the Company (including electronic files and paper files). 3.0权限Scope of Authority 3.1总经理General Manager 3.1.1批准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3.1.1Reviewing and approving the Company’s information safety management policy; 3.1.2为公司落实信息安全管理程序提供资源保障; 3.1.2 Providing resourc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any’s information safety management policy; 3.1.3批准公司核心员工和敏感电脑。 3.1.3 Approving the appointment of key employees and allocation of sensitive computers. 3.2管理者代表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审核信息安全管理程序,协调各部门认真执行该程序。 Reviewing the information safety management policy and coordin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in individual departments. 3.3人事行政部Personnel &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3.3.1制定并落实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3.3.1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Company’s information safety management policy; 3.3.2对员工进行安全保密法规教育,增强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组织核心岗位员工签订保密

生产安全事故和事件的分类和分级

生产安全事故和事件的分类和分级 生产安全事故类别分为: (一)工业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单位员工和非单位人员人身伤亡、急性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不包括火灾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二)道路交通事故:是指所属单位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三)火灾事故:是指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以下情况也列入火灾统计范围:民用爆炸物品爆炸引起的火灾;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蒸汽、粉尘以及其它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和爆炸引起的火灾;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需要组织扑灭的事故,或者引起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车辆、船舶以及其它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事故,或者由此引起的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具体细分为三级: 1.一般A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一般B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一般C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轻伤,或者1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生产安全事件分为工业生产安全事件、道路交通事件、火灾事件和其他事件四类。 (一)工业生产安全事件是指在生产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企业员工和企业外人员轻伤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0元的情况; (二)道路交通事件是指企业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员轻伤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0元的情况; (三)火灾事件是指在企业生产、办公以及生产辅助场所发生的意外燃烧或燃爆现象,造成人员轻伤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0元的情况; (四)其他事件是指上述三类事件以外的,造成人员轻伤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0元的情况。 生产安全事件分为限工事件、医疗处置事件、急救箱事件、经济损失事件和未遂事件五级。(一)限工事件是指人员受伤后下一工作日仍能工作,但不能在整个班次完成所在岗位全部工作,或临时转岗后可在整个班次完成所转岗位全部工作的情况; (二)医疗处置事件是指人员受伤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且不影响下一班次工作的情况; (三)急救箱事件是指人员受伤仅需一般性处理,不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且不影响下一班次工作的情况; (四)经济损失事件是指没有造成人员伤害,但导致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0元的情况;(五)未遂事件是指已经发生但没有造成人员伤害或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资料分类及归档要求【最新】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资料分类及归档要求 一、规章制度 1.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应该整理成册,形成封面、目录。 2.项目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该经项目部安全生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填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评审表。 3.项目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变更或编制应该填写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变更申请表,经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会签,并由项目经理批准。 4.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封面、目录、评审表、变更审批表与制度文本应该整理后一起归档,形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汇编文件。 5.上级部门下发的及项目部制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该下放至项目部各部门,并应填写安全管理文件接收表。 6.各类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可与安全管理制度统一或者单独归档保存。

二、安全管理计划 1.项目部应该组织编制本项目的年度综合安全工作计划及各项专项的安全工作计划。 2.项目部的安全工作计划应该经项目部安全生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填写安全工作计划评审表。 3.项目部的安全工作计划因为实际情况变化而需变更应该由项目经理批准。 4.项目部的安全工作计划应该至少包括: (1)年度综合安全工作计划; (2)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3)年度安全检查计划; (4)年度安全会议计划;

(5)年度应急演练计划 (6)环境管理计划; (7)其他必须的管理计划。 5.项目部制定的安全工作计划应该向项目部各部门进行宣贯。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部应该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项目部应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各级安全负责人员应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将安全生产责任书归档保存。 3.项目部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机制并结合责任书与安全目标进行考核。 四、组织机构 1.项目部应该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与应急领导小组。

信息资源管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社会33(8题) 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特征 2.试述信息的功能 3.信息社会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哪些 4.衡量信息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5.什么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是什么 6.社会信息化指数法的优劣是什么 7.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内容与特点是什么 8.世界各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主要有哪些 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特征 维纳: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以及这种方式/态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本体论层次: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 认识论层次: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极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特征:(1)普遍性(2)表征性(3)动态性(4)相对性(5)依存性(6)可传递性(7)可干扰性(8)可加工性(9)可共享性(10)可转换性 2.试述信息的功能 信息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信息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媒介 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

信息是人类交流的工具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信息是重要的人类资源 3.信息社会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哪些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 4.衡量信息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定性标准 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指标应包括: (1)以高度发达的信息通信系统为基础设施; (2)提供通信服务,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通信产业向多方面发展; (3)信息通信系统的多样化和使用范围的广泛化。 定量标准 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之比。 信息系数:以表示与信息有关消费占每个家庭全部开支的比例。 信息系数主要表明家庭消费信息物品和服务的倾向,而不能准确地显示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西方学者比较公认的信息社会的主要数量指标是信息产业和信息人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一是信息产业的产值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二是信息部门的从业人员超过全部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 5.什么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及信息设备、信息应用系统等来装备整个社会各个领域,使信息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北京XXXXXXXXXXXXX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部门:技术部与行政部 制定人:XXX 制定时间:2016.4.21

1.安全管理制度要求 总则为了切实有效的保证公司信息安全,提高信息系统为公司生产经营的服务力,特制定交互式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设定管理部门及专业管理人员对公司整体信息安全行管理,以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1.1.1建立文件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文件应包括: a安全岗位管理制度 b系统操作权限管理; c安全培训制度; d用户管理制度 e新服务、新功能安全评估 f用户投诉举报处理; g信息发布审核、合法资质查验和公共信息巡查; h个人电子信息安全保护;安全事件的监测、报告和和应急处置制度;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行政审批文件。 1.1.2安全管理制度应经过管理层批准,并向所有员工宣贯 2.机构要求 2.1法律责任 2.1.1互联网交互式服务提供者应是一个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或个人。 2.1.2互联网交互式服务提供者从事的信息服务有行政许可的应取得相应许可。 3.人员安全管理 3.1安全岗位管理制度 建立安全岗位管理制度,明确主办人、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岗位管理制度应包括保密管理。 3.2关键岗位人员 3.2.1关键岗位人员任用之前的背景核查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和对应的业务要求来执行,包括: 1.个人身份核查 2.个人履历的核查 3.学历、学位、专业资质证明 4.从事关键岗位所必须的能力 3.2.2应与关键岗位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安全培训 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全员是 1上岗前的培训 2.安全制度及其修订后的培训 3.法律、法规的发展保持同步的继绩培训。 应严格规范人员离岗过程: a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间权限; b关键岗位人员须承诺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后方可离开; c配合公安机关工作的人员变动应通报公安机关。 3.4人员离岗 应严格规范人员离岗过程 a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间权限; b关键岗位人员须承诺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后方可离开;

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分类与分级

生产安全事故分类与分级 生产安全事故类别分为: (一)工业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单位员工和单位外人员人身伤亡、急性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不包括火灾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 (二)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各单位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三)火灾事故,是指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以下情况也列入火灾统计范围:民用爆炸物品爆炸引起的火灾;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蒸汽、粉尘以及其它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和爆炸引起的火灾;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需要组织扑灭的事故,或者引起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车辆、船舶以及其它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事故,或者由此引起的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具体细分为三级: 1.一般事故A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一般事故B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一般事故C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下1000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生产安全事件分类与分级 生产安全事件类别分为: (一)工业生产安全事件是指在生产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企业员工和企业外人员轻伤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0元的情况;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管理及管控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管理及管控要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815-73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管理及管控要求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在世界范围内,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世界范围内的各个机构、组织、个人都在探寻如何保障信息安全的问题。英国、美国、挪威、瑞典、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均制定了有关信息安全的本国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发布了ISO17799、ISO13335、ISO15408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国际标准及技术报告。目前,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英国标准ISO27000:2005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与典型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它是在BSI/DISC的BDD/2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制定完成。 ISO27001标准于1993年由英国贸易工业部立项,于1995年英国首次出版BS 7799-1:1995《信息安全

《安全资料》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分类和整理

第十一章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分类和整理 为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不断总结和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经验,施工现场应有专人对本工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资料进行及时的收集、分类和整理。有装订要求的,应按规定的要求,装订成册。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资料,按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对检查项目检查评分的顺序,共分为以下十九种: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目标管理; 3、施工组织设计; 4、安全技术书面交底; 5、安全检查记录; 6、安全教育; 7、班前安全活动; 8、特种作业人员名册; 9、工伤事故档案; 10、安全标志; 11、文明施工; 12、脚手架; 13、基坑支护和模板工程; 14、“三宝”“四口”; 15、施工用电; 16、物料提升机和外用电梯; 17、塔吊; 18、起重吊装; 19、施工机具。 以上每种资料均应装入资料盒中,资料盒面上应标明资料的序号和名称。资料盒内应有资料目录的编排和资料的分类、整理及存放的顺序等,可参照各章节中的“资料整理要求”和“本节资料目录”的内容。当某一序号的资料一个资料盒装不下时,可以分装两个资料盒,但同一类资料不应分开存放,并需在资料盒封面上的序号、名称后标明“之一”、“之二”等,以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序号相连的资料,当它们的内容较少时,可以合装一个资料盒,但应

在资料盒封面上按顺序注明序号及资料名称,资料盒内的资料目录也应按顺序分别编排,每种资料应用封面隔开,序号在前的放在上面。同类资料,要按资料成档的时间先后顺序整理,时间在后的应放在前面。 当施工现场有两个以上的单位工程时,各个单位工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资料应单独整理,不能分开的(如序号为1、2、3、6、8中的部分资料),允许缺项,但必须在相应资料顺序后注明。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内业管理资料,应当及时收集、整理和入档。当施工现场受检时,资料盒应按照资料序号的顺序摆放整齐。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具有极强的动态特点,既要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又要根据各个施工现场不同的具体情况来实施管理,因此,各地(市)、县(市)建设业安全监督站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范本,只能供各企业在编制安全生产管理资料时参考之用。不得在上面填写单位名称和添加几条简单的内容后,作为安全生产管理资料收集入档。

安全资料管理

安全内业资料管理心得 近年来,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日益重视,对安全文明施工检查监督力度日益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也日益严格、规范。安全内业资料作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记录,成为各级安全检查、安全文明工地评比衡量的重要部分,显示了它无可取代的份量和作用。安全内业资料管理应适应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迫求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 下面就安全内业资料管理工作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把握安全资料管理体系,班消逻辑层次安全内业资料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所有文字、图表资料的总和。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内容涉及与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相关的技术、资质资格、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机械、临电、物资、防火、防护、安全教育、劳保、工会等等,内容庞杂。面对业主、监理、企业频繁的检查、不同的要求,资料员在组卷及受检过程中常常处于两难境地。在实践中发现,安全资料本身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只有把握了安全资料管理的体系,理清其内在逻辑层次,才可以不变应万变。安全资料体系应是紧扣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展开:依靠安全法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监督体系及隐患整改管理机制:通过科技支撑,科学的安全保证体系、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实现科技兴安;需要安全投入,建设安全基本设施,将安全理念固化于形。认清安全资料的管理理论内核,发现安全资料杂而不乱,有其本身强大的逻辑顺序,层次清晰。在组卷及面对各方检查的过程中也就能够从容不迫。 二、分析业主安全资料检查体系,明确资料管理的重点。 项目安全资料检查主体是业主,在组卷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业主的需要,明确业主的要求。如工程安全生产检查体系中“安全管理检查”其中一项为“总体施组及危险源管理、应急预案”,重点检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有无针对性安全措施,市批手续是否齐全: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及控制策划、建档管理:是否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并配备抢险物资和兼职抢险队等。按照通常的资料管理体系,应急预案应归入“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类,而危险源的辨识控制应归入“工伤事故管理”类。但为了方便业主检查,在多个检查人员同时索要各项资料时,迅速找出所需内容,按照业主检查体系对二者进行合并管理,很好地满足业主检查的要求。再如:“防火检查”其中一项为“义务消防队”,重点检查:有无义务消防队,有无教育培训计划名册及培训记录、签到等是否齐全。本来在“安全教育”一项中设置了专项安全教育培训,消

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精简版)

第一章 1.材料、能源、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P15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P16 3.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P16 4.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特点: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P16 5.3C革命: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动控制(Control)P16 6.3A革命: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 7.因为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8.信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 9.“高”特征:高驱动、高增值、高智力、高战略、高风险、高时效。 10.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agenda for action) 11.信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P19 12.信息化的特点: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P20 13.信息资源经管(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简称IRM)是以经管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为基础,研究和探索人类信息经管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科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P20 14.信息的性质:普遍的和无限的、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与原事物、信息可以共享、信息可以变换、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信息是动态且有时效的、信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P26 15.信息的功能:信息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资源、信息是知识和智能的源泉。P30 16.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收集、组织、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和利用P31 17.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P32 18.资源的内在属性: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P32 19.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P34 20.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P34 21.信息资源的特征:不可分性、积累性或非消耗性、认知相对性、不同一性、驾驭性。P34 22.狭义的信息资源经管以信息为经管对象,研究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分析、传递和共享等环节中的技术方法及其经管问题,以便提高信息过程的效率,以最佳的方式满足人们的需求。 23.广义信息资源经管是有效地确定、获取、综合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信息需求的过程,即对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具的经管,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组织、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P36。 24.信息资源经管(IRM):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P36 25.促进信息资源经管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信息爆炸、三个应用学科的发展,信息资源地位提高。P37 26.政府信息资源经管和如数情报信息资源经管是信息资源经管产生、发展和深度应用的最重要的两个领域。P37 27.三个应用学科:数据库经管、记录活文献经管和数据处理。 第二章 1.信息资源经管的任务是:调动好相关的人力资源,借助适宜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相应的信息系统,对信息实行有效的经管,达到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以促进组织战略实现的目的。P45 2.组织战略是组织为了在外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总结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 3.组织战略一般包括三类:总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P46

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资料和记录分类表···项目部职能部门(或岗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职责分配表

项目部职能部门(或岗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职责分配表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领导层职能部门(或岗位) 项 目 经 理 项 目 副 经 理 技 术 负 责 人 技 术 管 理 施 工 管 理 材 料 管 理 动 力 设 备 管 理 安 全 管 理 其 它 管 理 3 管理职责 3.0.1 一般要求★☆☆○○○○○○3.0.2 总承包项目部、分包项目部、班组与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3.0.3 项目负责人员的安全职责★☆☆ 3.0.4 各职能部门(或岗位)的安全职责★☆☆○○○○○○3.0.5 安全职责的沟通和履行★☆☆○○○○○○ 3.0.6 安全职责的考核奖惩制度★☆☆ 4 策划 4.0.1 安全管理目标★☆☆ 4.0.2 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4.0.3 风险控制措施的审批与论证☆☆★● 4.0.4 风险控制措施内容的特别要求☆☆★●○○○○○4.0.5 资源配置计划☆★☆○●○○○○ 4.0.6 策划结果的修订和调整☆☆★●○○○○○ 5 实施和检查 5.1 教育培训☆★☆○○●5.2 分包控制☆★☆○●○○○○5.3 安全技术交底☆☆★●○○○○○5.4 安全验收★☆○●○○○○5.5 安全检查☆★☆○○○○●○5.6 动态监控☆★☆○●○●○●5.7 整改和复查☆★☆○●○○●○5.8 应急和事故处理★☆☆○●○○●○ 5.9 考核和奖惩★☆☆ 6 审核和改进 6.0.1 隐患排查治理☆★☆○●○○●○ 6.0.2 内部审核★☆☆○○○○●○ 7 资料和记录☆★☆○○○○●○注:★—主管领导☆-强相关领导●-主管职能部门(或岗位)○-强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信息的一般定义: 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信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 ?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 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 ?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 (1)产品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 (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内涵剖析: (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 (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 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有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的创建(生产/发布):机构、网络、规范性 信息采集 信息组织:序化、有效的系统 信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 信息利用:价值实现 信息清理(销毁/回收) 第2章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的分类 a)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非生物与其他生物) b)人与人的信息交流 c)人与人信息交流的社会性特征 信息交流的定义: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认知主体之间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数据、知识和事实等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共时信息交流:横向(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 历时信息交流:纵向(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 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