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常见细菌、真菌及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临床常见真菌检验—深部感染真菌(微生物检验课件)

临床常见真菌检验—深部感染真菌(微生物检验课件)

GM试验--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 检测的是半乳甘露聚糖(glactomannan,GM),半乳甘露聚糖是 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的一种多糖,菌细胞壁表面菌丝生 长时,半乳甘露聚糖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是最早释放的抗原, 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
GM试验
• 曲霉菌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肺部,从而引起肺部侵袭性曲霉,诊 断曲霉菌在肺部是定植还是侵袭性生长,关键在于其是否合成 GM,GM试验是诊断侵 袭性曲霉感染的微生物检查证据之一。
二、深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是指可引起机体深部 组织和内脏疾病的一群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致病性真菌 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等
条件致病真菌 白假丝酵母菌、新隐球菌等
二、深部感染真菌
白3;、椭圆形,出芽繁殖,可形成假菌丝;
酵母样菌落,在玉米培养基上可形成厚膜
孢子;
二、深部感染真菌 2.临床意义
二、深部感染真菌 3. 微生物学检验 脑脊液离心 沉淀涂片
新型隐球菌 墨汁负染镜检
鉴定: 糖同化试验 酚氧化酶试验(新型隐球菌 黑色菌落) 脲酶试验
二、深部感染真菌
其他真菌
曲霉菌
二、深部感染真菌
其他真菌
毛霉菌
G试验GM试验
• G试验 又称1,3-β-D葡聚糖试验,检测的是真菌的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真菌后,能持续释放该物质, 使血液及体液中含量增高。1,3-β-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鲎变形细 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称G试验。
G试验
• 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
G因子,活化G因子 凝固酶原,凝固酶 显色,光度法测定
G试验
• G试验适用于除隐球菌和毛霉菌外的所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 断

微生物学检验正常结果及临床意义

微生物学检验正常结果及临床意义

微生物学检验正常结果及临床意义血液及骨髓的的微生物学检验【正常结果】阴性【临床意义】血液中检出微生物表示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骨髓中检出细菌示骨髓炎。

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分枝杆菌、变形杆菌等。

脑脊液的微生物学检验【正常结果】阴性【临床意义】检出微生物为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为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慢性脑膜炎(结核杆菌、新型隐球菌等);无菌性脑膜炎(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等)。

脑炎(乙脑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疱疹病毒等)。

上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正常结果】无呼吸道病原菌生长【临床意义】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白喉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等;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下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正常结果】无微生物生长(除通过口咽或鼻、气管吸取的标本外)【临床意义】由痰或气管冲洗液中检出结核杆菌、肺组织活检中检出嗜肺军团病杆菌有肯定临床意义。

穿刺液的微生物学检验【正常结果】阴性【临床意义】细菌感染可致胸腔、腹腔的渗出液的形成。

细菌性胸膜炎多为结核杆菌、化脓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厌氧菌所致。

细菌性腹膜炎多由结核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和类杆菌属等引起。

心包炎可由B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所致。

化脓性关节炎由A群链球菌、淋病奈瑟氏菌及消化链球菌等引起。

尿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正常结果】阴性【临床意义】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多见,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也可引起感染;尿道炎可由淋病奈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菌属、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衣原体引起;肾和膀胱结核由结核杆菌引起。

真菌感染多为白色念珠菌,少数由新型隐球菌引起。

粪便的微生物学检验【正常结果】可由多种需氧菌及厌氧菌寄存,但无肠道致病菌检出。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取新鲜标本分别接种于两个血平板上一个取新鲜标本分别接种于两个血平板上一个血平板按一般的培养方法进行需氧培血平板按一般的培养方法进行需氧培养另或厌氧袋内进行厌氧培养内进行厌氧培养经经3535培养培养2天后认真天后认真观察生观察生长情况和菌落特征并挑取菌落涂片革兰染长情况和菌落特征并挑取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根据形态特征得出初步印色镜检根据形态特征得出初步印象再按象再按各类厌氧菌的特征进行鉴定
尿液标本 细菌学检验Fra bibliotek标本采集
中段尿采集方法 肾盂尿采集法 膀胱穿刺采集法 导尿法
注意事项
1.尿液标本的采取和培养最大的问题是污染 杂菌,故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2.标本采取后应立即送检和接种,放置时间 长,杂菌容易在尿液标本中生长繁殖, 影 响诊断。
3.尿液标本中不得加入防腐剂及消毒剂,否 则会影响阳性检出率。
细菌培养
L 型细菌培养
将尿液接种于血琼脂平皿和高渗液体培养基, 置35 ℃培养,由 于L 型细菌生长缓慢,所 以高渗培养应放5 ~7d ,液体中呈颗粒状生 长,可粘附于管壁 或沉于管底,吸出颗粒镜
下观察,同时转种平皿。无阳性发现可报告 无L 型细菌生长, 根据需要还可做结核菌、 沙门菌、厌氧菌培养。
6.标本的采取应以提高阳性检出率为目的。
血 液 骨 髓 标 本 的 细 菌 学 检 验 程 序
血液骨髓 细菌学检验
一般细菌的检验
标本接种于肉汤培养基后,立即置35 ±1 ℃温箱内 孵育,每天取出一次观察有无 细菌生长,应特别注 意观察肉汤内有无混浊、沉淀、菌膜、色素、血液 变色、指示剂变 色等现象,并记录之。
涂片检查 假丝酵母菌 涂片检查
取尿液离心沉淀物置于玻片上,加盖玻片 后用高倍镜观察,如发现卵圆形芽生孢子 或假菌丝,且革兰染色为阳性,即可做出 初步报告。

临床常用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及常见致病菌探析

临床常用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及常见致病菌探析

产生抗精子抗体;女性的生殖道出现炎症或感染的情况也会导致患者的体内产生抗精子抗体;除此之外,通过患者的输卵管进入腹腔的精子也可以通过患者体内的巨噬细胞与T细胞而引起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 ]。

2 抗精子抗体对辅助生育的影响随着国内外探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抗精子抗体不仅会对生育功能产生影响,对辅助生育也会产生很大的障碍。

根据研究人员对有表面结合抗精子抗体与无表面结合抗精子抗体的患者进行体外受精实验发现,在由表面结合抗精子抗体的患者进行体外受精实验时,不论是进行体外受精的成功率还是早期胚胎卵裂均比表面无抗精子抗体的患者要低,给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与成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表面有结合抗精子抗体的患者在借助体外受精受孕成功后受精卵的质量跟发育程度普遍偏差。

在对不孕症患者进行体外受精时,我们可以根据患者血清内的抗精子抗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体外受精。

针对血清抗精子抗体呈现阳性的夫妇,在进行体外受精时不能用患者的血清用作培养液,同时必须注意对卵子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洗以免在进行体外受精的过程中污染培养液[2]。

针对目前因抗精子抗体引起的不孕症,治疗方面并未取得明显疗效。

根据近年来的探究发现,对存在表面结合抗精子抗体的患者采用单精子卵泡质内注射技术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究。

3 抗精子抗体导致不孕的治疗方法在有生育功能的夫妇体内会存在不定量或定量但量极低的抗精子抗体,而当这种量过高时则会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根据调查可知,男性体内的抗精子抗体定量过高时会对精子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会导致精子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不能够与卵子结合进行受孕;二是会导致精子的活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不孕的发生。

而女性体内的抗精子抗体定量过高会导致体内产生一层屏障,阻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减少受孕的几率。

针对抗精子抗体的检查众多,包括ELISA、免疫珠试验、混杂抗球卵白反响实验、放射性标志的凝聚素实验以及精子凝聚和固定实验等多种检查方法,目前我们在临床上最常用的为免疫珠试验、混杂抗球卵白反响实验以及ELISA三种检查方法。

临床医学检验知识速记--(真菌)微生物学

临床医学检验知识速记--(真菌)微生物学

临床医学检验知识速记--(真菌)微生物学真菌(fungus)是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无光合色素,细胞壁含几丁质和纤维素的,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壁:不含肽聚糖,含几丁质及纤维素临床分类(按致病部位):浅部真菌、深部真菌形态学分类: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在鉴定上起重要作用(一)形态与结构1、单细胞真菌:圆形或卵圆形,包括酵母型和类酵母型真菌。

酵母型真菌以芽生方式繁殖,芽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个体,不产生菌丝,其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

类酵母型真菌也以芽生方式繁殖,菌落与酵母型真菌相似,但它产生的芽体不从母细胞上脱落,而是延伸入培养基内形成假菌丝。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新生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

2、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两种基本结构组成(1)菌丝:在环境适宜情况下由孢子萌发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

按照功能分为:①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②气生菌丝:露出培养基向空气中生长;③生殖菌丝按照结构分为:①有隔菌丝:多数致病性真菌;②无隔菌丝。

菌丝的形态大小不一(螺旋状/球拍状/鹿角状)、菌丝间有无分隔、形状特征(绒毛状/絮状/粉末状) → 鉴别真菌(2)孢子:由生殖菌丝产生的一种繁殖体,是真菌的繁殖结构。

有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类①有性孢子: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2个细胞融合经减数分裂形成。

包括: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子孢子,多为非致病性真菌所产生。

②无性孢子:菌丝上的细胞分化或出芽生成,不经两性细胞的配合。

病原性真菌大多形成无性孢子。

可分为三种a. 分生孢子:又可分为大分生孢子(其大小、细胞数和颜色是鉴定的重要依据)、小分生孢子(真菌都能产生,诊断意义不大)b. 孢子囊孢子c. 叶状孢子:又可分为芽生孢子(一般芽生孢子生长到一定大小仍不与母体脱离,则形成假菌丝)、厚膜孢子(是真菌的一种休眠形态)、关节孢子真菌种类不同,孢子形状大小也不同→ 鉴别真菌3、二相性真菌:少数真菌在营养、温度、理化因素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可发生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种形态的可逆转化,称为双向性真菌。

微生物学检查意义最大的标本

微生物学检查意义最大的标本

微生物学检查意义最大的标本
摘要:
一、微生物学检查的重要性
二、微生物标本的类型
三、不同类型标本的检查方法
四、微生物学检查在医学和科研中的应用
五、标本的保存和处理
正文:
微生物学检查是医学和科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和数量,进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依据。

微生物标本是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的基础,其类型包括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组织切片等。

不同类型的标本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例如涂片、培养、染色、分离等。

在医学领域,微生物学检查主要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肺炎、结核病、尿路感染等。

通过对患者的微生物标本进行检查,医生可以了解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此外,微生物学检查还可以用于疾病的预防,如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预防食物中毒。

在科研领域,微生物学检查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筛选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株,研究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

此外,微生物学检查还可以用于环境微生物的研究,如水体、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为
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确保微生物学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本的保存和处理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标本应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保存导致微生物死亡或变异。

不同类型的标本需要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如冷藏、冷冻或干燥处理。

此外,标本在检查前应进行处理,如清洗、消毒、研磨等,以提高微生物的检出率。

总之,微生物学检查在医学和科研中具有重要意义,标本的类型、检查方法和保存处理都影响着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微生物检验项目是指通过实验方法对临床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和检测,以确定感染菌种和确定感染性病原体的体内负荷,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不同的微生物检验项目对于不同的感染病原体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微生物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1.细菌培养及鉴定:细菌培养及鉴定是最常见的微生物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将临床样本(如血液、尿液、伤口渗出液等)接种在富营养培养基上,可以使潜在的致病菌繁殖形成典型的菌落,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致病菌的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细菌培养及鉴定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细菌感染,制定个体化抗生素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

2.真菌培养及鉴定:真菌感染在临床中日益增多,常见的如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

真菌培养及鉴定通过将临床样本(如分泌物、皮肤划痕等)接种在富含真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上,使潜在的真菌繁殖形成典型的菌落,通过镜检、生化反应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致病菌的种类。

真菌培养及鉴定对于真菌感染的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真菌感染往往较细菌感染难以治疗,需要个体化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3.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是通过PCR等方法直接检测病毒RNA或DNA的存在。

常见的病毒检测项目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流感病毒等。

病毒核酸检测可快速准确地检测感染病毒的存在,监测病毒的体内负荷,并确定病毒变异及耐药性,对指导治疗、预后判断及高危人群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4.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是通过将分离的致病菌接种在含有各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以判断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的结果可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用药方案的制定,避免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微生物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在于准确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避免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形成,提高治疗成功率。

常见临床细菌的重要性

常见临床细菌的重要性

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常见细菌和真菌的临床重要性菌种中文名菌种英文名临床意义(标本类型:污染、定植、非致病或致病)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耐药)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MRSA)脑脊液:皮肤污染、致病(安置有脑脊液分流管道)血:皮肤污染、致病(来自皮肤软组织或骨感染、脓肿、输液通道、急性心内膜炎、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痰:定植、致病(金葡菌肺炎很少见,常仅见于流感病毒感染后)尿:皮肤污染、致病(少见)大便:定植、致病(肠炎)伤口:皮肤污染、定植、致病(脓肿、蜂窝织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如表皮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staphylococci(e.g. 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脑脊液:皮肤污染、致病(安置有脑脊液分流管道)血:皮肤污染、致病(来自皮肤软组织或骨感染、感染的植入物、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罕见引起自然瓣膜亚急性心内膜炎)痰:定植尿:皮肤污染、致病(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大便:定植、致病(肠炎)伤口:皮肤污染、定植、致病(脓肿、蜂窝织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nteococcus faecium 脑脊液:非致病(多数情况)、致病(V-P分流管感染或与粪小杆线虫的重叠感染);血:皮肤污染、致病(胃肠道或生殖道来源、亚急性心内膜炎)痰:非致病尿:污染、致病大便:非致病伤口:定植、致病(蜂窝织炎)草绿色链球菌群(米勒链球菌、轻型链球菌、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和唾液链球菌等)Viridans Streptococci(milleri, mitis,mutans, sanguis,脑脊液:非致病(多数情况)、致病(合并有亚急性心内膜炎)血:皮肤污染、致病(败血症或亚急性心内膜炎)痰:非致病尿:非致病大便:非致病伤口:非致病salivarius)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 脑脊液:致病(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血:致病(呼吸系统来源)痰:定植、致病尿:非致病大便:非致病伤口:致病(仅见于SLE患者的蜂窝织炎)革兰阴性球菌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s 脑脊液:致病(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血:致病痰:定植、致病(仅见于封闭性强的人群,如军人)尿:定植、致病(罕见)大便:非致病伤口:非致病革兰阳性杆菌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a脑脊液:皮肤污染、致病(安置有脑脊液分流管道)血:皮肤污染、致病(来自输液通道)痰:非致病尿:非致病大便:非致病伤口:皮肤污染、定植、致病(脓肿、蜂窝织炎)产单核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 脑脊液:致病(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血:致病(败血症和亚急性心内膜炎)痰:非致病尿:非致病大便:非致病伤口:非致病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脑脊液:致病(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血:致病(源自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痰:致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罕见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尿:定植、致病大便:定植、致病伤口:致病(蜂窝织炎)肺炎克雷白菌产酸克雷白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脑脊液:致病(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血:致病(源自呼吸系统、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痰:定植、致病(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Klebsiella oxytoca尿:定植(安置尿管后)、致病大便:非致病伤口:定植、致病弗氏柠檬酸菌(弗氏枸橼酸菌))Citrobacter freundii脑脊液:皮肤污染、致病(与脑外科手术相关)血:皮肤污染、致病(常来源于输液管道和尿路)痰:非致病(不导致肺炎)尿:定植、致病(来源于尿路侵袭性操作)大便:非致病伤口:定植(常见)、致病(罕见于免疫受抑者)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Enterobacteraerogenes 脑脊液:皮肤污染、致病(与脑外科手术相关)血:皮肤污染、致病(常来源于输液管道和尿路)痰:非致病(不导致肺炎)尿:定植、致病(来源于尿路侵袭性操作)大便:非致病伤口:定植(常见)、致病(罕见于免疫受抑者)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脑脊液:致病(与脑外科手术相关)血:致病(常来源于输液管道和尿路)痰:定植(多见)、致病(少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尿:定植、致病(来源于尿路侵袭性操作)大便:非致病伤口:定植(常见)、致病(少见)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脑脊液:非致病血:致病(源自尿路)痰:定植尿:定植、致病(来源于尿路侵袭性操作)大便:非致病伤口:定植、致病(伤口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其他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Acientobacter lwoffi 脑脊液:皮肤污染、致病(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血:致病(来源于输液通道、肺或尿路)痰:定植、致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尿:定植、致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大便:非致病性伤口:定植(多见)、致病(少见)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 脑脊液:非致病血:致病(来源于伤口、尿路或胃肠道)痰:非致病尿:定植、致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大便:致病伤口:致病(蜂窝织炎)木糖氧化产碱杆菌Alicaligenes 脑脊液:致病(罕见)血:致病(尿路来源)(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痰:非致病尿:致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大便:非致病伤口:致病(少见,蜂窝织炎)洋葱(葱头)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 脑脊液:非致病血:致病(常来自于输液管道和尿路)痰:非致病(并非呼吸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尿:定植大便:非致病伤口:非致病脑膜败血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meningosepticum 脑脊液:致病(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血:致病(常来源于输液管道和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痰:非致病尿:定植、致病(来源于尿路侵袭性操作)大便:非致病伤口:定植、致病(蜂窝织炎)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HemophilusinfluenzaeHemophilusparainfluenzae 脑脊液:致病(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血:致病(源自呼吸系统和心脏)痰:定植、致病(社区获得性肺炎)尿:非致病大便:非致病伤口:致病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 脑脊液:非致病血:致病(源自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痰:定植(多见)、致病(少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尿:定植、致病(来源于尿路侵袭性操作)大便:非致病伤口:定植(几乎总是定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 脑脊液:定植、致病(与脑外科手术相关)血:皮肤污染、致病(常来源于输液管道和泌尿生殖道)痰:定植(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体)尿:定植、致病(来源于尿路侵袭性操作)大便:非致病伤口:定植(常见)、致病((罕见于免疫受抑者)真菌曲霉菌Aspergillus spp. 脑脊液:致病(仅见于有播散性感染者)血:污染、致病(原发性或来自肺)痰:定植、致病;(注意:痰中分离出曲霉菌不是侵袭性曲霉菌病诊断依据)尿:非致病大便:非致病伤口:非致病、致病((罕见于大面积创伤者)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脑脊液:致病(仅见于有播散性感染者)血:污染、致病(原发性或来自输液管道)痰:定植(绝大多数)、致病(仅见于有播散性感染者)尿:定植、致病大便:定植(是尿中念珠菌的来源)伤口:非致病非白色念珠菌的其他念珠菌Candida nonalbicans脑脊液:致病(仅见于有播散性感染者)血:污染、致病(原发性或来自输液管道)痰:非致病尿:定植(安置尿管)、致病大便:定植(是尿中念珠菌的来源)伤口:非致病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 脑脊液:致病(脑膜炎、脑脓肿)血:致病(源自肺部)痰:致病尿:非致病大便:非致病伤口:非致病(但提示有播散性隐球菌感染)马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脑脊液:非致病血:致病(源自肺部)痰:致病尿:非致病大便:非致病伤口:非致病(但提示有播散性青霉菌感染)资料来源:Antibiotic essentials (Eighth edition). Edited by Cunha, BA. 2009. Physicians’press,Sudbury, MA, US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用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常见细菌、真菌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本文将对临床微生物检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临床常用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常见细菌、真菌种类及微生物学检查对临床疾病治疗的意义。

方法:对2011组2709份微生物检查标本与2012组3072份微生物检查标本进行临床分析,对痰液标本、粪便标本以及尿液标本均采用相对应的检查方法,观察并记录细菌、真菌检出率以及我院所接受的5781份临床微生物检查标本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记录其检查结果,如检出率、病原菌分类以及临床常见细菌、真菌具体情况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2012组总检出率为85.74%,明显大于2011组总检出率77.45%,但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而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明显减小,真菌检出率明显增多,且p0.05,两组微生物检查标本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2011组2709份微生物检查标本与2012组3072份微生物检查标本进行临床分析,对痰液标本、粪便标本以及尿液标本均采用相对应的检查方法,观察并记录细菌、真菌检出率以及我院所接受的5781份临床微生物检查标本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记录其检查结果,如检出率、病原菌分类以及临床常见细菌、真菌具体情况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1组与2012组微生物检查标本检出率、病原菌分类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2012组总检出率为85.74%,明显大于2011组总检出率77.45%,但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而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明显减小,真菌检出率明显增多,且p<0.05,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可知,病原菌种类的变化情况为革兰氏阳性菌致病率有所下降,而真菌发病率有所上升,革兰氏阴性菌致病率无明显变化。

其原因为近年来临床对于疾病治疗中,出现抗生素。

免疫抑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以及较多的采用侵入性操作治疗、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

临床主要检出的革兰氏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以及链球菌属等;临床主要检出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菌属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等;临床主要检出的真菌包括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以及热带假丝酵母菌等。

本文结果中显示,2012年临床微生物检出率较2011年有显著提高,其原因为2012年我院对临床医学检验进行系统化具体化的质量管理措施。

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分为分析前、分析中以及分析后三个阶段。

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申请检验、
患者采集样本准备工作、样本的采集、样本运输等,是对样本到达实验室进行分析前的所有内容[2]。

研究表明,由医学检验分析前造成的误差是整个医学检验误差率的70%以上[3],若在对患者进行医学检验分析前不采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则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很大影响,使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从而贻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造成严重后果[4]。

因此,临床进行医学检验时应重视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从而提高医学检验的准确率,降低误差率,才能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使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并达到较为满意的预后效果。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对患者信息进行采集时,应遵循耐心细致的原则,若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并给予患者反馈信息,从而快速解决异常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情况发生。

护理人员应在患者进行样本采集前及时细致的告知患者相关要求,如空腹、不使用禁忌药等,从而保证样本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患者详细讲解样本采集相关知识,以及将要进行的样本采集措施主要内容,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使患者保持轻松心态接受样本采集。

叮嘱患者在进行样本采集前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才能使样本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可信。

对样本采集仪器以及采集试剂进行妥善保管,仪器应进行定期养护,试剂应详细记录生产厂家、批号、使用日期等基本信息,若发现异常问题,如试剂过期或仪器故障等,检验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

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如对仪器的使用、试剂的使用、检
验结果的分析等,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人为误差的发生率。

对患者进行样本采集时,应尽量留存较多样本,从而避免由于样本采集量过小,检测不出病变成分的现象。

患者进行样本采集之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样本送检,检验人员也应及时进行临床检验,在样本保存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发生污染,从而使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可信。

若所送检的样本不符合相关要求,检验人员有权拒绝检验。

综上所述,临床需对细菌、真菌等病原菌的致病率进行控制,首先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给药,尽量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同时应严格控制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确定患者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cockerill fr 3rd, smith tf. response of the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to emerging (new) and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 j clin microbiol, 2004, 42:2359-2365
[2]倪语星,尚红.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 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48
[3]陈民钧,王辉. 要重视耐药监测[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 25: 325-326
[4]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fourteen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j]. nccls
document m100-s14. wayne. pennsylvania: nccls, 2004. 155-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