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合集下载

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验知识

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验知识

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验知识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验知识脓液及创伤分泌物是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对其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检验人员与执业医师网临床医师应密切配合,以确保正确的采集和快速送检。

从脓液及创伤分泌物中能够检出的细菌种类很多,最优先考虑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其次为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等。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验知识,欢迎阅读。

一、脓液及创伤感染标本中可能发现的细菌在临床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中可能发现的细菌:1.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四联球菌。

2.革兰阴性球菌卡他布兰汉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干燥球菌、黄色球菌。

3.革兰阳性杆菌破伤风芽胞梭菌、炭疽芽胞杆菌、产气荚膜芽胞梭菌、白喉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4.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鼠疫耶尔森菌、土拉热弗朗西斯菌、肺炎克雷伯菌、厌氧杆菌。

5.其他伊色列放线菌、星形奴卡菌、白色假丝酵母菌。

二、标本的采集(一) 操作1.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拭净病灶表面的污染杂菌。

2.对已破溃脓肿一般以无菌棉拭子采取脓液及病灶深部的分泌物,而瘘管则以无菌方法采取组织碎片,放入无菌试管中送检。

3.对未破溃脓肿最好用2.5 %~3 %碘酊和75 % 酒精消毒患部皮肤后,以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汁及分泌物,也可于切开排脓时,以无菌棉拭采取。

4.有时也可将沾有脓汁的最内层敷料放入无菌平皿内送检。

5.对放线菌的标本,常用无菌棉拭挤压瘘管,选取流出脓汁中的“硫磺样颗粒”盛于试管内送检,也可将灭菌纱布塞入瘘管内。

次日取出送检。

(二) 注意事项1.如果患者局部伤口已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则应在培养基内加入相应的物质(如青霉素酶、对氨基苯甲酸等) 以避免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2.当创伤出血时或敷有药物在2 小时以内及烧伤在12 小时内均不应采集标本,此时获得阳性结果的机会甚少。

临床标本的细菌检验

临床标本的细菌检验

痰标本临床通常将正常人喉以上部位称之为上呼吸道,上呼吸道定植有大量的正常菌群,而气管以下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称下呼吸道,通常无菌或仅有少量细菌侵入。

在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中,上呼吸道标本(咽拭子)由于有正常菌群的存在,不易判断出何为与疾病有关的细菌,进行普通培养无特别意义《插入表上呼吸道存在的正常菌群》。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症,临床常取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以明确感染病原及其药敏结果,有助于疾病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和医院感染的监测。

痰标本须经上呼吸道排出,常受该处正常菌群的污染,因此,判断下呼吸道分泌物中是否有病原菌存在,须对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有所了解。

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有α、γ链球菌、微球菌、拟杆菌、梭杆菌、厌氧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奈瑟菌、嗜血杆菌、棒状杆菌。

标本的验收遇有不合格标本,应及时与临床联系,报告不合格标本拒收的具体理由。

拒收标准:a.肉眼观察痰标本呈水样或唾液样。

b.标本涂片白细胞数<10/低倍镜和鳞状上皮细胞数>25/低倍镜,表示该标本已污染正常菌群,建议重送标本。

c.容器错误标本容器必须符合规定,溢漏、无盖者拒收。

分离培养1.痰标本培养前处理(均质化)2.分离培养(1)一般细菌培养应同时划区接种(痰半定量原则)痰半定量方法:用接种坏将痰液在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作三区划线接种标本,进行培养。

痰半定量培养的临床意义三区划线法:首先用无菌棉签挑取痰液的脓或血性部分(或将接种坏通过火焰灭菌,冷却后挑取标本少许,尽量取有脓或血部分)然后将其涂布在平板第一区,并作数次划线,再在二、三区依次用接种环划线,每划一个区域,应将接种环烧灼一次,待冷却后再划下一区域。

1)血平板(5%CO2环境)适用于分离肺炎链球菌和其他细菌。

2)巧克力平板(5%CO2环境)适用于分离嗜血杆菌。

3)麦康凯/中国蓝平板(需氧环境)适用于分离革兰阴性杆菌。

(2)分离培养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置5%CO2环境,麦康凯平板/中国兰平板置普通孵箱,35℃孵育。

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43
痰液的采集
采集指征
下呼吸道感染者可有发热、咳嗽和咳痰 可伴有胸痛、气急甚至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湿罗音;
X线检查肺部有炎性浸润或胸腔积液 严重可致感染性休克和呼衰。
44
痰液的采集和运送
采集方法
自然咳痰法 支气管镜采集法 防污染毛刷采集 法 支气管肺泡灌洗法 胃内采痰法 小儿取痰法
45
痰液的采集和运送
涂片检查 生化试验 血清学鉴定 药敏试验 动物试验 报告
30
尿液的检验
菌落计数
定量接种尿液培养标本 根据细菌在平板上的生长情况 定量报告每毫升尿液中所含有的细菌数(CFU/ml)
31
尿液标本常见的病原菌
病原菌
正常 菌群
G+
金葡 化脓性链球菌 肠球菌 结核分枝杆菌 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非致病性棒状杆菌
注意培养时间
加做无菌对照
涂片染色检查
结合培养细菌的生长特点对照判断
8
(四)检验程序
标本选择 采集(保存运送)
观察、前处理
直接 涂片
报告
快速 检验
报告
分离培养 (需、厌氧、CO2培养)
可疑菌落 (必要时先做培养)
增菌(需氧、厌氧、 CO2培养)
涂片检查 生化试验 血清学鉴定 药敏试验 动物试验 报告
难辨梭菌
杆菌
G-
沙门菌 大肠埃希菌
志贺菌 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弯曲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变形杆菌
41
粪便检验的临床意义
肠道致病菌
霍乱弧菌-霍乱,志贺菌-细菌性痢疾,伤寒沙门菌-伤寒;
食物中毒
沙门菌、弯曲菌、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
42
第二节 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85页)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85页)
结果判定:呈现红色者为阳性,桔黄色为阴性,桔红色为弱阳性。
应用:常用于肠杆菌科内某些种属的鉴别,如大肠埃希菌和产气肠杆菌,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肠杆菌属和哈夫尼亚菌属为阴性,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等为阳性。
4.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试验) 原理:乳糖发酵过程中需要乳糖通透酶和β-半乳糖苷酶才能快速分解。有些细菌只有半乳糖苷酶,因而只能迟缓发酵乳糖,所有乳糖快速发酵和迟缓发酵的细菌均可快速水解邻硝基酚-β-D-半乳糖苷(O-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ONPG)而生成黄色的邻硝基酚。用于枸橼酸菌属、亚利桑那菌属与沙门菌属的鉴别。 方法:将待试菌接种于ONPG肉汤中,35℃水浴或孵箱孵育18~24h,观察结果。
3.甲基红(MR)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被分解为甲酸、乙酸和琥珀酸等,使培养基pH下降至4.5以下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如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或产生的酸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物质(如醇、醛、酮、气体和水),培养基pH在 5.4以上,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桔黄色。 方法:将待试菌接种于葡萄糖磷酸盐蛋白胨水中,35℃孵育48~96h后,于5ml培养基中滴加5~6滴甲基红指示剂,立即观察结果。
二、染色标本
细菌标本经染色后,除能清楚看到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外,还可根据染色反应将细菌进行分类,因此染色标本的检查在细菌的初步鉴定中应用最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常用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复合染料。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革兰染色、抗酸染色、 荧光染色。
革兰染色
二、培养接种
(一)划线接种 1.方法 斜线法 、曲线法 、方格法 、放射法 、四格法。
斜线法

《医学微生物学》三大常规的微生物学检查

《医学微生物学》三大常规的微生物学检查

《医学微生物学》三大常规的微生物学检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细菌的目的是为疾病的病原学做诊断,或查找与疾病相关的微生物,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这对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是很有价值的。

因此,对临床标本的处理和检测应掌握以下原则。

1.临床标本的正确采集和处理对于疾病的正确诊断关系很大。

病人标本一般应在应用抗菌药物前采集。

对血液、脑脊液或穿刺液等标本,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采集;对鼻咽拭子、肛拭子、粪便等标本,虽无须严格无菌操作,但也应尽量避免杂菌混入。

2.采集容器上应贴好送检号及病人姓名的标签,连同检验单一起尽早送检验室。

若路途较远,应冷藏保存送检;对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特殊标本,送检时应35℃~37℃保温。

3.人体很多部位与外界相通,存在有正常菌群,但不致病,故在涂片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区别标本中是常居菌群的污染还是致病菌。

另外,对某些无菌的部位,如血液、骨髓、脑脊液等,如检查出细菌应视为致病菌,但必须要排除采样及操作中的污染。

4.根据标本来源和可能存在的病原菌,选定各种分离培养基和孵育环境。

如痰标本一般选用血平板,用于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等的分离。

【血液标本检查】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

当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等,可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

细菌学检验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标本采集l.标本采集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即应去除皮肤上的细菌,又应注意空气中的细菌。

穿刺部位以碘酒、酒精棉球消毒,用干燥的灭菌注射器抽取血液,立即注入选定的液体培养基瓶内,充分混匀以防凝固。

2.采血一般应在治疗前,并在高热、寒战时作培养。

伤寒在发病一周内即菌血症期间采血;化脓性脑膜炎,鼠疫应在发热1~2d内采血;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也宜于发热高峰采血或多次采血,且每隔1~2h采血一次,连续3~4次,可获较高的阳性率。

3.采血量应相当于培养液的1/10,通常是50ml培养液采血5ml,这样可使存在于血液中的补体、抗体、调理素、溶菌酶等抑制因子被稀释,使之减弱或失去抑制作用。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病种
标本
鼠 疫 痰,腺穿刺液
霍 乱 水样便
炭 疽 痰,渗出物
白 喉 假膜,咽拭子 淋 病 尿道/阴道分泌物 流 脑 脑脊液、瘀血癍 肺结核 痰 梅 毒 病变渗出液
方法
GS,亚甲兰染色 GS,制动试验 GS,亚甲兰染色/ 串珠试验 GS,亚甲兰染色 GS GS 抗酸染色 暗视野


G-两极浓染,多形态
——
41
•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腰椎或脑室穿刺,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 只无菌试管内, 1-2ml/管 细菌学检查
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细胞计数和分类 标本采集后置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不 能保存于冰箱中。
42
•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离心沉淀,取其沉淀物接种于巧克力琼 脂平板、血琼脂平板和厌氧琼脂平板,分别置 需氧和厌氧环境中培养,对疑有真菌和结核分 枝杆菌感染的还应分别接种于相应专用培养基 上。孵育后根据菌落性状、生化反应作细菌学 鉴定。在细菌培养同时,取其沉淀物作涂片、 染色、镜检,以早期诊断感染的病原。
17
18
19
20
Step4. 初次培养基上的分离物,可能存在
多种细菌: 区分正常菌群与致病菌 确定优势菌群
21
化脓性链球菌菌落特征(β溶血)
铜绿假单胞菌菌落特征(血琼脂平板)
22
• 快速
涂片检查
• 是“指南针”
• 对确诊报告提供参考意义
• 不要过分依赖、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23
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穿刺液、脑脊液等标本和 液体培养物可直接涂片镜检,有些细菌可做出初步诊断。
40
脑膜炎类型
观察物
细菌性的 结核性的 真菌性的 病毒性的
优势白细 胞类型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一、标本采集(一)操作方法1.将患者拟采血部位放平,扎以止血带,选好静脉穿刺点,以皮点为中心用2.5 %~3 %碘酊从内向外周擦拭,待干后再以同法用75 %乙醇脱碘。

消毒范围不得过小。

2.以无菌手续由静脉取血5 ml ,立即注入适当的液体增菌培养基内,迅速轻摇,使充分混合,以防止凝固。

(二)注意事项1.血液标本应在病人发热1 ~2 天内或发热高峰采集培养为宜,此时阳性率较高。

2.培养基与血液的比例为10∶1 。

3.培养一般细菌用普通肉汤或酚红葡萄糖肉汤,培养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用肝浸液或胰胨肉汤等。

4.采血和接种时应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杂菌。

5.磺胺和抗生素可影响细菌检出的结果。

故在采集标本时应力争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

如果病人曾服用磺胺类药物,应在每100 ml 培养基内加对氨苯甲酸5 mg ,以防止磺胺类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如果病人已用青霉素治疗,应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酶100 U/50 ml (青霉素酶不耐热,应在临用时加入)。

若病人已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时,可用硫酸镁肉汤增菌。

6.标本的采取应以提高阳性检出率为目的。

二、检验程序血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程序见下图。

三、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一)一般细菌的检验1.标本接种于肉汤培养基后,立即置35 ±1 ℃温箱内孵育,每天取出一次观察有无细菌生长,应特别注意观察肉汤内有无混浊、沉淀、菌膜、色素、血液变色、指示剂变色等现象,并记录之。

如有细菌生长,肉汤可呈现各种不同的生长现象,若发生混浊,大多可疑为革兰阴性杆菌;若均匀混浊有绿色荧光,则可疑为绿脓杆菌;上面澄清,下面有沉淀,可疑为链球菌;若见自下而上的溶血现象,可疑为溶血性链球菌;若呈现肉冻样凝固现象,疑为葡萄球菌;若表面有灰白菌膜,疑为枯草杆菌或类白喉杆菌。

2.当疑有细菌生长时,应以无菌操作挑取培养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镜检。

一旦见有细菌生长,并能排除污染,应及时转种于血平板或其他培养基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或分离培养。

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
01
02
03
04
参与外部比对实验
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实验, 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
外部质控数据
收集并使用外部质控数据,监 控检验过程的准确性。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实验室的检验能力, 提高检验水平。
反馈与改进
根据外部质控结果,及时反馈 并改进检验过程。
检验结果的分析与解读
结果判断
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细 菌感染。
CHAPTER 04
尿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质量 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仪器校准
确保所有用于检验的仪 器都经过校准,以保证
结果的准确性。
试剂质控
使用经过验证的试剂, 并定期进行质控,确保
试剂质量。
操作规范
实验室人员需遵循标准 操作程序,避免操作失
误影响结果。
室内质控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监 控检验过程的稳定性。
解读误差
了解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正 确解读结果。
临床意义
结合临床情况,分析检验结果 的意义。
结果报告
准确、及时地报告检验结果, 为临床提供依据。
CHAPTER 05
尿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临床 意义与价值
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尿液细菌学检验是诊断泌尿系统 感染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尿液 中是否存在细菌,可以判断是否 存在尿路感染。
要点一
指导用药
尿液细菌学检验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用药指导,避免抗生 素滥用和无效治疗。
要点二
疗效评估
通过尿液细菌学检验,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为后续治疗提 供依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室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室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3.2各项的涂片检验均按染色方法进行,但大便检查霍乱弧菌有其处理程序:
3.2.1染色检查:将米泔样的标本涂2张片用乙醇固定后染色,目的观察弧菌有无呈鱼群状排列。
3.2.2悬滴检查取患者粪便制成悬滴涂片,霍乱弧菌和EI tor弧菌均呈现极活泼的穿梭状运动。
3.2.3制动检验运动活泼的弧菌涂片加人霍乱弧菌诊断血清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原运动活泼的现象停止,为制动试验阳性。
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室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1.粪便标本中常见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伤寒及其它沙门菌
结核分支杆菌
志贺菌属
难辨梭菌
致病大肠埃希菌
白色念珠菌
弧菌属菌种
气单胞、
邻单胞菌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弯曲菌
2.标本采集
2.1自然排便采集法自然排便后,挑取脓血、粘膜部分的粪便2~3g,液体粪便取絮状物置于大便培养管或增菌液中送检。
2.2直肠肛管法用大便培养用的肛管直接插入肛门成人4~5cm,幼儿2~3cm,轻轻在直肠内旋转数次,目的是使直肠表面粘液能通过肛管孔进入肛管内。然后拔出放入大便培养管中送检。
3.检验步骤
3.1涂片检查粪便标本因各种正常菌群含量甚多而一般不作直接涂片找致病菌,只有怀疑霍乱弧菌及菌群失调所致腹泻时,才作直接涂片检查。
5.粪便中培养出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时应作为急值报告,并填写几危急值报告单。
3.5霍乱弧菌的培养,直接取患者米泔样粪便0.5ml,接种于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和4号平板,35℃培养6~8h,再转种一只4号平板。35℃培养18~24h后形成较大、菌落中间为灰黑色、有光泽、隆起、湿润的菌落,如泼水状。挑取可疑菌落5~10个与霍乱多价“O”诊断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如为阳性,则立即报告,并将可疑菌送成都市疾病控制中心确认。

常见临床标本细菌学检验简述

常见临床标本细菌学检验简述

分离培养
将标本接种在适宜的培养 基上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注意事项
01 确保采集工具的无菌性,避免交叉感染。
02 采集足够的标本量,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 确性。
03
及时送检,避免延误检验时间。
04
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感染。
PART 02
临床标本细菌学检验方法
分离培养
分离培养
将临床标本接种于适宜的固体或 液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和 环境下进行培养,使细菌得以生
免疫学鉴定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通过免疫学方法进行细 菌的鉴定。
药敏试验
纸片扩散法
将含有不同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 种细菌的平板上,观察细菌的生长情 况,以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 度。
稀释法
E试验
将细菌接种在含有抗菌药物的平板上 ,通过测量抑菌圈的大小来判断细菌 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
通过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观察 细菌的生长情况,以判断细菌对抗菌 药物的敏感程度。
结果解读
1 2
解读临床意义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判断细菌种类、 感染部位及病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医 生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鉴别病原菌
通过细菌形态、染色、生化反应等实验手段,鉴 别不同病原菌,有助于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
3
判断耐药性
监测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预测治疗效果,为 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选择的参考依据。
伤口分泌物标本
用无菌棉签擦拭伤 口表面分泌物。
血液标本
采集静脉血液,常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 。
呼吸道标本
采集鼻咽拭子或痰 液,用无菌棉签擦 拭鼻咽部或咳痰。
粪便标本
采集新鲜粪便,避 免污染。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 唾液中口咽部定植菌的浓度可达108 ~ 109/ml。
• 研究显示,国内常规痰标本中约半数存在 唾液严重污染现象。
(一)采集指征
• 凡是发热、咳嗽和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 并伴有胸痛、气急,肺部闻及湿罗音,外周白细 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X线检查提 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甚至出现感染性 休克和呼吸衰竭等患者,应采集痰液或下呼吸道 标本。
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即 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
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 血培养标本。
为什么要求多次采血?
• (1)菌血症有“持续性”和“暂时性”之分,多次采血可 提高阳性检出率,减少漏检; 两瓶或以上血培养以上血培养结果阳性,细菌鉴定结果相 同,判断为感染菌,作药敏并报告临床。 送检两瓶或以上血培养,仅1瓶结果为阳性,且为潜在的污 染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气球菌、棒状杆菌等), 一般作为污染菌。 出现多种细菌在排除污染可能后,可考 虑“复数菌”败血症的诊断。 仅送检1瓶血培养,且培养出上述潜在的污染菌。则其临床 意义不能确定,需与临床医生讨论其可能的临床价值。
经支气管镜抽吸法(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防污染样本毛刷等)
• 直接从肺部感染病灶采集高浓度的病原菌,较为安全,但不能避免咽喉部正 常菌群污染。

经人工气道吸引分泌物(导管吸痰、防污染灌洗等)
• 较为采用,但人工气道常有致病菌或定值菌存在,建议采集前先做细胞血筛 查。

经气管穿刺吸引物
• 采集到的下呼吸道标本不受上呼吸道污染,常用于厌氧菌培养,但患者不易 接受。
中,剧烈振荡5-10s,然后用接种环将沉淀于管底 的脓痰小片沾出,再放另一个无菌试管中,将同 样的方法反复2次。

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非发酵菌鼻疽假单胞菌鼻疽假单胞菌(P.Mallei)是鼻疽病的病原菌。

可从患者血液、脓液、痰中分离到。

【临床意义】对马、骡、驴的传染性很强,犬、猫、羊等都可被感染。

可通过擦伤皮肤、直接接触和吸入本菌而感染。

人类感染较少见,但经常与病畜接触的人也可患鼻疽病。

实验室感染也可发生。

产碱假单胞菌【临床意义】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脓胸、眼部感染、脓肿等恶臭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为鱼类的一种病原菌,常可从腐败的鱼类中检出,偶尔可从尿路感染患者的尿中及血库存血中分离出来。

非发酵菌非发酵菌(Nonfermenter)大多是条件致病菌。

包括十几个菌属的数十个种别,如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莫拉氏菌属等。

由于非发酵菌有很多菌属,每个菌属又有多个种,因此对其必须先进行初步分群,即先进行科、属的鉴别,然后再进行种间鉴别。

腐败假单胞菌腐败假单胞菌(P.Putrefacien)为腐物寄生菌,分布非常广泛,河水、污水、土壤、牛奶、鸡蛋等均有存在。

可引起奶油、鱼、肉变质并产生H2S。

【临床意义】本菌为条件致病菌。

可引起人类中耳炎、创伤后溃疡、败血症、呼吸道感染,以及糖尿病或体弱患者的皮肤化脓性溃疡。

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Reudomona)分布很广,水、污水、土壤和空气中均存在。

本属有几十个菌种,临床较常见的有十种左右。

代谢菌种为铜绿色假单胞菌。

人类感染的非发酵菌,假单胞菌占70%~80%。

主要是铜绿色假单胞菌(占55%~65%)。

类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P.Peudomallei)可引起类疽病。

【临床意义】为条件致病菌。

人类接触污染的污水、土壤或通过直接接触(划破皮肤或擦伤)而进入人体,也可从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而感染。

但罕见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本菌可潜伏体内几年不发病,在多发地区这种隐性感染是很高的。

败血性类鼻疽病如不及时治疗进展迅速,且死亡率很高。

类产碱假单胞菌类产碱假单胞菌(P.Peudoalcaligene)与产碱假单胞菌很相似,属于假单胞菌中的产碱群。

生殖道标本细菌学检验

生殖道标本细菌学检验

生殖道标本细菌学检验关键词:淋病奈瑟菌念珠菌上皮细胞细胞菌种保藏中心 ATCC 北纳细胞网一、检验程序生殖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程序见图37-1。

二、检验方法(一)标本的显微镜检查生殖道标本涂片、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后镜检,应注意观察①淋病奈瑟菌:白细胞内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②杜克嗜血杆菌:细小的、多形态的、革兰阴性杆菌或球杆菌,呈链状或鱼群样排列;③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阳性、分散或聚集的杆状或点状细菌;④念珠菌:圆形或卵圆形酵母细胞及芽生的真菌孢子。

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根据上皮细胞、白细胞、乳酸杆菌和杂菌数量多少,阴道清洁度分为Ⅰ~Ⅳ度,判定标准见表37-1。

(二)标本的培养和鉴定1.淋病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对营养要求高,一般不易培养,需在培养基中加入腹水或血液。

采用巧克力色琼脂平板或GC培养基进行培养,温度35~37℃,70%湿度,含5%~10%二氧化碳环境中培养24~48小时,观察菌落形态,为灰色、半透明、光滑1~2mm菌落,革兰染色为革≥阴性双球菌,肾形(培养后形态不典型)、凹面相对,氧化酶试验阳性,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和麦芽糖,或进行其他生化反应进行鉴定。

2.厌氧菌采用厌氧血琼脂平板,置厌氧环境,培养48小时,观察菌落菌体形态,采用数码鉴定方法,结合革兰染色性状进行鉴定。

3.念珠菌需接种沙堡弱平板,分别放22℃及35℃培养,怀疑为念珠菌接种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48小时,菌落绿色为白念珠菌、灰蓝色为热带念珠菌等,必要时可应用数码鉴定方法进行鉴定。

4.普通细菌可用巧克力色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和中国蓝琼脂平板,35℃培养24小时,根据菌落菌体形态及生化反应结果进行鉴定。

5.结核分枝杆菌需接种罗氏培养基或结核杆菌培养用液体培养基,35℃培养6~8周。

6.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采用液体和固体培养法,培养结果如为阳性,需结合临床表现,且液体培养时菌落计数>104CFU/ml,具有临床意义。

实验课件-临床标本的细菌学1 2015zheng

实验课件-临床标本的细菌学1 2015zheng

初步诊断
葡萄球菌属 乙型链球菌 甲型链球菌或 肺炎链球菌
血浆凝固酶试验
(+)
金黄色葡 萄球菌
(—)
表皮葡萄 球菌
胆汁溶菌试验 菊糖发酵试验
(+)
(—)
肺炎链球菌 甲型链球菌
本次实验的示教
• 细菌在固体、液体、半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普通平板、血平板的
生长现象; •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实验; • 甲、乙链球菌、肺炎球菌在血平板的生长现象; • 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胆汁溶菌试验、菊糖发
3. 生化反应
麦芽糖发酵试验: 用于鉴别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
内容三: 临床标本细菌学 鉴定的方法及一般程序
细菌学检验的一般程序
涂片染色
初步诊 断报告
增菌
快速诊 断试验
接种平板培养基,分离单个菌落
挑取可疑菌落
涂片染色
各种鉴定试验
生化试验 血清学实验 动物试验 药敏试验
明确诊断报告
内容三:临床标本细菌学检查 p100
金葡菌菌落周围
有宽而透明的溶血环 β溶血
表皮/腐生性葡萄球菌 无溶血环
球菌的生化反应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的鉴别: ➢色素 ➢溶血性 ➢血浆凝固酶 ➢甘露醇发酵实验 ➢耐热核酸酶试验
血浆凝固酶试验(示教)
• 鉴别葡萄球菌致病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指标 • 原理:凝固酶可催化: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 → 纤维蛋白→血浆凝固
血液标本的细菌学检测
• 血液标本为无菌标本,鉴定出细菌即有诊断意义 • 血液标本中常见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厌氧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
+ (+)
+/+/-
+
+ +
耶尔森氏菌属
肥杆菌属 致病性杆菌属 克沃尔氏菌属 拉思氏菌属
K/d
K K A A
A
A A A A
d/+ (+)
(+)/+
-
+ +/(+) -
西地西菌属
塔特母氏菌属
K/d
-
A
A
-
-
-
注:A 产酸; K 产碱; + 90-100%菌株阳性;(+)76-89%菌 株阳性 ;d 26-75%菌株阳性; - 0-10%菌株菌阳性
AD
15
1N
16
SO
1
-
4
-
2
-
1
+
4
-
2
-
1
-
4
-
1
0
0
细菌编码052100 摩根氏变形杆菌
查编码鉴定手册得
操作步骤:取3-4个同细菌菌落用 4mlNS制成悬液,每孔加0.2ml,加 盖。35℃ 4h 观察结果(某些项目要 加入相应试剂)。
H2S N PD I LD OD M U VP E ONPG SKA AR AD 1N SO
序号 1
实验名称 H2S
英文缩写 H 2S
阴性 无色
阳性 棕色、黑色
2
3
硝酸盐还原
苯丙胺酸
N
P
淡黄/白色
白色
粉红
绿色
4
吲哚
I
白色
粉红
序号 实验名称 英文缩写 5 赖胺酸 LD 6 乌胺酸 OD 7 丙二酸盐 M 8 尿素 U 9 V—P VP 10 七叶苷 E 11 ONPG ONPG 12 蔗糖 S 13 阿拉伯糖 A 14 侧金盏花醇 AD 15 肌醇 1N 16 山梨醇 SO
七、肠杆菌微量快速鉴定
一、机理:不同种细菌有不同酶系。首 先获得待测菌的纯培养物,制成悬液, 将其示为酶 予成酶 酶+低物+显色剂(或其他添加剂)→观察现象

二、装置:反应板16孔内含16和底物等径真空,
低温干燥,密封保存备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常见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一、常见临床标本 1、血液 2、尿液 3、粪便、肛拭子 4、脓汁及脓拭子 5、穿刺液(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 脑脊液、鞘膜液) 6、痰 7、胆汁 8、咽拭子 9、空气
二、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应在病程的一定阶段(一般为发病早期)尽 可能在施实抗生素疗法、化学方法、血清学疗 法之前采集标本。 2、方法要恰当,标本应来自真正的感染部位,避 免其它微生物特别是正常微生物的污染。 3、所有采集的标本均应置于无菌容器中(灭菌 不能使用消毒剂)加入适当保存液 。 4、标本应尽快接种(最好是床边接种),若必 须传送时,应根据培养目的作保温、冷藏、厌 氧运送。防止污染及扩散。 5、检样不宜过少,否则易干燥死亡。
6、粪便 (含肛拭子) 增菌(一般不进行)
可疑菌落 (透明/半、 无酸色)
T.T增菌液(四硫磺酸盐肉汤)
M.M增菌液(MgCL2孔雀绿肉汤) 沙门氏菌
S.F增菌液(亚硫酸盐肉汤)
煌绿增菌液 亚硒酸盐增液
沙—志 志贺氏菌
霍乱弧菌
G.N
碱性蛋白胨水
革兰氏染色
球菌 G+杆菌:根据菌落特征,细 菌染色性,形态排列选择恰当 生化反应,免疫学反应及动物 试验 报告 G-杆菌 KIA
3、厌氧菌:一定要由伤口深 处取样,半小时内接种完毕。
(四)咽拭子: 1、由咽部扁桃体处采集分泌 物(注意部位、方式) 2、如凝为白喉患者,则应先 除去咽不表层分泌物去深层组织分泌物, 再取样。 3、凝为百日咳患者,可采用 咳碟法。
(五)痰: 1、先让病人用清水嗉口数次, 以除去口腔内大量杂菌。 2、取清晨第一口咳出的痰, (晨痰) 3、作结核杆菌培养可收集24h 痰。(冰箱保存)
4、痰
TB培养
BA(直径=9.0cm,接种量0.01ml)
注:将标本充分划开
5、尿液 集菌(3000n/min 15`) 革兰氏染色 无菌落 BA 有菌落 沉渣
报告:无菌生长 染色镜检
菌落计数
报告:检出***菌
**个/ml
<1万/ml(或2种以上菌)污染,1-10万/ml可疑 无可疑菌落 >10万/ml感染 报告:无致 SS、MaC(强弱各1个) 病菌生长
3、肾盂尿,应标明右、 左,每侧分3份留联 (导尿管插入输尿 管。) 4、通常宜取清晨第一 次尿。
5、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接种,一般不得超 过1h,冰箱保存, 不过6h。
四、常见临床标本鉴定程序
• 染色镜检 变浊、色、 质→ BA→酚红葡萄糖肉汤
4 、如病人已实施治疗,应在酚红葡萄糖肉汤 中加入相应对抗剂。 磺胺类药物→对氨基苯甲酸5mg/100ml.
青霉素→2u青霉素酶/ml
其他抗生素→MgSO4 5mg/100ml
(二)粪便:
1、应尽量在用药前自然排便;取 有胧血、粘液部分2-3 g(新鲜)液壮便应取絮 壮物1-2ml于无菌广口瓶中。
斜面 A/K K K d A A K/A K/A K/A K 底层 A A A A A A A A A A 产气 H2S 动力 +/(+)/+/d/+ + + d + + + + -/+ +/+/+/-/d + +/+/d +/+
斜面
低层
产气
H2S
动力
变形杆菌属
普罗菲登斯菌属 摩根氏菌属
K
K K
A
阴性 黄色 黄色 黄缘色 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紫色 紫色 紫色 紫色 紫色
阳性 紫兰色 桔色 湖兰色 粉红 粉红 棕黑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1
H2S 4
2
N 2
3
PD 1
4
I 4
5
LD 2
6
OD 1
7
M 4
8
U 2
-
0
-
+
5
+
-
+
2
9
VP
10
E
11
ONPG
12
SAK
13
AR
14
A· t
XX个/M3=
N
A· t 100*5
*10
*1000=
50000N
→39.32N A· t (49.0;20’)
结果报告应注明 “普通琼脂平板培养”/“血 琼
肠杆菌科各属KIA结果
埃希氏菌属 志贺氏菌属 沙门氏菌属 枸橼酸盐菌属 克雷伯氏菌属 肠杆菌属 欧文氏菌属 沙雷氏菌属 哈夫尼亚菌属 爱得华氏菌属
三、常见标本的采集(一般由 临床医师执行)
(一)血液: 1、一般在发热高峰期采集(发热初 期1-2天,此时阳性率较高)尽量在实施血清疗 法、化学疗法和抗生素疗法之前进行。 2、采血部位:一般为静脉(动脉阳 性率更高些)。 3、采血量:5-1ml,直接加入酚红 葡萄糖肉汤中(血/肉汤=1:10)(防止血凝、 稀释Ab等因子)如不能直接接种应置入已灭菌 适量20%枸橼酸盐瓶中。尽快送检。
菌落描述:颜色,大小,溶血性,透明度,硬度,润 湿度,表面光滑度,粘稠度,凸起度,边缘整齐度
+/+
根据KIA结果选择适当生化反应项目 I M Vi C 七叶
+ —
-/+
I _
+ —
MAN
— +
SUC _ C
— +
U _
— +
PA _
I项“+”非沙门氏菌 I项“+”非志贺氏菌 +
变+普
-/- → I

C 不动杆菌 绿脓杆菌
+/- → 一般不会出现,可考虑接种不当,空 气污染
根据生化反应结果,结合相应血清学实验 报告结果
五、空气细菌计数

将直径9 .0cm/普通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 按五点法/三点法打开盖暴露20’,盖好 →37℃ 24h计数菌落数,称出平均每个板 菌落数N
奥梅梁斯基法则:
100cm2 5’→10L A t →100*50 *10L
2、如无法获取粪便,应用直肠拭子, 小儿入肛门2-3cm。成人入肛门4-5cm. 取直肠粘液入无菌试管/保存液。
3、如需保送运送测量PH7.0甘油PSB 中(0.033mol/L PSB与等体积甘油混 匀。PH7.0)
( 三)、脓汁 1、创伤:先以无菌N· S清洗创 口周围,再以棉签来取脓汁/分泌物→脓 拭子置无菌试管。 2、脓肿:先消毒患部表面皮 肤,再以注射器抽吸/切开脓时接留脓汁12ml置无菌试管。
无改变→BA 报告:无菌生长 无菌落 BA
无菌落
有菌落→染色镜检 变浊、色、质→BA→菌落→染色镜检


2穿刺液→
血肉汤→
无改变→BA→ 报告:无菌生长 染色
有菌落
无菌落
BA 3,拭子(咽、脓)
菌落分类、 编号、染色 镜检
染色镜检 注:接种血平板时,拭子作原划线、接种 环划开
BA
菌落分类、编号、染色 罗氏斜面(先消化处理) 4%NaOH 6%H2SO4
(六)胆汁:
1、行十二指肠引 流水收集“胆汁乙”1015ml。
( 胆汁甲—胆总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