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的融合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的融合
x
摘要: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立及与实践实训的融合,以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时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实训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重实践、促改革、强创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改革试点,实施了教改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融合应用型课程体系实践实训
引言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降临,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经济及生产结构的多元化变革,对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培养质量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1]。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教育”时代,也由“专才教育”跨入了“通才教育”阶段。作为一所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中美合资高等院校,以怎样实现“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的教学理念,大力推行“专业+外语+技能+创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为了适应这类人才的培养,怎样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简称材料成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与实践实训有机融合,建立多门课程的综合教学机制,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材料成型专业课程建设
和实践实训体系”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这是一种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强创新的新的构思、新的尝试,将会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创一种新的教学局面。从而高起点、高标准地培养机械工程类的高技术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现状
现今的大学生充满朝气,思想活跃,行动超前,怎样让学生在即有传统又有创新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相辅相成的,这也为我们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让老师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怎样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主观能动性?这样要求我们变革现有的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和相关的课程体系,使课程教学从单一性到连贯性再到课程设计和实践实训的综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的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1、基础课程体系的建立
对于机械工程和材料工程为一级学科的材料成型专业,按照教育部有关四年制工科大学生教学与实践性环节安排的指导原则,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特性,大幅度地改革了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了以下三个层次结构的课程体系:第一层次结构:基础课程体系和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机械和材料工程方向的基本素质,
包含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人文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科学基础类课程三部分;第二层次结构:材料成型及控制的通识工程技术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各种不同类型发展方向的技术能力,主要含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技术cad/cam等;第三层次结构:材料成型技术方向的专业化技术课程体系,具有工程师职业技术特长教育的特点,这是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复合应用特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工艺及模具设计、材料成型技术等[2]。
材料成型专业建立的这个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从单一的课程教学由浅入深,层次推进,让学生逐步提高。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以课程为背景的交往过程,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对话、交流和激发的过程。促使学生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能获得健康的、正常的、和谐的发展,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三个转变:一、在知识上从少知到多知的转变;二、在能力上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三、在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3]。我们对所有上课的老师要求不但要上好自身的课,而且要老师间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四次,当然还有学校督导和院系督导的听课,这样三管齐下使老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而我们的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传统学习习性被上网、电游等现代潮流所替代,我们都不能回避现实的、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要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来,经
过课题组的讨论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对上课45分钟进行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学习到转变为主动学习中来;老师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充分思考备好教学内容,对教材上的内容多讲知识要点,同时介绍实践应用的现实工况和穿插本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科技成果,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将大有裨益;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对重点内容在黑板上强调突出来,对实际应用给予支持说明;对每常课都留置3-10分钟给学生,其中2-3分钟思考某一问题或看懂某一图片及案例,针对问题和图片及案例设计相关问题,按学生花名册,点名回答、讨论;这样不论“好学”和“懒学”的同学一视同仁,以“好学”的同学可以展示自己,对“懒学”的同学又是一种压力,由已知的同学回答好了,再让不会回答的同学重复一遍,即谈学习又谈不足。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成“我要学”,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全面提升;另外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言,回答老师的相关问题,这也是一种锻炼,一种表达的能力的提升,改变那种走向社会在主持大会小会工作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语无伦次、面红耳赤了;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上的改变,不但要让学生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同时要在课程上体现和尝到工作中的现实和所需面对的场景,形成在复杂和不可预知的环境中镇定自若、从容应对的心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学生朝着人才培养所期待的目标
自主健康的发展。通过对我院近2000学生的问卷调查得知,上课老师提问、讨论的教学模式44.5%的学生认为有力于促进学习的积极性,有压力就有动力,并愿主动参与,32.6%的学生认为不错;经过几学期的实践老师和学生反响良好,并要求这种教学模式要坚持下去。
2、实践实训环节的开展
老师在课堂上讲和学生在课堂学,都只停留书本上,口头上,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抽象,学生下迷茫,不知所学用到何处?实践实训教学是改变这种现状的主要环节,它不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而且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4]。公司或工厂招大学生去不是去装饰门面,是要帮公司或工厂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我们组织了机械制图测绘实践实训和模具拆装实践实训等教学环节,通过对实物多种大小不一、结构不同的减速箱和小注塞泵设备及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塑料和冲压模具的进行拆、装,并对每一个零件进行实测绘图,老师对零件的尺寸,粗糙度,精度,材料,热处理等进行指导,对零件与零件、零件与总装图等的配合怎样查找相关数据和实际需要,工厂实际加工又有什么要求等,让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充分体验到机械的尺寸一丝一毫的重要性,把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面对具体的对象,让他们对将来要从事的行业有更感性、更具体的认识;让他们了解一套模具或一台设备从设计到加工,到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