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及措施方案
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与方法

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与方法一、引言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以及一些可行的方法。
二、意义1. 培养阅读兴趣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书籍,开拓视野,培养对阅读的兴趣。
这种兴趣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主动选择阅读,还可以促进他们在学习中主动去阅读相关的资料,提高学习效果。
2.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读书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读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提升词汇量,还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在读书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读书心得、参与讨论等方式,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 培养思维能力读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分析和评价文本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参与读书活动,学生可以学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来拓展自己的思维。
4. 塑造良好的价值观读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接触各种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正能量,了解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读书活动,学校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优秀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三、方法1. 读书推荐学校可以通过教师或学生推荐好书,给学生提供多样的阅读选择。
推荐书籍可以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等。
推荐书目可以在学校图书馆或班级内展示,供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2. 读书分享学校可以组织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好书。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借鉴、交流阅读心得,激发更多人的阅读兴趣。
这种活动可以在班级内进行,也可以扩大到学校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3. 读书讨论学校可以组织读书讨论会,让学生就同一本书展开深入的讨论。
讨论可以包括对书中情节、人物、主题的分析,也可以引导学生就书中的道德问题、社会问题等展开思考和交流。
浅谈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及措施

浅谈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及措施读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从而培养他们的同情心、责任心、正义感等道德品质。
同时,读书还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研究的能力,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研究效率。
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读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研究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
三)、有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个性发展。
读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同时,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可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
二、开展读书活动的措施一)、建立完善的阅读体系。
学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阅读体系,包括阅读指导、阅读评价、阅读奖励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阅读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二)、组织多样化的读书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例如读书分享会、读书比赛、读书报告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为学生讲解书籍,提高学生对书籍的理解和认知。
三)、注重家校合作,共同推进读书活动。
学校应该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推进读书活动。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读书分享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也可以向家长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总之,开展读书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应该加强对读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塑造品格,成为有思想、有文化、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可以激发内心世界,体味人类精神,促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
学校开展读书会方案

学校开展读书会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读书逐渐成为人们提升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学校里开展读书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本文将从读书会的意义、选书原则、活动安排、参与方式、读书会的评估等方面展开,探讨如何开展读书会活动。
一、读书会的意义读书会是指一群人通过阅读同一本书,相互分享想法和体验的活动。
开展读书会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潜力,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和思辨能力。
通过读书会,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读书会也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二、选书原则在开展读书会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读书材料。
这里提供几个选书原则供参考:1.主题丰富:选书要有一定广度和深度,涵盖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典著作,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语言简明:选书要注重语言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以便学生能够轻松阅读和参与讨论。
3.内容适当:选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来确定,避免内容过于复杂或枯燥乏味,以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活动安排读书会的活动安排需要考虑时间、场地、参与方式和组织形式等因素。
可以采取以下安排:1.时间安排:读书会可以定期进行,可以是每周、每月或每学期一次,以确保学生的持续参与。
2.场地选择:可以选择教室、图书馆等适合开展读书会的场所。
3.参与方式: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
线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指定地点集中开展读书会活动,线上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
四、参与方式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读书会中来,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自愿报名: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提供多种读书会选题供学生选择。
2.组织报名:可以由班主任或班级骨干组织学生报名参加,以确保每个班级都能有学生参与。
3.线上互动:通过在线平台的方式,让学生可以随时参与讨论和分享心得。
五、读书会的形式读书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
学校要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活动请你为活动方案

学校要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活动请你为活动方案一、阅读经典名著的意义与价值1.1 阅读经典名著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沉迷于网络、手机等虚拟世界,忽略了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等都是文学艺术的瑰宝,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阅读经典名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经典名著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诚信、友爱、勇敢、智慧等。
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些优秀的品质的熏陶,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阅读经典名著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拓宽视野,增进对世界的认知。
1.3 阅读经典名著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经典名著中的文字优美、句式丰富,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学习到许多优美的词句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经典名著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更加冷静、理智地进行思考。
二、学校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活动的策略与方法2.1 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出合适的阅读计划。
例如,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经典名著进行阅读,或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学生逐步接触不同类型的经典名著。
学校还可以组织定期的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激励。
2.2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类阅读活动,如读书比赛、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指导。
2.3 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学校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共同探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和感悟。
开展读书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开展读书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人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学校和教育机构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开展读书活动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 读书活动的重要性开展读书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读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去阅读的习惯。
通过读书活动,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书和阅读材料,丰富了他们的阅读选择,提升了他们的阅读欲望。
其次,读书活动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通过参加读书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书籍,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知识面。
最后,读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读书活动中,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探索书中的主题、情节等内容,培养了他们的思辨和批判能力。
2. 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读书活动的形式应该多样化。
学校可以组织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喜爱的图书或文章,并与他人交流感想。
这不仅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还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读书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比赛可以包括读书报告、朗读比赛等,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中去,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作家、专家等进行读书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指导和启发。
3.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除了开展读书活动,学校还应该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校图书馆是提供良好阅读环境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增加图书馆的藏书数量,丰富图书种类,使学生有更多选择,同时也可以增设舒适的阅读角落,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例如,设立读书奖励制度,鼓励学生每学期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并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
开展读书活动意义

开展读书活动意义开展读书活动具有多重意义,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方面:1. 提升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读书活动可以帮助参与者提升知识水平,了解更多的信息、观点和思想。
通过阅读,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增强自身的认知能力,对周围的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帮助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人们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和反思,可以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情感修养和人文素质:阅读文学作品、历史书籍、哲学著作等,可以培养人们的情感修养和人文素质。
这些书籍不仅提供知识,还传递情感、价值观和人生智慧,帮助人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 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阅读是语言学习和表达的基础。
通过读书活动,人们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言和多样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5. 培养阅读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读书活动可以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这种习惯将伴随人们一生,成为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同时,这也符合终身学习的理念,使人们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6. 促进社区和文化交流:读书活动还可以作为社区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通过分享阅读体验、讨论书籍内容、举办讲座和展览等方式,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总之,开展读书活动对于个人成长、社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还能够培养思维能力、情感修养和人文素质,促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培养阅读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以及促进社区和文化交流。
开展青年读书活动的实施方案范文

开展青年读书活动的实施方案一项国家的繁荣昌盛、文化创新进步,要靠年轻一代来推动。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
在当前年轻人沉迷于网络娱乐、手机游戏、短视频等娱乐活动的时代,引导他们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使命。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青年读书活动对于青年群体的高效引导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如何开展青年读书活动进行探讨。
一、开展青年读书活动的目的1.促进年轻人的知识积累:青年人刚刚进入大学或是社会,对于很多事情都不甚了解,不能掌握全局。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可以培养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开拓他们眼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培养年轻人的思维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思考分析,才能更有收获和收益。
它可以帮助年轻人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素质。
3.提高年轻人的创造力:阅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读书不仅可以增加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在读书的过程中,年轻人可以汲取诸多的思想和灵感,从而启迪自己的创造天赋,增加自身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开展青年读书活动的方法1. 创建读书社:作为引导年轻人读书的首选,书社在校园中是个很不错的方式。
青年人可以在书社中,与其他爱好读书的人交流,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及读书收获。
同时可以通过书社负责人合作,走进各大图书馆、图书文化活动、出版公司等,开展实地观察学习和交流活动,寻找更多的阅读资源。
2. 举办读书分享会:读书分享会是很好的组织方式。
在宣传阅读的同时,还能让年轻人与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进行交流。
在不断的交流中,不仅让年轻人更加坚定自己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读书对于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3. 整编读书报告赛:整编读书报告不仅能提高年轻人的阅读能力,更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在比赛中,围绕一个主题,让年轻人们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作品,如报告、摘录、核心难点等制作成织入赏析中,以新颖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
开学图书馆阅读活动

开学图书馆阅读活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孤陋寡闻,缺乏正确的知识获取途径。
为了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阅读能力,许多学校在开学时都会组织图书馆阅读活动。
本文将就开学图书馆阅读活动的意义和目标、活动形式和内容、活动的开展和参与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意义和目标在新的学年开始之际,开展图书馆阅读活动可以起到多重意义。
首先,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读书,学生可以不仅增长知识,扩大词汇量,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图书馆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阅读活动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其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形式和内容开学图书馆阅读活动的形式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首先,可以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其中的精彩内容,激发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
其次,可以开展读书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或作家到校园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书籍和阅读技巧。
此外,可以策划专题展览,展示与当前热点有关的书籍,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并扩展知识面。
三、活动的开展和参与为了确保开学图书馆阅读活动的成功,需要从多个环节进行规划和准备。
首先,学校应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安排,并明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其次,需要积极联系和邀请相关的专家和作家,确保讲座和分享会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要积极协调学校的各个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供阅读资源和建议,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总结通过开学图书馆阅读活动,学生可以真正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
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态度,培养其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活动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
因此,开学图书馆阅读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值得学校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培养优秀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知识获取能力而努力。
看书阅读活动策划方案

看书阅读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目标和意义1.目标本次阅读活动的目标是:(1)提高参与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推广阅读的好处。
(2)培养和激发参与者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3)加强参与者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社交发展。
(4)丰富参与者的精神生活,提高个人素质。
2.意义本次阅读活动的意义在于:(1)促进社会的读书氛围,提高人们对阅读的关注和重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提高人们的阅读能力,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读书籍的知识。
(3)推动文化传承和智慧积累,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通过阅读活动,培养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1.活动内容(1)开展有针对性的读书推荐和讨论,包括经典文学、科学、哲学等不同领域的书籍。
(2)组织读书会和图书分享会,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让参与者能够互相借鉴和学习。
(3)举办读书马拉松活动,号召人们一起读书,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记录和奖励参与者的成绩。
(4)推出阅读挑战,以一定的时间为限制,要求参与者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
2.活动形式(1)线上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组织虚拟在线读书会和图书分享会,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
(2)线下活动:在社区、学校、图书馆等场所举办实体读书会、图书展览、阅读马拉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参与者提供真实的阅读环境和互动交流的机会。
三、活动安排和实施方式1.活动选址活动选址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参与者方便到达的地点,交通便利。
(2)场地宽敞、明亮,并有适当的布置和设备,能够满足阅读和交流需求。
(3)场地能够容纳大量的参与者,并且有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2.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应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以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
活动的时长根据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活动实施方式(1)活动启动仪式:举办一场仪式,宣布活动的开始,并鼓励参与者积极参与。
(2)读书推荐和讨论:通过宣传和推荐不同类型的书籍,鼓励参与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进行阅读。
读书会策划书意义3篇

读书会策划书意义3篇篇一读书会策划书一、活动主题“阅读点亮智慧,书香润泽心灵”二、活动意义1. 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通过读书会,人们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见解和体会,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这有助于拓宽参与者的视野,加深对不同主题的理解。
2. 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读书会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积极的阅读环境,鼓励人们养成阅读的习惯。
在这个氛围中,人们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提高对阅读的兴趣,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3. 增强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阅读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活动,而读书会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们可以深入思考书中的内容,并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4. 建立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读书会将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通过参与读书会,人们可以结识新朋友,扩展社交圈子,建立起深厚的人际关系,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5. 推动社会文化发展读书会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通过推广阅读,激发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四、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群]五、活动内容1. 书籍推荐与分享每位参与者可以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其内容和推荐理由。
在读书会上,大家可以共同分享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
2. 主题讨论根据选定的主题,组织参与者进行深入讨论。
可以就书中的观点、问题或主题相关的话题展开讨论,鼓励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 阅读心得分享邀请参与者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可以是关于某一具体书籍的感受,也可以是关于阅读对个人生活、学习或工作的影响。
4. 互动游戏安排一些与阅读相关的互动游戏,如猜谜语、知识问答等,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六、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和传单,在社区、学校、图书馆等场所张贴和发放。
学校要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活动请你为活动方案

学校要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活动请你为活动方案一、阅读经典名著活动的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阅读经典名著的时间逐渐减少。
经典名著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学校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名著的世界,感受其中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二、阅读经典名著活动的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阅读经典名著,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名著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2. 原则: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将阅读经典名著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阅读经典名著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 教师选拔与培训:选拔一批具有丰富阅读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对教师进行阅读经典名著的相关培训,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经典名著的选择与推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鼓励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经典名著,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3. 分组与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经典名著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出问题和见解。
4. 课堂展示与交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与交流,邀请专业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实践活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一系列与经典名著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诗歌朗诵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经典名著的魅力。
四、阅读经典名著活动的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如书面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记录等。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
学校要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活动请你为活动方案

学校要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活动请你为活动方案一、阅读经典名著活动的必要性1.1 阅读经典名著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阅读经典名著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学生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1.2 阅读经典名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经典名著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们的语言表达丰富多样,形式各异。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词汇、优美的句子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阅读经典名著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阅读经典名著活动的具体方案2.1 选择合适的经典名著在选择经典名著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筛选:(1)经典程度: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2)时代背景:选择与学生生活时代相近的经典名著,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3)内容特点:选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经典名著,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
2.2 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为了确保阅读经典名著活动的顺利进行,应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具体措施如下:(1)设定阅读目标:明确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要达到的阅读量和质量要求。
(2)制定阅读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和进度。
(3)提供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经典名著。
2.3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为了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经典名著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应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具体措施如下:(1)举办阅读分享会: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心得体会,定期举办分享会,让大家相互交流和学习。
(2)开展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学生围绕阅读经典名著的主题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开展班级读书活动

浅谈如何开展班级读书活动摘要: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打开知识之门,推开智慧之窗.与经典同行,为人生奠基。
我决定开展班级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力争使每个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用读书改变我们的生活,用读书开拓我们的视野。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班级,认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走进名家,阅读名著,享受经典,快乐成长。
关键词:图书角读好书好读书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了老师的共识。
为此我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为打造书香班级做出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一.班级开展读书活动目的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努力营造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的氛围,为此并提出了七项具体举措。
1、通过读书,建立起以家庭、班级、个人为主的三级“儿童书库”。
2、通过读书,在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读书,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4、通过读书,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5、通过读书,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真正的朋友。
6、通过活动带到家庭成员一起读书,共建书香家庭.7、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班级的读书活动,打造书香班级奠定基础。
二.班级开展读书活动记录1.扩建图书角,制定个人图书计划我校一向重视阅读,每个班级都有一个书柜,每个书柜上都摆满图书。
本学期开学后我对班级读书角进行了整理,发现还能继续留在书架上的书比较少了。
首先发动班级学生每人捐一两本自己看过的好书,再用班费买了一些书,成立了一个班级小书库,由专人负责管理借阅,促进孩子们阅读.为此召开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班会,提出班级阅读口号“走进教室就看书”,每个孩子无论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走进教室就读书。
一个学期以来,我班学生共捐40多本书,借书次数为600次。
读书主题教育活动

读书主题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读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引导大家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许多地方纷纷开展读书主题教育活动。
本文将以“读书主题教育活动”为话题,介绍该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一、读书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1. 弘扬阅读文化:通过开展读书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公众对阅读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并激发大家对于文学艺术和知识的兴趣。
这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国民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2. 提升群众素质:阅读是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读书主题教育活动,人们可以了解到更广泛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3. 促进社会进步:作为一种有益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活动,读书主题教育可以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塑造良好的人生态度。
这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
二、读书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1. 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了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读书主题教育活动通常包括丰富多彩的阅读相关活动。
比如,举办图书展览、文学讲座、诗歌朗诵等。
通过这些形式,人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图书作品,并增加对阅读文化的了解。
2. 拓宽知识领域:除了常规的文学作品以外,读书主题教育活动还会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
例如,在科技类图书中提供最新科技发展资讯,在历史类图书中传播历史事件与名人故事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分享和交流,人们可以扩大自己所接触到的知识面。
3. 培养良好习惯:读书主题教育活动也致力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组织方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设计阅读计划、建立阅读推荐机制等,以引导人们养成每日有计划的阅读习惯。
这对于提高个人素质和发展潜能都有积极影响。
三、读书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1. 激发思考能力:读书主题教育活动注重挖掘图书中深层次思想和价值观,并通过开展交流分享活动来促进参与者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
浅谈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及措施

浅谈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及措施第一篇:浅谈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及措施书籍,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宝库,是广大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也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读书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大家都了解的。
教师们对如何提高读书效率的讨论也很多。
多读、精读、带着问题读、分角色朗读,有感情的读等等,都是想用外在的形式促使学生在读书时能有所收获。
课堂教学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渠道,而课外阅读则可以充实和扩大课堂学习的内容。
搞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学生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开拓视野,提高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等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教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那是把本职工作做好了,而教会学生能课外阅读,有课外阅读的能力,才算是真正做到了为孩子终身发展负责。
(我校的校长和主任不但在思想上早早地有了这样的认识,而且在工作中,也是这样要求与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的。
我很佩服我们的校长,我感觉我们的校长就是一本百课全书。
从六年级到一年级,从语文到数学等科目,每一科的教学方法,每一科的知识结构,没有他不精通的,而且教学理念很先进,并于2007年9月就阅读方面开展课题研究,现在已到了结题阶段。
我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就是他提出并亲自领导和参与组织开展的,校长把开展读书活动列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我校每天早上都安排一节早读课,每天早上,校长总是早早地到校,从一楼到四楼,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检查学生会不会主动读书,读书的方法是否正确,如发现哪一班的学生不会主动读书或方法不当,他就会及时地把看到的情况告诉那个班的老师,然后再教给老师指导学生学会主动读书,读好书的方法。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读书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浅谈读书活动策划书3篇

浅谈读书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浅谈读书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书香满校园,阅读伴成长”二、活动目的2.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3.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教室、校园广场等五、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六、活动内容1. 读书分享会组织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和体会。
2. 图书漂流设置图书漂流站,学生可以将自己闲置的书籍带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阅读。
3. 读书讲座邀请专家或老师举办读书讲座,介绍阅读方法和技巧,推荐优秀书籍。
4. 读书征文比赛开展读书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读书感悟写成文章,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展示。
5. 阅读打卡挑战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打卡,坚持每天阅读一定时间,培养阅读的持续性。
七、活动宣传1. 在学校宣传栏张贴活动海报,宣传活动内容和目的。
2. 利用校园广播、班级群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3. 邀请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八、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如书籍、奖品、宣传材料等。
4.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和秩序,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九、活动预算1. 图书采购费用:[X]元2. 奖品费用:[X]元3. 宣传材料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十、活动评估1. 通过参与学生的数量和反馈,评估活动的吸引力和效果。
2. 分析学生的读书征文作品,了解学生的阅读收获和成长。
十一、注意事项1. 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选择,不强制学生参与某项活动。
2. 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爱护书籍,文明阅读。
3.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强度,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负担。
篇二《浅谈读书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二、活动目的三、活动主体全体读书爱好者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六、活动内容1. 读书分享会:邀请参与者分享自己近期读过的一本好书,讲述阅读心得和体会。
浅谈读书活动策划书3篇

浅谈读书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浅谈读书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书香四溢,悦读人生”二、活动目的1. 激发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2. 提高师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知识的积累与思想的交流。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三、活动主体全校师生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1. 校内图书馆:开展各类读书相关活动。
2. 教室等校内合适场所:举办读书分享会等。
六、活动内容(一)宣传阶段1. 制作宣传海报、横幅等,张贴或悬挂在校园显眼位置,宣传读书活动的意义和内容。
2. 通过学校广播、校园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活动通知和相关信息。
3. 鼓励各班班主任在班级内进行宣传动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读书活动1. 经典书籍推荐在图书馆设立专门区域,展示推荐的经典书籍书单,供师生借阅。
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经典书籍阅读讲座,引导师生正确理解和欣赏经典作品。
2. 读书征文比赛组织专业评委对征文进行评选,设立奖项,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和展示。
3. 读书分享会以班级、年级或全校为单位,组织读书分享会。
参与者分享自己读过的好书、读书体会和收获,促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4. 阅读打卡活动设立阅读打卡平台,师生参与打卡,记录每天的阅读时长和阅读书籍。
定期评选阅读打卡达人,给予奖励和鼓励。
2. 召开表彰大会,对在读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颁发证书和奖品。
3. 将优秀的读书作品编辑成册,作为学校的文化成果留存。
七、活动预算宣传费用:[X]元奖品费用:[X]元场地布置费用:[X]元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八、活动组织与分工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具体分工如下:1. 宣传部:负责活动的宣传策划和实施,制作宣传资料等。
2. 图书馆:提供场地和书籍支持,组织读书相关活动。
3. 教学部门:组织师生参与读书活动,协调班级活动的开展。
4. 后勤部门:负责活动的场地布置、设备保障等后勤工作。
开展读书活动方案

开展读书活动方案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量越来越少,阅读习惯也逐渐丧失。
为此,开展读书活动已经成为了许多机构和组织的常规操作之一。
本文将探讨读书活动的意义及如何制定开展读书活动的方案。
一、读书活动的意义1. 培养阅读习惯阅读能够开拓人的思维,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而读书活动则可以将阅读纳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
有意识地参与读书活动可以让人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其慢慢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2. 提高知识水平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读书活动,可以让人们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加深对某些特定领域的理解和认知,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和变化。
3. 激发阅读兴趣读书是一种生动的体验,阅读中的情节和人物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别人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通过读书活动,可以让人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兴趣。
二、制定读书活动方案的具体步骤1. 确定活动的主题和内容首先,需要确定读书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主题可以是某个类型的书籍、某个作者、某个主题等。
要根据目标人群的背景和兴趣,选择适当的书籍和主题。
每个主题都需要明确的目标,如提高阅读兴趣、增加知识普及、传递特定的价值观等。
2. 确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时间和地点的选择要根据主题和目标人群的特点来确定。
如果是涉及到学生的活动,时间和地点通常可以安排在校内;如果是面向社会公众的活动,可以选择文化场馆或公共图书馆等宣传比较广的场所。
3. 确定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如读书会、读书报告、分享交流、作品评选等。
在确定具体的活动形式时,应注意主题、目标人群、时间和地点等因素。
活动内容应包括讲座、大家庭、展览、培训、竞赛等,这取决于主题和目标人群的要求。
4. 组织专家和讲师通过邀请专家和讲师来主持活动,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建设性的阅读决策,提升读者们的阅读素养。
组织专家参与活动还有利于宣传和合作机会,使活动能够更加贴近读者的需求。
浅谈读书活动方案

浅谈读书活动方案引言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推广读书活动,提高读书的参与度和效果,本文将探讨一种针对读书活动的方案。
背景读书活动的意义读书活动可以提高个人知识水平,培养阅读习惯,增强思考能力,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而且,读书还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开展读书活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存在的问题然而,当前读书活动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很多人对于读书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阅读的动力。
其次,读书活动的组织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缺乏吸引人的特色和亮点。
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读书活动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方案设计基于上述背景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读书活动方案。
每月一书,以一本书为主题,每月邀请专家学者或者行业大咖进行精彩解读和深入讨论。
活动形式1.读书分享会:每月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邀请专家学者和读书爱好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各自在读书过程中的体会、感悟和心得。
2.读书沙龙:定期组织读书沙龙,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和读书达人,进行主题演讲和互动交流。
3.在线讨论区:建立一个在线讨论区,供读者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书评、交流和讨论。
活动内容1.书目选择:根据参与人群的需求和兴趣,结合当前热门话题和经典著作,确定每月的书目。
可以考虑多元化的内容,如文学、科普、历史、哲学等。
2.专家解读:邀请专家学者或者行业大咖对每本书进行解读和讨论,深入剖析书中的知识和观点,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3.参与互动:在读书分享会和读书沙龙中,鼓励参与者积极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读书体验,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1.社交媒体推广: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专家文章、读者心得等内容,吸引更多的读者加入活动。
2.合作推广:与相关组织、机构或企业合作,共同推广读书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加强学生读书活动与阅读指导方案

加强学生读书活动与阅读指导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知识和娱乐方式选择。
然而,由于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其他娱乐活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忽略阅读的重要性。
因此,加强学生的读书活动,并制定相应的阅读指导方案,是当前应该重视的教育问题之一。
二、重要性阅读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习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从而培养出全面的人文素养。
此外,阅读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价值观。
三、问题分析然而,目前的学生读书活动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缺乏对阅读活动的重视和引导,学生对于阅读缺乏兴趣。
其次,网络媒体和电子设备的普及,使得学生更加倾向于追求即时满足感,忽略了深度阅读的重要性。
再次,学校和家长对于阅读指导的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发挥阅读的潜力。
四、解决办法为了加强学生的读书活动和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立阅读角落或图书馆:在学校内设置舒适的阅读场所,为学生提供有趣和富有经典的图书,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组织读书俱乐部和讨论小组:鼓励学生参加读书俱乐部,让他们可以相互分享阅读心得和推荐好书。
定期组织讨论小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
3.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水平,推荐适合他们的图书和文章。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拓宽阅读广度。
4. 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和分享作品: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分析和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
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和家长,以便得到更多的反馈和激励。
5.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并进行定期的交流和反馈。
家长可以与学校合作,组织家庭阅读活动,营造阅读氛围。
6. 制定阅读计划和奖励机制:学校可以制定每年的阅读计划,包括阅读目标和阅读时长要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籍,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宝库,是广大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也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读书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大家都了解的。
教师们对如何提高读书效率的讨论也很多。
多读、精读、带着问题读、分角色朗读,有感情的读等等,都是想用外在的形式促使学生在读书时能有所收获。
课堂教学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渠道,而课外阅读则可以充实和扩大课堂学习的容。
搞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学生加深课堂教学容的理解,开拓视野,提高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等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教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那是把本职工作做好了,而教会学生能课外阅读,有课外阅读的能力,才算是真正做到了为孩子终身发展负责。
(我校的校长和主任不但在思想上早早地有了这样的认识,而且在工作中,也是这样要求与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的。
我很佩服我们的校长,我感觉我们的校长就是一本百课全书。
从六年级到一年级,从语文到数学等科目,每一科的教学方法,每一科的知识结构,没有他不精通的,而且教学理念很先进,并于2007年9月就阅读方面开展课题研究,现在已到了结题阶段。
我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就是他提出并亲自领导和参与组织开展的,校长把开展读书活动列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我校每天早上都安排一节早读课,每天早上,校长总是早早地到校,从一楼到四楼,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检查学生会不会主动读书,读书的方法是否正确,如发现哪一班的学生不会主动读书或方法不当,他就会及时地把看到的情况告诉那个班的老师,然后再教给老师指导学生学会主动读书,读好书的方法。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读书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通过真实的读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与书为伴,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保鲜我校读书特色。
下面我就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及活动的措施两方面来谈一谈。
一、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一)、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
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这一点在我校学生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我校的学生道德品质很低,不懂得感恩,行为习惯差,路上见到老师也不会打个招呼,在学校里横冲直撞,下楼梯差不多要把老师撞倒也不会说声对不起,脏话满天飞。
面对这样的情形,校长就买来一些感恩的书画与人物传记故事画贴在教学楼前面,让学生在上下楼梯时,不经意地进行阅读。
学生通过观看与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受画中人物的感染,道德品质慢慢地提高了。
现在,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校园里听到的是一声声礼貌语言,上下楼梯自觉有序,家长会上,家长们都说:孩子变了,变得孝顺了,会体贴父母了。
学生的这些变化,功劳是在校长领导组织的读书活动中取得的。
)(二)、有助于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
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且看古今部分文学大师和语文教育专家们的看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这些大师的话,足以证明课外阅读在提高人的语文实际能力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说到底,读书活动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
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
”(大纲)(三)、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
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
通过大力推动读书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
柏拉图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
”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我校从校长到教师都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校长的指导下,每个班都建起了班级图书角。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下课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到图书角借书看,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到图书角借自己喜欢的书看,放假回家了也要到图书角借一本书带着回去看,现在我校的学生违反纪律的人少了,爱学习的人多了。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语文不仅仅是一科学问,还是所有人类文化的基石,是解开所有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因此,学生对多种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掌握仍是语文能力的延伸,语文教师亦应以此为已任之一。
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到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当今是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很大一部分信息的来源存在于课外书籍中。
要引导学生充实自己的认知世界,就必须借助于课外阅读,让学生涉猎多种科目。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为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几点措施(一)、调查研究要开展读书活动,必须得有计划、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
合适的方法来源于能适合学生的需求、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此,校长领导教研组成员对我校及外校的家长、学生、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查找到了影响学生阅读品质形成的因素。
其中家长方面的因素是: 他们大部分家庭缺少基本的读书氛围,对孩子的阅读方法缺乏正确的指导,很多学生的父母没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等等。
教师方面的因素是:1、由于受现实考试压力的影响,教师唯一的追分数,功利性很强。
2、教师不注意自己的阅读教学的方法和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多数教师不会主动阅读并收集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信息。
4、阅读课课堂教学中策略不当5、课外阅读的衔接程度不够。
多数教师上课就是上课,对学生的课外生活毫不关注,更不会为学生推荐适合其阅读的课外书籍。
在班上开展的课外阅读不正常:一是没有书来读,因为学校条件关系,没有藏书,或者没有合适的书;二是没有时间来读,大量的课习题,重复的课外练习,应试教学的容充塞了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
学生方面的因素是:1、学生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
阅读条件差。
3、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采取的具体措施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校决定采取以下具体的措施来培养学生阅读品质的形成: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并不局限在第一课堂,而第二渠道有更广阔的天地。
我校在抓好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自读课和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校的教师们在教学中注重:以课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
让学生利用学得的知识、方法去广泛地阅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籍,使他们“得法于课,受益于课外”。
我校是这样创设阅读氛围的:(1)、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我们都知道,广泛的图书资源是保证学生的阅读量的基础。
我学想尽办法创建了图书室,书籍种类繁多,科目齐全。
利用这一资源,分年级分班组织学生定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图书,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
另外我校还规定在各班设立班级图书角。
每学期初,各班发动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拿到班里,登记编号,并设专人管理,定期借阅、归还,达到资源共享。
有条件的学生,鼓励其设立家庭书柜,要求学生每月由家长陪同逛书店一次,并能购买一些所需的图书,按时阅读。
(2)、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我校每班每星期至少给学生安排一节阅读课,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班级图书角或学生互助交流,让学生在课上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和报纸,还适当安排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写下的读书笔记,提供交流的机会。
每天放学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阅读作业,如查找资料、填写课外阅读卡等,以确保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的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教师应意识到:激发小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使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觉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阅读的习惯养成了,那么,课外阅读活动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教师应广泛地开展各种语文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的产生“需要”,激发阅读兴趣。
我校只这样做的:(1)、用“故事迁移”诱导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一个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听得津津有味。
当老师讲完故事以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课外书,这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
除了老师讲,还可让学生自己讲。
这样让学生拥有充分的主权,只要爱读书的孩子,总会讲出自己喜爱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激动……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剂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催化剂。
让讲者,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让听者,在享受故事带来的奇妙世界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诱惑。
(2)、用“交流展示”稳定阅读兴趣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教师采用交流展示的方法,比如我校的中高年级的班级每天推行“一人一条新闻”“一人一个见识”“一人一篇演讲”等,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闻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说出来。
其次每学期不定期的进行一两次书面交流活动,如优美片断摘记汇展、读书笔记结集等。
这些做法能大大激发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读书渐渐成为了学生的一种“需要”。
这种“需要”长期得到满足后,读书兴趣自然而生。
学生在“需要”的基础上读书,并不感到是一种负担,相反会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他们在乐中读,在读中乐。
在读(写)中学,在讲中练,不知不觉中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积累,还锻炼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我校教师还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档案。
孩子读完一本书便给他记录在案,当孩子看到自己所读过的书名一个叠一个,成为长长的一串的时候,他们心中就会有一份小小的成就感。